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芬露天铁矿高陡边坡危险性区划研究.pdf
第3 6 拳第护 矿冶工程 FebV01.3620Na20160 2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i i a r y 。 年月 ”o“” 南芬露天铁矿高陡边坡危险性区划研究① 陶志刚1 ’2 3 ,郝振立1 ”,袁小峰1 ”,高毓山4 1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北京1 0 0 0 8 3 ;2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 0 0 0 8 3 ;3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 0 0 1 6 0 ;4 .本溪钢铁 集团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芬露天铁矿,辽宁本溪1 1 7 0 1 4 摘要为了研究露天采场最终边坡的稳定性和潜在危险性,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和G I s 空间矩阵差值运算法,对本钢南芬 露天铁矿采场高陡边坡进行了危险性区划的研究。根据南芬露天铁矿采场边坡植被发育、岩性特征、岩体完整性、节理频度、地质 构造、矿山开采影响指数、稳定性空间差值综合系数等综合信息,定量评价并绘制出系统的南芬露天矿采场边坡危险性分区图,按 照极危险、危险、次稳定和稳定级别,共划分为4 大区,细化为3 5 个亚区,并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对策,为露天矿未来5 一1 0 年开 采计划和防治决策的制定奠定了科学基础。 关键词边坡;边坡稳定性;模糊数学;危险性分区;工程地质调查;露天矿山 中图分类号T D 8 5 4文献标识码A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6 .0 1 1 0 0 5 文章编号0 2 5 3 6 0 9 9 2 0 1 6 0 1 0 0 2 0 - 0 6 R e s e a r c ho nS t e e pS l o p eH a z a r dZ o n a t i o nf o rN a n f e nO p e nP i tI r o nM i n e T A OZ h i .g a n 9 1 2 3 ,H A OZ h e n .1 i 1 2 ,Y U A NX i a o .f e n 9 1 2 ,G A OY u s h a n 4 1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i n g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B e i j i n g1 0 0 0 8 3 ,C h i n a ;2 .S t a t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f o r G e o m e c h a n i c sa n dD e e pU n d e r g r o u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1 0 0 0 8 3 ,C h i n a ;3 .B e i j i n gG e n e r a l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o f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y ,B e i j i n g1 0 0 1 6 0 ,C h i n a ;4 .N a n f e nO p e nP i tI r o nM i n e ,B e n x iI r o na n dS t e e lG r o u pM i n i n g , B e n x i11 7 0 1 4 ,L i a o n i n g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o r d e rt os t u d yt h es t a b i l i t ya n dp o t e n t i a lr i s k o ft h ef i n a lp i ts l o p e ,af u z z y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a n dm a t r i xc a l c u l u so fG I S b a s e ds p a t i a la n a l y s i sw e r eu s e di nt h eh a z a r dz o n a t i o nf o rt h es t e e ps l o p eo fN a n f e n o p e np i tm i n e .T h e n ,t h eh a z a r dz o n a t i o nm a pw a sc o n s t r u c t e db a s e d o nt h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e v a l u a t i o n i nt e r m so f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f a c t o r s ,s u c ha sv e g e t a t i o nd e v e l o p m e n t ,l i t h o l o g i ec h a r a c t e r s ,r o c km a s si n t e g r a l i t y ,f r e q u e n c yo fj o i n t s , g e o l o g i cs t r u c t u r eo fs l o p e ,a f f e c t i n gf a c t o r s t ot h em i n i n go p e r a t i o n ,s p a t i a ld i f f e r e n c ei ns t a b i l i t y .