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固相烧结制备高致密度LaB6多晶体.pdf
低压固相烧结制备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 ① 成 维, 黄美松, 杨露辉, 张耀斌, 陈云志, 黄 志 (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 湖南 长沙 410126) 摘 要 以平均粒径为 20 μm 的自制高纯 LaB6粉末为原料,采用低压固相烧结工艺制备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考察了压制时间、 压力与致密度的关系,并探讨了致密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一次热压制备内径 Φ30 mm 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工艺 参数为烧结温度 2 000 ℃、热压压力 5 MPa、热压时间 2 h。 在此条件下,产品相对致密度可达到 95.9%,抗弯强度为 154 MPa,洛氏硬 度为 87,空心阴极发射电流大于 10 A/ cm2。 该工艺与其它制备工艺相比,设备要求低,产品相对致密度高,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LaB6阴极; 高致密度; 低压固相烧结; 力学性能 中图分类号 TG146.454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4.02.032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4)02-0122-03 Preparation of High⁃density LaB6Polycrystalline by Low⁃pressure Solid⁃state Sintering CHENG Wei, HUANG Mei⁃song, YANG Lu⁃hui, ZHANG Yao⁃bin, CHEN Yun⁃zhi, HUANG Zhi (Hunan Rare Earth Metal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6, Hunan, China) Abstract High⁃density LaB6polycrystalline bulks were fabricated by low⁃pressure solid⁃state sintering using self⁃ prepared LaB6powder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20 μm. An investigation was mad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sing time, pressure and density. The influence of density on material properties was studi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 parameters for once hot pressing of high⁃density LaB6polycrystalline of Φ30 mm are as follows sintering temperature of 2 000 ℃, sintering pressure of 5 MPa and holding time of 2 h. Under such conditions, the relative density, bend strength, Rockwell hardness and hollow cathode emission density of the LaB6polycrystalline are 95.9%, 154 MPa, 87 and more than 10 A/ cm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other preparation processes, this process with lower requirements for the equipment can bring products with higher relative density, presenting a broad prospect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LaB6cathode; high density; low⁃pressure solid⁃state sinte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LaB6是一种稀土硼化物,具有立方晶体结构,硼 原子把镧原子包裹在中间,镧原子为硼原子提供电子, 硼原子相互之间紧密连接。 LaB6的晶体结构使其具 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 同时还具有电子逸出功低、抗热辐射性能好、抗中毒能 力强等特点,比传统的 W 阴极和氧化物阴极性能优 越,是一种优良的阴极发射材料[1-3],在国防军工、航 空航天和民用领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5]。 LaB6在国防工业上存在重要的作用,国外对我国 进行技术封锁,公开报道内容有限。 近年来国外研究 重点在 LaB6单晶的制备应用方面[6]。 LaB6单晶受制 于设备,尺寸较小,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阴极性能接近单晶,尺寸更大,应用范围 更广,是现阶段重要的阴极材料。 本文通过 Φ30 mm 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阴极材 料的制备研究,确定了低压固相烧结工艺参数,单次热 压烧结可制备出相对致密度大于 94%的 LaB6多晶体 阴极材料。 1 实 验 1.1 原材料及设备 实验原料自制高纯 LaB6粉末,纯度大于 99.7%, 分析结果见表 1;粒度 D50=20 μm,分析结果见图 1。 表 1 LaB6粉末成分(质量分数) / % BLaFeMgSiCa 31.1568.560.01850.000130.00180.0077 CuCrMnCW 0.00040.00020.00030.0470.0088 ①收稿日期 2013-10-30 作者简介 成 维(1985-),男,湖南娄底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纯稀土金属、粉末及功能材料。 第 34 卷第 2 期 2014 年 04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4 №2 April 2014 图 1 LaB6粉末粒径分析 实验辅材内径 Φ30 mm 石墨模具。 实验设备真空热压烧结炉(可直接显示位移 量);电火花线切割机。 1.2 实验工艺 本研究工艺路线如下 装料→室温压实→热压烧结→冷却出炉→机加工 →成品 具体工艺步骤为称量适量的 LaB6粉末,装入石墨 模具后在室温条件下压实,然后放入真空热压炉内,真 空度达到 110 -2 Pa 以后开始加热升温,以 8 ℃ / min 升温速率加热到 1 100 ℃,保温 20 min,排除粉体中吸 附的水分等易挥发物质;停止真空泵充入氩气保护,再 以 6 ℃ / min 升温速率升温到 2 000 ℃,保温 10 min 后 开始加压,起始加压 2 MPa,30 min 后加大为 5 MPa, 压制时间为 2 h,随炉冷却后得到高致密度的 LaB6多 晶体,利用电火花线切割机对多晶块体进行加工后即 得到成品。 