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渣合理碱度和镁铝比的理论研究.pdf
第3 4 卷 2 0 1 4 年0 8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I .I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4 A u g u s t2 0 1 4 高炉渣合理碱度和镁铝比的理论研究① 杨润德,侯晓川,李贺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采用高炉实际生产工艺数据,应用热力学计算的方法,以C a O - S i O 一A 1 0 ,- M g O - F e O 五元系终渣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碱度 C a O /S i O 和镁铝比 M g O /A 1 O , 对炉渣性质的影响规律,应用F a c t S a g e 热力学软件理论,解析了碱度和镁铝比对炉渣液相线温 度和粘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高炉渣中最佳的碱度和镁铝比,为高炉操作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炉渣;碱度;镁铝比;液相线;粘度 中图分类号T F 5 1 2文献标识码A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1 1 0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0 4 0 2 一0 4 高炉渣主要由各种金属氧化物组成o ,此外还有 少量硫化物、氟化物等。所有这些组分基本上可分为 “碱性的”和“酸性的”两大类。碱性氧化物,如K O 、 N a ,O 、B a O 、C a O 、M n O 、F e O 、Z n O 、M g O 等,易于在炉渣 中离解,离解为金属离子及含氧负离子,即K 、N a 、 B a 2 、C a 2 、M n “、F e 2 、Z n 2 和M 9 2 以及0 2 。。酸性的组 分则吸收氧离子,组成复合阴离子团,如S i O 、A 1 O , 和P 0 ,吸附0 } ,形成S i O 。4 ‘、A 1 0 33 - 及P O 。卜。 表征炉渣特性的参数之一是炉渣碱度,即渣中碱 性物与酸陛物的量之比。碱度的具体表达形式很多, 可以用摩尔浓度或质量分数来表示,并且有的按不同 组分酸碱性的强弱需附加以不同的系数。本文研究计 算中的炉渣碱度选择二元碱度,即 R 芸 渣的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熔化温度、粘度及粘 度随温度变化的特征,脱硫能力及各种组分的活度。 因此,碱度是代表炉渣成分性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 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此外,影响炉渣粘度和液相线温度的因素很 多∽j ,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炉渣温度和成分,当炉温 相对稳定时,炉渣成分成为主要影响因素。渣中的 A l ,O ,和M g O 对炉渣粘度影响很大,本文通过相关研 究,得出了随着炉渣中A l O ,含量的升高炉渣粘度显 著升高,随着A 1 O ,含量的升高,液相线温度呈现先降 低后升高的趋势;同时,M g O 对炉渣粘度和液相线温 度的影响相对复杂,A 1 0 ,含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 的影响规律。因此,为了综合分析A 1 0 ,和M g O 对炉 渣粘度和液相线温度的影响规律,有必要将二者结合, 选取镁铝比作为新的研究因数,分析、研究在不同 M g O /A 1 0 ,的成分组成对炉渣粘度和液相线温度的影 响规律,得出高炉渣最适宜的A 1 0 ,和M g O 含量,以 优化高炉渣的理化性能。 1 实验 1 .1 原料 根据某钢厂高炉的实际生产数据,高炉人炉原料 为烧结矿、球团矿和块矿,其中球团矿包括P U K 球团 矿、P S C - 1 球团矿、P S C - 2 球团矿、C V R D 球团矿4 种, 块矿包括S I S H E N 块矿、R o b e 块矿两种,所选用各种 矿原料成分组成如表1 所示。 表1 矿石组成成分 质量分数 /% ①收稿日期2 0 1 4 0 6 2 8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1 4 J J 4 0 6 5 ;长沙矿冶研究院基金资助项目 A 2 0 1 2 1 0 2 ;国际海域资源调查与开发“十二五”资 助项目 D Y l 2 5 1 l T 一0 2 作者简介杨润德 1 9 8 9 - ,男,甘肃张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研究。 