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 d e g r e eo fh a z a r d s ,s l o p ew a sd i v i d e di n t oe x t r e m ed a n g e rz o n e ,d a n g e rz o n e ,s e c o n d a r yd a n g e rz o n ea n ds t a b l ez o n e , w h i c hc o u l df u r t h e rd i v i d e di n t o3 5s u b z o n e s .I nt h ee n d ,s o m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h a z a r d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o n t r o lm e a s u r e s w e r ep r o p o s e d ,w h i c hC a np r o v i d es c i e n t i f i cr e f e r e n c ef o rp r e p a r i n gt h em i n i n gp l a na n dp r e v e n t i o np o l i c yi nt h en e x t 5 1 0y e a r s . K e yw o r d s s l o p e ;s l o p es t a b i l i t y ;f u z z ym a t h e m a t i c s ;h a z a r dz o n a t i o n ;g e o l o g i c a ls u r v e y ;o p e np i ti r o nm i n e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危险性区划是当今 边坡工程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课题。边坡稳定性评 价和危险性区划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到定量模型分 析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极限平衡理论为主体的定性 评价体系j 。然而,影响边坡稳定性和危险性的因素 很多,传统的定量评价方法不能完全考虑实际存在的 不确定因素旧‘3J ,所得出的安全系数和危险等级也不 能完全反映边坡的真实状态。针对这一特点,国内外 学者将模糊数学H 峭J 、灰色理论、聚类分析、可靠度评 价、神经网络和可拓学等理论应用到该领域,取得了大 量研究成果。 为了研究露天采场最终边坡的稳定性和潜在危险 性,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和G I S 空间矩阵差 值运算法,对南芬露天铁矿采场高陡边坡进行了危险性 区划研究。根据南芬露天铁矿采场边坡植被发育、岩性 特征、岩体完整性、节理频度、地质构造、矿山开采影响 指数、稳定性空间差值综合系数等综合信息,定量评价 并绘制出系统的南芬露天矿采场边坡危险性分区图,并 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对策,为露天矿未来5 1 0 年的 开采计划和灾害防治决策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①收稿日期2 0 1 5 - 0 8 - 2 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5 1 3 0 4 2 1 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8 1 4 2 0 3 2 作者简介陶志刚 1 9 8 1 一 ,男,河北邯郸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岩石力学和矿山灾害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万方数据 第1 期 陶志刚等南芬露天铁矿高陡边坡危险性区划研究 1 矿区地质概况 本钢 集团 南芬露天铁矿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南 2 5k m 处,地势高低起伏,相对高差3 0 0 4 0 0m ,最大 高差可达5 0 0m ,总体地形东高西低,山势走向近东西 向,为剥蚀中高山区地貌,沟谷交错纵横,植被发育不 完全。 1 .1 岩性结构场特征 由勘察资料可知,南芬露天铁矿位于华北地台辽东 台背斜营口一宽甸隆起的北缘太子河凹陷之中。