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微细浸染型金矿物质组成特征研究.pdf
第3 4 卷 2 0 1 4 年0 8 月 矿冶工程 ⅣⅡN D ●GA N DM 匝T A I J J 瓜G I C A LE N G 矾E E R D ●G V 0 1 .3 4 A u g u s t2 0 1 4 贵州某微细浸染型金矿物质组成特征研究① 张玉松1 ,2 ”,张杰1 ’2 3 1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贵州贵阳5 5 1 0 2 5 ;2 .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 5 0 0 2 5 ;3 .贵州省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工程 实验室,贵州贵阳5 5 0 0 2 5 摘要通过对贵州某微细浸染型金矿取样、化学分析与x 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主要矿物组成为黄铁矿、石英、方解石、褐铁矿与 粘土矿物,并介绍了这些矿物的矿物学特征。 关键词微细浸染型金矿;地质特征;物质组成 中图分类号P 5 7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0 9 5 文章编号0 2 5 3 - 6 0 9 9 2 0 1 4 0 8 - 0 3 4 9 - 0 2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于2 0 世纪6 0 年代初期最先发 现于美国西部内华达州,以产于古生代沉积碳酸盐地 层中的卡林金矿床为典型代表,故又常称为“卡林”型 金矿床J 。我国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扬子古陆 边缘的大陆裂谷带中,尤其密集分布于滇黔佳接壤区、 川西北地区和秦岭地区。卡林型金矿的显著特点是 ①以沉积岩为容矿岩石 主要为细碎屑岩及其浅变质 岩 ;②金的粒度微细,一般为显微一次显微级;③有 一套中低温矿物共生组合和围岩蚀变;④矿床属浅 成中低温热液 渗流热卤水 成因旧J 。 1 简要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安龙县西北,在构造上属戈塘弯窿的东 南翼,矿体主要产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侵蚀面之上、 上二叠统龙潭组底部的硅化岩石中。矿区本身为一平 缓的单斜构造,其间虽有起伏,但多为舒缓的挠曲和小 褶曲。地层主要向南东方向倾斜,倾角1 0 0 左右。矿 区边界多为断裂所切割,矿区内包括三组次级断裂,即 北东向、近南北向和东西向,以高角度者居多,倾角常 大于5 0 0 ,具压性特征∞J 。金矿区地质图如图1 所示。 2 矿石的物质组成特征 2 .1 矿石的化学成分 在矿区内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通过破碎、缩 分、磨矿制得测试所需样品,矿样化学分析结果见表 1 。从表1 中可以看出矿样中S i O 含量最高,同时 F e 、c a 与S 含量次之,结合矿体地质条件可初步判定 矿石中主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褐铁矿、方解石与石 膏等,除1 - 1 样品中金含量达到4 .1 8g /t ,另外两件样 品金含量偏低,分别为0 .8 7 与1 .0 0g /t 。 回1 回2 回3 回4 回5 口6 回7 团8 囝9 团1 0 图1金矿区地质图 l 上二叠统龙潭组第五段;2 龙潭组第二段;3 龙潭组第三 段;4 龙潭组第二段;5 龙潭组第一段上部;6 一龙潭组第一段 下部;7 下二叠统茅口组;8 矿体;9 地质界线;l o 一实测 及推测断层 表1 矿样化学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1 /% 样品号s i 0 2 l 扣3F e 2 0 3F e Oc 由M g oN a 2 0K 2 0 1 s A u l ’ 9 1 A 耳1 ’ 1 - 17 0 .j I3 .弼3 .衢1 .0 B9 .卯0 .1 lo .1 20 3 22 岱4 .墙 5 4 6 5 1 - 3螂n ∞0 .4 81 .2 10 .6 30 .0 4o .∞o .∞0 .3 90 .8 7 51 2 3 3 - 15 3 .9 37 .3 8E 记0 .7 6l Z 9 80 .1 5 0 .1 60 .6 52 0 41 . 3 0 53 9 4 1 单位为e , /t 。 2 .2 矿石的矿物组成特征 含矿岩石主要为硅化角砾岩及角砾状硅化粘土 岩。硅化角砾岩为灰.