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炉水淬渣提铜除铁研究.pdf
第3 2 卷第5 期 2 0 1 2 年1 0 月 矿冶 工 程 M D 旺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矾E E R D i G V 0 1 .3 2 №5 0 c t o b e r2 0 1 2 反射炉水淬渣提铜除铁研究① 黄自力,刘缘缘,秦庆伟,朱家栋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矿产资源高效利用与造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 3 0 0 8 I 摘要采用x R F ,x R D ,x P s ,s E M E D s ,M o s s b a u e r 等手段对炼铜反射炉水淬渣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渣中含铜 1 .0 6 %,主要以冰铜存在;T F e 含量为3 6 .4 l %,其中F e 2 s i 0 。5 3 .5 %,F e ,0 。3 2 .5 %,F e 0 31 4 .0 %。F e 的存在形态决定了在酸浸中 铁会大量消耗酸,其浸出率可达8 2 .6 %,影响了铜的浸出,而加入H 0 可有效地抑制铁的浸出,铜的浸出率相应提高。在6 0 ℃、浸 出3 0m i n 、搅拌速度5 0 0r /m i n 、酸浓度6 0g /L 、双氧水1 0 0L /t 时,铜的浸出率可达6 6 .9 %;双氧水的加入对电位有影响,对铜和铁的 浸出分别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高电位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关键词反射炉水淬渣;铜;浸出;冰铜;除铁 中图分类号T F l l l .1 7 ;T D 9 2 5 .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2 0 5 0 0 8 2 0 4 S t u d yo nC o p p e rE x t r a c t i o na n dI r o nI k m o v a lf } o m R e V e r b e r a t o r yW a t e r q u e n c h e dC o p p e rS l a g H U A N GZ i l i ,L I UY u a n y u a n ,Q I NQ i n g w e i ,Z H UJ i a - d o n g 肌6 e i 研如6 0 地加v 如r 五狮c i e m 耽i f 如口f i o no n dA g g f o m e m f i o n 矿讹把f f u r g 如M i n e m 2R e s o “r c 船,V 阮h 。n £/n 矗J e 瑙i 沙。厂 i e ,M ℃口玎d 死如踞口2 。g y ,I 阢威口珏4 3 0 0 8l ,五k 6 e i ,C 晟i n 口 A b s t r a c t P r o c e s sm i n e m l o g y .s t u d yw a sc a Ⅱi e do u to nt h er e V e r b e r a t o r yw a t e r _ q u e n c h e dc 叩p e rs l a gb yX R F ,X R D , X P S ,S E M - E D Sa n dM o s s b a u e rs p e c t m s c o p e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t h a ts l a gc o n t a i n e d1 .0 6 %C u m a j o r i t yb e i n gi nt h e f o r mo fm a t t e a n d3 6 .4 1 %T F ea m o n gw h j c h5 3 .5 %F e 2 S i 0 4 ,3 2 .5 %F e 3 0 4a n d1 4 .0 %F e 2 0 3 .Al a r g ec o n s u m p t i o no fa c i dd u r i n ga e i dl e a c h i n gp r o c e s sb e i n ga t t r i b u t e dt ot h ee x i s t e n c ef b mo fi r o n ,r e s u l t si nt h ei r o nl e a c h i n gr a t eu p t o8 2 .6 %w h i l et h ec o p p e rl e a c h i n gb e i n gr e s t r a i n e d .A na d d i t i o no fH 2 0 2c a ne f f b c t i v e l yI ℃s t r a i nt h ei m n1 e a c h i n ga n d i n c r e a s et h ec o p p e rl e a c h i n gr a t ec o n .e s p o n d i n d y .A tat e m p e r a t u r eo f6 0 ℃,w i t hl e a c h i n gt