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品位微细粒氧化铅锌矿选冶工艺研究.pdf
第3 3 卷第5 期 2 0 1 3 年1 0 月 矿冶工程 M D ⅡN GA N DM [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I U N G V 0 1 .3 3 №5 O c t o b e r2 0 1 3 低品位微细粒氧化铅锌矿选冶工艺研究① 程建国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4 1 0 0 1 2 摘要针对国外某氧化铅锌矿开展了选冶联合工艺研究,采用硫化焙烧一浮选工艺回收铅、锌。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样中的锌 主要以硫化锌和碳酸锌两种形式存在,铅主要以硫化铅和铅铁矾形式产出。闪锌矿和菱锌矿属于微细粒和细粒嵌布的范畴。硫化 剂、焙烧时间和焙烧助剂是影响硫化焙烧效果的主要因素,而焙烧温度、物料粒度的影响不显著。矿石中含有黄铁矿,因此硫化焙 烧不需另外添加硫化剂。采用硫化焙烧一混合浮选工艺,在焙砂磨矿粒度- 0 .0 3 8m m 粒级占9 2 .5 6 %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三次扫选、 十次精选闭路流程选别 中矿顺序返回 ,可获得产率2 2 .9 6 %、含P b9 .8 7 %、含z n3 8 .9 2 %、P b Z n 品位为4 8 .7 9 %的混合铅锌精矿, P b 、z n 回收率分别为7 5 .7 9 %和7 9 .7 8 %。 关键词氧化铅锌矿;硫化焙烧;混合浮选 中图分类号T D 9 2 5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3 .0 5 .0 2 7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3 0 5 0 1 0 6 0 5 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 M e t a l l u r g yT e c h n o l o g yf o rL o w - g r a d e F i n e - g r a i n e dL e a d - z i n cO x i d eO r e C H E N G J i a n - g u o C h a n g s h a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yC oL t d ,C h a n g s h a4 1 0 0 1 2 ,H u n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c o m b i n e db e n e f i c i a t i o n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t e c h n o l o g yh a sb e e na d o p t e di nt h er e s e a r c ho ns o m e1 c a d .z i n c o x i d eo r ea b r o a d .i nw h i c hl c a da n dz i n cw e r er e c o v e r e dw i t hap r o c e s so fs u l f i d a t i o nr o a s t i n g f l o t a t i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m i n e r a l o g i c a ls t u d yi n d i c a t e st h a t .t h ed o m i n a n tz i n ci nt h eo r es a m p l e se x i s t si nt h ef o r mo fz i n cS U l f i d ea n dz i n c c a r b o n a t e ,w h i l et h ep r e d o m i n a n tl e a d .b e a r i n gm i n e r a l sa r el c a ds u l f i d ea n dp l u m b o j a r o s i t e .B e s i d e s .b o t hs p h a l e