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1铝合金高应变速率本构参数研究.pdf
第3 l 卷第6 期 2 0 1 1 年1 2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l №6 D e c e m b e r2 0 ll 6 0 6 1 铝合金高应变速率本构参数研究① 刘再德1 ,王冠2 ⋯,冯银成2 ”,李落星2 ,3 1 .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 1 8 0 5 2 ;2 .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 1 0 0 8 2 ;3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 1 0 0 8 2 摘要通过冲击拉伸试验,研究了6 0 6 1 铝合金在自然时效态和人工时效态,在应变速率为0 .0 0 1 一l5 0 0s “条件下的动态拉伸力 学行为。采用J o h n s o n C o o k 本构模型可以更真实地描述冲击载荷条件下6 0 6 1 铝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结合试验数据,获得了自然 时效态和人工时效态6 0 6 1 铝合金的本构关系参数。研究表明,J o h n s o n - C o o k 本构模型适用于描述金属材料从低应变率到高应变率 下的动态行为,同样也可用于准静态变形的分析。 关键词铝合金;冲击拉伸试验;高应变速率;J o h n s o n C o o k 本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7 r G l 4 6 .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1 0 6 0 1 2 0 0 4 H i g h - - s t r a i n - - r a t eC o n s t i t u t i v eP a r a m e t e r so f6 0 6 1A l u m i n u mA l l o y s L I UZ a i .d e l ,W A N GG u a n 2 ”,F E N GY i n .c h e n 9 2 ”,L IL u o .x i n 9 2 3 1 .N o n f e m e t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h i n a - C a n a d a - f a p a n A l u m i n i u mG oL t d ,S h e n z h e n5 1 8 0 5 2 ,G u a n g d o n g ,C h i n a ;2 .S t a t e 研L a b o r a t o r yo fA d v a n c e d 胍协a n dM a n u f a c t u r ef o rV e h i c l eB o d y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 1 0 0 8 2 ,H u n a n , C h i n a ;3 .C o l l e g eo f M a t e r i a l sS c i e n c e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H u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C h a n g s h a4 1 0 0 8 2 ,H u n a n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D y n s J I l i ct e n s i l em e c h a n i c a lb e h a v i o r so f6 0 6 1a l u m i n u ma l l o yh a v eb e e ns t u d i e db yt e n s i l ei m p a c tt e s ta ts t r a i n r a t eo f0 .0 0 1 15 0 0S “u n d e rn a t u r a la g i n ga n da r t i f i c i a la g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 .J o h n s o n - C o o kc o n s t i t u t i v em o d e lc a l lm 鹏 a c c u r a t e l yd e s c r i b et h ed y n a m i cm e c h a n i c a lb e h a v i o r so f6 0 6 1a l u m i n u ma l l o yd u r i n gi m p a c tl o a d i n g .B a s e do nt h ee x p e r i - m e n t a ld a t a ,t h ec o n s t i t u t i v ep a r a m e t e r so fn a t u r a la g i r I ga n da r t i f i c i a la s i n g6 0 6 1a l u m i n u ma l l o yw e r eo b t a i n e d .T h e 陀- s u h ss h o wt h a tJ o h n s o n C o o kc o n s t i t u t i v em o d e li sa p p l i c a b l et od e s c r i b et h ed y n a m i cd e f o r m a t i o nb e h a v i o r so fm e t a l l i c m a t e r i a l sf r o mt h el o ws t r a i nr a t et oh i s