深灰色、灰黄色,氧化后呈灰褐 色,褐红色等,角砾成分包括角砾状的硅化岩、硅化粘 土岩、硅质岩及硅化碳酸盐岩等,在不同地段常以其中 ①收稿日期2 0 1 4 - 0 7 1 2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 0 1 2 B A B 0 8 8 0 6 作者简介张玉松 1 9 8 8 - ,男,山东I 临朐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矿物材料加工与利用方面研究。 通讯作者张杰 1 9 5 5 - ,男,山东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矿物学及矿物材料。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4 卷 的某一种为主。角砾状粘土岩是由同成分之角砾组 成。含矿岩石都经不同程度的硅化‘引。矿石的x 射 线衍射曲线及矿物组成见图2 。由分析结果可知矿石 的主要矿物组成有石英、黄铁矿、方解石与石膏。下面 就其各自特征分述如下。 图2 矿样矿物组成的X 射线衍射曲线与矿物组成 1 黄铁矿。矿石中黄铁矿主要形态有草莓状、胶 状、他形粒状、半自形及自形粒状 图3 ,还有环带状 黄铁矿。草莓状和胶状黄铁矿属同生沉积形成,常沿 层散布,呈球形和椭圆形的单晶或集合体,常见以层 状、似层状、条带状、环带状、扁豆状和胶状产出,粒度 小于0 .0 1m m 。具他形、半自形和自形粒状的黄铁矿 为热液期形成,其粒度以0 .0 1 ~0 .0 5m m 为主,不均匀 浸染和条带状产出与石英裂隙中。 图3 黄铁矿与碳质 2 石英。石英是金矿床中重要脉石矿物,各类型 金矿床中都有广泛产出。本矿床的石英 图4 主要有 三期,早期为显微粒状石英,以溶蚀交代为主;第二期 为半自形一自形微粒到细粒石英,包括细发状石英细网 脉;第三期为梳妆石英细脉,石英洁净透明,为金矿成 矿后期产物。 图4 石英与方解石 3 方解石。一期以自形半自形与第二期石英混 同共生,第二期为金矿成矿后期侵入的粗脉。与石英 一起,构成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 4 褐铁矿。矿石中的褐铁矿主要由黄铁矿、白铁 矿、毒砂等铁硫化物氧化而成,属针铁矿和水针铁矿, 具胶状、皮壳状、肾状、球状、放射状和假象结构,为脉 状和不规则团块状构造,沿裂隙充填。由于氧化矿石 的褐铁矿化作用,褐铁矿凝胶对金微粒具有吸附能力, 在褐铁矿中形成金的次生富集。 5 粘土矿物。有热液蚀变和表生风化两种成因, 前者为载金矿物,后者基本不含金“ J 。由于热液蚀变 作用形成的粘土矿物多成团块状、条带状、斑点状和微 脉状产出于蚀变岩石中,因粘土化蚀变而呈褪色化,具 有混合型特点,主要为蒙脱石、伊利石和水云母,含碳 质,碳质呈毛发状、马尾状产出。 3 结论 1 矿体出产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灰岩侵蚀面之上、 上二叠统龙潭组底部的硅化岩石中。 2 黄铁矿包括同生沉积形成的草莓状和胶状黄铁 矿与热液期形成以不均匀浸染和条带状产出的他形、半 自形和自形粒状黄铁矿,后者存在于第二期石英裂隙中。 3 石英与方解石是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氧 化矿石的褐铁矿化作用过程中对金起到富集作用。 4 由于热液蚀变作用形成的粘土矿物多成团块状、 条带状、斑点状和微脉状产出于蚀变岩石中,主要为蒙脱 石、伊利石和水云母,含呈毛发状、马尾状产出的碳质。 参考文献 [ 1 ]王克勇,姚书振,吕新彪.国内外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研究现状与发 展趋势[ J ] .贵金属地质,2 0 0 0 ,9 4 2 2 3 2 2 8 . [ 2 ] 韦龙明,刘鸾玲.中国卡林型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J ] .地质 与勘探,1 9 9 5 ,3 1 6 3 1 - 3 5 . [ 3 ]李文亢,郑启铃,刘觉生.黔西南微细浸染金矿床地质及成矿特征 [ J ] .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 9 8 6 ,1 3 1 3 5 1 5 0 . [ 4 ] 刘克云.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标型矿物特征初探[ J ] .矿 产与地质,1 9 9 2 ,2 6 1 3 9 1 4 3 . [ 5 ] 谭运金.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矿床地球化学类型[ J ] . 矿床地质.1 9 9 4 ,1 3 4 3 0 8 3 2 1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