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岩隧道爆破对本洞和邻洞围岩的扰动分析.pdf
第3 2 卷第3 期 爆破 V 0 1 .3 2N 。.3 2 0 1 5 年9 月B L A S T I N G S e p .2 0 1 5 d o i 1 0 .3 9 6 3 /j .i s s n .1 0 0 1 - 4 8 7 X .2 0 1 5 .0 3 .0 2 2 片岩隧道爆破对本洞和邻洞围岩的扰动分析水 李a 吴亮aa b 许锋8 ,熊祖0 ““ 武汉科技大学a .理学院.b .中铁港航一武汉科技大学爆破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 3 0 0 8 1 摘要隧道爆破扰动会引起本洞或邻近隧道的围岩振动和应力重分布,致使既有隧道的结构遭受破坏, 从而危及行车安全。为探究隧道开挖引起的截面围岩质点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的关系及其分布规律,结 合十白高速公路碳质片岩隧道爆破工程,运用L S .D Y N A 软件对连拱隧道掘进爆破和单隧道掘进爆破工况进 行了计算,探明了典型截面围岩质点振动峰值和动拉应力峰值分布特征,分析得出了在爆破近区隧道围岩质 点振速峰值方向和拉应力峰值方向之间相互垂直及其分布规律,在爆破中远区隧道围岩质点振速峰值方向 和拉应力峰值方向相同并在一定范围类存在比例关系,为隧道开挖过程中最佳测点布设提供理论依据,并能 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片岩隧道;爆破;爆破振动;数值计算 中图分类号T D 2 3 5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1 4 8 7 X 2 0 1 5 0 3 0 1 2 3 0 5 P e r t u r b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o fH o l ea n dA d j a c e n tT u n n e l 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I n d u c e db yS c h i s tT u n n e lB l a s t i n g L /F e n 9 8 ,W UL i a n 9 8 一,X UF e n 9 8 ,X I O N GZ u .z h a 0 8 6 a .C o l l e g eo fS c i e n c e ;b .B l a s t i n gT e c h n o l o g y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C R P C E W U S T , 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W u h a n4 3 0 0 8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t u n n e lb l a s t i n gd i s t u r b a n c ew i l lc a u s et h e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v i b r a t i o na n ds t r e s sr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t h e h o l eo rt h ea d j a c e n tt u n n e l ,a n dr e s u l t i n gi nt h ed e s t r u c t i o no ft h ee x i s t i n gt u n n e ls t r u c t u r e ,t h e ne n d a n g e r i n gt h es a f e t y o ft r a f f i c .I no r d e rt oe x p l o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n d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p a r t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n dt e n s i l e s t r e s so ft y p i c a ls e c t i o nc a u s e db yt u n n e le x c a v a t i o n ,i ti s ,b a s e do nc a r b o n a c e o u ss c h i s tt u n n e lb l a s t i n gp m j e c to fS h i b a i h i g h w a y ,a n dt h r o u g hc a l c u l a t i n gt h ee x c a v a t i o nb l a s t i n gc o n d i t i o n so fm u l t i - a r c ht u n n e la n ds i n d et u n n e lb yL S D Y - N A ,p r o v e dt h a t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o f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p a r t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n dd y n a m i