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难选胶硫钼矿氧化焙烧-酸浸试验研究.pdf
复杂难选胶硫钼矿氧化焙烧⁃酸浸试验研究 ① 邱 沙, 郭鹏志, 彭志兵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 摘 要 针对胶硫钼矿难以采用物理选矿方法处理的问题,提出了氧化焙烧⁃酸浸处理工艺。 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矿样粒 度-0.074 mm 粒级占 65%,不添加焙烧添加剂,焙烧温度 400 ℃,焙烧时间 45 min,硫酸用量 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液固比1∶1, 浸出时间 5 h,在此条件下,钼浸出率可达 91.55%。 关键词 胶硫钼矿; 氧化焙烧; 酸浸; 钼 中图分类号 TD952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6.02.022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6)02-0080-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eating Refractory Complex Jordisite Ore with Oxidative Roasting⁃Acid Leaching Process QIU Sha, GUO Peng⁃zhi, PENG Zhi⁃bing (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Tianjin 300170, 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oxidative roasting⁃acid leaching was proposed for the jordisite ore that can′t be effectively treated with physical dressing methods. It can be seen from the tests that ore sample in the grinding size of -0.074 mm 65%, roasted at 400 ℃ for 45 min without any additive and leached at 80 ℃ for 5 h with sulfuric acid at dosage of 20% and liquid⁃solid ratio at 1∶1, resulted in the leaching rate of molybdenum at 91.55%. Key words jordisite; oxidative roasting; acid leaching; molybdenum 自然界已发现的钼矿物有 20 多种,其中储量最 大、最具工业价值的钼矿物是辉钼矿。 胶硫钼矿与辉 钼矿矿物组成相同,但两者矿物性质差异很大。 主要 原因是胶硫钼矿成矿温度比辉钼矿低,导致成矿过程 中结晶不完全,形成非晶质矿物,多以胶状集合体产 出,且嵌布粒度较细。 胶硫钼矿常与多种有用金属共 生,尤其是铀、钼常在同一地质环境内出现,在内生条 件下形成铀钼共生矿床[1-2]。 国内如河北沽源 460 矿[3]、福建 570 矿[4]、江西银坑山铀钼矿[5]、浙江蒋村 铀钼矿[6]等均含有胶硫钼矿。 另外,湖南省、贵州省 一些沉积型镍钼矿和镍钒矿中也含有胶硫钼矿[7-11]。 国内胶硫钼矿资源储量丰富,矿石品位较高,具有很大 的开发利用价值,但都未被工业开发利用,目前仅见梁 冠杰等人做过专门的选矿试验研究[12-14]。 河北沽源 460 胶硫钼矿金属储量近 20 万吨,矿床平均品位达 0.3%,且埋藏浅,经济价值量很大。 本文对该矿进行 了大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磁选、重选等常 规物理选矿方法很难有效回收钼矿物,采用化学选矿 方法处理该类型钼矿也需要深入研究。 本文采用氧化 焙烧⁃酸浸工艺开展了试验研究。 1 试 验 1.1 试验原料 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和主要矿物相对含量分别见 表 1 和表 2。 矿石中钼的物相分析结果见表 3。 