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低品位铜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pdf
第3 4 卷 2 0 1 4 年0 8 月 矿冶 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4 A u g u s t2 0 1 4 湖南某低品位铜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① 王奉刚,赵卫夺,潘炳,夏星,肖松文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针对湖南某低品位铜多金属矿,以Z - 2 0 0 为捕收剂,在相同矿浆p H 值条件下,考察了C a O 添加位置对铜回收率的影响;采 用混合浮选流程进行闭路试验,获得精矿铜品位1 9 .0 8 %、回收率8 8 .8 8 %,P b 品位8 .7 9 %、回收率4 9 .4 3 %,Z n 品位6 .0 5 %、回收率 9 0 .2 l %的较好指标。 关键词Z - 2 0 0 ;铜回收率;氧化钙;添加点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0 4 8 文章编号0 2 5 3 - 6 0 9 9 2 0 1 4 0 8 0 1 8 2 0 3 湖南中部某铁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现深部埋藏有一 定储量的低品位铜多金属矿,为综合利用这部分有色 资源,对该矿样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以回收其中的铜 等金属,提高矿石的经济价值。通过详细的试验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选矿指标,为选厂设计提供了依据。 1 原矿性质 该矿石为发生一定氧化的含铅锌原生硫化铜矿 石,其中铅的氧化程度相对较高,铜铅锌硫化矿物嵌布 复杂,均具不均匀中细粒嵌布的特征,且次生铜矿物的 存在对硫化矿的分选影响较大。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铜、铅、锌化学 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4 ,采用M L A 统计的矿石中主要 矿物含量见表5 。 表1 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1 单位为g /t 。 表2 铜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表3 铅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表5 矿石中主要矿物的含量 质量分数 /% 由表1 ~5 可以看出①该矿石为发生一定氧化的 含铅锌硫化铜矿石,铜铅锌的品位均不高,其中铜矿物 以次生硫化铜为主,铅矿物以硫酸铅为主,而锌矿物以 硫化锌为主,因此该矿主要回收金属元素为铜,综合回 收铅锌。②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最高的是黄铁矿, 其次是铜矿物、方铅矿、闪锌矿;其它金属矿物有铅矾、 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居多,其次为重晶石、长石、 绢云母、绿泥石等。 ①收稿日期2 0 1 4 0 7 - 1 1 作者简介王奉刚 1 9 8 2 一 ,男,山东莱芜人,硕士,工程师,从事有色金属选矿及稀贵金属提取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2 0 1 4 年0 8 月 王奉刚等湖南某低品位铜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2 氧化钙添加点对比试验 采用对黄铁矿捕收能力弱的Z - 2 0 0 作为捕收剂 时发现C a O 添加位置的变化对铜回收率有较大影响, 为选择合适的氧化钙添加位置,提高铜的回收率,分别 进行了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流程的氧化钙添加点的对 比试验。 2 .1 优先浮选流程氧化钙添加点对比试验 采用优先浮选粗选条件试验的最优化条件,在浮选 矿浆p H 1 0 ~1 0 .5 时进行不同位置添加氧化钙的对比 试验,试验流程和药剂制度见图1 ,试验结果见图2 。 原矿 粗精矿尾矿 图1优先浮选流程氧化钙添加点对比试验流程 图2 优先浮选流程氧化钙添加点对比试验结果 由图2 可以看出在保证浮选矿浆p H 1 0 一1 0 .5 的最优前提下,磨机中加入C a O6 0 0g /t ,浮选槽中加 入C a O1 0 0 0g /t ,粗精矿c u 品位7 .9 1 %、回收率 8 6 .1 3 %,浮选指标较好,但粗精矿中z n 的回收率仍有 7 8 .1 3 %,没有达到优先浮选的目的。 