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太延区间爆破振动控制及影响评价.pdf
第3 2 卷第3 期 爆破 V 0 1 .3 2N 。.3 2 0 1 5 年9 月B L A S T I N G S e p .2 0 1 5 d o i 1 0 .3 9 6 3 /j .i s s n .1 0 0 1 4 8 7 X .2 0 1 5 .0 3 .0 2 5 青岛地铁太延区间爆破振动控制及影响评价木 王仁涛1 ,王成虎1 ,江英豪1 ,宋2 周宜3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 0 0 0 8 5 ; 2 .青岛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青岛2 6 6 0 3 3 ; 3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岛2 6 6 5 9 0 摘要城市浅埋隧道下穿建筑物的爆破施工应加强爆破振动控制。针对青岛地铁3 号线太延区间段隧 道下穿青岛疗养区供应公司,埋深为7 .4m 、围岩I V ~V 级、地下水丰富等特点,结合先前其他区间段隧道施 工经验,对该区段隧道施工进行专项爆破振动控制设计。通过采用大直径中空直眼掏槽和减小单段最大起 爆药量,合理布置炮孔间排距、优化爆破网路,对爆破振动速度进行控制。对地上建筑物振动实时监测,爆破 振速满足2c m /s 的爆破振速控制标准,振动峰值速度在砖混结构建筑物顶层存在放大效应。此爆破振动控 制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振速控帑j 效果和工程、社会效益,可为类似城市浅埋隧道施工提供参照意义。 关键词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振动控制;振动监测 中图分类号U 2 3 1 .3 ;U 4 5 5 .4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4 8 7 X 2 0 1 5 0 3 0 1 3 9 0 7 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C o n t r o lT e c h n i q u e sa n dI n f l u e n c e A s s e s s m e n to nQ i n g d a oM e t r oL i n e W A N GR e n .t a 0 1 ,W A N GC h e n g h u l ,f l A N GM n g h a 0 1 ,S O N GK a i 2 ,Z H O UY i 3 1 .K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C r u s t a lD y n a m i c s ,I n s t i t u t eo fC r u s t a lD y n a m i c s ,C h i n aE a r t h q u a k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1 0 0 0 8 5 ,C h i n a ;2 .Q i n g d a oN o .1M u n i c i p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C oL t d ,Q i n g d a o 2 6 6 0 3 3 ,C h i n a ;3 .S t a t eK e yL a b o r a t o r yB r e e d i n gB a s ef o rM i n i n gD i s a s t e rP r e v e n t i o na n dC o n t r o l , S h a n d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Q i n g d a o2 6 6 5 9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o fs h a l l o w b u r i e du r b a nt u n n e ld u r i n gab l a s t i n go p e r a t i o ns h o u l db ec o n t r o l l e d w h e nt h et u n n e lp a s s e su n d e r n e a t he x i s t i n gb u i l d i n g s .T h ep r o j o c to fQ i n g d a oM e t r oc r o s s e su n d e r n e a t ht h eE x p r e s s . T h e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m a s so ft h et u n n e lw a sb u r i e di n7 .4md e e p ,r a n k e da sI Vt oV ,w i t ha b u n d a n tu n d e r g r o u n d w a t e ri nt h er o c km a s s .B a s e do nt h ep r e v i o u sb l a s t i n ge x c a v a t i o ne x p e r i e n c e s ,t