矿区内 岩组以绿泥片岩、角闪绿泥岩和石英绿泥片岩为主,呈 粉状、薄片状或板状构造,岩性软弱易风化,遇水强度急 剧降低。矿区经过多年开采,在采场的中部和南部区域 采掘深度已达到5 0 4m 图1 ;而采场北端开采深度也 已达到1 6 8m ,使坡体岩层经常受到风化和地表水等的 侵蚀作用,易在露天矿边坡内形成潜在的滑动面。 图1 采场上盘 1 .2 构造场特征 矿区的主要断裂构造为F 。断裂,是区域上N E 向 压扭型断层的南西向的延长。该断裂总体呈N E l 2 。左 右,倾向西,倾角约4 0 。。其对矿体无明显的破坏作 用,仅对矿层顶板进行切割。倒转背斜是矿区内的主 要褶皱构造。该背斜位于黑背山倒转背斜的西南翼, 与其南端呈平行展布,位于矿区震旦系地层中 图2 。 图2 某钻孑L 断面 背斜东西宽1k m 左右,南北长约4 .5k m ,北端倾伏于茶 信沟附近,南部位于永安村以北。轴面走向为N N E ,向 西倾斜,倾角约4 0 。。其东翼因F ,’与F 。断裂带的破坏 而残缺不全。 1 .3 环境物理场特征 1 大气降水矿区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 均气温8 .2 ℃,年最低气温- 3 2 .3 ℃,年平均降雨量 8 8 0m m ,最大日降雨量2 7 4m m ,降雨多集中在7 9 月,年平均蒸发量17 2 9i n n l ,降雪期为每年的1 1 月到 次年的3 月。 2 地表径流矿区内水文网不发育,主要有庙儿 沟河、黄柏峪河这两条常年性河流流经矿区,其分别位 于矿区北侧和矿区南侧。 3 地下水按赋存特征矿区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 和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庙儿沟河、黄柏峪河等 沟谷冲积层中的潜水,埋深较浅。基岩裂隙水又按赋 存位置不同分为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基岩裂隙 水对采场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而其主要受大气降水 的补给。因此,地下水动态与全年降水量的分布密切 相关。在雨季和冬春交替季节出现的融雪水,裂隙水 严重影响采场边坡的稳定性。 2 模糊综合评判基本方法 边坡危险性受多种因素控制,每种因素的权重存 在着很大不确定性。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模糊性主要 分为三类力学参数、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的模糊性。 如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中所谓的“稳定”、“次稳定”、 “危险”和“极危险”这些概念也是不确定的、相对模糊 的。这些不确定性属于“模糊”范畴,必须用模糊的理 论加以分析、判别,实现模糊综合评判的重要数学手段 是模糊变换。利用模糊变换形成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从而解决实际所需要的综合评判问题。其基本方法 如下 首先建立由n 个元素组成的影响评价对象的因素 集合,称为因素集一J U { “l ,u 2 ,⋯,M 。 1 式中u 为所有评判因素所组成的集合。 其次建立由m 个评价结果组成的评价集合,称为 评价集 V { 秽l ,秽2 ,⋯,秽。 2 式中y 为所有评价等级所组成的集合。 然后,如果对u 中第i i 1 ,2 ,⋯,几 个评判因素 u j 做单因素评判,其评判结果为 R i 【r ∽r ∞⋯,r i 。】 3 则各个评判因素的评判决策矩阵 万方数据 2 2矿冶工程 第3 6 卷 R R l R 2 R 。 单因子评价行矩阵组成的n x m 阶模糊关系矩阵。 4 3 边坡危险性模糊综合评判 这就定义了U 到y 上的一个模糊关系。 最后,由于对U 中的各个因素的侧重不同,则需 要对每个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假设各评判因素的权 重分配为 A 【口1 ,口2 ,⋯,。。】 5 显然,A 是论域U 上的个模糊子集,且0 ≤q ≤1 , ∑口。 1 ,则通过模糊变换,可以得到y 上的一个模糊 子集,即综合评判结果 B A R 6 式中曰为所求的综合评价结果;A 为参与评价因子的 权重归一化处理后构成的一个l n 阶矩阵;足为由各 3 .1 评价因子的选取 边坡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且各种因素的 影响权重差异性较大。本文根据南芬露天矿的现场地 质调查成果,结合露天矿三期扩帮四期开采工程的实 际工况,选取坡角 a 、坡高 日 、降雨强度 , 、稳定 性空间差值综合系数、地质构造影响程度、矿山开采影 响指数等6 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建立评价因子的模 糊集合。 但是,这6 种评价因子对边坡危险性分区的影响 并不是相同的,因此,把危险性程度按顺序划分为极危 险、危险、次稳定和稳定4 个等级,建立评价集合。各 影响因素的评价标准见表1 ,其中离散型指标的评价 方法见表2 。 表1 影响因素及稳定级别 。 。蒸喜㈣毒z ≥瓣发燃搿、只有淼鬈淼篙刑4 0 m №, 面积一/] , J 8 0 瓣0 m 2 , 1 低育,岩石坚硬,结构完整,中风化岩少量小型断裂 星茬享壶弄嚣运霾装簧苄舅品荞√”‘8 飘“1 ‘ ,警巽、耋霎篡黎鬈慧冀怒篡,;篇磐,冀案嘉豁强烈、只开采被区或8 。