矿石 中钼含量为 0.28%,铀含量小于 0.02%,含有的有价元素 表 1 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MoUCAsPTFe 0.28<0.020.0430.160.0313.74 CuPbZnCaOMgOAl2O3 0.0020.020.0210.250.110.69 SiO2FK2ONa2OS烧失量 77.040.0563.060.0760.0913.61 ①收稿日期 2015-10-11 基金项目 天津市河东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0015);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科技创新项目(HK2013-10) 作者简介 邱 沙(1985-),男,湖北孝感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第 36 卷第 2 期 2016 年 04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6 №2 April 2016 表 2 矿石主要矿物相对含量(质量分数) / % 胶硫钼矿黄铁矿褐铁矿石英长石 <0.10.15~0.26~6.560~652~3 粘土矿物铀钼矿蓝钼矿钼钙矿萤石 25~30少量少量少量少量 表 3 矿石中钼物相分析结果 钼物相种类含量/ %分布率/ % 硫化钼0.1346.43 钼华、铁钼华0.0828.57 钼钙矿0.0414.29 钼铅矿0.0310.71 总计0.28100.00 仅为钼。 金属矿物主要有褐铁矿、黄铁矿、胶硫钼矿,还 含有少量铀钼矿、蓝钼矿、钼钙矿。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 英、长石、粘土矿物,其中粘土矿物含量达 25%~30%。 另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矿石中钼矿物粒度极 其微细,多在 0~30 μm 之间,未见呈完整晶型的钼矿 物。 钼矿物主要嵌布在褐铁矿和黄铁矿中,而褐铁矿 和黄铁矿多呈细脉⁃微细脉状在脉石矿物裂隙中充填, 均匀分散。 矿物性质研究表明,该类型钼矿不适合采用物理 选矿方法处理。 主要原因是① 矿石氧化率很高,氧 化钼矿物种类较多,且钼的氧化矿物不易选别;② 钼 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很难解离;③ 胶硫钼矿无完整晶 型,可浮性很差;④ 矿石中粘土矿物含量高达 25% ~ 30%,还含有一定量沥青铀矿、胶状黄铁矿及少量有机 质,此类物质在选矿过程中会恶化矿浆性质。 1.2 试验设备与试剂 试验设备RK/ PM-Φ175 圆盘破碎机,RK/ ZS- Φ200 顶击式标准振筛机,SX2-8-13 厢式电阻炉,双 列四孔数显恒温水浴锅,JJ-4 型浸出搅拌机。 试验试剂98%浓硫酸,分析纯硝酸钠、碳酸钠、过 氧化钠、氢氧化钙,自来水。 1.3 试验方法 矿石破碎至 2 mm 后充分混匀,然后用圆盘破碎 机细磨,再用标准振筛机筛分,得到+ 0.074 mm 和 -0.074 mm 粒级产品供配矿使用。 单次试验矿样质量 为 100 g,待电阻炉内温度升到设定值,将准备好的矿 样放入炉中开始焙烧,焙烧至规定时间一半时快速打 开炉门进行一次通气,同时取出样品搅拌一次再放入 炉中继续焙烧至规定时间。 焙烧完成后取出样品自然 冷却至室温,然后用 JJ-4 型浸出搅拌机浸出,控制搅 拌强度为 320 r/ min,浸出过程中采用恒温水浴锅控制 温度。 浸出完成后过滤,滤渣烘干制样分析钼的品位, 计算浸出率。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焙烧添加剂种类试验 主要进行了苏打熔合烧结、石灰氧化烧结、过氧化 钠烧结及无焙烧添加剂烧结试验。 试验条件为矿样粒 度-0.074 mm 粒级占 15%,焙烧温度 600 ℃、焙烧时间 30 min,硫酸和碳酸钠用量均为 20%,浸出温度 80 ℃, 浸出液固比 1∶1,浸出时间 2 h。 试验结果见表 4。 从 试验结果看,采用硫酸作浸出剂,无焙烧添加剂时钼浸 出率可达 67.86%;采用碳酸钠作浸出剂,石灰氧化烧 结样品浸出时钼浸出率可达 71.43%。 综合考虑钼浸 出效果和试剂成本,选定用硫酸作浸出剂,采用无焙烧 添加剂进行氧化焙烧。 表 4 不同焙烧添加剂试验结果 浸出剂 种类 焙烧 添加剂 尾渣钼品位 / % 浸出率 / % 5%硝酸钠+5%碳酸钠0.1642.86 硫酸 10%熟石灰0.1353.57 过氧化钠 5%+碳酸钠 5%0.1450.00 无0.0967.86 5%硝酸钠+ 5%碳酸钠0.1257.14 碳酸钠 10%熟石灰0.0871.43 过氧化钠 5%+碳酸钠 5%0.1160.71 无0.1257.14 2.2 焙烧温度试验 矿样粒度-0.074 mm 粒级占 15%,焙烧时间 30 min,硫酸用量 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液固比 1 ∶1, 浸出时间 2 h,焙烧温度试验结果见图 1。 