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pdf
第3 7 卷第2 期 2 0 1 7 年0 4 月 矿冶工程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V 0 1 .3 7 №2 A p r i l2 0 1 7 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① 汜4 4 - 明阳1 ,王晓丽1 ,代淑娟1 ,宿少玲2 ,胡志刚3 1 .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辽宁鞍山1 1 4 0 5 1 ;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沈阳1 1 0 0 1 6 ;3 .辽宁省地质矿产研究院,辽宁沈阳1 1 0 0 3 2 摘要对某金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原矿磨矿细度为- 0 .0 7 4m m 粒级占9 7 .5 2 %,采用碳酸钠、水玻璃、硫酸铜为调整剂,2 。油 为起泡剂丁铵黑药为捕收剂,通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两次精选闭路试验,获得了精矿金品位2 7 .5 0g /t 、尾矿金品位0 .1 5g /t 、精 矿产率9 .2 0 %、金回收率9 4 .8 9 %的选别指标。 关键词金矿石;浮选;丁铵黑药;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T D 9 2 3文献标识码A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0 2 5 3 6 0 9 9 .2 0 1 7 .0 2 .0 11 文章编号0 2 5 3 - 6 0 9 9 2 0 1 7 0 2 0 0 4 6 0 3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o nF l o t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f o rS o m eG o l dO r e F A NM i n g y a n 9 1 ,W A N GX i a o l i l ,D A IS h u - j u a n l ,S US h a o l i n 9 2 ,H UZ h i g a n 9 3 1 .S c h o o lo f 施n i 愕E n g i n e e r i n g ,U n w e n i t yo f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o fL i a o n i n g ,A n s h a n11 4 0 51 ,L i a o n i n g ,C h i n a ; 2 .I n s t i t u t eo f M e t a lR e s e a r c h ,C h i n e s eA c a d e m yo f S c i e n c e ,S h e n y a n g1 1 0 0 1 6 ,L i a o n i n g ,C h i n a ;3 .L i a o n i n gA c a d e m yo f G e o l o g ya n dM i n e r a lR e s o u r c e s ,S h e n y a n g11 0 0 3 2 ,L i a o n i n g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w a sc a r r i e do u to nf l o t a t i o no fag o l do r e .I nt h et e s t ,r a wo r ew a sm i l l e dt oa 萌n d i n g f i n e n e s so f - 0 .0 7 4m m9 7 .5 2 %,s o d i u mc a r b o n a t e ,s o d i u ms i l i c a t ea n dc o p p e rs u l f a t ew e r et a k e na sr e g u l a t o r s ,w h i l e2 。 