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碳酸盐型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pdf
某碳酸盐型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 ① 王 东, 林 东, 聂光华 (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某碳酸盐型萤石矿中方解石含量高,方解石与萤石分离较为困难。 以皂化油酸为捕收剂、硫酸铝和水玻璃组合为调整剂、 PG 为选择性抑制剂,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85%、矿浆 pH 值 6~6.5、硫酸铝用量 1 200 g/ t、水玻 璃用量 600 g/ t、皂化油酸用量 600 g/ t、PG 用量 1 300 g/ t 等主要粗选试验条件,闭路试验获得品位 97.24%、回收率 70.66%的萤石精 矿,很好地实现了萤石和方解石的分离。 关键词 碳酸盐型萤石矿; 选择性抑制; 萤石; 方解石; 浮选 中图分类号 TD92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8.05.010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8)05-0040-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tation Technology for Carbonate-type Fluorite Ore WANG Dong, LIN Dong, NIE Guang-hua (School of Min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Abstract The high content of calcite in a carbonate-type fluorite brings difficulty for the separation of calcite and fluorite therein. Flot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using saponified oleic acid as the collector, a combination of aluminum sulfate and water glass as the regulator, and PG as the selective inhibitor. The main roughing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as follows grinding fineness of -0.075 mm 85%, pH value of 6~6.5, dosage for aluminum sulfate at 1200 g/ t, water glass of 600 g/ t, saponified oleic acid of 600 g/ t and PG of 1 300 g/ t. A fluorite concentrate with CaF2grade and recovery of 97.24% and 70.66%, respectively, was obtained from the closed-circuit test, indicating the separation of calcite and fluorite was realized. Key words carbonate-type fluorite ore; selective inhibition; fluorite; calcite; flotation 由于氟化工技术快速进步导致氢氟酸需求持续增 加,酸级萤石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高品位、易选、 单一型萤石矿资源的减少,开发利用难选的碳酸盐型 萤石矿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浮选是该类矿石最有 效的选矿方法[1]。 但常规抑制剂很难有效抑制萤石 或方解石,原因是萤石和方解石具有十分相近的物理 和化学性质,有时方解石可浮性甚至优于萤石[2],特 别是这两种含钙矿物在溶液中的溶解性相似,造成它 们表面相互转化而难以分离[3-5],因此,萤石与方解石 浮选分离时抑制剂的选择[6-13]相当重要。 某矿山碳酸盐型萤石矿中方解石含量高,长期未 得到开发利用,本文根据该矿中的碳酸盐类脉石矿物 难抑制的特点,采用硫酸铝和水玻璃作协同调整剂、 皂化油酸作捕收剂、单宁类药剂 PG 作抑制剂的新药 剂制度用于该矿的浮选试验研究,获得了较理想的 指标。 1 试验矿样、药剂与设备 1.1 试验矿样 矿样取自某硅酸盐岩石中的充填型脉状萤石矿 床,矿石属碳酸盐型萤石矿。 矿石矿物组成简单,以萤 石、方解石为主。 与萤石紧密共生的矿物有石英、方解 石及黄铁矿等。 试样经破碎混匀后进行试验。 矿样原 矿化学成分及 X 衍射分析结果分别见表 1 和表 2。 