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拆除的泡沫复合降尘机理.pdf
第2 9 卷第2 期 2 0 1 2 年6 月 爆破 B L A S T I N G V o l _ 2 9N o .2 J u n .2 0 1 2 d o i 1 0 .3 9 6 3 /i .i s s n .1 0 0 1 - 4 8 7 X .2 0 1 2 .0 2 .0 0 9 爆破拆除的泡沫复合降尘机理 魏晓林,郑炳旭,李战军,刘翼 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 1 0 6 2 3 摘要描述了流经格栅网孔的爆生尘气浪滴群,和风阻气压迫使部分舍尘气流从地板水浴流过液层接 触,以及在狭窄封闭的趣流中.尘气素流侵入与原有泡沫混合,均可形成舍尘气泡沫和原有泡沫群包围的舍 尘空间。该气泡 空间 中的粉尘重力沉降在气泡 空间 内壁上,是最佳降尘方式。泡径 空间 越小降尘效 率越高。当外向正压格栅阻隔空气条件下。可建立爆前原有泡沫、爆生尘气泡沫和渡滴,在流速差时的复合 降尘模型,并提出了包舍泡沫、液滴、粉尘的一维尘气流动的质量平衡微分方程组,获得了解析解,由此可以 得到结论泡沫降尘暨具有自身捕尘又兼有液滴降尘的双重机理。在泡沫相对稳定期,泡沫具有较高的降尘 效率;当泡沫迅速破泡后,变为大量液滴,形成突增性密集水雾,降尘效果也是显著的。泡沫外壁的捕尘机 理。主要是截留和惯性碰撞。适当泡径的单泡群,降尘效率较好。在封闭或单侧敞开的一维尘流空间,阻隔 空气混入较小的粉尘空间。提高粉尘浓度、泡沫流量和泡沫察度以及单泡的捕尘效率是提高泡沫总的除尘效 率的途径。泡沫的降尘实验证明了以上模型是正确的,可用的。 关键词爆破拆除;爆破粉尘; 泡沫复合降尘 中固分类号1 1 D 2 3 5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l 一船7 X 1 2 0 1 2 0 2 0 0 3 3 0 5 M e c h a n i c so fF o r t hC o m p o s i t eD e d u c t i n gi nD e m o l i t i o nb yB l a s t i n g l l T E lX i a o - l i n ,Z H E N C , B i n g - 茗 u ,L Ig h a n - j u n ,L I UK G u a n g d o n gH o n g d aB l a s t i n gC oL t d ,G u a n g z h o u5 1 0 6 2 3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p a p e rd e s c r i b e d ,d u s te m p t ye l o t m di nf o a ma n dd u s tg a si nb u b b l ea | - ea l lf o r m e d ,w h e nd r i p s o fl i q u i da n dd u s tg a sf l o wp a s st h o u g hg r l am e s h .f l u x ∞f l o o rt h o u r , hl i q u i dt oc o n t a c ti ta n dt h ot u r b u l e n tf l o w0 1 “ - d u s tg a si n r u s h ∞i n t oi n h e r e df o a m .I ti st h eb e 8 tn l A i t m e l “ t h a td u s ts i n kb yg r a v i t yo ni n t e rw a l li ng a sf o a m o rg a s e m p t y .1 h es m a l l e rd i a m e t e ro fb u b b l e ,t h eh i g h e re f f i c i e n c yf a l l i n gd u s t .W h e ng a sp o s i t i v ep r e s s u r ep o i n t sw i t h o u t 面dm e s h ,t h ec o m p o s i t ef l e c l u s t i n gm o d e lt oc o v e l “ f o r m e rf o a mb e f o r eb i t t i n g ,d u s tg a sf o a ma n dd r i p 6o f ] i q u i a Ⅲ b ee s t a b l i s h e d .T h ed i f f e r e n t i a le q l , u l t i o n so f 脚5 8b s l a n e eo fo n ed i m e n s i o n a l 掣喀f l o wt oc o n t a i nf o a m ,d r i po fl i q , l i d a n dd u s ta no b t a i n e d .I t sp a r s es o l u t i o ni 8g o t .H o w e v e r 。