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含钴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pdf
某含钴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① 廖 乾, 程建国, 李淮湘, 解振朝, 周 韫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 某含钴氧化型铜矿含铜 3.22%、含钴 0.045%,采用先浮硫化矿后浮氧化矿原则流程,进行了实验室验证试验及扩大连选试 验研究。 实验室验证试验获得了铜品位51.52%、钴品位0.138%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19.53%、钴品位0.437%的氧化铜精矿;扩大 连选试验获得了铜品位 45.11%、钴品位 0.154%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 12.31%、钴品位 0.261%的氧化铜精矿;铜总回收率大于 80%,钴总回收率大于 55%。 研究成果可为该矿石工业应用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浮选; 氧化铜矿; 铜; 钴; 扩大连选 中图分类号 TD92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7.04.016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7)04-0057-04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Mineral Processing of Cobalt-bearing Copper Oxide Ore LIAO Qian, CHENG Jian-guo, LI Huai-xiang, XIE Zhen-chao, ZHOU Yun (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Abstract A principle flowsheet with sulfide ore being floated before recovering oxide ore has been adopted to treat a copper oxide ore with the feed grades of copper and cobalt as 3.22% and 0.045%, respectively. Laboratory verification tests and scale-up continuous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laboratory trials, a copper sulfide concentrate with Cu grade of 51.52% and Co grade of 0.138% was obtained together with a copper oxide concentrate with Cu grade of 19.53% and Co grade of 0.437%. Meanwhile, a copper sulfide concentrate with Cu grade of 45.11% and Co grade of 0.154%, and a copper oxide concentrate with Cu grade of 12.31% and Co grade of 0.261% were collected in the scale-up continuous test. In these tests, the total recoveries for both copper and cobalt exceeded 80% and 55%, respectively. Key words flotation; copper oxide ore; copper; cobalt; scale-up continuous test 随着硫化铜矿资源的日趋枯竭和世界各国对铜金 属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氧化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 受到重视[1]。 氧化铜矿的处理方法有浮选法、浸出 法、离析法等,这些方法中,浮选法是氧化铜矿的主要 处理方法[2]。 浮选法包括硫化浮选法、脂肪酸类捕收 剂直接浮选法、胺类捕收剂浮选法等,硫化浮选氧化铜 矿物具有选择性好的优势,应用比较广泛[3-8]。 本文 针对某含钴氧化铜矿,采用先浮硫化矿、后硫化浮选氧 化矿的原则流程,进行了实验室验证试验和扩大连选 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分选指标,可为该矿石后续的工业 化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与技术支持。 