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铅氧气底吹炉烟灰浸出液中脱除砷铜研究.pdf
炼铅氧气底吹炉烟灰浸出液中脱除砷铜研究 ① 刘 益, 张 宝, 楚 广, 唐晓威 (中南大学 冶金与环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 要 为除去炼铅氧气底吹炉烟灰浸出液中的砷和铜,采用水浸出炼铅氧气底吹炉烟灰、氧化⁃共沉淀法对浸出液进行除砷、铜, 考察了 pH 值、H2O2用量、聚合硫酸铁用量、反应时间对金属脱除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 100 mL 二次浸出液中加入 30%的 H2O2溶液 3 mL,氧化 5 min;再加入 10%聚合硫酸铁溶液 2.5 mL,反应 5 min;加 1 mol/ L NaOH 调整溶液 pH=6.0,反应 60 min,除杂 效果最好,砷、铜脱除率分别达 99.99%、99.17%。 关键词 炼铅; 砷; 铜; 除砷; 除铜 中图分类号 TF11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6.05.026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6)05-0100-03 Removal of Arsenic and Copper from Fly Ash Leachate after Lead Smelting Process with Bottom⁃blown Oxygen Converter LIU Yi, ZHANG Bao, CHU Guang, TANG Xiao⁃wei (School of Metallurgy and Environment,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China) Abstract The fly ash from lead smelting process with bottom⁃blown oxygen converter was leached with distilled water, and then subjected to the processes of oxidation and co⁃precipitation for removing arsenic and copper from the leachate. The influences of pH value, dosages of H2O2and polymerized ferric sulfate, as well as reaction time on the metal removal rat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arsenic and copper removal rate reached 99.99% and 99.17%, respectively, after being subjected to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firstly, an oxidative reaction for 5 min by adding 3 mL of H2O2in 100 mL of secondary leachate at the amount of 30%, followed by another 5 min reaction after adding 2.5 mL of polymerized ferric sulfate at the amount of 10%, finally 60 min reaction after the solution conditioned with 1 mol/ L NaOH to pH=6.0. Key words lead smelting; arsenic; copper; arsenic removal; copper removal 氧气底吹炉炼铅的烟灰含有价金属,如镉、铅 等[1-3],这些物质都是宝贵的二次资源,对其进行回收 利用,既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 护环境[4-5]。 在研究炼铅氧气底吹炉烟灰的水浸过程中发现, 浸出液中砷和铜的含量较大,如不进行处理,将会对下 一步镉的回收产生影响[6-7]。 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空气和土壤中的 元素。 砷(包括单质和大多化合物)是一种剧毒物质 (如砒霜) [8-9]。 目前,除砷措施主要可概括为 6 大类, 分别是混凝法、直接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萃取法、反渗 透法、生物法等[10-15]。 1 试 验 1.1 试验原料 以某厂炼铅氧气底吹炉烟尘为原料,其主要成分 如表 1 所示。 表 1 烟灰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 CdPbOSAsCu 26.9724.0723.3011.30.610.23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试验仪器有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电子恒速搅拌 ①收稿日期 2016-04-07 作者简介 刘 益(1989-),男,江西萍乡人,硕士,主要从事资源综合利用与新能源材料研究。 通讯作者 楚 广(1958-),男,湖南长沙人,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水处理研究。 