cs t r e s so ft y p i c a l s e c t i o nd u r i n gt u n n e le x c a v a t i o n .I ta l s oi so b t a i n e di nt h ea r e an e a rb l a s t i n gt h a t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p a r t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p e a k a n ds t r e s sp e a ko ft u n n e l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i sp e r p e n d i c u l a rt oe a c ho t h e ra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f r o ma n a l y s i s ,m e a n t i m e ,i n t h ea r e af a rf r o mb l a s t i n gt h ed i r e c t i o no fp a r t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n ds t r e s sp e a ko ft u n n e ls u r r o u n d i n gr o c ki st h es a m e a n dh a v ep r o p o r t i o nr e l a t i o ni nc e r t a i nr a n g e ,w h i c hp r o v i d e s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f o rt h eb e s tl a y o u to fm e a s u r e m e n tp o i n t s 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t u n n e le x c a v a t i o n ,a n dr e f e r e n c ef o rt h es i m i l a rp r a c t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 K e yw o r d s s c h i s tt u n n e l ;b l a s t i n g ;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 ;n u m e r i c a lc a l c u l a t i o n 收稿日期2 0 1 5 0 6 1 1 作者简介李凤 1 9 9 0 一 ,女,硕士研究生,从事的岩石、结构动力 学研究, E m a i l f e n g l i p a o p a o 1 6 3 .c o r n 。 通讯作者吴亮 1 9 8 0 一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爆破与 岩石动力学、工程力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E - m a i l l i a n g w u l 9 8 0 a l i y u n .c o r n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1 0 0 4 0 7 9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 项目 Z 2 0 0 5 1 1 0 0 3 1 背景 近年来,地下空间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利用,交通 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平行、交叉小间距隧 道工程逐渐增多。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制约,两隧道 万方数据 爆破 2 0 1 5 年9 月 距离往往设计的很小,甚至远小于规范限定的最小 设计距离。新建隧道施工所引起的爆破振动以及围 岩应力重分布可能致使隧道围岩与衬砌结构发生变 形甚至损坏⋯。而对于中硬岩以上围岩隧道,爆破 振动影响较大,如国内流潭隧道、湘渝线柴家坡隧 道、大沙线枫林隧道和宁波招宝山公路隧道等工程 在线间距较近的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出现衬砌开 裂、剥落等危及行车安全和造成新建隧道塌方事故 等现象旧J 。因此,为了保证隧道开挖的顺利施工和 既有隧道的安全,对隧道掘进爆破动力扰动引起的 本洞围岩振动和邻近隧道结构的振动规律进行分析 是十分必要的。 结合十白高速公路隧道开挖工程,采用动力有 限元软件L S D Y N A ,建立了三维模型,计算了单隧 道爆破和开挖隧道与既有隧道平行两种工况,分析 了隧道围岩的质点振动速度分布、衰减规律以及动 应力分布特征。 2 工程实例背景与爆破参数 十白高速 湖北十堰至陕西白河 宋家湾隧道 位于十堰市郧县鲍峡镇宋家湾村境内,为连拱短隧 洞,轴线方向约2 6 0 。,呈近东西向展布,里程桩号 K 4 0 3 3 4 一K 4 0 6 3 2 ,全长2 9 8m ,最大埋深约 4 7m ,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 0 .2 5m ,净高5 .0m ,十堰 端洞门为台阶式,白河端洞门为削竹式。隧道区址 属构造剥蚀丘陵,植被较发育,地表水系不发育,对 隧道施工影响不大。