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插层蒙脱石对Zn2+的吸附研究.pdf
钛插层蒙脱石对 Zn 2+ 的吸附研究 ① 赵徐霞1, 庹必阳1,2,3, 韩 朗1, 龙 森1 (1.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省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3.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为了去除废水中 Zn 2+ ,以提纯钠化蒙脱石(Na-mt)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将 Ti 4+ 插层进入 Na-mt 层间制备钛插层蒙脱石 (Ti-Imt)材料。 XRD、SEM 及表面积分析表明 Ti-Imt 的晶面间距增大到 2.94 nm,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片层之间存在着较大且形状 不均匀的空隙结构。 采用 Ti-Imt 对 Zn 2+ 进行吸附,升温有利于吸附;pH 值为 6 时吸附性能最佳,吸附平衡时间为 60 min,饱和吸附 量为 38.47 mg/ g,Zn 2+ 去除率达到 96.18%。 关键词 钛插层蒙脱石; 锌离子; 吸附 中图分类号 TB302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8.06.035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8)06-0151-05 Adsorption of Zn 2+ on Titanium Intercalated Montmorillonite ZHAO Xu-xia1, TUO Bi-yang1,2,3, HAN Lang1, LONG Sen1 (1.School of Min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2.Guizhou Key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Non-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3.National & Local Joint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Mineral Resources from Karst Areas,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move Zn 2+ from wastewater, a kind of purified natrified montmorillonite (Na-mt) was taken as the raw material and Ti 4+ intercalation was added into Na-mt layer by using sol-gel to prepare titanium intercalated montmorillonite (Ti-Imt). Analysis with XRD and SEM, as well as surface area analysi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terplanar spacing of Ti-Imt increased to 2.94 nm, the material had a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a large gap structure between the lamellae. Test on the adsorption of Zn 2+ with Ti-Imt showed higher temperature was favorable for adsorption. An optimal adsorption effect was obtained at a pH value of 6, the saturated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i-Imt reached 38.47 mg/ g and Zn 2+ removal rate reached 96.18% after an adsorption equilibrium time of 60 min. Key words titanium intercalated montmorillonite; zinc ion; adsorption 锌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也是对大自然有危害 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锌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来自于工业 废液在水体和生物体内的积累,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 康构成潜在威胁[1]。 