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锌矿氧压氨浸过程动力学研究.pdf
闪锌矿氧压氨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① 刘春霞, 尹周澜, 丁治英, 黄雅玲 (中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 在 NH3-(NH4)2SO4体系中,采用氧压氨浸工艺,研究了闪锌矿的浸出行为。 研究表明,在浸出温度 110 ℃、总氨浓度 4 mol/ L、NH3与 NH4 +浓度比为 5∶3、总压 0.5 MPa、搅拌速度 500 r/ min、液固比 25、矿物粒度-0.063 mm 条件下浸出 5 h,锌浸出率可 达 97%。 采用液固反应的收缩核模型进行模拟,得到了闪锌矿氧压氨浸的浸出动力学方程式,其表观活化能为 47.26 kJ/ mol。 关键词 闪锌矿; 氧压氨浸;NH3-(NH4)2SO4体系; 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 TF11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7.04.021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7)04-0077-05 Kinetics of Sphalerite in Oxygen-pressure Ammonia-leaching Process LIU Chun-xia, YIN Zhou-lan, DING Zhi-ying, HUANG Ya-l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China) Abstract The leaching behavior of sphalerite concentrate in NH3-(NH4)2SO4solution by oxygen-pressure ammonia- leaching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The leaching rate of zinc could be up to 97% after 5h-leaching process under the following optimum conditions, including a leaching temperature of 110 ℃ with pressure of 0.5 MPa, a particle size of -0.063 mm, 2.5 mol/ L NH3, 0.75 mol/ L (NH4)2SO4, with total ammonia concentration at 4 mol/ L, agitation speed at 500 r/ min, liquid/ solid ratio at 25. The shrinking core model for liquid-solid reaction was adopted for simulation to obtain the kinetic equation of sphalerite in the oxygen-pressure ammonia-leaching process. Then,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determined to be 47.26 kJ/ mol. Key words sphalerite; oxygen-pressure ammonia-leaching; NH3-(NH4)2SO4solution; kinetics 低品位氧化-硫化铅锌矿组成复杂、有价金属品位 低、碱性脉石含量高,采用火法冶炼时锌浸出率较低且 能耗高,采用酸浸法时浸出液杂质含量高,对设备的腐 蚀性大[1-2]。 氨浸法可选择性浸出有价金属,在有色 金属冶炼中得到了广泛应用[3-7],采用常规氨浸法处 理含锌矿物已有报道[8-10]。 本文考察了闪锌矿的氧压氨浸过程,研究了浸出 过程的动力学行为,以期为氨浸工艺在低品位氧化-硫 化铅锌矿冶炼过程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实 验 1.1 实验原料 实验用闪锌矿精矿购自湖南省衡阳市。 采用 X 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矿物成分,结果见表 1,矿物锌物 相分析结果见表 2。 表 1 闪锌矿精矿 X 射线荧光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OMgAlSiSK 7.580.1150.7131.04221.590.164 CaFeZnCdPb 3.3016.78243.230.40115.08 表 2 锌物相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锌物相锌含量 硫酸锌0.02 氧化锌0.19 硫化锌33.20 锌铁尖晶石9.00 合计42.41 1.2 实验设备 GSH-2L 高压反应釜,GZX-9070MBE 鼓风干燥 ①收稿日期 2017-02-26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2014CB643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4299) 作者简介 刘春霞(1990-),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湿法冶金。 通讯作者 丁治英(1980-),女,四川资阳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冶金物理化学。 第 37 卷第 4 期 2017 年 08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7 №4 August 2017 万方数据 箱,QXQM-10 行星式球磨机,800B 离心机,AUY220 电子天平。 1.3 实验原理 在 NH3-(NH4)2SO4体系中,闪锌矿会发生如下 反应 ZnS + nNH3H2O + 2O2���� [Zn(NH3)n] 2+ + SO4 2- (n = 1~ 4)(1) PbS + 2O2����PbSO4(2) 4FeS + 9O2+ 8OH - + 2H2O���� 4Fe(OH)3+ 4SO4 2- (3) 2Fe(OH)3+ (n - 3)H2O����Fe2O3nH2O (4) 由式(1) ~(4)可以看出,Zn 可被浸出到溶液中, Fe、Pb 则残留在浸出渣中。 