o i la n da m m o n i u md i b u t y ld i t h i o p h o s p h a t ew e r eu s e dr e s p e c t i v e l ya sf r o t h e ra n dc o l l e c t o r .A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f l o w s h e e t c o n s i s t i n go fo n es t a g eo fr o u g h i n g ,t w os t a g e so fs c a v e n g i n ga n dt w os t a g e s o fc l e a n i n gr e s u l t e di na9 4 .8 9 %r e c o v e r y i n t o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eg r a d i n g2 7 .5 0g /tA uw i t hay i e l do f9 .2 0 %.w h i l et h ec o n t e n to fg o l di nt h et a i l i n g sr e d u c e dt o 0 .1 5g /t . K e yw o r d s g o l do r e ;f l o t a t i o n ;a m m o n i u md i b u t y ld i t h i o p h o s p h a t e ;p r o c e s s i n gf l o w s h e e t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 高,黄金的需求量随之增加,难处理金矿石回收利用研 究也愈加受到关注。金矿石处理通常有重选法、混汞 法、浮选法、氰化法、卤化法、微生物法等几种手段。其 中随着浮选药剂不断更新,浮选法已成为黄金生产的 重要方法。在原生矿床中,金常与黄铁矿、黄铜矿、毒 砂、砷黄铁矿等硫化矿物共生,采用浮选法富集载金硫 化物,从而实现对金的回收’6 。 本次试验试样中金矿物为自然金,粒度均为细微 粒,多包裹在黄铁矿中,部分充填在黄铁矿的裂隙中及 黄铁矿与其他矿物如脉石矿物、闪锌矿粒间,少量自然 金包裹在方铅矿和嵌布在脉石中,未发现自然金与黄 铜矿、毒砂、石墨等矿物有直接的嵌布关系。黄铁矿是 重要的载金矿物。本次试验针对该矿石特点,进行了 系统研究,确定了药剂制度和选别工艺流程,选矿指标 理想。 1 矿石性质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质量分数 /% 1 单位为s /t 。 由表1 可知,原矿中可供选矿富集回收的元素为 ①收稿日期2 0 1 6 - 1 0 - 1 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1 5 7 4 1 4 6 作者简介范明阳 1 9 9 1 - ,男,辽宁海城人,硕士,主要从事矿物分离理论与工艺研究。 通讯作者王晓丽 1 9 8 0 一 ,女,新疆石河子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矿物加工与功能性矿物材料及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万方数据 第2 期范明阳等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4 7 金;铜、铅、锌等元素品位均较低,无回收价值;矿石中 含有一定量的砷,影响金的回收;且矿石中含有少量石 墨,破碎后易附着在硫化矿表面,影响硫化矿的回收。 通过对矿石的矿物组成及含量统计发现,该矿石 矿物组成复杂,矿物种类多。矿物中硫、铁、砷、铜、铅、 锌等均以独立矿物存在。黄铁矿是主要的含硫独立矿 物,磁黄铁矿含量为微量;砷的独立矿物为毒砂;锌的 独立矿物为闪锌矿;铅的独立矿物为方铅矿;铜的独立 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另含微量黝铜矿;矿石中还含有石 墨和褐铁矿;金矿物为自然金,为该矿的回收矿物。非 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和长石,其次为白云母、绢云母、 黑云母和碳酸盐矿物等。 2 试验研究 该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为自然金,粒度均为细微粒, 赋存状态主要为包裹金和粒间金,适宜用浮选法回收 矿石中的金。矿石中含少量砷和碳,磨矿较细容易造 成泥化、过磨等现象,给后期选别带来困难,因此控制 磨矿细度和磨矿后调浆是研究的关键“ 娟J 。 2 .1 磨矿细度试验 浮选前先对矿石进行磨矿作业,使矿石中有用矿 物与脉石矿物得到单体解离,并且能够达到浮选适宜 的粒度归J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见图1 ,结果见图2 。 单位g /t 粗精矿尾矿 图1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 - 0 .0 7 4m m 粒级含量/% 图2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试验中,随着磨矿细度增加,粗精矿产率降低,粗 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增加,说明金及载金矿物的解离度 逐步提高,并实现较好地分离。