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铅锌伴生银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pdf
第3 3 卷 2 0 1 3 年1 月 矿冶工程 M l N 玳GA N D ~I E i r - L L U R G l C A LE N G ⅢE E R l N G 、,0 1 .3 3 J a n u a r y2 0 13 内蒙古某铅锌伴生银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① 杨备,刘旭,刘卫,常庆伟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根据内蒙古某铅锌银矿的矿石性质,提出采用组合抑制剂 碳酸钠城酸锌 在低碱条件下抑锌浮铅,以乙硫氮为铅矿物 捕收剂,选铅尾矿以硫酸铜作为锌矿物的活化剂,丁基黄药作为锌矿物捕收剂,可以实现铅锌的高效分离,同时将大部分伴生 银富集到铅、锌精矿中。试验可获得铅精矿含铅6 6 .1 7 %,银2 7 1 2 .3 6 9 /t ,锌3 .5 8 %,铅、银回收率分别为8 5 .3 1 %和7 9 .4 2 %;锌 精矿含锌4 8 .0 2 %,A g l 0 1 .7 9 鲈,铅0 .8 2 %,锌、银回收率分别为9 0 .9 0 0 /0 和8 .5 7 %。银在铅、锌精矿中的总回收率达到8 7 .9 9 0 /o 。 关键词铅锌银矿组合抑制剂;铅锌分离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 - 6 0 9 9 2 0 1 3 Z 1 .0 0 11 - 0 5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o n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R e c o v e r yo f aL e a dz i n c .a s s o c i a t e dS i l v e ro r e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 L e a o - Z l na t e d1 1 vi n1 n na - U r eT Ⅵ. Y A N GB e i ,L I UX u ,L I UW e i ,C H A N GQ i n g - w e i C h a n g s h a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 M i n i n ga n d M e t a l l u r g yC oL T D ,C h a n g s h a4 1 0 0 1 2 ,H u n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p r o p e r t i e so fal e a d - - z i n c a s s o c i a t e ds i l v e ro r ei nI n n e rM o n g o l i a , a d o p t i n gz i n cs u p p r e s s i o na n dl e a d f l o t a t i o np r o c e s si no r d e rt oa c h i e v el e a d - z i n cs e p a r a t i o n .L e a df l o t a t i o nw a sf i r s t l yc a r r i e do u tw i t hd i e t h y ld i t h i o e a r b a m a t ea s c o l l e c t o ra n dN a 2 C 0 3 Z n S 0 4a sc o m b i n e dd e p r e s s a n t s , a n dt h e nt h et a i l i n g sw e r eu s e df o rz i n cf l o t a t i o nw i t hC u S 0 4a sa c t i v a t o r , b u t y lx a n t h a t ea sc o l l e c t o rA s s o c i a t e ds i l v e rm i n e r a l sw e r ee n r i c h e di nl e a dc o n c e n t r a t ea n dz i n cc o n c e n t r a t e .B ya d o p t i n gt h i s p r o c e s s ,l e a dc o n c e n t r a t eo f 6 6 .1 7 %P bW a so b t a i n e dw i t h2 7 1 2 .3 6g /tA ga n d3 .5 8 %Z n , a n dt h er e c o v e r yo f P ba n dA gW a s8 5 .3 1 % a n d7 9 .4 2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Z i n cc o n c e n t r a t