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作用下岩体顺倾软弱夹层的变形规律研究.pdf
第2 7 卷第4 期 爆破 V 0 1 .2 7 N 。4 2 0 1 0 年1 2 月B L A S T I N G D e c .2 0 1 0 D O I 1 0 .3 9 6 3 /j .i s s n .1 0 0 1 - 4 8 7 X .2 0 1 0 .0 4 .0 0 1 爆破作用下岩体顺倾软弱夹层的变形规律研究宰 肖定军1 ,张继春2 ,蒲传金1 ,郭学彬1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绵阳6 2 1 0 1 0 ;2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6 1 0 0 3 1 摘要 当炮孔穿过含顺倾软弱夹层边坡时,爆炸冲击波与爆生气体不可避免地对软弱夹层产生推移、使 其变形。利用A N S Y S /L S - D Y N A 建立含软弱夹层的顺倾岩质边坡台阶爆破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抵抗线、夹 层初始厚度、夹层倾角这3 个主要因素务件下,爆破作用下岩体顺倾软弱夹层的变形规律1 随着抵抗线的 增加,爆腔范围也越来越大,其厚度也随之越变越厚;2 夹层初始厚度越薄,爆破后夹层厚度增加率越大,同 时也越容易被推移;3 随着夹层倾角的增加,夹层厚度峰值也随着增加,但其最终夹层厚度随夹层倾角的增 加而减小。 关键词爆破;软弱夹层;变形 中图分类号T D 2 3 5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4 8 7 X 2 0 1 0 0 4 0 0 0 1 0 4 S t u d yo nD e f o r m a t i o nL a wo fD o w n - d i p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i nR o c ku n d e rB l a s t i n g X I A OD i n g - j u n l ,Z H A N G 一c h u n 2 ,P UC h u a n - j i n l ,G U OX u e .b i n l 1 .S c h o o lo f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R e s o u r c e ,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M i a n y a n g6 2 1 0 1 0 ,C h i n a ;2 .S o u t h w e s t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 ,C h e n g d u6 1 0 0 3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W h e nt h eb o r e h o l et h r o u g ht h ed o w nd i ps l o p e sw i t h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t h eb l a s ts h o c kw a v ea n dd e t - o n a f i o ng a si n e v i t a b l yl a p s e da n dd e f o r m e dt h e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T h el a wo f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d e f o r m a t i o nw a sa r i a - l y z e dt h r o u g ht h ef i n i t em o d e lo fb e n c hb l a s t i n gi nd o w nd i pr o c ks l o p ew i t h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w i t hA N S Y S /L S - D Y N Au n d e rt h ef a c t o r so ft h eb u r d e n ,t h ei n i t i a lt h i c k n e s sa n dt h ea n g l eo f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r a n g e o fb l a s tc a v i t ya n dt h et h i c k n e s so f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a r ei n c r e a s e d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eo fb u r d e n ;T h et h i n n e ri n i t i a lt h i c k - l l e S o f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t h eg r e a t e ri n c r e a s i n gr a t eo ft h i c k n e s sa n dt h e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e a s i l yd e f o r m e d ;t