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矿强化浮选粉煤灰中未燃尽炭试验研究.pdf
磨矿强化浮选粉煤灰中未燃尽炭试验研究 ① 王 驰1,2,3, 张 覃1,2,3, 卯 松1,2,3, 叶军建1,2,3, 李显波1,2,3, 黄 延1,2,3 (1.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3.贵州省非金属矿产 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为了高效利用贵州某高炭粉煤灰中的未燃尽炭,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捕收剂用量、起 泡剂用量、矿浆浓度、充气量和磨矿细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捕收剂 WZ 用量 1 800 g/ t、起泡剂 YC 用量 200 g/ t、矿浆 浓度 25%和充气量 0.3 m3/ min 条件下,在浮选前增加磨矿,磨矿细度从未磨矿时原灰-0.075 mm 粒级占 42.20%提升到-0.075 mm 粒级占 97.40%时,浮选完善指标从 35.84%提高到 45.69%。 采用一粗两精一扫、中矿再选试验流程,可获得可燃物含量 60.87%、可 燃物回收率 77.64%的精炭,以及烧失量分别为 4.57%和 9.55%的两种尾灰。 磨矿不仅能够使颗粒变细,还可使未燃尽炭内部新鲜 表面暴露,提高其疏水性,强化浮选。 关键词 粉煤灰; 未燃尽炭; 炭; 尾灰; 磨矿; 浮选 中图分类号 TD92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20.01.012 文章编号 0253-6099(2020)01-0054-04 Efficient Use of Unburned Carbon in Fly Ash by Grinding⁃Flotation WANG Chi1,2,3, ZHANG Qin1,2,3, MAO Song1,2,3, YE Jun⁃jian1,2,3, LI Xian⁃bo1,2,3, HUANG Yan1,2,3 (1.School of Mining,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2.National and Local Joint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uperior Mineral Resources in Karst Area, Guiyang 550025, China; 3.Guizhou Key Laboratory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Nonmetal Mineral Resources, Guiyang 550025, Guizhou,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an efficient use of unburned carbon in a high⁃carbon fly ash from Guizhou Province, after a flotation test, an orthogonal test and single factor test were then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the amount of collector, the amount of foaming ag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pulp, aeration volume and grinding fineness on the flotation result. It is shown that with the collector WZ at an amount of 1800 g/ t, frothing agent YC at an amount of 200 g/ t, pulp concentration at 25% and aeration volume of 0.3 m3/ min, the index for flotation improvement is increased from 35.84% to 45.69% by adding a grinding stage before the flot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grinding size is increased from the fineness of -0.075 mm 42.20% (raw fly ash before grinding) to -0.075 mm 97.40%. Then, the test by adopting the circuit consisting of one rougher, two cleaner and one scavenger, followed by redressing of the middlings yields the concentrated carbon with the content of combustibles of 60.87% at 77.64% recovery. It is found that the grinding process can not only make the particles finer, but also make the fresh surface inside the unburned carbon exposed to the air, leading to an increased hydrophobicity and improved flotation effect. Key words fly ash; unburned carbon; charcoal; ash tail; grinding; flotation 粉煤灰是燃煤热电厂排出的一种类似火山灰质的 工业固体废弃物[1]。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年产粉煤灰 近 4 亿吨,并且产量逐年递增,目前已有近 20 亿吨堆 存量[2],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 近年来,虽然国家鼓励粉煤灰资源化利用,但实际利用 率不足 60%。 粉煤灰通常用作水泥添加剂[3]、回填材 ①收稿日期 2019-08-12 基金项目 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黔科合人才[2015]4012 号) 作者简介 王 驰(1994-),男,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难选矿石的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 张 覃(1967-),女,贵州安顺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难选矿石的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 第 40 卷第 1 期 2020 年 02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40 №1 February 2020 万方数据 料[4]、土壤改良剂[5]、路基材料[6]。 高炭粉煤灰因其 含有大量的未燃尽炭颗粒,直接用作水泥掺料时会严 重影响混凝土质量,需对其进行脱炭处理,一方面可从 中提取高热值的精炭,另一方面可降低烧失量提高粉 煤灰综合利用价值[7]。 未燃尽炭表面经高温氧化后, 含氧官能团增多使表面疏水性降低,从而恶化可浮性, 磨矿可使未燃尽炭进一步破碎,使新鲜表面外露,提高 未燃尽炭表面疏水性,从而改善可浮性。 粉煤灰脱炭 研究由来已久[8],研究集中在药剂种类、药剂用量和 浮选工艺方法等[9],而磨矿对粉煤灰浮选的影响研究 鲜有报道。 