目前,工业上处理重金属废液中 Zn 2+ 的方法有化学沉淀法、化学氧化还原法、过滤法、 离子交换法、电解法、蒸发回收法及吸附法等[2]。 其 中,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选择性高、净化度高等优 点[3]。 吸附法处理废液中 Zn 2+ 的技术主要有 13X 分 子筛吸附[4]、TiO2溶胶载体吸附[5]、Fe3O4-壳聚糖纳米 粒子吸附[6]、改型斜发沸石吸附[7]、纯蒙脱石吸附[8] 等。 蒙脱石属于层状硅酸盐矿物,具有含水的层状结 构[9],蒙脱石的每层晶片大小 1 nm 左右,是天然存在 的纳米粒子[10],对大多数重金属离子有很强吸附性 能。 本文以提纯钠化蒙脱石(Na-mt)为原料,探索插 层蒙脱石对 Zn 2+ 的吸附能力,以期提供一种工业上吸 附 Zn 2+ 的新技术。 1 实验原料及方法 1.1 实验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原料与试剂蒙脱石来自内蒙古赤峰,粒度小于 0.2 μm,对其进行 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主要化学组成 见表 1[11]。 实验试剂包括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七水硫 ①收稿日期 2018-06-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4007);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黔科合 LH 字[2015]7684);贵州大学博士基金(贵大人基合字(2013)51 号) 作者简介 赵徐霞(1992-),女,贵州铜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物加工研究。 通讯作者 庹必阳(1979-),男,云南昭通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物加工研究。 第 38 卷第 6 期 2018 年 12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8 №6 December 2018 万方数据 酸锌、氢氧化钠、浓盐酸、间苯二酚等,均为分析纯。 表 1 蒙脱石化学组成(质量分数) / % SiO2Al2O3CaOMgOFe2O3MnOTiO2 64.5913.121.613.111.20.0170.129 FK2ONa2OSrOP2O5烧失量 0.940.081.8480.0080.09213.44 实验仪器包括 SP-752 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 计、雷磁 pH 计、真空干燥箱、电子天平、离心机、多头 磁力加热搅拌器、马弗炉等。 1.2 钛插层蒙脱石的制备 1) 称取 20 g 原土蒙脱石粉末加入 500 mL 水中, 浸泡 1 h,加入 2.5 g 六偏磷酸钠分散剂搅拌 3 h,使蒙 脱石分散于水中,静置 1 h,使不溶于水的杂质沉淀下 来,用离心机在 3 600 r/ min 转速下离心 5 min,取上清 液于 80 ℃下进行烘干,研磨过 200 目(74 μm)筛即得 到钠基蒙脱石(Na-mt)。 2) 称取 4.0 g 钠基蒙脱石置于容器中,加入 400 mL 蒸馏水,在恒温数显磁力搅拌器上,搅拌得到浓度 为 1%的悬浮液,按 H/ Ti 摩尔比 2 将钛酸正丁酯缓慢 滴加到盐酸溶液中,反应 30 min 后,室温静置6 h。 在 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将制得的钛插层柱化剂缓慢滴加 到 Na-mt 悬浮液中,室温柱化反应 6 h 后,静置 12 h, 过滤,用蒸馏水洗涤至无氯离子,用 AgNO3溶液检验; 分离后的固体于烘箱内 80 ℃下烘干,经研磨过 200 目 (74 μm)筛后,300 ℃ 焙烧 4 h,即可得钛插层蒙脱石 (Ti-Imt)材料[12]。 对 Na-mt 和 Ti-Imt 蒙脱石进行 X 射 线衍射、SEM 以及比表面积分析。 1.3 吸附实验 在烧杯中加入钛插层蒙脱石和 Zn 2+ 溶液,采用 0.1 mol/ L 的 HCl 或 NaOH 溶液调节 pH 值,通过恒温搅拌 器搅拌吸附,过滤,取5 mL 滤液于25 mL 容量瓶中,再 加 0.1%的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溶液 0.5 mL、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10 mol/ L)溶液 5.0 mL、pH=9.0 的缓冲溶液5.0 mL,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放置 10 min 后,用 10 mm 石英比色皿,以试剂空 白为参考比,在 505 nm 处测量吸光度[13]。 