第 36 卷第 5 期 2016 年 10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6 №5 October 2016 万方数据 器等。 试验试剂有10%(质量分数)的聚合硫酸铁溶液、 1 mol/ L 的 NaOH 溶液、30%(质量分数)的 H2O2等。 分析仪器为ICP 发射光谱仪(Optima 4300V)。 1.3 试验原理及方法 氧气底吹炉炼铅烟灰中的砷主要以亚砷酸盐形式 存在,而 FeAsO4的溶度积很小,为 5.710-21。 因此, 可加入适当的氧化剂(如 H2O2和高锰酸钾溶液)对砷 进行氧化。 本试验选择的是不会增加溶液中杂质且价 格较为便宜的 H2O2,当 H2O2将 As 3+ 氧化为 As 5+ 后,在 一定量 Fe 3+ 作用下,砷酸根和铁离子生成 FeAsO4沉 淀,从而到达除砷的目的;铜离子则在 pH 值为 4 左右 时开始水解[16]。 其主要反应如下 AsO3 3- + H 2O2 + 3H+ → H3AsO4 + H 2O (1) H3AsO4+ Fe 3+ → FeAsO4+ 3H + (2) Cu 2+ + 2OH-→ Cu(OH)2 (3) 1.4 试验方法 先将一定量水浸出一定量的底吹炉烟灰,维持液 固比为 3 ∶1,搅拌反应 1 h 后进行过滤,得到含镉滤液 和含铅滤渣(送回底吹炉回收铅)。 为提高浸出液中 镉等有价金属离子的浓度,浸出液进行 2 次浸出;维持 液固比为 3 ∶1,反应 1 h 后进行过滤,得到 2 次浸出液 和 2 次浸出渣。 分别对 2 次浸出液中的镉、砷、铜等元 素进行适当倍数稀释后,通过 ICP 分析检测元素含量, 其结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浸出液中主要元素含量/ (gL -1 ) AsCuZnCd 2.3870.8821.088122.2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溶液 pH 值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取 100 mL 二次浸出液于 250 mL 烧杯中,先加入 H2O2溶液 3 mL,氧化 5 min;再加入 10%聚合硫酸铁 溶液 3.0 mL,反应 5 min 后,用 1 mol/ L 的 NaOH 溶液 调节 pH 值,反应 1 h 后过滤,分析滤液中 As 和 Cu 的 含量,并计算各组分的脱除率,溶液 pH 值对除杂效果 的影响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知,pH 值对砷脱除率影 响不大,当 pH>3.2 时,脱除率基本保持在 99.99%左 右;铜脱除率在 pH>4.0 后开始直线上升,这是因为铜 离子在 pH 值为 4 左右时开始水解。 综合考虑砷和铜 的脱除率,选取 pH 值为 6.0,此时砷、铜脱除率分别为 99.99%、99.10%。 pHD 100 80 60 40 20 0 3.04.04.53.55.05.56.0 *5 As Cu 图 1 pH 值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2.2 H2O2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pH=6.0,其它条件不变,H2O2用量对除杂效果的 影响如图 2 所示。 由图 2 可知,H2O2用量对砷脱除率 影响较大,当 H2O2用量小于 3 mL 时,砷脱除率随 H2O2用量增加而增加,当 H2O2用量为 3 mL 时,砷脱 除率达到最大,可见浸出液中砷大部分为低价砷,需进 行氧化后方可有效去除;铜离子脱除率随 H2O2用量 变化不明显,因为铜离子主要是靠水解除去。 综合考 虑砷、铜脱除率和经济效益,选择 H2O2用量为 3 mL, 此时砷、铜脱除率分别为 99.99%、99.36%。 H2O2A4mL 100 80 60 40 20 02314567 *5 As Cu 图 2 H2O2用量对除杂的影响 2.3 聚合硫酸铁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pH=6.0,H2O2用量 3 mL,其它条件不变,聚合硫 酸铁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如图 3 所示。 由图 3 可 知,聚合硫酸铁的加入量对砷脱除率有一定影响,当聚 合硫酸铁加入量为 2.5 mL 时,砷脱除率达到最高值; 聚合硫酸铁加入量对铜脱除率影响不大,维持在 99% 左右。 综合考虑砷、铜脱除率和经济效益,选择聚合硫 酸铁用量为 2.5 mL,此时砷、铜脱除率分别为 99.99%、 99.21%。 2.4 反应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pH= 6.0,H2O2用量 3 mL,聚合硫酸铁加入量 2.5 mL,反应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如图 4 所示。 101第 5 期刘 益等 炼铅氧气底吹炉烟灰浸出液中脱除砷铜研究 万方数据 2/4A4mL 100 99 98 97 96 95 94 93 2.03.03.52.54.0 *5 As Cu 图 3 聚合硫酸铁用量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A;0min 100 95 90 85 20608040100 *5 As Cu 图 4 反应时间对除杂效果的影响 由图 4 可知,反应 20~60 min,砷离子脱除率逐步 上升,当反应时间大于 60 min 后,其脱除率基本不变。 铜脱除率随反应时间变化不大。 综合考虑砷、铜脱除 率,选择反应时间为 60 min,此时砷、铜脱除率分别为 99.99%、99.17%。 