hs t r a i nr a t ea n dc a l la l s ob eu s e df o rq u a s i s t a t i cd e f o r m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 K e yw o r d s a l u m i n u ma l l o y ;t e n s i l ei m p a c tt e s t ;h i s hs t r a i nr a t e ;J o h n s o n C o o kc o n s t i t u t i v em o d e l 6 0 6 1 铝合金属A I M g S i 系,是一类可热处理强化 的中高强度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和耐蚀性,较 高的韧性,可进行阳极氧化着色旧o ;无应力腐蚀破裂倾 向、焊接性能良好口’;在热状态下的塑性很好,可用来制 造结构复杂的、薄壁中空的挤压制品,还可进行模锻、拉 伸、深冲和各种变形程度很大的塑性变形加工。因此 6 0 6 1 铝合金作为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和体育 等领域HJ ,尤其在汽车行业,替代钢用作汽车零部件,成 为地铁、列车、轻轨等轻量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q j 。 在铝合金快速成型、结构碰撞等过程中,材料将发 生高速变形。材料的屈服应力、强度极限以及伸长率 等参数在不同的变形速率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将发生改 变。因此,分析工程结构件在冲击载荷下的响应时,需 要能描述材料在大应变、宽应变速率范围以及宽温度 范围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典型的本构模型通常定义 为等效应力与等效塑性应变、等效塑性应变率和温度 的函数关系,高应变率下金属材料的本构关系包括基 于有效试验数据的纯经验性的本构模型 如J o h n s o n , C o o k 和K h a n 等 归1 和基于材料变形机制的物理本构 模型 如Z e f i l h 等 0 1 。 本文利用冲击拉伸试验装置获得了6 0 6 1 铝合金 动态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拟合得到了相应的J o h n s o n - C o o k 本构模型参数,为汽车铝合金结构件设计加工提 供理论依据。 1 动态冲击拉伸试验 1 .1 试验装置及原理 图1 为旋转盘式间接杆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示 意图。当安装在高速旋转盘上的双片锤头撞击撞块 时,撞块与输入杆相连的接近理想弹塑性的前置金属 ①收稿E t 期2 0 1 1 4 6 - 2 6 作者简介刘再德 1 9 5 6 一 ,男,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加工研究。 万方数据 第6 期刘再德等6 0 6 1 铝合金高应变速率本构参数研究 1 2 1 短杆便被拉断,从而在输入杆中产生拉应力方波脉冲。 脉冲传至试件,并在输入杆与输出杆中分别传播反射 波和透射波。前置金属短杆的作用既相当于脉冲发生 器,又相当于滤波器,滤掉了锤头撞击撞块时由于撞块 自由端的存在而引起的拉伸脉冲抖动,所以该装置产 生的拉伸脉冲平稳,并且脉冲的幅值、宽度和上升沿十 分容易控制,只要选用不同直径和长度的前置金属短 杆以及不同的撞击速度就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获得不同 幅值、宽度和上升沿平稳的方波脉冲,从而可以实施不 同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冲击拉伸试验1 。。 媳∑ ≥ 伙 l ‘1 i 飚 ≥ 与 ,\ i 乙H 一 l 图1冲击拉伸试验装置及其测试原理示意 l 锤头;2 撞块;3 前置金属短杆;4 输入杆;5 试件; 6 输出杆;7 应变片;8 多通道超峁蠡应变仪;9 瞬态波 形存储器;l 卜计算机 根据一维应力波理论,试验件中的应力矿 t 、应 变8 t 和应变速率套 I 分别表示为 矿 t [ E A / 2 A , ] [ 占l t 占, t 占; t ] 鲋/A 。 占。 t . 1 一 占 t c o /t 【[ 占i £ 一8 , t 一8 t t ] d f 一 2 c o 他 【[ 色 t 一占。 t ] d r 2 ; t c j /t [ 占i t 一F , t 一占。 t ] 2 C o /t [ 占i t 一占。 t ] 3 式中A ,和工。分别为试件试验段的横截面积和长度, C o 、A 和E 分别为图中输入杆和输出杆的弹性纵波波 速、横截面积和弹性模量;占; t 和占, t 分别为输入杆 上应变片测得的入射波和反射波应变信号;占。 t 为输 出杆上应变片测得的透射波应变信号。 1 .2 试验结果 通过动态冲击拉伸试验得到了6 0 6 1 铝合金自然 时效态和人工时效态下3 组不同应变速率的应力应变 曲线。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 知,两种状态下,在加载至极限强度的过程中,材料的 模量变化很小,但是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材料的极限 强度相应增大,表现出应变速率强化效应。 