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粉状乳化炸药能量密度及药卷松软性方法.pdf
爆破器材E x p l o s i v eM a t e r i a l s 第3 6 卷第6 期 提高粉状乳化炸药能量密度及药卷松软性方法 罗鹏翼 江苏省溧阳市金雷化工有限公司 江苏溧阳,2 1 3 3 0 0 [ 摘要] 粉状乳化炸药的能量密度及药卷松软性在巷道掏槽爆破掘进中,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速度。研究提高 粉状乳化炸药能量密度的技术用途,从而生产密度达到o .9 2 ~o .9 6 9 /c m 3 的粉状乳化炸药,充分发挥粉状乳化炸 药在巷道爆破掘进中的应用效果。 [ 关键词] 粉状乳化炸药能量密度药卷松软性 [ 分类号] T D 2 3 5 .2 1 采用气流式喷雾、冷风造粒生产粉状乳化炸药 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产工艺。该炸药具 有乳化炸药的爆轰性能,防水性能良好,又兼有粉状 炸药的形态,但粉状乳化炸药毕竟是油膜包裹的硝 铵微晶粒的混合物,而且硝铵微晶粒中又含1 .5 % ~2 .5 %的水分,这些水分是以硝铵的饱和水溶液的 母液形式存在于炸药粉体微颗粒之中。随着季节温 度的升高,硝铵的溶解度增加,炸药微颗粒的流散性 及油膜的温粘性也随之变化,造成药卷的松软性差。 药卷的装填密度达O .9 9 /c m 3 以上时,药卷易硬结, 使爆破装药操作困难,甚至影响爆破效果,在巷道的 掏槽爆破掘进中,炸药的密度能量和药卷的松软性 影响到巷道掘进施工的质量和速度。 1 巷道爆破作业对粉状乳化炸药密度能量及药卷 松软性的要求 1 .1 密度能量要求 大断面巷道掘进,大多采用凿岩台车钻孔和垂 直掏槽。掏槽孔间距的设计,掏槽爆破的效果是影响 巷道掘进施工质量和速度的主要因素。而决定其孔 间距大小是依据炸药在岩体内部爆炸后,瞬间对周 围岩石产生强烈的冲击,在岩体内产生压力冲击波, 紧靠药包周围的岩石直接受到爆轰压的作用,使药 包周围的岩石被强烈粉碎,开成一粉碎区的半径尺 寸而定的。 掏槽孔的设计,依据公式 y 止高型 1 式中y 粉碎区半径,m m ; 凡炸药密度,g /c m 3 ; 五装药不耦合系数,密实装药为1 .o o ; z 炸药相对威力 质量威力 ,对2 号岩 石炸药z 1 0 0 ; .卜岩石抗爆系数,砂岩取1 .6 ~1 .8 ; d 药孔直径,m m ,一般取4 2 ~4 8 m m 。 将2 号岩石铵梯炸药和粉状乳化炸药的 一1 、 而 1 、z 一1 0 0 、 1 .6 ~1 .8 代人式 1 ,当d 一4 2 ~ 4 8 m m 时,在中等坚硬岩石中的粉碎区半径分别 是‘川 2 号岩石铵梯炸药为2 0 8 .3 ~2 2 2 .2 m m ; 粉状乳化炸药 密度O .9 6 9 /c m 3 时 为2 0 0 ~ 2 1 3 .3 3 m m 。 由式 1 推导可见,粉状乳化炸药的密度达到 O .9 6 9 /c m 3 时,乳化炸药在中等坚硬岩石中的粉碎 区半径与2 号岩石铵梯炸药相接近。 另外,在巷道掘进爆破施工中,依据炸药在岩体 内爆炸后产生的粉碎区半径,确定掏槽孔的间距后, 粉状乳化炸药仍需满足掏槽孔单位体积破岩耗药量 的要求。在工程施工中,掏槽孔的装药长度,一般取 0 .6 ~o .8 m 的孔深,也就是将设计的单位体积耗药 量,必须装填在o .8 m 的孔深之内,掏槽孔的单孔装 药量按经验式[ 2 ] ., Q 羔≯G 2 凡 式中Q 单孔装药量,k g ; d 装药长度与药孔深度之比; Z 孔深,m ; 每个药卷长度,m ; G 每个药卷的质量,k g 。 由式 2 可见,在一定的孔深内,必须将设计的 单位体积耗药量装完。假如炸药药卷的装填密度达 不到o .9 6 9 /c m 3 ,药孔内就装填不了设计的单位体 积耗药量,其爆破效果就较差。 1 .2 巷道爆破掘进对药卷松软性的要求 在巷道掘进爆破施工中,岩体是各向异性的非 均质体,岩石的完整系数、裂隙系数、风化系数、掘进 爆破的每一循环都可能会有变化。因此,应尽量使炸 万方数据 2 0 0 7 年1 2 月提高粉状乳化炸药能量密度及药卷松软性方法罗鹏翼 药和岩石的波阻抗值相接近,炸药爆炸后传给岩石 的能量更多些,在岩石中的应变值更大些[ 3 ] 。 在岩体较破碎,风化较严重的地段钻孔施工,成 孔的直径往往会大于岩体完整的地段,在装药爆破 过程中,必须采取耦合装药,如使用的药卷松软性 差,装药操作人员不易将药卷捣胀与孔壁耦合,炸药 爆炸后,首先将能量传给空气,再由空气传给岩石, 由于炸药一空气一岩石的阻抗值的极大差异,必然导 致能量的巨大损失[ 3 ] 。