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石尾矿传统煅烧研究.pdf
第3 4 卷 2 0 1 4 年0 8 月 矿冶 工 程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4 A u g u s t2 0 1 4 白云石尾矿传统煅烧研究① 张江江,张玉柱,邢宏伟,胡长庆,龙跃,李 杰 河北联合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省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 6 3 0 0 9 摘要在达到白云石尾矿脱硫所需的较好煅白质量的条件下,对传统煅烧白云石尾矿进行实验研究,测定最佳煅烧温度和时间。 结果表明传统煅烧白云石尾矿所需最佳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分别是11 0 0o C 和1 2 0m i n 。 关键词白云石尾矿;温度;时间 中图分类号T F 5 3 4 .1文献标识码A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1 2 9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4 0 8 0 4 6 7 0 3 金属镁由于其优良的机械加工性能和物理化学性 能,正以“时代金属”的角色在冶金材料的舞台上出 现,再加上其蕴藏量非常丰富,被誉为2 1 世纪最有前 途的绿色金属工程材料和轻量化材料u 。2J 。我国是全 球金属镁生产第一大国,对白云石尾矿进行煅烧可以 冶炼镁,从而利用镁对铁水进行脱硫口。6 ] 。 烧时间后断电,等炉膛冷却到室温后将样品拿出,进行 称重,记录煅烧后的煅白的质量。 实验中对白云石尾矿破碎采用圆盘破碎机,功率 为1 5k W 、转速6 5 0r /m i n 、给料最大粒度4 5m m 、出料 粒度6 1 0m m 。传统煅烧实验所用的煅烧装置为箱 式电阻炉。 1 实验条件与方法2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材料白云石尾矿的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见表1 。2 .1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烧损率的影响 表1 实验用白云石尾矿化学组成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为更好的确定白云石煅烧的最佳煅烧温度和煅烧 时间范围,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 实验第一个阶段用天平分别称取4 份质量均为 1 0 0g 的白云石,倒入刚玉坩埚内待用,并进行编号。 实验分四次进行,每次实验的时间均为1 2 0m i n 。调整 箱式电阻炉温度控制器上的保温温度,4 次实验的温 度分别为9 5 0 、10 0 0 、11 0 0 和12 0 0 ℃。当温度达到 设定温度时,开始计时,1 2 0m i n 后断电。炉膛冷却到 室温后将样品拿出,进行称重,记录煅烧后的煅白的 质量。 实验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实验数据分析确 定在哪一煅烧温度下,白云石的烧损率较好,并将该温 度定为第二阶段实验的煅烧温度。用天平分别称取4 份质量均为1 0 0g 的白云石,倒人刚玉坩埚内待用,并 进行编号。实验分4 次进行,每次实验的温度相同。 煅烧的时间分别为8 0 、1 0 0 、1 2 0 和1 4 0m i n 。到达煅 白云石尾矿的烧损率白云石尾矿的烧损率指白 云石尾矿在煅烧过程中可烧去的质量百分数 如白云 石尾矿中的水分、C O 和有机物等 。白云石尾矿的烧 损率可用式 1 计算 形.一职 叼烧损 二≯1 0 0 % 1 W1 式中形。为白云石尾矿的质量,g ;形为煅烧后残存的 段白尾矿的质量,g 。 2 .1 .1第一阶段传统煅烧实验 当煅烧时间恒定均为1 2 0m i n 时,煅烧温度对烧 损率的影响如图1 所示。 煅烧温度/℃ 图1 煅烧温度与烧损率的关系 ①收稿日期2 0 1 4 0 4 2 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 0 1 2 B A E 0 9 B O O 作者简介张江江 1 9 8 7 一 ,女,河北衡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4 卷 由图1 分析可知,当白云石尾矿的质量和煅烧时 间恒定时,白云石尾矿的烧损率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按照白云石烧损率要达到4 6 .5 %一4 7 .5 %才能 进行后续还原反应的要求,当煅烧温度高于l2 0 0o C 时,白云石的烧损率大于4 7 .3 %,是过烧;而当煅烧温 度小于9 5 0o C 时,白云石尾矿的烧损率小于4 5 .3 %,是 欠烧。当温度在10 0 0 ~12 0 0o C 范围内时,白云石的 烧损率介于4 6 .5 %- 4 7 .3 %之间,符合煅烧的要求。因 为当煅烧温度在11 0 0o C 时,烧损率为4 7 .0 %,烧损率 的值较好,所以选定该温度为第一阶段传统煅烧实验 的固定煅烧温度,以确定不同煅烧时间对白云石尾矿 烧损率的影响。 2 .1 .2 第二阶段传统煅烧实验 煅烧温度恒定均为11 0 0 。C ,煅烧时间对烧损率的 影响如图2 所示。 煅烧时间I m i . 图2 煅烧时间与烧损率的关系 与第一阶段的实验分析类似,由图2 分析可知,当 煅烧温度恒定时,白云石尾矿的烧损率随煅烧时间的 增加而增大。当煅烧时间低于1 0 0m i n 时,白云石尾 矿的烧损率低于4 6 .8 %,如煅烧时间高于1 4 0m i n 时, 烧损率高于4 7 .4 %;当煅烧时间为8 0m i n 时,白云石的 烧损率仅为4 5 .6 %,白云石属于欠烧,均达不到要求。 