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尾矿在胶结充填材料制备中的应用.pdf
第3 4 卷 2 0 1 4 年0 8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咂T A I J .U R G I C A LE N G 矾E E R 矾G V 0 1 .3 4 A u g u s t2 0 1 4 磷尾矿在胶结充填材料制备中的应用① 杨 丽1 ’2 ⋯,邱跃琴1 ’2 ’3 ,金恒1 ’2 ’3 ,张覃1 ’2 ’3 1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5 5 0 0 2 5 ;2 .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 5 0 0 2 5 ;3 .贵州省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实验室,贵州贵阳5 5 0 0 2 5 摘要对贵州某地磷矿浮选后产生的尾矿进行浸出试验,研究C u 、P b 、z n 、C d 这4 种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情况,发现浸出液中4 种 重金属元素浓度都未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G B 8 9 7 8 - 1 9 9 6 ,可以作为清洁的胶结充填原料。使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在灰料 比 水泥磷尾矿 为l 4 、充填浓度为7 5 .O %时,充填材料2 8d 抗压强度最大达到3 .9 2M P a ;粉煤灰中S i O 、A I 0 ,、C a O 为活性成 分,可以作为胶凝材料替代部分水泥,使充填材料抗压强度增大,在灰料比 水泥粉煤灰磷尾矿 为1 2 6 时,2 8d 抗压强度最大 提高了7 8 .0 %。 关键词磷尾矿;充填材料;浸出;抗压强度 中图分类号T D 9 2 6 .4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1 3 1 文章编号0 2 5 3 - 6 0 9 9 2 0 1 4 0 8 - 0 4 7 5 0 3 磷矿作为重要的战略性紧缺矿种,其需求量逐年 增加,伴随着磷矿选厂的建设以及对磷矿贫矿资源开 发利用的深入,磷尾矿的产出量也与日俱增,在矿产资 源日益匮乏,尤其是富矿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研究磷 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加以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对缓解资 源紧张,解决磷尾矿堆存产生的安全和环保问题有着 重要的意义。2 1 。我国开展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较 晚,但近几年取得了一些进展,在制作建筑材料、尾矿 再选及尾矿用作土壤改良剂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 果”J ,充填采矿技术已发展成为了一种低贫损、高效 安全的方法,对解决尾矿大量堆存产生的环保和安全 问题具有很好的实际运用价值HJ 。 本文通过试验考察磷尾矿作为清洁胶结充填原料 的可能性,然后以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研究充填材料抗 压强度的变化,并考察使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后,其 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 1 试样性质 1 .1 X 射线衍射分析 为确定磷尾矿物化特性对充填的影响,通过x 射 线衍射 X _ r t O 9 析确定其矿物组成,结果列于表1 中。 表1 磷尾矿的矿物组成 质量分数 /% 表I 显示,磷尾矿中主要的矿物组分为白云石,约 占8 7 .8 5 %,相对密度为2 .8 2 .9g /c m 3 ,其次为磷灰 石,约占6 .1 3 %。另外磷尾矿中还有少量的方解石和 石英,所占比例分别约为3 .1 7 %和2 .8 5 %,磷尾矿的各 矿物组分在充填体系中不具备胶凝活性,主要作为充 填基体材料,与胶凝材料共同作用形成抗压强度。 1 .2 磷尾矿微观结构特征 为考察磷尾矿微观结构对充填的影响,通过扫描 电镜分析观察其微观形貌,结果如图1 所示。 l ●, .i 二”夏i 。j o 麓筝. - l 、薰。’,. 潦、.。、二誊雾‘ 图1 磷尾矿微观形貌 由图1 可以看出,白云石属菱面体晶类,集合体呈 粒状、致密块状、有时呈多孔状肾状体,在胶结充填材 料中作为基体材料,与胶凝材料相互作用,形成骨架, 对充填材料强度起支撑作用。 1 .3 磷尾矿化学成分特征 对磷尾矿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I C P A E S 分析,确定试样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分析结果列 于表2 中。 ①收稿日期2 0 1 4 0 7 - 1 2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 0 1 3 B A B 0 7 8 0 3 ;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 0 1 0 6 0 0 3 作者简介杨丽 1 9 8 4 一 ,女,山西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物材料加工与利用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邱跃琴 1 9 7 4 - ,女,贵州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材料加工与利用。 万方数据 4 7 6矿冶工程 第3 4 卷 表2 磷尾矿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 A lB aC aC dC ec rC uF e M g M n 0 _ 20 .0 3 1 00 .0 0 0 10 .0 0 5 6 0 .0 0 1 20 .0 0 3 30 .6 1 00 .2 M oN aN iPp bs cS eS nYZ n 0 .0 0 0 4O .10 .0 0 ∞50 .0 0 1 30 .0 0 0 5 0 .0 0 0 l 0 .0 0 0 10 .0 0 4 70 .0 2 从表2 可看出,磷尾矿中C a 、M g 元素含量较高, 由于磷尾矿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化学成分为C a M g C O , ,可知C a 、M g 应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另外, I C P 分析结果显示,磷尾矿中存在多种重金属元素,备 受关注的c u 、P b 、z n 、c d 均有检出,尤其是其中C u 和 P b 含量相对较高,分别达到0 .0 0 3 3 %和0 .0 0 1 3 %,有 必要进一步对磷尾矿的清洁性进行考察。 2 重金属元素浸出试验 2 .1 试验方法 由于浸出搅拌时间、浸出液p H 值、固液比是对有 毒有害物质浸出影响较大的因素,试验以危险废物浸 出毒性浸出方法∞o 为依据,考察这三个因素在不同水 平下,对尾矿中重金属浸出特性的影响情况。试验通 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重金属元素浓度。 2 .2 搅拌时间对浸出的影响 保持固液比为1 6 、浸出液p H 值为3 .0 ,考察浸出 搅拌时间对4 种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情况,结果列于表 3 中。 表3 搅拌时间试验结果 从表3 可以看出,4 种重金属的溶解浸出在搅拌 时间为6h 时基本达到平衡,继续增加浸出搅拌时间, 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不再明显增加。 2 .3 固液比对浸出的影响 当搅拌时间为6h 时,重金属的浸出基本达到平 衡状态,在此基础上研究固液比对浸出的影响,试验结 果列于表4 中。从表4 可以看出,随着固液比的减小, 浸出浓度的不断降低,浸出液中4 种重金属元素的浓 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浸出液中重金属浓度与固液比 呈正相关关系,主要因为随着固液比的减小,较多的浸 出液对浸出的重金属元素起到稀释作用。 表4 固液比试验结果 2 .4 浸出液p H 值对浸出的影响 在浸出时间为6h ,固液比为1 6 的条件下,考察 浸出液p H 值对重金属元素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列 于表5 中。 表5 浸出液p H 值试验结果 由表5 可以看出,当浸出液p H 3 时, 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逐渐降低,但趋势不明显。 对比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 8 9 7 8 - 1 9 9 6 - 6J ,磷尾矿 浸出液中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c d 和P b ,最高浸出浓度 分别为0 .0 1 6 5m g /L 和0 .0 4 2 7m g /L ,均低于标准最高允 许排放浓度0 .1m g /L ;第二类污染物c u 和z n 最高浓度 分别为0 .0 9 3 5m g /L 和0 .0 4 2 7m g /L ,满足第二类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一级标准。可知,试样作为胶结充 填原料,可以不考虑重金属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3 胶结充填材料制备试验 3 .1 试验方法 将磷尾矿与水泥 P C3 2 .5 按照水泥胶砂强度 检验方法一。制作试块并放入恒温恒湿混凝土养护箱 中进行养护,测量特定养护龄期的充填材料抗压强度。 3 .2 料浆浓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在灰料比 水泥磷尾矿 为1 6 的条件下,考察料 浆浓度对充填材料不同养护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 验结果列于表6 中。