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鲕状赤铁矿石深度还原-磁选试验研究.pdf
第3 2 卷 2 0 1 2 年0 8 月 矿冶工程 M q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2 A u g u s t2 0 1 2 高磷鲕状赤铁矿石深度还原一磁选试验研究①. 韩跃新,孙永升,高鹏,李艳军,任多振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 1 0 8 1 9 摘要高磷鲕状赤铁矿石是我国重要的铁矿资源之一。采用深度还原技术处理该矿石,通过试验确定了适宜的还原工艺。结果 表明,在还原温度12 5 0c | C 、还原时问5 0m i n 和C /O2 .0 的条件下,可以制备出金属化率为9 0 .1 7 %的还原物料。经磁选可获得铁 品位为9 2 .1 2 %的还原铁粉,铁的回收率为9 4 .5 6 %,金属化率可达9 3 .7 8 %,实现了该矿石中铁的高效回收。 关键词高磷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铁回收;金属化率 中图分类号T D 9 2 5 .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2 0 8 0 1 2 4 0 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连续十年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导致钢铁工业对铁矿石的 需求大大增加。然而国内可选性较好的铁矿资源日趋 枯竭。据海关统计,2 0 1 1 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达到 6 .8 6 亿吨,同比增加1 0 .9 %,总价值11 2 4 .1 亿美元, 同比增加4 0 .9 %,进口平均价格为1 6 3 .8 美形吨,同 比上涨2 7 %,进口总量再创历史新高‘1J 。因此充分开 发利用复杂难选铁矿石资源成为缓解我国铁矿石供需 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怛J 。 高磷鲕状赤铁矿石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铁矿 资源,探明储量约3 7 .2 亿吨,同时预计还可勘探出上 百亿t 的新资源量旧。1 。我国从2 0 世纪6 0 年代开始 进行鲕状赤铁矿的选矿试验工作,探索了各种可能的 选矿分选途径,但由于铁矿物粒度细、组成复杂、含磷 高、铁品位低等原因,至今未能取得满意的选别指 标口。。近年来,针对某些复杂难选铁矿石,我国相关 科研工作者将矿物加工、冶金和冶金物理化学等多学 科有机结合,突破选矿一球团.烧结.高炉的传统理念,提 出了“深度还原选冶一体化”技术来处理这些铁矿石,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 ⋯。 本文采用深度还原一分选技术处理高磷鲕状赤铁 矿石,系统地研究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用量 等因素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及分选指标的影响规律, 确定了适宜的深度还原工艺条件,实现了铁的有效 回收。 1 试验原料及研究方法 1 .1原料 本研究采用的样品由武汉钢铁集团提供,矿样在 湖北恩施官店矿区采集,出自6 个采样点,试验样品为 原生矿石,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原矿的化学组成如表 1 所示,x 射线衍射结果见图1 。化学成分分析及 X R D 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含铁4 2 .2 1 %,为主要的有 价元素,主要赋存于赤铁矿中。矿石中S i O 和A 1 O , 含量相对较高,不利于铁的回收。s i 主要以石英和鲕 绿泥石的形式存在,而A l 主要存在于鲕绿泥石中。有 害元素P 的含量较高,以胶磷矿的形式产出。 表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 质量分数 /% F eF e OS i 0 2 A 1 2 0 3C a OM g O PS T i 0 2 KM n 4 2 .2 14 .3 12 1 .8 05 .4 7 4 .3 30 .5 91 .3 10 .1 3 0 .1 90 .4 10 .2 0 2 口/ 。 图1 原矿X R D 图谱 本文以某地洗精煤为还原剂进行深度还原试验, 该煤工业分析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由表 2 可知,试验用煤灰分少,固定碳和挥发分含量高,有 害元素S 、P 含量低,是良好的还原剂。 ①收稿日期2 0 1 2 - 0 6 .2 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1 1 3 4 0 0 2 作者简介韩跃新 1 9 6 1 一 ,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复杂难选矿产资源的高效分选及利用研究。