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粒状混装铵油炸药爆炸性能试验研究.pdf
第2 8 卷第1 期 2 0 1 1 年3 月 爆破 B L A S T I N G V 0 1 .2 8N o .1 M a r .2 0 l l D O I 1 0 .3 9 6 3 /j .i s s n .1 0 0 1 - 4 8 7 X .2 0 1 1 .0 1 .0 2 8 多孔粒状混装铵油炸药爆炸性能试验研究木 叶海旺,吴凯,王洋,田维目4 ,阚景文,杨琳,周登辉,黄林,石 立,张文博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 3 0 0 7 0 摘要炸药性能直接影响到爆破的效果,为改善爆破效果,更好地利用炸药的爆炸能,通过现场试验测试 混装铵油炸药的爆速。得出现场混装铵油炸药最佳配比为柴油占5 %,并在最佳配比的条件下,研究了混装 铵油炸药爆速随装药直径、装药密度及混合后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混装铵油炸药爆速随装药直 径的增加而增大。当装药直径达到一定值后,爆速趋于稳定值;混装铵油炸药爆速随装药密度的增加先增加 后逐渐减小。 关键词 混装铵油炸药;爆速;测时仪法;装药密度; 最佳配比 中图分类号T D 2 3 5 .2 1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0 0 1 4 8 7 X 2 0 1 1 0 l 一0 1 0 0 0 4 E x p e r i m e n tR e s e a r c ho nE x p l o s i o n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M i x e dA N F OE x p l o s i v e Y EH a i w a n g ,W UK a i ,W A N G 地凡g ,T 1 A NW e i - 鲈昭,K A NJ i n g w e n ,Y A N GL i n , Z H O U 眈昭一h u i ,H U A N GL i n ,S I - HL i ,Z H A N GW e n b o S c h o o lo fR e s o u r c e s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W u h a n4 3 0 0 7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l a s t i n gr e s u l t sa r ea f f e c t e db y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e x p l o s i v ed i r e c t l y .I no r d e rt oi m p r o v eb l a s t i n gr e s u i t sa n dm a k ef u l lu s eo fe x p l o s i o ne n e r g yo fe x p l o s i v e ,t h ev e l o c i t yo fd e t o n a t i o n V O D o fm i x e dA N F Oe x p l o s i v e W a st e s t e db yf i e l de x p e r i m e n t ,a n di t so p t i m u mm a t c h i n gc o e f f i c i e n t ,d i e s e li s5 %,o fm i x e dA N F Oe x p l o s i v eW a s f o u n d .O nt h ec o n d i t i o no fo p t i m u mm a t c h i n gc o e f f i c i e n t ,t h ec h a n g er u l eo fV O Do fm i x e dA N F Oe x p l o s i v eW a Sr e - s e a r c h e df o l l o w i n gt h ec h a r g ed i a m e t e r ,d e n s i t ya n ds t o r a g et i m ea f t e rm i x e ds u b s e q u e n t l y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 V O Do fm i x e dA N F Oe x p l o s i v ei si n c r e a s i n ga l o n gw i t ht h ed i a m e t e ra n dt e n d st oas t e a d yv a l u e ;a n df i