1.4 实验方法 采用氧压氨浸法,将浸出剂与矿样按一定液固比 加入釜胆内,升温至设定温度,通入工业纯氧,开始搅 拌、计时。 间隔一定时间抽取适量矿浆,离心分离后测 定上清液中锌含量并计算浸出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氧压氨浸实验研究 2.1.1 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NH3与NH4+浓度比为1∶1、温度110 ℃、总压0.5 MPa、 搅拌速度 500 r/ min、液固比 25、矿物粒度-0.063 mm 时,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见图 1。 由图 1 可以 看出,总氨浓度从 1 mol/ L 增加到 4 mol/ L,反应 3 h 时 的锌浸出率从 21%上升到 56%;总氨浓度从 4 mol/ L 增 加到 6 mol/ L,反应 3 h 时的锌浸出率变化不大。 因此 选择总氨浓度 4 mol/ L。 浸出时间/h 60 50 40 30 20 10 0 1.00.51.52.02.53.0 锌浸出率/ ■ 1 mol / L 2 mol / L 3 mol / L 4 mol / L 5 mol / L 6 mol / L 图 1 总氨浓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2.1.2 NH3与 NH4 +浓度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总氨浓度 4 mol/ L、浸出时间 3 h,其他条件不变, NH3与 NH4 + 浓度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知,锌浸出率随 NH3与 NH4 +浓度比增大先 增大后减小,当其比值为 5 ∶3时,浸出率达到最大值, 为 57%。 故选择 NH3与 NH4 +浓度比为 5∶3。 60 50 40 30 20 10 0 锌浸出率/ 0 81 72 63 54 45 3 NH3与NH4浓度比 6 27 18 0 图 2 NH3与 NH4 +浓度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2.1.3 浸出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NH3与 NH4 +浓度比为 5 ∶3,其他条件不变,浸出 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知,浸 出时间为 3 h 时,温度从 80 ℃上升到 110 ℃,锌浸出 率从 20%增加到 57%;继续升高温度,锌浸出率增加 缓慢。 综合考虑,选择温度为 110 ℃。 浸出时间/h 60 50 40 30 20 10 0 1.00.51.52.02.53.0 锌浸出率/ ■ 80 90 100 110 120 130 ℃ ℃ ℃ ℃ ℃ ℃ 图 3 浸出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2.1.4 浸出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浸出温度 110 ℃,其他条件不变,浸出时间对锌浸 出率的影响如图 4 所示。 由图 4 可知,随着浸出时间 延长,锌浸出率增大,反应到 5 h 时锌浸出率最高,达 到 97%。 继续延长时间,浸出率增长缓慢。 浸出时间/h 100 80 60 40 20 0 1023456 锌浸出率/ 图 4 浸出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87矿 冶 工 程第 37 卷 万方数据 2.1.5 总压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浸出时间 4 h,其他条件不变,总压对锌浸出率的 影响如图 5 所示。 由图 5 可知,总压从 0.3 MPa 增大 到 0.5 MPa,浸出 4 h 时锌浸出率从 41%增加到 70%, 之后再增大总压,锌浸出率变化不大。 为了保证氧利 用率,总压选择 0.5 MPa。 总压/MPa 80 70 60 50 40 0.40.20.60.81.01.2 锌浸出率/ 图 5 总压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2.1.6 搅拌速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总压 0.5 MPa,其他条件不变,搅拌速度对锌浸出 率的影响如图 6 所示。 由图 6 可知,搅拌速度从 200 r/ min 增加到 500 r/ min 时,锌浸出率从 28%增加到 70%,之后继续增大转速,锌浸出率增加缓慢。 因此选 用 500 r/ min 的搅拌速度。 搅拌速度/r min-1 75 65 55 45 35 25 200400600800 锌浸出率/ 图 6 搅拌速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2.1.7 液固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搅拌速度 500 r/ min,其他条件不变,液固比对锌 浸出率的影响如图 7 所示。 由图 7 可知,随液固比增 大,锌浸出率增大。 液固比增大时矿浆粘度减小,外扩 散速度加快,液固相的接触面积增大,浸出率增大。 综 合考虑浸出剂的利用率和锌浸出率,选择液固比为 25。 2.1.8 矿样粒度对浸出率的影响 液固比 25,其他条件不变,矿物粒度大小对锌浸 出率的影响如图 8 所示。 由图 8 可知,随着矿样粒度 减小,锌浸出率增大。 矿样粒度小,比表面积大,浸出 剂与矿样的接触面积增大,内扩散阻力降低,锌浸出率 增大。 选择-0.063 mm 矿样为实验原料。 浸出时间/h 90 75 60 45 30 15 0 1.00.51.52.03.02.53.54.0 锌浸出率/ ■ 500 500 500 500 500 5 mL / g 10 mL / g 20 mL / g 30 mL / g 40 mL / g 图 7 液固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浸出时间/h 80 60 40 20 0 1.00.51.52.03.02.53.54.0 锌浸出率/ ■ -0.063 mm -0.075 0.063 mm -0.106 0.075 mm -0.147 0.106 mm -0.177 0.147 mm 图 8 矿样粒度大小对锌浸出率的影响 2.1.9 优化条件实验 采用单因素变量法研究闪锌矿的氧压氨浸行为, 得出较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温度 110 ℃、总氨浓度 4 mol/ L、NH3与 NH4 +浓度比 5 ∶3、总压 0.5 MPa、转速 500 r/ min、液固比 25、矿物粒度-0.063 mm、反应时间 5 h,此时锌浸出率可达 97%。 