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压力电测法综述.pdf
第3 2 卷第2 期 2 0 1 5 年6 月 爆破 B L A S T I N G V o l _ 3 2N o .2 J u n .2 0 1 5 d o i 1 0 .3 9 6 3 /j .i s s n .1 0 0 1 4 8 7 X .2 0 1 5 .0 2 .0 0 7 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压力电测法综述 李丽萍1 ,孔德仁1 ,苏建军2 1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 1 0 0 9 4 ;2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西安7 1 0 0 6 5 摘要从发展过程、主要技术手段、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四个方面对典型的两种冲击波电测法 引线测试 法和存储测试法 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点探讨了冲击波压力电测法自身低频特性不足、传感器系统校准、 寄生效应、冲击波比冲量计算等存在的问题。针对电缆线、温度、机械冲击3 种主要的寄生效应引起的信号 失真进行了定量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引起的寄生输出分别为1 0~1 0 ~M P a 、1 0 ~~1 0 ~M P a 、1 0 6 ~ 1 0w /m 2 的量级;针对3 组典型实测数据干扰源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对现有方法的改进及新研究方向进行 展望。 关键词冲击波超压;引线测试法;存储测试法;毁伤工况 中图分类号7 1 1 J 4 1 0 .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 4 8 7 X 2 0 1 5 0 2 0 0 3 9 0 8 R e v i e wo nE l e c t r o m e t r i cT e s tM e t h o do fS h o c k w a v e P r e s s u r eo nD a m a g eC o n d i t i o n L /L i - p i n 9 1 ,K O N GD e 一彤总1 ,S UJ i a n - j u n 2 1 .S c h o o lo fM e c h a n i c a lE n g i n e e r i n g ,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N a n j i n g2 1 0 0 9 4 ,C h i n a ;2 .X i7 a nM o d e mC h e m i s t r yR 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X i 7 a n7 1 0 0 6 5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F o u ra s p e c t so np r o b eo v e r p r e s s u r em e a s u r e m e n ta n ds t o r e do v e r p r e s s u r em e a s u r e m e n tm e t h o ds y s t e m w e r ei n t r o d u c e d ,s u c ha s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p r o c e s s ,m a i nt e c h n i c a lm e a n s ,a d v a n t a g e sa n dd i s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t h ea p p l i c a t i o ns c o p e .T h es h o r t a g eo fe l e c t r o m e t r i ct e s t m e t h o dw a s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p r e s e n t e d ,i n c l u d i n gd y n a m i cp e r f o r m a n c ea n dc a l i b r a t i o n so fm e a s u r e m e n ts y s t e m ,p a r a s i t i ce f f e c t sa n dc a l c u l a t i o no fi m p u l s eo fp o s i t i v eb l a s tw a v e p h a s e .T h ee r r o r sc a u s e db y3m a j o rp a r a s i t i ce f f e c t s ,i n c l u d i n gt h ec a b l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m e c h a n i c a li m p a c t ,w e r ec a r - r i e do u tt ov a l i d a t et h eq u a n t i t a t i v eo fd i s t o r t i o n .R e s u l t ss h o wt h a tt h es p u