Ⅳ级围岩2 0 0m ,占6 7 .1 %,围 岩为中风化片岩,变晶结构,片状构造,节理裂隙较 发育,岩体较破碎,稳定性较差。Ⅳ级围岩主洞采用 上下台阶爆破开挖法,每次爆破循环进尺1 .5m 。 上台阶断面面积5 3 .5 5m 2 ,1 0 2 个炮孔,光面爆破; 下台阶断面面积为2 4 .9 5m 2 ,共2 7 个炮孔,普通方 法爆破,炮孔布置图见图1 。 图1主洞上断面炮孔布置示意图 单位c m F i g .1A r r a n g e m e n to fb l a s th o l ea tt h e m a i nh o l es e c t i o n u n i t c m 3 计算模型与参数 3 .1 计算模型 考虑开挖隧道位于既有隧道右边的情况以及单 隧道开挖的情况,计算模型采用三维模型。 在三维模型建模时,将开挖隧道纵向作为z 轴, 且彳轴经过隧道拱心,Y 轴垂直于地表。模型各个 边界设置为无反射边界,隧道已开挖区设为自由边 界,计算模型取为1 0 0m 1 0 0m 1 0 0m ,计算模 型中隧道中心距各个边界距离为5 0m 。 开挖隧道与既有隧道水平平行,加载区位于模型 中部,选用三维实体单元类型为8 节点的S O L I D l 6 。 单元总数为7 7 3 2 8 ,节点数为8 4 4 6 0 ,模型网格见图2 。 图2 连拱隧道计算模型 F i g .2 C a l c u l a t i o nm o d e lo fm u l t i a r c ht u n n e l 单隧道的计算模型尺寸与前面相同,同样采用 8 节点的S O L I D l 6 4 三维实体单元,单元总数为 1 4 2 5 8 7 ,节点数为1 5 1 8 2 3 ,模型网格见图3 。 图3 单隧道计算模型 F i g .3 C a l c u l a t i o nm o d e lo fs i n g l et u n n e l 计算中围岩片岩物理力学参数密度2 6 0 0k g /m s , 内聚力0 .5M P a ,摩擦角3 0 。,泊松比0 .3 3 ,计算中采用 D P 模型。 3 .2 爆破载荷及阻尼系数 根据爆破对岩体的破坏和影响的不同,爆破作用 范围可分为岩石粉碎区,产生裂隙破坏区和只发生弹 性振动区J 。在进行隧道施工时,为了保证隧道的安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3 期 李凤,吴亮,许锋,等片岩隧道爆破对本洞和邻洞围岩的扰动分析 全,隧道围岩处于弹性振动状态。在建立隧道掘进爆 破的振动模型时假设M j 一是爆破产生的荷载以动应 力形式均布作用在隧道周壁,作用方向为法线方向; 二是隧道周壁处于爆破作用远区,不会造成围岩破 坏;三是爆破振动荷载简化为三角形荷载。 在对隧道爆破进行数值模拟时,载荷峰值的确 定方法有两种J 一是根据炸药爆轰计算出炮孑L 压 力,再将爆炸荷载直接加载于炮孔壁上;二是运用经 验公式,按照三角形脉冲波在开挖边界上施加通过 计算得到的动载荷峰值。考虑到掏槽爆破产生的振 动强度最大帕j ,通过计算确定爆破荷载为1 4M P a 。 在运用L S D Y N A 有限元软件进行爆破振动效应 模拟时,为了准确的模拟岩体受动荷载时能量的衰减 过程,动力响应分析需要引入瑞利阻尼参数。采用试 算的方法将试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再根 据比较的结果反复调整参数值得到适合的瑞利阻尼 参数,经试算,阻尼参数确定为d 0 .4 ,届 0 .0 0 0 3 。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4 .1 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比较 对于十白高速隧道,在进行爆破施工过程中对 隧道的边墙进行了振速的测量,测量的数据下表1 所示。 n 朋P a x 方向 a xd i r e c t i o n 表1实测隧道边墙质点振速峰值 T a b l e1T h em e a s u r e m e n to fp a r t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 p e a ka tt u n n e lw a l l 爆心实测质点振速峰值/ 咖s “ 计算质点振速峰影 c m s “ 距/m 水平E 垂直E 水平K 垂直E 在按照上节所述模型模拟计算后,取隧道边墙 质点的振动速度峰值,其值如图4 所示,距隧道掌子 面1 0m 处的质点振动波形图如图5 所示。 4 6 81 01 二1 41 61 82 02 22 42 6 2 83 03 23 4 距离/m 图4 边墙质点振动峰值随距离衰减变化曲线 F i g .4 C u r v eo fs i d ew a l lv i b r a t i o np e a k a t t e n u a f i o nw i t hd i s t a n c e 图5 隧道边墙质点振动时程曲线z 1 0m F i g .5 V i b r a t i o nt i m eh i s t o r yc u r v ea tt u n n e lw a l l z 1 0m 由图4 可知,在爆源近区,单隧道边墙围岩质点 振动峰值在z 与Y 方向较大,随距离的增加,z 与Y 方向质点振动峰值衰减很快,而z 方向的质点振速 峰值衰减较慢,在距离爆源8m 以后,。方向质点振 动峰值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经过回归分析,可知在 距掌子面1 5m 截面上的边墙处质点的个方向的振 速峰值如表1 所示。比较发现,计算结果和实测数 据之间的误差较小,说明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参数 是正确合理的。 