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白钨矿常温浮选精选工艺试验研究.pdf
江西某白钨矿常温浮选精选工艺试验研究 ① 曾银银1,2, 曹玉川3, 黄光耀3, 杨柳毅3, 王 程3, 张国范1 (1.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2.江西修水香炉山钨业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修水 332438; 3.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 司,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 对江西某白钨矿进行了常温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粗选段采用“一粗三扫二精、中矿顺序返回” 流程,精选段采用“一粗二扫四精、精精选尾矿集中返回到精粗选”流程,获得了钨精矿 WO3品位 55.76%、回收率 82.04%的浮选指标。 关键词 钨; 白钨矿; 浮选; 常温精选 中图分类号 TD92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20.03.012 文章编号 0253-6099(2020)03-0047-03 Optimization of Ambient Temperature Flotation Cleaning Process for Scheelite Ore from Jiangxi Province ZENG Yin-yin1,2, CAO Yu-chuan3, HUANG Guang-yao3, YANG Liu-yi3, WANG Cheng3, ZHANG Guo-fan1 (1.School of Minerals Processing and Bio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China; 2.Jiangxi Xiushui Xianglushan Tungsten Co Ltd, Xiushui 332438, Jiangxi, China; 3.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o Ltd,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flotation tests for a scheelite ore from Jiangxi, the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flowsheet were all optimized. For the roughing section, a flowsheet consisting of one roughing, three scavenging and two cleaning stages was adopted, with the middlings returned to the previous stage orderly. For the cleaning section, the flowsheet was composed of one roughing, two scavenging and four cleaning stages and the tailings from the cleaning stages were returned to the roughing stage. Result showed 82.04% recovery into a scheelite concentrate grading 55.76% WO3. Key words tungsten; scheelite; flotation; ambient temperature cleaning 钨金属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因其稀缺且不 可替代性被世界各国作为战略储备资源。 白钨矿常与 方解石及萤石等含钙脉石矿物紧密共生,且在硬度、相 对比重、溶解度等方面与脉石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 质,特别是表面的定位离子均为钙离子,在与捕收剂相 互作用中表现出相似的吸附行为;同时白钨矿的硬度 低,易于过粉碎,在白钨矿浮选溶液体系中粗粒与细粒 矿物之间、不同矿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白钨矿与 含钙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成为难题[1-4]。 大量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白钨矿通常需要 “常温-加温两段浮选”才能获得高品位钨精矿,即原矿 经常温浮选获得白钨粗精矿,然后再采用“彼德洛夫 法”加温浮选获得高品位白钨精矿。 该工艺生产指标 稳定,但是能耗和选矿成本相对较高[5]。 文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脉石的白钨粗精矿精选 分离的难度和效果存在较大差异。 