r i o u so u t p u tr e a c h e dt h eo r d e r so f1 0 ~~ 1 0 一M P a ,1 0 ~~1 0 ~M P a ,1 0 6 1 0 7W /m 2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i n t e r f e r e n c es o u r c eo ft h r e eg r o u p so f t y p i c a le x p e r i m e n t a ld a t aw a si n v e s t i g a t e d .F u r t h e r m o r e ,t h ei m p r o v e dm e t h o d sa n dn e wr e s e a r c hf i e l d sw e r ep r o p o s e d . K e yw o r d s s h o c kw a v eo v e r p r e s s u r e ;p r o b eo v e r p r e s s u r em e a s u r e m e n t ;s t o r e do v e r p r e s s u r em e a s u r e m e n t ; d a m a g ec o n d i t i o n 收稿日期2 0 1 5 0 2 1 6 作者简介李丽萍 1 9 8 7 一 ,女,江苏淮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毁伤工况参数精密测量方面的研究, E m a i l l i l i p i n g u p 1 6 3 .c o m 。 通讯作者孔德仁 1 9 6 4 一 ,男,江苏泰州人,教授,主要从事兵器动 态参量测试技术、新型传感器研制、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 研究, E m a i l d e r e n k o n g n j s i n a .e o m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1 3 7 2 1 4 3 ;国防军工技术基础“十二 五”第三批计量项目 J 0 9 2 0 1 3 1 3 0 0 3 温压弹、云爆弹等弹药在大气环境中爆炸时,极 短时间内释放出高温、高压火球,此火球由爆炸产物 组成并且急剧、迅速的朝周围空间膨胀,形成了极强 的爆炸冲击波J 。爆炸冲击波可以毁伤人员,飞 机、舰艇、装甲车等各种军事目标以及民用建筑,作 用范围大、破坏力强,在武器威力设计中占有重要地 位。爆炸冲击波毁伤效果的评价参数主要包括超压 万方数据 爆破 2 0 1 5 年6 月 峰值、正压作用时间和比冲量,大量理论及实验证明 冲击波对目标毁伤以超压伤害为主_ 2 4 一。由于冲击 波压力电测法可以获得冲击波压力随时问的变化规 律、由测得曲线即可获取冲击波超压,通过对冲击波 压力信号深入分析,可获得冲击波载荷的频率特性 从而为目标毁伤提供进一步指导等优点,电测法在 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超压测试领域使用广泛,并 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冲击波压力电测法主要包括引线电测法和存储 测试法,常用于冲击波压力电测法的传感器主要有 压电型压力传感器和压阻型压力传感器两大类。压 阻型压力传感器的零频及低频特性较好,但是其易 受温度影响,而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由于较好的动态 特性而广泛用于毁伤工况下冲击波压力的测 量”’6 。。然而由于毁伤工况条件下高温、振动、机械 冲击、电磁场、强闪光等极端条件,必然导致传感器 的寄生输出及寄生效应影响的问题“ t 8J ,此外工程 中使用电标定的传感器测量冲击波信号必然引入动 态测量误差一j ,这些因素都极大限制了冲击波压力 电测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压力测试已经 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关注‘10 1 1 1 j 。1 9 8 1 年美国陆军 试验与鉴定司令部试验操作规程中规定了有关空气 冲击波超压电测方法的基本组成及测试要求,奥地 利研制的A V L S W R 型冲击波记录器并提出存储测 试方法,实现了技术和方法的突破;上世纪八十年国 内中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等对冲击波超压存储测 试系统都开始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2 I ,然而 随着研究和使用的深入,冲击波电测法应用在毁伤 工况冲击波压力测试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1 瓦1 4J 。 因此针对毁伤工况下冲击波压力测试曲线畸变导致 冲击波超压及比冲量判读困难及测试方法本身等的 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冲击波压力电测法测试与计量 的方法,分析了引线电测法和存储测试法的优缺点 及使用范围,重点对毁伤工况冲击波压力电测法存 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电缆线引起的信号 衰减、温度影响、机械冲击影响进行了定量实验验 证,并针对3 组典型实测数据的干扰源进行定性分 析,以期对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测试起到借鉴作 用,并对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清晰的方向和知识 背景。 