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0 8 月韩跃新等高磷鲕状赤铁矿石深度还原一磁选试验研究 表2 煤的工业分析及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 /% 1 .2 研究方法 还原温度、还原时间和配碳量是影响深度还原的 主要因素,因此本文研究了这三个因素对铁回收的影 响。在实验室采用对辊破碎机分别将原矿和煤破碎到 一2m m 。将矿样与煤粉充分混合均匀,装入高温钢坩 埚中,待单向加热炉炉腔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快速 将坩埚放入炉腔内,自动恒温至规定时间,然后迅速将 还原物料取出水淬冷却。将深度还原物料烘干,取样 化验T F e 、M F e ,按照公式 1 计算还原物料金属化率。 另取深度还原物料1 5g ,采用X M B 0 6 5 7 6 棒磨机湿 磨到一0 .0 7 4m m 约占8 0 %,使用C X G 一币5 0 磁选管在 场强7 0A /m 条件下对矿浆进行分选,得到深度还原 铁粉。根据还原后物料的金属化率及磁选的结果确定 深度还原的适宜条件。 叼 W M F 。/觋F 。 X1 0 0 % 1 式中叼为金属化率;W 胁为还原物料中金属铁含量; 觋,。为还原物料中全铁含量。 2 深度还原热力学基础 碳氧化物和铁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随 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在标准大 气压下,F e O ,、F e ,O 。和F e O 被固定碳还原的起始温 度依次为6 5 5 、7 2 0 和7 2 2 ℃。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铁 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明显地升高,表明温 度越高铁氧化物越容易被固定碳还原。 温度/K 图2 碳氧化物与铁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实际上铁矿物被还原为金属铁的过程非常复杂, 尤其是以煤作为还原剂时。国内外许多科研人对含铁 氧化物的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高于 5 7 0 ℃时,铁氧化物按照F e 2 0 3 _ F e 3 0 4 一F e O F e 的 顺序进行还原H 1 4 | 。本研究中的还原温度为11 5 0 ~ 12 7 5o C ,远高于5 7 0o C ,故深度还原过程中铁矿物被 还原为金属铁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标准吉布斯自由能 变如下 C s C O g _ 2 C 0 g A G o 1 6 65 5 0 1 7 1TJ /m o l 2 3 F e 2 0 3 S C S - - 2 F e 3 0 4 s C O g A G 8 1 2 44 2 9 2 2 4 .3 7 TJ /t o o l 3 F e 3 0 4 s C s 一3 F e O s C O g A G 8 1 9 67 2 0 1 9 9 .3 8 TJ /t o o l 4 F e O s C s 一F e S C O g A G o 1 4 96 0 0 1 5 0 .3 6 TJ /t o o l 5 3 F e 2 0 3 s C O g - - 2 F e 3 0 4 s C 0 2 g A G o 一4 21 2 1 5 3 .3 7 TJ /t o o l 6 F e 3 0 4 S C O g - - 3 F e O s C 0 2 g A G o 3 01 7 0 2 9 .3 8 TJ /m o l 7 F e O s C O g 一F e S C 0 2 g A G 。 一1 69 5 0 2 0 .6 4 TJ /t o o l 8 煤作为还原剂时,煤粉与矿粉接触面上发生的固 相反应为直接反应,C O 参与的反应为间接反应。然而 在还原过程中,与固体碳相比,铁矿物更容易被C O 还 原。因此,深度还原过程中,铁矿物被还原为金属铁主 要发生反应 6 、 7 和 8 ,反应 3 、 4 和 5 主要 在还原初期发生。上述分析表明深度还愿过程中,矿 石中的铁矿物还原为金属铁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 3 结果与讨论 3 .1 还原温度试验 还原温度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及分选效果的影响 如图3 所示。图3 表明,当温度由11 5 0o C 上升到 12 5 0 ℃时,还原物料的金属化率、还原铁粉的铁品位 及回收率分别从7 6 .0 7 %、6 5 .8 7 %和8 3 .6 3 %提高到 了9 0 .7 1 %、8 5 .9 7 %和9 5 .0 9 %。