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复杂低品位金红石矿浮选试验研究.pdf
某复杂低品位金红石矿浮选试验研究 ① 王 军, 李开运, 张二星, 梁倩楠, 覃文庆, 王淀佐 (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 对湖北枣阳某难选低品位金红石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 对于 TiO2含量 3.08%的原矿,在磨矿细度-0.074 mm 粒级占 95%时,采用氟硅酸钠作脉石矿物抑制剂,水玻璃作分散剂,苯乙烯膦酸与正辛醇以 2 ∶3混合作捕收剂(总用量 800 g/ t),获得了金 红石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 53.7%、75.2%的理想指标。 同时大大降低了苯乙烯膦酸的用量。 关键词 金红石; 脱泥; 混合捕收剂; 浮选; 钛 中图分类号 TD92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8.03.010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8)03-0043-03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tation of Refractory Low-grade Rutile Ore WANG Jun, LI Kai-yun, ZHANG Er-xing, LIANG Qian-nan, QIN Wen-qing, WANG Dian-zuo (School of Minerals Processing and Bio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China) Abstract Flota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ed to beneficiate a refractory low-grade rutile ore from Zaoyang, Hubei. After milled to a grinding fineness of -0.074 mm 95%, the raw ore with TiO2grade of 3.08% was treated using sodium fluosilicate as a gangue depressant and sodium silicate as a dispersant, and using a mixture of styryl phosphoric acid and octanol in 2 ∶3 as a collector at a total dosage of 800 g/ t. A rutile concentrate with TiO2grade of 53.7% and TiO2 recovery of 75.2% was obtained. In addition, the dosage of styryl phosphoric acid was greatly reduced. Key words rutile; desliming; combined collector; flotation; titanium 钛被称为“21 世纪金属”,钛及其合金具有密度 小、强度高、耐腐蚀、无磁、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已广 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导弹、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舰艇、 轻工、化工、纺织、医疗等领域[1]。 我国钛资源储量丰 富,居世界第一位,储量为 2 亿吨(TiO2),主要矿石类 型包括钛铁矿、金红石和锐钛矿[2]。 而金红石主要以 原生金红石为主,占总金红石资源的 86%,脉石矿物 有石榴石、绿泥石、绿帘石、长石等,分布粒度较细、嵌 布关系紧密、矿物组成复杂,同时由于原矿含泥量大, 金红石与其他脉石矿物表面性质相近,造成浮选分离 困难,浮选指标不理想[3-4]。 针对湖北枣阳某难选低品位金红石矿,详细分析 了原矿的性质,开展了脱泥、单一捕收剂及混合捕收剂 等方面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矿石性质 湖北枣阳某难选低品位复杂金红石矿的主要含钛 矿物为金红石,并含有少量钛铁矿和榍石;脉石矿物主 要为角闪石,其次为石榴石、绿帘石、钠云母、长石和绿 泥石等。 原矿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分别见 表 1 和表 2。 