但磨矿细度提高到 一0 .0 7 4m m 粒级占9 7 .5 2 %时,大量细泥进入精矿,粗 精矿产率增大,品位降低,同时回收率降低,尾矿品位 提高,说明细磨后分选效果变差。因此,确定磨矿细度 为- 0 .0 7 4m m 粒级占9 1 .6 5 %。 2 .2p H 调整剂试验 浮选矿浆p H 值对浮选指标有很大的影响,药剂在 适当的p H 条件下才会充分发挥作用。试验用碳酸钠 和硫酸2 种p H 调整剂作比较,在磨矿细度为一0 .0 7 4m i n 粒级占9 1 .6 5 %条件下,考察不同的矿浆p H 值对浮选效 果的影响,试验流程同图1 ,结果见表2 。 表2p H 调整剂试验结果 由表2 可知,与不使用调整剂 自然p H 值 相比, 2 种调整剂对提高精矿回收率均有利,并且碱性矿浆的 分选指标优于酸陛矿浆,碳酸钠用量2 0 0 0g /t 时,粗精 矿金品位为1 1 .8g /t ,回收率达到9 1 .5 8 %,尾矿品位较 低,因此,确定矿浆调整剂为碳酸钠,用量为2 0 0 0g /t 。 2 .3 分散剂用量试验 水玻璃是硫化矿浮选中常用的抑制剂,能够对石 英、硅酸盐等脉石矿物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水玻璃 也是矿泥分散剂,能够改善泡沫粘稠现象,提高精矿品 位和回收率0 | 。水玻璃用量试验流程同图1 ,结果见 表3 。 表3 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 由表3 可知,水玻璃用量为10 0 0g /t 时,粗精矿 产率和回收率略有增加,水玻璃用量为20 0 0r V t 时, 粗精矿产率、品位和回收率均有明显下降,说明水玻璃 用量过大,对目的矿物的浮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 此,水玻璃用量以10 0 0g /t 为宜。 2 .4 活化剂用量试验 硫酸铜是金属硫化矿浮选中常用的活化剂,通过 铜离子在硫化矿表面的置换反应,形成硫化铜薄膜,能 万方数据 矿冶工程 第3 7 卷 够使捕收剂更加牢固地吸附在硫化矿表面,提高载金硫 化矿的可浮性,从而提高硫化矿分选效果‘。12 | 。试验 选取硫酸铜作为活化剂,试验流程同图1 ,结果见表4 。 表4 硫酸铜用置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添加硫酸铜可以提高精矿回 收率,但硫酸铜添加量过大,矿浆表面张力增加,矿化 泡沫变脆,造成泡沫层稳定性变差,精矿产率和回收率 降低。确定硫酸铜适宜用量为5 0 0g /t 。 2 .5 捕收剂配比及用量试验 丁黄药和丁铵黑药是有色金属硫化矿和金矿石选 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捕收剂。试验考查了这2 种药剂 的配比对该金矿石分选效果的影响,试验流程同图1 , 结果见表5 。 表5 捕收剂配比试验结果 塑塑型旦量£f g 12 粗精矿产率粗精矿金品位粗精矿回收率 丁黄药丁铵黑药 /% / g t - 1 /%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药剂用量条件下,单独使用丁 黄药效果较差,并且随着丁铵黑药占比增加,精矿产率 和回收率趋于增加;单独使用丁铵黑药,粗精矿产率和 回收率较高。因此,试验确定只使用丁铵黑药一种药 剂作为捕收剂。 按照图1 所示流程进行了捕收剂丁铵黑药用量试 验,结果见图3 。 专 著 蝮 翟 篓 丁铵黑药用量/ g f 1 图3 丁铵黑药用量试验结果 从图3 可知,丁铵黑药用量增加,粗精矿产率增 加,精矿品位降低,精矿回收率和尾矿品位变化不大。 说明在适当的药剂用量范围内,矿石中的金矿物可以 得到较有效回收。考虑到药剂用量高时,粗精矿品位 较低,其中夹杂大量矿泥等脉石矿物,不利于精选作业 提高品位,故丁铵黑药用量确定为7 5g /t 。 2 .6 闭路试验 磨矿细度- 0 .0 7 4m m 粒级约占9 1 .6 5 %,碳酸钠用 量20 0 0g /t ,水玻璃用量10 0 0g /t ,硫酸铜用量5 0 0g /t , 丁铵黑药用量7 5g /t ,2 ”油用量4 0g /t ,进行一次粗选、 两次扫选、两次精选的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4 ,结 果如表6 所示。结果表明,通过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 金品位2 7 .5 0g /t 、金回收率9 4 .8 9 %的金精矿和金品位 0 .1 5g /t 、金回收率5 .1 1 %的尾矿,金回收效果较好。 精矿 l 车 药剂单位g /t 磨矿o - 0 .0 7 4l n n l 占9 1 .6 5 % 3m i n 栩£酸钠2 0 0 0 3m i n } 水玻璃1 0 0 0 3I n i n } 硫酸铜5 0 0 2 m i n } 丁铵黑药 7 5 1 m i n } 2 8 油 4 0 糙 。