脉石矿物是石英、 硅酸盐时,常温法、加温法均能取得较好指标;脉石矿 物是萤石时,白钨矿粗精矿采用加温法指标较好,常温 法往往指标不理想;白钨矿与方解石分离时,常温法和 加温法指标均不够理想[6]。 某钨矿石以白钨矿为主,脉石矿物组成较为复杂, 主要矿物有透闪石、透辉石和石英,其次是方解石、萤 石、长石和石榴石,少量云母和绿泥石,本文尝试采用 常温浮选法处理该矿石。 1 矿样性质 矿样为江西某钨选厂浮硫尾矿,其化学多元素分 析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矿样中可供回收的有价 ①收稿日期 2019-12-2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041) 作者简介 曾银银(1987-),男,江西南昌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矿山选矿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 黄光耀(1970-),男,湖南津市人,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微细粒分选及多元力场设备研究。 第 40 卷第 3 期 2020 年 06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40 №3 June 2020 元素主要为钨,选矿需要排除的组分主要有 SiO2、 Al2O3、Fe、MgO 等。 表 1 试样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WO3CuSiO2Al2O3CaOMgO 0.770.03836.415.0124.642.40 K2ONa2O PSAs 0.500.450.0330.700.002 3 试样钨物相分析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知,钨主 要以白钨形式存在,其次为黑钨矿,还有 0.51%的钨存 在于钨华中。 表 2 试验矿样钨物相分析结果 钨物相WO3含量/ %分布率/ % 白钨矿0.72894.55 黑钨矿0.0384.94 钨华0.0040.51 合计0.770100.00 2 试验研究 2.1 原则流程 根据试验矿样性质以及白钨矿浮选经验,参考现 有成熟流程,确定原则流程如图 1 所示。 其中捕收剂 ZL 为浮选厂现场用药。 -43 3 minNa2CO3 5 min;4 3 min ZL * *233 5 min 图 1 试验原则流程 2.2 碳酸钠用量试验 白钨矿浮选一般在碱性环境下进行,碳酸钠是其 浮选时常用的矿浆介质调整剂,改变矿浆黏度和分散 矿泥,能够消除矿浆中多种有害离子对白钨矿浮选的 不良影响[7-8]。 按图 1 所示工艺流程,在水玻璃用量 4 500 g/ t、ZL 用量 750 g/ t 条件下,进行了碳酸钠用量条件试验,结 果见表 3。 由表 3 结果可知,随着碳酸钠用量增加,粗 精矿产率和回收率也逐步升高,品位则慢慢降低。 当 碳酸钠用量为 1 500 g/ t 时,钨粗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均 较理想,继续增加碳酸钠用量,虽回收率略微增加,但 品位慢慢下降。 综合常温精选试验需要的粗精矿品位 要求及药剂成本,确定适宜的碳酸钠用量为 1 500 g/ t。 表 3 碳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碳酸钠用量 / (gt -1 ) 产品 名称 产率 / % WO3品位 / % 回收率 / % 粗精矿7.068.7480.57 1 000尾矿92.940.1619.43 原矿100.000.77100.00 粗精矿7.528.5484.23 1 500尾矿92.480.1315.77 原矿100.000.76100.00 粗精矿7.998.1484.47 2 000尾矿92.010.1315.53 原矿100.000.77100.00 粗精矿8.277.8585.50 2 500尾矿91.730.1214.50 原矿100.000.76100.00 2.3 水玻璃用量试验 水玻璃是白钨浮选过程中常用的抑制剂,水玻璃 的抑制机理通常认为是 HSiO3 2- 和 H2SiO3 -这 2 种亲水 酸根离子在矿物表面形成吸附,使得脉石矿物表面亲 水从而使其受到抑制[5]。 按照图 1 所示流程,在碳酸 钠用量 1 500 g/ t、ZL 用量 750 g/ t 条件下,进行了水玻 璃用量条件试验,结果见表 4。 由表 4 可知,随着水玻 璃用量增加,粗精矿产率下降明显,回收率也同样逐渐 下降。 当水玻璃用量为 3 000 g/ t 时,粗精矿产率达到 了 19.03%,脉石夹杂比较严重,不利于后续的常温精 选;当水玻璃用量为 4 500 g/ t 时,粗精矿品位及回收率 均较理想,继续增加水玻璃用量,回收率下降较快,综合 回收率及粗精矿品位指标,选择水玻璃用量 4 500 g/ t 为宜。 