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微电解法处理DDNP废水实验研究.pdf
3 8 爆破器材E 】【p l o s i V eM a l e r i a l 8 第3 9 卷第2 期 絮凝一微电解法处理D D N P 废水实验研究’ 林立君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河北秦皇岛,0 6 6 0 0 4 贺君 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河北秦皇岛,0 6 6 0 0 4 [ 摘要]主要研究了絮凝一微电解法处理某化工厂的D D N P 生产废水的工艺流程及处理效果。通过实验找出 絮凝剂F e C l ,的最佳用量,然后采用柱式装置通过微电解法处理D D N P 废水,并考察了废水p H 值、铁屑粒度、过柱 流速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对处理后废水的c O D 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最佳条件的选择对废水 C O D 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 3 .9 0 %。 [ 关键词] D D N P 酸化絮凝微电解 [ 分类号] 【5 2 2 引言 二硝基重氮酚是苯酚的硝基衍生物,简称 D D N P 。它作为主要的起爆药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 火工品中,特别是大量应用在工业爆破雷管中。在 D D N P 的生产过程中,每生产lk g 产品大约产生 2 0 0 一2 5 0k g 废水,废水中含有二硝基重氮酚、硝基 化合物、硫化物、硫代硫酸盐、酚类等很多有害物质, 如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就会污染环境,危害居民健 康引。目前,一般采用的处理方法有 1 活性炭、磺化煤等多孔性物质吸附法,成本 高、且处理不完全。 2 电解还原分解法,耗电量大,成本高。 3 生化法,微生物的生存、繁殖、活动规律难 以掌握。 4 锅炉蒸发法,腐蚀严重。 5 氧化法,费用较高【3J 。 因此,D D N P 废水处理一直是困扰生产厂家的 严重问题。 本文研究采用絮凝一微电解法处理D D N P 废 水,实验主要探讨了废水酸度、F e C l ,投加量、铁屑粒 度、过柱流速等因素对D D N P 废水C O D 去除率的影 响⋯,优选最佳工艺条件,为实现D D N P 废水的进 一步生化处理提供条件。 l 反应机理 1 .1 酸化气浮机理 向混合废水中加浓硫酸,酸先中和废水中的 O H 一,当p H 值呈中性之后,酸电离出的H 开始与 废水中多种无机污染物进行反应,不断放出气体,主 要是H S 、S O 、N O 等,并产生s 沉淀,大部分沉淀可 被气泡吸附起到气浮的效果。 1 .2 絮凝机理 絮凝工艺主要通过投加F e C l ,产生的絮凝过程 达到对C O D 的去除。 投加F e C l ,后,F e 3 在水中离解,其水解产物兼 有凝聚和絮凝两种作用。F e 3 还可以水解生成 F e O H ,胶体,其表面积很大,活性较高,可以吸附 废水中的悬浮颗粒,使呈分散状态的颗粒形成网状 结构,成为更为粗大的絮凝体而沉淀。 1 .3 微电解反应机理⋯ 微电解处理废水过程具有多种反应机理,主要 为电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凝聚作用。废水 中有机物的去除和脱色主要依靠新生态的[ H ] 和新 裸露的铁原子所具有的反应活性。 在电解质中,铁屑和碳粒形成微小原电池,铁屑 作为阳极被腐蚀消耗,碳粒作为阴极,发生反应如 下 阳极过程F e 一2 e _ F e “ 阴极过程2 H 2 e q [ H ] _ H 2 酸性介质 0 2 2 H 2 0 4 e O H 一碱性介质 新生态的[ H ] 具有较高化学活性,能与溶液中 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在酸性条件下, 不断进行铁屑的电化学腐蚀,使大量F e 2 进入溶 液,不但有效地克服阳极的钝化,同时新生态的 F e 2 也对偶氮性污染物有还原降解作用。F e 2 参与 氧化一还原反应后生成F e 3 ,由于反应后期溶液 p H 值升高,F e “、F e 3 水解成铁的络合物,能对废水 收稿日期2 0 l O 旬l 稍 作者简介林立君 1 9 7 6 一 ,女,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污染治理。E .“I i l l i I l 5 1 6 6 1 2 6 .c Ⅲ 万方数据 2 0 1 0 年4 月絮凝微电解法处理D D N P 废水实验研究林立君等 3 9 中的其它胶体和悬浮物起到有效的吸附、凝聚及共 沉淀作用。