eo f 4 8 .0 2 %Z n ,1 0 1 .7 9 鲈A ga n dO .8 2 %P bW a sa l s oo b t a i n e d ,a n dt h er e c o v e r yo f Z na n d A gw a s 9 0 .9 0 %a n d8 .5 7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8 7 .9 9 %s i l v e rw a se n r i c h e di nl e a da n dz i n cc o n c e n t r a t e s . K e yw o r d s l e a d z i n c s i l v e ro r e ;c o m b i n e ds u p p r e s s a n t ;l e a da n ds e p a r a t i o n 铅锌矿作为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国民经 济中具有重要作用,铅锌金属广泛应用于机械、电 气、军事、冶金、化学、轻工业等领域。我国铅锌 资源比较丰富,约占世界总量的2 0 %以上,主要分布 在云南、内蒙古、甘肃、广西、广东、湖南、江西、 陕西、四川和新疆等省区【1 。2 】。硫化铅锌矿中常伴生 有银等贵金属元素,在最大限度提高铅锌回收率的 同时,经济有效地回收其伴生的有价元素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内蒙古某铅锌伴生银矿, 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试验研究,采 用优先选别流程,使用组合抑制剂 碳酸钠 硫酸锌 在低碱条件下抑锌浮铅,避免传统的高碱条件下铅 锌硫化矿的浮选,实现了铅锌矿物的高效分离,同 时使伴生银较大限度地富集到铅、锌精矿中,在一 定程度上克服了伴生银回收率低的弊端。 1矿石性质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是闪锌矿和方铅矿,次为 黄铁矿、毒砂和少量白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以 透辉石居多,其次是石英、长石、石榴石、阳起石、 方解石等。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l ,主要矿 物的化学物相结果见表2 ,主要矿物x 射线能谱成分 见图1 和图2 。 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一 定量的伴生银矿物,方铅矿多呈不规则粒状或团块 状以浸染状的形式嵌布在脉石中,少数与黄铁矿或 闪锌矿交生。闪锌矿的产出形式与方铅矿大致相同, 但形态较方铅矿复杂,与脉石之间的接触界线多为 ①收稿日期2 0 1 2 .1 2 .1 0 作者简介杨备 1 9 8 6 - ,男,浙江温州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选矿技术研究。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3 卷 表l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1 单位为鲈。 表2 矿石中主要矿物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铅相繁肾 锌相 繁肾 硫化铅I .0 38 5 .8 3硫化锌2 .i 19 0 .5 6 碳酸铅 O .0 54 .1 7 碳酸锌0 .0 9 3 .8 6 氧化铅0 0 97 .5 0硫酸锌痕量一 铅铁矾0 .0 32 .5 0锌铁尖晶石0 .1 35 .5 8 合计1 .2 01 0 0 .0 0合计2 .3 31 0 0 .0 0 图1 方铝矿的x 射线能谱成分图 图2 闪锌矿的X 射线能谱成分图 不平直的锯齿状或港湾状。由于类质同像置换,矿 石中闪锌矿普遍含铁较高而具铁闪锌矿的特征,平 均含Z n5 4 .6 5 %,因此很难通过选矿获得较高品位的 锌精矿。矿石中方铅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平均 含银2 7 0 0g /t ,因此铅的回收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 的回收率。 矿石的氧化程度较低。如果选矿能将方铅矿和 闪锌矿全部回收,可获得的理论技术指标铅精矿 产率1 .3 9 %、铅回收率8 5 .8 3 %;锌精矿产率4 .3 1 %、 锌回收率9 0 .5 6 %。 2 流程方案选择 根据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原矿中具有回收价值 的金属主要为铅和锌,且主要以硫化物态形式存在, 而银主要以伴生金属的形式存在于铅锌矿物中,因此, 试验中主要考虑针对铅和锌矿物的有效回收。 国内外对铅锌矿的研究都比较多,通常以浮选法 为主,一般采用混合浮选流程和优先浮选流程,少数 采用等可浮或重.浮联合流程,对本矿石,因硫化矿 含量高,故全浮流程不予考虑,而铅锌分离本来就很 困难,如混浮在一起,势必进一步增大铅锌分离的难 度【3 】,故部分混合浮选流程与等可浮流程也不宜采用, 因此本文着重考虑铅.