1 矿石性质 对矿样进行了镜下鉴定、X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 镜分析和 MLA 分析,结果查明,该矿石属含钴的氧化 型铜矿石,可供选矿回收的有用元素主要是铜,品位为 3.22%,钴含量为0.045%,可作为综合利用对象。 矿石 中铜氧化程度较高。 矿样化学多元素分析及铜钴物相 分析结果分别见表 1~2。 表 1 矿石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CuCoNiPbZnFeS 3.220.0450.006 30.0200.0141.750.66 SiO2TiO2Al2O3CaOMgOMnONa2O 30.640.478.747.3517.640.0510.059 K2OPTCC有CO2Ig 1.940.0546.810.1124.5725.05 ①收稿日期 2017-01-30 作者简介 廖 乾(1985-),男,湖北荆州人,硕士,主要从事矿物加工选冶技术研究工作。 第 37 卷第 4 期 2017 年 08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7 №4 August 2017 万方数据 表 2 矿石中铜和钴化学物相分析结果 元素相态含量/ %分布率/ % 原生硫化铜0.268.07 次生硫化铜1.0432.30 铜 自由氧化铜1.4244.10 自然铜0.309.32 结合氧化铜0.206.21 合计3.22100.00 硫化钴0.009 020.00 钴 氧化钴0.02862.22 脉石中钴0.008 017.78 合计0.045100.00 矿石组成较为复杂,较常见的铜矿物包括黄铜矿、 斑铜矿、辉铜矿、铜蓝、赤铜矿、孔雀石、硅孔雀石、斜硅 铜矿和自然铜,其次是含铜褐铁矿和水胆矾;钴矿物包 括硫铜钴矿、水钴矿、含钴氧化锰和含钴褐铁矿;脉石 矿物以石英、菱镁矿和白云石居多,次为白云母、绿泥 石、长石和方解石。 各种铜矿物常呈粒度变化较大的 不规则团块状或粒状以浸染状形式嵌布于脉石中,粒 度细小者与脉石的交生关系较为复杂。 硫化铜矿物发 生蚀变的现象极为普遍,特别是部分辉铜矿、赤铜矿和 少数黄铜矿常被褐铁矿交代而形成含铜褐铁矿。 除硫 铜钴矿以外,水钴矿、含钴氧化锰、含钴褐铁矿和斜硅 铜矿等氧化钴矿物亦含有较高的铜。 2 实验室验证试验 扩试样和小试样虽为同一矿区含钴氧化型铜矿石, 主要矿石性质特征基本相近,但亦存在一定差异。 扩试 样具有铜高钴低、硅低镁高的特点,而且硫化铜矿物所 占比例相对较高,但含钴褐铁矿分布不及小试样广泛。 小试样采用先浮硫化矿后浮氧化矿的原则流程,硫化矿 浮选以 CMC 作抑制剂、MB 和 Mac-12 作组合捕收剂,氧 化矿浮选以 NaHS 作硫化剂、MB 和 Mac-12 作组合捕收 剂,较好地回收了铜和钴。 参照小试样实验结果,进行 了扩试样实验室选矿验证试验。 验证试验采用先浮硫 化矿后浮氧化矿的原则流程,进行了磨矿细度验证以 及浮选药剂制度、工艺参数和流程结构验证,在此基础 上进行了全流程闭路试验,闭路试验流程见图 1,结果 见表 3。 全流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产率 3.52%、铜品 位51.52%、钴品位 0.138%的硫化铜钴精矿,铜和钴回 收率分别为 55.29%和 11.04%;同时可以获得产率 4.98%、铜品位 19.53%、钴品位 0.437%的氧化铜钴精 矿,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 29.65%和 49.46%。 硫化铜钴 精矿和氧化铜钴精矿合计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 84.94% 和 60.50%。 原矿 磨矿 药剂单位g/t -0.075 mm占80 MBMac-12 MIBC 硫化矿 粗选 5 min 精选 1 14040 20 3 min 2 min MBMac-12 MIBC 7020 20 3 min 2 min 6 min 6 min 硫化矿 扫选 6 min 精选 2 硫化铜精矿 氧化铜精矿 4 min 氧化矿 扫选2 尾矿 氧化矿 粗选 15 min 精 选 硫氢化钠 MBMac-12 MIBC 500 8030 30 5 min 3 min 2 min 硫氢化钠 MBMac-12 MIBC 300 4010 20 5 min 3 min 2 min 硫氢化钠 MBMac-12 MIBC 1500 15050 50 5 min 3 min 2 min 8 min 6 min 氧化矿 扫选1 图 1 全流程闭路试验流程 表 3 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回收率/ % 铜钴铜钴 硫化铜精矿3.5251.520.13855.2911.04 氧化铜精矿4.9819.530.43729.6549.46 尾矿91.500.540.01915.0639.50 原矿100.003.280.044100.00100.00 3 扩大连选试验研究 由于原矿样品总量约为 12 t,为确保在有限的样 品条件下完成扩大连选试验研究工作,将扩大连选试 验的处理能力定为 0.5 t/ d。 根据实验室验证试验确 定的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了扩大连选试验设备 选型,并对主、辅设备进行了配置和连接。 