2 实验结果及讨论 2.1 样品表征分析 2.1.1 XRD 分析 图 1 是原土蒙脱石、Na-mt 和 Ti-Imt 材料的 XRD 图谱。 原土蒙脱石的晶面间距 d(001)为 1.54 nm,属于 典型的钙基蒙脱石,经提纯钠化后晶面间距 d(001)降低 为 1.26 nm,为 Na-mt[14-15]。 而 Na-mt 经聚合羟基阳离 子 Ti 4+ 插入层间后,Ti-Imt 的晶面间距有显著提高,由 1.26 nm 增加到 2.94 nm,特征峰衍射角度 2θ 由 7.01 降低至 3.01。 表明 Na-mt 经 Ti 4+ 插层后,层间体系中 主要以体积大的阳离子基团 Ti 4+ 为主,Ti 4+ 基团进入 Na-mt 层间,使得 Ti-Imt 的晶面层间距变大到 2.94 nm,通过聚合烃基 Ti 4+ 支撑在蒙脱石的层间,形成晶面 间距大且稳定的 Ti-Imt 材料。 51015202530354045 2 / θ d0011.26 nm d0011.54 nm Na-mt 原土蒙脱石 345678910 2 / θ d0011.26 nm Na-mt Ti-Imt d0012.94 nm 图 1 原土蒙脱石、Na-mt 及 Ti-Imt 材料 XRD 图谱 从原土蒙脱石经提纯钠化、再经过聚合阳离子 Ti 4+ 的插层改性,可以看出 XRD 图谱的峰型存在变化, 表明在这一系列的离子交换过程中,原土蒙脱石的结 晶性在不断发生改变[16];而 Ti-Imt 材料经过高温焙烧 后,杂峰相对更少,表明合成的 Ti-Imt 结晶性较好。 在 Ti-Imt 材料的制备过程中,Ti 4+ 与土的比例决定了阳离 子基团交换的效果,从而决定插层后材料晶面间距的 大小,而钛酸正丁酯水解会形成网状结构的钛聚合物, 从而在 Na-mt 的层与层之间均匀地分布着 Ti 4+ 基 团[17],且 d(001)值越大,表明 Na-mt 层间的大体积阳离 子基团插层效果越好。 2.1.2 SEM 分析 图 2 是 Na-mt 与 Ti-Imt 材料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像。 由图 2 可知,Na-mt 材料的片层间呈现折叠、棉絮 状现象,多以片层状结构分布,且片层之间多以面-面 相互结合在一起,符合典型的 Na-mt 材料的微观形貌 特征[18],表明在原土蒙脱石经提纯钠化的过程中,发 生了阳离子 Na+与其它阳离子的置换,使 Na+进入原土 251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万方数据 蒙脱石层间。 经过聚合羟基阳离子 Ti 4+ 插层后,Ti-Imt 材料出现了片层剥离现象,片层间距变大,表明聚合羟 基阳离子 Ti 4+ 插层进入 Na-mt 层中间,改变了晶面间 距,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其原有结构[19],但是仍然保持 一定的片层状结构,只是片层数变少,片层之间的距离 增大,很多插层过后的蒙脱石片层还保持着较完整的 层状结构及片状形态。 此外,经过插层反应后,蒙脱石 矿物颗粒堆积较为松散,仍呈棉絮状,但插层蒙脱石的 片层之间存在着较大且形状不均匀的孔洞及孔隙结 构,表明在插层过程中聚合羟基阳离子 Ti 4+ 已经成功 插层进入 Na-mt 层间,这与 XRD 分析结果一致,且二 氧化钛柱体的大小及在 Na-mt 层间的分布都是不均匀 的[20]。 图 2 Na-mt 与 Ti-Imt 材料 SEM 图像 (a),(b) Na-mt; (b),(d) Ti-Imt 2.1.3 比表面积分析 对 Na-mt 和 Ti-Imt 材料进行了比表面积及孔结构 测定,结果如表 2 所示。 经过聚合羟基 Ti 4+ 插层后, SB、SS及 SL均增大为 Na-mt 的 3 倍多,平均孔径 DA由 19.84 nm 转变为 4.81 nm,说明 Ti-Imt 材料的孔结构由 大孔向中孔及微孔结构转变,且微孔体积 VM也由 0.001 cm3/ g 增大到 0.04 cm3/ g,形成了比表面积较大 的多孔结构材料,使得插层蒙脱石具有更高的活性。 表 2 Na-mt 和 Ti-Imt 材料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参数 样品 比表面积/ (m2g -1 ) SBSSSLSE DA / nm VM / (cm3g -1 ) Na-mt39.238.355.937.619.840.001 Ti-Imt118.7115.2165.228.44.810.04 注SB为 BET 比表面积;SS为单孔表面积;SL为 Langmuir 比表面积; SE为外表面积。 2.2 影响吸附的因素 2.2.1 吸附温度 称取 Ti-Imt 材料 0.1 g,放入 Zn 2+ 浓度为 100 mg/ L 的 Zn 2+ 溶液中(20 mL),调节 pH=6,于不同温度下,在 恒温振荡器中振荡吸附 60 min 后过滤,取滤液经紫外 分光光度计测定 Zn 2+ 吸光度,吸附温度对 Ti-Imt 材料 吸附 Zn 2+ 的影响见图 3。 