但随着温度的进一 步升高,金属化率反而略有下降,同时铁品位的增长幅 度变的非常有限。还原温度为12 5 0 ℃时,金属化率 和铁的回收率均达到最大值。从热力学的角度可知, 温度升高可以促进反应 2 ~ 7 的发生,然而温度升 高也会加速铁橄榄石的生成,导致F e O 的还原动力学 恶化,所以温度超过12 5 0 ℃后,金属化率略微降低。 因此,最佳的还原温度为12 5 0o C 。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2 卷 温度I X ; 图3还原温度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及分选指标的影响 3 .2 还原时间试验 图4 为还原时间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和分选指标 的影响。由图4 可见,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还原物料 的金属化率逐渐升高,还原时间为5 0m i n 时达到最大 值9 0 .7 1 %,但是随着时间进一步增加,金属化率升高非 常有限,甚至缓慢地降低。当还原时间范围为2 0 ~5 0 m i n 时,还原铁粉的铁品位和回收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 升高,当时问超过5 0r a i n 后,变化不大趋于平稳。这是 由于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还原剂逐渐被消耗,导致体 系内C O 浓度增加,使得气一固反应界面充满C O ,阻碍 了还原反应的进行,因此当温度增加到5 0m i n 后,还原 时间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及还原铁粉的指标影响程度 不大。故而确定适宜的还原时间为5 0m i n 。 时阔/r a i n 图4 还原时间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及分选指标的影响 3 .3 配碳量试验 本研究中还原剂煤粉的添加量用C /O 摩尔比表 示,即煤粉中碳和铁氧化物中氧的摩尔数之比。C /O 1 .0 表示矿样中的铁氧化物全部被还原成金属铁时 所消耗的固定碳量。配碳量试验结果见图5 。由图5 可知,C /O 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的影响显著,当C /O 由0 .5 增加到2 .0 时,还原物料的金属化率由4 9 .6 9 % 迅速地增加到8 9 .9 4 %,而当C /O 进一步增加,金属化 率趋于平稳不再提高。这是因为当配碳量增加会促进 B o u d o u a r d 反应发生的速率产生大量的C O ,从而加速 了铁氧化物的还原。但是随着配碳量进一步增加,这 种作用会逐渐减弱。因此,金属化率先快速升高,当 C /O 超过2 .0 后不再增加。随着配碳量的增加,还原 铁粉的铁品位及回收率逐渐增加,然而当C /O 大于 2 .0 后,铁品位反而逐渐降低,回收率升高非常缓慢。 这可能是当配碳量过大时,未反应的残碳阻碍了铁相 的扩散凝聚,使得金属相的粒度减小,同时残炭过多不 利于磁选,故而还原铁粉的品位降低5 。。所以,确定 最佳的C /O 为2 .0 。 零 \ 艟 靼 螋 求 C ,o 图5配碳量对还原物料金属化率及分选指标的影响 3 .4 全流程试验 在还原温度12 5 0 ℃、还原时间5 0m i n 和C /O 2 .0 的深度还原条件下,制备出品位为4 4 .6 3 %,金属化 率为9 0 .1 7 %的还原物料。使用磨机在矿浆浓度7 0 % 的条件下将还原物料磨至一0 .0 7 4n l n l 粒级占8 0 %,在 磁场强度7 0A /m 条件下对矿浆进行磁逸,结果见表3 。 根据流程试验结果可知,采用深度还原处理高磷鲕状 赤铁矿石可以获得品位为9 2 .1 2 %,回收率为9 4 .5 6 % 的还原铁粉,实现了矿石中铁的有效回收。 表3 全流程试验结果 还原铁粉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表4 所示。由表4 可 以看出,还原铁粉中主要成分为金属铁,金属化率可达 9 3 .7 8 %。还原铁粉中酸性脉石S i 0 2 和A 1 2 0 ,含量相 对较低,但是有害元素P 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还原 过程中,矿石中的胶磷矿被还原为单质P ,部分单质P 由于高温挥发进入气相,部分单质P 则进入金属铁 万方数据 2 0 1 2 年0 8 月韩跃新等高磷鲕状赤铁矿石深度还原一磁选试验研究 1 2 7 相,从而导致还原铁粉中P 含量较高。因此,虽然还 原铁粉可用作炼钢原料,但是需在炼钢过程中加强脱 P 作业。 表4 还原铁粉化学组成分析 质量分数 /% 4 结论 1 高磷鲕状赤铁矿石含铁4 2 .2 l %,主要赋存于 赤铁矿中;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和鲕绿泥石;有 害元素P 的含量较高,以胶磷矿的形式产出。采用传 统的选矿工艺很难实现该矿石的有效分选。 2 深度还原.分选技术适用于该矿石中铁的高效 回收。