r i t ea n d b o n a m i t ea r ef i n e g r a i n e da n df i n ed i s s e m i n a t e d .S u l f u r i z i n gr e a g e n t ,r o a s t i n gt i m ea n dr o a s t i n ga c t i v a t o ra r e p r i n c i p a l f a c t o r si n f l u e n c i n gs u l f i d a t i o nr o a s t i n ge f f e c t ,w h i l er o a s t i n g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f e e ds i z eb r i n gl i t t l ei m p a c to nr o a s t i n g .D u e t ot h ec o n t a i n m e n to fp y r i t ei nt h eo r e ,n os u l f u r i z i n gr e a g e n ti sn e e d e df o rs u l f i d a t i o nr o a s t i n g .T h ep r o c e s sf l o w s h e e to f s u l f i d a t i o nr o a s t i n gf o l l o w e db yb u l kf l o t a t i o nw a sa d o p t e di nt h et e s t .W i t hag r i n d i n gf i n e n e s so f 一0 .0 3 8m m9 2 .5 6 %. t h ec a l c i n ew a ss u b j e c t e dt oa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p r o c e s sc o n s i s t i n go fo n er o u g h i n g ,t h r e es t a g e so fs c a v e n g i n g ,t e ns t a g e so f c l e a n i n g w i t hm i d d l i n g sb a c kt ot h ec i r c u i ti ns e q u e n c e ,p r o d u c i n gal e a d z i n cb u l kc o n c e n t r a t ew i t h2 2 .9 6 %y i e l d , c o n t a i n i n g9 .8 7 %P ba n d3 8 .9 2 %Z n .a s s a y i n g4 8 .7 9 %P b Z n ,w i t haP br e c o v e r yo f7 5 .7 9 %a n dZ nr e c o v e r yo f7 9 .7 8 %. K e yw o r d s l c a d .z i n co x i d eo r e s u l f i d a t i o nr o a s t i n g b u l kf l o t a t i o n 硫化铅锌矿的不断开发,使其资源储量锐减,因此 氧化铅锌矿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氧化铅锌矿 虽然具有埋藏浅、易开采等优势,但同时具有高品位矿 少、中低品位矿多、性质复杂、难于选别等特点。近1 0 年的研究工作表明,选矿研究多集中在工艺、药剂、硫 化方式等方面。1 。5J ,冶金研究则以烟化法、碱浸法、加 压酸浸为主- 6 娟J ,而选矿一冶金联合工艺的研究却少见 报道。对于不同的氧化铅锌矿,由于矿石性质的差异, 所采用的处理工艺不尽相同,但磨矿粒度一般为一2 0 0 目 一7 5 m 含量占6 0 %一9 5 %,其中磨矿粒度- 7 5t x m 含量占6 0 %~8 0 %的研究报道约占7 2 %。实验室研究 指标依矿石性质变化较大,据粗略统计,对于嵌布粒度 较粗的氧化铅锌矿,氧化铅精矿品位一般为4 0 % 5 0 %,铅回收率一般为2 5 %一6 0 %,氧化锌精矿品位一 般为2 2 %一3 7 %,锌回收率为3 7 %~6 7 %【3 ’弘1 2J 。然而, 对于氧化铅锌矿而言,有时小型试验指标与工业试验 指标差距较大,表露出工艺的适应性问题。 