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浮选尾矿中锂的分选工艺研究.pdf
萤石浮选尾矿中锂的分选工艺研究 ① 杨尚坤1, 阳天鸣1, 阳子贵1, 田学达2 (1.郴州市中贵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 424200; 2.湘潭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 要 对某萤石浮选尾矿中的锂进行了综合回收利用试验研究。 对该矿样进行重选脱泥后,以十二胺为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为 抑制剂进行浮选,经一次粗选、二次精选和二次扫选,可获得 Li2O 品位 3.89%、回收率 56.69%(作业回收率 67.89%)的锂精矿。 关键词 锂; 萤石尾矿; 重选; 浮选 中图分类号 TD982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20.05.014 文章编号 0253-6099(2020)05-0058-03 Separation of Lithium from Fluorite Flotation Tailings YANG Shang⁃kun1, YANG Tian⁃ming1, YANG Zi⁃gui1, TIAN Xue⁃da2 (1.Chenzhou Zhonggui Technology Co Ltd, Chenzhou 424200, Hunan, China; 2.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411105, Hunan, China) Abstract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for comprehensive recovery of lithium from the fluorite flotation tailings. After a gravity separation of ore samples for desliming, flot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dodecylamine as the collector and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as the depressant. By adopting a closed⁃circuit flowsheet consisting of one roughing, two cleaning and two scavenging processes, a concentrate with Li2O grade and recovery of 3.89% and 56.69% (operation recovery of 67.89%), respectively, was collected. Key words lithium; fluorite flotation tailing; gravity separation; flotation 锂在玻璃陶瓷、电解铝及制冷等工业领域中有着 较多的应用,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开发,锂在核能发电、 电化学储能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同样得到广泛应 用[1-2]。 目前,国内传统提取锂的方法主要为矿石提 锂和盐湖卤水提锂,而高品位锂矿锂资源日益减少,因 此从低品位锂矿中提取锂具有重要意义[3-5]。 湖南郴州市界牌岭矿区的萤石选矿尾矿中,Li2O 品位为 1.10%,长期以来,该尾矿中锂资源未能得到充 分利用。 本文以该含锂矿物为原料,采用重选⁃浮选联 合工艺流程,得到了锂精矿,实现了锂资源的回收利用。 1 原矿性质 矿样为界牌岭矿区萤石浮选尾矿(以下简称原 矿),细度为-0.074 mm 粒级占 90%,矿样主要化学成 分分析结果如表 1 所示。 表 1 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Li2OMgOFe2O3CaCO3CaF2SiO2Al2O3K2O 1.102.687.562.105.9232.1528.686.07 该矿石中主要矿物组成为萤石、二氧化硅、铁锂云 母、白云母及金云母。 矿样中锂矿物主要分布在铁锂云母、白云母和金 云母中。 铁锂云母主要呈片状、鳞片状集合体产出,多 以单体形式存在,其次与白云母、金云母及萤石等矿物 连生。 白云母连生体主要与金云母、萤石连生,少量与 石英、长石及方解石等矿物连生;金云母大部分以单体 形式存在,少量与白云母、萤石等矿物连生。 通过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分析仪(LA⁃ICP⁃MS)分 析得知,铁锂云母中 Li2O 含量较高,其次赋存于白云 母及金云母中。 Li2O 在不同矿物中的分布率见表 2。 ①收稿日期 2020-04-12 作者简介 杨尚坤(1994-),男,甘肃会宁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清洁生产与资源化工程。 通讯作者 田学达(1964-),男,湖南永州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综合利用与无害化新工艺。 第 40 卷第 5 期 2020 年 10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40 №5 October 2020 万方数据 表 2 Li2O 在不同矿物中的分布率 矿物名称 Li2O 含量/ %Li2O 分布率/ % 铁锂云母0.3430.91 白云母0.4540.91 金云母0.3128.18 合计1.10100.00 2 锂矿物分选工艺 2.1 原则流程 萤石尾矿中锂分选工艺原则流程见图 1。 D B3 AD0 ;0 936 V233 - 1 图 1 锂分选工艺原则流程 2.2 重选脱泥 矿泥是影响锂云母可浮性的重要因素[6]。 矿样 的细度为-0.074 mm 粒级占 90%,含较多矿泥,需预先 脱泥。 