1 引线测试法 1 .1 引线测试法的原理与发展 引线测试法是将压力传感器置于爆炸测试现 场,前置适配器、数据采集及分析仪等设备置于远离 现场的掩体内。冲击波压力作用于传感器,其产生 电信号通过长导线传输到前置适配器,前置适配器 对其进行转换和放大后由数据采集系统存储记录, 通过相关软件对压力数据分析处理。典型冲击波引 线电测法系统组成如图1 所示。 测试用传感器1 。。。。。。。。。。。。。_ _ _ ●_ _ - _ _ _ _ _ _ - 。- 。- 。。一 I ...................L .............一 测试用传感器n 信号l 电缆线I 数据r .1 里 望垂用鍪堍 图1典型冲击波引线电测法系统组成示意图 F i g .1 E l e c t r i c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o fs h o c k w a v ep r e s s u r e 冲击波超压测试随世界主要军事大国武器研发 的发展而开始。从国内外文献及大量实验数据分 析,T N T 爆炸冲击波参数的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差 异都较大,有的甚至相差两倍以上。15 I 。常用冲击波 超压计算公式,大都是在一定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总 结出的经验公式,然而试验条件的局限性和测试数 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各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因此 准确地进行冲击波超压测试尤其重要。 由于冲击波频带极宽,这就要求测试系统也有 较宽的频带。最初我国采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动 态应变仪及示波器组成的测试系统进行冲击波测 试,但是由于受这种系统频带的限制,导致测试结果 严重失真。1 9 8 1 年朱吾龙提出采用压电晶体压力 传感器进行冲击波测量系统,冲击波超压测量系统 工作频带有所提高,但未考虑传感器的减振和电缆 噪声的问题6 I 。由于压阻型压力传感器的零频及 低频特性较好,后来有单位用其进行冲击波测试,但 实验发现压阻型压力传感器易受温度影响,而爆炸 冲击波测试往往都伴随高温、高压的环境,因此不宜 采用。受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影响,至今为止,毁伤工 况下冲击波压力的实际测量中广泛应用的仍然是有 较好的动态特性压电式压力传感器。 1 9 8 1 年美国陆军试验与鉴定司令部试验操作 规程中空气冲击波超压的电测方法中阐述了冲击波 超压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测试要求。规定在每种 距离上,测算得的冲击波超压值△p 与其期望值 E 卸 相比较,标准偏差小于3 0 - i 盯i 为相应距离上 超压值的均方根差 则该数据有效。IS o c h e t 等通 过实验测得不同当量的T N T 、P E T N 和A N F O 三种炸 药的超压、持续时间和比冲量值。2o ;RKW h a r t o n 和 SAF o r m b y 分别对固相炸药不同距离处冲击波进行 了相关测试,获得了冲击波曲线Ⅲ’憾j 。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2 期李丽萍,孔德仁,苏建军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压力电测法综述 4 l 熊祖钊提出了用于F A E 战斗部野外静爆压力场 测试的自由场冲击波压力测试系统的配置、校准、安 装以及信号的处理等引,但组件的测试系统精度不 高、系统环境适应性、测试信号自动化处理能力较差。 余勇和赵永涛等采用引线测试法得到某型号温 压弹和T N T 炸弹在各个点的超压值。2 0 ’2 1o ;王建灵采 用引线测试法对不同装药的T N T 、P B X 和H e x e l 进 行了空中爆炸参数测试,测得冲击波波形为分析三 种炸药的冲击波峰值规律提供大量可靠数据’2 2 I 。 可见,引线电测法在各种弹药试验、定型及验收阶段 都是获取其冲击波参数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大量 实验及研究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有时存在较大差 异,或者某些现象无法理论解释,因此引线测试法还 有待完善。 1 .2 引线测试法的优点和不足 引线电测法的优点是能够完整记录冲击波的传 播过程、捕捉到冲击波压力的变化过程、反映压力场 的分布情况,通过对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还可获 取冲击波压力的超压值、正压作用时间及比冲量等 参数,因此在实际毁伤工况冲击波压力测试中仍广 泛使用。但不可避免存在不足 1 压力传感器到测试仪器之间的模拟信号需 要由低噪声长电缆进行传输,当冲击波作用于电缆 时,会产生“电缆效应”,并且将由此而产生的虚假 信号叠加在被测信号上将引起额外的干扰信号。 2 冲击波实验现场高温、高压、高机械冲击波 的恶劣环境,一方面给传感器测试系统带来高热冲 击和高机械冲击,另一方面也给传感器安装底座带 来机械振动,从而给测试结果带来寄生输出。 3 测量系统的各组成仪器的校准标定繁琐, 且实验室校准环境与实验现场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使用引线电测法进行毁伤工况冲击波测试时必须重 新进行现场校准,这就导致测量时的安装和联调费 时费力,实验成本较高。 