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射导弹发射电点火具电磁安全性分析.pdf
2 0 1 3 年2 月炮射导弹发射电点火具电磁安全性分析杨培杰等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 8 3 5 2 .2 0 1 3 .0 1 .0 0 8 炮射导弹发射电点火具电磁安全性分析 杨培杰谭志良谢鹏浩 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 5 0 0 0 3 [ 摘要]分析了强电磁脉冲对炮射导弹的耦合途径,利用传输线矩阵法 T L M 研究了强电磁脉冲对导弹的耦合 效应。建立了导弹的实体模型,仿真得到了电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时,导弹内部发射电点火具位置的电场分布。 建立了电点火具天线模型,仿真得到了该电点火具在敏感频率下的天线增益,进一步计算了发射电点火具在内部 场的作用下耦合得到的最大接收功率,其值为3 .0 5 1 0 ~W ,远小于该电点火具的最大不发火功率。 [ 关键词] 炮射导弹发射电点火具强电磁脉冲射频功率 『分类号] T J 4 5 0 引言 炮射导弹内部电子元器件多、电子系统的比例 大、线束布置复杂,导致其对于电磁环境的影响更加 敏感。各种电磁信号充斥于作战空间,形成了一个 信号密集、种类繁杂、对抗激烈、动态多变的战场电 磁环境,对武器装备的性能和生存构成了威胁,研究 复杂电磁环境对炮射导弹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本文以某型炮射导弹为研究对象,利用传输线 矩阵法 T L M 对该导弹弹体在强电磁脉冲下的电 磁耦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导弹发射电点火 具在导弹内场作用下所能接收的最大射频功率。 1 物理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 .1 耦合途径分析及物理模型的建立 导弹主要由舵机舱、战斗舱、增速发动机、仪器 舱和药筒等5 部分组成。各舱段之间采用分段结 合,特别是药筒和增速发动机的结合,结合部位存在 缝隙,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弹并不是一个完全封闭的 金属腔体,舱段之间的结合缝隙为强电磁脉冲耦合 到导弹内部提供了途径o 。强电磁脉冲的能量主 要集中在低频段区,此时电磁波的趋肤深度较大,金 属弹体呈半透波状,强电磁脉冲能量可能透过弹体 直接耦合到导弹内部旧J 。通过对炮射导弹进行尺 寸测量,参考设计单位相关数据资料,建立导弹的实 体模型。以弹体底部中心为坐标原点,弹体的中心 轴为彳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弹体的总长度和弹体 厚度已知,弹体舵机舱的材料为铝,战斗部和增速发 动机的主要材料为钢件,药筒材料为铜。 1 .2 入射脉冲源 由于电磁干扰源距离受干扰设备较远,可以近 似看作平面波,故设置平面波模拟干扰,求解频率范 围设置为0 ~1 G H z “ J 。激励源选择双指数脉冲,其 时域表达式为 E t k E o e 一“一e 一卢 1 如果将初值设置为k 1 .0 5 ,玩 5 0 k V /m ,O / 4 .0 1 0 6 s ~,届 4 .7 6 1 0 8 s ~,称为贝尔波形,由 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其时域波形如图l 所示,具有 上升前沿陡、峰值场强高的特性。 看 喜 图1 贝尔标准脉冲波形 F i g .1 W a v e f o r mo fi n c i d e n tw a v e B e l lw a v e 2 仿真结果分析 在导弹内部发射电点火具位置 0 ,0 ,2 0 设置 了电场观测点,对耦合进入导弹内部的电场测量。 2 .1 电场水平极化 设置平面波垂直于弹体的中心轴z 轴入射,当 收稿日期2 0 1 2 - 0 8 - 0 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1 0 0 1 0 5 0 ,基于波形重建的时域屏蔽效能计算及表征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扬培杰 1 9 8 9 ~ ,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防护理论与技术。E m a i l y a n g p e i j i e 0 4 2 6 1 6 3 .c o r n 通讯作者谭志良 1 9 6 4 一 ,男,教授,主要从事电磁兼容与电磁防护领域的研究。 万方数据 3 0 爆破器材E x p l o s i v eM a t e r i a l s第4 2 卷第1 期 电场水平极化时 垂直于弹体长度方向 ,导弹内部 观测点时域响应曲线和频谱特性曲线分别如图2 和 图3 所示,峰值场强幅值为5 3m V /m 。 , 吕 g 釜 骥 霹 著 ; 0 慧 蜜 t | R S 图2 水平极化时电场时域响应曲线 F i g .2T h et i m e - d o m a i nr e s p o m ec u r v eo f h o r i z o n t a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w a v e 频率/G H z 图3 水平极化时频谱特性曲线 F i g .3 T h ef r e q u e n c y - d o 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c u r v e o fh o r i z o n t a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w a v e 2 .2 电场垂直极化 设置平面波垂直于弹体的中心轴z 轴入射,当 电场垂直极化时 平行于弹体长度方向 ,导弹内部 观测点时域响应曲线和频谱特性曲线分别如图4 和 图5 所示,峰值场强幅值为1 2 5m V /m 。 