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沟组石灰岩作为冶金石灰的焙烧研究.pdf
第3 4 卷 2 0 1 4 年0 8 月 矿冶 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4 A u g u s t2 0 1 4 马家沟组石灰岩作为冶金石灰的焙烧研究① 董武斌 太钢矿业分公司东山石灰石矿,山西太原0 3 0 0 0 3 摘要针对盂县马家沟组灰岩煅烧时容易爆裂的特点,对比峰峰组石灰石,从微观结构、实验室马弗炉焙烧两方面对马家沟组石 灰石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为利用回转窑煅烧马家沟组石灰岩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马家沟组石灰岩;冶金石灰;焙烧 中图分类号T F 0 4 6文献标识码A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1 1 6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0 4 2 3 0 4 石灰岩作为冶金石灰原料,在钢铁工业中起着重 要作用J ,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该资源甚至已 经形成了新的资源瓶颈。石灰岩从地质成形上分为峰 峰组和马家沟组。两种灰岩的自身结构特性,导致在 焙烧工艺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成品石灰、焙烧工艺参数 和回转窑窑况等有很大差异。分析两种灰岩矿物的热 破碎性,对石灰的焙烧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 了澄清差异特性,针对盂县马家沟组灰岩容易爆裂的 特点旧J ,我们对比峰峰组石灰石进行了一系列的对比 研究使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石灰石组成及形态、使用扫 描电镜观察石灰石/石灰微观结构、使用能谱仪分析石 灰石/石灰组成成份、利用实验室马弗炉进行焙烧试 验。这些研究为马家沟组灰岩利用回转窑煅烧提供了 一定的技术支撑。 1 岩矿分析 1 .1 山西省内两种石灰石区域分布及成因 马家沟组作为奥陶纪灰岩在山西境内主要分布于 吕梁山、霍山、太行山及其之间的广大区域,该地层中 石灰石床为浅海一滨海相由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 化学沉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沉积石灰岩矿床,在成 岩作用阶段有一定的重结晶作用及轻微的白云岩化作 用‘3 | 。 峰峰组石灰岩主要分布于河津、翼城一线往北,兴 县木崖头、娄烦、定襄县尉池凹一线往南地区。峰峰组 成因与马家沟组成因基本相似,也是由海相沉积形成, 但其沉积时代一般晚于马家沟组。 1 。2 两种石灰石物理性质 马家沟组石灰石矿层节理、裂隙较发育。根据在 矿区矿层中取的物理力学样分析,垂直层理抗压强度 在3 5 。7 9 .2M P a ,平均为4 9 .8 7 5M P a ,平行层理抗压强 度在3 2 .3 ~5 4 .9M P a ,平均为4 4 .7M P a ,矿石的抗压强 度较低。 峰峰组矿层节理比较发育,节理切割岩层,间隙一 般为0 .1 ~1e m 。根据在矿区矿层中取的物理力学样 分析,垂直层理抗压强度在1 0 9 .3 ~1 5 4 .7M P a ,平均为 1 3 0 .8 5M P a ,平行层理抗压强度在7 8 .8 1 5 4 .5M P a ,平 均为1 3 1 .5 3M P a 。无论垂直层理还是平行层理,抗压 强度均明显高于马家沟组石灰石。 l1 3 石灰石组成结构分析 为了进一步澄清两种灰岩的结构特性,对峰峰组 石灰石、盂县马家沟组石灰石 包括东区、北区、南Ⅱ 区、南Ⅳ区四个采矿区 分别进行取样送检,5 个样品 通过偏光显微镜在放大1 0 0 倍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具 体分析情况如下 盂县东区岩石主要由泥晶方解石、微晶白云石 自形菱形晶 、少量微细晶方解石集合体替代的石膏 假晶、微量氧化铁质和泥质成分组成,泥晶方解石分布 较均,局部呈残体,微晶白云石呈均匀或透镜状分布, 岩石具微泥晶结构,块状构造。 