青海低品位磷灰石型磷矿浮选试验研究.pdf
第3 4 卷第3 期 2 0 1 4 年0 6 月 矿冶工程 h ⅡN 矾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Ⅱ畸G V 0 1 .3 4 №3 J u n e2 0 1 4 青海低品位磷灰石型磷矿浮选试验研究① 刘长淼1 一,卫敏1 ”,吴东印1 ”,吕子虎1 ”,赵登魁1 ⋯,方霖1 ”,郭珍旭1 ,2 1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郑州4 5 0 0 0 6 ;2 .国土资源部多金属矿评价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 5 0 0 0 6 摘要对青海某低品位磷灰石型磷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原矿经粗磨后,可抛除约2 0 %的粗粒黑云母和透辉石。抛尾后试样 经再磨后,采用氧化石蜡皂和2 。药作为捕收剂,在无碱条件下,开路试验获得的磷精矿P 0 ,品位为3 5 .4 1 %、P 0 ,作业回收率为 8 7 .2 4 %。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磷精矿P 0 ,3 2 .0 1 %、P 0 ,作业回收率达9 7 %的良好结果。采用可溶性淀粉可有效抑制磷精矿中的 含镁矿物,从而获取合格的磷精矿。 关键词磷灰石;粗粒抛尾;浮选;降镁;磷矿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3 .0 0 9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3 0 0 2 9 0 4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o nF l o t a t i o no fP h o s p h o r i t eO r ef r o m aL o w - g r a d eA p a t i t eD e p o s i ti nQ i n g h a i U UC h a n g .m i a 0 1 ”,W E IM i n l ”,W UD o n g .y i n l ”,L OZ i .h u l ”,Z H A 0D e n g .k u i l ’- ,F A N GL i n l ”,G U OZ h e n - x u l 2 1 .劢e n 咖o u 风舭把旷讹脚M 甲o s e 耽i Z 沈砌n 矿胧船m ZR ∞o M r c ∞, 吼i 嬲eA c o d e W 矿G e o 垤如o fS c 据耽∞, 劢e ,咖o M4 5 0 0 0 6 ,日e n 。n ,劬i n 口;2 .研儿6 0 r 口£o 可声rP 0 砂一砌£o Z 比0 r e 5 沈i 2 施如n ,心n 函啊矿k 以Ⅱ以胁o u r c ∞, Z 危e ,l g 娩o u4 5 0 0 0 6 ,月r e n 口n ,C h i n 口 A b s t r a c t F l o t a t i o nt e s to fal o w F a d ep h o s p h o r i t eo r ef r o mQ i n g h a iw a sc a r r i e do u t .A r o u n d2 0 %o ft h ep r i m a r y g r i n d i n gp I D d u c t ,c o n t a i n i n gm a i n l yc o a r s eb l a c km i c aa n dd i o p s i d e ,c o u l db ed i s c a r d e d .T h e na f t e rr e g r i n d i n gp r D c e s s , w i t hw a xs o a pa n d2 r e a g e n ta sc o U e c t o r sa n dn oa l k a l i n ef b rr e g u l a t i n gt h ep u l p ,ap h o s p h o r u sc o n c e n t r a t ew i t hP 2 0 5 g r a d