h ep e a ko f t h i c k n e s so f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i n c r e a s e dw i t ht h ei n c r e a s eo ft h e 锄g l eo f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h u tt h ef i n a lt h i c k n e s so fi n t e r c a l a - t i o nd e c r e a s e dw i t I lt h ei n c r e a s eo ft h e 觚g l eo f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 K e yw o r d s b l a s t i n g ;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d e f o r m a t i o n 0 引言 软弱夹层是岩体边坡工程中的薄弱部分,其力 学性能往往对整个岩体边坡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 收稿日期2 0 1 0 0 4 2 9 作者简介肖定军 1 9 8 2 一 ,男,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采矿与工程爆 破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 - m a i l x h e m e r s s i n a .c o r n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0 5 7 4 0 7 6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2 0 0 4 A 1 2 9 ;西南科技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 1 0 s y j s - 2 1 的作用[ 14 1 。爆破作为边坡开挖的最常用手段,在开 挖边坡的同时也影响着边坡的稳定,特别是在含顺 倾软弱夹层的岩体边坡爆破时,炮孔穿过软弱夹层 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国内一些学者通 过模型剪切试验提出了适合顺层岩质边坡爆破的开 挖方法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5 1 ;通过声波测试手段给 出了爆破后软弱夹层的空间展布形态∞1 ;提出了能 观测爆破作用下岩体软弱夹层运动状态的试验方法 和运动特征【7 剖;通过数值和理论计算给出了爆破作 万方数据 2 爆破2 0 1 0 年1 2 月 用下软弱夹层的层裂范围∽40 1 。然而,对爆破条件 下爆轰气体对软弱夹层的推移变形情况认识还很 少。很难通过试验手段来观测整个软弱夹层的推移 变形过程。通过运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最小抵抗 线、夹层厚度、夹层倾角参数,在爆破作用下对软弱 夹层变形的影响规律。 1 计算模型 1 .1 模型尺寸及夹层参数 运用A N S Y S /L S D Y N A 建立含软弱夹层的顺倾 岩质边坡台阶爆破的有限元模型,如图l 所示。模 型尺寸为2 0 0m mX 3 0 0m m 3 0 0m m ,软弱夹层倾 角为2 2 。,炮孔直径为1 7m m ,以此来模拟以含单个 顺倾软弱层理面的单孔台阶爆破。 图l 计算模型及有限元网格 单位m n l F i g .1 N u m e r i c a lm o d e lo ff i n i t ee l e m e n t u n i t l l l m 1 .2 材料模型及参数的确定 L S .D Y N A3 D 需同时使用本构模型和状态方程 2 种方式描述1 种材料的特性【1 1 | 前者描述了应力 应变的关系,后者描述体积变形和压力之问的关系, 水泥砂浆、软弱夹层和炸药3 种材料模型的选择及 其参数分别见表l 一表4 。 表1 材料模型及状态方程 T a b l e1M a t e r i a lm o d e l sa n ds t a t ee q u a t i o n s 采用底端起爆,用J w L 状态方程来模拟炸药爆 轰过程中压力和比容的关系,即 P A 一剖e 喝7 B 一剖e 吨~警 1 式中A 、B 、R ,、恐、∞为材料常数;P 为压力;y 为相对体 积;E 0 是初始比内能一3 I ,其基本参数如表2 所示。 1 .3 模拟内容 数值计算试验是抵抗线、夹层初始厚度、夹层倾 角3 个因素的多因素体系中,采用固定某一因素,改 变其它2 个因素大小进行模拟,共3 种类型1 1 种工 况,具体如下 表2 炸药参数 T a b l e 2T h ep a r a m e t e r so fe x p l o s i v e 表3 水泥砂浆物理力学参数 T a b l e 3P h y s i c a la n dm e c h a n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 s o fc e m e n tm o r t a r 表4 软弱土层物理力学参数 T a b l e 4P h y s i c a la n dm e c h a n i c a ll m r m n e t e r s o f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1 夹层厚度为2c m ,倾角为2 2 。时,分别选取 抵抗线为5c m 、6c n l 、7c m 三种工况模拟。 