曲卜了矧攀药2 萎 3m i 咀} 硫酸铜2 0 0 2m i n } 丁铵黑药3 0 1 m i n 2 。油 2 0 ..........,l ’1 .........................一 扫选1 2 图4 闭路试验流程 表6 闭路试验结果 3 结论 1 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其余金 属矿物含量较少,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金是唯一 有价矿物。矿石中的金矿物为自然金,粒度均为细微 粒。金矿物赋存形式主要以包裹金和粒间金为主。 2 确定碳酸钠为矿浆调整剂,水玻璃为脉石矿物 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2 ”油为起泡剂,丁铵黑药为捕 下转第5 3 页 除 .蜀 选 m 精 3 万方数据 第2 期 闵程等复配阴离子捕收剂在高磷鲡状赤铁矿反浮选中的应用 5 3 表6 最终产品粒度筛析结果 3 结论 1 通过反浮选工艺参数单因素条件试验,以复配 阴离子捕收剂9 1 5 M B 作为高磷鲕状赤铁矿反浮选捕 收剂,确定最佳浮选条件为磨矿细度一0 .0 7 4m m 粒级 占9 0 %,试验温度2 5 ℃,粗选N a O H 用量10 0 0g /t 、淀 粉用量10 0 0g /t 、氧化钙用量5 0 0g /t 、9 1 5 B M 用量6 0 0 g /t ,精选9 1 5 B M 用量2 0 0g /t 。 2 闭路试验获得的铁精矿铁品位5 5 .9 0 %、磷含 量0 .2 5 %,降磷率达到了8 0 .0 9 %,铁回收率8 0 .7 3 %。 3 对浮选精矿、尾矿和中矿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磷在粗粒级 0 .0 4 4m m 中的分布率相对较高, 要进一步降低产品中磷含量,必须增加磨矿细度。反 浮选最终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铁精矿中杂质 A 1 O 。和S i O 含量仍偏高。要降低硅铝杂质含量,还 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闰武,张裕书,刘亚川.鄂西某高磷鲡状赤铁矿浮选工艺研究 [ J ] .中国矿业,2 0 1 1 1 1 7 卜7 3 . [ 2 ] 苏建芳,郑桂兵,朱阳戈,等.高磷鲡状赤铁矿脱磷技术研究现状 [ J ] .现代矿业,2 0 1 3 7 1 - 6 . [ 3 ]闫武,张裕书,刘亚川.E M 一5 0 1 对高磷鲕状赤铁矿的脱磷效果 [ J ] .金属矿山,2 0 1 0 8 5 5 - 5 8 . [ 4 ]张汉泉,付金涛,路漫漫,等.高磷鲕状赤铁矿动态磁化焙烧一磁选 试验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5 2 4 7 - 4 9 . [ 5 ] 孙永升,韩跃新,高鹏,等.高磷鲡状赤铁矿石深度还原探索性 试验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5 5 6 8 7 1 . [ 6 ] H o n g l i a n gH a n ,D o n g p i n gD u a n ,X i n gW a n g ,e ta 1 .I n n o v a t i v eM e t h o df o rS e p a r a t i n gP h o s p h o r u sa n dI r o nf r o mH i s h P h o s p h o r u sO o l i t i c H e m a t i t eb yI r o nN u g g e tP r o c e s sc ]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a n dM a t e r i a l s T r a n s a c t i o n sB .T h eM i n e r a l s 。M e t a l s &M a t e r i a l sS o c i e t ya n dA S M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2 0 1 4 ,4 5 B ,2 0 1 4 1 0 1 6 3 4 1 6 4 3 . [ 7 ]张锦瑞,胡力可,梁银英,等.难选鲕状赤铁矿的研究利用现状及 展望[ J ] .中国矿业,2 0 0 7 ,1 6 7 7 4 7 6 . [ 8 ]陈敏.鄂西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一弱磁选一反浮选工艺及焙烧性 能研究[ D ]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 0 1 2 . [ 9 ] 郑贵山.