4 .2 单隧道振速与动应力分析 先分析单隧道开挖时截面上振速峰值的分布情 况,图6 为距掌子面1 0m 的截面上x 、Y 、Z - 方向的质 n t i l e c z 方向 e zd i r e c t i o n 点振动速度,由于z 方向的振动速度对隧道的安全 影响小于其他两个方向,所以主要分析菇、Y 方向的 振速峰值。计算表明,z 方向振速峰值较大区域主 要分布在边墙处,Y 方向振速峰值较大区域主要分 布在拱顶和底板处。 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所以 分析时主要研究其拉应力峰值。对于单隧道开挖时 距掌子面1 0m 截面上戈,Y 方向的拉应力分布如图7 所示,茗方向拉应力峰值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拱顶 和底板处,Y 方向拉应力峰值较大区域主要分布在 两边墙处。 万方数据 1 2 6爆破2 0 1 5 年9 月 剧6单隧道政血振速峰笸分矾j 1 01 1 1 F i g .6 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s i n g l e t u n n e ls e c t i o n z 1 0m 结合质点振速峰值分布图和拉应力峰值分布图 可知,由于隧道围岩质点的振动而引起隧道在该方 向的变形,由于变形协调性而使该质点在垂直于该 方向的拉应力较大,即应力峰值和振速峰值的方向 是相互垂直的,戈方向振速峰值大的部位Y 方向的 0 .2 4 x T y 向 图7 单隧道截面应力峰值分布 1 0m F i g .7L a y o u to fs t r e s sp e a ka ts i n g l e t u n n e ls e c t i o n z 1 0m 1 应力峰值较大。 4 .3 平行隧道本洞振速与动应力分析 由图8 、图9 可知,本洞距掌子面1 0m 截面的 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分布情况和相应的规律与单 隧道的规律相同。 r 方向,,方向 二方向 图8 平行隧道本洞振速峰值分布 z 1 0m F i g .8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n e w t u n n e lo fp a r a l l e lt u n n e l z 1 0m 由以上分析可知,隧道爆破时质点的振动速度 和质点所受的应力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监测隧道 爆破围岩的安全时,可以通过监测危险点的振速来 监测隧道的安全。隧道的顶拱和底板的振速峰值和 拉应力峰值接近,所以在监测隧道围岩质点振速时 可分别在底板和边墙处布置测点。由振速峰值和应 力峰值的关系,可以减少测点数量,只需在边墙处设 置一个监测茄方向的测振仪,在底板处设置一个监 测Y 方向的测振仪即可。 图9 平行隧道本洞拉应力峰值分布 z 1 0m F i g .9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n e wt u n n e lo f p a r a l l e lt u n n e l z 1 0m 4 .4 邻近隧道围岩振速与动应力分析 如图1 0 、图1 1 所示为邻近隧道z 0m 截面振 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分布图,计算表明,在彳 0I l l 截面各方向的振速峰值较大值主要分布在迎爆侧, 并逐渐沿围岩向左衰减,算方向质点振速峰值最大, 这主要是爆炸冲击荷载主要以纵波向左传播,正入 射到边墙和拱顶之间,其振速峰值最大,在自由面形 成面波并发生绕射向左传播。 x 方向 y Y 向 z 方向x 方向 y T Y 向 图1 0 邻近隧道围岩振速峰值分布 0m F i g .1 0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a d j a c e n tt u n n e l z 0m 、 为了减小隧道开挖时引起相邻隧道的围岩与混 凝土中隔墩破坏,对开挖隧道侧的导洞进行了防护, 同时混凝土中隔墩与开挖区的导洞也起到了隔震作 用,但开挖隧道爆破冲击荷载主要从混凝土中隔墩 图1 1 邻近隧道围岩拉应力峰值分布 Om F i g .1 1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a d j a c e n tt u n n e l z 0m 上部围岩传递到相邻隧道,所以在迎爆侧墙拱连接 部位振速最大。同时该截面迎爆侧的拉应力峰值明 显大于背爆侧的拉应力峰值,因此,需要加强对迎爆 侧的支护。由于边界的影响,在隧道底部处也出现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3 期李凤,吴亮,许锋,等片岩隧道爆破对本洞和邻洞围岩的扰动分析 了比较大的拉应力峰值。由质点的拉应力峰值分布 图和振速峰值分布图可知,振速峰值方向和拉应力 峰值方向并没有如同本洞和单隧道开挖的互相垂直 的关系,主要是爆炸冲击荷载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 开挖一侧的轴向坐标为正值,未开挖一侧的轴 向坐标为负值。邻洞彳 1 0I n 和石 一1 01 1 3 两截面 的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分布情况如图1 2 ~图1 5 图1 2 邻近隧道围岩振速峰值分布 Z 一1 0n 1 F i g .12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a d j a c e n t t u n n e l 一1 0m 所示,对比可知,除迎爆侧Y 方向的拉应力峰值和戈 方向的振速峰值外,对应于开挖一侧截面的振速峰 值和拉应力峰值略大于未开挖一侧的。