表 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CaF2CaCO3BaSO4SiO2 48.0037.276.925.32 ①收稿日期 2018-03-28 基金项目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 J 字[2012]2174 号);贵州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2016]支撑 2902) 作者简介 王 东(1991-),男(苗族),贵州瓮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难选矿石分选及资源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 聂光华(1973-),男,江西南城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难选矿石分选及资源综合利用。 第 38 卷第 5 期 2018 年 10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8 №5 October 2018 万方数据 表 2 原矿 X 衍射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萤石方解石重晶石石英异极矿 5138641 由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可知,原矿 CaF2含量较 低,CaCO3含量较高。 从原矿 X 衍射分析结果可见, 原矿中主要有用矿物为萤石;主要脉石矿物为方解石, 其次为重晶石和石英等。 1.2 试验方法及设备 针对该矿石含方解石高、萤石与方解石分离困难 的特点,采用对方解石有选择性抑制能力的新型有机 抑制剂 PG 为抑制剂、碳酸钠为 pH 调整剂、水玻璃/ 硫 酸铝组合为调整剂、皂化油酸为捕收剂,试验原则流程 如图 1 所示。 试验用水为自来水,矿浆温度 28~30 ℃。 原矿 磨矿 再磨 粗 选 精 选 萤石精矿中矿尾矿 图 1 萤石矿浮选原则流程 试验所用药剂除捕收剂、起泡剂为工业级以外,其 他药剂均为分析纯。 采用 XPF-100125A 型破碎机使原矿破碎至 -2 mm;磨矿采用 XMQ-24090 型锥形球磨机;浮选 采用 XFDⅣ1.0(1 L)型单槽浮选机和 XFGⅡ(40 mL)型 挂槽式浮选机。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粗选条件试验 2.1.1 磨矿细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在矿浆温度28~30 ℃、矿浆pH 值6~6.5、调整剂硫 酸铝用量 1 200 g/ t、水玻璃用量 600 g/ t、捕收剂皂化油 酸用量 600 g/ t、抑制剂 PG 用量 300 g/ t 条件下研究了 磨矿细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结果见图 2(图中品位和 回收率均以 CaF2组分计算)。 图 2 结果表明,随着粗选 磨矿细度增加,萤石粗精矿 CaF2品位逐渐升高,回收率 则逐渐降低,萤石尾矿 CaF2品位大致呈上升趋势;方 解石品位及回收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0.075 mm 粒级 含量 80%与 85%时所得浮选指标均较理想,但磨矿细 度越高,矿石解离程度越好。 综合考虑,以磨矿细度 -0.075 mm 粒级占 85%为宜。 -0.075 mm粒级含量/% 72 68 64 60 56 52 100 95 90 85 80 75 70658075859095100 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 ▲ ■ ▲ 图 2 磨矿细度对浮选精矿指标的影响 2.1.2 pH 值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85%,以碳酸钠作 pH 调整剂,其他条件不变,pH 值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见 图 3。图 3 结果表明,pH 值对萤石矿浮选指标影响较 大,但选矿规律性较差。 当 pH 值为 7.0~8.0 时,精矿 萤石回收率呈下降趋势;pH 值为 8.0~9.0 时,萤石回 收率呈上升趋势。 萤石品位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 势,加入碳酸钠后反而降低了萤石指标,因此,该萤石 矿浮选不宜添加碳酸钠。 pH值 66.5 66.0 65.5 65.0 64.5 64.0 75 74 73 72 71 70 69 68 7.06.58.07.58.59.09.5 品位/ % 回收率/ % ■ ▲ ■ ▲ ■ ▲ ■ ▲ ■ ▲ 图 3 pH 值对浮选指标的的影响 2.1.3 调整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矿浆 pH 值 6~6.5,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85%,硫酸铝、水玻璃配比选择为 2 ∶1,其他条件不变, 进行了硫酸铝用量条件试验,结果见图 4。 硫酸铝用量/g t-1 70 68 66 64 62 60 58 90 80 70 60 4002001000600800120014001600 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 ▲ 图 4 硫酸铝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14第 5 期王 东等 某碳酸盐型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 万方数据 由图 4 可以看出,硫酸铝、水玻璃用量对萤石矿浮 选指标影响较为明显。 