h es p e c i f i c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c o n t r o l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w e r et a k e n .B yd r i l l i n gl a r g e - d i a m e t e rp i l o th o l et or e l e a s et h es u r p l u se n e r g ya n dc o n t r o l l i n gt h e m a x i m u md e t o n a t i o nd o s ef o rp e rp r i m i n gc h a r g ed u r i n gt h eb l a s t i n go p e r a t i o n ,t h e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W a sc o n t r o l l e d . C o m b i n e dw i t ht h ea p p r o p r i a t eb l a s tb o r e h o l ea r r a n g e m e n t sa n dt h eo p t i m i z e db l a s t i n gn e t w o r k ,s u r f a c e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v e l o c i t yw a sc o n t r o l l e db e l o w2c m /s .T h er e s e a r c ho np e a k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v e l o c i t yw a sc a r r i e do u tb ym o n i t o r i n gt h eb r i c k c o n c r e t es t r u c t u r e .T h ep e a kv i b r a t i o nv e l o c i t yr e a c h e dam a x i m u mv a l u ea tt h er o o fo ft h eh o u s e , w h i c hi n d i c a t e dat o p - l e v e l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e f f e c to nt h et o ps t r u c t u r e . K e yw o r d s s h a l l o w l y - b u r i e d t u n n e l ;b l a s t i n ge x c a v a t i o n ;v i b r a t i o nc o n t r o l ;v i b r a t i o nm o n i t o r i n g 万方数据 爆破2 0 1 5 年9 月 目前,钻爆施工仍然是城市岩体隧道施工较为 经济方便的开挖方法。在城市中,爆破诱发的危害, 如振动、噪声、污染、飞石等,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 活甚至造成财产损失。其中,爆破振动对周围建 构 筑物和设施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 视⋯。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 B 6 7 2 2 - - 2 0 0 3 规定的 安全标准,对于软硬结合岩浅埋隧道的爆破施工,当 其下穿地表建筑物时,为了保障地面建筑物安全,必 须控制爆破振速,减小对建筑物的扰动。 目前已有学者对隧道爆破振动的控制技术开展 了许多研究杨新江通过在掏槽眼中间布辅助空眼 增加临空面、掏槽眼分段起爆减少最大段的装药量 的方法,取得了预定爆破控制效果旧J 。李俊祯等在 济南开元寺隧道浅理段开挖时采用多级复式楔形掏 槽,在孔外利用毫秒延时雷管实现了振动错峰,显著 降低了爆破振动峰值旧J 。张志和在长洪岭隧道浅 埋下穿城镇段采取小导洞爆破超前、扩挖层及预留 光爆层分区爆破的施工技术实现了减振爆破H ] 。 上述几种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是在与之相应的不同开 挖环境下适用的爆破方案。因青岛地铁3 号线太延 区间段隧道的开挖环境异常复杂,对爆破振动的控 制要求更为严格,爆破振动速度控制在2c m /s 以内 方可满足爆破安全允许振速;且根据前期青岛地铁 其他区间段采用类似爆破控制技术的现场爆破试 验,得到的爆破振动控制效果并非理想,施工工程量 和施工进度也不能保障。因此,在对该区段隧道施 工时需专项设计爆破振动控制方案。 I 工程概况 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 号线始于青岛火车站终至 青岛火车北站,全长2 4 .9k m ,全部为地下线,共设 2 2 个站点,全线采用钻爆法施工,沿线下穿、侧穿各 种类型的建 构 筑物多达9 5 处。不同的隧道区段 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相应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高 低不一。