3 发射电点火具射频功率的计算 3 .1 电点火具的天线模型 1 1 1 ,1 吕 昌 孓 慧 蠼 图4 垂直极化时电场时域响应曲线 F i g .4 T h et i m e - d o m a i nm s p o m ec u r v e o fv e r t i c a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w a v e 频翠/G H z 图5 垂直极化时频谱特性曲线 F i g .5 T h ef r e q u e n c y - d o m a i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c u r v eo fv e r t i c a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w a v e 发射电点火具是一个具有延时作用的桥丝式电 点火具,位于导弹底部,其底部顶在点火药盒上,两 根导线分别用螺钉固定在两个端口上 图6 。 线 图6 桥丝式电火工品的结构简图 F i g .6 S t r u c t u r ed i a g r a mo fb r i d g ew i r eE E D 处于电磁环境的电点火具,其本身以及相关的 线路和部件都可能成为接收天线,成为电磁能量耦 合进入电点火具中的通道或路径。外界电磁波被天 线接收后,在接收天线输出端产生一个电动势[ 4 ] , 此电动势在电发火系统中通过发火线路向桥丝端输 送电流。接收天线模型的等效电路图以及感应电动 势和射频功率的计算公式在资料[ 5 ] 中有详细的说 明和推导,在此不再赘述。 3 .2 天线增益参数的计算 炮射导弹发射的某型号电点火具引线的具体参 数为长度z 为8 0 m m ,直径d 为0 .5 m m ,材质为镀银 的铜导线,绝缘层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建立发射 电点火具的偶极子天线模型,详见资料[ 5 ] 。依据 G J B 7 3 6 .2 8 9 火工品试验方法电火工品射频感度 测定对该型电点火具进行射频感度试验,得到其 敏感频率为0 .4 G H z 。因此在进行指定频率下的天 线远场仿真计算时,定义一个频率为0 .4 G H z 的监视 器。利用C S T 微波工作室进行天线的远场仿真,得 到了Z 8 0r a i n ,频率为0 .4 G H z 时偶极子天线远场 方向图,如图7 所示。该天线的增益为1 .8 0 5 d B i 。 此时的偶极子天线是作为发射天线进行增益计算 的,根据天线的互易原理,同一副天线,作为发射天 线和接收天线具有相同的增益。因此,当该偶极子 天线作为接收天线时,其增益也是1 .8 0 5 d B i 。 万方数据 2 0 1 3 年2 月炮射导弹发射电点火具电磁安全性分析杨培杰等 ,,,.,.大射频功率为3 .0 5 1 0 ~W ,远小于该电点火具的 卸- 3 p r r - o x l 帕t l o ne n a b l e d k R 1 最大不发火功率。 H o n i t o r f a r f i e l d f 日.| . 【1 】参考文献 C o m p o n e n t f i b s [ 1 ] 吴贤,杜平安,聂宝林.带缝隙腔体电磁屏蔽特性的数 O u t p u tD i r e c L i u i t 9 值模拟研究[ J ] .工程设计学报,2 0 1 1 ,1 8 3 1 9 7 - 2 0 3 . F n q u e n c p 0 .4 W uX i a n 。D uP i n g ,锄。N i eB a o l i n .N u m e r i c a ls i m u l a f i o n T O t .e f f i c .一5 4 .7 2d B o nt h ee l e c 缸。眦俨e n cs 量l i e l d i n gp e r f o r m a n c eo fe 眦l o s u r e D 1 r .1 .8 0 5d B i 1 v i t l ls l o t s [ J ] .J o u r n a lo fE n g i n e e r i n gD e s i g n 2 0 1 1 ,1 8 图7 天线远场方向| 皋l [ 2 1王天顺,刘树斌,吕朝晖.电磁脉冲武器产生的电磁效 F i g 7 1 1 1 8 [ m - f i e l dp a t t e r no fa n k n 弛 应分析[ J ] .飞机设计,2 0 0 8 ,2 8 2 5 5 - 6 1 . 3 .3 最大接收功率的计算W a n gT i a n s h u n ,L i uS h u b i n ,L Oz h a o h u i .A n a l y s i so fe . 当接收天线处于最大限度吸收射频波的方向,l e e t r o m a g n e t i ee f f e c t c 锄e db y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p u l s e 且天线与负载之间阻抗匹配时,负载则能够最大限 w e a p o n [ J ] A i r c r a f tD e s i g n ,2 0 0 8 ,2 8 2 5 5 - 6 1 度地接收射频功率‘5 刮。当R 。R E E D , X 。鼍E D 时, [ 3 ] 谢彦召,王赞基,王群书高空核爆电磁脉冲波形标准 电点火具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射频功率,最大接收 及特征分析[ J ] 强激光与粒子束, 2 0 0 3 , 1 5 8 7 8 1 - 功率P 一可表示为 i I o e J ‘Y 锄h a o ,w a n gz 蚰j i , W 锄gQ I l 璐h u .H i g l l 枷t u d e P 堡一f21 n u c l e a re l e c L , o r 唧e t i cp u l ∞w a v e f o r ms t a n d a r d s a 陀. ‰。