i m eo f3 0m i na n dm i x i n g s p e e do f5 0 0r /m i n ,a c i dc o n c e n t m t i o no f6 0g /La n dH 20 2d o s a g eo f1 0 0I /t ,t h ec o p p e rl e a c h i n gr a t ec a nr e a c h 6 6 .9 %.T h ea d d i t i o no fH 20 2b r i n g i n ga ne f l - e c to nt h e p o t e n t i a l ,c a np m m o t ec o p p e rI e a c h i n gw h i l ei n h i b i ti r o n 1 e a c h i n g ,d u et oh i g hp o t e n t i a lb e i n gm o r ef .a V o l ‘a b l et ot h ec o p p e rl e a c h i n g . K e yw o r d s r e v e r b e m t o r yw a t e 卜q u e n c h e ds l a g ;c o p p e r ;l e a c h i n g ;m a t t e ;i r o nr e m o v a l 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铜用量仅次于铝, 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等领 域书J 。随着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矿石日益贫乏, 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再利用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 文在对反射炉水淬渣进行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 r 湿法冶金.酸浸提铜方案,为铜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 理论依据。 1 实验 1 .1 实验原料 从某冶炼厂反射炉水淬渣现场选取若干有代表性 渣样,制样后进行扫描电镜 S E ⅣE D S 、光学显微镜 0 M 分析,确定炉渣的显微结构。另取破碎后炉渣 分别进行x 射线荧光分析 x R F 、x 射线衍射分析 x R D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x P S 、M o s s b a u e r 分 析、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I c P .A E s ,确定炉渣 的成分及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 1 .2 实验仪器与设备 主要仪器和设备有P A N a l y t i c a lx7 P e r tP R 0M P D 型x 射线衍射仪,s T A 4 4 9 型综合热分析仪,Q u a n t a 2 0 0 扫描电镜,E s c A L A BM KI I 型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A x i o sa d v a n c e d 型x 射线荧光光谱仪,W I s s E L 穆斯堡 尔谱仪,I R I sA d v a n t a g eE R /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议,o L Y M P u sB 5 1 T R F 型显微镜,D F 一1 0 1 S 集热 ①收稿日期2 0 1 2 _ 0 4 1 6 作者简介黄自力 1 9 6 5 一 ,男,湖南祁阳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万方数据 第5 期 黄自力等反射炉水淬渣提铜除铁研究 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G G x 一9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计等。 1 .3 浸出实验原理 矿石中铜的氧化态化合物很容易与酸发生反应 C u S i 0 3 H 2 S 0 4 C u S 0 4 S i 0 2 H 2 0 1 C u O H 2 S 0 4 _ C u S 0 4 H 2 0 2 这些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但通过水浴加热可 以提高浸出率。除含铜外,铜矿石中还含有大量的脉 石如氧化铁等。脉石的存在将消耗大量的酸,并使浸 出溶液含杂质。氧化亚铁溶解生成F e S O 。 