2 .2 混合浮选流程氧化钙添加点对比试验 采用混合浮选粗选条件试验的最优化条件,在浮 选矿浆p H 1 0 ~1 0 .5 时,进行不同位置添加氧化钙的 对比试验,试验流程和药剂制度见图3 。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C a O 在磨机中加入6 0 0g /t , 浮选槽中加入10 0 0g /t ,粗精矿C u 品位9 .8 4 %、回收 率8 7 .5 4 %,优于C a O 全部加入浮选机中的浮选指标 粗精矿c u 品位8 .1 6 %、回收率8 0 .8 7 % ,说明采用混 合浮选流程,氧化钙部分加入磨机、部分加入浮选机, 同样能提高c u 的回收率,此时粗精矿中z n 的回收率 为9 1 .7 4 %。 原矿 粗精矿尾矿 图3 混合浮选流程氧化钙添加点对比试验流程图 由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该矿石,采用Z - 2 0 0 作为捕收剂,在相同矿浆p H 值情况下,C a O 在磨机中 加入6 0 0g /t 、浮选槽中加入10 0 0g /t 的添加方式,不 论优先浮选流程还是混合浮选流程,粗选精矿铜的回 收率均能提高5 ~6 个百分点。 3 闭路流程试验 磨矿O - 0 .0 7 4 m m 占6 9 .2 4 % 5 m i n } C a O8 0 0 _ p H l O - , 1 0 .5 5 m i n lZ 一2 帅l O 2 m i n } 2 4 油6 .2 5 C a O1 0 0 p H 1 0 5 m i n 6 m i n 3 m i nfZ - 2 0 02 .5 叫h j r L 一 精选I l扫选1 1 丘闺E 童了l 5 m i n } C a O1 0 0 p H 1 0 3 m i n } Z 一2 0 0 2 .5 精选1 2扫选1 2 广1 丙而一广蜀而] 粗精矿 图4 闭路流程试验流程 表6 闭路流程试验结果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4 卷 由表6 可以看出,采用Z - 2 0 0 作捕收剂,C a O 在 磨机中加入6 0 0g /t 、浮选槽中加入10 0 0r , /t 的添加方 式,铅锌铜混合浮选闭路流程,可得到精矿C u 品位 1 9 .0 8 %、回收率8 8 .8 8 %,P b 品位8 .7 9 %、回收率4 9 .4 3 %, z n 品位6 .0 5 %、回收率9 0 .2 1 %的较好指标。 4 产品分析 混合浮选精矿的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7 ,其 中铜品位达到1 9 .0 7 7 %,但铅、锌品位超过标准Y S T 3 1 8 - 2 0 0 7 铜精矿中的最低要求 铅锌品位之和小于 等于1 2 % ,需要进一步精选分离铜铅锌。本次试验 由于矿样有限,未进行粗精矿精选分离铜铅锌,待条件 具备再进行进一步精选分离铜铅锌试验。 表7 混浮精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C uP bZ n F eSB i S i 0 2K 2 0 1 9 .0 7 78 .7 8 76 .0 5 l2 8 .0 42 2 .4 40 .0 7 82 0 .2 01 .8 8 N a 2 0 C a O M g O B a O A 1 2 0 3 FA u l A 9 1 0 .0 4 50 .5 l0 .0 8 91 .O l1 .7 50 .4 90 .2 35 1 9 .5 9 1 单位为g /t 。 5 结论 1 该矿石为发生一定氧化的含铅锌硫化铜矿石, 铜铅锌的品位均不高,主要回收金属元素为铜,综合回 收铅锌;其中铜矿以次生硫化铜为主,铅矿物以硫酸铅 为主,而锌矿物以硫化锌为主,锌矿物受到次生硫化铜 产生的C u 2 的活化,与硫化铜、硫化铅矿物之间的可 浮性差异较小,选择采用混合浮选流程。 2 对于该矿石,采用Z - 2 0 0 作为捕收剂,在相同 矿浆p H 值情况下,C a O 在磨机中加人6 0 0g /t 、浮选槽 中加入10 0 0g , /t 的添加方式,不论优先浮选流程还是 混合浮选流程,粗选精矿铜的回收率均能提高5 6 个 百分点。 3 采用铅锌铜混合浮选闭路流程,可得到精矿 C u 品位1 9 .0 8 %、回收率8 8 .8 8 %,P b 品位8 .7 9 %、回收率 4 9 .4 3 %,Z n 品位6 .0 5 %、回收率9 0 .2 1 %的较好指标。 参考文献 [ 1 ]唐林生.用z 一2 0 0 分离闪锌矿和黄铁矿及其机理的研究[ J ] .江 西有色金属,1 9 9 0 2 2 6 3 7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