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正南房铜矿选矿流程研究.pdf
内蒙古正南房铜矿选矿流程研究 ① 潘小彬1, 戴子林2 (1.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商洛 726403; 2.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51) 摘 要 对内蒙古正南房铜矿选矿旧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将第二段磨矿改为精选 1 尾矿分级后再磨,既可防止矿石过磨,又可使 精选 1 尾矿充分单体解离,减少了磨矿处理量,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各项生产技术指标,为企 业和社会创造了较大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铜矿; 流程; 技术改造; 选矿;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TD92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6.03.015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6)03-0060-02 Amelioration of Ore Dressing Flowsheet for Zhengnanfang Copper Mine in Inner Mongolia PAN Xiao⁃bin1, DAI Zi⁃lin2 (1.Shaanxi Wuzhou Mining Co Ltd, Shangluo 726403, Shaanxi, China; 2.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Nonferrous Metals, Guangzhou 510651,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In the technical reconstruction for the dressing process of Zhengnanfang Copper Mine in Inner Mongolia, the second stage of direct grinding was replaced by a regrinding for underflow of classified tailings from the first stage of cleaning, which can not only prevent overgrinding, but also ensure the sufficient liberation of minerals. With the reduction in the load for grinding, the production cost and the operation difficulty a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while the processing index is obviously improved, bringing more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enterprise and society. Key words copper ore; flowsheet; technical reconstruction; mineral processing; production costs; economic benefits 内蒙古正南房铜矿区的矿带主要分为 2 种矿体, 南矿带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北矿带矿体中的目的矿物 赋存于云母石英片岩之中。 北矿带主要含矿围岩为蚀 变花岗岩、云母石英岩,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斑铜 矿,其次为辉铜矿、黝铜矿,次要矿物有孔雀石、铜蓝, 黄铁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钾长石、斜长 石、黑云母、绢云母、白云母、蛋白石、绿帘石、硅质物、 碳酸盐等。 该矿床属热液型铜矿与沉积变质热液改造 型的混合型铜矿床,构造比较复杂,主要有浸染状构 造、片状构造及块状构造。 主要有价金属为铜、金、银, 品位都较低,属于低品位铜矿,铜品位 0.25%~0.52%。 在选矿厂生产初期,主要生产块状构造的矿石,平均品 位0.53%。 随着生产能力不断加大,开始向东北方向 开采,该区矿石由于后期断裂构造(三组断裂在此交 汇)使花岗岩产生挤压破碎,形成构造破碎带,岩石中 斜长石多以石层变高岭土存在,且具绿泥石化,进而使 该矿体呈松散粉砂状,在进入浮选作业后由于大量的 黄铁矿上浮,同时泥化严重,导致选矿流程每个作业的 返回管线堵塞严重,给操作带来困难,流程不畅通造成 了生产指标的持续恶化。 1 原有铜选矿流程 技改前铜选矿流程包含 2 台球磨机,1 台为 MQG2745 型,另一台为 MQG2145 型,一段磨矿和螺旋 分级机形成闭路,配 1 台 MQY2145 型球磨机作为二段 磨矿和旋流器形成闭路。 原矿经两段磨矿后进入搅拌 桶调浆后,采用 1 次粗选、3 次精选、3 次扫选的浮选流 程,如图 1 所示。 原矿品位 0.362%,可获得精矿品位 14.598%、尾矿 品位 0.126%、金属回收率 65.761%的平均生产指标。 ①收稿日期 2016-01-20 作者简介 潘小彬(1973-),男,陕西柞水人,工程师,长期从事选厂技术与管理工作。 第 36 卷第 3 期 2016 年 06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6 №3 June 2016 * 211 222 233 ,0 63 323 ,0 63 B3 图 1 原有铜选矿流程 2 技术改造 对生产指标分析可知,该区矿石由于后期断裂构 造(三组断裂在此交汇),使花岗岩产生挤压破碎,形 成构造破碎带,进而使该矿体呈松散粉砂状,在进入浮 选作业后大量黄铁矿上浮,硫铁密度大,导致选矿流程 每个作业的泡沫返回管线堵塞严重,生产指标持续恶 化。 如果不进行工艺革新,企业生产将面临严峻的局 面。 为了考证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对原有浮选工艺流 程进行了全面考查,同时在实验室完成了相关试验,结 合考查数据分析,决定对铜选矿流程进行工艺流程技 术改造。 该铜矿体原矿含硫 5.000%左右,流程中精选 1 的 中矿硫含量 38.170%,铜品位 8.720%,细度-0.074 mm 粒级占 15.130%。 数据分析表明,出现这种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铜硫没有单体解离,大量上浮的硫铁细度不 够,返回后密度大。 流程中扫选 1~3 精矿分别含铜 7.630%,6.200% 和 4.980%,含硫 41.921%,39.230%和 35.750%,也反 映了硫铁大量上浮造成流程管线的运行不畅。 本次技术革新的目的就是要使各作业返回部分铜 硫单体解离以提高铜回收率和精矿品位,提高返回量 部分的细度,使各作业管线运行通畅。 改造后的流程如图 2 所示。 原矿品位 0.326%,可 获得精矿品位 19.781%、尾矿品位 0.067%、金属回收 率 79.718%的平均生产指标,与改造前相比,在原矿品 位下降了 0.036 个百分点的条件下,精矿品位和金属 回收率分别提高了 5.183 和 13.957 个百分点,尾矿品 位降低了 0.059 个百分点。 * 211 22 2 23 3 ,0 63 3 23 ,0 63 B3 图 2 改造后的铜选矿流程 3 技术改造后的技术延伸 通过生产工艺流程改造,各项选矿生产指标得到 了大幅度提升,浮选各作业流程运行顺畅。 之后将 4 个系列浮选合并为 3 个系列运行,合并后的浮选系列 运行参数对比结果见表 1。 表 1 生产流程改造前后选矿厂运行参数对比 项目 月矿量 / t 月耗电量 / 度 电费 / 元 电单耗 / 度 电费单耗 / 元 技改前103 956.033 593 571.291 724 914.2234.5716.59 技改后100 528.083 035 064.601 456 831.0130.1914.49 4 结 论 通过对铜选矿生产流程的技术改造,极大改善了 原有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操控性,使各项生产指标得以 大幅度提高。 对浮选系列进行了合并,生产成本大幅 下降。 通过流程改造,金属回收率大幅度提高,为企业 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6第 3 期潘小彬等 内蒙古正南房铜矿选矿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