表 1 原矿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金红石钛铁矿榍石角闪石钙铁榴石钠云母 2.430.630.0467.3311.767.74 绿帘石绿泥石石英长石粘土其他 3.101.550.892.291.250.99 表 2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TiO2SPFe2O3CaO 3.080.0130.07413.557.32 MgO Al2O3SiO2Na2OK2O 6.9516.7243.282.380.22 原矿粒度分布如表 3 所示。 由表 3 可知,该金红 ①收稿日期 2017-11-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254) 作者简介 王 军(1978-),男,湖北黄冈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矿物加工、湿法冶金和生物冶金。 第 38 卷第 3 期 2018 年 06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8 №3 June 2018 万方数据 石矿嵌布粒度分布范围较宽,粒度分布极不均匀,主要 分布在 0.01~0.32 mm(90.28%),粗粒级(>0.32 mm) 只占 8.85%。 金红石矿嵌布粒度较细,必须通过细磨 才能使有用矿物充分单体解离,从而获得理想的选矿 指标。 表 3 原矿粒度分布情况 粒级/ mm产率/ % -1.28+0.64 2.04 -0.64+0.32 6.81 -0.32+0.16 15.48 -0.16+0.08 25.95 -0.08+0.04 20.76 -0.04+0.02 17.87 -0.02+0.01 10.22 -0.01 0.87 合计100.00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药剂及仪器 试验所用药剂硝酸铅、氟硅酸钠、正辛醇等均为分 析纯;水玻璃、苯乙烯膦酸为工业品。 所用设备包括 XFD 型浮选机、XMQ-67 型 24090 锥型球磨机、DC-5c 真空过滤机及 101A-3B 电鼓风干燥箱等。 2.2 试验方法 每次试验称取原矿 500 g,在球磨机中磨矿至一定 细度后,采用 1.5 L 的 XFD 型挂槽式浮选机进行粗选、 扫选,采用 0.5 L 浮选机进行精选。 将得到的泡沫产 品和槽内产品分别进行过滤、烘干、称重,化验分析 TiO2品位,并计算各产品产率和 TiO2回收率。 试验流 程如图 1 所示。 原矿 药剂单位g/t 硝酸铅 氟硅酸钠 水玻璃 纽合捕收剂 虹吸 脱泥 细泥 精矿中矿1 中矿2尾矿 粗 选 精 选 200 1200 400 800 3 min 3 min 3 min 5 min 氟硅酸钠 纽合捕收剂 200 100 3 min 5 min 纽合捕收剂4005 min 纽合捕收剂2005 min 磨矿 扫选 2 扫选 1 -0.074 mm占95 图 1 试验原则流程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脱泥试验 在浮选过程中,矿泥常常罩盖在目的矿物表面,使 得矿物表面亲水,阻碍捕收剂在其表面的吸附以及颗粒 与气泡的粘附,导致夹带严重,品位和回收率下降[5]。 按照图 1 所示流程,采用沉降虹吸[6]考察了脱泥对 金红石浮选的影响,结果如表 4 所示。 由表 4 可知,脱 除 15.86%的矿泥后,最终浮选精矿品位由 10.95%提 高到 14.74%,虽然矿泥中损失了 9.72%的金红石,但 最终精矿回收率由 56.33%提高到了 65.35%,可见脱 泥对浮选有很大的影响。 表 4 脱泥对金红石浮选的影响 流程产品名称产率/ %TiO2品位/ %回收率/ % 精矿10.3510.9556.33 不脱泥 中矿10.854.8326.04 尾矿78.800.4517.63 原矿100.002.01100.00 矿泥15.861.269.72 精矿9.1214.7465.35 脱泥中矿8.683.0813.00 尾矿66.340.3711.93 原矿100.002.06100.00 3.2 单一捕收剂试验 苯乙烯膦酸被认为是目前金红石选矿的最佳捕收 剂。 采用图 1 所示流程进行了单一捕收剂苯乙烯膦酸 用量条件试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苯乙烯膦酸用量/mg L-1 50 40 30 20 10 0 100 80 60 40 20 0 40060080010001200 TiO2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 ▲ 图 2 苯乙烯膦酸用量对金红石浮选指标的影响 由图 2 可知,随苯乙烯膦酸用量增加,金红石品位 和回收率均增大,当用量达到 800 g/ t 后,金红石品位 和回收率趋于稳定。 3.3 组合捕收剂试验 苯乙烯膦酸作为金红石的主要捕收剂,价格昂贵, 对设备有腐蚀性。 为了降低苯乙烯膦酸在实际矿石浮 选过程中的用量,选择常用的正己醇、正辛醇、十醇、十 44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万方数据 二醇以不同比例与苯乙烯膦酸组合并固定总用量为 800 g/ t,其他条件不变,按图 1 所示流程进行了各组合 捕收剂比例条件试验,结果如图 3 所示。 