ea n do p e r a t i o nr e c o v e r yo f3 5 .4 1 %a n d8 7 .2 4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a so b t a i n e df I D mt h eo p e n c i r c u i tt e s t ,w h i l ea p h o s p h o m sc o n c e n t r a t ew i t hP 2 0 5g r a d ea n dt h eo p e m t i o nr e c o V e r yo f3 2 .0 1 %a n d9 7 %,I ℃s p e c t i V e l y ,o b t a i n e df 而mt h e 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t e s t .T h es t u d ys h o w st h a t , t h em a g n e s i u m b e a r i n gm i n e m l sc a nb ee f k c t i v e l yd e p r e s s e db ys o l u b l e s t a r c h e s ,w h i c hc a ne n s u r et h eq u a l i t yo fp h o s p h o m sc o n c e n t m t e . K e yw O r d s 印a t i t e ;d i s c a r do fc o a r s et a i l i n g s ;n o t a t i o n ;m a g n e s i u mr e d u c t i o n ;p h o s p h o r i t e o r e 我国磷矿资源储量丰富,居世界前列。我国磷矿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北、贵州等南方地区,北方相 对缺磷。3 j 。我国南方磷矿主要以磷块岩型胶磷矿居 多,胶磷矿的选矿以浮选为主,主要工艺包括正浮选、 反浮选、正反浮选等H 。8o 。而磷灰石型磷矿一般P 0 , 品位较低,品位普遍在1 0 %以下,低品位磷灰石型磷 矿在河北、陕西、甘肃等地都有分布,一般伴生有磁铁 矿、云母等矿物,往往采用阶段磨矿和磁重浮联合选矿 工艺流程∽j 。本文研究的磷矿位于青海省,储量在1 亿吨以上,但品位较低,平均品位仅为3 %左右。本文 将就该矿的磷灰石浮选工艺进行试验研究,为其工业 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1 矿石性质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 可知, 该磷矿品位较低,P O ,品位仅为3 .5 2 %。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原矿矿物组成见表2 。由表2 结果可知,矿石中 ①收稿日期2 0 1 3 1 2 2 6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矿产评价专项项目 1 2 1 2 叭1 3 0 8 8 2 0 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u 1 3 0 4 5 1 9 ;中国地质调查局百名青年地质英才 培养计划资助 作者简介刘长淼 1 9 8 卜 ,男,河南南阳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选矿工艺和药剂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4 卷 主要矿物是透辉石、黑云母、磷灰石和磁铁矿,还有少 量的长石、榍石、绿帘石和方解石。矿石中磷灰石和磁 铁矿的含量较低,属于低品位矿石,本文仅探讨磷灰石 的回收。 表2 主要矿物的含量 质量分数 /% 透辉石氟磷灰石磁铁矿黑云母黄铜矿长石榍石方解石 4 2 ~4 57 .5 ~83 .53 5 ~4 0 少量 1 ~2 少量少量 同时经工艺矿物学研究发现,黑云母和透辉石粒 度相对较粗,粗粒可达到数十毫米。