鄂西高磷鲕状赤铁矿分选的研究[ D ] .沈阳东北大学资 源与土木工程学院,2 0 1 0 . [ 1 0 ] 张汉泉,汪凤玲,李浩.鲕状赤铁矿磁化焙烧一磁选反浮选降 磷试验[ J ]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 0 1 1 ,3 3 3 2 9 3 1 . [ 1 1 ]B a i o u m yHM .I r o n p h o s p h o r u sr e l a t i o n s h i pi nt h ei r o na n dp h o s p h o r i t eo r e so f E g y p t [ J ] .C h e m i ed e r E r d e ,2 0 0 7 ,6 7 3 2 2 9 ~2 3 9 . [ 1 2 ] 葛英勇,陈达,余永富.耐低温阳离子捕收剂G - 6 0 1 反浮选磁 铁矿的研究[ J ] .金属矿山,2 0 0 4 4 3 2 - 3 4 . [ 1 3 ] 王春梅,葛英勇,王凯金,等.G E 一6 0 9 捕收剂对齐大山赤铁矿反 浮选的初探[ J ]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 0 0 6 4 4 1 4 3 . [ 1 4 ] 陈达.阳离子捕收剂分离磁铁矿和石英的研究[ D ] .武汉武 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 0 0 4 . [ 1 5 ] 唐晓玲,陈毅琳,高泽宾,等.酒钢选矿厂焙烧磁选铁精矿阳离子 反浮选生产实践[ J ] .金属矿山,2 0 0 8 1 1 4 3 4 6 . 引用本文闵程,胡向梅,张汉泉.复配阴离子捕收荆在高磷鲕状赤 铁矿反浮选中的应用[ J ] .矿,台工程,2 0 1 7 ,3 7 2 4 9 5 3 . 上接第4 8 页 收剂,通过一次粗选、二次扫选和二次精选的浮选闭路 流程获得了精矿金品位2 7 .5 0g /t 、尾矿金品位0 .1 5g /t 、 精矿产率9 .2 0 %、金回收率9 4 .8 9 %的指标,效果较好, 可以为该金矿的开发利用和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提供 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 1 ]姜毛,张覃,李龙江.黄药类捕收剂与载金黄铁矿的作用机理 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1 5 3 4 4 4 7 . [ 2 ]曾建红.某含金低品位铅锌硫化矿选矿工艺研究[ J ] .矿冶工程, 2 0 1 5 3 4 8 5 0 . [ 3 ] 童雄,李志章.金矿石浮选试验研究[ J ] .黄金,1 9 9 6 ,1 7 1 1 3 9 - 4 1 . [ 4 ] 苏恩清.强化金和黄铁矿的浮选研究[ J ] .中南冶金地质,1 9 9 2 2 8 0 - 8 6 . [ 5 ] 王伊杰,文书明,刘丹,等.黄铁矿包裹金的浮选试验研究[ J ] . 稀有金属,2 0 1 5 ,3 9 6 5 4 6 5 5 3 . [ 6 ] 杜飞飞,杨志军,郭存丰.某金矿浮选试验研究[ J ] .现代矿业, 2 0 1 2 1 3 0 ~3 4 . [ 7 ] 孙忠梅,孙春宝,甘永刚.贵州某卡林型金矿浮选工艺研究[ J ] . 矿产综合利用,2 0 1 4 5 3 4 3 7 . [ 8 ] 代淑娟,胡志刚,韩佳宏,等.某金矿浮选及重选一浮选试验研究 [ J ] .矿山机械,2 0 1 3 ,4 1 1 0 9 3 9 6 . [ 9 ] 李翠芬,李莹,高志,等.河南某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J ] .中国 矿业,2 0 1 2 ,2 1 1 1 9 5 9 8 . [ 1 0 ] 胡为柏.浮选[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8 3 . [ 1 1 ] 韦德科,崔湘玲.丫他微细粒浸染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J ] .矿 产保护与利用,2 0 1 0 4 3 0 3 2 . [ 1 2 ] 周东琴,代淑娟,李宏伟,等.新疆某原生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J ] . 有色矿冶,2 0 0 9 ,2 5 4 2 6 2 8 . 引用本文范明阳,王晓丽,代淑娟,等.某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J ] .矿 冶工程,2 0 1 7 ,3 7 2 4 6 4 8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