真应变 图26 0 6 1 铝合金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a 自然时效态; b 人工时效态 2 模型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2 .1 模型的选择 迄今已提出了多种本构模型来描述金属材料的率 相关动态响应,这主要有两类①经验本构模型,主要 包括J o h n s o n - C o o k J - C 模型、K l o o p C l i f t o n S h a w k i 模 型、C a m p b e H 模型、K l e p a c z k o 模型等;②基于物理学 的本构模型,主要包括H o g e - M u k h e r j e e 模型、P r e s t o n T o n k s w a l l a c e 兀w 模型、S t e i n b e r g G u i n a n 模型、 S t e i n b e r g - G u i n a n - L u n d S G L 模型、Z e r i l l i - A m s t r o n g Z A 模型、广义Z e f i U i A m s t r o n g 模型和M T S 模型等。 在上述模型中,J - c 模型是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模 型之一,如动力学程序L S D Y N A 、M S C 、D y t 舢和 A B A Q U S /e x p l i c i t 均采用了该模型。它考虑了温度、应 变率和应变等因素,形式简单,具有清晰的物理解释, 同时参数较少并较容易得到。J C 模型适用于描述金 属材料从低应变率到高应变率下的动态行为,甚至可 以用于准静态变形的分析,因此针对前述试验结果采 用J .C 模型进行描述。 J C 模型是一种经验型的粘塑性本构模型,这种 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金属材料的加工硬化效应、应变 率效应和温度软化效应。 J c 材料模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l 卷 1 只涉及应力,此时J C 本构关系的表达形式为 矿 A B e p “ 1 C l n ’ [ 1 一 r ’ “] 4 式中占。为真实塑性应变;量’为无量纲应变速率,善’ ∥8 0 ,占为有效塑性应变速率,;。为参考塑性应变速率 本文中取8 0 0 .0 0 18 ‘1 ;T ’ r 一% / L 一 死 ,为无量纲温度,r 为环境温度,死为室温,L 为材 料熔点温度;A 为屈服应力,M P a ;B 为幂指前系数, M P a ;n 为硬化系数;C 为应变率敏感性系数。其中A 、 曰、C 、m 、r t 为5 个待定系数,需要根据不同应变速率和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来拟合。这一部分 可由动态拉伸试验确定材料常数。 本文未考虑不同温度的影响,所有试验均在室温 下进行,即T 7 “ o ,因此式 4 可简化为 t l r A B 6 p “ 1 C l n 8 ‘ 5 2 只涉及断裂时的应变,其表达式为 F 7 [ D l D 2 e x p D 3 矿’ ] [ 1 D 4 l n 量‘] [ 1 D 5 r 。] 6 . 式中矿’ p /o “ 希,即压力与V o nM i s e s 等效应力的比 值;损伤参数D ∑ A 8 /8 , l 时断裂发生,其中‘ A e 为积分循环期间的等效塑性应变增量。可由圆筒 爆炸试验来完成这一部分相关系数的确定。 2 .2 参量的拟合 根据试验结果拟合J - C 模型的参量,数据处理过 程分为2 步。 1 确定应变率敏感性系数C 。在固定的应变值 岛下,通过不同应变速率下的数据拟合出参数C ,此 时,将式 5 简化为 盯 D 1 C l n 拿 D D C I n 导 7 8 08 n 其中D A B 6 p 4 ,通过拟合求出D 、D C ,D C /D 即得到 值C 。 2 选取一条应力应变曲线,将经推导而得到的参 量C 代入本构关系中,在曲线中取不同应变值占。下所 对应的应力盯,通过拟合来求得参量A ,B ,r t 。 基于上述步骤,最终得到6 0 6 1 铝合金人工时效态 的J C 模型的4 个参量为A 2 0 5 .7 8 ,B 1 3 0 .5 9 ,,l 0 .3 5 7 ,C 0 .0 1 5 。由此可得出6 0 6 1 铝合金人工时效 态的动态塑性本构方程为 矿 2 0 5 .7 8 1 3 0 .5 9 占,0 3 5 7 1 0 .0 1 5 I n 善 8 。 印 同理,根据上述步骤也可求出6 0 6 1 铝合金自然时 效态的J .C 模型的4 个参量分别为A 6 9 .5 2 ,B 1 0 6 .9 9 ,,l 0 .3 7 3 ,C 0 .0 9 0 6 。6 0 6 1 铝合金自然时效 态的动态塑性力学本构关系为 盯 6 9 .5 2 1 0 6 .9 9 8 奶 1 o .n 善 9 。a 0 9 0 6 1 .‘岛1 ’。 图3 为6 0 6 1 铝合金不同条件下由J C 模型得到的 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对比。由图3 可知,试验曲线和 模拟曲线较为接近,这也验证了所得到的J C 模型参量 的准确性。从图3 b 可以看出,J C 模型得到的动态本 构关系也可以很好地分析准静态下的变形。 真应变 图36 0 6 1 铝合金不同条件下模拟曲线与试验曲线的对比 a 自然时效态; b 人工时效态 3 结论 1 动态冲击拉伸试验得到的6 0 6 1 铝合金自然时 效态和人工时效态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表明,两种状态 下,在加载至极限强度的过程中,材料的模量变化很 小,但是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材料的极限强度相应增 大,表现出应变速率强化效应。 2 基于J C 模型,6 0 6 1 铝合金挤压件人工时效态的 动态塑性本构方程为盯 2 0 5 .7 8 1 3 0 .5 9 8 。0 ‘3 5 7 X 1 0 .0 1 5 I n 孚 ,自然时效态的动态塑性本构方程 S O 为盯 6 9 .5 2 1 0 6 .9 9 e o o “ 扔 1 0 .0 9 0 6 1 n 导 。 占0 3 模拟曲线和试验曲线的对比说明,J c 模型适 用于描述金属材料从低应变率到高应变率下的动态行 为,同样也可用于准静态变形的分析。 万方数据 第6 期刘再德等6 0 6 1 铝合金高应变速率本构参数研究 参考文献 [ 1 ] 黄伯云,李成功,石力开.