在实验室小型螺旋溜槽上进行了重选脱泥试 验,结果见表 3。 表 3 重选脱泥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 %Li2O 品位/ %Li2O 回收率/ % 轻细矿泥25.560.7116.50 重粗砂74.441.2383.50 原矿100.001.10100.00 2.3 浮 选 经重选脱泥后,重粗砂中 Li2O 品位由 1.10%提高 至 1.23%,重粗砂重新调浆进行锂矿浮选试验。 有文 献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阳离子捕收剂对含锂云母矿 有较好的浮选能力[7]。 本文以十二胺为捕收剂、六偏 磷酸钠为抑制剂,加入硫酸调节矿浆 pH 值,经浮选后 可获得较高品位的锂精矿。 2.3.1 十二胺用量对锂浮选效果的影响 矿浆浓度 30%、矿浆 pH 值 4.5、六偏磷酸钠用量 500 g/ t 条件下,十二胺用量与锂云母浮选指标的关系 见图 2。 由图 2 可知,随着十二胺用量增大,锂精矿品 位逐步下降,锂回收率逐步提高。 这是由一些脉石矿 物和杂质的上浮引起的,十二胺用量为 200 g/ t 时,回 收率约为 60%,锂精矿品位较高。 ;,A4g t-1 4.0 3.5 3.0 2.5 2.0 70 60 50 40 30 50100150200250300 238 /;5 图 2 十二胺用量对锂云母浮选效果的影响 2.3.2 pH 值对锂浮选效果的影响 十二胺用量 200 g/ t,其他条件不变,用硫酸或碳 酸钠调节矿浆 pH 值,pH 值与锂云母浮选指标的关系 见图 3。 由图 3 可知,矿浆 pH 值为 4.5 时,锂精矿品 位较高,回收率为 63%。 矿浆 pH 值太低时,对浮选设 备腐蚀较大,且药剂消耗量太多;矿浆 pH 值太高时, 泡沫产品和尾矿较难过滤,且精矿品位较低。 在较宽 的 pH 值范围内,锂云母矿物表面呈电负性,且其零电 点较长石、石英低[8],因此锂云母通常在酸性条件下 采用阳离子捕收剂进行浮选回收。 综合考虑,确定矿 浆 pH 值为 4.5,此时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较高。 pHD 4.0 3.5 3.0 2.5 65 60 264810 238 /;5 55 图 3 pH 值对锂云母浮选效果的影响 2.3.3 六偏磷酸钠用量对锂浮选效果的影响 矿浆 pH 值为 4.5,其他条件不变,六偏磷酸钠用 量与锂云母浮选指标的关系见图 4。 图 4 表明,六偏磷 酸钠用量 500 g/ t 时,浮选指标最佳。 六偏磷酸钠用量 太少时,锂精矿品位较低,随着抑制剂用量加大,锂回收 率下降明显。 综合考虑,六偏磷酸钠用量为 500 g/ t。 2.4 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 为了提高 锂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亦增加了精选和扫选作业。 闭 路试验流程见图 5,结果如表 4 所示。 95第 5 期杨尚坤等 萤石浮选尾矿中锂的分选工艺研究 万方数据 484 /;5 图 4 六偏磷酸钠用量对锂云母浮选效果的影响 D B3 936 V233 * pH 4.5 4846 ;, pH 4.5 4846 ;, pH 4.5 484675 pH 4.5 484g/t 21 22 2 500 150 200 50 图 5 闭路试验流程 表 4 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 % Li2O 品位/ % 回收率/ % 轻细矿泥25.560.7116.50 锂精矿16.033.8956.69 尾矿58.410.5026.81 原矿100.001.10100.00 经一次粗选、二次精选和二次扫选闭路试验,获得 了 Li2O 品位3.89%、回收率56.69%(作业回收率 67.89%) 的锂精矿。 3 结 论 某萤石浮选尾矿中的锂主要赋存于铁锂云母、白 云母及金云母中,对矿样进行重选脱泥后,以十二胺为 捕收剂、六偏磷酸钠为抑制剂,经过“一粗二扫两精” 闭路浮选,可获得 Li2O 品位 3.89%、回收率 56.69% (作业回收率 67.89%)的锂精矿。 参考文献 [1] 邢佳韵,彭 浩,张艳飞. 世界锂资源供需形势展望[J]. 资源科 学, 2015,37(5)988-997. [2] 田学达,邓超翰,张小云,等. 一种从含锂的金绿宝石型铍矿石中 提取锂铍的方法中国, CN201810165425.6[P]. 2018-07-06. [3] 田千秋. 锂辉石矿提取碳酸锂工艺研究[D]. 湖南中南大学冶金 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2. [4] Deng W, Sun W, Xu L H, et al. A novel approach for flotation recov⁃ ery of spodum⁃ene, mica and feldspar from a lithium pegmatite ore[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8,174(2)625-633. [5] 赵悦豪,王毓华,郑海涛,等. 四川某锂辉石矿磨矿产品粒级优化 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9,39(1)49-53. [6] 郭 德. 细泥对浮选的影响及解决方案[J]. 煤炭工程, 2003 (1)11-12. [7] 王林林,朱灵燕,刘跃龙,等. 阴阳离子混合捕收剂用于中低品位 锂云母的浮选试验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9(1)86 -92. [8] 石天宇,张 覃. 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对石英浮选行为影响研究[J]. 矿物学报, 2017,37(3)333-341. 引用本文 杨尚坤,阳天鸣,阳子贵,等. 萤石浮选尾矿中锂的分选工艺 研究[J]. 矿冶工程, 2020,40(5)58-60. 06矿 冶 工 程第 40 卷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