3 号线0 3 标段的太延区间浅埋段为最靠 近海岸段,较3 号线的其他区段下穿建筑物更多,道 路和居民密集,地下水丰富,建筑物基础底距区间隧 收稿日期2 0 1 5 0 7 1 4 作者简介王仁涛 1 9 8 9 一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工程地质稳 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 E - m a i l w r t a o 1 6 3 .t o m 。 通讯作者王成虎 1 9 7 8 一 ,男,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四室副 主任/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地应力测量及其在工程和 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E m a i l h u c h e n g w a n g 1 6 3 . t o m o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5 1 0 3 8 0 0 9 ;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面上项目 4 1 2 7 4 1 0 0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 务专项资助项目 Z D J 2 0 1 2 - 2 0 道顶开挖垂直距离仅为5 1 3m ,最小距离处为青 岛疗养区供应公司 如家快捷酒店太平角店 。如 家快捷酒店为砖混结构、毛条石基础,其基础底距区 间隧道顶开挖垂直距离仅为5m ,下穿隧道拱顶距 地面垂直距离为7 .4m 。下穿隧道里程段为斟 8 5 1 ~斛 8 9 8 ,该区段围岩等级V 级,洞身为中风 化花岗岩,洞顶以上至建筑物基础为强风化花岗岩, 地貌类型为剥蚀坡地和山前侵蚀堆积坡地,所处地 形变化不大,地下水丰富。 太延区间浅埋段下穿房屋段隧道基本采用单洞 单线方式,采用台阶法施工。炮眼利用率要求在 9 0 %以上;光面爆破炮眼残痕率在8 5 %以上;平均 线性超挖不大于7c m ,最大不超过1 0c m ,相邻两循 环炮眼台阶不大于1 0c m ,局部欠挖面积小于 0 .1i n 2 /m 2 ,最大欠挖小于5c m 。根据以上钻爆法 施工设计要求,上台阶每天计划循环进尺为 0 .7 5i n ,下台阶进尺为2i n 。台阶高度控制在3 .6i n 左右,台阶长度控制在5n l 左右。上台阶开挖面积 为1 61 T 1 2 ,为了降低单段起爆药量,上台阶分成8 个 分断面开挖;下台阶采用水平炮孔爆破开挖,掘进断 面积为1 7I n 2 ,分成2 个分断面开挖。开挖断面示意 图如图1 。 一 l I 图1 开挖断面示意图 单位m m F i g .1B l a s t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f o rt h e u p p e rb e n c h u n i t m m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3 期王仁涛,王成虎,江英豪,等青岛地铁太延区间爆破振动控制及影响评价 1 4 1 2 爆破参数设计 2 .1 上台阶钻爆设计 根据设计要求若采用斜眼掏槽方法,通过起爆 掏槽眼增加自由面,产生的振动速度会超过标准要 求;若采用直眼掏槽方法,可以在开挖断面上打一个 或多个不装药的空眼,作为辅助自由面,在掏槽眼起 爆后所产生的能量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空眼的自由 面泄放“ 引。经过前期施工的比较分析,在上台阶开 挖施工中采用中部布置大直径中空孔,中空孑L 周围 布置菱形掏槽眼的光面爆破方法。大直径中空直孔 直径为1 5 0m m ,炮眼直径4 2m m 。 爆破开挖时炮孑L 的深度对爆破产生的振动影响 较大“ j ,炮眼深度和循环进尺主要依据地表建筑物 允许爆破振动速度确定。根据先前其他区间段隧道 爆破施工状况,且为了降低爆破振动取炮眼深度为 0 .8 5m ,取循环进尺为0 .7 5m ,掏槽孔深度g x o .9 5m , 可将地表振动速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按炮眼布置的基本原则进行炮孔布置。1 掏槽 眼采用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中空孔周围布置掏槽 眼,掏槽眼的布置采用菱形布置,掏槽眼间距向外逐步 扩大,共1 6 个装药掏槽眼。2 周边眼本段隧道的围 岩为中硬岩和软岩,岩石松软,受到爆破扰动后引起隧 道变形会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轮廓悼J ,故对周边眼爆破 的要求严格。取炮眼间距E 3 5 0i n n l ,光面爆破周边 眼最小抵抗线W 与E 的关系应为E W ,周边眼密集 系数K K E /W 取0 .8 5 时爆破效果较好,取W 4 0 0m /n ,周边眼共设4 7 个。周边眼装药量根据眼距、 光爆层厚度、岩吞陛质、装药集中度和炸药种类等综合 考虑确定,结合减弱爆破振动的要求,取周边眼的装药 集中度为0 .1k g /m 。根据工程实际可操作性,实际取 单孔装药量为0 .1k g 。对于较硬围岩可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增加单孔装药量。