t l “ c o n c l u s i o n Ⅷb eo b t a i n e d ,t h a tm e c h a n i s mo ff o a md e - d u s t i n gd o u b l e ,w h i s hm o fm lb l l ta 1 8 0o fd r i p 8o fU q u i d .I nf o r t h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a b i l i t ys t a t ef o a md e d m t i n ge m - e i e n c yi sh i e , h .S i n c ef o a md e s t a o y sg r e a t l y ,al o to f 商p 8o fl i q u i dh a v eb e e nc h m 学e da n dd e m eb m m e0 fw a t e rh ∞ b e e nf o r m e da b r u p t l y .I t sd e d u s t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i so l №r v a b l e .1 V l e e h a n i s mo fc a t c h i n gd 岫t ∞o u t e rw a l lo fb u b b l ei s m ∞f l yc u t t i n ga n di n e r t i ab u t t i n g .D e d u s f i n gd t i e i e n e yo f8 i n g l eb u b b l eo fp r o p r i e t yd i a m e t e ri 8p r e f e r a b l y .T h ea i ri s o /铽m e t e dI oi n t e r f u s ei n t og ⅡI a Ⅱd u s ti n t e r s p a e ei nb l o e k n d e0 1 “ o d ds i d eo p e ne m p t y .E n b 删eo fd 岫£c o n s i s t e n c e . b o o s t i n gf o a mf l u x .f o a hd e n s i t ya n dd t l e i e n e yc a t c h i n gd u s tb yo d dI x l b b l ea l ℃a p p r o a c he d u m e i n l gd e d m t i n gt o t a l d t l e i e n e y .I ti Jl X o v e db ye x p e r i m e n to ff o a md e d ∞t i n gt h a tm o d e li 8C O I T 0 2 ta n dm e f t t l . K e yw o r d s d e m o l i t i o l ab yb l m t i n g ;b l a s t i n gd u s t ;f o r t he o m p o s i t e , t e a u s t i I l g 收稿日期2 0 1 I l I 一0 7 作者简介魏晓林 1 9 4 0 一 ,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爆破 和矿山安全研究, E - m a i l w r a _ 4 0 1 6 3 .c o o “ 1 。 从2 0 0 1 年5 月,广东宏大爆破股份公司相继在 广州旧体育馆拆除以后的多项爆破拆除工程中,使 万方数据 爆破2 0 1 2 年6 月 用了泡沫为主的湿式综合降尘,取得了好的效果。 但是,爆破拆除中泡沫降尘机理,却尚未清晰,现研 究如下。 1 隔阻栅内爆破烟云中的泡沫 爆破拆除混凝土立柱时,泡沫和水雾降尘综合 措施如图1 、图2 。图l 中爆破的钢筋混凝土立柱, 断面S 。设为0 .41 “ /1 0 .6m ,从底板以上炸高为 h 6 c 2 .4m ,炸药单耗的,I .N T 当量O .7 6k g /m 3 。图 中围栅结构可见,立柱爆破时,飞石应全部拦截在围 栅r .。内 可尽量利用预拆除的细钢筋做围栅 。