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第4 卷 有色金 . 属材料工程 上 [ M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5 . [ 2 ] 李晶.合金元素对A l - M g - S i 系铝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的研究 [ D ] .上海上海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院,2 0 0 6 . [ 3 】谢水生,刘静安,黄国杰.铝加工生产技术5 0 0 问[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6 . [ 4 】C h o uc ,H s uc ,L e eS ,e ta 1 .E f f e c t so fH e a tl r e a l m e n t s0 1 1A A 6 0 6 1 a l u m i n u ma l l o yd o f o n n e db yc r c s s - c h a n n e le x t r u s i o n [ J ] .J o u r n a lo f M a t e r i a l sP r o c e s s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2 0 0 8 。2 0 2 1 /2 /3 l 一6 . [ 5 ]丁向群,何国求。陈成澍.6 0 0 0 系汽车车用铝合金的研究应用进 展[ J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 0 0 5 ,2 3 2 3 0 2 - 3 0 5 . [ 6 】G a v g a l iM ,T o t i kY 。S a d d e rR .T h ee f f e c t so f a r t i f i c i a la g i n g0 1 1w e a r p r o p e r t i e so fA A6 0 6 3a H o y [ J 】.N h t e r i a l sk t t e m ,2 0 0 3 ,5 7 2 4 / 2 5 3 7 1 3 3 7 2 1 . [ 7 ] 尹丽丽.6 0 0 5 A 合金的加工特性和性能[ J ] .轻合金加工技术, 2 0 0 0 ,2 8 6 4 1 - 4 3 . [ 8 ] 彭晓东,李玉兰,刘江.轻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 J ] .机械工 程材料。1 9 9 9 。2 3 2 l 一5 . [ 9 ] K h a nA ,L i a n gR .B e h a v i o r so ft h r e eB C Cm e t a l o v e raw i d er a n g e0 f s t r a /nr a t e s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 s [ J ] .I n t e m 置£i o n a /J o u m o fP l a s t i c i t y 。 1 9 9 9 ,1 5 1 0 1 0 8 9 一1 1 0 9 . [ 1 0 ] 础JF 。A r m g m m gWR .D i s /o c a d o n - m e c h a a i c s - b a s e dc o n s t i t a f i v en e l a t i o n sf o rm a t e r i a ld y n a m i c sc a l c u l a t i o n s [ J ] .J o u r n a lo fA p - 硝e dP h y s i c s ,1 9 8 7 ,6 1 5 1 8 1 6 1 8 2 5 . [ 1 1 ]汪洋,夏源明.杆型冲击拉伸试验装置一维试验原理有效性 论证[ J ] .试验力学,1 9 9 “ /,1 2 1 1 2 6 1 3 4 . 矿冶杂志2 0 1 2 年征稿征订启事 矿冶 季刊 创刊于1 9 9 2 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管,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主办的公开刊 物 葛等≠端 ,是有色行业权威技术期刊。报道矿冶行业的新流程、新技术、新设备,传播行业 最新科技信息。 矿冶主要栏目有采矿与选矿;冶金与材料;设备与自动化;环境与再生资源;工艺矿物学与分析 测试等。 ● 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全文收录; ●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价数据的来源期刊。 投稿网址h t t p //k y .b g r i m m .c n 矿冶定价1 0 元,全年4 期,共4 0 元。全国各地邮局 所 均可办理,邮发代号8 0 一3 5 7 。也可直 接和编辑部联系。订阅方式如下 1 .邮局汇款 收款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矿冶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 8 8 号十八区2 3 号楼 邮编1 0 0 0 7 0 2 .银行汇款 户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百万庄支行 账号0 2 0 00 0 1 40 9 0 89 0 0 50 3 8 联系人孙风芹联系电话0 1 0 6 3 2 9 9 7 5 3 传真0 1 0 6 3 2 9 9 7 5 4 E m a i l k u a n g y e b g r i m m .c o r n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