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金矿不同流程结构对比试验研究.pdf
第3 2 卷 2 0 1 2 年0 8 月 矿冶工程 M I N l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2 A u g u s t2 0 1 2 河南某金矿不同流程结构对比试验研究① 、曹飞1 ”,岳铁兵1 ”,吕良1 ”,方利红1 ”,李文军1 ,2 1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郑州4 5 0 0 0 6 ;2 .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 5 0 0 0 6 摘要针对河南某金矿主要载金矿物与脉石矿物呈微细粒嵌布、多以连体或者贫连体的形式存在、且可浮性好的特点,通过多种 工艺流程对比,最终确定适合的工艺流程,获得的选别指标为精矿产率5 .3 5 %,金品位3 8 .1 0g /t ,金回收率7 5 .7 3 %。 关键词金矿;浮选;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2 0 8 0 1 0 4 - 0 3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有限的 矿产资源日渐枯竭,易选矿石越来越少,低品位、细粒 嵌布的矿石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 “o 。为了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选矿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新 药剂、新工艺以及新设备的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5 | 。 1 矿石性质 河南某地金矿原矿品位2 .6 9g /t ,金属矿物主要 为黄铁矿,还有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磁铁矿、赤褐铁 矿等矿物,主要脉石矿物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绢云 母、高岭石和白云石等矿物,其中石英与黄铁矿等矿石 矿物关系较为密切,大部分黄铁矿嵌布粒度较细,一2 0 I x m 粒级约占到9 0 %,多以连体或贫连体形式存在。 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还有微量的自然金和碲金矿, 矿石多项元素结果见表l 。 表1 矿石多项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1 单位为g , /t 。 2 选矿试验研究 2 .1 粗选条件试验及结果 粗选条件试验原则工艺流程见图1 。根据图1 进 行磨矿粒度、碳酸钠用量、水玻璃、捕收剂种类及用量、 2 号油用量的试验研究。最终确定的粗选最佳条件试 验为磨矿粒度为一0 .0 7 4m m 粒级含量6 5 %,捕收剂 丁黄 丁铵用量8 0 4 0g /t ,2 号油用量1 6 .7g /t ,碳 酸钠与水玻璃对选别指标影响较小,无需添加。 原矿 精矿尾矿 图1原矿粗选条件试验原则工艺流程 2 .2 浮选开路流程试验 根据原矿粗选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进行浮选开路 流程试验,试验条件及工艺流程见图2 ,试验结果见表 2 。开路试验结果表明,该样品可浮性较好,尾矿金品 位可降低到0 .3 4g /t 。 药剂单位g /t犟 磨矿O 一0 .0 7 4 m m6 5 % m ;n } 孺丁铵翟。 ;型i 坠 1 ‘5 ⋯‰} 蒜丁铵2 。0 .。 1 0 擅l 运 。.塑I 垄 . 笛“驯1 壅礅1 ”0 5 1 I l t “ 牟黔中末。I2 “兰1 滏一” 精霞尚中 扫毒矿- j - 际聂i 强- l - 崔油t 丁铵1 。0 .,5 精矿 中矿4 扫霜矿3 席矿 图2 原矿浮选开路试验流程 ①收稿日期2 0 1 2 - 0 6 - 2 9 作者简介曹飞 1 9 8 2 一 ,男,山西临汾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矿物加工工程研究。