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地铝土矿浮选脱硅试验研究.pdf
第3 2 卷 2 0 1 2 年0 8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2 A u g u s t2 0 1 2 贵州某地铝土矿浮选脱硅试验研究① 卯松1 ”,张覃1 2 1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5 5 0 0 0 3 ;2 .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 5 0 0 0 3 摘要针对贵州铝土矿的特点,对铝土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原矿A 1 2 0 ,含量为6 5 .3 3 %,S i O 含量为 1 2 .6 4 %,A /S 为5 .1 7 时,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获得精矿A /S 为7 .3 1 ,精矿A 1 2 0 3 回收率8 5 .6 7 %的结果,有效降低 了精矿S i O 含量。 ’ 关键词铝土矿;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脱硅;浮选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2 0 8 0 3 0 0 0 2 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但由于硅含量高而不能直 接利用,通过选矿脱硅是解决高硅铝土矿利用的重要 手段。铝土矿浮选脱硅方法主要是正浮选脱硅和反浮 选脱硅,正浮选脱硅已经在工业中得到运用,而反浮选 尚处于研究阶段⋯,陈晓青旧1 等对某铝土矿 A 1 O , 5 7 .1 2 %,S i 0 21 0 .6 4 % ,采用选择性磨矿一粗细粒分 选工艺,获得精矿A /S8 .2 3 ,回收率9 1 .4 2 %的指标。 本研究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对贵州某 铝土矿进行了正浮选试验脱硅,显著降低了精矿中 S i O ,。 1 原矿性质 对原矿进行加工之后,进行了原矿多元素分析,分 析结果见表1 。 表1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A 1 2 0 3S i 0 2F e 2 0 3T i 0 2K 2 0C 0 2 M .g o S P 烧失量 6 5 .3 3 1 2 .6 41 .2 82 .9 80 .8 00 .4 5 0 .1 00 .1 00 .7 71 3 .0 0 从表1 可以看出,原矿的A I O 。含量为6 5 .3 3 %, S i 0 2 含量为1 2 .6 4 %,A /S5 .1 7 ,烧失量1 3 .0 0 %。要 提高精矿的铝硅比,就必须有效脱硅。 2 试验方案 在大量探索试验基础上,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 段选别”试验流程。即一段磨矿一0 .0 7 4m m 粒级占 7 6 %左右,三段磨矿一0 .0 7 4m m 粒级占9 7 %左右进 行选别。试验工艺流程见图1 。 精矿 尾矿 图1 “阶段磨矿。阶段选别”试验流程 由图1 可知,试验采用3 种药剂T Z 、G L 、B S 。第一 段磨矿采用“一粗一精”流程,获得精矿1 ,第二段磨矿 采用“一粗一精”流程,获得精矿2 ,精矿1 、精矿2 合并 为最终精矿。 按图1 工艺流程,对T z 的用量进行探索试验,初 步确定合适的T Z 用量,再进行G L 和B s 用量探索试 验,初步确定合适的药剂用量。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在试验过程中,以T Z 用量为变量,固定G L 用量 为1 0 0g /t ,B S 为15 0 0g /t 。试验结果见表2 。 ①收稿日期2 0 1 2 - 0 6 - 2 5 基金项目贵阳市科技局工业攻关项目 [ 2 0 1 0 ] 筑科I 合同字第1 5 4 号 作者简介卯松 1 9 8 3 一 ,男,贵州人,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难选矿石的选矿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0 8 月 卯松等贵州某地铝士矿浮选脱硅试验研究 3 0 1 表2 粗选T Z 用量探索试验结果 从表2 可以看出,在T Z 用量为15 0 0g /t 时,精矿 A 1 2 0 3 含量为6 8 .3 8 %,S i 0 2 含量为9 .1 3 %,A /S 为 7 .4 9 ,精矿A 1 2 0 3 回收率为7 2 .6 4 %;当T Z 用量为 25 0 0g /t 时,精矿A 1 2 0 3 含量为6 8 .9 1 %,S i 0 2 含量为 8 .6 5 %,A /S 为7 .9 7 ,精矿A 1 2 0 3 回收率为6 4 .2 4 %; A /S 比提高,而精矿A 1 0 ,回收率下降;当T Z 用量为 35 0 0g /t 时,精矿A l 0 3 含量为6 9 .7 3 %,S i 0 2 含量为 8 .7 1 %,A /S 为8 .0 0 ,精矿A 1 2 0 3 回收率6 9 .4 0 %;A /S 略有提高,而精矿A 1 0 ,回收率则上升;当T Z 用量为 45 0 0g /t 时,精矿A 1 2 0 3 含量为7 1 .1 7 %,S i 0 2 含量为 7 .4 4 %,A /S 为9 .5 7 ,精矿A 1 2 0 3 回收率为5 9 .8 7 %; A /S 大幅提高,但精矿A I 0 ,回收率下降较多。综合 考虑,继续增加r I Z 用量则药剂消耗太大,但在r I Z 用量 从35 0 0g /t 提高到45 0 0g /t ,A /S 从8 提高到9 .5 7 ,降 硅效果十分明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I Z 用量45 0 0 s /t 作为较适宜的用量。在此用量条件下进行回收率提 高试验。G L 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见表3 4 。 表3 粗选G L 用量探索试验结果 从表3 可以看出,在分散剂G L 用量为5 0g c t 时, 精矿A 1 2 0 3 含量为6 8 .9 5 %,S i 0 2 含量为8 .8 7 %,A /S 为7 .7 7 ,A 1 2 0 3 回收率7 9 .1 3 %;当G L 用量为1 5 0g /t 时,精矿A 1 0 ,含量为6 4 .6 2 %,S i 0 2 含量为6 .6 7 %, A /S 为9 .6 9 ,A 1 2 0 3 回收率5 0 .9 0 %;当G L 用量为2 0 0 g /t 时,精矿A 1 0 3 含量为6 9 .9 6 %,S i O 含量为 8 .3 4 %,A /S 为8 .3 9 ,A 1 2 0 3 回收率7 2 .6 9 %。综合考 虑,5 0g /t 为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捕收剂用量 的探索试验,试验结果见表4 。 表4 粗选B S 用量探索试验结果 从表4 可知,在B s 用量为20 0 0g /t 时,精矿 A 1 2 0 3 含量为6 7 .9 8 %,S i 0 2 含量为9 .7 9 %,A /S 为 6 .9 4 ,A 1 2 0 3 回收率为8 3 .9 2 %;当增加B s 用量为 25 0 0g /t 时,精矿A 1 2 0 3 含量为6 8 .0 0 %,S i 0 2 含量为 9 .3 0 %,A /S 为7 .3 1 ,精矿A 1 0 ,回收率为8 5 .6 7 %。 4 结论 铝土矿的脱硅是解决高硅铝土矿开发利用过程中 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开展铝土矿浮选脱硅,是解决铝土 矿特别是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利用的有效方法,本试 验针对高硅铝土矿原矿 A /S 为5 。1 7 ,采用“阶段磨 矿,阶段选别”工艺流程,初步获得了A /S 为7 .3 1 ,精 矿A 1 0 ,回收率为8 5 .6 7 %的结果,为该铝土矿的应用 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刘水红,方启学.铝土矿选矿脱硅技术研究现状述评[ J ] 。矿冶, 2 0 0 4 ,1 3 4 2 4 2 9 . [ 2 ] 陈晓青,杨进忠,毛益林,等.重庆赵家坝中低品位铝土矿选矿试 验研究fJ ] .矿产综合利用.2 0 1 1 5 1 1 1 4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