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泥化煤泥水沉降特性及凝聚剂作用机理研究.pdf
第3 l 卷第4 期 2 0 1 1 年0 8 月 矿 冶 工程 h 皿N 卫岷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l №4 A u g u s t2 0 l l 古0 帛 同∥匕化煤泥水沉降特性及凝聚剂作用机理研究① 闵凡飞,张明旭,朱金波 安徽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 3 2 0 0 1 摘要为了掌握无机凝聚剂对高泥化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进行r 凝聚剂用繁及凝聚剂与絮凝剂复配使用 对煤泥水沉降特性及水质的影响试验,并分析了凝聚剂在高泥化煤泥水沉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独使用凝聚剂难以 满足高泥化煤泥水沉降处理的同的,石膏用量为4 0 0 ∥m 3 ,与分子质量为10 0 0 万的聚丙烯酰胺5 .6g /m 3 配合使用时,初始沉降速 度为1 0 8 .0c n ∥m i n ,上清液透光率为9 0 .6 %,取得较好的沉降效果。添加明矾和无机聚铝铁澄清水硬度小,使用氯化钙和石膏时, 矿化度较大。M g “浓度较高;在p H 6 .3 左右,c a 2 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在煤泥微颗粒表面,A l ”、F e “除静电吸附外,还n ,能存在羟 摹络合吸附。 关键词沉降;高泥化煤泥水;凝聚剂;絮凝沉降;吸附机理 中图分类号T D 9 2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1 0 4 0 0 5 5 一0 4 S e t t l i n gP r o p e r t y0 fH i g h l y - a r g i l l i z e dC o a lS l u r r y a n dR e a c t i o nM e c h a I l i s mo fC o a g u l a n t s M I NF a n - f e i ,Z H A N GM i n g x u ,Z H UJ i n b 0 S c 幻o Z 旷般删 如n c e 肌d 点礤脚五愕,A ,如越‰渺矿S c 如,聊纰d ‰研,胁以删t2 3 2 0 0 1 ,A ,访越,劬i m A b s t 咫c t T e s t sw e r ec 枷e d o u t t os t u d yt h ee 艉c to fd o s a g eo fi n o 唱a n i cc o a g u l a n t sa n dac o m b i n e du s a g e “c o a g u l a I l t a n dn o c c u l a n to nt h es e t t l i n gb e h a V i o ro fh i g h l y a r 差乒l l i z e dc o a ls l u I T ya n dw a t e rq u a l i t y ,a n dt h ei n 玎u e n c i n gp r i n c i p i ea n d m e c h a n i s mt h e r e i nw e r ea n a l y z e d .T h e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t h a tc o a g u l a n ta l o n ec a nn o tm e e tt h et a r g e to fs e t t l i n gt h es l u r r y , y e t ,w h e ng ,p s u mi sa d d e dt o g e t h e r 诵t hp o l y a c r y l a l I l i d ew h o s em o l e c u l a rw e i g h ti s1 0m i l l i o n ,讷t had o s a g eo f4 0 0g /m 3 a n d5 .6g /m 