F e O H 2 S 0 4 F e S 0 4 H 2 0 3 在浸出的过程中,加入0 ~1 2 5L /t 的双氧水【9J , 有如下反应 C u S H 2 S 0 4 H 2 0 2 斗C u S 0 4 H 2 S 0 3 H 2 0 4 F e S 0 4 H 2 0 2 H 2 0 F e O O H H 2 S 0 4 5 1 .4 浸出实验方法 矿石粉碎至一O .5 6m m 粒级占8 0 %以上,取矿样 5g ,选定固液比为1 1 0 ,选取不同的浸出时间、浸出温 度、双氧水加入量、电位等条件,在集热式恒温加热磁 力搅拌器中,浸出一段时间后,过滤,用G G x 一9 型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滤液铜和铁的浸出量。 2 结果与讨论 2 .1 物质工艺矿物学研究 2 .1 .1 物质成分分析反射炉水淬渣中的铜及渣中 其余元素采用x R F 、I c P 和常规化学分析,F e 的价态 分析采用M o s s b a u e r 分析。表1 为试样的x R F 分析结 果,表2 为试样I C P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两种测试方法 获得的数据吻合较好,基本确定了炉渣的大致成分。 表l渣样成分的R F 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C uh SP b Z n S i M g A IN aM o 1 .0 63 6 .4 l 1 .8 2O .8 71 .7 l1 1 .8 71 .5 01 .9 9O .8 2O .0 8 表2 渣样成分的I C P A E S 和化学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C u1 ’F eSl ’hZ n S i 0 2M E OA 1 2 0 3 M nM o O .9 7 “.3 21 .3 0O .9 31 .7 83 7 .8 52 .7 34 .0 40 .1 7O .0 7 6 2 .1 .2 铜相及其显微结构分析从反射炉渣中取出 多个代表性渣样,制样后发现各渣样的相组成大致相 同,所取渣样主要由硫化物 冰铜 相 见图1 、磁铁 矿相、以橄榄石 2 F e O S i O 为主的硅酸盐相以及玻 璃体 见图2 等4 种不同的相组成。 2 护, 。 图2 炉渣的X 射线粉末衍射图 转炉渣是由硅酸铁、游离二氧化硅、磁性氧化铁、 铜和铁的硫化物等所组成的复杂熔体。与熔炼过程产 出的炉渣比较,转炉渣的特点是铁的氧化物含量很高, 其中含磁性氧化铁平均为1 5 %一2 0 %,有时高达 2 5 %,并含有相当多的铜。铜在转炉渣中主要以机械 夹杂的冰铜形态存在,少部分呈造渣形态的氧化亚铜。 转炉渣 1 1 5 0 ℃左右 注入反射炉熔池后,其本身温 度被提高1 0 0 一1 5 0 ℃,粘度有所降低,加上有较长的 澄清时间,从而促使转炉渣中机械夹杂的冰铜沉降,由 料坡流下的熔融冰铜,连续通过炉渣层,也能促使转炉 渣中的冰铜粒子转入冰铜层中。转炉渣中有少部分铜 呈c u O S i O 形态存在,在反射炉内可被各种硫化物 分解,生成的c u s 进入冰铜,如 C u 2 0 S i 0 2 F e S F e O S i 0 2 C u 2 S 6 反射炉水淬渣的X P S 谱图如图3 所示。从图3 可以看出,炉渣中c u 的2 P ∽和2 P m 之问未出现卫星 峰,C u 不会以C u O 形式存在,物相组成可能是C u S , 金属铜、C u F e s ,F e 的2 P 3 ,电子束缚能与已知的F e 的 各种氧化物的2 P 们电子束缚能相比,可以确定炉渣中 的F e 是以F e 2 、F e 3 形式存在的。 炉渣中F e 的M o s s b a u e r 分析谱图及分析结果如 图4 和表3 所示。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第3 2 卷 图3 反射炉水淬渣的X P S 谱 a c u 2 P ;p F e 2 P 图4 炉渣中F e 的M o s s b a u e r 分析谱图 表3 炉渣中F e 的M o s s b a u e r 分析结果 詹曲懒胁粼删半- 碗橱抬量 话孙 / 1 c A .m 一‘ / m .s ’。 / m .s 一1 / 舢.s 。’ /% 铁橄榄石 一 1 .1 42 .8 O .1 7 O .5 3 5 钙铁橄榄石一 l1 .7 2O .1 7O .1 4 0 F e 3 4 6 6 .3 lO .2 3OO .4 7O .2 0 6 F e 2 4 4 7 .10 .9OO .3 3O .1 1 9 由图3 得出的F e 元素存在F e 2 和F e 两种价 态,这与M o s s b a u e r 测试结果一致。从图4 可看出,双 峰源于顺磁相,一方面由于造渣过程产生顺磁性的 F e O S i O 引起,另一方面则由于钙铁橄榄石 c a 0 F e O S i 0 2 的生成,C a O F e O S i 0 2 与F e O S i 0 2 形 成顺磁性的固溶体,结合x R F 分析结果,基本确定各 自含量,结果见表3 。 对F e 而言,在熔炼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F e S F e 2 0 3 S i 0 2 2 F e O S i 0 2 S 0 2 7 F e S F e 3 0 4 s i 0 2 一 2 F e O s i 0 2 S 0 2 8 F e 3 0 4 F e S F e O S 0 2 9 F e O S i 0 2 一F e O s i 0 2 1 0 炉渣的面扫描图如图5 所示。 一 图5 炉渣的面扫描电镜结果 由图5 可知,炉渣中的铜主要以冰铜形式存在,而 F e 主要以硅酸铁形式存在,粒度细小,均匀分布在炉 渣基体中,此结果与之前的x R D 和M o s s b a u e r 分析结 果一致。 