由此可知, 对于远离爆源的区域,隧道是否开挖对既有隧道基 本没有影响,但距离爆破爆源一定位置上开挖隧道 存在空洞效应,即振速放大效应,见文献[ 6 ,7 ] 。 J 方向 ’方‘川二方向 图1 4 邻近隧道围岩振速峰值分布 z 1 0m F i g .1 4 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a d j a c e n t t u n n e l 1 0i n 当以爆炸冲击波正入射到以一物体表面时,根 据爆炸力学和弹性纵波理论有如下关系 o r p c v 1 式中o r 为介质质点的正应力;J p 为介质的密度; c 为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口为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 在邻洞迎爆侧z 0I l l 截面墙拱中间,爆破冲击 荷载是正入射的,在该质点上戈方向的振速峰值E 为2 .0 1c m /s ,Y 方向的拉应力峰值o r ,为0 .4 2M P a , 石方向的拉应力峰值o r 为0M P a ,故近区的质点振 x 7 i 向y y 向 虱1 3 邻近隧道围岩拉应力峰值分布z 一1 0i n F i g .13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a d j a c e n t t u n n e l o 一1 0m _ 方向1 ,J J 向 图1 5 邻近隧道围岩拉应力峰值分布z 1 0m F i g .1 5L a y o u to f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ta d j a c e n t t u n n e l 1 0m 速峰值与拉应力峰值方向并不相同,根据式 1 ,由 以上数据拟合可得 o r , 5 .9 6 p c v , 2 在邻洞迎爆侧墙拱中间的中远区,质点振速峰 值方向和拉应力峰值方向相同,其取值如表2 所示, 经过拟合,可以得到 o r , 0 .6 6 2 4 p C V , 3 式中c 3 6 0 0m /s ;p 2 6 0 0k g /m 3 。 表2 邻洞迎爆侧墙拱之间质点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分布 T a b l e2L a y o u to fp a r t i c l ev i b r a t i o np e a ka n dt e n s i l es t r e s sp e a l ‘b e t w e e nw a l la n dv a u l to fa d j a c e n th o l eb l a s ts i d e 轴向坐枥y m - 3 4 2 4 1 6 1 086 V x / e m s 一1 0 .2 2 0 .3 10 .4 40 .5 90 .6 70 .9 2 0 V y / e m s 一1 0 .1 9 0 .3 70 .8 31 .3 11 .4 41 .5 1 0 S x /M P a 0 .0 2 10 .0 3 50 .0 4 60 .0 6 80 .0 9 10 .1 2 4 兰么塑堡Q Q 兰Q Q 堑Q Q 墨Q Q 塑Q 鱼Q Q 兰 轴向坐彬m 681 01 6 2 43 4 E / e m s “ 1 .6 21 .3 31 .1 1o .5 6o .3 1o .1 8 0 v , / e m s 。1 1 .9 51 .9 01 .7 61 .1 60 .5 30 .2 2 0 | s ,/M P a 0 .1 2 30 .0 9 00 .0 8 00 .0 5 00 .0 3 00 .1 9 0 S J M P a 0 .1 4 60 .1 1 70 .0 9 90 .0 7 00 .0 4 60 .0 2 0 下转第1 4 5 页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3 期王仁涛,王成虎,江英豪,等青岛地铁太延区间爆破振动控制及影响评价 1 4 5 上接第1 2 7 页 由此可知,质点的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的方 向在爆破近区相互垂直,在中远区相同。 5 结论 1 验证了开挖隧道爆破荷载对相邻既有隧道 近区围岩质点振速峰值方向和拉应力峰值方向并不 是对应的观点。分析表明在邻近隧道中,爆破近区 质点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方向相互垂直,在距离 爆源较远的区域上质点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方向 相同。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2 对于单隧道和平行隧道爆破中的本洞爆 破,质点的振速峰值方向和拉应力峰值方向是相互 垂直的,石方向的振速峰值较大部位是与Y 方向的 拉应力峰值较大部位一致的。实际监测布点测振时 只需在边墙处设置一个监测X 方向的测振仪,在底 板处设置一个监测Y 方向的测振仪即可。 3 在邻近隧道中,对应于开挖一侧截面垂直 与水平向的振速峰值和拉应力峰值略大于未开挖一 侧,即存在空洞放大现象;对于远离爆源的区域,隧 道是否开挖对既有隧道影响不明显。 [ 2 ] [ 2 ]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王明年,潘晓马,张成满,等.邻近隧道爆破振动响应 研究[ J ] .