3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s e t t l i n ge £f .e c tc 锄b ei m p m V e d ,鹬t h el i g h tt r a n s m i t t a n c eo ft h es u p e m a t a n tl i q u i dw 鹪 9 0 .6 %a n dt h ei n i t i a ls e t t l i n gv e l o c i t yr e a c h e d1 0 8 .0c m /m i n .T h eh a r d n e s so fw a t e rw a sl o ww h e na l u ma n da l u m i . n u m i m nc o m p o u n dw e r eu s e da sc o a g u l a n t s ,w h i l et h em i n e r a ls a h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a n dM 矛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w e r el a 唱e w h e nc a l c i u mc h l o r i d ea n dg y p s u mw e r eu s e d .7 1 1 h ea d s o r p t i o nf o n no fC a 2 , A 1 3 a n dF e 3 o nf i n ep a n i c l e sw a s e l e c t m s t a t i ca d s o r p t i o nw h e nt h ep HV a l u ew a sa b o u t6 .3 ,a n dt h e r em a y 鹪w e l le x i s tc o m p l e x i o na d s o r p t i o no fA 1 3 a n d F e 3 o nt h ep a r t i c l e s . K e yw o r d _ s s e t t l i n g ;h i g h l y a r g i U i z e dc o a ls l u n 了;c o a g u l a n t s ;n o c c u l a t i o na g d o m e r a t i o n ;a d s o r p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 煤泥水是湿法选煤加工的工业尾水,含有大量的 煤泥和泥砂,是煤炭工业的主要污染源和煤炭损失源 之一。煤泥水处理是选煤厂重要的生产环节,它是整 个选煤工艺中涉及面广、投资大、最难管理的工艺环 节。煤泥水的处理水平直接影响到选煤产品的质鼍高 低,并且给选煤厂稳定生产和矿区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同时澄清煤泥水作为水资源的再利用问题也直接关系 到选煤厂效益的高低。目前,机械化采煤在煤矿开采 工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机械化采煤往往导致大量 矸石进入选煤厂人洗原煤,造成人洗原煤矸石含量高、 灰分高,一些选煤厂人洗原煤灰分高达5 0 %以上,原 煤中粘土类矿物在选煤过程中往往易泥化,由此导致 高泥化煤2 『l i 水,煤泥水中细泥含龄高,灰分高,难以处 理,这种状况在淮南、淮北新矿区表现得较为明垃,是 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卜㈠。 高泥化煤泥水难以沉降的根本原因是其中含有大 量主要成分为粘土类矿物的微细颗粒,而煤泥水中粘 土矿物表面摹本上荷负电,这些细微颗粒间相互排斥, 难以聚集沉降。5J 。为此,在煤泥水处理过程中需要通 过添加凝聚剂来压缩煤泥颗粒表面双电层,以促进细 ①收稿日期2 0 l l 啦一1 3 作者简介闵凡飞 1 9 6 9 一 ,男,安徽濉溪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洁净煤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l 卷 微颗粒间相互聚集形成较大颗粒,从而实现高泥化煤 泥水的高效处理【6 。J 。