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复杂铜钴合金两段浸出工艺研究.pdf
刚果(金)复杂铜钴合金两段浸出工艺研究 ① 黄亚祥1, 吴理觉1, 付海阔2 (1.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清远 513056; 2.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广东 清远 511500) 摘 要 采用一段直接酸浸出-二段氧化酸浸工艺从复杂铜钴合金中浸出钴、铜、铁,考察了浸出工艺条件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 响。 结果表明,一段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液固比 10∶1,温度 85 ℃,硫酸初始浓度 1.8 mol/ L,搅拌转速 300 r/ min,浸出时间 2 h;二 段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液固比 10∶1,温度 90 ℃,硫酸初始浓度 4.0 mol/ L,搅拌转速 350 r/ min,氯酸钠用量 20%,浸出时间 6 h。 在 此条件下,钴、铜、铁的总浸出率达 96.99%、99.56%和 98.16%。 关键词 铜钴合金; 铜; 钴; 铁; 浸出; 氧化浸出; 酸浸 中图分类号 TF11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18.05.029 文章编号 0253-6099(2018)05-0111-04 Two-stage Leaching Process for Complex Copper-cobalt Alloy from Congo (Kinshasa) HUANG Ya-xiang1, WU Li-jue1, FU Hai-kuo2 (1.Guangdong Jiana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Qingyuan 513056, Guangdong, China; 2. Qinyuan Jiazhi New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Qingyuan 5115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A novel two-stage leaching process consisting of first-stage direct acid leaching and the second-stage oxidative acid leaching was adopted to extract Co, Cu and Fe from the complex Cu-Co alloy, and influences of leaching conditions on their leaching rate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following optimum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first-stage leaching at 85 ℃ for 2 h with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sulfuric acid at 1.8 mol/ L, liquid-to-solid ratio at 10∶1, an agitation speed at 300 r/ min; the second-stage leaching at 90 ℃ for 6 h with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sulfuric acid at 4.0 mol/ L, an agitation speed at 350 r/ min, dosage of sodium chlorate at 20% of mass of the residue from the first stage of leaching, the total leaching rates of Co, Cu and Fe reached 96.99%, 99.56% and 98.16%, respectively. Key words Cu-Co alloy; Cu; Co; Fe; leaching; oxidative leaching; acid leaching 铜钴合金是铜钴矿石深加工的中间产品,是一种 多元合金,其成分及结构因铜钴矿合金化采用的工艺 不同而不同, 铜钴合金具有耐腐蚀、 难溶解的特 性[1-4]。 近年来,从铜钴合金中回收有价金属成为研 究热点之一,其中关键点在于浸出工序。 现行的浸出 工艺主要有混酸浸出[5-6]、盐酸体系通空气或氯气强 化浸出[7-8]、氧压浸出[9-10]、电化学溶解[11-12]和微生物 浸出[13]等。 本文提出两段浸出工艺处理复杂铜钴合 金,以达到降低辅料用量和提高铜钴浸出率的目的。 1 实 验 1.1 实验原料 实验所用原料为铜钴合金,由刚果(金)进口,经 造粒细磨后,过 100 目(0.147 mm)标准筛,其主要化 学成分见表 1。 表 1 铜钴合金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 CoCuFeSiS 12.0810.0139.494.361.59 1.2 实验方法及设备 一段浸出过程称量一定量预处理后铜钴合金,按 照设定液固比加入水调浆,缓慢加入设定量的浓硫酸。 