意 ’ 若i 曲‰_ 嘲d e 裟,荔盖 取导弹内部场的峰值场强,结合电点火具的敏 8 7 8 1 - 7 8 5 . 感频率和天线模型的增益,计算该电点火具的最大 [ 4 ] 杨培杰,李金明,王阵.电火工品等效天线模型的建立 接收功率,将参数代人式 2 得到,最大接收功率与分析[ J ] .装备环境工程,2 0 1 2 ,9 2 4 6 4 8 . P 。 3 .0 5 1 0 一W 。 Y a n gP e i j i e ,L iJ i n m i n g ,W a n gZ h e n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a n d 4 结束语 a n a l y s i so ne q u i v a l e n ta n t e n n am o d e lo fE E D [ J ] .E q u i p ‘ 强电磁脉冲会通过导弹各舱段之间的结合缝隙 m e n t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2 ,9 2 4 6 - 4 8 以及趋肤效应耦合进入到导弹内部。建立了导弹的 [ 5 ] 杨培杰,谭志良,谢鹏浩,等基于c S T 软件的电火工 耋鐾竺塞誊翌苎睾沓是竺蠢堂篓型璺裹黧_ Y 品射a n g 频安P e i j i 全e , 慧篆 警茎 j 譬’嚣 导弹内部发射电点火具位置的电场强度以及在o 4 o f 飓d i 。如q u e l ≥豳主主D 二。I ‘孟。c ;。 G H z 的频率下天线模型的增益,进而计算得到了耦 一[ J ] .之p 孟i v 。0 0 r i a l 8 ,2 0 1 2 ,4 1 5 2 0 - 2 2 . 合进入到电点火具内部的最大射频功率。通过改变 [ 63 陈飞,周彬,秦志春,等.半导体桥火工品的防静电和 入射电磁波的电场极化方向,研究了导弹内部的电 防射频技术[ J ] .爆破器材,2 0 1 0 ,3 9 3 2 8 - 3 1 . 磁能量耦合规律。研究表明当平面脉冲波垂直于 C h e nF e i ,Z h o uB i n ,Q i nZ h i c h u n ,e ta 1 .A n t i .e l e c t r o - 导弹中心轴入射时,电场垂直极化时耦合到导弹内 s t a t i ca n da n t i - R Ft e c h n o l o g yo f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b r i d g ee x _ 部的场强幅值比电场水平极化时场强幅值大;在导p l o s i v ed e v i c e s [ J ] E x p l o s i v eM a t e r i a l s ,2 0 1 0 ,3 9 3 弹内部电场的作用下,耦合进入发射电点火具的最 蹦剖‘ 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S a f e t yA n a l y s i so nE l e c t r i cI g n i t e ro fG u n - L a u n c h e dM 【斌 Y A N GP e i j i e ,T A NZ h i l i a n g ,X I EP e n g h a o I n s t i t u t eo fE l e c t r o s t a t i ca n d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P r o t e c t i o n ,O r d n a n c eE n g i n e e r i n gC o l l e g e H e b e i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0 3 [ A B S T R A C T ] T h ee o u p S n gp a t ho ft h ei n t e n s ee l e c t r o m a g n e t i cp u l s et og u n - l a u n c h e dm i s s i l ei sa n a l y z e da n dt h et r a n s . m i s s i o nl i n e Ⅱl 撕x T L m m e t h o di su t i l i z e dt os t u d y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c o u p l i n ge f f e c t .T h ei n t e r n a le l e c t r i cf i e l dd i s t r i b u - d o no ft h em i s s i l ed u et oh o r i z o n t a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a n dv e r t i c a lp o l a r i z a t i o ni so b t a i n e db ys i m u l a t i o nt h r o u g ht h e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 F o rf u r t h e rs t u d y ,t h em a x i m u mr a d i of r e q u e n c yp o w e ri n t ot h el a u n c h e de l e c t r i ci g n i t e ra tav a l u eo f3 .0 5X1 0 6 Wi s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