表 4 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 水玻璃用量 / (gt -1 ) 产品 名称 产率 / % WO3品位 / % 回收率 / % 粗精矿19.033.5688.38 3 000尾矿80.970.1111.62 原矿100.000.77100.00 粗精矿12.095.5286.35 3 500尾矿87.910.1213.65 原矿100.000.77100.00 粗精矿7.528.5484.23 4 500尾矿92.480.1315.77 原矿100.000.76100.00 粗精矿3.9315.5680.95 5 500尾矿96.070.1519.05 原矿100.000.76100.00 84矿 冶 工 程第 40 卷 2.4 ZL 用量试验 按照图 1 所示流程,在碳酸钠用量 1 500 g/ t、水玻 璃用量 4 500 g/ t 条件下,进行了 ZL 用量条件试验,结 果见表 5。 由表 5 可知,随着 ZL 用量增加,粗精矿品 位慢慢降低,回收率逐渐增加,尾矿品位也逐渐下降, 当 ZL 用量增加到750 g/ t 后,再继续增加其用量,回收 率略微上升,尾矿品位略微下降。 综合考虑回收率、粗 精矿品位及药剂成本,选择适宜的 ZL 用量为 750 g/ t。 表 5 ZL 用量试验结果 ZL 用量 / (gt -1 ) 产品 名称 产率 / % WO3品位 / % 回收率 / % 粗精矿4.5813.5580.25 600尾矿95.420.1619.75 原矿100.000.77100.00 粗精矿7.528.5484.23 750尾矿92.480.1315.77 原矿100.000.76100.00 粗精矿8.617.5684.56 900尾矿91.390.1315.44 原矿100.000.77100.00 粗精矿9.267.1585.88 1 050尾矿90.740.1214.12 原矿100.000.77100.00 2.5 常温精选试验研究 常温精选试验研究对象为工业生产现场的浮硫尾 矿,实验室经一次粗选二次空白精选(粗选段一粗二 精)所得空白精选精矿样,针对该矿样进行了几种条 件的浮选试验,试验流程为“一粗三精”(精选段),其 中三次精选为空白精选,捕收剂和调整剂只在粗选段 (精粗段)添加,药剂用量为针对浮硫尾矿样,试验结 果见表 6。 由表 6 可知,在常温精选段的精粗段适当 添加捕收剂 ZL,再加大抑制剂水玻璃用量,有助于提 高分选效率,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精矿品位,也能获得 理想的精矿回收率。 表 6 常温精选条件试验结果 药剂用量 / (gt -1 ) 精矿产率 / % 精矿 WO3品位 / % 回收率 / % ZL 0 水玻璃 4 500 1.3639.7671.15 ZL 0 水玻璃 5 500 0.8357.6963.00 ZL 90 水玻璃 7 500 0.8159.6463.95 2.6 全流程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基础上,确定了最优药剂制度,设计了 闭路流程为粗选段采用“一粗三扫二精,中矿顺序返 回”流程,精选段采用“一粗二扫四精,精精选尾矿集 中返回到精粗选”流程。 试验流程见图 2,结果见表 7。 由表 7 可知,闭路试验最终可获得钨精矿 WO3品位 55.76%、回收率 82.04%、尾矿 WO3品位 0.14%、金属 损失率 17.96%的指标。 A0g/t ZL 70 ZL 80 ZL ;4 90 7500 Na2CO3 ;4 ZL 1500 4500 750 323 2.5 min 2.5 min 3 min 3 min 4.5 min 2.5 min 2 min -43 22 4 22 3 22 2 22 1 2 * 2 1 7 min * 1 4.5 min *2 2 6 min 9 min *2 1 * ZL 300 6.5 min * 2 ZL 100 6.5 min * 3 ZL 60 2 2 图 2 闭路试验流程 表 7 全流程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 % WO3品位/ %WO3回收率/ % 精矿1.1355.7682.04 尾矿98.870.1417.96 原矿100.000.77100.00 3 结 语 江西某白钨矿主要组分是白钨矿,含有较少的黑 钨矿,微量钨以钨华的形式存在,属于典型的白钨矿。 针对含钨 0.77%的生产浮硫尾矿样,进行了常温精选 闭路试验,最终可获得钨精矿 WO3品位 55.76%、回收 率 82.04%、尾矿 WO3品位 0.14%、钨损失率 17.96%的 指标。 参考文献 [1] 卫 召,韩海生,胡岳华,等. Pb-BHA 配位捕收剂的黑白钨混合 常温浮选研究[J]. 有色金属工程, 2017,7(6)70-75. (下转第 53 页) 94第 3 期曾银银等 江西某白钨矿常温浮选精选工艺试验研究 表 5 脱泥-浮硫-浮锡全工艺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 %Sn 品位/ %回收率/ % 浮锡精矿4.746.8054.70 浮锡尾矿43.620.1813.33 硫化物2.890.180.88 矿泥48.750.3731.09 给矿100.000.59100.00 Sn 品位 6.80%、回收率 54.70%(作业回收率 80.41%) 的技术指标,实现了微细粒锡石的有效回收。 2.6 锡石浮选工业验指标 基于小型试验研究结果,锡石浮选工业试验在规 模 700 t/ d 浮选厂进行。 