磷灰石的粒度一 般在0 .3 ~1 .5m m ,且与毗邻矿物多平直接触,易于单 体解离。因此选磷时,可考虑先粗磨,抛掉大量粗粒云 母和辉石,然后再磨进行磷的浮选研究。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原矿粗磨抛尾工艺研究 针对原矿采用中6 0 0 4 2 0 棒磨机进行了不同磨矿 时间试验,研究合适的粗粒抛尾试验条件,最终选择8 m i n 磨矿时间。对磨矿时间8m i n 所得磨矿产品进行 了全粒级筛析,结果见表3 。 表3 一段磨矿筛析结果 磨矿产品筛析结果表明, 0 .3 5m m 级别产率 2 1 .7 8 %,磷品位为0 .5 0 %,分布率为3 .0 0 %,该结果与 工艺矿物学研究的结论吻合。 0 .3 5m m 以上级别主 要矿物为黑云母和透辉石,对该级别产品采用重选回 收既可能获得黑云母精矿又能降低磷在该作业中的损 失率。因此后续浮选选磷时,先粗磨,将一段磨矿粒度 控制在 o .3 5m m 级别含量为2 0 %左右,将 0 .3 5m m 级别筛去后,再进行磨矿选磷。 2 .2 选磷浮选条件试验 针对粗磨抛尾后的产品进行了选磷条件试验。选 磷条件试验流程见图l 。 位酣 粗精矿尾矿 图1浮磷条件试验工艺流程 2 .2 .1 再磨粒度条件试验按图1 所示流程,水玻璃 用量为10 0 0 ∥t ,捕收剂氧化石蜡皂用量为4 0 0g /t , 进行了再磨粒度条件试验,结果见图2 。由图2 可知, 再磨粒度一o .0 7 4m m 粒级含量达到5 0 %时,粗精矿品 位和回收率都较好,因此再磨粒度确定为一0 .0 7 4m m 粒级占5 0 %。 _ 0 .0 7 4m 粒级含量/% 图2 再磨粒度对浮磷的影响试验结果 2 .2 .2 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粗选捕收剂氧化石蜡 皂用量条件试验亦按图1 所示流程进行,再磨粒度为 一0 .0 7 4m m 粒级占5 0 %,水玻璃用量10 0 0g /t ,试验结 果见图3 。由图3 可知,捕收剂氧化石蜡皂用量为4 0 0 g /t 时,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较好,因此粗选捕收剂 氧化石蜡皂用量确定为4 0 0g /t 。 氧化石蜡皂用量/Q f 1 图3 氧化石蜡皂用量对浮磷的影响试验结果 2 .2 .3 粗选浓度条件试验粗选浓度条件试验按图1 万方数据 第3 期刘长淼等青海低品位磷灰石型磷矿浮选试验研究 所示流程进行,再磨粒度为一O .0 7 4m m 粒级占5 0 %,水 玻璃用量为10 0 0g /t ,捕收剂氧化石蜡皂用量为4 0 0 g /t ,粗选矿浆浓度试验结果见图4 。由图4 可知,浮选 浓度较低 2 0 %左右时 时,粗精矿品位较高,但回收 率较低,提高浮选浓度对增加粗精矿中磷回收率有利, 综合考虑,粗选浓度控制在3 0 %~3 5 %为宜。 琴 趔 畦 寸 F 浮选浓度/% 图4 浮选浓度对浮磷的影响试验结果 2 .2 .4 水玻璃用量条件试验粗选水玻璃用量条件 试验按图1 所示流程进行,再磨粒度为一0 .0 7 4m m 粒 级占5 0 %,捕收剂氧化石蜡皂用量为4 0 0g /t ,浮选浓 度控制为3 0 %,试验结果见图5 。由图5 可知,随着水 玻璃用量增加,精矿产率随之降低,精矿品位随着提 高,回收率变化幅度较小,水玻璃粗选用量选择5 0 0 g /t 较为合适。 零 坦 呕 了 。 水玻璃用量/ g ‘竹 图5 粗选水玻璃用量对浮磷的影响试验结果 2 .2 .5 粗选组合捕收剂用量条件试验由以上结果 可知,氧化石蜡皂捕收能力强,药剂用量小,但选择性 差,精矿产率大,品位较低。为此自主研发了一种新型 捕收剂,2 4 药,该新型药剂是一种改性脂肪酸混合捕收 剂,其主要成分为植物油酸,其中搭配以可溶性好、耐 低温的螯合捕收剂,因此选择性较好,但捕收能力弱, 药剂成本也高于氧化石蜡皂。针对两种药剂特性,进 行了组合药剂用量试验。试验按图1 所示流程进行, 再磨粒度为一0 .0 7 4m m 粒级占5 0 %,水玻璃用量为 5 0 0g /t ,浮选浓度为3 0 %,不添加碳酸钠,组合捕收剂 用量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知,在保证精矿品位 和回收率的同时,组合用药可大幅度降低新药剂用量, 降低药剂成本,粗选捕收剂用量比例以3 0 0 3 0 0 为宜。 