3 辅助眼辅助眼大致采用 弧形布置,辅助眼孔间距取为4 0 0n f f l l ,排间距取为4 0 0 m m ,辅助眼共7 6 个。辅助眼的装药量一般受围岩情 况、炮眼间距、最小抵抗线影响,其单孔装药量根据式 1 计算 g 丁y - 厶 1 式中q 为辅助眼的单孔装药量,k g ;下为装药系数, 根据炮孔间排距及围岩性质,取丁 0 .2 ;y 为每米药 卷的炸药质量,对于直径为3 2m m 的乳化炸药,y 1k g /m ;L 为炮眼长度,辅助眼的炮眼深度为 0 .8 5m ,根据上式q 0 .2 1X0 .8 5 0 .1 7k g 。根 据工程实际操作和考虑到爆破振动影响,实际取q 0 .1 5 k g ,此值满足依据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确定的 围岩级别所对应的隧道爆破单位耗药量 铁路隧 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 Z 2 0 4 - - 2 0 0 8 。 一般认为,掏槽爆破时振动最大,掏槽眼最大单 段装药量0 .1k g ,爆心距建筑物基础底部最小距离 约为8m 。由振动验算公式 秽兰.Q 旦 2 秽 一‘V 3 IzJ R “ ‘ 、7 式中尺为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 ;Q 为炸药量 齐发爆破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k g ;V 为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的振动安全允许速度, c m /s ;K 、d 为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 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参照已有对K 、d 值选取的研究旧j ,由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为 中强风化花岗岩,爆破周围介质的不均匀性使得地 震波衰减差异较大,取K 、a 的值对应为2 0 0 、1 .6 5 。 带人式 2 得振速为1 .8 2c m /s ,爆破振动对地面建 筑物的振动小于2c m /s 。其他炮眼依据其相对应 的尺、K 、a 值对振动验算均满足爆破允许安全振速。 上台阶爆破参数表中,分别将起爆顺序、段号、 单孑L 装药量、总装药量、单段最大起爆药量列出,见 表1 。上台阶炮眼布置见图2 。 表1 上台阶爆破参数 T a b l e1 B l a s t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f o rt h eu p p e rb e n c h 万方数据 1 4 2爆破 2 0 1 5 年9 月 图2 上台阶炮眼布置 单位m m F i g .2L a y o u to ft h eb l a s th o l e si nt h eu p p e rb e n c h u n i t n u n 2 .2 下台阶钻爆设计 由于上台阶的爆破为下台阶增加了自由面,下 台阶爆破所产生的振动将会大大减弱。由先前其他 区间爆破经验,下台阶的炮眼深度可适当增大,循环 进尺为2m ,炮眼利用率一般要求不低于0 .8 5 ,故炮 眼深度在2 .2 ~2 .4m 之间。同一段起爆的炮眼数 也可适当增加,辅助眼每一段起爆2 个炮眼,周边眼 每一段起爆4 个炮眼。由于段数限制和断面面积较 大,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小爆破振动,将下台阶分 两次起爆在布置炮眼时分两个爆区I 和Ⅱ。 同上台阶炮眼布置遵循原则对下台阶炮眼进行 布置,下台阶炮眼的最小抵抗线应按式 3 计算 W 0 .4 1 .0 L 3 式中£为炮孔深度,m ;最小抵抗线W 0 .4 ~ 1 .0 L 0 .8 8 2 .4m ,为降低爆破震动对地面建筑 物的影响,形取0 .6m 。炮孔密集系数K 1 ,炮眼 孔距取E 0 .6m ,则炮眼排距W E /K 1 .0m 。 根据先前爆破经验取炸药单耗为O .7 7k g /m 3 。下 台阶爆破参数表,见表2 ,下台阶炮眼布置,如图3 所示。 表2 下台阶爆破参数 T a b l e2B l a s t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f o rt h el o w e rb e n c h 3 爆破振动监测 参考已有振动监测仪的现场合理布置经 验o l o , 1 11 ,本方案测试拟使用7 台U B O X 5 0 1 6 爆破振 动智能监测仪2 1 个传感器,分别在如家快捷酒店的 7 个楼层以垂直方式布置监测仪,对正下方穿过的 左线隧道 Z K 4 8 9 4 .2 9 一Z K 4 8 7 0 .2 8 进行振速 监测。在楼房的每层相同位置布置1 台仪器,其中 1 号仪器布置在楼房的第0 层 地下1 层 ,2 号仪 器布置在第1 层,3 号仪器布置在第2 层,4 号仪器 布置在第3 层,5 号仪器布置在第4 层,6 号仪器布置 在第5 层,7 号仪器布置在第6 层 楼顶 。爆心距建 筑物基础底部垂直距离约为8m ,垂直布置的监测点 所对应里程为Z K 8 7 7 .5 。具体布置见图4 。 大量的测试资料和工程实践表明,地面最大振 动速度与建筑结构破坏的相关性最好,所以目前广 泛采用最大振速作为结构安全的评定标准2 ’1 3J 。 