2 0 回采m , 量簇箸i 哿黑萎篡 ‘ 较低 岩石较坚硬,结构较完整,强风化岩有小型断裂 位于被评价边蓑荔责竿窘兹。并⋯一。不鼠“不4 。 。器麦掣嚣徽某燃黄鬻徽嚣季薹黧瓣嚣荔毖 黧黟嚣燃豫鬻徽毒大蒌瓣瑟豢翳鬻嚣然李 由表1 和表2 可得边坡危险性综合评价分级标准 集合 V 1 52 2 .5 1 0 0 1 5 0 12 12 l2 0 .2 50 .3 7 5 3 55 0 2 5 03 0 0 34 34 34 0 .6 2 50 .7 5 3 .2 危险性评价单元划分 边坡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单元的划分直接影响着 评价的精度和准确度。考虑到单元大小会影响评价运 算速度,本文在精度允许条件下,以2 0m 2 0m 为单 位标准,以经纬度网格为控制边界,用正方形将南芬露 天铁矿采场划分为1 12 4 8 个评价小单元。其中,北山 划分为11 5 4 个评价单元 图3 ;上盘划分为22 7 2 个 评价单元;下盘划分为25 6 0 个评价单元;矽石山划分 .兰 h 肌 r r r 一 ;一 万方数据 第1 期 陶志刚等南芬露天铁矿高陡边坡危险性区划研究 为52 6 2 个评价单元。 图3 北山边坡危险性评价单元划分 3 .3 确定指标权重模糊矩阵A , 指标权重表示各影响因素在控制边坡稳定性等级 中所占的比重,可利用层次分析法或权重计算公式来 确定。本文利用权重计算公式确定影响因素权重。 计算权重的公式为 C 形 ≠ 7 . f 式中C i 为各种指标实测值;J s i 为各指标等级代表值, 1 5 i - L - S l 5 2 ⋯ S f 。 J 如果某项指标与其他指标相反,其值越大说明对 边坡稳定性影响越小,这种情况权重计算要取倒数。 为了进行模糊运算,各单项权重值还必须归一化 C ,sW I v , 二二二 』一 8 ∑C /S i ∑W i 权重计算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权重计算表 项目坡角坡高 璧要薹箸羹塞构囊甏响篆高蚕委 C;451 2 01 .5 21 .50 .2 S i 3 0 .6 32 0 02 .5 2 .52 .50 .5 形0 .6 7 0 .60 .60 .80 .6 0 .4 矿0 .1 80 .1 6 0 .1 60 .2 20 .1 60 .1 2 响程度都在各自的得分中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把各 因子对不同边坡的指标统一起来,算出隶属函数。在 此基础上,得出影响南芬露天矿边坡危险性的影响因 子,对应的4 个危险级别的隶属函数大致为三角函数 和梯形函数。 然而在实际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在不影响评判 准确性基础上,常常把模糊评价的隶属函数简化为三 角形和梯形。南芬露天矿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边坡危 险性质量等级为稳定,次稳定,危险和极危险。 3 .5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确定了隶属函数,便可据此i - I - E 出6 项因子各自对 于模糊集合4 个危险等级的4 个模糊隶属度,根据这4 个隶属度,便可形成由隶属度构成的一个 6 x 4 阶模 糊关系矩阵。例如,任意选取一个单元,其6 个因子得 分分别为4 0 ,2 0 0 ,3 ,3 ,3 ,0 .3 ,将数值分别代入隶属函 数进行计算,便可得到一个 6 x 4 阶矩阵 R 000 .6 70 .3 3 00 .50 .5O O0l0 0010 00 1 0 0 .6 0 .4 00 矩阵足中每一行代表各因子对于4 个边坡危险性分 区的隶属度。将模糊关系矩阵R 和权重分配矩阵A 代入式 6 ,即可得出该单元待评区的模糊综合评价 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 B A R 【0 .1 8 ,O .2 4 ,0 .3 2 ,O .2 6 】 评价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决定。依照上述原则,该 单元格待评区属于Ⅲ级,危险性等级为较不稳定。 按照上述评价方法,对南芬露天矿112 4 8 个待评 单元逐一进行评判,按照北山、下盘、上盘和矽石山4 个评价区域划分,定量化的得到露天矿采场边坡危险 性分区结果,如图4 和图5 所示。 图4 边坡危险性分区 3 .4 隶属函数的确定 根据各影响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实际影响程度分 3 .6 评价结果分析 别打分的方法评价南芬露天铁矿边坡危险性。因此, 根据“定量评判,定性修正”的分区原则,南芬露 虽然各因子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但其对边坡稳定的影 天铁矿边坡危险性分区评价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6 卷 图5南芬露天矿边坡危险性区划图 1 极危险区细化为1 1 个亚区,占采场总面积的 9 .1 5 %,分布在以下区域①北山南北端帮第四系岩组 集中分布区;②调度中心正下方石英岩组集中分布 区;③下盘南北端帮第四系岩组集中分布区;④下盘 石英斑岩脉两侧破碎带;⑤下盘3 9 4 ~5 2 6m 台阶中部 老滑坡体区域。 