而凝聚剂的种类、用量、与絮凝 剂的搭配、添加方式以及处理工艺等需要根据煤泥水 特性进行煤泥水沉降试验。本文采用临涣选煤厂高泥 化煤泥水进行了不同凝聚剂对煤泥水沉降特性影响的 试验研究,并研究了凝聚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可以 为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 煤泥水性质 淮北矿业集团l 临涣选煤厂 以下简称临选 是总 设计能力为1 3 .OM L /a 的亚洲最大的炼焦煤选煤厂。 主要选煤工艺为原煤不脱泥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 器分选,煤泥浮选,煤泥水采用两级浓缩机浓缩、压滤 机脱水回收煤泥1 。 试验用煤泥水来自临涣选煤厂浓缩机入料,浓度 为4 3g /L 。试验采用G B /T 1 9 0 9 3 2 0 0 3 【9 1 对煤泥粒度 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见表1 。 表l 煤泥粒度组成分析 由表1 可知,该煤泥水属于典型的微细粒级含量 高、灰分高难以沉降的煤泥水。 将现场采集的煤泥水自然沉降6 0m i n ,取上清液 检测水质,结果见表2 。由于选煤厂煤泥水中添加的 药剂会吸附在煤泥颗粒表面而带出系统,所以在水质 分析中没有检测C O D 和B O D 数值。 表2 煤泥水水质检测结果 2 试验部分 2 .1 药剂的选择 凝聚剂的选择煤泥水悬浮液可以认为是一个胶 体分散体系,煤泥水中的固体颗粒表面上通常带有负 电荷,它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煤泥水中细颗粒彼此间 的静电作用力。要想使带电的胶体颗粒互相凝聚,必 须破坏胶体的稳定性,根据D L V O 理论,可以采用无机 电解质凝聚剂压缩煤泥水中颗粒表面的双电层,使胶 体颗粒失去稳定性,达到使煤泥水中细颗粒聚集沉降 的目的⋯。为此,在试验中选用氯化钙、明矾、无机聚 铝铁、无水石膏作为凝聚剂进行试验。 絮凝剂的选择絮凝作用是加入带有许多能吸附微 粒的有效官能团的、通常具有链状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通过“吸附桥联作用”将煤泥水中的颗粒聚集在一起 形成大的絮团从而加速煤泥水中细颗粒的沉降。试验 选用分子质量为l0 0 0 万的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 2 .2 主要仪器设备 5 0 0m L 量筒、5 0 0m L 烧杯各若干,秒表,2 0m L 直管吸管,lm L 、5m L 和2 0m L 注射器,8W 蛇形日光 台灯,7 2 l 紫外分光光度计。 2 .3 试验方法 参照M T /T 1 9 0 1 9 8 8 【I 训进行絮凝沉降试验。将 盛有煤泥水试样的量筒 10 0 0m L 静置,用注射器将 所需药剂一次性加入待测试样中。量筒加盖并上下翻 转5 次,转速以每次翻转时气泡上升完毕为准,使药剂 与煤泥颗粒充分作用。静置后,开始计时,并记录澄 清层的下降距离;沉降开始1 5m i n 后,记录量筒底部 固体沉淀物的高度,并用7 2 l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澄 清液的透光率。最后以颗粒的沉降速度和澄清液的透 光率来评定煤泥水的沉降性能。 3 结果与分析 3 .1 凝聚剂用量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 在盛有5 0 0m L 煤泥水的量筒中加入不同量的凝 聚剂混合均匀,静置1 0m i n 后测上清液的透光率,试 验过程中由于沉降界面不清晰,所以没有测沉降速度。 结果如图1 所示。 图l 结果表明,随着无机凝聚剂用量增加,煤泥水 沉降上清液的透光率逐渐增大,当用量达到一定时,透 光率开始减小,这说明无机凝聚剂用量过多时,可能导 致煤泥水的p H 值及矿化度的变化而对煤泥水的沉降 产生不利影响。无机凝聚剂在煤泥水的沉降过程中主 要通过压缩颗粒表面双电层,而导致煤泥水中的颗粒 凝聚沉降。图l 结果还表明,带有高价阳离子 A 1 3 , F e 3 的凝聚剂明矾和无机聚铝铁对高泥化煤泥水的 凝聚沉降效果优于带有相对低价阳离子 C a 2 的凝 聚剂。