r s t l yi n c r e a s i n ga n dt h e nd e c r e a s i n gf o l l o w i n gt h ec h a r g ed e n s i t yc h a n g i n g . K e yw o r d s m i x e dA N F Oe x p l o s i v e ;v e l o c i t yo fd e t o n a t i o n V O D ;V O Dm e t e r ;c h a r g ed e n s i t y ;o p t i m u m m a t c h i n g 为了更好地改善爆破效果,提高炸药的能量利 用率,针对现场不同的岩性和地质构造信息选用不 同爆炸性能的炸药,很有必要研究现场使用炸药的 爆炸特性。工业炸药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有爆速、 收稿日期2 0 1 0 1 2 1 6 作者简介叶海旺 1 9 7 1 一 ,男,安徽望江人,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 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从事爆破与岩土工程理论方 面研究, E m a i l y e h a i w a n 审6 9 h o t m a i l .c o r n o 基金项目贵州科技计划项目 S Y 2 0 1 0 3 6 5 ;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自 主创新项目 0 9 0 8 0 8 0 11 0 5 0 8 0 1 猛度、威力及殉爆距离等,而爆速是反映炸药爆炸性 能的最主要指标。爆速与炸药的组成成分、聚集状 态、装药尺寸和形状、装药密度、使用状况等密切相 关。选取贵州某实际爆破工程,通过现场试验来研 究混装铵油炸药成份配比、装药直径、装药密度和存 放时间等条件的改变对混装铵油炸药的爆炸性能的 影响‘1 ,2 1 。 万方数据 第2 8 卷第1 期叶海旺,吴凯,王洋,等多孔粒状混装铵油炸药爆炸性能试验研究 1 0 1 1 爆速测试方法 测定炸药爆速的方法主要分为3 大类旧’4J 。第 1 类导爆索法,这是一种古老而简便的对比测定方 法,又叫道特里士法,其原理是利用已知爆速的标准 导爆索同待测炸药卷相比较,求出待测炸药一段长 度内的平均爆速。导爆索法测爆速简便易行,但准 确度不高。 第2 类是测时仪法,该方法利用炸药爆轰时爆 轰波阵面的电离导电特性,测定爆轰波一次通过药 柱内各探针所需要的时间而求出爆速。测试工业炸 药爆速时,探针一般采用双股细漆包线。目前使用 比较广泛的测时仪有数字式测时仪,这种测时仪可 以将测到的时间间隔直接用数字显示出来,使用简 便,精度可高达0 .1 斗s 。由于探针间距离是已知的, 故爆速可按下式计算 S %2 百 式中勘。为爆速;S 为探针问的距离;f ,为在距离为S 的试样中爆轰波传播的时间。 第3 类为高速摄影法,它是利用高速摄影机,借 助于爆轰波面的发光现象将爆轰波沿装药传播过程 的轨迹连续地拍照下来,经分析运算即可测得爆速 值,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测得爆轰波通过任一点的瞬 时速度“ ’6 1 。 本试验采用目前常用的测时仪测速法。试验使 用湖南湘西超仑爆破仪表厂生产的C A - 5 型爆速 仪,测试连续5 段距离的爆速。试验时将炸药装入 2m 长P V C 塑料管,管壁厚1 0m m 2m m 。在P V C 管上每隔3 0c m 钻对称的2 孔,共钻6 对;用细漆包 线对折成双根穿过2 孔,固定在管外壁,留出2 根接 头;剪断对折处,使漆包线成断路状态;用电线分别 将漆包线的接头导出,与6 根爆速仪的接线柱相连。 2 炸药配比对爆速的影响 经计算得混装铵油炸药的氧平衡配比为硝酸 铵9 4 .4 8 %,轻柴油5 .5 2 %,故试验时选择柴油配比 变化范围为4 .0 %- 6 .0 %,变化步长0 .5 %,测试混 装铵油炸药在不同配比下的爆速。 在同一场地,相似的气候条件下,装药直径分别 为9 2m i l l 和1 0 2m m ,炸药制备好之后马上装入 P V C 管以防止柴油挥发和吸湿变潮,试验所用P V C 管承受水压范围为1 .2 1 .6M P a 。为保持密度一 致,采取自然装药的方式。爆速测试结果见表1 。 表1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爆速测试结果 2 组试验的测试数据变化曲线见图1 。 图1 爆速变化曲线图 由图1 可以看出,当柴油配比为5 %时,装药直 径9 2n l i n 和1 0 2m I n 的铵油炸药爆速均达到最大 值,由此可确定该混装铵油炸药在自然装药条件下 的最佳配比为硝酸铵9 5 %,轻柴油5 %。以上结论 与理论值相比,爆速达到峰值时多孔粒状铵油炸药 中柴油的实际配比比理论计算结果偏低。