对左线隧道里程段Z K 4 8 9 4 .2 9 ~Z K 4 8 7 0 .2 8 进 行爆破振动速度监测,振速取自每隔2 个循环进尺 里程所对应的振速峰值,振速峰值多出现自掏槽部 位的起爆,振速统计结果绘于图5 。该段里程所测 得振速均满足2c m /s 的爆破允许振速要求。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3 期王仁涛,王成虎,江英豪,等青岛地铁太延区间爆破振动控制及影响评价 1 4 3 f ∽ ● 吕 3 \ 蚓 蜷 髫 蝼 .5 0 0 10 1 1 闩。。 一鼍5 9 ∑11 。j \1 4。1 2 953 1 I 怍F 皿娶~.... o \q 垆 1 0 8 7 67 81 0 √ 6 。 // 3j 。。 ∥ o ≮。l o .1 0 ,3 5 1 1 0l ‘≥/ 口 n 图3 下台阶炮眼布置 单位m m F i g .3 L a v o u to ft h eb l a s th o l e si nt h el o w e rb e n c h u n i t m l n 阒W 矸矸 冈么二WWW 阒多二WWW 4 I W 钐I W虱 阒多二WWW 阒么二WWW - D 钐W I WW 6 F 5 F 4 F 3 F 2 F 1 F 囟监测仪 冒传感器 O F 图4 监测仪器布置方案 F i g .4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m o n i t o r i n gi n s t r u m e n t s 图5各楼层爆破振速随工作面里程推进变化规律 F i g ,5 L a wo ft h e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o fe a c hf l o o rw i t h t h ew o r k i n gf a c ea d v a n c i n g 通过监测现场爆破振动峰值,对于固定的各楼 层监测点,所测爆破振速随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呈现 出一定的规律特点 1 振动峰值速度呈现震荡变化的特点。工作 面处于测点的正下方时,各层所测的振动峰值并非 最大;当爆心离测点水平距离1 ~3m 时,所测的振 动峰值较大。推断是因该段隧道的埋深较浅,自此 特定深度处爆心发出的爆破振动波在工作面正上方 位因干涉效应形成了振动减弱区,而再距工作面几 米附近则因振动波干涉效应形成了振动加强区,导 致此类监测现象的存在。 2 由图5 可以看出,从第1 层到第6 层,振动 峰值速度波动变化,但均处于一较低范围。从第6 层到第7 层 楼顶 振动峰值速度突然增大,呈现建 筑物顶层振速放大效应。表明砖混结构建筑对爆破 振动速度的衰减作用不明显,爆破振动波能量在顶 层聚集,使顶层处振动速度较大。 4 讨论与结论 4 .1 讨论 对于此区段V 级围岩、中一强风化的花岗岩隧道 状况,需特别注意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的影响控制。 通过对已有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总结分析和尝试, 对于此浅埋区段特殊隧道状况,采用在掏槽设置大 直径中空孔的方式能有效控制掏槽眼起爆时的爆破 振动,大直径中空孔直眼掏槽能较普通直眼掏槽和 斜眼掏槽提供更大的自由面引,爆破控制的效果较 为理想。因掏槽眼的爆破振动对地表影响相对其他 炮眼更大5 | ,掏槽处单独起爆的振动得以控制,便 更易达到2c m / s 的爆破振速控制标准。 万方数据 1 4 4爆破2 0 1 5 年9 月 由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得出振动速度在砖} 昆结构 建筑物存在顶层振速放大效应的结论知,对于类似 砖混结构建筑物进行爆破安全允许振速监测时,不 仅应在地表处设置监测点还应同时注意对建筑顶部 进行监测,以免振速放大效应致使顶层爆破振动速 度超过安全允许标准,因监测死角造成安全隐患。 4 .2 结论 该爆破方案使得爆破振动速度可控制在2c m /s 内的现场爆破试验得到的结论如下 1 在浅埋隧道下穿建筑物爆破施工时,根据炮 眼利用率和降低装药量的要求,采用上台阶0 .7 5m 进尺、下台阶2 .0m 进尺的分步掘进方案是可行的, 既能有效地控制爆破地震效应,又能保证工程进度。 2 采用直眼菱形掏槽方法,上台阶中部打直径 为1 5 0m m 的大直径中空孔,可增加掏槽眼爆破时的 自由面,有效释放掏槽眼爆破时的能量,减小掏槽眼 的夹制作用,有效减弱掏槽眼爆破时产生的振动。 3 根据爆破振动监测知,振动峰值速度虽呈 现震荡变化特点,但亦可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其有振 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之分,爆破振动在砖混结构 建筑物存在顶层振速放大效应。这些现象应不予忽 视,做好多方位爆破振动监测,及时反馈、分析数据 信息,以便更好地保障地面建筑安全及施工安全。 针对青岛地铁太延区间浅埋段特殊隧道状况及 地表建筑结构的高爆破振速控制标准,设计的爆破 振动控制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爆破振速控制效果。对 于类似城市浅埋爆破开挖隧道该爆破控制技术可供 参照,以便更合理地指导隧道施工的安全高效施行。 [ 2 ] [ 2 ] [ 3 ] [ 3 ] 参考文献fR e f e r e n c e s 蒋培,段卫东,韩传伟.