盂县北区岩石主要由泥晶、微晶方解石、微量微细 晶替代的石膏假晶、氧化铁质、泥质成分、生物碎屑海 百合茎圆茎,等生物碎片组成。矿物细小,分布均匀, 岩石具泥微晶结构,块状构造,见有少量晚期方解石细 脉侵人。 盂县南Ⅱ区岩石主要由泥微晶方解石、少量自形 菱形微晶白云石、石膏假晶 微晶方解石替代 、微量 氧化铁质成分、泥质成分组成。方解石,白云石晶体大 小,分布均匀,石膏假晶不均匀分布,局部集中,岩石具 泥微晶结构,块状构造。 盂县南Ⅳ区岩石主要由泥晶、微晶方解石、微量生 物碎屑海百合茎等生物碎片、氧化铁质、泥质成分、微 ①收稿日期2 0 1 4 0 6 1 I 作者简介董武斌 1 9 6 9 - ,男,山西武乡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矿山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及安全管理工作。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4 卷 量白云石组成,泥微晶方解石晶体大小,分布均匀,少 量白云石自形晶零星分布,岩石具泥微晶结构,块状 构造。 峰峰组岩石主要由泥晶、微晶方解石、细砂屑泥晶 灰岩、少量亮晶填隙物生物碎屑及碎片、微量氧化铁 质、泥质成分组成。岩石具内碎屑结构,含生物屑泥晶 结构,孔隙式胶结,颗粒支撑,层状构造。 5 个样品显微镜下观察情况对比见表1 。 表l 两类石灰石组成成分及含量 从偏光显微结构检测初步判断马家沟组灰岩部 分样品中存在石膏假晶,石膏假晶主要以方解石集合 体的形式存在,且方解石集合体晶体较大,其细晶颗粒 可达到0 .0 6 3 0 .2 5m m ,有研究证明石灰石晶体粒径 小于0 .1m m 时利于煅烧,由于泥晶方解石与细晶方解 石集合体尺寸与形态的差异,导致其受热后膨胀的不 均一性,从而导致石灰石在2 0 0 4 0 0 ℃时出现爆 裂‘4 | 。 2 电镜扫描石灰石、石灰的微观结构 对峰峰组石灰石、马家沟组石灰石以及两组石灰 石利用回转窑焙烧生产的石灰分别取样送检,使用电 镜观察样品晶体大小,如图1 所示。 图1两种石灰石及焙烧得到的石灰的扫描电镜图像 a 峰峰组石灰石; b 马家沟组石灰石; c 峰峰组石灰石焙烧的石 灰; d 马家沟组石灰石焙烧的石灰 从图l 可以看出,马家沟组石灰石比峰峰组石灰 石晶体大,其焙烧得到的石灰晶体是峰峰组石灰石焙 烧得到石灰晶体的2 倍。具体对比分析见表2 。 表2 扫描电镜图像对比分析结果 3 能谱仪鉴定石灰石、石灰的组成元素 为了进一步检测石灰石和石灰的差异性,进一步 做了E D S 鉴定,结果见图2 。 “受 一曩I “茬i 一]蔷⋯i . ]沪⋯手7 a 峰峰组石灰石在不同区域,成分稳定,没有出现明显异常 ■o o o o _ 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一l _ ●{ _ l _ _ _ _ _ _ _ _ 口_ _ _ _ - ■■■■■’ l - 一 “ .-- i 赫T1]孰 i] j t{ . 一 ‘ b 马家沟组石灰石明显出现白云石质化矿相 一{{ 一。一i j 茅一i .;] } j i .i . ] }”霸 .; ] c 峰峰组煅烧的石灰E D S 中没有出现大的异常 ●i 一; _ i ‰T .1 ] 赢1 .气焉{ 三.。 气 d 马家沟组煅烧的石灰出现了比较多的氧化镁及接他杂质 图2 两种石灰石及焙烧得到石灰的能谱图分析结果 万方数据 2 0 1 4 年0 8 月董武斌马家沟组石灰岩作为冶金石灰的焙烧研究 盂县马家沟组石灰石质地松软,石灰石成分构成有 明显异质化,含有较多的白云石质化的碳酸钙和其他杂 质,这些特点导致在煅烧过程中极易发生爆裂粉化现象。 4 热工焙烧分析 为了比较峰峰组和马家沟组石灰石煅烧冶金石灰 的差异,分别从峰峰组和马家沟组石灰石的代表中随 机取样,在实验室马弗炉中进行煅烧试验。 4 .1 取样 分别取盂县马家沟东区、北区、南Ⅱ区、南Ⅳ区、峰 峰组石灰石置于马弗炉内进行焙烧试验,观察焙烧过 程中发生的变化并计算烧成后的粉率以及2m 高自由 落体后的粉率。 4 .2 试验数据记录及分析 1 不同温度下的焙烧情况。在6 0 0 7 0 0 ℃时所 取的石灰石样品均产生表面裂纹;但盂县马家沟石灰 石呈现深度纵横裂纹,易碎裂,峰峰组石灰石不易碎 裂;两组石灰石在7 0 0 ℃时表面均有开始分解现象。 2 各区石灰石经试剂处理、室温入炉升温至 10 5 0 ℃保温1h 的焙烧情况。岩石在高温下的热膨 胀应力是由于岩石的矿物在高温下发生膨胀、收缩、晶 型转变、化学分解以及由于这些因素形成空隙、裂隙而 产生的。