2 .2 酸浸提铜除铁实验 通过对炉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进一步确定了炉 渣中铜和铁的赋存状态,铜主要以冰铜相存在,所以在 不加人双氧水的条件下,硫酸主要与铁元素发生化学 反应,铜很难被提取出来。并考察了浸出时间和浸出 温度对铜铁浸出率的影响。 2 .2 .1浸出时间的影响本实验浸出温度为6 0 ℃, 固液比1 1 0 ,搅拌速度为5 0 0r /m i n ,H S O 。浓度为6 0 g /L 。浸出时间对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如图6 所示。 从图6 可以看出在浸出温度6 0 ℃时,6 0m i n 内,铜铁 的浸出速率增加很快,铜的浸出率从O 增加到 2 3 .9 %,铁的浸出率从0 增加到7 7 .8 %,随着浸出时 间的延长,浸出率增加缓慢。因此,选择浸出时间为 6 0m i n 。 万方数据 第5 期黄自力等反射炉水淬渣提铜除铁研究 时间/m i n 图6 浸出时间对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 2 。2 .2 浸出温度的影响浸出时间选定为6 0m i n ,其 余浸出条件不变,浸出温度对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如 图7 所示。从图7 可以看出在浸出温度较低 4 0 ℃ 时,铜和铁的浸出率都不算高,分别为1 6 .8 %和 4 9 .7 %。当温度为6 0 ℃时,铜和铁的浸出率分别为 5 0 .7 %和7 7 .8 %,当温度从6 0 ℃上升到8 0 ℃时,铜和 铁的浸出率分别为5 1 .5 %和7 9 .2 %,变化都不明显。 温度/℃ 图7 浸出温度对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 2 .2 .3 双氧水用量对提铜除铁的影响根据对炉渣 矿物学研究结果,选择酸浸助浸剂,即双氧水,可以较 好的提高铜的浸出率,并同时抑制铁大量地消耗酸,在 保证一定的经济可行性的基础上,使有价金属铜能够 得到更好的回收。双氧水是一种二元弱酸,既有还原 性也有氧化性。在本实验中,添加双氧水的用量为O 一1 5 0L /t ,温度选取6 0f ℃,浸出时间选取3 0m i n ,其 余浸出条件不变,铜和铁的浸出变化如图8 所示。从 图8 可以看出加入2 5L /t 的双氧水之后,铜的浸出率 提高了5 0 %左右,而铁的浸出率降低了3 0 %左右。随 着双氧水用量的不断增加,铜的浸出率变化不大,丽铁 的浸出率持续下降,当加入7 5L /t 的双氧水之后,铁 的浸出率已经低于5 %,从而铁的浸出得到了很好的 抑制,而铜的浸出率达到6 6 .4 %,得到了提高。 双氧水用量/ L f - 图8 双氧水用量对铜和铁浸出率的影响 2 .2 .4 电位对浸出铜铁的影响双氧水的加入,改变 了溶液的电位,与双氧水用量的实验没有对应性,前者 细化到用量的多少,此实验只是以改变氧化还原电位 为目的。基本的浸出条件不变,在电位为4 5 0 、5 5 0 、 6 5 0m V 的条件下,进一步研究了铜和铁的浸出变化曲 线如图9 所示。 7 0 ∞ 5 0 琴 、4 0 赫 露3 0 2 0 1 0 n ‘● J L J L J 【 j L 一 ”01 53 04 56 07 5 帅1 0 51 2 01 3 5 时间/m i n 图9 不同电位下铜和铁随时间浸出 从图9 可以看出加入双氧水,不仅改变了溶液电 位,而且还加速了浸出时间。在6 5 0m V 的电位下,铜 在1 5m i n 时,浸出率就高达5 4 .7 %。而铁的浸出率随 着浸出时间的延长,改变不大,仍然保持在比较低的水 平,浸出率约2 %左右。 3 结论 1 反射炉熔炼水碎渣铜铁含量高,铜主要以硫化 物 冰铜相 存在,铁主要以铁橄榄石和磁铁矿存在, 但其中只有部分的磁性氧化铁形式存在,铜、铁、硅矿 物紧密共生,相互交织,解离困难。 2 在酸浸实验中,铁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铁会大量 的消耗硫酸,使铜的浸出受到影响,未加双氧水时,在 浸出温度为6 0 ℃,固液比1 1 0 ,搅拌速度为5 0 0 r /m i n ,H s 0 。浓度为6 0g /L 的条件下,铁的浸出率为 7 7 .8 %。而铜的浸出率只有2 3 %,加入双氧水之后, 下转第8 9 页 事率率率率率出出出出出出 浸浸浸浸浸浸下下下下下下 ;;州;;;;耋;蜘孽;铆蛳孽}锄 血“饥【nn 一一 一 一一 一,斗l卜1r.卜 万方数据 第5 期张晓峰等焙烧对高砷白烟灰中铜浸出率的影响及其热力学分析 四级铅精矿就近售出。 .Ii 。li I hI 。I 。。⋯.。 1 02 03 0加舶砷7 08 0 2 口, 。 图4 烟尘的R D 图谱 3 结论 1 通过焙烧,可以实现高砷白烟灰中的三氧化二 砷与其它成分有效分离,与直接酸浸相比,焙烧后酸浸 可以大幅提高铜的浸出率,并可同时回收纯A s 0 ,,避 免了后续工序对A s O ,的处理。 2 通过实验确定了高砷白烟灰的较适宜处理条 件,即焙烧温度5 0 0 ℃,焙烧时间1h ,能回收白烟灰中 9 5 %的三氧化二砷,焙烧后的渣用1m o L /L 的硫酸进 行酸浸,铜的一次浸出率可达9 8 %。 