粗选选择硫酸铝用量 1 200 g/ t、 水玻璃用量 600 g/ t 为宜。 2.1.4 皂化油酸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皂化油酸、TZ-10、TZ-11、TZ-13 对该萤石矿的捕 收效果均较理想,但考虑到萤石精矿产品品位以及精 矿产品中方解石的含量,最终决定选择皂化油酸作捕 收剂。 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85%、矿浆 pH 值 6~6.5、硫酸铝用量 1 200 g/ t、水玻璃用量 600 g/ t、抑 制剂 PG 用量 300 g/ t,考察了皂化油酸用量对浮选指 标的影响,结果见图 5。 皂化油酸用量/g t-1 69 66 63 60 93 92 91 90 89 88 4008006001000 品位/% 回收率/% ■ ▲■ ▲ ■ ▲ ■ ▲ 图 5 皂化油酸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由图 5 可见,随着皂化油酸用量增加,精矿产品中 萤石回收率有升高趋势,品位逐渐降低,精矿产品中方 解石含量逐渐升高。 综合考虑,皂化油酸用量 600 g/ t 为宜。 2.1.5 PG 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碳酸盐矿物抑制剂的种类繁多,通过理论论证与 实际矿物试验选出最优抑制剂 PG。 PG 作为抑制剂, 可以很好地抑制精矿产品中的方解石,有利于提高萤 石精矿品位。 皂化油酸用量 600 g/ t,其他条件不变, PG 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见图 6。 PG用量/g t-1 75 73 71 69 67 65 63 61 95 90 85 80 75 200400300600500 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图 6 PG 用量对浮选的影响 由图 6 可见,PG 用量对萤石矿浮选指标影响较明 显,随着 PG 用量逐渐增加,萤石精矿产率明显降低, 品位逐渐升高,回收率逐渐下降。 考虑到粗选作业需 先保证萤石回收率,PG 用量 300 g/ t 为宜。 2.2 闭路试验 在探索性试验基础上,最终确定采用两段磨矿、一 粗两扫九精的工艺流程进行闭路试验。 闭路试验流程 见图 7,结果见表 3。 采用两段磨矿、一次粗选两次扫选 九次精选的浮萤石抑方解石流程,可获得品位 97.24%、 回收率 70.66%的萤石精矿。 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证 实了试验方案可行。 粗 选 尾矿1尾矿2萤石精矿 原矿 磨矿 药剂单位g/t -0.075 mm占85% 扫选 1 精选 1 扫选 2 硫酸铝 水玻璃 PG 皂化油酸 1200 600 300 600 PG 皂化油酸 100 100 精选 2 精选 3 精选 4 精选 5 再磨-0.037 mm占90% 硫酸铝 水玻璃 PG 皂化油酸 400 200 200 300 4 min 精选 6 4 min 精选 7 4 min 精选 8 4 min 精选 9 中矿 扫选 中矿返回 图 7 闭路试验流程 表 3 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 名称 产率 / % 品位/ %回收率/ % CaF2CaCO3CaF2CaCO3 萤石精矿32.1397.242.5470.662.10 尾矿 143.1724.1063.4723.5370.47 尾矿 224.7010.4243.175.8227.43 原矿100.0044.2138.88100.00100.00 3 结 论 1) 某碳酸盐型萤石矿 CaF2含量较低,CaCO3含量 24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万方数据 较高;萤石与方解石嵌布粒度细,性质极其相似,常规 浮选工艺难以达到有效分离。 2) 新型有机抑制剂 PG 对方解石有较好的选择 性抑制能力,在提高萤石品位、降低精矿中方解石含量 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3) 在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85% 、矿浆温 度 28~30 ℃、矿浆 pH 值 6~6.5、调整剂硫酸铝用量 1 200 g/ t、水玻璃用量 600 g/ t、捕收剂皂化油酸用量 600 g/ t、抑制剂 PG 用量 300 g/ t 的浮选条件下,采用 两段磨矿、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九次精选的正浮选流程, 可获得 CaF2品位 97.24%、回收率 70.66%的萤石精矿。 参考文献 [1] 田学达. 萤石浮选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 矿产保护与利用, 1994(4)18-20. [2] 张国范,邓 红,魏克帅,等. 酸化水玻璃对萤石与方解石浮选分 离作用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4(1)80-82. [3] 刘 磊,岳铁兵,曹 飞,等. 