2.2 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 收缩核模型常用于氨性溶液浸出的动力学研 究[5,11]。 闪锌矿的氧压氨浸过程属于液固反应,浸出 过程中产生的 Fe2O3nH2O 和 PbSO4可能会吸附在 反应或未反应的矿物表面,同时随着浸出反应的进行, 不与浸出剂反应的惰性矿物也会吸附在反应颗粒的表 面,反应生成的固体产物和惰性矿物可能构成固体膜 层,可能阻碍锌的进一步浸出,因此试用收缩核模型来 研究闪锌矿的浸出动力学。 根据收缩核模型,若浸出反应受化学反应控制,闪 锌矿的浸出动力学方程为 1 - (1 - x) 1 3 = k 1t (5) 式中 x 为锌浸出率;t 为浸出时间;k1为化学反应控制 的速率常数。 若浸出反应受固体膜层的扩散控制,闪锌矿的浸 出动力学方程为[12] 1 - 2 3 x - (1 - x) 2 3 = k 2t (6) 97第 4 期刘春霞等 闪锌矿氧压氨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万方数据 式中 k2为多相反应扩散控制的速率常数。 若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和固体膜层的扩散两者控 制,用混合控制的收缩核模型来描述闪锌矿浸出的动 力学方程为[13] 1 - 2(1 - x) 1 3+ (1 - x) 2 3 = k 3t (7) 式中 k3为混合控制的反应速率常数。 在不同温度下用方程(5) ~ (7)中的左边函数作 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 9~11 所示,不同温度下的 拟合函数见表 3。 从图 9 可以看出,1-(1-x) 1 3与时间成良好的线性 关系,而且从表 3 可知,由式(5)所得的各拟合函数的 相关系数接近 1.0,说明闪锌矿的溶解过程受化学反应 控制。 时间/h 0.24 0.20 0.16 0.12 0.08 0.04 0.00 1.00.51.52.02.53.0 1- 1- x 1 3 ■ 80 90 100 110 ℃ ℃ ℃ ℃ 图 9 1 - (1 - x) 1 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时间/h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0.01 1.00.51.52.02.53.0 ■ 80 90 100 110 ℃ ℃ ℃ ℃ 1- x - 1- x 2 3 2 3 图 10 1 - 2 3 x - (1 - x) 2 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时间/h 0.06 0.05 0.04 0.03 0.02 0.01 0.00 -0.01 1.00.51.52.02.53.0 ■ 80 90 100 110 ℃ ℃ ℃ ℃ 1 - 21-x 1- x 2 3 1 3 图 11 1 - 2(1 - x) 1 3+ (1 - x) 2 3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表 3 不同温度下的拟合函数 拟合 方程式 温度 / ℃ 拟合 函数 相关 系数 80Y=-0.002 32+3.970 6110 -4 x0.987 41 式(5) 90Y=5.286 1910 - 4+4.874 610-4 x0.984 72 100Y=-0.008 88+7.023 7310 -4 x0.986 95 110Y=-0.030 91+0.001 4x0.993 37 80Y=-0.001 37+3.123 1310 -5 x0.922 55 式(6) 90Y=-0.001 99+4.835 6910 -5 x0.938 87 100Y=-0.004 14+8.890 5210 -5 x0.927 38 110Y=-0.014 36+2.947 4610 -4 x0.924 03 80Y=-0.001 46+3.276 5510 -5 x0.918 82 式(7) 90Y=-0.002 16+5.140 2110 -5 x0.935 35 100Y=-0.004 57+9.647 0510 -5 x0.921 08 110Y=-0.017 13+3.449 610 -4 x0.901 08 由图 9 中的直线斜率得到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 常数(k1),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 k=Ae -E a RT,以 lnk 对 1/ T 作图,得到闪锌矿浸出的阿伦尼乌斯曲线(lnk-1/ T)如 图 12 所示,计算得表观反应活化能为 47.26 kJ/ mol。 1000 T -6.5 -7.0 -7.5 -8.0 2.602.552.652.702.752.802.85 lnk y 8.2219 - 5.684 x R 2 0.9892 图 12 阿伦尼乌斯曲线 闪锌矿在 NH3-(NH4)2SO4体系中的溶解过程受 化学反应控制,浸出率与温度、总压力、总氨浓度的关 系可用下式表达 1 - (1 - x) 1 3 = k 0C apbe -E a RTt (8) 式中 k0为表观反应速率常数;C 为总氨浓度,mol/ L; p 为总压力,MPa;a 为总氨浓度的影响因子;b 为总压 力的影响因子。 只改变总氨浓度,其他因素不变,式(8)可写为 1 - (1 - x) 1 3 = k aC at (9) 式中 ka为不同总氨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 式(9)求 导得 d[1 - (1 - x) 1 3 ] dt = k aC a (10) 由式(10)作 1-(1-x) 1 3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13 所示,作ln d[1-(1-x) 1 3 ] dt 与 lnC 及 lnp 的关系曲线如 08矿 冶 工 程第 37 卷 万方数据 图 14 所示。 计算得a= 0.8,b= 1.6。 