80 75 70 65 60 1*5 , 0100 200 300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图 1 焙烧温度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1 可以看出,当焙烧温度达到 200 ℃以上时, 钼浸出率开始升高,温度到 400 ℃ 时钼浸出率达到 78.92%,之后浸出率开始降低。 研究表明,当钼精矿 粒度小于0.063 mm 时,开始氧化温度为 207 ℃,燃烧 18第 2 期邱 沙等 复杂难选胶硫钼矿氧化焙烧⁃酸浸试验研究 温度为 365 ℃,达到燃烧温度后硫化钼矿物的氧化反 应速度变快[15]。 但 MoO3熔点为 795 ℃,高于此温度 MoO3熔化必然造成矿样烧结,影响氧化反应速度[16]。 而且硫化钼矿的氧化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外部温度较 高时可能会造成局部烧结[17]。 因此,确定矿样的最佳 焙烧温度为 400 ℃。 2.3 焙烧粒度试验 采用筛分出的+0.074 mm 和-0.074 mm 粒级矿样 配制-0.074 mm 含量不同的焙烧矿样,控制焙烧温度 400 ℃,焙烧时间 30 min,硫酸用量 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液固比 1 ∶1,浸出时间 2 h,试验结果见图 2。 从图 2 可以看出,焙烧矿样粒度越细,钼浸出率越高。 当-0.074 mm 粒级含量达到 65%时,钼浸出率可达 89.59%,矿样再变细,钼浸出率没有明显提高。 因此, 确定较适宜的矿样细度为-0.074 mm 粒级占 65%。 -0.074 mm40/4 92 90 88 86 84 82 80 78 76 153045607590 1*5 图 2 矿样细度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2.4 焙烧时间试验 控制矿样-0.074 mm 粒级占 65%,焙烧温度 400 ℃, 硫酸用量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液固比1∶1,浸出时 间 2 h,焙烧时间试验结果见图 3。 从图 3 可以看出,焙 烧时间对钼浸出率影响很大。 随着焙烧时间延长,钼浸 出率先升高后降低,当焙烧时间为 45 min 时,钼浸出率 达到 90.36%;再延长焙烧时间会造成矿样过烧,明显影 响浸出效果。 因此,确定适宜的焙烧时间为 45 min。 ;0min 95 90 85 80 75 70 650 1530456075 1*5 图 3 焙烧时间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2.5 硫酸用量试验 控制矿样-0.074 mm 粒级占 65%,焙烧温度 400 ℃, 焙烧时间45 min,浸出温度80 ℃,浸出液固比 1∶1,浸出 时间 2 h,硫酸用量试验结果见图 4。 从图 4 可以看 出,随着硫酸用量增加,钼浸出率逐渐提高,但当硫酸 用量达到 20%以后,再增加酸用量,钼浸出率提高不 明显,因此,确定适宜的硫酸用量为 20%。 4, 95 90 85 80 75 70 65 60 55 3020405070609080100 1*5 图 5 浸出温度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2.7 浸出液固比试验 控制矿样粒度为-0.074 mm 粒级占 65%,焙烧温 度 400 ℃,焙烧时间 45 min,硫酸用量 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时间 2 h,浸出液固比试验结果见图 6。 从 图 6 可以看出,当浸出液固比从 1 ∶ 1增加到 4.0 ∶ 1时, 钼浸出率明显下降,因此,控制浸出液固比为 1∶1。 28矿 冶 工 程第 36 卷 1*A. 95 90 85 80 75 70 65 1.02.01.52.53.03.54.0 1*5 图 6 浸出液固比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2.8 浸出时间试验 控制矿样粒度-0.074 mm 粒级占 65%,焙烧温度 400 ℃,焙烧时间 45 min,硫酸用量 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液固比 1 ∶ 1,浸出时间试验结果见图 7。 