本文通过磨矿改变粉煤灰中未燃尽炭的表 面润湿性和粒度,从而降低炭粒粒度与表面氧化严重 对浮选的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考察药剂用量、充气量 和矿浆浓度对粉煤灰浮选效果的影响。 1 试验原料及试验方法 1.1 粉煤灰性质 粉煤灰样品取自贵州某地,外观呈灰黑色,含有较 多的未燃尽炭,采用 X 射线衍射分析仪对其进行矿物 组成分析,结果如图 1 所示。 由图 1 可以看出,在 10~ 70的范围内,粉煤灰中主要矿物有石英、莫来石及赤 铁矿等。 3020105040607080 2 / θ ;A 63; */;4 /5 63, -0.075 mm, 97.40 ;4 5 29/4 -D 29/;5 63;0min 60 50 40 30 20 100 80 60 40 20 0 0515102025 -D 29/4 29/;5 63, -0.075 mm, 94.40 63, -0.075 mm, 97.40 a b 图 3 磨矿时间对精炭与尾灰浮选指标的影响 (a) 精炭; (b) 尾灰 由图 3 可以看出,随着磨矿时间增加,粉煤灰浮选 可燃物回收率不断提高,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 粒 级占 98.90%时,浮选精炭可燃物回收率达到 93.06%。 在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94.40%时,烧失量达到 最大,然后开始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粉煤灰细度太细导 致浮选效果变差。 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 粒级占 65矿 冶 工 程第 40 卷 万方数据 97.40%时,浮选完善指标达到 45.69%,相比于不磨矿 时浮选完善指标(35.84%)提高了近 10 个百分点。 随着磨矿时间增长,尾灰烧失量下降,在磨矿细度 为-0.075 mm 粒级占 97.40%时,尾灰烧失量为4.34%。 经过筛分试验,+0.045 mm 粒级占比为 7.73%,达到Ⅰ 级粉煤灰烧失量与粒度要求。 综合考虑,磨矿细度为 -0.075 mm 粒级占 97.40%时,浮选效果较好。 2.3 浮选全流程试验 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确定磨矿细度-0.075 mm 粒级占 97.40%,粗选捕收剂 WZ 用量 1 800 g/ t,起泡 剂 YC 用量 200 g/ t,浮选矿浆浓度 25%,充气量 0.3 m3/ min,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流程试验,试验流程如 图 4 所示,结果列于表 5 中。 ,5/B/ A0g/t WZ YC * 21 22 D3B 2 2/3 /2 /1 1800 200 WZ YC 900 100 WZ YC 600 67 63 图 4 粉煤灰浮选工艺流程 表 5 粉煤灰浮选全流程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产率 / % 烧失量 / % 可燃物含量 / % 可燃物回收率 / % 精炭 110.6376.0346.05 精炭 211.7547.1631.58 总精炭22.3860.8777.64 尾灰 147.953.9710.85 尾灰 222.225.887.45 尾灰 370.174.5718.30 尾灰 47.459.554.06 合计100.0017.55 由表 5 可知,精炭 1 和精炭 2 综合,得到烧失量为 60.87%、可燃物回收率为 77.64%的总精炭。 将尾灰 1 和尾灰 2 混合得到烧失量为 4.57%的尾灰 3 产品。 总 精炭可作为燃料使用,综合后尾灰 3 的烧失量和粒度 达到Ⅰ级粉煤灰要求,尾灰 4 的烧失量和粒度达到Ⅲ 级粉煤灰要求。 3 结 论 1) 粉煤灰中主要矿物有石英、莫来石及赤铁矿 等。 粉煤灰颗粒形貌主要包含两大类一类是燃烧转 化的微珠;一类是粒度较大的蜂窝状未燃尽炭。 傅立 叶变换显微红外拉曼光谱分析和微量热分析等测试结 果表明未燃尽炭表面虽然氧化严重但仍具有一定的 疏水性。 2) 采用一次粗选的工艺流程,在捕收剂 WZ 用量 1 800 g/ t、起泡剂 YC 用量 200 g/ t、矿浆浓度 25%、充 气量 0.3 m3/ min 条件下,通过粗选前增加磨矿作业, 从未经磨矿的原灰-0.075 mm 粒级占 42.20%,提高到 磨矿粉煤灰-0.075 mm 粒级占 97.40%时,获得的粗选精 炭的可燃物回收率从 71.25%提高到 89.08%,浮选完善 指标从 35.84%提高到 45.69%。 采用磨矿⁃一粗两精一 扫、中矿再选浮选试验流程,可获得可燃物含量 60.87%、 可燃物回收率 77.64%的精炭产品,以及烧失量分别为 4.57%和 9.55%的两种品质的尾灰,总精炭可作为燃 料使用,综合后尾灰 3 的烧失量和粒度达到Ⅰ级粉煤 灰要求,尾灰 4 的烧失量和粒度达到Ⅲ级粉煤灰要求。 磨矿不仅可使粉煤灰粒径减小,还可提高粉煤灰中炭 粒表面疏水性,增大炭粒与矿物质润湿性差异。 两者 共同作用强化了粉煤灰中未燃尽炭浮选回收。 参考文献 [1] Blissett R S, Rowon N A. A review of the multi⁃component utilisation of coal fly ash[J]. Fuel, 2012,971-23. [2] 赵亚娟,侯芹芹,张 创. 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 应用化 工, 2018(6)1281-1284. [3] Golewski G L. Improvement of fracture toughness of green concrete as a result of addition of coal fly ash. Characterization of fly ash micro⁃ structure[J].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2017,134335-346. [4] 杨大兵,王 帅,甘 杰,等. 钢厂粉煤灰中回收碳和铁的试验研 究[J]. 矿冶工程, 2018(2)55-57. [5] 赵 吉,康振中,韩勤勤,等. 粉煤灰在土壤改良及修复中的应用 与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1-6. [6] She W, Du Y, Zhao G, et al. Influence of coarse fly ash on the per⁃ formance of foam concret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igh⁃speed railway roadbed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8,170153-166. [7] 陈晓东,张 覃,卯 松,等. 脱炭粉煤灰制备混凝土的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13(6)13-14. [8] 杨大兵,王 帅,甘 杰,等. 钢厂粉煤灰中回收碳和铁的试验研 究[J]. 矿冶工程, 2018,38(2)55-57. [9] 孔 波,孔祥祯,邵园园,等. 电厂粉煤灰降炭提质技术工艺系统 研究[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12(4)44-47. [10] 朱长勇. 高烧失量电厂粉煤灰浮选试验研究[J]. 选煤技术, 2017(5)9-12. 引用本文 王 驰,张 覃,卯 松,等. 磨矿强化浮选粉煤灰中未燃尽 炭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20,40(1)54-57. 75第 1 期王 驰等 磨矿强化浮选粉煤灰中未燃尽炭试验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