同时亦可 发现,在不同配比条件下,装药直径1 0 2m m 的爆速 比装药直径为9 2m m 的都要高。 3 装药直径对爆速的影响 炸药的临界直径和极限直径是工业炸药的重要 性能指标,尤其是对实际爆破生产的指导作用明显。 此处在固定配比 柴油占5 % 前提下,通过改变混 装铵油炸药的装药直径,试验时装药方式为自然装 药,寻求炸药爆速随装药直径变化的变化规律。试 验测试数据如表2 、图2 所示。 由表2 和图2 可以看出,柴油配比5 %的多孔 粒状混装铵油炸药,存放时间为2h ,装药密度为 0 .8 2 ~0 .8 3g /c m 3 左右时,当装药直径超过9 0m m 时,炸药爆速变化幅度减小,并且炸药爆速在装药直 径1 0 2m m 左右时接近最大值,再增大装药直径时, 爆速变化幅度非常小。 万方数据 爆破2 0 1 1 年3 月 表2 不同装药直径与爆速的关系 f , 邑 谪 蹬 5 0 0 4 0 0 3 0 0 2 0 0 1 0 0 0 0 0 9 0 0 8 0 0 图2 装药直径与爆速关系 4 装药密度对爆速的影响 同样,在固定配比 柴油占5 % 前提下,装药直 径为9 2m m ,通过改变混装铵油炸药的装药密度,测 试其爆速的变化情况,测试数据如表3 所示。 表3 爆速与装药密度关系数据表 由表3 可知,随着装药密度的增大,爆速逐渐增 大,在装药密度为0 .8 7 9g /c m 3 时爆速达到最大值,继 而有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在装药直径一定时 咖9 2m m ,炸药的爆速先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达到 极限值后,再增加密度爆速反而会降低,如图3 所示。 工业炸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爆轰反 应属于混合反应。一方面爆速随密度的增加而增 加;另一方面,当密度过大时装药结构密实,妨碍了 各组分分解产物的渗透扩散混合,使化学反应速度 降低,反应区拉长,从而引起临界直径增大,相应地 降低爆速。如果增大装药直径,爆速仍可继续随着 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f 曼 痢 袋 7 0 0 6 0 0 5 0 0 4 0 0 3 0 0 2 0 0 1 0 0 0 .8 0l0 .8 0 90 .8 5l0 .8 5 8 0 .8 6 2 0 .8 7 00 .8 7 l0 .8 7 2 装药密度, g e m - 3 图3 装药密度与爆速关系 5 存放时间对爆速的影响 硝酸铵属于亲水性物质;轻柴油属于憎水性物 质,化学意义上,这两者之间不能或难以稳定混合。 虽然,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的多微孔大大改善了两者 的混合效果,但是固液两相混合很难做到完全均质。 同时,受工艺条件限制,混制炸药不可能做到完全均 匀,且微孔对柴油的吸附属于微观渗透,反应速度较 慢。对混制完成后不同存放时间的铵油炸药爆速进 行测试,试验选取柴油含量为5 %的混装铵油炸药, 装药直径为1 0 2m m ,密实装药,炸药密封存放,试验 数据如表4 所示。 表4 不同存放时间与爆速的关系 由表4 和图4 可以看出,在铵油炸药混制后的 0 3h 内,炸药爆速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大而增大, 3h i 2 后直至4 8h ,爆速相对比较稳定,变化较小。 f , 旦 蔼 璜 图4 存放时间与爆速的关系 万方数据 第2 8 卷第l 期叶海旺,吴凯,王洋,等多孔粒状混装铵油炸药爆炸性能试验研究 1 0 3 6 结语 通过现场实测混装铵油炸药在不同条件下的爆 速,可得到如下结论 1 对于爆破现场混制的铵油炸药,在装药直径 为9 0m m 和1 0 2m m 、自然装药的条件下,其最佳的 配比为柴油含量为5 .0 %。 2 在柴油含量为5 .0 %的前提下,自然装药,混 装铵油炸药的爆速随装药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装药 直径达到一定值后,炸药爆速变化微小。 3 在柴油含量为5 .0 %的前提下,自然装药,装 药直径为9 2m m 时,混装铵油炸药的爆速先随装药 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装药密度达到一定值后,炸药 爆速慢慢减小。 4 在柴油含量为5 .0 %,密实装药时,密封存 放,混制铵油炸药存放时间小于3h ,炸药爆速随存 放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存放时间超过3h ,混制铵油 炸药爆速趋于稳定,变化很小。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吕春绪,刘祖亮,倪欧琪.工业炸药[ M ] .