采用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控制反应温度和搅拌速 度,浸出结束后,真空抽滤,烘干,分析浸出液、浸出渣 ①收稿日期 2018-03-15 基金项目 广东省扬帆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专项资金(粤财教[2017]108 号);广东省第十五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项资金(粤经信创新 函[2015]629 号) 作者简介 黄亚祥(1990-),男,湖南新田人,硕士,主要从事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钴盐与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等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 付海阔(1984-),男,河南杞县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钴、镍盐与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等研究工作。 第 38 卷第 5 期 2018 年 10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38 №5 October 2018 万方数据 中各元素含量,计算浸出率。 二段浸出过程称量一定量铜钴合金一段浸出渣, 按照设定液固比加入水调浆,然后加入设定量的浓硫 酸和氧化剂。 采用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控制反应温 度和搅拌速度,浸出结束后,真空抽滤,烘干,分析浸出 液、浸出渣中各元素含量,计算浸出率。 铜钴合金经过两段浸出后,金属的总浸出率根据 第二段浸出渣中铜、钴、铁的含量对比原料中各元素含 量计算得到。 实验设备包括 DF-101S 集热式磁力加热搅拌器、 CS-2000 红外碳硫分析仪、SHZ-D(Ⅲ)循环水真空 泵、101-2A 电热鼓风干燥箱、WFX-120B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计等。 实验过程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直接酸浸工艺研究 直接酸浸过程利用硫酸将铜钴合金中铜、钴、铁溶 出。 该段实验设定合金用量200 g、搅拌转速300 r/ min, 反应时间 2 h,主要考察硫酸用量、液固比和反应温度 对钴、铜、铁浸出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2.1.1 硫酸初始浓度对一段浸出过程的影响 液固比 10 ∶1、浸出温度 85 ℃,硫酸初始浓度对 钴、铜、铁浸出率的影响见图 1。 硫酸浓度/mol L-1 ■ ■ ■ ■ ■ 100 90 80 70 60 50 0.61.21.82.4 浸出率/% ● ● ● ● ● ▲ ▲ ▲ ▲ ▲ Co Cu Fe ■ ● ▲ 图 1 硫酸初始浓度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1 可以看出,初始硫酸浓度对钴、铜、铁的浸 出影响较大,3 种金属的浸出率都随硫酸初始浓度增 加而升高。 钴和铁浸出率明显比铜高,这可能是因为 铜钴铁合金中的钴、铜、铁主要是以二价氧化物或单质 的形式存在,但低价形式存在的钴和铁易溶于硫酸,而 单质铜在没有氧化剂的存在下难以溶出。 当硫酸初始 浓度达到 1.8 mol/ L 时,继续增大硫酸浓度对钴浸出 率提升量不大,其中钴、铜可能是以 Co-Cu-Fe-Si 合金 相和金属固溶体形式存在,导致一部分铜、钴难以浸 出。 并且高浓度硫酸会使溶液中的硅酸根离子浓度增 加,而新生成的二价铁离子能吸附溶液中的硅胶和其 他杂质,形成聚合物,导致浸出矿浆沉降性能变差,过 滤较慢。 综合考虑,选择硫酸初始浓度为 1.8 mol/ L。 2.1.2 浸出温度对一段浸出过程的影响 硫酸初始浓度 1.8 mol/ L,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温 度对钴、铜、铁浸出率的影响见图 2。 浸出温度/℃ ■ ■ ■ ■ ■ 100 90 80 70 60 5060708090100 浸出率/% ● ● ● ● ● ▲ ▲ ▲ ▲ ▲ Co Cu Fe ■ ● ▲ 图 2 浸出温度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2 可以看出,钴、铜、铁浸出率均随浸出温度 升高而上升。 当温度从 85 ℃ 升高到 95 ℃,虽然钴、 铜、铁浸出率有一定提高,但是合金中一定量的硅进入 到溶液中形成了硅胶,导致浸出液过滤困难,因此,浸 出温度选择 85 ℃较为合适。 2.1.3 液固比对一段浸出过程的影响 浸出温度 85 ℃,其他条件不变,液固比对钴、铜、 铁浸出率的影响如图 3 所示。 液固比 ■ ■■ ■ ■ 100 90 80 70 60 5.07.510.012.515.0 浸出率/ % ● ● ● ● ● ▲▲ ▲ ▲ ▲ Co Cu Fe ■ ● ▲ 图 3 液固比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3 可知,液固比对合金浸出过程有较大的影 响,随着液固比升高,钴、铜、铁浸出率随之增加。 当液 固比较低时,浸出体系粘度较大,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 较大,不利于溶解反应的正向进行;提高液固比有利于 离子的扩散,增加合金粉末与硫酸的接触机会,从而提 高浸出率。 但是液固比太高会导致浸出液中钴离子和 铜离子浓度降低,从而增加循环的溶液量。 考虑到浸 出成本和浸出液后续处理,选择液固比 10 ∶1较好。 2.2 氧化酸浸工艺研究 为提高合金中钴铜的浸出率,以直接酸浸浸出渣为 211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万方数据 研究对象,考察氧化剂种类、氧化剂加入量、硫酸初始浓 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氧化浸出过程的影响。 2.2.1 氧化剂种类对二段浸出的影响 硫酸初始浓度 4.0 mol/ L、搅拌转速 300 r/ min、浸出 温度 90 ℃、浸出时间 6 h、液固比 10 mL/ g、氧化剂用 量(相对铜钴铁合金一段浸出渣质量分数)20%,氧化 剂种类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见表 2。 