堵 塞炮孔爆破剩余能量系数取O .0 8 ,爆破的冲击波超 压4 P 0 .3 ~1M P a ,将破坏起泡机生成的原有泡 沫J 。即R 0 .5 5m 盼原有泡沫全部破灭, r 0 .5 5 1 .0m 原有泡沫将部分破灭,泡沫破灭生 成雾滴而悬浮于围栅内。 I\原有泡沫区 t _ 。。。。。。。。。。。。。。。。。。。。- - - - - - - 一 r | l 0 .7m ;k 0 .8m ;~ O .8 1 5m ;k 1 .0m l l 剖面见图2 图1拦截飞石围栅和泡沫降尘栅平剖图 F i g .1 P l a n eo fr o u n db a rh e a d i n go 缸s h n g s h o t a n df o a md e d u s tb a r 区 紧跟着爆破,向外的冲击波、飞石和爆生气体撞 击破坏含泡沫液水袋,形成水雾流,并和越过围栅粒 径小于2 .0 册的砂粒和水泥石粉尘,通过第2 、3 层起泡格栅,当在格栅上的液滴形成的液膜将尘气 包围.生成6 2 5m m 泡径的泡沫。调节格栅半径 k 和k ,可调节爆破烟云的过栅流速,以获得更多 的含尘气泡沫。格栅的风阻正压,同时将烟云压向 地板含泡沫液的水浴,液层接触生成液滴和含尘气 泡,在起泡格栅k 和隔离栅■之间,与前述泡沫同 时被上升烟云吹起。立柱可采用多段小药量从下段 向上段的起爆次序,让飞石和爆生气体冲向底板形 成翅流,即在“烟云向下绕流,k 一_ 间上升,再沿 顶板流回人k 的环流。因此在r 止~k 间的烟云翅 流中,存在上升的含尘气泡,原有气泡、液滴和尘粒。 嘎板 O o O - 一 ●一 上部 隔 阻 过流面积 F 部 ●一 O 一 一,砖砌体 地板 J 为原有气泡,占为通过起泡橱断面生成的古尘气泡。 c 为通过隔阻船生成径向外流的吉尘气泡。 o 为液滴。O 为尘粒. 1 为截留.2 为惯性碰擅。 图2 气泡复合降尘模型 图1 中的l 一1 剖面 F i g .2 M o d e lo fc o m p l e xd e d u s t i n go fa i rb u b b l e 2 泡沫降尘机理 2 .1 泡沫外壁捕尘 在爆破立柱周围,存在的含尘气泡,原有气泡和 液滴的降尘机理,从图2 中可见,气泡和水滴因惯性 较大,升速慢,弯流慢,与跟随上升烟云的尘粒有较 大速度差,其相对速度分别为M 。和u 电,从而发生气 泡和水滴对尘粒的截留、惯性碰撞、扩散和黏附等多 种机理的综合降尘旧J ,而捕尘的液滴也会被气泡再 度捕获。 在- 隔阻栅内气泡群,液滴群捕获尘粒后的粉 尘浓度,可由图2 模型推得。取出位置段的过流断 面内,容积%如,在这微元体积内气泡、液滴和尘粒 的一维质量平衡微分方程组为 I g g C 8 一~ c 山 机由慨 砉 池 ‰忉坤【去 池 1 扯d 竹6 q p d x u a q 。如 U d s q 。 d q 。 ~咖, 去 g c 山 2 s p q p s f f , p q P d q p u p ,1 h q P s 出 3 式中c 为粉尘浓度,k g /m 3 ;1 /, e 为气体速度,m /s ;//, d 为液滴速度,m /s ;u 出为气液相对速度,m /s ,即口由 ‰一u 。;素为液滴横截面积与液滴体积之比,即 若笔爰 面3 ;D c 为液滴平均直径,m ;q 为气泡平 万方数据 第2 9 卷第2 期魏晓林,郑炳旭,李战军,等爆破拆除的泡沫复合降尘机理 3 5 均直径,m ;‰为泡气相对速度,即‰ ‰一%,咋为 气泡速度,m /s ;Q 。为液滴含量,即液滴含量代表的截 面积参数q Q /‰,I l l 2 ;无量纲液滴含量q 。 q /s ; Q ,为含气泡液量,q p2 瓷;去为气泡横截面积与其 了11 r D ;, 液体体积之比,即≮ 去;占为气泡液膜平均厚 瓜U f o 叶。 度,m ;u 一为泡液相对速度,m /s ,Ⅱ一 “d u P ;田E 为 尘粒被液滴截留和惯性碰撞的综合效率口1 ;吼为液 滴被气泡截留和惯性碰撞的综合效率口1 ;町。为气泡 流经单位路程内单位体积中的破泡含液率,l /m 。 边界条件 龙 0 ,c C O ,q q o s , ‘,q 。。q p o s 4 式中c 0 为边界粉尘浓度,k s /i n 3 ;q 。为进入边界的 无量纲液滴含量,m 3 /m 3 ;Q o 为进入边界的液滴含 量,Q o q o %~,m 3 /s ;q 加为进入边界的无量纲气泡 液量,m 3 /m 3 。 如果u 电和Ⅱ。用z ‘。的一部分来表示,即‰ 厶u 。,‰ ‘‰,而气体流量色 M 。%,并假设“,以, ‘,叼胡,刀£,吼都不变,当,7 。很小而可以忽略,吼一。 时,可得式 1 和式 2 联立的解析解 ⋯o e x p 卜忐 1 - ‘ 老 皿6 8 ,’I 佛Q i o 【h x p 群揣】一揣 5 式中 c 0 Q k / K ‰一Q f Q 。