同时说明不加碳酸钠对指标影响不大。 表4 粗选组合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 2 .3 选磷开路流程试验 在条件试验基础上,按图6 所示工艺流程进行了 开路浮选试验,结果如表5 所示。 给矿 精矿 中们 图6 磷开路浮选工艺流程 2 5 0 1 ∞ l ∞ 万方数据 3 2 矿冶工程第3 4 卷 表5 磷开路浮选试验结果 由开路试验结果可知,采用不添加碳酸钠、组合捕 收剂工艺,浮选开路试验可获得产率为1 0 .6 9 4 %、P 0 , 品位3 5 .4 1 %、作业回收率为8 7 .2 4 %的良好指标。 2 .4 闭路浮选试验 根据开路试验结果,按图7 所示流程进行了闭路 试验,结果如表6 所示。闭路试验采用一粗一扫二精 闭路流程,获得的磷精矿品位为3 2 .0 1 %,作业回收率 达9 7 %。 给矿 精矿 图7 组合捕收剂一粗一扫二精闭路浮选流程 表6 闭路流程对比试验结果 2 .5 磷精矿降镁试验 经分析,浮选磷精矿中氧化镁含量为3 .6 4 %,按酸 法加工磷肥用磷矿质量标准,磷精矿含镁超标,故对精 矿进行了降镁试验,试验中使用可溶性淀粉作为抑制 剂,用量为2 5 ∥t ,降镁浮选时添加2 4 药1 2 .5g /t ,采用 一次浮选流程针对闭路精矿进行降镁,试验结果见表 7 。由试验结果可知,采用可溶性淀粉进行抑镁浮选, 达到了预期效果,最终精矿中M 9 0 含量为1 .5 5 %,达 到了产品要求。 表7 降镁试验结果 3 结语 1 青海某磷矿属低品位磷灰石型磷矿,主要矿物 是透辉石、黑云母、磷灰石和磁铁矿,还有少量的长石、 榍石、绿帘石和方解石;氟磷灰石矿物量约为7 %。 2 原矿中黑云母和透辉石粒度相对较粗,而磷灰 石粒度相对较细,原矿经粗磨后,可抛除约2 0 %左右 0 .0 3 5m m 粒级的粗粒黑云母和透辉石,然后再磨进 行磷的浮选。 3 抛尾后的试样适宜的再磨粒度为一0 .0 7 4 ⅡⅡn 粒 级占5 0 %,最佳粗选水玻璃用量为5 0 0g /t ,浮选浓度以 3 0 %一3 5 %为宜,浮选时可不添加碳酸钠,捕收剂采用氧 化石蜡皂和2 。药按1 1 复配。开路流程试验获得的磷 精矿P O ,品位为3 5 .4 l %、P 0 ,作业回收率为8 7 .2 4 %。 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磷精矿P 0 ,品位3 2 .0 1 %、P O , 作业回收率达9 7 %的良好结果。采用可溶性淀粉可 有效降低磷精矿中M 9 0 的含量。 参考文献 [ 1 ] 余永富,葛英勇,潘昌林.磷矿选矿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J ] .矿冶 工程,2 0 0 8 1 2 9 3 3 . [ 2 ]陈泽,王竹生.中国磷矿选矿技术进展[ J ] .化工矿产地质, 1 9 9 6 ,1 8 3 2 2 7 2 3 2 . [ 3 ] 杨敖,杨利萍.磷矿的选矿[ J ] .矿产综合利用,1 9 9 7 6 1 3 1 6 . [ 4 ]卯松,何晓太,张覃.钙离子对胶磷矿和白云石可浮性的影响 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3 4 5 6 5 8 . [ 5 ]张国松,葛英勇,曾李明,等.新型药剂M G 一7 用于胶磷矿反浮选 脱镁的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2 4 4 卜4 3 . [ 6 ] 葛英勇,张敏,张元龙,等.新型螯合捕收剂Y H 一2 浮选低品位 胶磷矿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2 1 2 5 2 8 . [ 7 ] 黄齐茂,李峰,蔡坤,等.湖北某硅钙质胶磷矿反正浮选工艺 研究[ J ] .化工矿物与加工,2 0 1 0 1 2 卜3 . [ 8 ] 张旭,王雅静,戴惠新,等.云南某胶磷矿浮选试验研究[ J ] .化 学矿物与加工,2 0 1 1 4 5 8 . [ 9 ] 王海军.矾山磷矿选磷工艺的改进[ J ] .化学矿物与加工,2 0 0 0 1 2 1 3 1 5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