城市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施工 技术研究[ J ] .爆破,2 0 1 4 1 7 5 - 7 8 ,1 2 3 . J I A N GP e i ,D U A NW e i d o n g ,H A NC h u a n - w e i .B l a s t i n g e x c a v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o fs h a l l o wu r b a nt u n n e l s 『J ] .B i a s . t i n g ,2 0 1 4 1 7 5 - 7 8 ,1 2 3 . i nC h i n e s e 杨新江.下穿危房区和高楼群的浅埋隧道的控制爆破 技术[ J ] .铁道建筑,2 0 0 3 2 1 7 - 2 0 . Y A N GX i n - j i a n g .B l a s t i n gc o n t r o lt e c h n i q u e sa p p l i e di n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h a l l o wb u r i e dt u n n e lu n d e r n e a t ht h er e s i d e n c e sa tr i s ka n dh i 【g h r i s eb u i l d i n g s [ J ] .R a i l w a yE n g i n e e f i n g ,2 0 0 3 2 1 7 2 0 . i nC h i n e s e 李俊桢,杨年华,刘世波.城区浅埋隧道弱振动快速爆 破掘进技术[ J ]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 0 0 5 3 3 2 3 5 . L IJ u n z h e n ,Y A N GN i a n h u a ,L I US h i b o .V i b r a t i o n r e d u c i n ga n ds p e e d yd r i v a g ee x p l o s i v et e c h n i q u e sf o ra nu r 一 [ 4 ] [ 4 ] [ 5 ] [ 6 ] [ 6 ] [ 7 ] [ 7 ] [ 8 ] [ 8 ] [ 9 ] [ 9 ] [ 1 0 ] [ 1 2 ] [ 1 2 ] b a ns h a l l o wb u r i e dt u n n e l [ J ] .M o d e r nU r b a nT r a n s i t , 2 0 0 5 3 3 2 - 3 5 . i nC h i n e s e 张志和.浅埋隧道下穿城镇减震控制爆破施工技术 [ J ] .隧道建设,2 0 1 0 S 1 3 7 6 3 8 2 . Z H A N GZ h i h e .V i b r a t i o n r e d u c i n gb l a s t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 a p p l i e di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s h a l l o wt u n n e l sp a s s i n gu n d e r - n e a t ht o w na r e a s [ J ] .T u n n e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 ,2 0 1 0 s 1 3 7 6 - 3 8 2 . i nC h i n e s e 王海亮.工程爆破[ M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 0 0 8 8 3 一l o o . 石洪超,张继春,夏森林,等。层状围岩小净距隧道掏 槽爆破减震技术[ J ] .爆破,2 0 1 3 4 6 0 6 5 . S H IH o n g - c h a o ,Z H A N GJ i c h u n ,X I AS e n l i n ,e ta 1 .V i - b r a t i o nr e d u c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o fs m a l l - d i s t a n c et u n n e lc u t t i n gb l a s t i n gi ns t r a t i f o 硼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 [ J ] .B l a s t i n g , 2 0 1 3 4 6 0 - 6 5 . i nC h i n e s e 郗庆桃。隧道爆破震动控制技术[ J ] 。爆破,1 9 9 8 , 1 5 4 8 3 8 7 . X IQ i n g t a o .C o n t m lm e a s u r e sf o re x p l o s i v ev i b r a t i o ni n t u n n e l [ J ] .B l a s t i n g ,1 9 9 8 ,1 5 4 8 3 8 7 . i nC h i n e s e 王成虎,沙鹏,胡元芳,等.隧道围岩挤压变形问题 探究[ J ] .