这与高价阳离子更利于压缩煤泥水中固体颗粒 万方数据 第4 期 闵凡飞等高泥化煤泥水沉降特性及凝聚剂作用机理研究 表面双电层有关。对含有相同价位阳离子的凝聚剂来 说,凝聚沉降效果也有差别,无机聚铝铁效果优于明 矾,石膏的效果优于氯化钙,这说明无机凝聚剂对煤泥 水颗粒沉降的影响一方面受阳离子的影响,另一方面 还受药剂在颗粒表面吸附交换特性的影响。 寥 \ 静 紫 型 矮 熟 U 药剂用鼍/Q m 3 图1不同无机凝聚剂用量煤泥水沉降上清液透光率 3 .2 凝聚剂与絮凝剂复配对煤泥水沉降特性的影响 高泥化煤泥水的移C 降处理过程中只添加凝聚剂往往 难以达到煤泥水沉降和洗水质量要求,需要将凝聚剂与 絮凝剂配合使用,以达到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的生产要求。 试验采用4 种不同的凝聚剂分别与分子质量为l0 0 0 万的 聚丙烯酰胺复配进行絮凝沉降试验,根据前期试验结果 及均匀试验谤H 寸怯,确定药剂用量及试验结果见表3 。 表3 结果表明,絮凝剂 j 凝聚剂复配进行煤泥水 处理时,凝聚剂的用量应使高泥化煤泥水中的微细颗 粒聚集成足够大的颗粒,才能使絮凝剂发挥作用;当采 用较大用量石膏与较小用量絮凝剂配合使用时,取得 了很好的煤泥水沉降效果,这说明在实际生产中,在满 足生产要求的情况下可尽量多添加成本较低的凝聚剂 以降低药剂成本。石膏用量为4 0 0g /m 3 ,与分子质量为 l0 0 0 万的聚丙烯酰胺5 .6 ∥m 3 配合使用,煤泥水的沉 降速度为1 0 8 .0c z n /I I I i n ,上清液透光率为9 0 .6 %,沉降 效果明显。 表3絮凝剂与凝聚剂复配试验及结果 3 .3 凝聚剂对澄清水水质的影响 煤泥水浓缩澄清水通常作为选煤生产的循环用 水,而循环水的性质对煤泥水的沉降特性、浮选作业以 及选煤设备均会产生影响,为了给选煤厂实际生产提 供依据,对不同凝聚剂对水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研究。 试验采取不同凝聚剂与絮凝剂配合时上清液透光率最 大的水样进行水质分析,结果见表4 。 表4 煤泥水经处理后所得澄清水水质分析结果 凝聚剂 凝聚剂用零絮凝剂用晏 鱼量 燮 12 。H 信 电导率 悬浮物含量总硬度 名称 / g ‘m 。 / g 。m 。c a 2 M 孑 N a K c rS 0 4 2 一H c 0 3 一合计一1 “/ 炉c m “ / I l l g L 一1 德国度 表4 结果表明,不同凝聚剂对煤泥水澄清水的影 响区别十分明显,添加明矾的煤泥水澄清水的水质属 于软水,水中C a “、M 9 2 含餐较低,N a 、K 含量较 大,矿化度较小,由于铝离子的水解作用,p H 值较小; 添加无机聚铝铁的煤泥水澄清水的水质属于中硬水, C a 2 、M 9 2 含量相对较低,N a 、K 含量较大,矿化度 较大;加入氯化钙的煤泥水澄清水属于中硬水,C a “、 M 9 2 含量高,N a 、K 含量较大,矿化度大;加入石膏 的煤泥水澄清水属于硬水,C a “、M 9 2 含量大,N a 、 K 含量小,矿化度较大。加入无机盐凝聚剂后循环水 万方数据 矿冶T 程第3 l 卷 的硬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大。 选煤厂循环水中c a “、M 一 、N a 、K 等离子对 煤泥水沉降及浮选都会产生影响.循环水矿化度高、硬 度大,有利于煤泥的沉降、澄清和净化,所以氯化钙和 石膏两种凝聚剂比明矾和无机聚铝铁更有利于煤泥水 的沉降。四种凝聚剂的c a “浓度均小于1 0 0m g /L .根 据已有研究结论,当c a “浓度小于1 0 0m g /L 时,浮选 起泡剂能力加强,对浮选有利⋯。当添加氯化钙和石 膏时,澄清水r p 的M 9 2 浓度均大于1 0 0m g /L ,是否会 对浮选产生影响,需要进行进步研究。 4 凝聚剂在煤泥水沉降过程中的作用 机理分析 4 .1 煤泥微细颗粒吸附凝聚剂阳离子机理分析 煤泥水中矿物微细颗粒因表面离解 破键 、吸附 溶液中离子及离子交换 如高岭土硅氧四面体中的部 分s r 被A r 代替 等原因导致其表面荷负电,根据 D L V 0 理论,这些荷负电的微细颗粒相互排斥,在水中 处于稳定的分散状态,难以沉降。解决这一『廿j 题的方 法通常是加入凝聚剂以压缩煤泥颗粒表【f I i 双电层,减 小颗粒间的斥力,使微细颗粒浓缩凝聚成较大颗粒,以 促进颗粒的沉降。