万方数据 2 0 1 4 年0 8 月杨润德等高炉渣合理碱度和镁铝比的理论研究 考虑高炉实际炉料使用情况,将原料按照一种烧 结矿、一种球团矿、一种块矿的形式进行配料组合,共 得到8 种不同矿石组合,依次记为A 。、A 、B 。、B 、C ,、 c 、D ,、D ,各组组成如表2 所示。然后根据入炉原料 实际配比,采取烧结矿6 5 .9 7 %、球团矿1 8 .0 5 %、块矿 1 5 .9 8 %的配比,通过各矿石的成分计算得到混合矿原 料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果如表3 所示。 表2 原料配料组合 编号组成编号组成 A l烧结矿 P U A S I S H E NA 2烧结矿 P U A R o b e B 烧结矿 P S C l S I S H E N B 2 烧结矿 P S C - 1 R o b e c l烧结矿 P S C - 2 S 1 S H E Nc 2烧结矿 P S C 一2 R o b e D l烧结矿 C V R D S I S H E ND 2烧结矿 C V R D R o b e 表3 混合矿成分 质量分数 /% 1 .2 试验方法 首先,根据高炉实际生产物料配比进行物料平衡 计算,得出高炉渣的成分及含量。在此基础上,选取对 炉渣液相线温度和粘度具有较大影响的C a O 、S i O 、 A 1 O ,、M g O 、F e O 组成五元渣系,以碱度 C a O /S i 0 2 和 镁铝比 M g O /A I O , 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分调节,得到 多组不同C a O /S i 0 2 和M g O /A 1 2 0 3 的炉渣组成,然后 利用F a c t S a g e 软件∞1 计算多组不同成分含量的炉渣 的液相线温度和粘度,进而分析得出液相线温度和粘 度随C a O /S i O 和M g O /A l 0 3 变化规律。 2 结果及讨论 2 .1 物料平衡计算 炉渣主要成分为C a O 、S i 0 2 、A 1 2 0 3 、M g o 、F e O 、M n O 等组分,该类组分主要来源于入炉混合矿、焦炭、煤粉和 熔剂,在生产过程中,这些成分的流失主要集中在炉尘、 炉渣以及元素相互反应消耗等。因此,通过物料平衡计 算,可以得出炉渣成分含量,结果如表4 所示。 表4 渣量及成分计算结果 质量分数 /% 1 单位为k g /t 。 在计算得出不同混合矿使用条件下的终渣成分 后,通过调整碱度,得到碱度分别为R 1 .0 和R 1 .1 的终渣成分含量,而后选取C a O 、S i O 、A 1 0 ,、M g O 、 F e O 五种组分组成五元渣系,同时将不同碱度下的成 分总和折算为1 0 0 %。以使用混合矿A 。 烧结矿 P U A S I S H E N 为例,所得分离出的五元渣系成分及含量如 表5 所示。 表5 五元渣系成分 2 .2C a O /S i O ,对液相线温度和粘度的影响规律解析 计算过程中,碱度的调整主要采用原料配比为烧 结矿6 5 .9 7 %、球团矿1 8 .0 5 %、块矿1 5 .9 8 %的终渣,固 定M 静、A l O ,的成分,调整C a O 和S i O 的含量,使得 C a O /S i O 比值变化范围为1 .o ~1 .2 5 ,具体计算公式 如下 ∞’s .o , 1 0 0 一甜M 柏一g .D A l ,o , / 1 尺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4 卷 ∞’c a o 2 0 3 ’ i 0 2 ‘R 式中∞’。。o 为调整后的C a O 含量,%;t o ’或o ,为调整后的 S i 0 2 含量,%;∞M ∞为调整前固定的M g o 含量,%; O 口A 1 2 0 3 为调整前固定的A 1 0 ,含量,%;R 为固定的碱 度,取值为1 .0 1 .2 5 。 通过调整计算得出多组不同碱度下的成分组成, 然后应用F a c t S a g e 热力学软件分别计算出A ,一D 组 液相线温度及12 0 0 ~15 2 0 ℃温度下的粘度数据,采 用O r i g i n P r o8 软件作出液相线温度变化趋势图如图1 所示。所得粘度变化趋势图从总体来看,各组所得趋 势相似,因此本文只列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B 。、C 、D , 组趋势图,如图2 所示。 C a O /S i O C a O /S i O ; 图lA .~D 组五元渣系液相线温度随C a O /S i O 变化图 C a O /S i 0 2 图2B .、C 、D I 组五元渣系粘度随C a O /S i O 变化图 由图1 可以得出,二元碱度对终渣液相线温度的 影响很大,随着碱度增大,液相线温度显著升高,碱度 每升高0 .0 5 ,液相线温度升高约3 0 ℃。由图2 可以得 出,同一温度下,随着C a O /S i O 的增加,炉渣粘度逐渐 降低。温度越高,粘度随着C a O /S i O 的增加而降低的 幅度越小,如碱度从1 增大至1 .2 5 时,在12 0 0 ℃时, 粘度降低了0 .7 5P a s ,而在l5 2 0 ℃时,粘度降低了 0 .0 8P a s 。这是由于当C a O /S i 0 2 增大时H J ,等效于 升高了C a O 的含量,也便更多的提供了可利用的自由 0 2 。