锌直接优先浮选流程。 3 试验结果及讨论 3 .1 铅浮选条件试验 3 .1 .1磨矿细度试验欲使铅锌有用矿物在浮选过 程中有效分离富集,必须控制矿石的磨矿条件,以 达到矿石的有效单体解离,因此进行了磨矿细度试 验。试验流程见图3 ,试验结果见图4 。 精矿尾矿 图3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 - o .* 7 5 m , l t 级含“ I t /* /. 图4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万方数据 第3 3 卷杨备等内蒙古某铅锌伴生银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1 3 由图4 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浮选精矿 中铅品位逐渐提高,回收率有所降低,当.0 .0 7 5m m 粒级含量超过7 5 %时,虽然回收率逐渐提高,但精矿 品位迅速降低,说明磨矿细度较低时,矿物解离度 不够,制约了精矿品位的提高;但细度过高后,产 生的矿泥对铅的浮选回收影响较大。综合考虑,确 定适宜的磨矿细度为一0 .0 7 5m m 粒级占7 5 %。 3 .1 .2 锌抑制剂种类试验铅锌优先浮选的关键往 往在于锌的选择性抑制剂的使用,锌的抑制通常采 用单一硫酸锌或硫酸锌与其它药剂组合使用【4 1 ,由 此,对锌的不同抑制剂进行了试验,试验流程同图3 , 试验结果见表3 。 表3 抑制剂种类试验结果 表3 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硫酸锌相比,硫酸锌 与石灰组合使用时,精矿中铅的回收率有所提高, 但是铅品位和锌的选择性抑制效果都有所下降;当 硫酸锌分别和碳酸钠及亚硫酸钠组合使用时,对铅 精矿中铅品位的提高较为有利,特别是硫酸锌与亚 硫酸钠组合使用时,对锌的选择性抑制效果较为明 显,铅精矿中含锌最低,但铅的回收率也相对较低; 硫酸锌和碳酸钠组合使用时,在有效抑制锌的同时, 对铅的品位和回收率的提高都较为有利。综合考虑, 选择硫酸锌与碳酸钠组合作为锌的抑制剂。 为避免在磨矿过程中产生的难免离子和重金属 离子对锌矿物的活化,将抑制剂 硫酸锌 碳酸钠 加 入磨机,结果表明,抑制剂加入磨机后对精矿中铅 品位的提高较为有利。 3 .1 .3 抑制剂用量试验确定采用组合抑制剂 碳酸 钠 硫酸锌 ,考察其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试验采 用二因素三水平析因法进行,试验流程同图3 ,试验 取值见表4 ,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 可见,随着碳 酸钠用量增加,精矿产率逐渐提高,铅品位逐渐降 低,随着硫酸锌用量增加,铅精矿中锌含量逐渐降 低,铅品位逐渐提高,当组合抑制剂碳酸钠 硫酸锌 的用量为1 0 0 0g /t 1 0 0 0 趴时,精矿铅品位及其回 收率均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适宜的碳酸钠 硫酸锌用量为1 0 0 0 卧 1 0 0 0 趴。 表4 各因素各水平的取值 水平 因素 N a 2 c 0 3 /丑t / g t - I z n s o , 量, g t q A B 表5 组合抑制剂试验结果 万方数据 1 4 矿冶工程第3 3 卷 3 .1 .4 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探索性试验考察了 异丁基黄药、苯胺黑药、丁铵黑药、乙硫氮、乙硫 氮 丁铵黑药、乙硫氮 异丁基黄药等捕收剂对铅浮 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乙硫氮、黄药和黑药 时,乙硫氮、异丁黄药和苯胺黑药都能保证较好的 精矿品质,丁胺黑药由于具有一定的起泡能力,浮 选过程中泡沫夹带较大,使得精矿品位较低;异丁 黄药对铅的捕收无选择性,精矿含锌较高;苯胺黑 药单独作捕收剂时,精矿铅回收率较低。乙硫氮与 丁铵黑药、异丁黄药、苯胺黑药组合使用时,均能 产生正协同效应【5 l ,有效弥补各自单独使用时的不 足,但是普遍对铅的选择性捕收作用不强。综合考 虑,确定以乙硫氦为铅浮选捕收剂。同时在此试验 基础上考察了乙硫氮的用量对铅粗选的影响,试验 结果见图5 。由图5 可见,随着捕收剂乙硫氮用量增 加,精矿铅品位逐渐降低,回收率逐渐升高,综合 品位和回收率的关系,适宜的捕收剂用量为6 0 卧。 图5 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 蓬 鼍 毫【 回 3 .1 .5 铅精选试验为了强化铅精选时锌矿物和黄 铁矿的抑制,适当提高矿浆p H 值并控制在1 0 左右, 并加入适量的Z n S 0 4 可以提高铅精矿产品的质量。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三次精选后,可使铅精矿产品 中铅品位达到6 9 .8 2 %、回收率为6 1 .5 5 %。 