为了减少岩石的应力作用∞J ,在马弗炉煅烧 实验中尝试采用L H G 、L H T 等溶液对石灰石改性处 理,焙烧过程中发现改性溶液对于崩裂有所减缓但并 不显著,具体实验情况见表3 ,实验时崩裂情况见图3 。 表3 马弗炉煅烧实验情况 蚕警髫 瓷莲辫 ,■■嘲骥_ 奄蠢譬8 “J 图3 马弗炉内石灰石崩裂情况 实验发现①煅烧过程中盂县东区、北区石灰石 在焙烧过程中发生崩裂现象较严重,盂县南Ⅱ区偶尔 发生崩裂;②崩裂现象均发生在炉内加热至3 0 0 ~4 0 0 ℃区间时,并且听到崩裂声音后炉内样品碎裂成粉状, 而其它的石灰石均未发生崩裂现象;③盂县东区、北 区、南Ⅱ区的烧成粉率显著高于其它石灰石的烧成粉 率;④摔落试验粉率未发现显著差异。 3 各区石灰石成份与烧成后石灰成份对比。将 样品石灰石及烧成后的石灰化验后成分含量见表4 。 表4 两类石灰石成分及烧成后石灰成分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4 卷 由表4 可以看出盂县马家沟石灰石M g O 、S i O 含量均比峰峰组石灰石高,盂县南Ⅱ区、南Ⅳ区石灰石 M g O 含量约为峰峰组石灰石的2 ~3 倍。 盂县东区、北区石灰石烧制的石灰C a O 含量与峰 峰组石灰没有区别,但盂县南Ⅱ区、南Ⅳ区石灰石烧制 石灰C a O 含量显著低于峰峰组石灰、而M g O 含量显著 高于峰峰组石灰。 5 回转窑煅烧马家沟组灰岩存在的主 要问题 由于马家沟组灰岩的特点,回转窑煅烧马家沟组 灰岩时,由于石灰石在窑内粉裂造成预热器内阻力大, 而窑尾风机无法将窑头抽成负压,导致窑头在正压情 况下一方面粉尘影响煤粉的燃烧、另一方面往窑外喷 灰甚至火焰,严重制约回转窑产能的发挥和成品石灰 的品质。 6 结语 通过对石灰岩原矿结构、成品结构分析,以及实验 室煅烧研究,对峰峰组与马家沟组石灰岩的结构特性 及焙烧成石灰的工艺特点有了更深人的认识,主要结 论如下 1 马家沟组石灰石由于地质成因的缘故,其在 3 0 0 ~4 0 0o C 下由于矿物的膨胀、晶粒转型、化学分解 等因素,致使不规则的晶粒结构和杂质导致焙烧过程 中更易发生爆裂粉化现象。 2 使用改性剂处理后可以使马家沟组灰岩焙烧 时崩裂现象有所缓解,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需进一步 深入研究。 3 由于工业大生产与实验室条件差异较大,针对 回转窑烧嘴的研究,如控制风压、风量、预热器加料方 式等需与现场紧密结合,下一步要深人开展现场研究, 探索回转窑焙烧马家沟组石灰岩作为冶金石灰之用的 最佳工艺参数组合。 参考文献 [ 1 ]毛玉如,方梦翔,骆仲泱.0 2 /C O 气氛下石灰石煅烧分解的动力 学和热力学研究[ J ] .电力环境保护,2 0 0 4 4 4 3 - 4 5 . [ 2 ] C H E NL u n j i a n ,H EJ u n ,C H A OJ u n q i ,e ta 1 .S w e l l i n ga n db r e a k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l i m e s t o n eu n d e r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 s [ J ] .M i n i n gS c i e f l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9 4 5 0 3 5 0 7 . [ 3 ] 毕可周.奥陶纪马家沟统石灰岩用作冶金石灰原料的研究[ J ] . 中国矿业,1 9 9 7 S 1 1 6 3 1 6 7 . [ 4 ] 彭跃昔.方解石与普通石灰石煅烧性能对比试验[ J ] .涟钢科技 与管理,1 9 9 7 5 3 5 - 3 8 . [ 5 ] M A OX i a n b i a _ 0 ,Z H A N GL i a n y i n g ,L IT i a n z h e n ,e ta 1 .P r o p e r t i e so f f a i l u r em o d ea n dt h e r m a ld a m a g ef o rl i m e s t o n ea th i g ht e m p e r a t u r e [ J ] .M i n i n g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9 3 2 9 0 2 9 4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