与硅酸盐和铝酸盐中的桥氧 0 0 反应,从而减少 了炉渣中复杂的S i O 结构和A l O 结构。随着硅酸 盐结构和铝酸盐结构的解聚,粘度随之降低。 2 .3 M g O /A I O ,对液相线温度和粘度的影响规律解析 计算过程中,M g O /A 1 0 ,调整,采取原料配比为烧 结矿6 5 .9 7 %、球团矿1 8 .0 5 %、块矿1 5 .9 8 %的终渣,在 碱度为1 .0 和1 .1 的基础上,固定C a O 、S i O 的成分,调 整M g O 和A 1 0 ,的含量,使M g O /A 1 0 ,在原始比例的 基础上,各加减2 个0 .0 5 比值单位,从而得到5 组数 据,具体调整计算公式为 0 3 ’A I ,o , 1 0 0 一∞c 。o 一∞s i o , / 1 K 棚’M g O2 ∞m 2 0 3 ‘K 式中O M 。g O 为调整后的M g O 含量,%;o J ’A l 舢为调整后的 A 1 2 0 3 含量,%;∞c 。o 为调整前固定的C a O 含量,%; S i 0 2 为调整前固定的S i 0 2 含量,%;K 为M g O /A 1 2 0 3 设定值,取值由原比例加减2 个0 .0 5 比值单位。 2 .3 .1 M g O /t d ,0 ,对液相线温度的影响规律理论解析 根据计算得到的A ,~D 组矿石组合下五元渣系 随M g O /A 1 0 ,变化的液相线温度数据,作图如图3 ~4 所示。通过分析A ,、A 组五元渣系的成分组成,得出 在低A 1 2 0 3 含量下 A 1 2 0 3 1 5 % M g O /A 1 2 0 3 变化对炉 渣液相线温度的影响规律如图3 所示。从图3 可以看 出,在低A 1 0 3 含量下,随着M g O /A 1 2 0 3 增加,液相线 x l g o /A b 0 3 图3A .、A 2 组五元渣系液相线温度随M g O /A I O ,含量变化图 、[ g O /A L O 、 图4B .~D 组五元渣系液相线温度随M g O /A I O ,含量变化图 万方数据 2 0 1 4 年0 8 月杨润德等高炉渣合理碱度和镁铝比的理论研究 温度先减小后增大,~I g O /A ] 0 ,对液相线温度的影响 存在一个拐点,拐点处液相线温度最低,所对应的炉渣 也最为理想。因此,在低A 1 2 0 3 含量下 A 1 2 0 , 1 5 % M g O /A 1 2 0 3 变化对 炉渣液相线温度的影响规律如图4 所示。从图4 可以 看出,在高A I 0 ,含量下,随着M g o /灿0 ,的不断增 大,炉渣液相线温度几乎呈线性趋势降低。这表明在 高舢0 3 1 5 ~2 1 % 含量下,升高M s O /A ] 2 0 3 有利于 降低炉渣的液相线温度。 此外,从图3 和图4 同样可以看出,无论在高 A 1 0 ,含量下,还是在低灿O ,情况下,碱度升高,均会 使得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升高,这与之前研究结论一致。 2 .3 .2 M g O /A I 0 ,对粘度的影响规律理论解析 计算得到A 。组矿石组合下五元渣系随M s O /A ] 0 , 变化的炉渣粘度数据,分析作图得到图5 所示趋势。由 图5 可知,在同样的温度下,随着M g O /A ] 0 ,的增加,粘 度逐渐降低;温度越高,粘度随着M g O /A ] 0 ,的增加而 降低的幅度越小。如r , t s , o /灿0 ,从0 .4 3 增大至0 .6 3 时, 土 3 . 2 . 童 邑2 ’ 交1 舞1 . 0 . 0 . M g , O /S i 0 2M g r S i O , 图5A 。组五元渣系粘度随M g O /A I 0 3 含量变化图 在12 0 0 。C 时,粘度降低了0 .5 2P a s ;在15 2 0 ℃时, 粘度降低了0 .0 4P a s 。A ~D 2 组粘度随M g O /A 1 2 0 , 变化的趋势与A ,组相似,其原因与C a O /S i O 对渣粘 度的影响规律相似。 3 结论 1 随着C a O /S i O 的升高,液相线不断升高, C a O /S i O 每升高0 .0 5 比值单位,对应的液相线温度 会升高3 0 ℃左右。 2 当炉渣A 1 2 0 3 1 6 %时,随着M g o /m 2 0 3 逐渐 升高,炉渣液相线逐渐降低。因此,提高M g o 的含量 可使炉渣液相线降低。 4 随着C a O /S i O 、M g O /A ] 2 0 3 的逐渐增大,炉渣 粘度不断降低,这种降低趋势在低温下比较显著,高温 下变化不大。 参考文献 [ 1 ] 成兰伯.高炉炼铁工艺及计算[ M ] .北京冶金工艺出版社,1 9 9 7 . [ 2 ]杨金福.高炉渣合适镁铝比的试验研究与分析[ J ] .南方金属, 2 0 1 2 5 2 卜2 4 . [ 3 ]曹战民,宋晓艳,乔芝郁.热力学模拟计算软件‰t s a g e 及其应用 [ J ] .稀有金属,2 0 0 8 ,3 2 2 2 1 6 - 2 1 9 . [ 4 ] 杨建炜.高A 1 2 0 3 高炉炉渣冶金性能的研究[ D ] .石家庄河北理 工大学,2 0 0 5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