扩大连选试 验设备连接见图 2,设备型号及药剂性状分别见表 4~ 5,扩大连选试验结果见表 6。 扩大连选试验可以获得产率 3.84%、铜品位 45.11%、 钴品位 0.154%的硫化铜精矿,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 53.43%和 12.93%;同时可以获得产率 7.51%、铜品位 12.31%、钴品位 0.261%的氧化铜精矿,铜和钴回收率 分别为 28.52%和 42.87%。 硫化铜精矿和氧化铜精矿 铜和钴回收率合计分别为 81.95%和 55.80%。 85矿 冶 工 程第 37 卷 万方数据 尾矿 氧化铜精矿 泵 泵 氧化矿 精选 氧化矿 扫选2 药剂 搅拌 氧化矿 扫选1 药剂 搅拌 硫化矿 扫选 硫化矿 精选2 硫化铜精矿 硫化矿精选 1 药剂 搅拌 搅拌槽 给料斗 球磨机 螺旋分级机 硫化矿 粗选 氧化矿粗选 药剂 搅拌 图 2 扩大连选试验设备连接示意 表 4 扩大连选试验所用主要设备名称及型号 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设备名称型号数量 球磨分级Φ4204501 套连续浮选机1 L1 套 搅拌桶15 L1 个立式砂泵1/2 英寸4 连续浮选机12 L11 槽给药机1 套 表 5 扩大连选试验所用药剂性状及添加方式 药剂名称型号形态试验添加方式 硫氢化钠工业品固体1%水溶液 MB工业品固体0.1%水溶液 Mac-12工业品液体直接原液添加 MIBC工业品液体0.04%水溶液 表 6 扩大连选试验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回收率/ % 铜钴铜钴 硫化铜精矿3.8445.110.15453.4312.93 氧化铜精矿7.5112.310.26128.5242.87 尾矿88.650.660.022 818.0544.20 原矿100.003.240.045 7100.00100.00 4 分析与讨论 扩大连选试验与实验室验证试验的浮选指标存在 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氧化铜精矿铜品位上。 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点 1) 各作业的浮选矿浆浓度存在较大差异(见表 7)。 扩大连选试验处理量为 0.5 t/ d,药剂添加的绝对 量相对较小,而为保证给药机加药量的准确,药剂配制 浓度必须相对较低,才能保证给药机每次给入的药剂 流量相对稳定。 由药剂添加带入的水量占总补加水量 的 43%,导致扩大连选试验矿浆浓度偏低,进而造成 单位体积矿浆中药剂浓度降低,影响铜和钴回收率;而 通过增加浮选药剂用量来增大泡沫刮出量,虽能保证 回收率,但又会影响精矿品位,二者难以兼顾。 表 7 扩大连选试验与实验室验证试验矿浆浓度及浮选时 间对比 作业 名称 实验室验证试验扩大连选试验 矿浆浓度/ % 浮选时间/ min 矿浆浓度/ % 浮选时间/ min 硫化矿粗选32.21630.7410 硫化矿精选 123.19520.2811 硫化矿精选 221.56617.1910 硫化矿扫选30.06630.9711 氧化矿粗选31.33821.9112 氧化矿精选16.351512.4820 氧化矿扫选 129.69623.848 氧化矿扫选 228.46424.409 2) 扩大连选试验浮选机充气量偏小。 经测定,扩 大连选试验各浮选作业的充气量明显低于实验室验证 试验的充气量,特别是氧化矿粗选和扫选作业(见表 8)。 充气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较大,这已在实验室试 验中得到证实。 在扩大连选试验中,由于浮选机充气 量不可调,因此无法满足充气量的要求。 在实际生产 中,采用先进的浮选机,充气量问题完全可以解决。 表 8 扩大连选试验与实验室验证试验浮选机充气量对比 作业名称 充气量/ (m3m -2 min -1 ) 扩大连选试验实验室验证试验 硫化矿粗选0.100.13 硫化矿扫选0.110.13 氧化矿粗选0.100.26 氧化矿扫选 10.110.26 氧化矿扫选 20.110.26 氧化矿精选0.090.51 95第 4 期廖 乾等 某含钴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万方数据 3) 扩大连选试验的浮选过程属于动态连续过程, 而实验室验证试验基本属于静态间断过程,试验性质 完全不同,试验的深度和广度又上升了一个台阶,两者 浮选指标存在一定差异。 综合上述分析,扩大连选试验与实验室验证试验 的浮选指标存在差异,主要是由矿浆浓度、充气量以及 浮选过程性质等因素造成的。 在实际生产中,矿浆浓 度可以通过调节补加水及泡沫状态得到有效控制,而 浮选机充气量可以通过采用充气量可调的浮选机使之 满足要求。 5 结 论 1) 某含钴氧化型铜矿石含铜 3.22%、含钴 0.045%, 呈氧化物产出的铜占 59.63%,而呈氧化物产出的钴占 80%。 采用先浮硫化矿-后浮氧化矿原则流程,实验室 验证试验及扩大连选试验都可以较好地实现铜钴金属 的回收。 