_ | } , 6 式中Q k 为立柱爆破的粉尘量,由式 2 计算;匕为 立柱爆破的烟云体积,m 3 ;当在隔阻栅~有限空间 内匕 以一‘ h ,h 为楼层净高,m ;s 。为立柱断 面积,m 2 ;%为室内混入栅内空气体积,m 3 ;Q ,悬吊 水袋和围砌盛水体积,m 3 ;后,为爆破冲击波后的残 留泡沫比率,取0 .4 ;Q 劈为原有泡沫含气量,m 3 ,% 取0 .5 E % 。 ‰ [ Q 岳 1 一.| } , a 1 一六 1 一矗 ] / [ E %一Q 。k , 1 一厶 ] 7 式中以为形成含尘泡沫的水量比率以为粘附于围 栅、格栅和阻隔栅的水量比率以为生成含尘气泡的 空气量比率,取0 .5 ;乳为栅内原有泡沫含水量, o 。 叮一 [ Q 。 1 一工“ 名 Q 缸七,] / E %一Q z 8 式 1 、式 2 和式 3 等各式,反映了泡沫复合 捕尘的机理。从式 5 中可以看出,增大Q o 和Q 。 会增大了c 的衰减速率,特别是泡沫的截面积参数 Q 。/4 5 较大,必然引起粉尘浓度c 大幅度下降,因此 泡沫的降尘效率较高。 式 6 、式 7 和式 8 可见,尽可能缩小隔阻栅 的容积k ,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入栅内的空气%,都 将提高q 卟q 加,进而提高Q o 、q ,和c 0 浓度,从式 5 可见它们都能提高降尘效率,因此隔阻栅降尘是必 须的。当顶板下落 约1 28 间卜1 ,o 内的气体、 尘粒、雾滴将通过隔阻栅径向外流,而泡沫则被隔阻 栅拦截而破灭,泡沫破灭生成的液滴,在栅格中再次 形成液膜,包围通过的尘气,再度形成栅外的含尘气 泡,进入室内下部被原有泡沫覆盖。由此,液膜附着 在隔阻栅上,以立柱爆破和顶板下落产生的向外正 压,同时又阻止室内空气混入栅内翅流的含尘气体 中,因此隔阻栅的向外正压隔阻技术是提高泡沫降 尘效率的重要措施。 从‘仉和吼可见,过大的泡沫团直径D ,,并不 能提高捕尘效率呀胡,实验表明最佳降尘率的研应 当适当大于1 5 0 d .。因此泡沫群应分离为气泡,才 能提高泡沫在空气中的降尘效率。 式 1 、式 2 和式 3 为包含泡沫、液滴和粉尘 的一维尘气流动模型的质量平衡方程组,式 5 是 泡沫相对稳定,协一0 时方程组的解析解。它适合 于在封闭的或一侧敞开的一维空间尘流。如上述的 隔阻栅的尘气流,一侧敞开切口的从室内外流的一 维泡沫尘气流和导尘排栅围逼迫使尘气升空的室外 一维泡沫、液滴尘气流,都遵从式 1 和式 2 描述 的规律。当尘气流处于急转弯或被拦泡网截留等迅 速破泡时刻,泡沫破灭将按微分方程 3 的解Q 。 H ,‰%e ‘咿而急速减少,泡沫将按微分方程 2 转变 为大量液滴,形成突增性密集水雾,其降尘的效果是 显著的。因此,泡沫降尘既是自身捕尘又兼有液滴 降尘的双重机理。 2 .2 泡沫内壁降尘 从以上分析可见,爆破初期含尘气泡沫 空间 在隔阻栅■内,变速升降翅流,而顶板下落,外泄出 隔阻栅,经水平流动,沿楼房底层流出建筑物后,则 先由导尘排栅迫向升空而后随下塌建筑物上方向下 涡流下降翅流。处于气泡内含尘气中尘粒,将遵循 重力沉降规律最终沉降粘附在气泡内壁上。其模型 见图2 中B 气泡,泡内有直径为d 。的尘粒,由重力 t 和恒加速度%的惯性力只而产生的沉降。假定 尘粒为球形,粒径在3 1 0p l n ,符合斯托克斯定律 万方数据 爆破2 0 1 2 年6 月 的范围[ 5 1 ,若粒子从气体中分离速度为“,则受到气 体的粘性阻力凡,可近似以层流计算,得 ⋯兰i &二旦£21 曼竺E2,o 、 。一 .1 轧 V7 由上式可见,在重力场内恒加速度或匀速运动 气泡中,尘粒相对气泡的沉降速度与尘粒的平方成 正比。作变加速度的气泡一旦加速结束,叱恒定或 为o ,尘粒沉降速度将按式 9 而稳定沉降。同理, 当尘粒粒径较大,沉降为紊流或在其过渡区,应采用 其相应沉降阻力公式∞1 。 现以气泡内的含尘气体计算,当3 .3m 楼房层 高,梁下室内净高h 2 .6m 下落所需时间大于I 以 居 o .7 2 8s 时,大于l o 斗m 粒径的粉尘经计算 都将沉降而粘附在1 0m m 泡径的气泡内壁上。因 此,在含尘气体中包含的粉尘基本被捕获,由此可 见,泡沫包含尘气的降尘效果是最好的。因此可以 推断,泡径空阔越小捕尘效率越高。 3 实验和讨论 为了验证泡沫降尘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一侧 敞开的一维空间尘流的泡沫和水雾降尘比较‘7 1 。 见图3 。 发泡或洒水 采样点 图3 降尘效果实验装置示意图 F i g .3D e d u s t i n ge x p e r i m e n t 降尘效果测定方法如下在发尘装置内装入爆 破现场收集到的积尘,在发尘的同时,开动风机将这 些尘吹出。在采样点布置采样器,测量在相同的发 尘量情况下,采用泡沫降尘、洒水降尘和不采取任何 措施3 种情况下,采样点的降尘量,然后进行比较。 