碳粒不仅具有很大比表面积,且其微观 表面上含有大量不饱和键和含氧活性基团,在相当 宽的p H 值范围内对有机物分子有吸附作用ⅢJ 。 2 材料与方法 2 .1 D D N P 废水的来源及水质 D D N P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还原、重氮化、洗涤工 序、清洗工序、冲洗地面和设备等的排水。由于 D D N P 生产历程短,各生产操作熟练程度不同,因而 产生的废水量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并有接近体积比 为l l 的酸性和碱性两股废水,酸性废水p H 值在 5 6 之间,碱性废水p H 值在1 3 一1 4 之间。根据以 废治废的原则,对酸碱废水直接混合,混合后废水 p H 值仍呈强碱性,且C O D 值在1 0 0 0 0 1 2 0 0 0m g /L 之间。 2 .2 实验仪器、药剂与测定方法 实验仪器C O D 测试回流装置;P H s _ _ 2 型精密 酸度计;柱式反应装置 自制 。 实验药品浓H S O 。 分析纯 ;铸铁屑 石家庄 某机械厂 ;焦碳粒 石家庄某焦化厂 ;石灰乳 5 % ;F e C l , 分析纯 。 测定方法c O D 采用重铬酸盐法 G B l l 9 1 4 8 9 测定;p H 值采用p H 计测定。 2 .3 实验方法 2 .3 .1 酸化处理 向混合后的废水中加酸,调溶液的p H 值为一 定值。 2 .3 .2 絮凝处理 向酸化后的废水中加入适量的F e c l ,,搅拌,静 置,然后过滤。絮凝后的上层清液作为下一步过柱 的废水。 2 .3 .3 装柱 铁屑过滤柱采用内直径为2 5m m ,高度为6 1 0 Ⅱ吼的有机玻璃柱,装填的滤料为废铁屑和焦碳混 合物。将焦碳粉碎成粒度接近铁屑的粒度,然后按 铁屑和焦碳比例为l O l 体积比 混合均匀,装柱 进行实验。 2 .3 .4 过柱 取处理后的废水,装入高位水槽,采用逆流式过 柱,即按一定流速从柱子底部进水,上部出水。废水 重复过柱4 次,完成处理。 2 .3 .5 中和 取过柱后的出水,用5 %石灰乳调溶液p H 值为 8 9 ,过滤,测定废水的C O D 值。 3 结果与讨论 3 .1 酸化p H 值的确定 用浓硫酸调废水p H 值约为3 时,现象突然异 常显著,产生大量刺激性的气体,并形成沉淀,大部 分沉淀一经产生便有一部分被气泡吸附,使得废水 表面浮现出大片黄棕色粘稠泡沫,酚盐类有机物在 酸性环境中脱去金属离子与H 结合变为酚类,溶 解度降低,析出部分沉淀。因此酸化废水p H 值确 定为3 。 3 .2 F e C l 3 浓度的确定 选用粗铁屑柱 2 3 m m ,调混合废水p H 3 , 分别加入浓度为lg /L 、3 g /L 、5g /L 和7g /L 的 F e C l ,,控制相同的过柱流速为2 0 滴/分,C O D 去除 率曲线如图l 所示。 图lF e c l 3 浓度与C O D 去除率的关系 由图1 可以看出,随着F e C l ,浓度的不同,c O D 的去除率明显不同。当F e C l 3 浓度为3g /L 时,C O D 的去除率随过柱次数的增多有一明显的上升趋势, 而且,去除效果最好。因此,F e C l ,的浓度确定为 3 9 /L 。 3 .3 铁屑粒度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 选用粗铁屑柱,调混合废水p H 3 ,按加入浓度 为3g /L 的F e c l ,,预处理后的废水再通过不同粒度 铁屑装成的处理柱,控制过柱流速均为2 0 滴/分, C O D 去除率如图2 所示。 图2 铁屑粒度与C O D 去除率的关系 由图2 可以看出,铁屑粒度在柱式反应装置中 万方数据 4 0 爆破器材E 】【p l o s i V eM a t e r i a l 8 第3 9 卷第2 期 对废水的处理效果相差不多,然而由于细铁屑 0 .5 。1 .0 m m 空隙率较小,进水受阻力较大,导致废水 与铁屑接触不充分,且废水与铁屑形成的颗粒较小 的沉淀物也更易积留在铁屑柱内,使铁屑柱更容易 老化,因此确定选择粗铁屑柱。 3 .4 过柱流速的确定 选用粗铁屑柱,调混合废水p H 3 ,加入浓度为 3 ∥L 的F e C l 3 ,控制流速分别为2 0 、4 0 、6 0 和8 0 滴/分,c O D 去除率如图3 所示;加入浓度为5g /L 的F e C l ,,其余条件同上,C O D 去除率如图4 所示。 图3 流速与c 0 D 去除率的关系 图4 流速与C O D 去除率的关系 由图3 ,图4 可以看出,F e C l ,浓度控制分别为 3g /L 和5g /L 的情况下,流速都控制在6 0 滴/分 时,C O D 的去除率最佳,并且当F e C l 3 浓度为3g /L 时,C O D 去除率最高,C O D 值可达9 4 3 .8m ∥L ,去 除率可达9 3 j 9 0 %。 