河南某低品位方解石型萤石矿浮选 试验研究[J]. 非金属矿, 2014(4)59-62. [4] 周利华,陈志勇,冯 博,等. 萤石浮选药剂研究现状与展望[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6(4)91-97. [5] 伍喜庆,胡 聪,李国平,等. 萤石与金云母浮选分离研究[J]. 非 金属矿, 2012,35(3)21-24. [6] 聂光华. 含氟矿物与含钙碳酸盐矿物选择性抑制及机理研 究[D]. 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6. [7] 吕子虎,卫 敏,吴东印,等. 新型捕收剂在萤石浮选中的应用研 究[J]. 矿冶工程, 2013,33(5)56-58. [8] 任海洋. 抑制剂对萤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3. [9] 曹海英. 萤石与方解石及石英的浮选分离[D]. 赣州江西理工大 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3. [10] 艾光华,李继福,邬海滨,等. 某低品位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7,37(4)45-47. [11] 张 旺. 萤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资源 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3. [12] 周晓彤,邓丽红. 萤石与方解石和云母浮选分离的研究[J]. 广 东有色金属学报, 2006(4)236-239. [13] 刘振军,耿志强,孙 伟. 从湖南某尾砂中综合回收萤石的试验 研究[J]. 矿冶工程, 2014,34(2)42-45. 引用本文 王 东,林 东,聂光华. 某碳酸盐型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5)40-43. �������������������������������������������������������������������������������������������������� (上接第 39 页) 石酸作为氧化镍和氟磷灰石浮选分离抑制剂,抑制效 果顺序为酒石酸>六偏磷酸钠>水玻璃。 酒石酸与 Ca 2+ 形成络合物,络合物附着于氟磷灰石表面,影响捕 收剂与氟磷灰石接触,起到抑制氟磷灰石上浮的作用。 2) CPC 在氧化镍(100)面、氟磷灰石(010)面矿 物表面分子动力学模拟试验结果,CPC 在氧化镍表面 吸附能(-443.04 kJ/ mol)小于在氟磷灰石表面的吸附 能(-420.16 kJ/ mol),说明其在氧化镍表面吸附比氟 磷灰石容易,可以作为氧化镍和氟磷灰石浮选分离捕 收剂。 3) 镍钼矿石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表明,以 CPC 为 捕收剂、酒石酸为抑制剂,可以得到 Ni 品位 4.52%的 镍钼矿,经浮选后尾矿 Ni 品位降至 0.71%,镍回收率 达 89.06%。 参考文献 [1] Harris C T, Peacey J G, Pickles C A. Selective sulphidation and flo- tation of nickel from a nickeliferous laterite ore[J]. Minerals Engi- neering, 2013,5421-31. [2] 张 旭,冯雅丽,李浩然,等. 几种捕收剂对低品位硫化镍矿浮选的 作用[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37(2)263-267. [3] 王明玉,王学文,蒋长俊,等. 镍钼矿综合利用过程及研究现状[J]. 稀有金属, 2012,36(2)321-328. [4] 刘建东,王 振,刘润清,等. 捕收剂 CSU-Y 在钼酸钙表面的吸附 机理研究[J]. 矿冶工程, 2015,35(5)42-45. [5] Zhao Z W, Yang L, Huo G S, et al. Solvent extraction of molybdenum blue from alkaline leaching solution of the Ni-Mo or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actory Metals and Hard Materials, 2011,29(2)232- 236. [6] 赵加爱,王宏明,陈卫文,等. 低品位镍钼矿加钙焙烧及直接热还 原热力学研究[J]. 稀有金属, 2014(6)1114-1120. [7] 刘建东,孙 伟. 镍钼矿浮选尾矿工艺矿物学及再选试验研究[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30(3)24-29. [8] 寇 珏,杨葆华,徐世红,等. 十二烷基磺酸钠在赤铁矿表面吸附 动力学[J]. 工程科学学报, 2016,38(10)1359-1368. 引用本文 刘建东,孙 伟,刘润清,等. 镍钼矿中氧化镍和氟磷灰石浮 选分离研究及应用[J]. 矿冶工程, 2018,38(5)36-39. 34第 5 期王 东等 某碳酸盐型萤石矿浮选试验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