此项试验共进行了4 次,实验结果见表1 。 裹1 实验降尘效果测定值 T a b l e1 D e d 岫g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朗n 鲫m 从表l 中可见,泡沫捕尘的降尘效率明显高于 洒水降尘,洒水降尘的效率不超过6 0 %,泡沫降尘 的效率均为8 3 %以上。而泡沫从表l 的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泡沫和洒水都能降尘,这与式 1 是一致 的。从式 1 可见,泡沫的降尘效率与液膜厚度有 判引,泡沫发泡可达5 0 一2 0 0 倍,直径1 0l n m 的泡 沫,液膜厚占可小于l o 斗m 。当尘粒径吃 4 0I z m , 洒水水雾最佳液滴直径D , 1 0 d p ,约为4 0 0p , m 。如 果6 5 0 肛m ,略去各自直径最佳捕尘效率可加和’,。 1 的差异,则气泡的横截面积与气泡液体体积之比去 w 2 为液滴横截面积与液滴体积之比的5 /3 .7 5 /D C 1 .3 3 倍,因此泡沫的降尘效率比水雾高,已为以上实 验结果所证明。另外,爆破拆除广东省委机关3 号 楼、广州天河城西塔楼、青岛远洋宾馆时,采用一侧 敞开的一维空间尘流泡沫和水雾降尘,也取得显著 效果。由此,工程实践和该降尘实验都证明,气泡、 液滴复合捕获尘粒模型、方程式 1 、式 2 、式 3 式和其解式 5 ,是正确的。因此,严格执行对爆破 体和坍塌点的粉尘封闭、隔阻和导向等措施,将更加 改进现行工程中泡沫复合降尘的效果。 4 结语 1 流经格栅网孔的含液滴群的爆生尘气,和 风阻气压迫使部分含尘气流从地板水浴流过与液层 接触,以及在狭窄封闭的翅流中,尘气素流侵入与原 有泡沫混合,均可形成含尘气泡沫和原有泡沫群包 围的含尘空间。 2 含尘气泡 空间 中的粉尘,重力沉降在气 泡 空间 内壁上,是最佳降尘方式。泡径 空间 越 小,降尘效率越高。 3 提出的包含泡沫、液滴、粉尘的一维尘气流 动,泡沫复合降尘模型,及其质量平衡方程组,和其 解析解,实验证明是正确的,可以应用。 4 泡沫降尘暨具有自身捕尘又兼有液滴捕尘 的双重机理。在泡沫相对稳定期,泡沫具有较高的 降尘效率;当泡沫迅速破泡后,变为大量液滴,形成 突增性密集水雾,降尘效果也是显著的。泡沫外壁 的捕尘机理,主要是截留和惯性碰撞。 5 在封闭或单侧敞开的一维尘流空间,隔阻 栅的向外正压隔阻技术,阻隔空气混入较小的粉尘 空间,是提高泡沫降尘效率的重要措施。适当泡径 的单泡群,降尘效率较好。较小的粉尘空间而提高 粉尘浓度、泡沫流量和泡沫密度以及提高单泡的捕 万方数据 第2 9 卷第2 期魏晓林,郑炳旭,李战军,等爆破拆除的泡沫复合降尘机理 尘效率是改进泡沫总的除尘效率的途径。 参考文献lR e f e r e n c e s [ 1 ] 孙来九,吕文舫.超声波消除泡沫的研究[ J ] .化学工 程,1 9 9 5 ,2 3 5 7 0 - 7 2 . [ 1 】S U NL a i - j i n ,L IW e n .f a n g .R e s e a r c he l i m i n a t i n gf o a mb y u l t r a s o n i c [ J ] .C h e m i c a lE I l E j n e e r i n g ,1 9 9 5 ,2 3 5 7 0 7 2 . i nC h i n e s e [ 2 ] 黄本斌,王德明,时国庆,等.泡沫除尘机理的理论研 究[ J 】.T 业安全与环保,2 0 0 8 ,3 4 5 1 3 - 1 5 . [ 2 ] H U A N GB e n b i n ,W A N GD e l I l i l l g ,S H IG u o - q i n g ,e ta 1 . T h e o r yr e s e a r c ho fm e c h a n i s md i x t u s t i n gw i t hf o a m [ J ] . I n d u s t r i a l S a f e t ya n d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D e f e n d ,2 0 0 8t 3 4 5 1 3 一1 5 . i nC I I i n e ∞ [ 3 ] 金龙哲,李晋丰,孙玉福.矿井粉尘防治理论[ M ] .北 京科学出版社。2 0 1 0 . [ 3 ] J I Nb l I g - z h e ,L IJ i n f e n g ,S U NY u f 1 1 .T h e o r yo fp r e v e n - t i n ga n dc u r i n gd u s t i nm i n e [ M ] .B c i j i l l g S c i e n c eP u b -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2 0 1 0 . i nC l I i n e s e [ 4 ] 魏晓林.