表 2 氧化剂种类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 氧化剂名称 浸出率/ % 钴铜铁 硫酸铁76.5669.4079.25 双氧水74.4793.4774.98 硝酸钠69.1596.4271.65 氯酸钠75.9197.6681.46 次氯酸钠86.7698.8192.42 由表 2 可知,三价铁的氧化性不足以氧化以弥散 态存在于合金相中的铜。 添加双氧水有助于合金中 钴、铜的溶出,但是双氧水在 90 ℃下会逐渐分解,浸出 效率降低,不利于安全生产。 硝酸钠可以起到混酸的 效果,但是对于钴的浸出效果不理想,并且对浸出设备 材质要求较高。 在硫酸体系溶液中添加氯酸钠和次氯 酸钠后,合金中的钴、铜、铁能得到较好浸出,这是因为 浸出溶液中的氯离子能有效破坏合金中被铜或硫包裹 的 Co-Fe-Si 合金相,从而促进铜、钴、铁的溶出。 其中 添加次氯酸钠的效果要优于氯酸钠,这是因为次氯酸 钠氧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氯气,有助于物料的分散,但氯 气的形成对环境有污染。 因此,选择添加氯酸钠作为 氧化剂。 2.2.2 氧化剂用量对二段浸出的影响 以氯酸钠为氧化剂,其他条件不变,氯酸钠用量对 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见图 4。 氯酸钠用量/% ■ ■ ■ ■ ■ 100 90 80 70 60 505 151020253035 浸出率/% ● ● ● ●● ▲▲ ▲ ▲ ▲ Co Cu Fe ■ ● ▲ 图4 氯酸钠用量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4 可以看出,氯酸钠用量对铜浸出率影响不 大,而钴和铁浸出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这 是因为氯酸钠用量较低时,氯酸钠优先与铜发生反应, 生成的铜离子被单质钴和铁置换导致钴和铁的溶出, 但是当溶液中的氯酸钠足量时,氯酸钠可直接与合金中 的钴和铁反应,这样容易导致钴铁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 从而阻碍后续反应的进行,故选择氯酸钠用量为 20%。 2.2.3 硫酸初始浓度对二段浸出的影响 氯酸钠用量 20%,其他条件不变,硫酸初始浓度 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如图 5 所示。 硫酸初始浓度/mol L-1 ■■ ■ ■ ■ 100 80 60 40 20 12345 浸出率/% ● ● ● ● ● ▲ ▲ ▲ ▲ ▲ Co Cu Fe ■ ● ▲ 图 5 硫酸初始浓度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5 可以看出,随着硫酸初始浓度增加,钴、铁 浸出率呈现升高趋势,这表明酸度增加有利于浸出反 应的正向进行;而酸度提升对铜浸出率影响不大,因为 氯酸钠的存在导致铜更容易溶解于酸性溶液中。 当硫 酸初始浓度达到 4.0 mol/ L 后,再增加硫酸浓度,钴、 铁浸出率变化不大,因此,选择硫酸初始浓度为 4.0 mol/ L。 2.2.4 浸出时间对二段浸出的影响 硫酸初始浓度 4.0 mol/ L,其他条件不变,浸出时 间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如图 6 所示。 浸出时间/h ■ ■ ■ ■ ■ 100 90 80 70 60 50 34567 浸出率/% ●● ●● ● ▲ ▲ ▲ ▲▲ Co Cu Fe ■ ● ▲ 图 6 浸出时间对铜、钴、铁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 6 可以看出,在实验范围内,浸出时间对铜浸 出率影响不大,而钴、铁浸出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 势,这表明加入氯酸钠后铜溶出速率较快,而钴和铁溶 解速度较慢。 当浸出时间达到 6 h 后,继续增加浸出时 间,金属浸出率变化不大,故选择反应时间为 6 h。 2.3 优化条件下验证实验 综上所述,一段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 10 ∶1、 311第 5 期黄亚祥等 刚果(金)复杂铜钴合金两段浸出工艺研究 万方数据 温度 85 ℃、硫酸初始浓度 1.8 mol/ L、搅拌转速 300 r/ min、浸出时间 2 h;二段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固比 10∶1、温度 90 ℃、硫酸初始浓度 4.0 mol/ L、搅拌转速 350 r/ min、氯酸钠用量 20%,浸出时间 6 h。 在此条件 下进行重复验证实验,结果见表 3。 验证实验结果表 明,钴、铜、铁总浸出率达 96.99%、99.56%和 98.16%。 表 3 优化条件下铜钴铁合金两段浸出实验结果 实验编号 浸出率/ % CoCuFe 197.2499.6898.32 296.7499.4498.00 平均值96.9999.5698.16 3 结 论 1) 采用一段直接酸浸出-二段氧化酸浸工艺处理 刚果(金)复杂铜钴合金能有效浸出合金中钴、铜、铁。 2) 一段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液固比 10 ∶1,温度 85 ℃,硫酸初始浓度 1.8 mol/ L,搅拌转速 300 r/ min, 浸出时间 2 h;二段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液固比10∶1, 温度 90 ℃,硫酸初始浓度 4.0 mol/ L,搅拌转速 350 r/ min,氯酸钠用量 20%,浸出时间 6 h。 在此条件下 钴、铜、铁总浸出率达 96.99%、99.56%和 98.16%。 参考文献 [1] 熊以俊,刘东辉. 机械活化强化钴白合金酸浸钴的试验研究[J]. 