从图 7 可以看出,随着浸出时间延长,钼浸出率逐渐提高, 但当浸出时间达到 5 h 以后,钼浸出率不再有明显变 化,此时钼浸出率可达 91.79%。 因此,确定适宜的浸 出时间为 5 h。 1*;0h 92 91 90 89 88 87 123456 1*5 图 7 浸出时间对钼浸出率的影响 2.9 综合条件试验 由条件试验确定氧化焙烧⁃硫酸浸出的最优工艺 参数为矿样粒度-0.074 mm 粒级占 65%,不加焙烧添 加剂,焙烧温度 400 ℃,焙烧时间 45 min,硫酸用量 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液固比 1∶ 1,浸出时间 5 h。 为了验证这些参数的可靠性和浸出稳定性,在此条件 下进行了 3 次验证试验,结果见表 5。 表 5 浸出验证试验结果 编号 矿样质量 / g 尾渣品位 / % 浸出率 / % 浸出率平均值 / % 11000.02391.79 25000.02491.4391.55 31 0000.02491.43 从表 5 可以看出,通过条件试验确定的最优工艺 参数是可靠的,浸出指标很稳定,在最优工艺参数下, 钼浸出率达到 91.55%。 3 结 论 1) 胶硫钼矿及其氧化矿物嵌布粒度微细,钼矿物 单体解离困难,而且胶硫钼矿结晶很差,可浮性不好, 物理选矿法很难回收钼矿物,应考虑采用可行的化学 选矿方法处理。 2) 最优氧化焙烧⁃硫酸浸出工艺参数为矿样 -0.074 mm 粒级占 65%,不添加焙烧添加剂,焙烧温度 400 ℃,焙烧时间 45 min,硫酸用量 20%,浸出温度 80 ℃,浸出液固比 1∶1,浸出时间 5 h,此时钼浸出率可达 91.55%。 参考文献 [1] 夏建华,李显奇. 含铀硫钼矿综合利用探索[J]. 铀矿冶,1985 (3)52-56. [2] 吴俊奇,闵茂中,张文兰. 某古岩溶铀矿床中铀、钼、铼的赋存状态 [J]. 矿物学报,1998,18(3)325-330. [3] 郭鸿军,马申坤. 河北省沽源县张麻井铀钼矿控矿因素分析及外 围找矿前景探讨[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9,33(3)210-215. [4] 陈迪云,章邦桐,陈培荣. 570 矿床主要矿石矿物的成分特征[J]. 矿物学报,1995,15(3)271-275. [5] 王启滨,汤国平,叶林春. 安远县银坑山铀钼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 向[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1)57. [6] 金淼张. 浙江蒋村铀钼矿地质特征及空矿因素[J]. 华东理工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2)129-134. [7] 皮关华,徐 徽,陈白珍,等. 从难选镍钼矿种回收钼的研究[J]. 湖南有色金属,2007,23(1)9-12. [8] 刘建东,孙 伟. 湖南张家界杆子坪黑色岩系型镍钼矿床工艺矿 物学研究[J]. 矿物学报,2014,34(2)265-271. [9] 陈建华,彭家强,温官国. 贵州松桃下寒武纪九门冲组钼钒矿的赋 存状态初步研究[J]. 贵州地质,2007,24(3)185-187. [10] 朱 军,王彦君,李营生. 高碳镍钼矿的浸出试验研究[J]. 矿冶 工程,2009,29(2)75-78. [11] 刘明朴,彭晓东,刘军威,等. 镍钼矿种钼的湿法浸出试验研究 [J]. 矿冶工程,2011(2)83-85. [12] 梁冠杰. 铀钼分离选冶试验研究[J]. 现代矿业,2010(3)40-43. [13] 黄美媛. 某钼铀矿矿物特征及其利用工艺研究[J]. 矿床保护与 利用,2005(5)36-38. [14] 陈代雄,董艳红,李学文,等. 一种捕收剂以及胶硫钼矿的选矿方 法中国,CN 102814237 A[P]. 2012-12-12. [15] 赵乃成,张启轩. 铁合金生产实用技术手册[M]. 北京冶金工业 出版社,1998. [16] 宋春玉,李 强,谢小会. 钼铁冶炼中钼精矿氧化焙烧的工艺分 析[J]. 中国钼业,2010,34(3)7-9. [17] 张启修,赵秦生. 钨钼冶金[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38第 2 期邱 沙等 复杂难选胶硫钼矿氧化焙烧⁃酸浸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