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钴硫化物精矿氧压浸出工艺研究.pdf
铜钴硫化物精矿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① 兰玮锋 (江西江钨钴业有限公司,江西 赣州 341000) 摘 要 对铜钴硫化物精矿进行了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结果表明,在温度 180 ℃、氧分压 600 kPa、液固比 4、反应时间 2 h 的浸出条 件下,铜浸出率 99%,钴浸出率 98.5%,硫浸出率 98%。 氧压浸出工艺具有铜钴浸出率高、浸出过程硫酸根平衡较好、不产生明显过 剩硫酸、浸出后液易于处理等优点。 关键词 铜钴硫化物; 氧压浸出; 铜; 钴 中图分类号 TF815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8.04.029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8)04-0115-03 Oxygen Pressure Leaching of Cu-Co Sulfide Concentrate LAN Wei-feng (Jiangxi Jiangwu Cobalt Industry Co Ltd, Ganzhou 3410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for oxygen pressure leaching of Cu-Co sulfide concentrate at a temperature of 180 ℃, with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at 600 kPa, liquid-solid mass ratio at 4. After 2 hours of reaction, leaching rates of copper, cobalt and sulfur were 99%, 98.5% and 98%, respectively. It is shown that the oxygen pressure leaching process can result in a high copper and cobalt leaching rates and a good sulfate radical balance without an obvious excess of sulfuric acid. Besides, the leaching solution is easy for further treatment. Key words Cu-Co sulfide concentrate; oxygen pressure leaching; copper; cobalt 独立的钴矿物较少,多伴生于铜钴矿、砷钴矿、黄 铁矿矿床和镍钴矿中[1]。 对于硫铜钴矿,通过选矿富 集得到的精矿铜钴分离效果不太理想,存在铜钴互含 的问题。 为了实现金属的综合回收利用,对冶炼工艺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3]。 铜钴硫化矿的冶炼方法主要 有硫酸化焙烧-浸出、加压浸出、微生物浸出、氨浸、火 法冶炼等[2-5]。 目前,工业上常采用硫酸化焙烧-浸出 工艺处理钴硫精矿以及铜钴硫化物精矿。 由于环保审 查要求日益严格,小型沸腾焙烧工艺新建项目难以通 过环评审批,因此湿法浸出工艺逐渐成为处理此类矿 物的研究热点。 加拿大的科明科公司开发了 CESL 加 压浸出铜钴精矿的技术,浸出液送萃取-电积系统生产 铜和钴,浸出渣中主要含 S 和 Fe2O3,经浮选后回收贵 金属和硫[6]。 加压浸出具有可处理复杂多金属硫化 矿、同时提取多种有价金属、金属提取率高、浸出与除 铁过程合二为一等优势。 本文拟采用氧压浸出-萃取 工艺处理铜钴硫化物精矿,考察浸出温度、氧分压、初 始矿浆浓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铜、钴浸出的影响,以 获得合理的氧压浸出工艺参数。 1 实验原料与方法 1.1 实验原料 实验原料为铜钴硫化物精矿,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表 1 铜钴硫化物精矿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 CuCoNiSFeSiO2MgAl 32.68.650.5225.1910.377.112.050.25 1.2 实验方法 氧压浸出实验在 2 L 立式衬钛加压釜中进行。 将 铜钴硫化物精矿按一定比例加水浆化后注入釜中,并 通入少量氧气,密闭升温至浸出温度后,通入氧气并将 总压调整至实验需要值,开始计时。 到达设定的反应 时间后,通冷却水冷却釜体至 70 ℃以下,取出物料过 滤分离后,取样分析。 ①收稿日期 2018-01-05 作者简介 兰玮锋(1974-),男,陕西咸阳人,工程师,长期从事冶金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第 38 卷第 4 期 2018 年 08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8 №4 August 2018 万方数据 1.3 实验基本原理 在氧化气氛下,加压浸出过程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4CuFeS2+ 2H2SO4+ 17O2���� 4CuSO4+ 2Fe2(SO4)3+ 2H2O 2Cu2S + 5O2+ 2H2SO4����4CuSO4+ 2H2O CoS + 2O2����CoSO4 4FeS2+ 2H2O + 15O2���� 2H2SO4+ 2Fe2(SO4)3 在酸度较低时,铁离子水解生成赤铁矿,产生硫 酸,反应如下 2Fe2(SO4)3+ 3H2O����Fe2O3+ 3H2SO4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浸出温度的影响 矿样 200 g,氧分压 600 kPa,总压 1 600 kPa,液固 比 4,反应时间 2 h,浸出温度对氧压浸出效果的影响 如图 1 所示。 