北京兵器工 业出版社,1 9 9 4 . 赵海霞,胡双启,张少明,等.装药直径和约束条件对 小直径装药爆速影响研究[ J ] .弹箭与制导学报, 2 0 1 0 ,3 0 I 9 5 - 9 6 . 徐森,唐双凌,刘大斌.用连续爆速法测定工业炸药 爆速[ J ] .含能材料,2 0 0 9 ,1 7 4 4 6 7 .4 6 9 . 王玉杰.爆破工程[ M ]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 0 a r 7 . 廖小翠,郭学彬.断药导爆管传爆过程的高速摄影试 验研究[ J ] .爆破,2 0 0 9 ,2 6 I 8 9 - 9 1 . 李显寅,郭学彬,蒲传金,等.A P X R S 型高速相机在爆 破方面的应用[ J ] .爆破,2 0 1 0 ,2 7 2 8 4 8 7 . 简讯一大连开发区地标建筑金马大厦成功爆破 2 0 1 1 年1 月1 0 日上午l O 时0 9 分,随着起爆倒计时完 毕,执行爆破任务的人员按下了电钮,瞬时发出两声低沉的 响声,只见上下爆破缺口两道闪光过后,金马大厦的腰部首 先被“折断”,大厦中间楼层迅速垮塌。几乎是在同时,大厦 的I ~4 层也发生爆炸。紧接着,1 2 层以上楼层“腾空坐 地”,而后向北侧倒塌。伴随而来的,是爆破后形成的滚滚粉 尘。在强劲的风力下,粉尘形成了云团状的尘雾,随后又在 空中飘散。就这样这座2 8 层、9 4 .3m 的大厦就在1 3s 后完 全倒塌。经现场勘察,大厦周围建筑物完好无损,爆破取得 圆满成功。 据了解,这次爆破拆除由大连开盛爆破拆迁工程有限公 司执行。创下了“难度全国第一、中国第二高”的纪录,即在 全国范围内,截至目前所有爆破拆除的高楼中金马大厦以其 2 8 层、9 4 .3m 的高度成为“第二高”,第一个采用异向延时 折叠倒塌实施爆破的高楼。为了将金马大厦这个庞然大物 爆破拆除,开盛爆破拆迁工程有限公司李文全、王吉顺、金骥 良、陈美铃、严成浩、高浩等爆破专家多次现场勘测、反复磋 商,最终兼顾各方面要素确定了爆破方案。采取“断柱、切 粱、破结点、重点预拆除、加强性防护、异向折叠延时倒塌”等 爆破方法,使大厦按至上而下依次延时异向折叠倒塌的方式 倒下,即呈‘之’字形折叠倒塌,爆破飞石控制在1 5m 以内, 爆破振动控制在I .0e m /s 以下。整座大厦共打孔I8 0 0 多 个,爆破使用炸药9 0 0 多k g ,雷管38 0 0 余发。另外,金马大 厦距离交通繁忙的金马路仅4 6m ,为了防止飞石对周边的 工商企业造成危害,本次爆破采用了加强型防护。由于精心 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爆破圆满成功。大连电视台、开发区 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介和报导。本次爆破 由王明林、何庆志、李开进、李晓杰、孙俊鹏等爆破专家评估 论证,在此表示感谢。 简讯二s 2 0 5 线赤峰市北大桥成功爆破拆除 2 0 1 1 年1 月1 0 日1 0 时,爆破总指挥下达了起爆命令, 随着一声闷响,在短短5 7 7m s 内,位于赤峰市境内 2 0 5 线 上的赤峰市北大桥,从中间向两端依次解体崩塌落入河底, 尘埃过后爆破指挥部掌声一片。起爆后现场查看,桥拱、桥 墩、桥台原地塌落破碎,解体充分,两岸个别飞石控制在3 0m 以内,附近建筑物完好无损,爆破取得圆满成功。 赤峰北大桥始建于1 9 6 9 年,1 9 7 2 年正式投入使用,桥梁 结构为双曲拱桥,全长3 3 6m ,桥面宽1 2m ,其中车行部9m , 两边人行道为1 .5m ,桥的纵向7 个拱跨,周边环境较为复 杂。赤峰市通缘爆破有限公司中标后,由高级爆破工程师张 悦、孙庆虎、蒋金玉精心设计,并经爆破专家对方案评估论 证,确定爆破采用“切断拱顶、拱脚、炸塌桥墩 台 、分区延 时起爆”的爆破方法使桥梁彻底解体。同时采用深孔9 0I n I n 孔径与浅孔4 5r n i n 孔径相结合的混合布孔形式,拱顶与拱 脚采用了4 5I n l n 孔径,桥墩、桥台采用了9 0m i l l 孔径,运用 毫秒微差控制技术。本次爆破时间紧任务重,从现场勘察、 设计、论证、评估、打孔、预处理、装药、联网、防护、等全部时 间仅用7 天完成。爆破共钻孔1 3 9 5 个 其中大孔径7 2 个, 小孔径I3 2 3 个 ,使用炸药8 7 0k g ,导爆管51 8 5 余枚。起 爆网络分9 个爆区依次延时起爆,每个爆区起爆时差相差 7 5m 8 ,由于精心的设计和充分的准备,爆破圆满成功。赤峰 市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 报导。本次爆破校核了相关爆破参数,为桥梁拆除爆破采用 深孔大孔径钻孔积累了实践经验。 中国爆破协会特约通信员付武 65 0 6 6 部队助理爆破工程师王健 1 J 1 J 1 l - 1 J 1 J 1 J n 心 口 H b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