2 抵抗线为6c m 和夹层倾角为2 2o 时,改变夹 层初始厚度为O .5c m 、lc m 、1 .5c m 、2c m 四种工况 模拟。 3 抵抗线为6c m ,夹层厚度为2c m ,改变夹层 倾角0 。、1 2 。、2 2o 、3 2 。四种工况模拟。 2 模拟结果与分析 2 .1 抵抗线变化影响 1 爆腔发展规律 如图2 所示,夹层厚度为2c m ,倾角为2 2o 时分 别选取抵抗线为5c m 、6c m 、7c m 的软弱夹层在 1 0 0I t s 、2 0 0 炉、3 0 0 炉的爆腔形状图。由于爆生气 体的膨胀,使得夹层以炮孔中心形成了基本规则的 圆形爆腔,显然在爆腔范围内夹层的粘聚力,内摩擦 万方数据 第2 7 卷第4 期肖定军,张继春,蒲传金,等爆破作用下岩体顺倾软弱夹层的变形规律研究 3 角都为0 ,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在相同时刻,随着 抵抗线的减小,抵抗线一侧的软弱夹层更易冲出,且 抵抗线为5c m 的抵抗线一侧软弱夹层的中部变形 最大,上下表面略微滞后。 图2 不同抵抗线条件下软弱夹层的变形 F i g .2 D e f o r m a t i o no f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r e s i s t a n c e 2 夹层厚度变形规律 爆破作用产生的爆生气体在对软弱夹层进行推 移的同时也使得软弱夹层厚度方向发生了变形使得 夹层的密度、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夹层厚度的 变形规律如图3 所示。 3 .0 2 .8 目 缁4 2 6 醴 紧2 .4 2 .2 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 时间/p , s 图3 夹层厚度随抵抗线变化时程曲线 F i g .3 T h i c k n e s so f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v e r s u st i m e 当抵抗线为6c m 、7c m 时软弱夹层的厚度值先 迅速增加,而后缓慢的减小至稳定其最终厚度值增 加率分别为2 5 %、3 8 %,两者达到峰值的时间约为 4 0 斗s ;当其抵抗线为5c m 时,由于其抵抗线较小爆 轰气体很容易从抵抗线一侧泄露,其厚度值缓慢增 至峰值约为3 0 0 斗s 后迅速达到一稳定值,其厚度增 加率约为9 %。 2 .2 夹层初始厚度变化影响 1 爆腔发展规律 抵抗线为6e m 和夹层倾角为2 2o 条件下,改变 夹层初始厚度为0 .5c m 、lC F l l 、1 .5c m 、2c m 进行计 算。如图4 所示分别选取软弱夹层在1 0 0O L S 、 2 0 0 斗s 、3 0 0l X S 的爆腔形状图。夹层厚度相同时候, 薄的夹层对爆轰气体的阻力相对较小,随着时间的 增加爆腔大小越来越大;在同一时刻由于夹层较厚 的爆轰气体相对较难推移,故随着夹层厚度的增加 爆腔越来越小。 图4 不同厚度软弱夹层的变形 F i g .4 D e f o r m a t i o no f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t h i c k n e s s 2 厚度变形规律 如图5 所示,由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作用, 随着时间的增加夹层厚度增加率先迅速增大至峰 值,随着夹层厚度的增加其厚度增加率峰值分别为 7 8 %、4 7 %、4 0 %、3 3 %,而后由于爆炸应力波和爆生 气体的衰减以及上方试件的重力作用其厚度增加率 缓慢降低,大约在1 5 0 斗s 后达到一个稳定值,其值 分别为3 l %、2 8 %、2 5 %、2 1 %;夹层初始厚度越薄, 爆破后夹层厚度增加率越大,表明了夹层厚度越小 其越容易被压缩。 2 .3 夹层不同倾角影响 1 爆腔发展规律 在抵抗线为6c m ,夹层厚度为2c m 的条件下, 改变夹层倾角0 。、1 2 。、2 2o 、3 2o 进行计算。如 图6 所示分别选取软弱夹层在1 0 0 “s 、2 0 0 s 、 3 0 0I t s 的爆腔形状图。由于软弱夹层并不是都在水 平面内,爆轰气体平行于软弱夹层中性面的分力对 软弱夹层的推移、压缩作用最为显著,随着夹角的增 加分力逐渐减小,其推移范围也就减小。 万方数据 4 爆破 2 0 1 0 年1 2 月 O5 01 0 01 5 0 2 0 02 5 03 0 03 5 04 0 04 5 0 5 0 0 时间/斗8 图5 不同夹层厚度增加率时程曲线 F i g .5 R a t eo ft h i c k n e s sm c r e a s i n go fw e a k i n t e r c a l m i o nv e n u st i m e 图6 不同夹层倾角条件下软弱夹层的变形 F i g .6 D e f o r m a t i o no fw e a ki n t e I .c a I a l i 册w i t hd i f f e r e n ta n g l e 2 夹层厚度变形规律 如图7 所示,在相同体积范围内进行爆破时,当 其夹层倾角越大时上覆岩体的质量也就越小,所以 在相同条件下倾角较大时爆轰气体压缩夹层也更加 容易,所以随着倾角的增加夹层厚度的压缩峰值也 就越大;但由于夹层倾角较大其层面速度却较小而 且爆轰气体平行于软弱夹层中性面的分力也较小所 以随着时间的增长倾角大的夹层厚度反而大幅度减 小,最终夹层厚度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减小。 