1.3 分析方法 ICP 分析 LaB6粉末杂质;高频红外燃烧法分析碳 含量;MASTERSIZER 2000 激光粒度仪测量粉末粒径 分布;排水法测量多晶体密度;D8 Advance 电子衍射 仪(XRD) 分析多晶体物相;JSM-5600LV 扫描电镜 (SEM)分析多晶体断口形貌;HR-150A 硬度计测量洛 氏硬度;CRIMS DDL100 电子万能试验机测量多晶体 抗弯强度。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LaB6多晶体致密度 本课题组利用多次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大尺寸高 致密度 LaB6多晶体,确定了压制温度、压力和时间对 致密度的影响[7]。 热压温度是烧结体致密度的关键 影响因素,温度越高致密度越大,但大于 2 000 ℃时六 硼化镧中镧元素被碳还原而逸出,影响产品品质,故采 用热压温度 2 000 ℃。 2 000 ℃ 下烧结时间与压制压 力对致密度影响如图 2 所示,可见压力大于 5 MPa 时 致密度变化很小,而 5 MPa 压力下保压超过 120 min 致密度基本不变;烧结所得多晶体加工成 Φ20 mm 的 圆柱体,采用排水法测量其密度,再与 LaB6多晶体理 论密度 4.721 g/ cm3相比即得到相对致密度[8]。 加压 烧结多晶体相对致密度可达到 85%~96%。 该工艺比 传统热压烧结所需温度低,压制压力小,相对致密度 高[9],比 SPS 烧结设备简单,压制压力低,适合工业制 备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10-11]。 所得多晶体样品颜色 为紫红色,可通过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成各种形状。 图 2 热压烧结时间、压力和致密度关系 2.2 低压固相烧结高密度 LaB6多晶体物相及形貌分析 把高致密度多晶体加工成 10 mm 15 mm 1 mm 长方体,采用电子衍射仪进行分析,图 3 为多晶体 XRD 谱图,从图 3 可以看出,衍射峰与标准 PDF 卡片 一一对应,为 LaB6单一物相,故该工艺条件下制备出 高致密度单一 LaB6多晶体。 图 3 LaB6多晶体 XRD 谱图 LaB6化学性质稳定,表面不容易腐蚀,平面扫描 难以显示晶界,为了观察晶界形貌以及断裂方式,对不 同致密度 LaB6多晶体进行断面电镜扫描,图 4 为不同 致密度 LaB6的 SEM 图,从图 4 可以看出,断面为穿晶 断裂,晶粒尺寸为 20 μm 左右;随致密度提高气孔数 321第 2 期成 维等 低压固相烧结制备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 量和直径变小,有助于提高多晶体的抗弯强度。 图 4 不同致密度 LaB6多晶体断面 SEM 照片 (a) 92%; (b) 95.2%; (c) 95.9% 2.3 力学性能分析 LaB6是优异的阴极材料,应用逐年增加,良好的力学 性能可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断裂等现象。 不同致密度 LaB6多晶体分别加工成 Φ20 mm 15 mm、4 mm 5 mm 50 mm 的样品测量多晶体洛氏 硬度、抗弯强度。 图 5 为不同致密度的多晶体的洛氏 硬度和抗弯强度。 从图 5 可以看出,LaB6多晶体洛氏 硬度和抗弯强度随致密度增加而增高,主要原因是气 孔量变少,增加了材料的疲劳承受能力。 图 5 不同致密度 LaB6多晶体力学性能 2.4 发射性能分析 采用本工艺加压烧结得到 95.9%高致密度 LaB6 多晶体,经机加工制备成空心阴极发射体,在国内某航 空单位进行应用测试,在空心阴极的 Xe 等离子环境 中,平均发射电流密度大于 10 A/ cm2,空心阴极放电 电压为 22~30 V,经过 2 000 h 以上应用分析表明,阴 极性能稳定,没有发现明显变形。 3 结 论 通过低压固相烧结工艺制备高致密度 LaB6多晶 体,以平均粒径为 20 μm 的自制高纯 LaB6粉末为原 料,考察不同压制时间和压力与致密度的关系,以及致 密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内径 Φ30 mm 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 2 000 ℃、压制压力 5 MPa、热压时间 2 h。 产品相对致 密度可达到 95.9%,抗弯强度为 154 MPa,洛氏硬度为 87,空心阴极发射电流大于 10 A/ cm2。 该工艺设备要 求低,产品相对致密度高,具有广阔的工业生产前景。 参考文献 [1] Post B, Moskowitz D, Glaser F W. Borides of Rare Earth Metal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coiety, 1956,78(9)1800-1802. [2] Chun⁃Hua Chen,Takashi Aizawa,Nobuo Iyi. Structrual refinement and thermal expansion of hexaborides[ J]. Jouranl of Alloys and Com⁃ pounds,2004,366L6-L8. [3] Youri Paderno, Varvara Paderno, Vladimir Filippov. Some crystal chemistry relationships in eutectic cocrystallization of d⁃and f⁃transi⁃ tion metal borides[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1995,219 116-118. [4] Shigeki Otani, Takaho Tanaka, Yoshio Ishizawa. Effect of PrB6 addi⁃ tion to LaB6crystals grown by the floating zone method[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1991,113329-332. [5] Olsen G H, Cafiero A V. Single⁃crystal growth of mixed(La,Eu,Y, Ce,Ba,Cs) hexa⁃borides for thermionic emission[J]. Journal of Crys⁃ tal Growth, 1978,44287-290. [6] Otani S, Nakagawa H, Nishi Y. Floating Zone Growth and High Tem⁃ peratrue Hardness of Rare⁃Earth Hexaboride CrystalsLaB6,CeB6, PrB6,NdB6,and SmB6[J]. Journal of Solid Statae Chemistry,2000, 154(1)238-241. [7] 黄美松,陈云志,张耀斌,等. 高致密度 LaB6多晶体的制备[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2012,40(3)33-34. [8] XB/ T501-2008,六硼化镧[S]. [9] 高瑞兰,于化顺,于普涟,等. LaB6多晶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32(6)593-596. [10] 周身林,张久兴,刘丹敏. 放电等离子固相烧结制备高密度 LaB6 阴极性能[J]. 强激光与离子束, 2010,22(1)171-175. [11] 金 帅,刘丹敏,周身林,等.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亚微米 LaB6 块体材料[J]. 稀有金属, 2008,32(5)631-635. 421矿 冶 工 程第 3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