本研究的对象为国外的氧化铅锌矿石,主要特点 是铅锌矿物嵌布粒度微细,需在磨矿粒度- 0 .0 2 6m m 粒级占9 0 %的条件下,9 0 %以上的闪锌矿和菱锌矿可 ①收稿日期2 0 1 3 0 3 2 4 作者简介程建国 1 9 5 9 一 ,男,河北邯郸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矿物加工和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第5 期程建国低品位微细粒氧化铅锌矿选冶工艺研究 呈单体产出,而采用硫化一黄药法、硫化.胺法等常规硫 化浮选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指标。为此,在工艺矿物学 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选冶结合的硫化焙烧.浮选法进行 试验研究,获得了含P b9 .8 7 %,含z n3 8 .9 2 %,P b Z n 品位为4 8 .7 9 %的铅锌混合精矿,P b 、Z n 回收率分别为 7 5 .7 9 %和7 9 .7 8 %。 1 矿石性质 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和黄铁矿,次为 菱锌矿、异极矿、方铅矿、铅砷氧化物和褐铁矿;脉石矿 物以石英为主,其次为方解石、重晶石、绢云母和有机 质 表1 。可供选矿回收的有益元素主要为锌,其次 是铅,其中锌品位为8 .9 4 %,铅品位为2 .6 0 % 见表 2 。锌主要以硫化锌和碳酸锌两种形式存在,分布率 分别占5 7 .0 5 %和3 0 .9 8 %,合计分布率为8 8 .0 3 % 见 表3 。铅以硫化物形式产出的占3 0 .7 7 %,以铅铁矾 形式产出的占6 1 .9 2 % 表4 。 表1 矿石中主要矿物含量 质量分数 /% 闪锌矿赤铁矿、褐铁矿菱锌矿异极矿方铅矿黄铁矿铅砷氧化物 z nP b l Y e F e 2 /硫化物S i 0 2A 1 2 0 3 C a O M g o S 表3 矿石中锌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表4 矿石中铅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矿石中闪锌矿含铁较低,多呈不规则粒状与黄铁 矿混杂交生而构成极为复杂的镶嵌关系,少数呈环带 状与胶状黄铁矿相间分布组成花瓣状集合体,部分呈 不规则粒状零星分布在菱锌矿或脉石中。菱锌矿多呈 球粒状或不规则状集合体以浸染状的形式分布在以绢 云母为主体的脉石中,部分则呈粒度极不均匀的不规 则团块状产出。方铅矿多呈不规则粒状沿黄铁矿粒间 充填,部分则呈微粒状与闪锌矿伴生,而与脉石的镶嵌 关系并不密切。黄铁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金属硫化 物,部分呈稠密浸染状与闪锌矿或方铅矿混杂交生或 呈各种形态以稀疏浸染状的形式嵌布在脉石中,少数 呈微粒状沿菱锌矿或脉石粒间零星分布。 闪锌矿和菱锌矿属于微细粒和细粒嵌布范畴,在 - 0 .0 2 6h i m 粒级占9 0 %的条件下,9 0 %以上的闪锌矿 和菱锌矿可呈单体产出。 2 研究方案 浮选法是目前处理氧化铅锌矿石最为常用的方 法,但受诸多条件的限制。脂肪酸直接浮选法,只对脉 石以硅酸盐为主的简单氧化铅锌矿有较好的浮选效 果,而脉石以碳酸盐为主时浮选效果不好,脉石含铁高 时浮选效果则更差;硫化一黄药法,一般先需脱除一1 0 斗m 的细泥,工艺过程不稳定,氧化铁含量高时浮选效 果较差,对于异极矿回收率较低;硫化一胺法对矿泥和可 溶性盐较为敏感,一般需要预先脱泥,虽可提高精矿品 位,但回收率较低。探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脂肪酸法、 硫化- 黄药法和硫化- 胺法,均无法获得满意的选别指标。 烟化法、碱浸法、加压酸浸法对所处理的物料各有 要求。烟化法要求合理配料,使炉渣组成符合要求,此 外每吨产品的能耗较高,而铅、锌回收率一般为8 5 % 和7 0 %,这些因素使烟化法的应用受到限制。碱浸 法、加压酸浸法对原料的铅、锌品位均有一定要求,处 理低品位氧化铅锌矿在经济上难以满足要求。 采用选冶联合的硫化焙烧.浮选工艺处理低品位 氧化铅锌矿石受到关注,其原因在于在技术和经济上 该方法更趋合理。硫化焙烧是在金属氧化矿中加入硫 化剂并在还原气氛下加热,使有用组分转变为固态金 属硫化物 焙砂 的工艺过程,常用的硫化剂为黄铁 矿、元素硫等,还原剂用粉煤或焦炭。与矿浆体系的表 面硫化相比,硫化焙烧的硫化过程是由矿物表面逐步 向其内部渗透,由此生成的硫化物更稳定,浮选过程受 干扰的程度更低。