建筑物倒塌动力学及其爆破拆除控制技术 [ M ]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 0 1 1 . [ 4 】 W E IX i a o l i n .D y n m i c su s e do nb u i l d i n gd e m o l i t i o nb y b l a s t i n ga n dc o n t r o l l Mt h e o r y [ M ] .G u a n 础o t l - S U N Z h o n g - s h a nU n i v e r s i t 7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2 0 11 . i n C l I i n e s e [ 5 】沈伯雄,鞠美庭.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M ] .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 0 0 7 . [ 5 ] S H E NB a i x i o n g ,J UM e i l i n g .C o n t l o le n g i n ∞f i n go f 砒- m e s p h e r ep o u u t i ∞[ M ] .B e i j i n g C h e m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2 0 0 7 . i nC h i n e s e [ 6 ] 季学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M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1 9 9 2 . [ 6 ] J IX u e - l i .C o n t r o l 口画赫I l g0 f 曲m 舾p o l l u t i o n [ M ] , S h a n g h a i T o n g j iU n i v e r s i t y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1 9 9 2 . i l - C h i n e s e [ 7 ] 李战军.建筑物爆破拆除降尘技术研究[ R ] .广州广 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鉴定资料 ,2 0 0 8 . [ 7 ] L IZ h ∞- j t m .T e c h n o l o g yr e e e a 日c ho fd e d u s ti nd e m o l i s h - m e n t0 fb u i l d i n gb yb l a s t i n g [ R ] .G u a n g z b o u G u a n g d o n g H o l l g d aB l a s t i n gC oL t d A c h i e v e m e n t D a t u mA p - p r a i s e d ,2 0 0 8 . i nC h i n e s e [ 8 ] 支学艺,何锦龙,张红婴.矿井通风与防尘[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9 . [ 8 】Z H IX u e - y i ,H EJ i n - l o n g ,Z H A N GH a n g y i n g .V e n t i l a t i o n a n dp r e v e n t i n gd u s ti nm i n e [ M ] .B e i j i n g C h e m i c a lE I l g i n e e r i n gP u b l i s h i n gC o m p a n y ,2 0 0 9 . i nC h i n e s e 上接第3 0 页 3 空气间隔装药的破碎效果不仅与空气间隔 层的位置及比例有关.在应用中同时也应当考虑地 质条件的因素,岩体的不完整性越高,空气间隔比例 就应当取得越小。 4 试验的块度分布分析结果表明,节理裂隙 岩体中应用空气间隔装药技术,粉矿率大幅减小,块 度分布相比耦合装药更加均匀。进一步验证了空气 间隔装药爆破可以减小爆破峰值压力,减少能量在 粉碎区的过度消耗,延长冲击波对岩体的作用时间。 [ 1 ] 朱红兵.空气问隔装药爆破机理及理论研究[ D ] .