3 .2 锌浮选条件试验 3 .2 .1硫酸铜用量试验闪锌矿的自然可浮性较 差,尤其是在选铅过程中受到了硫酸锌的抑制,活 性进一步降低,加入活化剂硫酸铜后,在闪锌矿表 面形成疏水膜,闪锌矿的可浮性大为增强【6 】,而活化 剂硫酸铜的用量直接影响了闪锌矿的活化程度,决 定了其活性离子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和表面活性 膜的牢固程度,所以在选锌作业时必须先将锌活化。 试验采用硫酸铜作活化剂,考察硫酸铜用量对锌粗 选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6 。由图6 可见,随着硫酸铜 用量增加,锌精矿锌品位和回收率都逐渐提高,当用 量超过2 0 0g /t 时,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基本不变。适 宜的硫酸铜用量为2 0 0g /t 。 硫酸铜用t l / g .r 1 图6 硫酸铜用量试验结果 3 .2 .2 捕收剂用量试验锌经硫酸铜活化后通常采 用异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考察了异丁基黄药用量 对锌浮选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7 。由图7 可见, 随着异丁基黄药用量的增加,锌精矿锌回收率随之升 高,但用量过高后,锌精矿锌品位下降较多,综合考 虑,确定异丁基黄药用量为4 0 酚。 图7 异丁基黄药用量试验结果 3 .2 .3 锌精矿精选试验为进一步提高锌精矿品 位,对锌粗精矿进行精选试验,由锌粗精矿化学分 析结果可知,锌粗精矿含砷高达2 .5 4 %,因此,在锌 精选作业采用石灰调浆,确保矿浆p H 值大于11 并 配合C a O O 2 强化对毒砂的抑制,结果表明,锌粗 精矿经过三次精选可获得锌品位5 2 .2 8 %、锌回收率 8 1 .1 3 %的锌精矿,精矿含砷0 .7 4 %。 3 .3 全流程闭路试验 在上述条件试验及开路流程试验的基础上,进 行了铅.锌优先浮选的全流程闭路试验。试验流程和 药剂制度见图8 ,试验结果见表6 。闭路试验结果表 明,在磨矿细度.0 .0 7 5m m 粒级占7 5 %的条件下,可 获得铅精矿含铅6 6 .1 7 %,银2 7 1 2 .3 6g /t ,锌3 .5 8 %, 铅、银回收率分别为8 5 .3 1 %和7 9 .4 2 %;锌精矿含锌 4 8 .0 2 %,银1 0 1 .7 9g /t ,铅0 .8 2 %,锌、银回收率分别 万方数据 第3 3 卷杨备等内蒙古某铅锌伴生银矿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銎9 0 %和8 ‘5 7 %;银在铅、锌精矿中的总回收鞑 4 结论 到8 7 .9 9 %。 ’ ⋯ ’一 锌精矿 尾矿 图8 闭路试验流程 表6 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 1 单位为g 。 1 针对内蒙古某铅锌伴生银矿的矿石性质,以 乙硫氮为铅矿物捕收剂,碳酸钠 硫酸锌组合药剂为 锌抑制剂,在低碱条件下采用抑锌浮铅优先浮选工 艺流程来实现铅锌分离。选锌时以硫酸铜为活化剂, 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有利于锌矿物的浮选。 2 矿石中闪锌矿普遍含铁较高而具铁闪锌矿的 特征,平均含Z n5 4 。6 5 %,因此很难通过选矿获得较 高品位的锌精矿。 3 采用组合抑制剂 碳酸钠 硫酸锌 在低碱条 件下抑锌浮铅,避免传统的高碱条件下铅锌硫化矿 的浮选,使伴生银较大限度地富集到铅、锌精矿中, 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 0 .0 7 5m m 粒级占7 5 %的 条件下,可获得铅精矿含铅6 6 .1 7 %,银2 7 1 2 .3 6g /t , 锌3 .5 8 %,铅、银回收率分别为8 5 .3 1 %和7 9 .4 2 %;锌 精矿含锌4 8 .0 2 %,A g1 0 1 .7 9g /t ,铅0 .8 2 %,锌、银 回收率分别为9 0 .9 0 %和8 .5 7 %。银在铅、锌精矿中的 总回收率达到8 7 .9 9 %。 参考文献 【1 】刘守信.云南某地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D 】.昆明昆明 理工大学.2 0 0 7 . 【2 】 戴自希.世界铅锌资源和开发利用现状[ J 】.世界有色金属,2 0 0 4 3 2 2 - 2 9 . [ 3 】 罗仙平,周贺鹏,周跃,等.提高某复杂铅锌矿伴生银选矿指标 新工艺研究【J 】.矿冶工程,2 0 11 6 3 5 - 3 9 . 【4 】4刘杰,纪军,孙体昌,等.某复杂难选铅锌矿多金属硫化矿选 矿试验研究啊.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 0 2 1 3 - 1 6 . [ 5 】温定斌.银铅锌混合浮选中捕收剂的应用分析m .有色金属 选矿 部分1 ,2 0 0 4 1 3 4 - 3 6 . 【6 】郑伦,张笃,刘运财.凡口矿高碱介质中闪锌矿浮选特性研 究【J 】矿冶工程,2 0 0 5 6 3 7 - 4 0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