茸 { 越 酐 衄 咏 2 .7 2 .6 5 01 0 0 1 5 0 2 0 02 5 03 0 03 5 0 时间,斗8 图7 夹层厚度随倾角变化时程曲线 F i g .7T h i c k n e s so fw e a ki n t e r c a l a t i o nV e 玛t 1 8a n g l e 3 结论 1 数值计算能够再现整个爆破过程,而且能观 测到现有实验条件下无法观测到的细微过程,并且 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2 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到抵抗线的变化对软 弱夹层的推移和变形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同抵抗线 下随着时间的增加,软弱夹层的厚度值先迅速增加, 而后缓慢的减小至稳定;随着抵抗线的增加,初始厚 度为2c m 的软弱夹层其最终厚度为2 .1c m 、 2 .4c m 、2 .7c m 。 3 在相同抵抗线和夹层倾角条件下,随着夹层 初始厚度的增加,其厚度增加率峰值分别为7 8 %、 4 7 %、4 0 %、3 3 %,而后大约在1 5 0 斗s 后达到一个稳 定值,其值分别为3 1 %、2 8 %、2 5 %、2 l %。 4 在相同抵抗线和夹层厚度条件下,当其夹层 倾角越大时上覆岩体的质量也就越小,所以在相同 条件下倾角较大时爆轰气体压缩夹层也更加容易, 所以随着倾角的增加夹层厚度的压缩峰值也就越 大;但由于夹层倾角较大爆轰气体平行于软弱夹层 中性面的分力较小所以随着时间的增长倾角大的夹 层厚度反而大幅度减小,最终夹层厚度随着倾角的 增加而减小。 参考文献 [ 1 ] 王明华,白云,张电吉.含软弱夹层岩体质量评价研 究[ J ] .岩土力学,2 0 0 7 ,2 8 1 1 8 5 .1 8 7 . [ 2 ] 郭富利,张顶立,苏洁,等.软弱夹层引起围岩系统 强度变化的试验研究[ J ]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9 5 7 2 0 .7 2 6 . [ 3 ] 许宝田,阎长虹,陈汉永,等.边坡岩体软弱夹层力学 特性试验研究[ J ] .岩土力学,2 0 0 8 ,2 9 1 1 3 0 7 7 3 0 8 1 . [ 4 ]乐俊义,李维树,夏晔.某水电站厂房下卧软弱夹层 基础岩体质量及灌浆效果评价[ J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 0 0 8 ,2 5 5 3 2 3 6 . [ 5 ]欧阳吉,郑爽英,张继春,等.爆破作用对软弱夹层岩 质边坡稳定性影响试验研究[ J ] .爆破,2 0 0 9 ,2 6 1 l O .1 4 . [ 6 ]郝亚飞,郭学彬,张继春,等.爆破对软弱夹层的影响 [ J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 0 0 8 ,2 3 4 2 9 .3 2 . [ 7 ]张继春,肖正学,郑爽英,等.含软弱夹层岩体爆破的 夹层土运动特征试验研究[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9 8 1 6 9 7 - 1 7 0 3 . [ 8 ]肖定军,郭学彬,刘恺德,等.爆破作用下岩体层间充 填土运动的高速摄影试验[ J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 0 0 8 。2 3 3 3 3 - 3 7 . 下转第2 l 页 ∞ 加 ∞ 卯 ∞ 如 ∞ m 水、静罴罂瑙殴嗵球 5 4 3 2 l 0 0 2 2 2 2 2 2 万方数据 第2 7 卷第4 期贾则,李鹏,张臣,等圆柱壳水下爆炸冲击响应信号的小波分析 2 l 数,它是分解后的余项,是一个单调变换幅值很小的 序列,表征了原始数据的整体趋势,石,。的振动幅值 明显高于各层细节小波重构信号的幅值,能量高度 集中,且波形非常接近测量信号,这说明结构在爆炸 载荷作用下的响应是在冲击波和气泡脉动分别作用 下才产生的;再依次往下分解出各分量,所得各分量 频率逐渐变高,波长也越来越短。 、。h _ 厂、一 ..2 0 01 .........J L ......。..J ..........‘..........‘...√ 2 0 0 f 孑。h ./\一 一2 0 0 【........J .....................。....J ..J 5 0 f 蔷oh /\儿~V A ~ .5 I L ..。。.....一 商1 0 0 卜叫P 5 f o 卜卅叫呐帅卜 一j L ......。.。一 1 0 『 o 卜肿- _ 叶_ ~ 一1 0 【................。...............。。.一 0I O O2 0 03 0 04 0 05 0 0 2 0r 瞄。h 忡一- 2 0 占_ 茹r 1 茹茹广1 苟如 5 0r 面。卜H - 州- 一扣十 ..5 0 1..........-...................................一 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 5 0 r 商。l - 嘲 - 一 ..5 0 I...........-.......、..............................一 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 1 0r 。卜_ 卜十 ..I O I ....- - ..- - J L ......- ....J ............‘...........L ......一 01 0 02 0 03 0 04 0 05 0 0 5 『 面。卜_ 州巾叶 - 5 卜茹r 1 蕊磊r 1 确 timelm●timclmB 图8 结构冲击响应信号的小波分解 由于水下爆炸压力包括冲击波和多次气泡脉动 压力,并受到与结构的相互耦合作用的影响。