岩土力学,2 0 1 1 S 2 1 4 3 1 4 7 . W A N GC h e n g h u ,S H AP e n g ,H UY u a n f a n g ,e ta 1 .S t u d y o fs q u e e z i n gd e f o r m a t i o np r o b l e md u r i n gt u n n e l i n g [ J ] . R o c ka n dS o i lM e c h a n i c s ,2 0 11 S 2 1 4 3 1 4 7 . i nC h i . n e s e 吴子泉,王成虎,孙振波,等.采矿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与设计参数的应用研究[ J ] .矿冶工程,2 0 0 3 6 5 - 6 , 1 0 . W UZ i q u a n ,W A N GC h e n g h u ,S U NZ h e n b o ,e ta 1 .A p p l i e ds t u d y o ns a f e t yd i s t a n c ea n dd e s i g np a r a m e t a r so f 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i nm i n i n g [ J ] .M i n i n ga n d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3 6 5 6 ,1 0 . i nC h i n e s e B A OR u c a n g ,G A OT o n g w e i ,C H E NL i a n - j u n ,e ta 1 .A n a l y z i n go n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i nu r b a ns e c t i o no ft h el i a o - c h o wb a yc r o s s h a r b o u rt u n n e l [ C ] //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o f E n e r g e t i cM a t e r i a l sV o l Ⅷ.2 0 0 9 6 3 6 6 3 9 . W A N GH a i l i a n g ,X U EX i a n - b i n ,L IS h a o x i a n ,e ta 1 . M o d i f i c a t i o no fs u r f a c ev e l o c i t yc a l c u l a t i o nf o r m u l ai n t u n n e lb l a s t i n g [ C ] ∥I n tC o r do nM a n u f a c t u r i n gS c i e n c e 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T r a n sT e c hP u b l i c a t i o n sL t d ,S w i t z e r l a n d ,2 0 11 8 8 2 - 8 8 5 . 刘军,吴从师,高全臣.建筑结构对爆破震动的响 应预测[ J ] .爆炸与冲击,2 0 0 0 ,2 0 4 3 3 3 3 3 7 . L I UJ u n 。w UC o n g s h i ,G A OQ u a n - c h e n .Ar e s e a r c ho n p r e d i c t i n gs t r u e t u r a lr e s p o n s e st o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 [ J ] . E x p l o s i o na n dS h o c kW a v e s ,2 0 0 0 ,2 0 4 3 3 3 3 3 7 . i n C h i n e s e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3 期王仁涛,王成虎,江英豪,等青岛地铁太延区间爆破振动控制及影响评价 1 4 5 上接第1 2 7 页 由此可知,质点的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的方 向在爆破近区相互垂直,在中远区相同。 5 结论 1 验证了开挖隧道爆破荷载对相邻既有隧道 近区围岩质点振速峰值方向和拉应力峰值方向并不 是对应的观点。分析表明在邻近隧道中,爆破近区 质点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方向相互垂直,在距离 爆源较远的区域上质点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方向 相同。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2 对于单隧道和平行隧道爆破中的本洞爆 破,质点的振速峰值方向和拉应力峰值方向是相互 垂直的,石方向的振速峰值较大部位是与Y 方向的 拉应力峰值较大部位一致的。实际监测布点测振时 只需在边墙处设置一个监测X 方向的测振仪,在底 板处设置一个监测Y 方向的测振仪即可。 3 在邻近隧道中,对应于开挖一侧截面垂直 与水平向的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略大于未开挖一 侧,即存在空洞放大现象;对于远离爆源的区域,隧 道是否开挖对既有隧道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