由表6 可以看出,灰料比一定条 件下,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逐渐进行,充填材料的抗压 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慢慢增大;因排出泌水损 失的胶凝材料随之减少,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随料浆 浓度的增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 万方数据 2 0 1 4 年0 8 月 杨丽等磷尾矿在胶结充填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表6 浓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3 .3 灰料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在料浆浓度为7 5 .0 %的条件下,改变灰料比 水泥 磷尾矿 ,测量不同养护龄期充填材料抗压强度,研究 灰料比对其影响,结果列于表7 中。 表7 灰料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由表7 可以看出,在充填料浆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增加水泥的用量,水泥水化反应产生更多的胶凝物质, 有利于充填材料形成抗压强度,所以随着水泥添加量 的增加,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明显增大,在灰料比为 1 4 ,充填体2 8 d 抗压强度最大达到3 .9 2M P a 。 3 .4 粉煤灰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粉煤灰主要成分为S i O 、A I 0 ,等,具有一定的潜 在活性,与水泥配合使用,可提高充填材料抗压强度, 但由于加入粉煤灰后,料浆浓度在7 5 .0 %时,流动性较 差,不利于充填的输送,因此,综合考虑料浆浓度和粉 煤灰掺量,在料浆浓度分别为6 7 .5 %、7 0 .0 %和7 2 .5 % 时,考察粉煤灰掺量对充填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 列于表8 中。由表8 可以看出,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 泥后,在灰料比为1 1 5 ,料浆浓度为7 2 .5 %的条件 下,2 8d 抗压强度最大可达到3 .1 5M P a 。结合表6 结 果,以灰料比l 2 6 与不掺粉煤灰 即灰料比1 6 情 况相比,在料浆浓度相同、水泥用量相同时,充填材料 2 8d 抗压强度最大提高了7 8 %。可见,在保证相同抗 压强度情况下,粉煤灰的掺入,使得水泥用量大为减 少,可有效降低充填成本。 表8 粉煤灰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 结语 1 X R D 结合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磷尾矿试 样中主要矿物组分为白云石,另外还有少量磷灰石、方 解石和石英,作为惰性材料,磷尾矿在胶结充填材料中 作为基体材料,起到支撑充填材料抗压强度的作用。 2 对C u 、P b 、Z n 、C d4 种重金属进行的浸出试验结 果表明,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浓度均低于污水综合排放 标准 G B 8 9 7 8 - 1 9 9 6 ,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 粉煤灰的掺入对提升充填材料抗压强度和降 低充填成本效果较好。充填料浆浓度为7 2 .5 %,灰料 比为1 1 5 时,充填材料2 8 d 抗压强度可达到3 .1 5 M P a ;在灰料比为1 2 6 时,其2 8 d 抗压强度与灰料比 l 6 时相比,最大提高了7 8 %。 参考文献 [ 1 ] 雷力,周兴龙,李家毓,等.我国矿山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 思考[ J ] .矿业快报,2 0 0 8 9 5 - 8 . [ 2 ]吴礼定。曾波,王生军.中低品位磷矿尾矿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J ] .云南化工,2 0 0 8 ,3 5 6 5 5 5 8 . [ 3 ]夏平,李学亚,刘斌.尾矿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J ] .矿业快报, 2 0 0 6 5 1 0 一1 3 . [ 4 ] 孙恒虎,刘晓明,田艳光.矿山充填技术回顾与进展展望[ J ] .采 矿技术,2 0 1 3 ,1 3 5 7 一1 1 . [ 5 ] H J /T 2 9 9 2 0 0 7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s ] . [ 6 ] G B 8 9 7 8 1 9 9 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s ] . [ 7 ] G B /T 1 7 6 7 1 - 1 9 9 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 S O [ s ]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