2 危险区细化为1 0 个亚区,占采场总面积的 1 4 .1 7 %,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①北山调度中心东西 两侧石英岩组边坡;②北山采场东北角边坡;③北山 采场4 0 6m 台阶以上边坡中部岩体;④下盘3 2 2 ~3 5 8m 台阶南部破碎区。 3 次稳定区细化为9 个亚区,占采场总面积的 2 0 .0 1 %,主要分布在以下区域①北山3 8 2 4 0 6m 台 阶大部;②北山3 4 6 3 8 2m 台阶大部;③下盘北端帮 边坡全部;④下盘5 7 4 6 4 6m 台阶北部和南部区域; ⑤上盘大部区域;⑥矽石山南部边坡大部。 4 稳定区细化为5 个亚区,占采场总面积的骶6 7 %。 4 危险区划指导采矿决策 根据南芬露天铁矿危险性区划研究成果,下盘 3 9 4 ~5 2 6m 台阶中部老滑坡体和下盘石英斑岩脉两侧 破碎带属于极度危险区,极易发生滑坡灾害。为了避 免滑坡对下方采矿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威胁,2 0 1 2 年1 0 月,南芬露天铁矿采用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深部岩土 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开发的“矿山滑 动力远程监测预警系统 S R M W - 0 1 ”,在5 2 6m 台阶 上安装了3 个监测点,如图6 所示。 2 0 1 3 年2 月2 3 日,扩帮工程开挖诱发采场5 0 2 5 2 6 /r l 平台发生滑动力急速上升 图7 。 l 极危险 _ 危险 _ 1 次稳定 l 稳定 图6 监测点分布图 图7 监测曲线 1 6 0 0 ,监测系统发出预警信息;1 6 3 0 ,矿山领导 下令危险区内的人员和设备撤离;2 2 0 0 ,监测曲线突 降,并发生滑坡灾害,滑坡体宽4 0m ,高差约4 0m ,滑 坡面积l6 0 0m 2 。 由于根据危险性区划图提前安装了滑坡监测预警 系统,提前6h 发出预警信息,撤离及时,避免了滑坡 对人员和设备的损害,回避经济损失l7 2 0 万元。 万方数据 第1 期陶志剐等南芬露天铁矿高陡边坡危险性区划研究 5 结论 1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和G I S 空间矩阵 差值运算法,结合南芬露天铁矿采场边坡现场调查结 果,评价并绘制出系统的南芬露天矿采场边坡危险性 分区图。 2 危险性区划图按极危险、危险、次稳定和稳定级 别,共划分为4 大区,细化为3 5 亚区,其中稳定区占总 面积的5 6 .6 7 %、次稳定区占总面积的2 0 .0 1 %、危险区占 总面积的1 4 .1 7 %、极危险区占总面积的9 .1 5 %。 3 通过在南芬露天铁矿的实际应用,可以证明模 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简单、结论可靠,对露天矿山边坡 危险性分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法可以作为 传统危险性分区定性评价的一种补充,并作为边坡加 固工程设计的参考。 参考文献 [ 1 ] 孙树海,曹兰柱,张立新.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J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 0 0 7 ,2 6 2 1 7 7 - 1 7 9 . [ 2 ] 刘合寨,孙世国。阚生雷,等.模糊综合评判在高陡边坡稳定性评 价中的应用[ J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 0 1 0 ,2 2 3 8 2 - 8 6 . [ 3 ] 陈守煜.系统模糊决策理论与应用[ M ]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 版社。1 9 9 4 . [ 4 ]彭岩岩,汪虎,解毅,等.南芬露天铁矿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 析[ J ] .矿冶工程,2 0 1 5 1 1 0 - 1 3 . [ 5 ]赵康,赵奎.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上覆岩层应力与变形特征 [ J ] .矿冶工程,2 0 1 4 4 6 - 1 0 . [ 6 ] 李文秀.矿山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的模糊数学方法[ J ] .长江科 学院院报,1 9 9 6 ,1 3 S 3 4 - 3 6 . [ 7 ]杨明明,曹兰柱,刘东.基于结构元的模糊综合评价在边坡稳定 性分析中的应用[ J ] .微计算机信息,2 0 1 0 ,2 6 1 2 2 1 5 - 2 1 7 . [ 8 ] 冯少杰,孙世国,段伟国,等.边坡稳定性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的应 用[ J ] .煤矿安全,2 0 0 9 2 5 3 5 5 . [ 9 ]陶志刚,孙忠强,郭占飞,等.耦合多种成灾因素下的边坡稳定性 分析[ J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 0 1 1 ,7 3 5 9 3 5 9 8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