浸出温度/℃ 100 98 96 94 92 90 160170180190200 浸出率/ ■ ● ▲ ■ ● ▲ ■ ● ▲ ■ ● ▲ ■ ● ▲ ■ ● ▲ Cu Co S 图 1 浸出温度对氧压浸出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提高,铜、钴、硫浸出率升高, 但温度过高,水蒸汽压明显升高。 当温度为 180 ℃时, 铜、钴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9.05%、98.63%。 因此,建议 反应温度 180 ℃。 2.2 氧分压的影响 浸出温度 180 ℃,其他条件不变,氧分压分别为 400、500、600 kPa,对应总压分别为 1 400、1 500、1 600 kPa,氧分压条件实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氧分压/kPa 100 99 98 97 96 95 400450500550600650 浸出率/ ■ ● ▲ ■ ● ▲ ■ ● ▲ ■ ● ▲ ■ ● ▲ ■ ● ▲ Cu Co S 图 2 氧分压对氧压浸出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氧分压有利于铜、钴的浸出。 初步推荐氧分压 600 kPa。 2.3 液固比的影响 氧分压 600 kPa,其他条件不变,液固比条件实验 结果如图 3 所示。 液固比 100 99 98 97 96 95 23456 浸出率/ ■ ● ▲ ■ ● ▲ ■ ● ▲ ■ ● ▲ ■ ● ▲ ■ ● ▲ Cu Co S 图 3 液固比对氧压浸出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液固比对铜钴浸出率的影响较小, 但是降低液固比,浸出液终点酸度和金属离子浓度随 之增大。 考虑到后续萃取工序的需求以及全流程的酸 平衡,推荐液固比为 4。 2.4 反应时间的影响 液固比 4,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时间条件实验结果 如图 4 所示。 反应时间/min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0306090120 浸出率/ ■ ● ▲ ■ ● ▲ ■ ● ▲ ■ ● ▲ ■ ●▲ ■● ▲ Cu Co S 图 4 反应时间对氧压浸出效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铜钴浸出率逐 渐增加。 当反应时间延长至2 h,铜钴浸出率可分别达 到 99.05%、98.63%。 建议反应时间 2 h。 2.5 验证实验 优化实验条件为矿样 200 g,浸出温度 180 ℃,氧 分压 600 kPa,总压 1 600 kPa,液固比 4,反应时间 2 h。 在优化条件下进行了 3 组平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 果稳定,平均浸出率分别为 Cu 99%,Co 98.5%,S 98%。 浸出渣和浸出液主要成分见表 2。 浸出液中含 Cu 67.21 g/ L,Co 18.67 g/ L,Ni 1.07 g/ L, H2SO412 g/ L,而绝大 部分铁进入浸出渣中,目前尚无经济有效方法回收。 611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万方数据 浸出液中和后进入萃取工序提铜,萃余液除杂后萃取 分离回收镍和钴。 表 2 浸出液和浸出渣主要化学成分 元素浸出液/ (gL -1 )浸出渣/ % Cu67.211.19 Co18.670.48 Fe0.4237.96 SiO226.61 Al0.050.84 Ni1.070.06 Mg0.886.15 H2SO412 3 结 论 1) 氧压浸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 内,提高反应温度、氧分压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提 高铜、钴浸出率,液固比对铜钴浸出率影响不明显。 2) 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氧压浸出最佳工艺条件 为温度 180 ℃,氧分压 600 kPa,液固比 4,反应时间 2 h。 在此条件下,铜浸出率 99%,钴浸出率 98.5%,硫 浸出率 98%。 3) 通过实验可知,氧压浸出工艺适于处理铜钴硫 化物精矿,它具有铜钴浸出率高、浸出过程硫酸根平衡 较好、不产生明显过剩硫酸、浸出后液易于处理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李美娜. 低品位铜钴矿多金属的综合回收[D]. 长春吉林大学化 学学院,2017. [2] 叶龙刚,李 云,唐朝波,等. 铜钴伴生硫化矿火法冶炼过程钴的 分配计算[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4(2)5-8. [3] 梁新星,胡 磊,欧阳全胜. 