正辛醇比例/ 100 80 60 40 20 0 100 80 60 40 20 0 200406080100 TiO2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 ▲ ▲ ▲ 正己醇比例/ 60 50 40 30 20 10 0 100 80 60 40 20 0 200406080100 TiO2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 ▲ ▲ 十醇比例/ 100 80 60 40 20 0 100 80 60 40 20 0 200406080100 TiO2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 ▲ ▲ ▲ 十二醇比例/ 60 50 40 30 20 10 0 100 80 60 40 20 0 200406080100 TiO2品位/ 回收率/ ■ ■ ■ ■ ■ ■ ▲ ▲ ▲ ▲ ▲ ▲ 图 3 组合捕收剂比例对金红石浮选指标的影响 由图 3 可知,当正己醇在组合捕收剂中所占比例为 0~50%时,金红石品位保持在 45%左右,回收率保持在 50%左右,进一步增加正己醇比例后品位和回收率均迅 速下降,故正己醇可以取代苯乙烯膦酸 50%的用量。 当正辛醇在组合捕收剂中所占比例从 20%增加 到 60%时,金红石回收率增大并保持在 75%左右;品 位先下降后上升,当正辛醇比例为 60%~80%时,品位 最大,达到 53.70%,苯乙烯膦酸与正辛醇的比例为 2∶3时浮选结果最佳,故正辛醇可以取代苯乙烯膦酸 60%的用量。 增加十醇在组合捕收剂中所占比例,金红石回收 率先上升后下降,十醇占比为 50%时回收率达到最 大,为 76.97%;品位先下降后上升,十醇占比为 60%时 品位达到最大,为 54.20%。 苯乙烯膦酸与十醇的比例 为 1∶1时浮选结果最佳,故十醇可以取代苯乙烯膦酸 50%的用量。 增大十二醇在组合捕收剂中所占比例,金红石品 位先保持在 40%~45%之间,当十二醇占比大于 50% 后品位下降;增大十二醇比例金红石回收率从 50.40% 降至 40.30%,苯乙烯膦酸与十二醇的比例为 2 ∶3时浮 选结果最佳,故十二醇可以取代苯乙烯膦酸60%的用量。 综合以上浮选结果可知,苯乙烯膦酸与正己醇或 十二醇组合后能保持药剂的选择性和捕收能力,与正 辛醇或十醇组合后药剂捕收能力提高,选择性先降低 后上升。 当总药剂用量为 800 g/ t,苯乙烯膦酸与正辛 醇的比例为 2∶3时,浮选效果最好,此时金红石品位达 到 53.70%,回收率保持在 75%左右。 4 结 论 1) 脱泥有利于金红石浮选,脱泥后浮选精矿品位 由 10.95%提高到 14.74%,精矿回收率由 56.33%提高 到 65.35%。 2) 当组合捕收剂总用量 800 g/ t、苯乙烯膦酸与 正辛醇的比例为 2∶3时,浮选效果最好,金红石品位达 到 53.70%,回收率保持在 75%左右,苯乙烯膦酸用量 可以降低 60%。 参考文献 [1] 王桂生,田荣璋. 钛的应用技术[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立平,王 镐,高 颀,等. 我国钛资源分布和生产现状[J]. 稀 有金属, 2004(1)265-267. [3] 邓国珠. 世界钛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J]. 钛工业进展, 2002 (5)9-12. [4] 吴 贤,张 健. 中国的钛资源分布及特点[J]. 钛工业进展, 2006,23(6)8-12. [5] Yin W, Wang J. Effects of 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interactions on scheelite flotation[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4,24(11)3682-3687. [6] Oats W J, Ozdemir O, Nguyen A V. Effect of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clay removals by hydrocyclone and dispersants on coal flotation[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10,23(5)413-419. 引用本文 王 军,李开运,张二星,等. 某复杂低品位金红石矿浮选试 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3)43-45. 54第 3 期王 军等 某复杂低品位金红石矿浮选试验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