再者,在低波阻抗的岩石地段 进行爆破作业,其破坏主要是炸药爆生气体的膨胀 作用,或者是爆生气体和应力波的综合作用[ 3 ] 。因 此,炸药在保证其爆轰性能的同时,药卷的最终形态 也是用户在不同的爆破条件下,采取合理装药结构, 以期达到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环节。 2 提高装药密度和药卷松软性的技术途径 在高温季节生产乳化炸药,有时会造成机械装 药困难,药卷的装填密度达O .9 0 9 /c m 3 以上时,药 卷易硬结。造成爆破装药操作不方便,在爆破条件需 要耦合装药的巷道掘进施工中,硬结的药卷就不适 应。因此,需要提高密度能量及药卷的松软性,更充 分地发挥粉状乳化炸药在巷道掘进爆破中的爆破作 用。 2 .1 氧化剂相中添加表面活性剂 在喷雾造粒过程中,乳化基质与压缩空气在脱 离喷枪口时的速度差和压缩空气的降压膨胀,乳化 基质被拉伸、剪切成细微颗粒,在此过程中包裹氧化 剂微液滴的油膜会造成一定的破损,使乳胶微粒局 部不同程度地裸露,引起性能下降。在氧化剂相中加 入硬脂酸钠..十八烷胺等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这类 物质的分子结构一端为极性基,一端为非极性基,在 硝酸铵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憎水膜[ 4 ] ,可以防止或减 少可能出现的粘结和吸潮现象,增加流散性。 经过实践,粉状乳化炸药氧化剂相中,硬脂酸钠 或十八烷胺的添加量为O .1 %和0 .0 5 %。 2 .2 提高油相材料的韧性和致密性 由于T 1 5 2 的机油含量不是定量,T 1 5 2 、松香、 石蜡又具有热敏性,随着季节温度的升高,T 1 5 2 的 粘稠度下降,松香、石蜡的硬度变小。在实际生产过 程中,随季节温度的变化,适当地调整其组分的比 例,添加聚乙烯、芳烃石油树脂、硬脂酸的成分,其油 相组成及百分含量见表1 。 由表1 列出的油相材料,其韧性、致密性和硬度 有一定的提高,温粘性得以改善[ 1 ] 。生产的粉状乳化 炸药既能保持原配方的爆轰性能、储存稳定性,又能 改善药粉的粘附性,即使药卷的装填密度达到o .9 6 表1 油相材料的配比及含量 g /c m 3 时,药卷内的粉体颗粒问也不至于相互粘结, 仍具有松散性。 ’ 2 .3 连续乳化时的水、油相输送计量配合比 粉状乳化炸药配方设计的油相含量为6 .O %, 氧平衡约负o .6 7 %。连续乳化生产操作时,控制水、 油相泵出计量配比在 1 6 .4 ~1 6 .8 1 时 成品药 的油相含量为5 .7 3 %~5 .8 6 % 生产的炸药更接近 零氧平衡,爆温值最大,药粉的流散性增加,粘附性 减小。当水、油相泵出计量配比为1 5 .5 1 时,氧平 衡约负1 .3 5 %,成品药粉的油相含量约6 .2 %,此 时,药粉的假密度可达o .6 8 ~O .6 9 9 /c m 3 ,但其流散 性变差,爆速下降3 0 0 ~3 5 0 m /s 。若水、油相配比为 1 7 .5 1 时,氧平衡约正O .9 8 %,生产的药粉假密度 约o .5 8 ~o .6 0 9 /c m 3 ,储存性能下降。 2 .4 炸药的粒度 乳化设备不同,工艺温度、配方中油相组分含量 及原材料质量变化,所制备的乳化基质的表观粘稠 度有很大的差别。在喷雾造粒时,成品的粒度与压缩 空气流量呈反比。再者,在生产过程中,乳化基质的 粘稠度和输送流量又不是恒定值。因此,内外道压缩 空气的流量随乳化基质粘稠度、输送流量而修定。在 喷雾造粒时,用表1 所列的油相组分含量生产的乳 化基质,内外道压缩空气的压力分别为4 4 1k P a , 4 9 0 ~5 3 9k P a 时,药粉的粒度分布范围较宽,假密 度为0 .6 8 ~0 .6 9 9 /c m 3 。 2 .5 塔内负压的调节 乳化基质雾化成微颗粒在塔内过高的负压下结 晶、固化,会有一定程度的膨化发生,使假密度下降, 药粉易被气流带走,分离不完全,收得率降低;如过 低,水分蒸发慢,药粉的含水量高,粘塔壁堵塞管道。 装药困难,造成生产不正常。生产实践表明,控制塔 的进风口处负压值3 9 2 ~4 4 1 P a ,塔的出风口处负压 值7 8 4 ~8 3 3 P a 是适宜的。 2 .6 不加惰性添加剂 硅酸镁 商品名滑石粉 耐酸碱,吸附性强,遮盖 率高,富于滑腻感。粉状乳化炸药将其作为外添加 剂,添加量2 %左右,用以提高炸药的假密度,防止 或减小药粉颗粒间的粘结。粉状乳化炸药加入2 %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