湿法冶金, 2015,34(4)292-295. [2] Burzynska L, Rudnik E, Gumowska W. The influence of phase struc- ture on the dissolution of Cu-Co-Fe alloys in sulphuric acid solution and the metals recovery[J]. Hydrometallurgy, 2004,71(3-4)457-463. [3] Burzynska L, Gumowska W, Rudnik E. Influence of the composition of Cu-Co-Fe alloys on their dissolution in ammoniacal solutions[J]. Hydrometallurgy, 2004,71(3)447-455. [4] 王多冬,赵中伟,陈爱良,等. 难处理铜钴合金的氧化酸浸出[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0(5)1188-1193. [5] 刘卓君,刘 欣,李林艳,等. 钴白合金的常压浸出工艺研究[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15,6(1)24-28. [6] Liu W, Shuai R, Wang W, et al. Selective leaching of cobalt and iron from cobalt white alloy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 with catalyst[J]. In- 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 Processing, 2015,1418-14. [7] 张志华,王 东,薛生晖. 钴白合金在弱酸溶液中的选择性浸出工 艺研究[J]. 矿冶工程, 2012,32(4)90-92. [8] 王含渊,江培海,张寅生,等. 钴白合金湿法冶金工艺研究[J]. 矿 冶, 1997,6(1)67-69. [9] Li Y, Perederiy I, Papangelakis V G. Cleaning of waste smelter slags and 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by pressure oxidative leaching[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8,152(2)607-615. [10] 徐志峰,月日辉,严 康,等. 复杂高硅钴白合金碱焙烧脱硅预处 理[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22(10)2916-2923. [11] Feng R, Xu S, Liu J,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l-on the electro- chemical dissolution of cobalt white alloy containing high silicon in a sulfuric acid solution[J]. Hydrometallurgy, 2014,142(2)12-22. [12] Rudnik E, Burzynska L, Gumowska W. Hydrometallurgical recovery of copper and cobalt from reduction-roasted copper converter slag[J]. Minerals Engineering, 2009,22(1)88-95. [13] 胡国宏,肖 利,方 正,等. 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钴白合金[J]. 过程工程学报,2012,12(2)200-205. 引用本文 黄亚祥,吴理觉,付海阔. 刚果(金)复杂铜钴合金两段浸出 工艺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38(5)111-114. �������������������������������������������������������������������������������������������������� 矿冶工程杂志 2019 年征订启事 矿冶工程(双月刊)由中国金属学会、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是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 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是集学术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刊物,已被中国知网(CNKI)、 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资讯、台湾华艺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是国外多家知名检索机构的检索对象。 矿冶工程读者对象是采矿、选矿、冶金、材料、地质、化工等系统的有关生产人员、院校师生和管理人员。 主要栏目为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矿冶行业企业管理等,内容新颖,是开拓、激发创造力的良师益友。 矿冶工程编辑部承接彩色、黑白及文字广告业务,欢迎各企事业单位来电来函联络。 矿冶工程真诚欢迎新、老订户向全国各地邮局订阅本刊,也可直接向编辑部订阅。 邮发代号42-58,大 16K,定价 20 元,全年 120 元。 地 址 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 966 号联 系 人 黄小芳 邮 编 410012开户名称 矿冶工程杂志(长沙)有限公司 电 话 (0731)88657070/88657176/88657173开户银行 工商银行长沙左家垅支行 传 真 (0731)88657186帐号 1901013009201095502 E-mail kuangyegongchengzz@ 411矿 冶 工 程第 38 卷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