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0 8 月曹飞等河南某金矿不同流程结构对比试验研究 表2 原矿浮选开路试验结果 2 .3 不同闭路流程对比 2 .3 .1常规工艺流程岩矿鉴定表明,开路试验中精 矿以及所有中矿都有黄铁矿与脉石的连体或者贫连 体,尤其在扫选精矿中贫连体较多,说明黄铁矿与脉石 的连体或贫连体可浮性较好。首先按照常规中矿顺序 返回工艺进行浮选闭路试验,其选别指标见表3 。从 表3 可以看出,精矿产率较高,大量连体和贫连体进入 精矿中,导致精矿品位偏低。 表3常规顺序返回工艺试验结果 2 .3 .2 再磨点对比试验为了提高黄铁矿的解离度, 分别对粗精矿、中矿再磨进行闭路试验,其选别指标见 表4 。 表4 不同地点再磨浮选闭路试验结果 采用粗精矿再磨虽然金品位达到3 0g /t 以上,但 是回收率较低,尾矿金品位偏高。部分粗粒黄铁矿由 于过磨而损失到尾矿中;采用中矿一再磨精矿品位偏 低,还是有大量的连体和贫连体进入精矿中。 2 .3 .3 调整磨矿粒度及粗选药剂制度对比闭路试验为 了提高黄铁矿的整体解理度,将原矿磨矿粒度调整为 一0 .0 7 4m m 粒级含量7 0 %,由于黄铁矿连体或者贫 连体可浮性较好,因此在粗选中不添加2 号油,减少粗 选产率,让黄铁矿连体和贫连体在扫选中上浮,同时将 三次扫选精矿混合进行再磨再选,同时和在粗选中添 加2 号油进行对比,选别指标见表5 。 表5 提高粗选磨矿粒度浮选闭路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粗选不添加2 号油,取得了较好的 选别指标,不仅精矿品位较高,且回收率较高。在粗选 中添加2 号油,可浮性好的连体、贫连体进入精矿,导 致精矿金品位偏低。 2 .4 最终浮选闭路试验 为了利于现场改造,将三次扫选精矿混合再磨改 为扫选一精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见图3 ,其选别指标 见表6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获得了较好的选 别指标。 原矿 ‘孑己孓品4 。。7 0 % 药剂单位g ,t r - 纠 2 m i n 丁黄 丁铵2 5 2 0 墨I 选 小.而赢翥耍丽. 1 嘣n 卜璃4 ∞而n { 瑞丁铵搿 l 鸽尚∥ b 障导划l ∞2 龋l 丁黔亍秧1 5 5 涮水玻璃2 帅l埘Ⅲ“1 2 号油 1 6 .7 C - I n 9 7 % 水玻璃1 0 0 n 8 5 r a i n D 矗4 8 % 6 “ - 2 6 7 3 %l I 崭砑而霹矗 堑 枉缩F 专掣訾 .o .0 4 3 m m 7 3 .5 6 %O 再磨10 2 4 8 7 % 鼻李蝥璃黼辩精矿 塑蕉l 鲨 lD ;器% D 9 .8 6 % 图3扫选一再磨再选闭路试验工艺流程 表6 最终浮选闭路试验 尾矿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2 卷 3 结语 则影响精矿品位,进入尾矿则影响回收率。 1 原矿矿石金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黄铁矿嵌布 粒度较细,一2 0 “m 粒级古到约9 0 %,且多以连体或 贫连体形式存在。 2 黄铁矿的连体或者贫连体可浮性较好,采用常 规的工艺无法获得合格品位的金精矿。 3 粗选不添加2 号油、扫选一精矿再磨再选是提 高精矿品位的关键,采用此工艺可获得较好的选别指 标,并且也有利于现场改造。 4 尾矿中损失的金绝大部分颗粒都以贫连体形 式存在,此部分细粒黄铁矿贫连体较难解离,进入精矿 参考文献 [ 1 ] 张红梅,杨金林.某难选金矿石浮选工艺试验研究[ J ] .黄金, 2 0 0 6 5 3 9 4 1 . [ 2 ] 刘春龙.陕西某金矿石可选性试验研究[ J ] .矿产综合利用,2 0 0 6 4 1 2 1 4 . [ 3 ] 张大铸.提高鑫拓金矿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J ] .黄金,2 0 0 1 6 3 6 3 8 . [ 4 ]聂光华,刘春龙.微细粒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 ] .中国矿业, 2 0 0 6 1 1 7 6 7 8 . [ 5 ] 易正明.某难选金矿的选矿试验研究[ J ] .矿业快报,2 0 0 8 7 3 1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