武 汉武汉大学,2 0 0 6 . [ 1 ] Z H UH o n g - b i n g .S t u d yo nt h em e c h a n i s ma n da p p l i c a t i o n 。fa i r d e c k i n gb l a s t i n g [ D ] .W u h a n 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 , 2 0 0 6 . i nC M n e ∞ [ 2 ]张沽升,符小海,泮红星.底部空气柱缓冲装药结构在底 板找平爆破中的应用研究[ J ] .爆破,2 0 1 1 ,2 8 3 4 6 - 4 9 , [ 2 ] Z H A N GJ i e s h e n g ,F UX i a o - h a i ,P A NH o n g r i n g .A p p l i e d r e s e a r c ho fb o t t o ma i ri n t e r v a lc h a r g i n gs t r u c t u r ei nb a s e - b o a r dl e v e l i n gb l a s t i n g [ J 】.B l a s t i n g ,2 0 1 l ,2 8 3 4 6 4 9 .f i nC h i n e s e [ 3 ] 朱红兵,卢文渡,吴亮.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机理研究 [ J ] .岩土力学.2 0 0 8 ,2 8 5 9 8 6 - 9 9 0 , [ 3 】 Z H UH o n g - b i n g .L UW e n - b o ,W UL i a n g .R e s e a r c ho n m e c h a n i s mo fa i r - d e c k i n gt e c h n i q u ei nb e n c hb l a s t i n g [ J ] .R o c ka n dS o i lM e c h a n i c s ,2 0 0 8 ,2 8 5 9 8 6 - 9 9 0 . i nC M n e s e [ 4 ]吴亮,卢文波,钟冬望,等.混凝土介质中空气间隔装药 的爆破机理[ J ] .爆炸与冲击,2 0 1 0 ,.3 0 I 5 8 - 6 6 . [ 4 ] W Ub ⅢI g ,L UW e n - b o ,Z H O N GD o n g - W S I I I g ,e ta 1 .B i a s - r i n gm e c h a n i s mo fa i r - d e c k e dc I l m 驴i nc o n c r e t em e d i u m [ J ] .E x p l o s i o na n dS h o c kW a v e s ,2 0 1 0 ,3 0 1 5 8 .6 6 . i nC h i n e ∞ 【5 ]陈先锋,孙金华,王玉杰,等.孔底空腔爆炸应力场分布的 动光弹试验研究[ J ] .实验力学,加晒,2 0 4 】6 2 3 6 2 7 . [ 5 ] 伽NX i a n f e n g ,S U NJ i n - h u s ,W A N GY u - j i e ,e ta 1 .s I L 由 帅鲥,∞s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e x p l o s i o ni nt h es p a c ea lt h eh o l e ‰b yd y 妇p h o W - e h s t i c i t y 恻[ J ] .J o u r n a l0 f 酗 i m e n t a lM e c h a n i c ,2 0 0 5 ,2 0 4 6 2 3 6 2 7 . i nc h i n m [ 6 ] 刘玲平,唐涛,李萍丰,等.装药结构对台阶爆破粉 矿率的影响研究[ J ] .采矿技术.2 0 1 0 ,1 0 1 6 7 - 7 0 . [ 6 】L I UL i n - p i n g .T A N GT a o ,L IP i n g - f e n g .e ta 1 .R e s e a r c ho n i a f l H e n c eo fc h 师s t r u e t n r ea nm i n e e df i n er a t i oi n b e n c hb l a r i n g [ J ] .M i n i n gT e c h ∞l o g y 。2 0 1 0 ,1 0 1 6 7 . 7 0 . i nC h i n e s e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