锡矿泥经脱泥后,沉砂浮选 脱硫,浮硫尾矿采用“一粗三精三扫”工艺获得锡精矿 和浮锡尾矿,进行了 3 天共 9 个班的稳定工业试验,并 在此期间进行了流程考查,将锡石浮选工业试验结果 与小型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详见表 6。 表 6 锡石浮选指标对比结果 试验 类型 入选 Sn 品位 / % 作业产率 / % 锡精矿 Sn 品位 / % 作业回收率 / % 小型闭路试验0.839.806.8080.41 工业稳定试验0.8510.266.5979.57 流程考查试验0.869.816.9278.94 从表 6 可知,工业试验在入选锡品位 0.85%的情况 下,获得了锡精矿 Sn 品位 6.59%、作业回收率 79.57% 的技术指标,且与流程考查指标、小型浮选闭路试验基 本吻合,验证了锡石浮选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结 论 1) 针对-0.005 mm 粒级产率高达 46.50%锡矿 泥,采用选择性絮凝剂 GX,选择絮凝锡石等目的矿 物,然后通过旋流器脱除微细粒脉石,较常规脱泥工 艺,大大减少了锡在矿泥中的损失,同时为锡石浮选创 造了良好的浮选环境。 2) 水杨羟肟酸类捕收剂 GXH 与磷酸三丁酯组 合使用对细粒锡石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锡给矿品 位 0.83%的情况下,可获得锡精矿 Sn 品位 6.80%、作 业回收率 80.41%的技术指标,在 700 t/ d 规模锡石浮 选厂进行工业试验,取得了与小型试验基本一致的技 术指标,进一步验证了该浮选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和 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姚建伟,袁经中,汪 泰. 云锡卡房铜硫浮选尾矿中细粒锡石的回 收[J]. 金属矿山, 2015(7)159-163. [2] 王 烨,仇云华,张 慧,等. 细粒锡石浮选的试验研究和工业化 应用[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9(2)41-45. [3] 刘有才,刘世宏,符剑刚,等. 新型捕收剂在缅甸某锡矿浮选中的 应用[J]. 矿冶工程, 2019,39(1)61-63. [4] 许汉丰. 新疆沟口泉铁矿选择性絮凝脱泥分选试验研究[D]. 沈 阳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2015. [5] 王骆宾. 锡细泥矿石综合回收工艺研究[D]. 赣州江西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6. [6] 何名飞,高玉德,孟庆波,等. 浮选柱在微细粒锡石浮选中的应用 研究[J]. 矿冶工程, 2019,39(5)38-40. [7] 王淀佐,林 强,蒋玉仁. 选矿与冶金药剂的分子设计[M]. 北 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6. [8] 汪 泰. “重-浮-重”联合流程回收低品位细粒锡石[J]. 矿冶工 程, 2015(6)68-71. 引用本文 汪 泰,胡 真,何名飞,等. 锡矿泥浮选工艺研究及工业化 应用[J]. 矿冶工程, 2020,40(3)50-53. �������������������������������������������������������������������������������������������������� (上接第 49 页) [2] 王纪镇,印万忠,张宇轩,等. 油酸钠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对 白钨矿浮选的强化及机理研究[J].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18 (1)106-110. [3] 黄伟生,唐雪峰,陈 雯,等. 新型浮钨捕收剂 CYW-29 在柿竹园 多金属矿的工业应用研究[J]. 矿冶工程, 2019(3)59-62. [4] 董留洋,覃文庆,焦 芬,等. 阳离子-阴离子组合捕收剂浮选分离 白钨矿和方解石[J]. 矿冶工程, 2018(4)61-64. [5] 左珍新,王洪岭, 高玉德. 新疆某白钨矿石选矿试验[J]. 金属矿 山, 2017,497(11)103-107. [6] 李文军,岳铁兵,吕 良,等. 某重晶石型白钨粗精矿精选提质试 验研究[J].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17(5)44-53. [7] 张 虹,蓝卓越. 安徽某低品位白钨矿浮选试验研究[J]. 矿产综 合利用, 2018(2)20-24. [8] 喻明军. 某矿山低品位钨矿浮选试验研究[J]. 工程建设, 2018, 50(3)47-53. 引用本文 曾银银,曹玉川,黄光耀,等. 江西某白钨矿常温浮选精选工 艺试验研究[J]. 矿冶工程, 2020,40(3)47-49. 35第 3 期汪 泰等 锡矿泥浮选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