2) 实验室验证试验可以获得铜品位 51.52%、钴 品位 0.138%的硫化铜精矿产品,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 55.29%和 11.04%;同时可以获得铜品位 19.53%、钴品 位 0.437%的氧化铜精矿产品,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 29.65%和49.46%;硫化铜精矿和氧化铜精矿铜和钴回 收率合计分别为 84.94%和 60.50%。 扩大连选试验可 以获得铜品位 45.11%、钴品位 0.154%的硫化铜精矿 产品,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 53.43%和 12.93%;同时可 以获得铜品位 12.31%、钴品位 0.261%的氧化铜精矿 产品,铜和钴回收率分别为 28.52%和 42.87%;硫化铜 精矿和氧化铜精矿铜和钴回收率合计分别为 81.95% 和 55.80%。 3) 扩大连选试验与实验室验证试验的浮选指标 存在差异,主要是由矿浆浓度、充气量以及浮选过程性 质等因素决定的。 工业生产中,可通过调节补加水量 及泡沫状态控制矿浆浓度,采用充气式浮选机即可满 足充气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田 锋,张锦柱,师伟红,等. 氧化铜矿浮选研究现状与前景[J]. 甘肃冶金, 2006(4)9-11. [2] 戈保梁,张文彬. 氧化铜矿选矿研究进展[J]. 云南冶金, 1994 (4)13-16. [3] 高起鹏,宿 静,秦贵杰. 氧化铜矿硫化浮选几个问题[J]. 有色 矿冶, 2003(2)22-23. [4] 程 琼,库建刚,刘殿文. 氧化铜矿浮选方法研究[J]. 矿产保护 与利用, 2005(5)32-35. [5] 廖 乾,冯其明,欧乐明,等. 某复合型铜钴矿合理选矿工艺及硫 化作用机理研究[J]. 矿冶工程, 2010(5)44-48. [6] 欧乐明,胡本福,段景文. 刚果(金)某难选氧化铜钴矿选矿工艺 研究[J]. 金属矿山, 2011(9)76-81. [7] 傅文章,谷晋川. 砂岩型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J]. 矿产综合利 用, 2001(6)1-4. [8] 李荣改,宋翔宇,乔江晖,等. 含泥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工艺研究 [J]. 矿冶工程, 2008(1)46-50. 引用本文 廖 乾,程建国,李淮湘,等. 某含钴氧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J]. 矿冶工程, 2017,37(4)57-60. �������������������������������������������������������������������������������������������������� (上接第 53 页) 表 8 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回收率/ % CuSCuS 铜精矿0.0816.5523.9067.310.36 硫精矿7.060.03549.1012.0362.51 泥10.840.0244.6312.659.05 尾矿82.020.0021.908.0128.08 给矿100.000.025.55100.00100.00 闭路试验获得了产率 0.08%、Cu 品位 16.55%、回收 率 67.31%的铜精矿以及产率 7.06%、S 品位 49.10%、回 收率 62.51%的硫精矿。 3 结 论 1) 某选铁尾矿中金属硫化物主要为黄铁矿,次为 黄铜矿;脉石矿物含量较高的是石英、金云母和方解 石,次为石膏、长石、白云石、阳起石、绿泥石和重晶石。 可供选矿进一步回收的主要元素是硫,铜可作为综合 富集的对象。 2) 组合抑制剂 FA+石灰是实现铜硫分离并获得 高品位铜精矿的关键。 3) 矿泥对闭路试验有不利影响。 采用中矿集中 脱泥方案进行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 16.55%、回收 率 67.31%的铜精矿和硫品位 49.10%、回收率 62.51% 的硫精矿。 参考文献 [1] 黄万抚,王群迎. 某难选铜硫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5(6)54-56. [2] 刘 杰. 某铁尾矿中硫化矿物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J]. 矿冶工 程, 2013(6)50-53. [3] 朱 江. 武钢伴生铜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实践[J]. 矿业快报, 2001(22)19-21. [4] 曹慧昌. 我国铜矿石选矿技术研究新进展[J]. 有色矿冶, 2011 (6)26-28. 引用本文 张立刚. 湖北某铁矿中极低品位伴生铜硫综合回收工艺技 术研究[J]. 矿冶工程, 2017,37(4)51-53. 06矿 冶 工 程第 37 卷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