本文探索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硫化 焙烧一浮选法处理氧化铅锌矿的分离效果明显优二F 常 规浮选方法。因此,采用硫化焙烧一浮选工艺,通过硫 化焙烧条件试验和浮选试验,确定相关的工艺参数。 万方数据 1 0 8 矿冶工程第3 3 卷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3 .1 硫化焙烧试验 焙烧条件试验包括硫化剂用量、物料粒度、添加剂 用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试验。焙烧效果的评价均 按图1 所示的浮选流程进行。 粗精矿尾矿 图1不同焙烧条件下焙砂浮选流程 硫化焙烧过程的原理为 在一定温度下,作为硫化剂的元素硫或黄铁矿会 与有色金属氧化物发生硫化反应。氧化锌的硫化焙烧 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4 Z n O 3 S 2 4 Z n S 2 S 0 2 1 2 1 2 x Z n O 3 1 一x F e S 2 2 1 2 x Z n S 3 F e 】。S 1 2 x S 0 2 2 3 .1 .1 硫化剂用量试验焙烧条件物料粒度一0 .0 7 4 m m 粒级占4 1 .2 8 %,助剂用量1 .7 8 %,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6 0m i n ,焙砂自然冷却。焙砂浮选试验结 果见图2 。由图2 可知,随着硫化剂用量增加,铅、锌 品位和回收率均降低。因此,矿样焙烧无需另外添加 硫化剂,矿石中所含的黄铁矿即可满足硫化焙烧工艺 要求。 1 0 0 帅 8 0 7 0 誉逻6 0 至墼蜘 ”国4 0 3 0 2 0 1 0 O 外加硫化剂用量/% 图2 不同硫化剂用量焙烧所得焙砂浮选试验结果 3 .1 .2焙烧物料粒度试验 焙烧条件助剂用量 1 .7 8 %,焙烧温度7 5 0o C ,焙烧时间6 0m i n ,焙砂自然 冷却焙砂浮选试验结果见图3 。 长芝 囊鳘 - 0 .0 7 4 删n 粒级含量/% 图3 不同物料粒度焙烧所得焙砂浮选试验结果 图3 结果表明,适当的物料粒度,有利于提高硫化 焙烧的效果,所表现出的是铅、锌品位及回收率的差异。 焙烧物料粒度以- 0 .0 7 4m m 粒级占6 7 .2 3 %~7 5 .6 9 % 为宜。综合考虑,矿样焙烧物料粒度选择- 0 .0 7 4m m 粒级占6 7 .2 3 %。 3 .1 .3焙烧温度试验 焙烧条件焙烧物料粒度 一0 .0 7 4m m 粒级占6 7 .2 3 %,助剂用量1 .7 8 %,焙烧时 间6 0m i n ,自然冷却。焙砂浮选试验结果见图4 。 1 ∞ 9 0 8 0 7 0 零芝6 0 墓誓三 3 0 2 0 1 0 0 焙烧温度/ c 图4 不同焙烧温度所得焙砂浮选试验结果 从图4 结果可知,随着焙烧温度升高,精矿铅、锌 品位逐渐降低,而铅、锌回收率变化不大。因此,焙烧 温度以7 5 0 1 0 C 为宜。 3 .1 .4 焙烧助剂用量试验焙烧条件焙烧物料粒度 - 0 .0 7 4m m 粒级占6 7 .2 3 %,焙烧温度7 5 0o C ,焙烧时 间6 0m i n ,焙砂自然冷却。焙砂浮选试验结果见图5 。 由图5 结果可知,焙烧时不添加助剂,粗精矿铅、锌品 位和回收率均较低;添加助剂后,铅、锌品位和回收率 大幅度提高。助剂用量为1 .7 8 %时,铅、锌品位和回收 率均较高,再增加助剂用量,效果不明显。因此,助剂 用量以1 .7 8 %为宜。 ∞如踟加鲫鲫加如加m o 万方数据 第5 期 程建国低品位微细粒氧化铅锌矿选冶工艺研究1 0 9 零逻 囊蓍 助剂用量/% 图5 不同助剂用量焙烧所得焙砂浮选试验结果 3 .1 .5 焙烧时间试验焙烧条件物料粒度一0 .0 7 4 m m 粒级占6 7 .2 3 %,助剂用量1 .7 8 %,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变量,焙砂自然冷却。焙砂浮选试验结果 见图6 。 1 0 0 9 0 舯 7 1 1 誉芝6 0 墓譬 3 0 2 0 1 0 0 焙烧时间/., i n 图6 不同焙烧时间所得焙砂浮选试验结果 图6 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时间延长,铅、锌回收率 逐渐增加。焙烧时间为6 0m i n 时,精矿中铅、锌品位 和回收率较高。因此,焙烧时间以6 0r a i n 为宜。 