3 通过热力学计算验证了采用焙烧完成难溶性 铜转变为易溶性铜化合物的正确性,进一步验证了热 力学计算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 1 ] 徐志锋,聂华平,李强,等.高铜高砷烟灰加压浸出工艺[ J ]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 0 0 8 ,1 8 1 5 9 6 3 . [ 2 ]阮胜寿,路永锁.浅议从炼铜电收尘烟灰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 [ J ] .有色冶炼,2 0 0 3 6 4 l 一“. [ 3 ] 周红华.高砷锑烟灰综合回收工艺研究[ J ] .湖南有色金属,2 0 0 5 1 2 l 一2 2 . [ 4 ]梁勇,李亮星,廖春发,等.铜闪速炉烟灰焙烧脱砷的研究[ J ] . 有色金属 冶炼部分 ,2 0 1 1 1 9 一1 1 . [ 5 ] V i c t o rM o n t e r l e g r o ,H i m y u k is a n o ,1 铀i h a I I lF u j i 蛆w a .R e c i r c u l a t i o n 0 fh i g l Ia r s e n i cc 叫t e n tc 叩p e r8 m e l t i n gd u s tt 0s m e l t i n g 柚dc o n v e r t i n g P I D c e s s e s [ J ] .M i n e r 山E 蟛n e 商n g ,2 0 1 0 ,d o i 1 0 .1 0 1 6 l j .1 I l i n e i n g . 2 0 1 0 .0 3 .2 0 . [ 6 ] 李丽萍.铜冶炼高砷烟灰综合处理流程研究[ J ] .中国金属通 报,2 0 1 1 1 9 4 2 4 3 . [ 7 ]曹应科.从铜冶炼砷烟灰中回收铟[ J ] .湖南有色金属,2 0 0 5 ,2 l 1 5 8 . 上接第8 5 页 由浸出原理可知,铁转化成F e 0 0 H ,其浸出受到抑制, 一部分C u S 在双氧水的作用下会被氧化成C u S 0 。,从 而使铜的浸出效果更好。 3 双氧水的加入对电位也有影响,对铜和铁的浸 出分别起到促进和抑制作用。高电位加快了铜的浸 出,在6 5 0m V 下,其它浸出条件不变,1 5m i n 时铜的 浸出率就可达到5 4 .7 %,随着时间的延长,铜的浸出 率达到6 7 .1 %。 参考文献 [ 1 ] M o u r a wA ,G o n c a l v e sJP ,k i t e L j m a MB .c o p p e r S l a g w ∞t e ∞a s “p p l e m e n t 8 r yc e m e n t i n gM a t e r i a lt oc o n c r e t e [ J ] .JM 砒e rs c iT e c h n o l ,2 0 0 7 ,4 2 7 2 2 2 6 2 2 3 0 . [ 2 ]张雅娟.水淬铜渣代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 .广西水利水 电.2 0 0 4 4 2 2 2 4 . [ 3 ]张峰.铜渣代砂配制流态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J ] .中国矿山 工程,2 0 0 4 ,3 3 3 8 1 1 . [ 4 ] 张银环.水淬铜渣代砂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J ] .山西建筑, 2 0 0 3 ,2 9 1 4 6 2 6 3 . [ 5 ] 宗力.水淬铜渣代砂混凝土[ J ]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 0 0 3 ,2 4 2 2 0 2 2 . [ 6 ]李博,王华,胡建杭.从铜渣中回收有价金属技术的研究进 展[ J ] .矿冶,2 0 0 9 ,1 8 1 “一4 8 . [ 7 ] 7 I a h aRA ,A l n u a i m iAS ,A 1 .J r b r iKS ,e ta 1 .E v a l u a t i o no fc o n t a i n i n gl o ws b ∞n 殍hm a t e r i a l sc o n t a i n i “gi n d u s 试a lb yp r o d u c t s [ J ] . B u i l d i n ga I l dE r w i m n m e n t ,2 0 0 7 ,4 2 9 3 3 6 6 3 3 7 2 . [ 8 ]朱一民.某地低品位铜铅锌银矿绿色环保选矿试验研究[ J ] .矿 冶工程,2 0 1 1 ,3 1 1 2 4 2 6 , [ 9 ] B a n 蛆AN ,G 0 c kE ,K o n 9 0 1 0K .B a s em e t a I sr e c o v 8 r y ‰mc o p p e r s m e l t e rs l a gb yo x i d i z i n gl e a c h i n ga n ds o l v e n te x t m c t i o n [ J ] .H y d r o - m e t a I l u 。g y ,2 0 0 2 ,6 7 6 3 6 9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