图2 足以钙离子吸附在粒度为 一O .0 4 5m m 微细颗粒 M i c r 0 - p a n ㈧e ,M P 上j _ f 三缩双电 层的示意图。 } N a ’ ’f ’ 斗 ’舻 K ’} t ‘’■’ 【舻 c r c 一 图2 煤泥微细颗粒lM P 吸附凝聚剂阳离子示意 由于煤泥水呈弱酸忡,对于氯化钙和打膏两种凝 聚剂来说,c a “在煤泥水q ,是最扛要的存红形式””。 由于煤泥微细颗粒表面衍负电,在静电吸附的作用下, c a “会吸附杠微细颗粒表面f ,在此过程中还n r 能存 在c a 2 ’与N a 、K 等离f 的交换吸附,见图2 。 当向煤泥水中添加州矾和无机聚铝铁阿种凝聚剂 时,其中铝阳离子存在的丰要形式足A I ”,在弱酸的 环境下,A l ”会发,上水解反应生成[ A l o H ] “等形 式的离子。,、j 煤泥水中含有c 0 ,“和H c 0 ,一n t ,能 与A r 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氧氧化锦沉淀。铁阳离 子存在的主要形式是F e ”,在弱酸的环境下,F e “会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F e 0 H ] “、[ F e O H ] 等形式 的离子。所以明矾和无机聚铝铁在煤泥水中主要作用 方式有①A r .、F e ”等离子的静电吸附来压缩煤泥 微细颗粒表面的双电层;②根据羟基络合假说和表面 沉淀理论,[ A l o H ] 4 等会与粘土颗粒表面存在的 大量硅羟基和铝羟基通过羟基络合产生吸附;③煤泥 微细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能大,会发生氢氧 化铝在其表面的沉淀吸附”。”。 4 .2 煤泥微细颗粒凝聚絮凝沉降过程机理分析 煤泥水中的微细颗粒因表面吸附凝聚剂阳离子压 缩了表面双电层,降低了.颗粒表面的‘电位,颗粒问的 静电斥力减小,范德华引力增加,提高了颗粒之间相互 碰撞吸附几率,微细颗粒凝聚为较大颗粒,如图3 所 示。当凝聚剂添加过量时,一方面会影响煤泥水澄清 水的水质,另一方面过多的阳离子也可能在煤泥微细 颗粒表面“过度”吸附,而使颗粒带正电,增加颗粒间 的斥力,而对颗粒沉降产生不利影响。试验和实践表 明,只使用凝聚剂或絮凝剂往往都不能满足实际生产 需要,这是因为只添加凝聚剂所形成的颗粒沉降速率 仍然较小,添加絮凝剂后,通过“吸附架桥作用”把颗 粒絮凝成絮团,从而加速煤泥颗粒的沉降。如果把絮 凝剂看作“网”,当只添加絮凝剂时,则大量微细颗粒 会成为“漏网之鱼”而不能沉降。所以往往需要先使 用凝聚剂使微细颗粒浓缩凝聚成较大颗粒,然后添加 絮凝剂,二者之间西同作用,从而实现煤泥水高效絮凝 沉降的日的。 e 。e e e 毒e 鬻 惜负I b 的微 蜘垛泥期靴 。0 t 一 审O 毋 凝景别 微细j | | I | 靴凝聚 膨成柏Ⅲ粘 - l 膏’ 仆墩的 烘花鞭柑 盥一迎 絮嬲群≤器热 絮酬 煤泥斯闭 图3 燥泥微细颗粒凝聚、絮凝沉降过程示意 5 结语 1 高灰细泥含量高,微细颗粒表面荷负电是高泥 化煤2 | I 三水难以沉降处理的内在原因。在相同用量的情 F 转第6 2 页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1 卷 表6 原矿低碱优先浮铜一原浆选硫闭路试验结果 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原矿低碱优先浮铜.原浆 选硫工艺流程,经一粗两精一扫选铜作业获得铜精矿 含C u1 8 .4 6 %,回收率7 2 .1 6 %的指标,选铜尾矿在不 经过任何活化的情况下进行原浆选硫,经过一粗一扫 闭路作业可获得硫精矿含s4 8 .1 4 %,回收率9 3 .7 2 % 的良好指标。 3 结语 1 安徽某复杂铜硫铁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 矿与黄铜矿,碳酸盐矿物占优势,高岭石、绢云母较少。 铜矿物嵌布特征比较复杂,以他形晶、交代熔蚀结构、 固溶体分离结构等与黄铁矿、胶状黄铁矿、脉石矿物密 切连生。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尤其是铜矿物细粒含量 较大,因此必须细磨才可实现铜矿物的单体解离。 