2.5 优化条件试验 取 100 mL 二次浸出液于 250 mL 烧杯中,在优化 条件下进行除砷、铜,即先加入 H2O2溶液 3 mL,氧化 5 min;再加入 10%聚合硫酸铁溶液 2.5 mL,反应 5 min 后,采用 1 mol/ L 的 NaOH 溶液调节 pH 为 6.0,反应 60 min 后进行过滤,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3 优化条件试验结果 元素 浓度/ (gL -1 ) 浸出液除砷、铜后液 脱除率 / % As2.3870.000399.99 Cu0.8820.003599.37 Zn1.0880.8713.61 Cd122.2106.7311.23 从表 3 可知,在优化条件下,砷、铜脱除率分别为 99.99%、99.37%,且除砷、铜后液中砷、铜含量分别为 0.3 mg/ L、3.5 mg/ L,除砷、铜效果明显。 3 结 论 1) 采用水可有效浸出炼铅氧气底吹炉烟灰中的 镉、砷、铜。 2) 采用30%的H2O2作氧化剂,同时加入10%聚合 硫酸铁溶液,通过调节溶液 pH 值可有效脱除溶液中的 砷和铜,优化条件为在 100 mL 二次浸出液中加入 30% 的 H2O2溶液 3 mL,氧化 5 min;加入 10%聚合硫酸铁溶 液 2.5 mL,反应 5 min;调节 pH 值为 6.0;反应 60 min。 在优化条件下,砷、铜脱除率分别为 99.99%、99.37%, 除砷、铜后液中砷、铜含量分别为 0.3 mg/ L、3.5 mg/ L, 除砷、铜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成彦,郜 伟,尹 飞,等. 铅冶炼技术现状及我国第一台铅闪 速熔炼炉试产情况[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2010(1)9-13. [2] 狄聚才,李卫锋. 铅铜冶炼烟尘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J]. 中国 有色冶金, 2015,6(3)50-53. [3] 邵 戈,曾小冬. 水口山炼铅底吹炉烟灰综合回收试验研究[J]. 中国有色冶金, 2010,8(4)43-45. [4] 陈 锋. 废弃物中回收镉的国内外现状探析[J]. 有色金属设计, 2010,37(3)27-31. [5] 陈建民,酒青霞,王雪峰. 传统铅冶炼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 [J]. 有色金属, 2008,60(4)167-173. [6] 彭容秋. 重金属冶金工厂原料的综合利用[M]. 长沙中南大学 出版社, 2006. [7] Dinakar N, Nagajyothi P C, Suresh S, et al. Phytotoxicity of cadmium on protein, proline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 growing arachishypogaeaL. seedling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8,20(2)199-206. [8] 提 芸,张 旭,佟 迪,等. 砷污染的危害及除砷方法探讨[J]. 辽宁化工, 2008,37(9)629-630. [9] Luke Beesley, Onyeka S Inneh, Ga reth J Norton, et al.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compost and biochar amendments on the mobility and toxicity of metals and arsenic in a naturally contaminated mine soil [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4,186195-202. [10] 彭长宏,程晓苏,曹金艳,等. 离子液体负载型碳纳米管吸附除砷 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1(2)416-421. [11] 杨 亮,赵中伟,何利华,等. 钼酸铵溶液镁盐溶液法除砷的热力 学分析[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3(5)1610- 1615. [12] 龚竹青,李景升,杨喜云. 硫酸铜脱除砷、铁的工艺研究[J]. 中 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0,31(3)222-224. [13] 杨 亮,赵中伟,陈爱良,等. 从钼酸铵溶液中除去砷的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42(8)2193-2197. [14] 李运姣,孙昭明,李洪桂,等. Na2WO4溶液结晶过程中除砷、硅 等杂质[J].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1,32(3)251-254. [15] 龚竹青,李景升,杨喜云. 硫酸铜脱除砷、铁的工艺研究[J]. 中 南工业大学学报, 2000,31(3)222-224. [16] 陈胜利,郭学益,梁永宣. 粗结晶硫酸铜脱除砷、锑和铋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1(4)1251-1255. 201矿 冶 工 程第 36 卷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