综合焙烧条件试验可知,最佳焙烧条件为物料粒 度- 0 .0 7 4m m 粒级占6 7 .2 3 %,不添加硫化剂,助剂用 量1 .7 8 %,焙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6 0m i n ,焙砂自 然冷却。 3 .2 浮选试验 对硫化焙烧所得焙砂进行了优先浮选和混合浮选 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细磨条件下 - 0 .0 3 8n .L i /1 粒级占9 8 % ,铅锌难以分离,精矿互含较高。而混合浮 选可以得到P b Z n 品位大于4 8 %的混合精矿,且回收 率较高。为此,按混合浮选流程进行了石灰用量、水玻 璃用量、硫酸铜用量、捕收剂用量、流程结构等条件试 验,粗选最佳条件为磨矿粒度一0 .0 3 8n q l n 粒级占 9 2 .5 6 %,石灰用量50 0 0 ∥t ,水玻璃用量2 0 0 0g /t ,硫酸 铜用量1 0 0 ∥t ,D Y 一2 用量1 5 0 ∥t ,起泡剂M I B C4 0g /t 。 根据条件试验结果,进行了全流程开路试验。试 验流程为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七次精选 中矿顺序返 回 ,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 可知,开路试验可获得 含P b1 0 .2 5 %,含z n3 9 .3 3 %,P b Z n 品位为4 9 .5 8 %的 铅锌混合精矿,铅回收率5 4 .1 5 %,锌回收率5 4 .0 6 %。 表5 焙砂浮选开路试验结果 在开路试验的基础上,按一次粗选、三次扫选、十次 精选 中矿顺序返回 流程进行了浮选闭路试验。粗选 工艺条件为磨矿粒度- 0 .0 3 8m m 粒级占9 2 .5 6 %,石 灰用量50 0 0g /t ,水玻璃用量20 0 0g /t ,硫酸铜用量 1 0 0g /t ,D Y 一2 用量1 5 0g /t ,M I B C 用量4 0g /t ;扫选药 剂制度为D Y 一2 用量7 5e /t ,M I B C 用量2 0g /t ;精选药 剂制度为水玻璃用量5 0 0g /t ,D Y .2 用量5 0g /t 。试验 结果见表6 。闭路试验可获得含铅9 .8 7 %、含锌 3 8 .9 2 %,P b Z n 品位为4 8 .7 9 %的铅锌混合精矿,铅回 收率7 5 .7 9 %,锌回收率7 9 .7 8 %。精选次数较多,一方 面说明人选物料较细,需要多次精选,另一方面也说明 经硫化焙烧,氧化铅锌矿转变成为硫化矿 至少在矿 物表面形成了稳定的硫化膜 。 表6 闭路试验结果 4 结论 1 矿样具有含铅半氧化锌矿石的特征,含锌为 8 .9 4 %,含铅为2 .6 0 %。锌主要以硫化锌和碳酸锌两 种形式存在,分布率分别为5 7 .0 5 %和3 0 .9 8 %;铅主要 以硫化铅和铅铁矾形式产出,分布率分别为3 0 .7 7 %和 6 1 .9 2 %。闪锌矿和菱锌矿属于微细粒和细粒嵌布的 ∞蛐蛐伯矾∞加如加m o 万方数据 l l O矿冶工程第3 3 卷 范畴,在一0 .0 2 6m m 粒级占9 0 %左右的磨矿粒度条件 下,9 0 %以上的闪锌矿和菱锌矿可呈单体产出。 2 硫化剂、焙烧时间和焙烧助剂是影响硫化焙烧 效果的主要因素,而焙烧温度 7 5 0 ~9 0 0 ℃ 、物料粒 度 一0 .0 7 4m m 粒级占6 5 %一9 0 % 的影响不显著。由 于矿石中含有黄铁矿,因此硫化焙烧不需另外添加硫 化剂。最佳硫化焙烧条件为物料粒度一0 .0 7 4m m 粒 级占6 7 .2 3 %,不添加硫化剂,焙烧助剂用量1 .7 8 %,焙 烧温度7 5 0 ℃,焙烧时间6 0m i n ,焙砂自然冷却。 3 采用硫化焙烧.混合浮选工艺,在焙砂磨矿粒 度一0 .0 3 8m m 粒级占9 2 .5 6 %条件下,经一次粗选、三 次扫选、十次精选 中矿顺序返回 流程选别,可获得 产率2 2 .9 6 %,含P b9 .8 7 %,含z n3 8 .9 2 %,P b Z n 品位 为4 8 .7 9 %的混合铅锌精矿,P b 、z n 回收率分别为 7 5 .7 9 %和7 9 .7 8 %。 参考文献 [ 1 ]任占誉,王吉坤,魏昶,等.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的硫化及浮选 『J ] .云南冶金,2 0 0 9 ,3 8 1 2 7 2 9 . [ 2 ] 夏青,尹艳芬,李晓波,等.西部某氧化铅锌矿选铅试验研究 [ J ] .金属矿山,2 0 0 9 6 8 4 8 7 . [ 3 ] 何晓娟,徐晓萍,付广钦.