铜钴矿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湖 南有色金属, 2014,30(3)42-45. [4] 王光辉. 从富钴铜转炉渣中回收铜、钴的研究[D]. 沈阳东北大 学材料与冶金学院,2011. [5] 汪 恂,龚文琪. 微生物学在浸矿技术中的应用研究[J]. 武汉理 工大学学报, 2005(3)56-58. [6] 刘大星,蒋开喜,王成彦. 铜湿法冶金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有色冶炼, 2000(4)1-5. 引用本文 兰玮锋. 铜钴硫化物精矿氧压浸出工艺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4)115-117. �������������������������������������������������������������������������������������������������� (上接第 114 页) 一是矿区原生混合菌种对矿浆环境的耐受性较高,二 是该工艺过程充分激活了微生物浸矿直接作用和间接 作用的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 周吉奎. 三类生物冶金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其与矿物作用研 究[D]. 长沙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004. [2] 陈勃伟,温建康. 生物冶金中混合菌的作用[J]. 金属矿山, 2008 (4)13-17. [3] 刘红昌,聂珍媛,马亚龙,等. 金属硫化矿微生物作用过程中界面 硫化学形态转化及硫活化机制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 报, 2017,36(S)653-654. [4] 刘丽君,刘双江,姜成英. 嗜热微生物及在高温生物冶金过程中的 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16,43(5)1101-1112. [5] 刘海英,李崇德. 某低品位钼矿浮选工艺研究[J]. 有色金属(选 矿部分), 2013(1)35-39. [6] 俞 娟,杨洪英,陈燕杰,等. 低品位钼精矿的钼提取研究[J]. 东 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2(8)1141-1144. [7] 周根茂,曾毅君,孟 舒. 用碱法从低品位难选辉钼矿中浸出钼的 试验研究[J]. 湿法冶金, 2015,34(6)466-469. [8] 卢 涛,魏德洲,沈岩柏,等. 胶硫钼矿型难选钼矿的微生物浸出 试验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45(1)157-142. [9] 邹 平,周兴龙,张文彬,等. 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柱浸过程细菌 种群结构及演替规律[J]. 过程工程学报, 2009,9(1) 88-94. [10] Yaghobi Moghaddam M, Shafaei S Z, Noaparast M, et al. Empirical model for bio-extraction of copper from low grade ore using response surface ology[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5,25(12)4126-4143. [11] 张 婧,邹 平,孙珮石,等. 化学-生物联合浸出次生硫化铜精 矿的研究[J]. 矿冶工程, 2015,35(6)123-127. [12] Abdollahi H, Shafaei S Z, Noaparast M, et al. Bio-dissolution of Cu, Mo and Re from molybdenite concentrate using mix mesophilic microorganism in shake flask[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3,23(1)219-230. [13] Kummer W, Gutknecht W, Olson J G, et al. Recovery of molybde- num from molybdenum bearing sulfide materials by bioleaching in the presence of iron. US Pat 8268037[P]. 2012-09-18. [14] 李宏喣,王淀佐. 生物冶金中的微生物及其作用[J]. 有色金属, 2003,55(2)58-63. [15] Zamani M A A, Hiroyoshi N, Tsunekaw A M, et al. Bioleaching of sarheshmeh molybdenum concentrate for extraction of rhenium[J]. Hydrometallurgy, 2005,80(1-2)23-31. 引用本文 李建涛,庄肃凯,王之宇,等. 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浸出低品 位钼矿工艺条件[J]. 矿冶工程, 2018,38(4)111-114. 711第 4 期兰玮锋 铜钴硫化物精矿氧压浸出工艺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