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pdf
湖南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 ① 黄长峰1, 曹玉川2 (1.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沅陵 419607; 2.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长沙 410012) 摘 要 对湖南某金矿进行了浮选工艺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 在磨矿细度-0.074 mm 粒级占 75.84%时,采用一 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获得了金品位 52.24 g/ t、回收率 84.58%的金精矿。 关键词 金矿; 浮选; 金; 浮选药剂 中图分类号 TD923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 j.issn.0253-6099.2020.05.016 文章编号 0253-6099(2020)05-0065-03 Flotation Technique for the Gold Ore from Hunan Province HUANG Chang⁃feng1, CAO Yu⁃chuan2 (1.Hunan Chenzhou Mining Group Co Ltd, Yuanling 419607, Hunan, China; 2.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ng & Metallurgy Co Ltd, Changsha 410012, Hunan,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flotation technique for some gold ore in Hunan Province, optimal processing parameters and flowsheet were proposed. With a fineness of -0.074 mm 75.84%, the gold ore was subjected to a close⁃circuit flotation consisting of one roughing, two stages of cleaning and two stages of scavenging processes, with the middlings returned sequentially. As a result, the gold concentrate grading 52.24 g/ t Au at 84.58% recovery was obtained. Key words gold ore; flotation; gold; flotation reagent 随着国民经济及高新技术发展,黄金需求呈稳定 增长态势,金矿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导致易处理金矿 及富矿资源越来越少,低品位、难处理及微细粒金矿成 为回收黄金的主要资源[1-4]。 本文针对湖南某金矿选 厂金回收率较低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浮选工艺参数试 验,确定了最优药剂制度,获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可 为选厂流程改造及药剂制度优化提供技术基础和 依据。 1 矿样性质 矿样中金属矿物以辉锑矿和黄铁矿为主,偶见黄 铜矿、闪锌矿、方铅矿、毒砂和磁黄铁矿零星分布;金矿 物主要为自然金和极少量的方锑金矿;脉石矿物以石 英居多,次为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白云石和菱铁矿, 其他微量矿物包括锆石、磷灰石、锐钛矿、金红石和榍 石等。 金矿物主要以单体金、裸露金和包裹金等形式 产出,与金矿物嵌连关系较密切的矿物主要为黄铁矿, 次为辉锑矿和脉石。 试样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1。 由表 1 可知, 试样中可供回收的有价元素主要为 Au 和 Sb,选矿需 要排除的组分主要为 SiO2、Al2O3等,对回收金影响较 大的有害元素砷的含量较低。 表 1 试样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质量分数) / % Au1)SbTFe SiO2Al2O3CaOMgOMnOK2O Na2O 2.950.703.8265.56 12.371.521.440.142.180.49 TiO2 CuPbZnAsPSC烧失 0.680.002 2 0.014 0.010 0.082 0.0271.041.115.75 1) 单位为 g/ t。 2 浮选试验 2.1 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细度对矿物的高效回收极其重要,适宜的磨 矿细度能够使矿物有效单体解离,又可防止过磨产生 大量微细粒导致浮选环境恶化。 按图 1 所示工艺流程, 进行了磨矿细度条件试验,结果见表 2。 其中捕收剂 MA 为黄药类药剂。 由表 2 可知,随着磨矿细度提高, ①收稿日期 2020-04-15 作者简介 黄长峰(1985-),男,湖南郴州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选矿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 第 40 卷第 5 期 2020 年 10 月 矿矿 冶冶 工工 程程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Vol.40 №5 October 2020 万方数据 精矿产率提高,精矿金品位呈下降趋势,金回收率先升 高后下降,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 粒级占 75.84% 时,精矿金回收率较高,尾矿金品位较低,因此选择磨 矿细度-0.074 mm 粒级占 75.84%进行后续试验。 * B3 63 A0g/t Na2S PbNO32 CuSO4 MA,V/A 2A 100 100 50 16050 20 PbNO32 CuSO4 MA,V/A 25 20 7020 1 MA,V/A7020 2 323 图 1 条件试验流程 表 2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 -0.074 mm 粒级含量/ % 产品 名称 产率 / % 金品位 / (gt -1 ) 金回收率 / % 精矿10.8821.7080.30 64.18尾矿89.120.6519.70 原矿100.002.94100.00 精矿12.4219.9586.28 75.84尾矿87.580.4513.72 原矿100.002.87100.00 精矿15.4416.2085.54 85.42尾矿84.560.5014.46 原矿100.002.92100.00 精矿19.1012.8083.43 92.44尾矿80.900.6016.57 原矿100.002.93100.00 2.2 硫化钠用量试验 按图 1 所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 粒级占 75.84%条件下进行了硫化钠用量条件试验,结果见表 3。 