2 应用低碱工艺对该矿物进行铜硫分离试验研 究,采用B K 一3 0 l 与L P 一0 1 比例2 4 组合捕收剂, 在p H 值为9 ~1 0 间,原矿含铜0 .3 9 %,含硫3 6 .1 9 % 的情况下,经一粗两精一扫选铜作业获得铜精矿含C u 1 8 .4 6 %,回收率7 2 .1 6 %的指标,选铜尾矿在不经过 任何活化的情况下进行原浆选硫,经过一粗一扫闭路 作业可获得硫精矿含s4 8 .1 4 %,回收率9 3 .7 2 %的良 好指标。实现了在低碱度条件下对该铜硫矿石的分离 回收。 3 低碱度铜硫分离工艺,不仅利于贵金属的综合 回收,且在回收硫时无需大量添加活化剂。本次试验 通过研究低碱条件下的铜硫矿石分离工艺,对工业规 模提高铜硫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黄礼煌,周源.低碱介质铜硫分离与原浆选硫新工艺研究 [ J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1 9 9 7 2 l 一7 . 方夕辉.邱廷省.组合药剂对铜硫矿石浮选性能的影响[ J ] .南 方冶金学院学报,2 0 0 0 ,2 l 4 2 6 0 一2 6 2 . 朱建光.浮选药剂的进展[ J ] .国外金属矿选矿,1 9 9 8 3 1 4 2 2 . 冯其明,陈建华.硫化矿浮选分离有机抑制剂研究进展[ J ] .国 外金属矿选矿,1 9 9 8 4 1 2 一1 5 . 胡岳华,邱冠周,章顺力.石灰抑制的黄铁矿的活化及活化剂结 构性能的研究[ J ] .有色金属,1 9 9 6 4 2 4 2 8 . 朱玉霜,朱建光.浮选药剂的化学原理[ M ] .长沙中南工业大 学出版社,1 9 9 6 . 庄桂云.某多金属硫化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J ] .有色金属 选矿 部分 ,2 0 0 5 6 l O 1 4 . 邱廷省,温德新,尹艳芬,等.提高某难选铜硫矿石铜的回收率 [ J ] .有色金属,2 0 0 6 3 9 l 一9 3 . 卜接第5 8 页 况下,含有高价阳离子的明矾和无机聚铝铁比仅含有 2 0 0 5 . 钙离子的氯化钙和石膏凝聚沉降煤泥水效果好,但单 [ 2 ] 朱金波,王跃,闵凡飞,等新集二矿选煤厂煤炭泥化及煤泥沉 独使舅凝詈剂塑翌翌笆篓翼查沉哆筌婴熙㈨瓣裂.糍裳篡篡淼磊⋯用 2 4 种不同凝聚剂与絮凝剂配合进行煤泥水沉 [ J ] .矿冶工程,2 0 0 4 ,2 4 3 4 l _ 4 3 . 一‘。⋯” 降时,石膏用量为4 0 0g /m 3 ,与分子质量为10 0 0 万的 [ 4 ] 苏丁,雷灵琰,王建新.凝聚剂、絮凝剂在难净化煤泥水中的使 聚丙烯酰胺5 .6g /m 3 配合使用时,煤泥水的沉降速度 用[ J ] .选煤技术,2 0 0 0 ‘2 l o 1 2 . 为1 0 8 .0c I I ∥m i n ,上清液透光率为9 0 .6 %,取得了’较 [ 5 ] 张敏,王永田,刘炯天矿物型凝聚剂用于煤泥水澄清[ J ] 中 好的翼氅⋯⋯⋯⋯⋯⋯⋯⋯㈣燃荔耋等’淼⋯⋯一⋯废 3 无机凝聚剂对澄清水水质有影响,添加明矾和 。。莱矗磊蕃究;j F i 名三≤磊二 ; .4 7 一菇⋯⋯⋯“ 无机聚铝铁澄清水硬度小,使用氯化钙和石膏时,矿化 [ 7 ] 冯秀娟,刘祖文,朱易春.混凝剂处理选矿废水的研究[ J ] .矿冶 度较大,镁离子浓度较高。 工程,2 0 0 5 。2 5 4 2 7 2 9 . 4 在弱酸环境下,C a 2 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在煤泥 [ 8 ] 周宗丰,刘松彬,张节文,等三产品蓖介质旋流器选煤1 艺降低 登婴篓季氅竺1 3 孳譬苎登黧r 皇黧尹变⋯鬻裂3 兹篇焉≯4 吼 中高岭土等矿物表面存在大量的硅羟基和铝羟基,还 ;l ] 删T 1 9 0 1 9 8 8 .差簇≠磊泵磊矗磊方法f s ] . 可能存在羟基络合吸附。 [ 1 1 ]张明青,刘炯天,李小兵.煤泥水中黏t 颗粒对钙离子的吸附实验 参考文献 m ,笋釜等髫鬟集 娑葛麓纂菜墨飘薯≥ [ 1 ] 张明旭.选煤厂煤泥水处理『M 1 .徐州中国矿_ k 大学出版社. [ J ] .湖南有色金属,2 0 0 5 。2 l 1 3 6 3 9 . n 心 黔 H 陋 № 口 竺|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