吸附温度/℃ 20 18 16 14 12 10 95 85 75 65 55 2025354530405055 吸附量/mg g-1 ■ 吸附量 去除率 去除率/ △ ■ △ ■ △ ■ △ ■ △ ■ △ ■ △ ■ △ 图 3 吸附温度对 Ti-Imt 材料吸附 Zn 2+ 的影响 由图 3 可知,随着温度增加,Ti-Imt 对 Zn 2+ 的吸附 量和去除率均增大,温度从 20 ℃增大到 50 ℃左右时, 吸附达到平衡,去除率从 59.21%增大到 92.37%,吸附 量从11.84 mg/ g 增大到18.47 mg/ g。 升高温度有利于 吸附的进行,后续实验在 50 ℃下进行。 2.2.2 吸附剂用量 吸附温度 50 ℃,其他条件不变,吸附剂 Ti-Imt 用 量对吸附量以及去除率的影响见图 4。 吸附剂用量/g 30 26 22 18 14 10 6 100 80 60 40 20 0 0.050.150.100.20 吸附量/mg g-1 ■ 吸附量 去除率 去除率/ △ ■ ■ ■ ■ ■ ■ △ △ △ △ △ △ 图 4 吸附剂用量对 Ti-Imt 材料吸附 Zn 2+ 的影响 由图 4 可知,当吸附剂用量从 0.05 g 增加到 0.1 g 时,由于 Ti-Imt 增加,出现更多的吸附位点,因此对 Zn 2+ 的去除率明显增大;当吸附剂用量大于 0.1 g 时, Ti-Imt 开始出现团聚现象,Zn 2+ 去除率增加缓慢;Ti-Imt 用量为 0.2%时,Zn 2+ 去除率达到 93.60%。 单位质量 Ti-Imt 对 Zn 2+ 的吸附量随着 Ti-Imt 用量增加而减少。 综合考虑,后续实验中吸附剂 Ti-Imt 用量为 0.1 g。 2.2.3 初始 pH 值 Ti-Imt 用量 0.1 g,其他条件不变,用 HCl 或 NaOH 标准溶液调节 Zn 2+ 溶液 pH 值,初始 pH 值对吸附量与 去除率的影响见图 5。 351第 6 期赵徐霞等 钛插层蒙脱石对 Zn 2+ 的吸附研究 万方数据 pH值 22 20 18 16 14 12 10 8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4810612 吸附量/ mg g-1 ■ 吸附量 去除率 去除率/ △ ■ △ ■ △ ■ △ ■ △ ■ △ ■ △ 图 5 pH 值对 Ti-Imt 材料吸附 Zn 2+ 的影响 由图 5 可知,随着溶液 pH 值增大,Ti-Imt 对 Zn 2+ 吸附量和去除率均降低。 在酸性条件下,Ti-Imt 对 Zn 2+ 的吸附效果很好,饱和吸附量达到 19.71 mg/ g,去 除率 98.55%,并且溶液酸度对它影响不大;当 pH>8 时,吸附量和去除率急剧下降,pH=10 时,吸附量降低 到 8.37 mg/ g,去除率降到 41.86%。 这主要是由于锌 在酸性条件下以 Zn 2+ 形式存在,易被 Ti-Imt 捕捉,当溶 液处于碱性时,溶液中锌的存在状态除 Zn 2+ 外,还有 Zn(OH)2沉淀,沉淀覆盖在钛柱撑蒙脱石表面,不利 于钛柱撑蒙脱石对 Zn 2+ 的吸附,因而 Ti-Imt 对 Zn 2+ 的 吸附量降低。 酸性条件下有利于吸附,后续实验中取 溶液 pH=6。 2.2.4 吸附时间 Zn 2+ 溶液 pH=6,其他条件不变,吸附时间对吸附 量以及去除率的影响见图 6。 吸附时间/min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16.5 16.0 100 95 90 85 80 75 70 020804060100120 吸附量/mg g-1 ■ 吸附量 去除率 去除率/ △ ■ ■ ■ ■■■ △ △ △ △△△ 图 6 吸附时间对 Ti-Imt 材料吸附 Zn 2+ 的影响 由图 6 可知,随着吸附时间延长,Ti-Imt 对 Zn 2+ 的 吸附量和去除率都增加,当吸附时间为 60 min 时, Ti-Imt对 Zn 2+ 吸附达到饱和,去除率达到 96.06%,吸附 量为 19.21 mg/ g。 搅拌有利于 Ti-Imt 在溶液中的分 散,增大 Zn 2+ 在溶液中的运动速率,Zn 2+ 与 Ti-Imt 接触 概率变大。 后续实验取吸附附时间为 60 min。 2.2.5 初始质量浓度 吸附时间 60min,其他条件不变,Zn 2+ 初始浓度对 吸附量及去除率的影响见图 7。 Zn2初始浓度/mg L-1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00 80 60 40 20 0 04080120160200 吸附量/mg g-1 ■ 吸附量 去除率 去除率/ △ ■ △ ■ △ ■ △ ■ △ ■ △ ■ △ 图 7 Zn 2+ 初始浓度对 Ti-Imt 材料吸附 Zn 2+ 的影响 由图 7 可知,随着 Zn 2+ 初始浓度增加,Ti-Imt 对 Zn 2+ 的吸附量和去除率均增大。 吸附是一个动态平衡 的过程,增加 Zn 2+ 浓度,使 Ti-Imt 与 Zn 2+ 碰撞的概率增 大,有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当 Zn 2+ 初始浓度大于 150 mg/ L 时,去除率增速变缓。 