该矿石在配碳量C /O2 .0 ,还原温度l2 5 0 ℃的 条件下还原5 0m i n ,可获得金属化率9 0 .1 7 %的还原物 料,经磨矿至一0 .0 7 4r l f l r n 粒级占8 0 %通过1 次弱磁粗 选,可获得铁品位9 2 .1 2 %,金属化率9 3 .7 8 %,铁回收率 9 4 .5 6 %的还原铁粉,该铁粉可作为炼钢的原料。 3 深度还原过程中,该矿石中的铁矿物按照 F e 0 ,_ F e ,0 。_ F e O _ F e 的顺序被还原为金属铁。同 时矿石中的胶磷矿被还原为单质P ,部分挥发,部分进 入铁相,成为有害组分,使得还原铁粉中P 含量偏高。 参考文献 [ 1 ]梁楠.2 0 1 1 年我国进E l 重点商品盘点之铁矿石[ E B /O L ] .h t t p 0 ㈣.j e k d a t a .c o r n /c o n t e n t s /1 3 9 /6 1 4 ,h t m l . [ 2 ]李艳军,王艳玲,刘杰,等.羚羊铁矿石工艺矿物学[ J ] .东北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 0 1 1 ,3 2 1 0 1 4 8 4 1 4 8 7 . [ 3 ]张裕书,丁亚卓,龚文琪.宁乡式鲕状赤铁矿选矿研究进展[ J ] . 金属矿山,2 0 1 0 8 9 2 9 6 . [ 4 ]韩跃新,孙永升,高鹏,等.高磷鲕状赤铁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发 展趋势[ J ] .金属矿山,2 0 1 2 3 1 5 . [ 5 ] 孙永升,李淑菲,史广全,等.某鲡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试验研究 [ J ] .金属矿山,2 0 0 9 5 8 0 8 3 . [ 6 ]韩跃新,李艳军,刘杰,等.难选铁矿石深度还原.高效分选技术 [ J ] .金属矿山,2 0 1 1 1 1 1 4 . [ 7 ]李艳军,韩跃新,朱一民,等.临江羚羊铁矿石深度还原试验研究 [ J ]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2 ,3 3 1 1 3 7 1 4 0 . [ 8 ]李艳军,李淑菲,韩跃新.红土镍矿深度还原- 磁选富集镍铁实验 研究[ J ]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1 ,3 2 5 7 4 0 ~7 4 4 . [ 9 ]倪文,贾岩,徐承焱,等.难选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一磁选实验 研究[ J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 0 1 0 ,3 2 3 2 8 7 2 9 1 . [ 1 0 ]李永利,孙体昌,杨慧芬,等.高磷鲕状赤铁矿直接还原同步脱 磷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1 ,3 1 2 6 8 7 0 . [ 1 1 ] J o z w i a kW K ,K a c z m a r e k E ,M a n i e c k i T P ,e ta 1 .R e d u c t i o nb e h a v - i o ro fi r o no x i d e si nh y d r o g e na n dc a r b o nm o n o x i d ea t m o s p h e r e s [ J ] . A p p l i e dC a t a l y s i sA G e n e r a l ,2 0 0 7 ,3 2 6 1 7 2 7 . [ 1 2 ]C h a n gYF ,Z h a iXJ ,F uY ,c ta 1 .P h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i nr e d u c t i r er o a s t i n go fl a t e r i t eo r ew i t hm i c r o w a v eh e a t i n g [ J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S o c i e t yo fC h i n a ,2 0 0 8 ,1 8 9 6 9 9 7 3 . [ 1 3 ]史广全,孙永升,李淑菲,等.某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过程研究 [ J ] .现代矿业,2 0 0 9 8 2 9 3 1 . [ 1 4 ] 韩跃新,孙永升,高鹏,等.某鲕状赤铁矿深度还原机理研究 [ J ] .中国矿业,2 0 0 9 ,1 8 7 2 8 4 2 8 7 . [ 1 5 ] 高鹏,韩跃新,李艳军,等.白云鄂博氧化矿石深度还原一磁选 试验研究[ J ] .东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0 ,3 1 6 8 8 6 8 8 9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