由表 3 可知,随着硫化钠用量增加,精矿产率先增加后 下降。 这是由于过多的硫化钠抑制了载金硫化物的浮 选。 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均随硫化钠用量增加出现波 动。 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及药剂成本,选择硫化钠用量 100 g/ t 为宜。 2.3 硫酸铜用量试验 按图 1 所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 粒级占 75.84%、硫化钠用量 100 g/ t 条件下进行了硫酸铜用量 条件试验,结果见表 4。 由表 4 可知,随着硫酸铜用量 增加,精矿产率和回收率均先增加后下降。 考虑到回 收率指标,选择硫酸铜用量 100 g/ t 为宜。 表 3 硫化钠用量试验结果 硫化钠用量 / (gt -1 ) 产品 名称 产率 / % 金品位 / (gt -1 ) 金回收率 / % 精矿9.8024.2080.18 0尾矿90.200.6519.82 原矿100.002.96100.00 精矿11.5419.5076.08 50尾矿88.460.8023.92 原矿100.002.96100.00 精矿11.7020.7182.06 100尾矿88.300.6017.94 原矿100.002.95100.00 精矿13.3217.4081.67 150尾矿86.680.6018.33 原矿100.002.84100.00 精矿11.7619.9482.85 200尾矿88.240.5517.15 原矿100.002.83100.00 精矿9.8023.8982.52 400尾矿90.200.5517.48 原矿100.002.84100.00 表 4 硫酸铜用量试验结果 硫酸铜用量 / (gt -1 ) 产品 名称 产率 / % 金品位 / (gt -1 ) 金回收率 / % 精矿10.1422.1074.58 0尾矿89.860.8525.42 原矿100.003.00100.00 精矿11.7020.7182.06 50尾矿88.300.6017.94 原矿100.002.95100.00 精矿13.3618.1082.31 100尾矿86.640.6017.69 原矿100.002.94100.00 精矿8.7825.0575.09 200尾矿91.220.8024.91 原矿100.002.93100.00 精矿9.8622.2075.22 300尾矿90.140.8024.78 原矿100.002.91100.00 2.4 捕收剂种类试验 按图 1 所示流程,在磨矿细度-0.074 mm 粒级含 量 75.84%、硫化钠和硫酸铜用量均为 100 g/ t 条件下 进行了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见表 5。 其中 MA、Y89、 CYH⁃1 均为黄药类药剂,试验中粗选、扫选 1 和扫选 2 捕收剂用量分别为 140 g/ t,60 g/ t 和 60 g/ t。 由表 5 可知,采用 CYH⁃1 作捕收剂获得的精矿金回收率较 高,而且精矿金品位较高。 综合考虑,选择 CYH⁃1 作 为浮选捕收剂较为适宜。 2.5 全流程闭路试验 在各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流程闭路试验, 以考察中矿循环、药剂累积对精矿指标的影响以及所 能获得的闭路试验指标。 采用一粗二扫二精、中矿顺序 返回流程进行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 2,结果见表 6。 66矿 冶 工 程第 40 卷 万方数据 表 5 捕收剂种类试验结果 捕收剂 种类 产品 名称 产率 % 金品位 / (gt -1 ) 金回收率 / % MA+丁铵黑药 (3∶1) 精矿13.3618.1082.31 尾矿86.640.6017.69 原矿100.002.96100.00 Y89+丁铵黑药 (3∶1) 精矿12.5018.1574.23 尾矿87.500.9025.77 原矿100.003.06100.00 异戊基黄药+丁铵黑药 (3∶1) 精矿9.1223.6578.50 尾矿90.880.6521.50 原矿100.002.75100.00 CYH⁃1 精矿10.4022.5586.74 尾矿89.600.4013.26 原矿100.002.70100.00 MA+丁铵黑药+Z⁃200 (6∶2∶1) 精矿12.6418.6577.13 尾矿87.360.822.87 原矿100.003.06100.00 * B3 63 A0g/t Na2S PbNO32 CuSO4 CYH-1 2A 100 100 100 140 20 PbNO32 CuSO4 CYH-1 2A 25 20 60 10 121 CYH-160 222 323 -0.074 mmC75.84 图 2 闭路试验流程 表 6 闭路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 %金品位/ (gt -1 )金回收率/ % 精矿4.9952.2484.58 尾矿95.010.5015.42 原矿100.003.08100.00 由表 6 可知,采用一粗二扫二精闭路浮选,最终可 获得金精矿金品位 52.24 g/ t、回收率 84.58%、尾矿金 品位 0.50 g/ t、金属损失率 15.42%的指标。 3 结 语 1) 某矿石含金 2.95 g/ t,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和 少量方锑金矿,与金矿物嵌连关系较密切的矿物主要 为黄铁矿,次为辉锑矿和脉石;金属矿物以辉锑矿和黄 铁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居多,次为长石、绢云母、绿 泥石、白云石和菱铁矿。 2) 在磨矿细度-0.074 mm 粒级占 75.84%的条件 下,采用一粗二扫二精、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最 终可获得金精矿金品位 52.24 g/ t、回收率 84.58%、尾 矿金品位 0.50 g/ t、金属损失率 15.42%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晓民,李 恒,李 浩,等. 铜金铁多金属矿综合回收选矿工艺 研究[J]. 矿冶工程, 2018(6)74-78. [2] 黄丽娟,姜亚雄,朱 坤,等. 云南某金矿浮选尾矿综合回收试验 研究[J]. 黄金, 2018,39(1)77-80. [3] 阎 赞,王闻单,王 露,等. 甘肃某金矿选别试验研究[J]. 黄金 科学技术, 2018,26(1)74-80. [4] 何阳阳,赵 林,张 锐. 川西某金矿选矿试验探索[J]. 有色金 属(选矿部分), 2018(3)37-41. 引用本文 黄长峰,曹玉川. 湖南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J]. 矿冶工程, 2020,40(5)65-67. 76第 5 期黄长峰等 湖南某金矿浮选工艺研究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