Ti-Imt 的饱和吸附量 为38.47 mg/ g,去除率为96.18%。 综合考虑,Zn 2+ 初始 质量浓度取 150 mg/ L。 3 结 论 1) 以提纯钠化蒙脱石和钛酸正丁酯为原料,将聚 合阳离子 Ti 4+ 插入钠基蒙脱石 Na-mt 层间得到钛插层 蒙脱石 Ti-Imt。 XRD、SEM 以及比表面积分析结果表 明,经过聚合羟基阳离子 Ti 4+ 插层后,蒙脱石晶面间距 由 1.26 nm 增加到 2.94 nm, Ti-Imt 材料出现了片层剥 离现象,片层间距变大,表明聚合羟基阳离子 Ti 4+ 插层 进入 Na-mt 层中间。 与 Na-mt 相比,Ti-Imt 的平均孔 径减小了 15.03 nm,SB、SS及 SL均增大,获得了更大的 比表面积。 2) 在酸性条件下有利于 Ti-Imt 对 Zn 2+ 的吸附,碱 性条件下由于 Zn(OH)2沉淀的存在不利于吸附。 升 高吸附温度有助于提高吸附率。 3) 当 Zn 2+ 溶液体积 20 mL、初始浓度 150 mg/ L、 pH=6 时,加入 Ti-Imt 材料 0.1 g,在 50 ℃ 下吸附 60 min, Zn 2+ 去除率达到 96.18%。 参考文献 [1] Ozdemir G, Yapar 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of copper ions on Na-montmorillonite effect of rhamnolipids and pH[J]. Jour- 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166(2-3)1307-1313. [2] 王 宪,徐鲁荣,陈丽丹,等. 海藻生物吸附金属离子技术的特点 和功能[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03,22(1)120-124. [3] 湛含辉,罗彦伟. 多孔吸附材料对钙离子的吸附研究[J]. 矿冶工 程, 2006,26(6)35-38. [4] 居沈贵,曾勇平,姚虎卿. 13X 分子筛对废水中锌离子的吸附性能 451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万方数据 研究[J]. 化学工程, 2006,34(3)53-55. [5] 王黔平,丁艳晓,刘立红,等. TiO2溶胶载体吸附锌/ 铜/ 银离子抗 菌复合粉体的制备与研究[J]. 中国陶瓷, 2015(3)61-65. [6] 陈志军,郝 营, 杨清香,等. Zn 2+ 离子印迹 Fe3O4-壳聚糖纳米粒 子的制备及对 Zn 2+ 吸附性能的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 然科学版, 2014(1)74-78. [7] 谢英惠,赵 倩,袁俊生. 改型斜发沸石去除废水中锌离子的研究[J]. 盐业与化工, 2013,42(12)21-25. [8] 刘静静,陈天虎,彭书传. 纯蒙脱石吸附 Zn 2+ 的研究[J]. 安徽农 业科学, 2011,39(35)21935-21936. [9] 曹明礼,余永富,曹明贺. Al-柱撑蒙脱石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4)416-418 [10] 吴选军,袁继祖,余永富,等. 聚乙烯醇/ 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的 制备及性能[J]. 非金属矿, 2010,33(5)1-4. [11] 龙 森,庹必阳,韩 朗,等. 锆柱撑蒙脱石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的吸附研究[J]. 非金属矿, 2017,40(2)4-7. [12] 韩 朗,庹必阳,路美容,等. 钛柱撑蒙脱石对钴离子的吸附研究[J]. 非金属矿, 2016,39(5)27-30. [13] 段惠敏, 马子耕, 赵韵琪.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分光光度法 测定奶粉中微量锌的含量的研究[J]. 煤炭与化工, 1997(4)59 -61. [14] 季桂娟,张培萍,姜桂兰. 膨润土加工与应用[M]. 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 2013. [15] 庹必阳,张一敏,张 覃. 鄂东 Ca 基蒙脱土制备大孔复合材料的 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06(2)27-30. [16] Liu X D, Lu X J, Qiu J, et al. Purification of Low Grade Ca-Ben- tonite for Iron Ore Pellets[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454237-241. [17] Kunr, Mogyorosi K, Dekany I.