云南某难选氧化铅锌矿浮选试验研究 [ J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1 0 6 1 6 1 9 . [ 4 ] 周小四,王少东,彭芬兰,等.某氧化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J ] .昆 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0 1 1 ,2 7 5 卜6 . [ 5 ] 孙伟,张祥峰,刘加林,等.云南沧源某氧化铅锌矿浮选工艺研 究[ J ] .金属矿山,2 0 1 2 3 7 8 8 1 . [ 6 ]梁杰,王华.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的烟化法富集工艺[ J ] .有色 金属 冶炼部分 ,2 0 0 5 4 5 7 . [ 7 ]刘清,赵由才,招国栋.贫杂氧化铅锌矿制备铅锌精矿的新工艺 [ J ] .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1 0 ,2 4 2 2 9 - 3 3 . [ 8 ] 贺山明,王吉坤,闫江峰,等.氧化铅锌矿加压酸浸试验研究[ J ] . 湿法冶金,2 0 1 0 ,2 9 3 1 5 9 1 6 1 . [ 9 ]皇甫明柱,王宏菊,刘全军.云南某低品位氧化铅锌矿石选矿试验 研究[ J ] .金属矿山,2 0 0 9 8 4 9 5 2 . [ 1 0 ]王红梅,荆平,孙阳,等.陕西某氧化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 J ] .矿产综合利用,2 0 0 9 5 1 卜1 3 . [ 1 1 ]曲志强,费九光.某氧化铅锌矿浮选技术研究[ J ] .有色矿冶, 2 0 1 2 ,2 8 5 2 0 2 5 . [ 1 2 ] 乔吉波,杨玉珠.宁南难选氧化硫化混合铅锌矿选矿工艺研究 [ J ] .矿产综合利用,2 0 1 3 1 1 9 - 2 2 . 有色矿冶 2 0 1 4 年征订启示 有色矿冶是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辽宁省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的有色金属工业专业技术性科技刊 物。是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人编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 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 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设有有色金属地质、采矿、选矿、有色冶炼、金属材料与压力加工、分析检测、节能、安全与 环保、技术经济等栏目。内容丰富,版面活泼。 有色矿冶重点报道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生产、设计、科研、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及发明创造、技术改造、合理化 建议、技术信息等。 有色矿冶还承办各种广告业务,主要介绍有色矿山地质、采矿、选矿、冶金、机电等设备、科研产品、供求信息等, 欢迎国内外客户广为利用。 有色矿冶为双月刊,6 4 页、大1 6 开本 2 8 5m i n x 2 1 0m m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 N2 1 - 1 1 1 2 /T F ,国际 标准刊号I S S N1 0 0 7 - 9 6 7 X 。全年6 期,每期定价1 0 .0 0 元,全年共计6 0 .0 0 元。从现在起开始办理2 0 1 4 年征 续 订手 续。本刊为自办发行,如欲订阅请向本刊索取订单。订阅者可直接从邮局汇款至本刊编辑部,也可转账至指定账户。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十三纬路5 8 号有色大厦9 0 1 室有色矿冶编辑部邮政编码1 1 0 0 1 4 电话0 2 4 2 2 7 1 9 6 2 3传 真0 2 4 2 2 7 1 7 6 7 4 电子信箱y s k y m 1 2 6 .t o m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