岩土力学,2 0 0 4 ,2 5 3 4 1 2 4 1 4 . W A N GM i n g n i a n ,P A NX i a o - m a ,Z H A N GC h e n g m a n ,e t a 1 .S t u d yo f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i n f l u e n c eo nC l O S e s p a c e d t u n n e l [ J ] .R o c ka n dS o i lM e c h a n i c s ,2 0 0 4 ,2 5 3 4 1 2 4 1 4 . i nC h i n e s e 钟建辉.邻近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分 析[ D ] .天津天津大学,2 0 0 5 . Z H O N GJ i a n .h u i .N u m e r i c a la n a l y s i so ni n f l u e n c eo fb i a s 一 [ 3 ] [ 3 ] [ 4 ] [ 4 ] [ 5 ] [ 6 ] [ 6 ] [ 7 ] [ 7 ] t i n gf r o me x c a v a t i o no fan e wt u n n e lo ne x i s t e dt u n n e l [ D ] .T i a n j i n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5 . i nC h i n e s e 陶颂林.凿岩爆破[ M ]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 9 8 6 1 2 1 1 2 2 . T A OS o n g - l i n .R o c kb l a s t i n g [ M ] .B e r i n g M e t a l l u r g i c a l I n d u s t r yP r r s s ,1 9 8 6 1 2 1 1 2 2 . i nC h i n e s e 曹孝军,张继春,吕和林,等.浅埋隧道掘进爆破地表 振动效应数值模拟[ J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 0 0 6 , 4 1 6 6 8 0 6 8 4 . C A OX i a o - j u n ,Z H A N GJ i c h u n ,L VH e l i n ,e ta 1 .N u m e r i - c a ls i m u l a t i o no fg r o u n dv i b r a t i o ne f f e c ti ns h a l l o wt u n n e l i n gb l a s t i n g [ J ] .J o u r n a lo fS o u t h w e s tJ i a o t o n gU n i v e r s i t y ,2 0 0 6 ,4 1 6 6 8 0 6 8 4 . i nC h i n e s e P R E E C EDS .T H O R N EBJ .As t u d yo fd e t o n a t i o nt i m i n g a n d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u s i n g3 - Df i n i t ee l e m e n tt e c h n i q u e sa n d ad a m a g ec o n s t i t u t i v em o d e l [ C ] ∥MR o c k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 b yB l a s t i n g .R o t t e r d a m AAB a l k e m a ,1 9 9 6 1 4 7 1 5 6 . 张继春,曹孝军,郑爽英,等.浅埋隧道掘进爆破的地 表震动效应试验研究[ J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 0 0 5 ,2 4 2 2 4 1 5 8 - 4 1 6 3 . Z H A N GJ i c h u n ,C A OX i a o - j u n ,Z H E N GS h u a n g y i n g ,e t a 1 .E x p e r i m e n t a ls t u d yo nv i b r a t i o ne f f e c t s o fg r o u n dd u e t os h a l l o wt u n n e lb l a s t i n g [ J ] .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R o c k M e c h a n i c s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5 ,2 4 2 2 4 1 5 8 4 1 6 3 . i nC h i n e s e 吴亮,钟冬望.不同布置条件下邻近隧道掘进爆破 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 J ] .煤炭学报,2 0 0 9 ,3 4 1 0 1 3 3 9 1 3 4 3 . W UL i a n g ,Z H O N GD o n g w a n g .E f f e c to ft u n n e l i n gb i a s - t i n go nt h ee x i s t i n ga d j a c e n tt u n n e lu n d e rd i f f e r e n tc o n d i - t i o n [ J ] .J o u r n a lo fC h i n aC o a lS o c i e t y ,2 0 0 9 ,3 4 1 0 1 3 3 9 1 3 4 3 . i nC h i n e s e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