水下 爆炸压力含有丰富的频率成分,气泡膨胀产生的气 泡脉动压力的能量以低频为主,冲击波的能量主要 作用在中高频。因此,对于结构整体而言,这种高能 量的低频成分易与结构的整体振动模态耦合,激起 结构的鞭状运动,造成结构的总体破坏,而冲击波容 易造成结构局部的破损。 通过小波分析提取了冲击响应信号的细部特 征,得出各个频带的能量分布情况,而这些都是隐含 在信号中非常重要的信息悼J ,对于分析结构在水下 爆炸作用下的冲击响应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细部 特征运用传统方法是根本无法获得的,这就更体现 了运用小波分析方法的优越性。 4 结论 通过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 B A Q U S 对结构水 下爆炸的数值模拟,得到了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结 构关键部位的冲击环境,为结构的冲击响应信号分 析提供了输入条件。小波分析是一种多分辨率分析 的分解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频特性,可以满足短时非 平稳水下爆炸压力时频分析的需要。实验数据表明 运用小波来分析水下爆炸信号是非常有效的,能方 便提取出信号变化的细节特征。运用小波来分析水 下爆炸信号较传统分析方法更能适应信号突变快、 衰减快的特征,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水下爆炸机理和 破坏原因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 1 ]K W O NYW ,F O XPK .U n d e r w a t e rs h o c kr e s p o n s eo fa c y l i n d r i c a ls u b j e c t e dt oa s i d e O ne x p l o s i o n [ J ] .C o m p u t - e r sS t r u c t u r e s ,1 9 9 3 ,4 8 4 6 3 7 - 6 4 6 . [ 2 ] W O V A KDB 。M o d e l i n gs u b m e r g e ds t r u c t u r e sl o a d e db y u n d e r w a t e re x p l o s i o n sw i t hA B A Q U S /E x p l i c i t [ c ] ∥ A B A Q U SU s e r s ’C o n f e r e n c e ,2 0 0 2 . [ 3 ] 温华兵,尹群,张健,等.水下爆炸船舱冲击响应 时频特征的小波包分析[ J ] .工程力学,2 0 0 8 ,2 5 6 1 9 9 .2 0 3 . [ 4 ]葛哲学,陈仲生.M A T L A B 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 M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 0 0 6 . [ 5 ]李国华,李玉节,张效慈,等.浮动冲击平台水下爆炸 冲击谱测量与分析[ J ] .船舶力学,2 0 0 0 ,4 2 5 1 - 6 0 . [ 6 ] 姚熊亮,张阿漫.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在结构冲击信号 分析中的应用[ J ] .中国舰船研究。2 0 0 8 ,l 4 1 l - 1 5 [ 7 ]宋敬利,贾则.基于S I M U L I N K 的舰船冲击响应信号 处理方法研究[ J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 0 0 9 ,1 7 8 1 6 1 3 .1 6 1 5 . [ 8 ]吴成.基于M A T L I B 方法水下爆炸声信号的特征提 取及其分析[ J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 0 0 8 ,2 8 1 0 8 1 .8 5 . 上接第4 页 [ 9 ] 宋小林,张继春,郭学彬,等.软弱顺倾岩体爆破层裂 的准静态力学模型应用研究[ J ] .爆炸与冲击,2 0 0 8 , 2 8 6 5 6 5 - 5 7 1 . [ 1 0 ] 肖正学,郭学彬,张继春,等.含软弱夹层顺倾边坡爆 破层裂效应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J ] .岩土力学, 2 0 0 9 S I 1 5 - 1 8 . [ 1 1 ] L i v e n m r eS o f t w a r eT e c h n o l o g yC o r p o r a t i o n .L S - D Y N AK e y - w o r dU s e r ’SM a n u a l [ M ] .A I n e r i e a l l ..L i v e r m o r eS o f t w a r e T e c h n o l o g yC o r p o r a t i o n ,2 0 0 3 . [ 1 2 ] 杨军,金乾坤,黄风雷.岩石爆破理论模型及数值 计算[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1 9 9 9 . 【1 3 ] 钟冬望.预裂爆破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J ] .爆破, 2 0 0 1 .1 8 3 8 .1 1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