4 结论 1 用絮凝一微电解法处理D D N P 废水,酸化 p H 控制在3 ,絮凝工艺控制F e C l ,的加人量为3 g /L ,絮凝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4 次重复过柱,流速 控制在6 0 滴/分.C O D 值可达9 4 3 .8 m g /L ,去除率 可达9 3 .9 0 %,因此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B O D 与 C O D 的比值 ,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2 铁屑粒度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影响不大,而 细铁屑更容易使柱老化,因此,选择粗铁屑装柱较 好。 3 实验所用原料铁屑和焦炭均为工厂废弃 物,基本上是以废治废,且工艺设备简单,成本低,是 一种值得推广的D D N P 废水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 1 ]梁培煜,马艳然,孙汉文.电化学法处理二硝基重氮酚 废水的研究[ J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 0 0 2 ,2 6 3 2 8 3 .2 8 5 . [ 2 ] 欧阳顺利,白金保.D D N P 废水处理新方法研究[ J ] .新 疆环境保护,2 0 0 2 ,2 5 3 2 0 - 2 3 . [ 3 ]宋晓敏,王惠娥,李广学,等.铁屑一粉煤灰微电解法 处理D D N P 废水[ J ] .爆破器材,2 0 0 5 ,3 4 4 3 6 .3 8 . 4 ] 朱洪涛,张振声,许佩瑶.粉煤灰铁屑组合处理印染废 水的研究[ J ] .环境科学与技术,2 0 0 2 ,2 5 4 8 .9 . 【5 ]伍文波,林洁,韩统昌.利用废铁屑和粉煤灰的电化学 原理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研究[ J ] .中国环境监测, 2 0 0 3 ,1 9 1 4 7 4 9 . S t I l d y 蚰t l I eT r 翰t I n e n to fD D N PW a s t e w a t e rb yn ∞c l l l a t i 蚰- l n i c r 仳I ∞t r o l y s i s U Nn j 肌 D a q i I l gP e t r o l e 啪I 鹅t i t I n ea tQ i n h 咖g d ∞ H e b e iQ i n g l l I l a n g d ∞,0 6 6 0 0 4 H EJ u n C o n e g eo fE r 丽r o 砌e ma n dC h e I I l i s t r yE r I g i n ∞r i I I g ,Y 螂h 舳U r I i v e 墙畸 H e b e iQ i n g l l l l a I l g d ∞,0 6 6 0 0 4 [ A B s l r I 认C T ]‰h I l i c a lp m c 鹤8 觚de 彘c 协o ft l 地破缓t 嘴n tf 曲D D N Pw a g t e w 砒e r 细mt l l ec h e m i c a l 矗虻t o r yb yn o c c u h - 妇n l i c 脱1 e c 砌y B i sw 哪d i 8 c 鹏s e d .毗b e s tF e c l 3 舢哪p t i ∞i 8 鲫e n ‰I l g l le x p e r i 眦n t ,明d ‰nD D N P w 鼬t e w a t e r i 8t 地删b yl n i c r o e I e c t r o l y 8 i 8i nc o l 岫nd e v i c e ,w i t l l 山ei I l n u e n o e0 fw 鹪t e w a t e rp Hv m u e ,d 圯F ep 枷c l e8 i z e 蚰dt l 他 f l o 、d n g8 p e e d 帆t h e t r c a t m e n t 硪硗tb e i n g 删i 。d ∞Ⅵd 1 .B y t e s t i n g C O Dv B h 圮0 f t h e w 略t 删捌【e r 出e r 讯岫眦眦,礴u l 协 s h o wt I l a tt h eC O Dr 唧o v a le 佑c i 朋c yc 明蛐o u n tt o9 3 .9 0 %咖d e rt l l e 叩t i m 咖c o n d i t i 伽. [ 1 E Yw o R D S ]D D N P ,∽i d i f i 洲锄,n o c 砌a t i 明,m i c 脱l e c 酬y s i 8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