根据图 9、图 13 各线性方程计算得 k0的统计平均值为 3 921,因此闪 锌矿浸出动力学方程可表达为 1 - (1 - x) 1 3= 3 921C0.8p1.6e -5 634.4 T t(11) 时间/h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1.00.51.52.02.53.0 ■ 1 mol / L 2 mol / L 3 mol / L 4 mol / L 1 - 1- x 1 3 时间/h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102345 ■ 0.3 MPa 0.4 MPa 0.5 MPa 1 - 1- x 1 3 图 13 1 - (1 - x) 1 3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lnC -6.5 -7.0 -7.5 -8.0 0.00.51.01.5 y 0.8 x - 7.7 R 2 0.99 ln p -6.4 -6.6 -6.8 -7.0 -7.2 -7.4 -1.2-1.0-0.8-0.6 y 1.6 x - 5.34 R 2 0.9616 d 1 - 1- x 1 3 [ [ d t ln d 1 - 1- x 1 3 [ [ d t ln 图 14 ln d[1 - (1 - x) 1 3] dt 与 lnC、lnp 的关系曲线 3 结 论 1) 在 NH3-(NH4)2SO4体系中闪锌矿可被氧化浸 出,较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温度 110 ℃、总氨浓度 4 mol/ L、NH3与 NH4 +浓度比为 5 ∶3、总压 0.5 MPa、搅 拌速度 500 r/ min、液固比 25、矿物粒度-0.063 mm、反 应时间 5 h,此时锌浸出率可达 97%。 2) 采用液固反应的收缩核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 动力学模拟,得出了浸出动力学方程式,并计算出闪锌 矿氧压氨浸的表观活化能为 47.26 kJ/ mol,为化学反 应控制。 参考文献 [1] Babu M N. Zinc recovery from sphalerite concentrate by direct oxida- tive[J]. Hydrometallurgy, 2002,64(2)119-129. [2] Owusu G. Effect of surfactants on zinc and iron dissolution rates during oxidative leaching of sphalerite[J]. Hydrometallurgy, 1995,38(3) 315-324. [3] Liu Z X, Yin Z L, Hu H P, et al. Leaching kinetics of low-grade copper ore containing calcium-magnesium carbonate in ammonia-am- monium sulfate solution with persulfate[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22(11)2822-2830. [4] Baba A A, Ghosh M K, Pradhan S R,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ki- netic study on ammonia leaching of complex copper ore[J]. Transac- 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4,24(5)1587- 1595. [5] Yang S, Chen G, Cai Y, et al. Selective leaching of silver-rich resi- due in NH4SCN solution under oxygen pressure[J].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11,77(1)1-6. [6] Feng D, van Deventer J S J. Oxidative pre-treatment in thiosulphate leaching of sulphide gold or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 2010,94(1-2)28-34. [7] Park K H, Mohapatra D, Reddy B R, et al. A study on the oxidative ammonia/ ammonium sulphate leaching of a complex (Cu-Ni-Co-Fe) matte[J]. Hydrometallurgy, 2007,86(3-4)164-171. [8] 敬珊珊,丁治英,刘春霞,等. 共生氧化物对锌硅酸盐矿物氨浸行 为的影响研究[J]. 矿冶工程, 2016,36(5)92-96. [9] 刘志雄,尹周澜. 氨-硫酸铵体系中某铜矿尾矿氧化氨浸工艺研究 [J]. 矿冶工程, 2012,32(2)88-91. [10] 王书民. 高铁闪锌矿精矿高氧催化氧化氨浸工艺试验[J]. 有色 金属(冶炼部分), 2011,63(2)155-158. [11] Yartasi A, Copur M.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copper(Ⅱ) oxide in 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s[ J]. Minerals Engineering, 1996,9 (6)693-698. [12] 华一新. 冶金动力学导论[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4. [13] Ekmekyapar A, Oya R, Knkl A.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an oxi- dized copper ore in ammonium chloride solution[J].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quarterly, 2003,17(4)261-266. 引用本文 刘春霞,尹周澜,丁治英,等. 闪锌矿氧压氨浸过程动力学研 究[J]. 矿冶工程, 2017,37(4)77-81. 18第 4 期刘春霞等 闪锌矿氧压氨浸过程动力学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