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and photo- catalytic properties ofTiO2/ montmorillonitenanocomposites[J]. Applied Clay Science, 2006,32(1-2)99-110. [18] 王海东,汤育才,余海钊. 钛柱撑膨润土的制备及柱化影响因素[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18(3)535-540. [19] 张一敏,黄 晶,张 敏. 钛交联蒙脱石的合成及表征[J]. 矿产 综合利用, 2007(1)6-10. [20] 韩 朗. 插层蒙脱石材料对污水中 Pb 2+ 和 Cu 2+ 的吸附研究[D]. 贵阳贵州大学矿业学院, 2017. 引用本文 赵徐霞,庹必阳,韩 朗,等. 钛插层蒙脱石对 Zn 2+ 的吸附研 究[J]. 矿冶工程, 2018,38(6)151-155. (上接第 150 页) [8] Dai W, Li M, Li H, et al. Amperometric biosensor based on nanoporous nickel/ boron-doped diamond film for electroanalysis of l-alanine[J]. Sen- 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4,20131-36. [9] Chu P K, Li L. Characterization of amorphous and nanocrystalline car- bon films[J]. Materials Chemistry & Physics, 2006,96(2)253-277. [10] Sopaj F, Oturan N, Pinson J, et al. Effect of the anode material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electro-Fenton process for the mineralization of the antibiotic sulfamethazine[J].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 tal, 2016,199331-341. [11] Li G, Huo H, Xu C. Ni0.31Co0.69S2nanoparticles unily anchored on a porous reduced graphene oxide framework for a high-per- ance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or[J].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 try A, 2015,3(9)4922-4930. [12] Kannan P, Maiyalagan T, Marsili E, et al. Hierarchical 3-dimen- sional nickel-iron nanosheet arrays on carbon fiber paper as a novel electrode for non-enzymatic glucose sensing[J]. Nanoscale, 2015,8 (2)843-855. [13] Lee C H, Lee E S, Lim Y K, et al.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oxi- dation of phenol by boron-dopeddiamond nanowire electrode[J]. Rsc Advances, 2017,7(11)6229-6235. [14] El-Ghenymy A, Centellas F, Garrido J A, et al. Decolorization and min- eralization of Orange G azo dye solutions by anodic oxidation with a bo- ron-doped diamond anode in divided and undivided tank reactors[J]. Electrochimica Acta, 2014,130568-576. 引用本文 胡靖源,马 莉,朱成武,等. 镍催化多孔掺硼金刚石薄膜电 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氧化降解染料废水实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6)147-150. 551第 6 期赵徐霞等 钛插层蒙脱石对 Zn 2+ 的吸附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