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pdf
第3 2 卷 2 0 1 2 年0 8 月 矿 冶 工 程 M 矾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2 A u g u s t2 0 1 2 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一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张耀,胡四春 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卅l 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河南郑州4 5 0 0 0 6 摘要对某含砷金精矿进行了生物预氧化一氰化提金试验研究。通过生物预氧化一氰化条件试验,确定了该矿的最佳处理工艺,有 效提高了金的回收率,达到9 0 %。 关键词金矿;生物预氧化;金浸出率;氰化 中图分类号T F l l l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2 0 8 0 1 1 0 0 3 含砷金矿一般为难处理金矿,金往往以显微或次 显微甚至晶格金的形式浸染于毒砂、黄铁矿等硫化矿 中o 。若采用常规氰化直接浸出,金浸出率较低。生 物预氧化处理含砷金矿,是在细菌的作用下把载金矿 物分解,使金暴露出来,大大提高金的氰化浸出率心] 。 该方法成本低、投资少,流程简单,对环境影响小。3J , 因此,生物预氧化处理含砷金矿石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一种方法。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1 矿样性质 所用矿样采自甘肃某矿山,该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 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褐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其 中黄铁矿、毒砂占大多数。脉石矿物为石英、云母、绿泥 石、方解石等。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毒砂和石英。 矿样主要元素化学成分见表1 ,此金矿中除了金、银,还 有少量锑、铅、锌,砷含量为5 .2 2 %,矿样属含砷金矿。 1 单位为g /t 。 对该矿进行筛分,精矿粒级筛分结果见表2 。从 表2 可以看出,金的5 8 %分布在一0 .0 4 3m m 粒级中。 表2 精矿粒级分布 1 .2 试验方法 试验所选用细菌为氧化亚铁硫杆菌,采用9K 培 养基培养。 生物预氧化试验采用摇瓶浸出试验,在5 0 0m L 锥 形瓶中进行,锥形瓶置于恒温振荡器中进行培养。菌 液接种量为1 0 %。 氰化提金试验基本条件如下氰化钠用量5k g /t , 矿浆液固比为2 1 ,矿浆p H 值用生石灰调至1 2 ,浸出 过程保持在1 1 ~1 3 ,氰化时间4 8h 。试验结束后,氰 化渣冲洗、过滤并烘干,送样测试金含量。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1 初始p H 值条件试验 在温度4 4 ℃,矿浆浓度为1 0 %,恒温振荡器转速 为1 5 0r /r a i n ,磨矿粒度一0 .0 4 3m m 占8 5 %,氧化时间 为7d 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初始p H 值对金浸出率的 影响,结果见图1 。 p H 值 图1 金浸出率随p H 值变化曲线 由图1 可知,不同的初始p H 值对金浸出率有所 影响,最佳p H 值为1 .8 。 ①收稿日期2 0 1 2 - 0 6 - 2 8 作者简介张耀 1 9 7 9 一 ,男,江苏如东人,硕i ,助理研究员,{ 三要从事矿产综合利用和生物冶金技术研究。 巫恤型兰悯学而 兰一 坚去羹互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0 8 月张耀等含砷金精矿生物预氧化一氰化提金试验研究 2 。2 磨矿粒度条件试验 在温度4 4 ℃,矿浆浓度为1 0 %,恒温振荡器转速 为1 5 0r /m i n ,初始p H 值为1 .8 ,氧化时间为7 d 的条 件下,研究了不同磨矿粒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 图2 。 一0 .0 4 3m m 粒级含量/% 图2 金浸出率随磨矿粒度变化曲线 图2 表明,随着一0 .0 4 3m m 粒级含量增加,金的 浸出率逐渐提高,当一0 。0 4 3m m 粒级含量达到9 3 % 时,继续降低磨矿粒度,金的浸出率没有明显提高,因 此,磨矿粒度选择一0 .0 4 3m m 粒级占9 3 %。 2 .3 氧化时间条件试验 在温度4 4 ℃,矿浆浓度为1 0 %,摇床转速为1 5 0 r /m i n ,初始p H 值为1 .8 ,磨矿粒度一0 .0 4 3m m 占 9 3 %的条件下,研究了氧化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 果见图3 。 浸出时间/d 图3 金浸出率随浸出时间变化曲线 图3 表明,随着生物预氧化时间的延长,金的浸出 率逐渐提高,氧化时间超过7d 后,金的浸出率没有明 显提高,因此,氧化时间选择为7d 。 2 .4 矿浆浓度条件试验 在温度4 4 ℃,恒温振荡器转速为1 5 0r /r a i n ,初始 p H 值为1 .8 ,磨矿粒度一0 .0 4 3m m 占9 3 %,氧化时间 为7d 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矿浆浓度对金浸出率的 影响,结果见图4 。 矿浆浓度/% 图4 金浸出率随矿浆浓度的变化曲线 图4 表明,金浸出率随矿浆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原 因是溶解的砷浓度随矿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菌种 产生毒害作用,抑制了菌种的生长,导致金最终浸出率 下降。 2 .5 温度条件试验 在矿浆浓度为1 0 %,恒温振荡器转速为1 5 0 r /r a i n ,初始p H 值为1 .8 ,磨矿粒度一0 .0 4 3m m 粒级 占9 3 %,氧化时间为7d 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条 件下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见图5 。 温度/℃ 图5 金浸出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由表5 可知,菌种有一定的温度耐受范围,过高或 过低的温度都会造成金浸出率下降,本试验选择最佳 温度为4 4 ℃。 2 .6 搅拌速度条件试验 在温度4 4 ℃,矿浆浓度为1 0 %,初始p H 值为 1 .8 ,磨矿粒度一0 .0 4 3m m 粒级占9 3 %,氧化时间为7 d 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转速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结果 见图6 。 氧化过程中,生物对矿浆运动产生的剪切力有一 定的耐受限度,当剪切强度超过了该限度,就会抑制或 终止生物的生长。本实验转速选择1 5 0r /m i n 。 万方数据 1 1 2 矿冶工程第3 2 卷 摹 \ 锝 丑 嬲 娴 转速/ r .m i n a 图6 金浸出率随摇床转速的变化曲线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预氧化的最佳条件为初 始p H 值为1 .8 ,磨矿粒度为一0 .0 4 3m m 粒级占9 3 %, 氧化时间为7d ,矿浆浓度为1 5 %,温度为4 4 ℃,搅拌 速度为1 5 0r /m i n 。以上条件下,金的浸出率可到 9 0 %。 3 结语 1 该精矿含砷5 .2 2 %,含银及少量铅锌锑,金以 微细粒赋存。直接氰化浸出率为3 8 %,生物预氧化 后,氰化浸出率为9 0 %,效果比较理想。 2 该精矿生物预氧化最佳试验条件为初始p H 值为1 .8 ,磨矿粒度为一0 .0 4 3m m 粒级占9 3 %,氧化 时间为7d ,矿浆浓度为1 5 %,温度为4 4 ℃,搅拌速度 为1 5 0r /r a i n 。 参考文献 [ 1 ]朱长亮.含砷难处理金矿的细菌氧化预处理研究现状[ J ] .贵金 属,2 0 1 0 ,3 1 1 4 8 5 2 . [ 2 ]张立明,周凌锋,孙德四.难浸金矿细菌氧化浸出研究现状及发 展方向[ J ] .黄金,2 0 0 5 ,2 6 6 4 0 - 4 3 . [ 3 ] 刘军.难浸硫化金矿的微生物氧化预处理[ J ] .化工矿产地 质.2 0 0 5 ,2 7 4 2 4 5 2 4 7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