故在1 0 0 ~1 4 0r a i n 时问范围内,白云石的烧损率为 4 6 .8 %~4 7 .4 %,煅烧效果较佳,即所得的煅白质量较好。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控制煅烧的条件,防止过烧 和欠烧现象的产生以得到较好质量的煅白尾矿,才能进 行后续的还原反应。采用传统煅烧方式,需将白云石尾 矿在l0 0 0 ~12 0 0 ℃的温度下,煅烧1 0 0 - 1 4 0m i n 。 2 .2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煅白水化活性度的影响 煅白的水化活性度是指煅白中的C a O 与M g O 的 吸水能力,煅烧白云石的水化活性度与煅烧条件 温 度、时间、白云石块度 有关。用传统的煅烧方式,如 果煅烧温度超过12 0 0o C 或者低于10 0 0o C ,则煅白的 水化活性度较低。若煅白过烧,则水化活性度会降低; 若煅白欠烧,则水化活性度很低,低于某标准值时,镁 的还原效率会很低,不利于生产。 煅白的水化活性度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定。称取3 g 煅白,置人称样瓶中,加入5m L 水,然后将称样瓶放 在烘干箱内于1 5 0 ℃温度下烘1 .5h ,在称其质量,按 式 2 即可算出水化活性度 职’一形,’ 水化活性度 乇≯1 0 0 % 2 w 1 式中形.’为煅白的质量,g ;职’为吸湿烘干后煅白的质 量,g 。 煅白的水化活性度也可通过理论值计算得出。对 烧损率合格的煅白经化学分其中M g O 的百分含量为 2 1 .1 6 ,C a O 的百分含量为2 9 .5 l ,按3g 计算,其中含 M g O 为1 .1 7 6g ,C a O 为1 .6 9 2g 。 M g O 与H 0 按M g O H 2 0 一- - - M g O H 2 式反应, 则M g O 的吸水量为0 .5 2 9g 。C a O 与H 2 0 按C a O H 2 0 - - C a O H 式反应,C a O 的吸水量为0 .5 4 4g 。因 此,3g 煅白总吸水量为M g O 与C a O 的吸水量之和,即 1 .0 7 3g 。理论煅烧白云石的水化活性度的计算值为 阢’一形.’ 水化活性度 二≮} 1 0 0 % W I 1 .0 7 3x1 0 0 %3 5 .8 %. I I } IJ ‘历 3 ,.甚‘炀. 3 因此,根据理论计算,煅烧白云石的水化活性度在 煅烧条件 温度、时间、白云石的块度 较好的情况下 可达3 6 %左右。 如果白云石煅烧条件控制较好,煅白确实具有较 大的水化活性度,根据煅白的M g O 、C a O 的含量计算 的水化活性度应与实际测量值相近。如果不同则说明 煅白中的M g O 或C a O 不具有活性或反应性,那么这种 煅白不是过烧就是欠烧。 2 .2 .1第一阶段传统煅烧实验 当煅烧时问恒定,每组煅烧时间均为1 2 0m i n 时, 煅烧温度对水化活性度的影响如图3 所示。 摹 \ 魁 掣 蠼 S 若 煅烧温度/℃ 图3 煅烧温度与煅白的水化活性度的关系 万方数据 2 0 1 4 年0 8 月 张江江等白云石尾矿传统煅烧研究 根据白云石尾矿煅烧温度与烧损率关系实验分析 可得,当煅烧温度在10 0 0 一l2 0 0o C 内时,白云石的烧 损率符合工艺要求。由图3 分析可知,煅白的水性度 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0 0 0 12 0 0c c 范围 内,煅白的水化活为3 5 .3 %一3 6 .4 %,符合理论值要求, 即煅烧条件控制得较好。而当煅烧温度为9 5 0 ℃时, 煅白的水化活性度仅为3 3 .3 %,数值较低与理论值相 差较大,煅白的质量不佳。 2 .2 .2 第二阶段传统煅烧实验 煅烧温度不变,每组煅烧温度均为11 0 0 ℃,煅烧 时间对水化活性度的影响如图4 所示。由图4 分析可 知,在1 0 0 0 ~1 2 0 0o C 温度下煅烧1 0 0 1 4 0m i n 获得 葶 \ 魁 趟 妇 g 苗 煅烧时间/r a i n 图4 煅烧时间与煅白的水化活性度的关系 的煅白具有较好的水化活性度,煅烧的条件控制得好。 当煅烧时间为1 2 0m i n 时,煅白的水化活性度为3 6 .3 %, 符合理论计算值的要求。 3 结论 在达到白云石尾矿脱硫所需的较好煅白质量的条 件下,对传统煅烧白云石尾矿进行实验研究,所需最佳 煅烧温度10 0 0 12 0 0 ℃下煅烧时间1 0 0 1 4 0m i n 时,获得的煅白具有较好的水化活性度。 参考文献 [ 1 ] Z u oT i e y o n g ,D oW e n b o .T h ed e v e l o p i n gs t r a t e g yo fC h i n e s em a g n e s i . u ma l l o y [ J ] .J o u m a lo fG u a n g d o n gN o n F e r r o u sM e t a l s ,2 0 0 5 z 1 1 4 . [ 2 ] 柳一呜,喻新平.白云石的综合开发利用[ J ] .云南化工,2 0 0 3 ,3 0 1 5 7 . [ 3 ]湘潭钢铁厂等镁砂实验小组.碳酸氢镁法 常压 从白云石尾矿 中制取金属镁砂实验[ J ] .耐火技术,1 9 7 7 3 1 4 . [ 4 ]冯聚和.铁水预处理与钢水炉外精炼[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 社.2 0 0 6 . [ 5 ] 杨天钧,高征铠,刘述临,等.铁水炉外脱硫的新进展[ J ] .钢铁, 1 9 9 9 1 6 5 6 9 . [ 6 ]叶树峰,赵俊学,张铭,等.铁水脱硫剂的研究和发展[ J ] .江西 冶金,1 9 9 8 ,2 1 5 - 8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