4 测量系统的组成设备多、成本高、体积庞大 繁琐、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不 足,并且受野外试验条件的制约程度高,准备实验的 工作量较大。因此引线电测法还需要进一步针对以 上不足开展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毁伤工况冲击波 压力测试工作。 2 存储测试法 2 .1 存储测试法的原理与发展 存储测试法是将传感器及适配电路、A /D 模数 转换电路、逻辑控制电路、数据存储器以及电源等各 部分微型化于一体。测试方法是提前将微型化的 存储测试系统放于被测现场中,测试进行完毕后,直 接将测试系统取回并读取测试系统中存储的测试数 据。典型冲击波存储测试系统组成如图2 所示。 l 匾憔帐驰野圃l i 保护壳体[ 亘垂圈回 ........................................................................................................ 图2 典型存储测试系统组成示意图 F i g .2 S t o r e dm e a s u r e m e n t 存储测试法避免了引线电测法存在的“电缆效 应”、布设试验工作量大等问题,是冲击波压力测试技 术的突破。国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使用存储 测试的方法,奥地利研制的A V L S W R 型冲击波记录 器就是将压力传感器与数字化瞬态记录器直接装为 一体,测试完毕后数据通过无线电发送到接受台。在 国内,1 9 9 7 年中北大学在这方面开始深入探索嵋3 I ,建 立了冲击波超压存储测试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传输 特性曲线,但是系统存在超调而无法给出冲击波超压 峰值误差的问题;2 0 0 6 年将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于爆炸 毁伤威力测试系统中1 2 4J ,改善了我国爆炸冲击波超 压智能测试系统存储测试方法;2 0 1 2 年设计了基于 I C P 传感器的存储式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旧5 I ,可实时 得到爆炸场冲击波超压测试。北京理工大学在系统 研究多种F A E 爆炸压力测试方法的基础上。2 6 j ,提出 以内装电压放大器的测压系统代替电荷放大器的测 压系统和数字存储式的压力测试系统为主要的两种 测试方法,后又建立了存储测试系统信息传输模型及 测试通信有效性准则,但数据发送及装置存储容量的 问题一直是改进的方向。 2 .2 存储测试法的优点和不足 存储测试法的优点 1 避免了传感器与放大器之间电缆线引起的 干扰,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省去了电缆线防 护的工作。 2 体积小、功耗较低,安装调试方便、不需现 场标定。 3 与引线测试法一样,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 收和处理可以获得冲击波的各种重要参数,以及冲 击波的衰减规律等。 存在的不足 1 存储测试系统触发时机的选择不当容易引 万方数据 4 2爆破2 0 1 5 年6 月 起误触发、导致实验事故。 2 试验时将测试系统放置爆炸现场后,测试 人员撤离后就无法控制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系统 工作不正常,就会导致测试失败。 3 受测试装置存储容量的限制,每次大当量爆 炸实验前都要将前一次的数据读出,再进行安装、防 护等,因此在进行多发试验时,准备实验时间较长。 4 与引线测试法相同,如何从测得的大量数 据中提取冲击波特征信号也是存储测试法存在的重 要问题。因此存储测试法在实际爆炸场冲击波压力 测试应用方面仍然有很多值得改进的问题。 3 电测法的寄生输出分析 3 .1 寄生效应引起的寄生输出 1 电缆线引起的寄生输出。 图3 a 、3 b 分别为某次实验测得的0 .0 6 1M P a 、 0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l _ 0 时间/s a 0 .0 7 3M P a 压力信号经过5m 、2 0 0m 两根性能参数一 致的电缆线的信号衰减,可见常态下电缆线长度引起 的信号幅值衰减为1 0 ~~1 0 “M P a 量级。 2 高机械冲击引起的寄生输出。图3 c 为 某次实验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爆炸场的机械振动引 起的测试系统输出,实验时正常安装、传感器敏感面 用特殊材料密封、对表明压力不敏感时的输出,发现 周围的机械振动等对测试系统输出影响为1 0 ~~ 1 0 。4M P a 量级。 3 图3 d 为某实验中用热流密度传感器测 试2k g 、距爆心1 .3m 处的温度,而2k 、距爆心 1 .3m 处的温度已经达到1 0 6 ~1 0 7 W /m 2 的量级,说 明位于同样位置的传感器也受同样温度的影响,这 必然带来一定的测试误差。 因此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测试系统受高热冲 击、高机械冲击的影响的寄生输出不容小觑。 图3寄,| | 输⋯测试| | l l 线 F i g .3S p u r i o u so u t p u t 3 .2 实测曲线分析 图4 的 a 、 b 、 c 分别为某爆炸实验测得冲 击波曲线,图4 a 、4 c 出现大的毛刺是由于破片 和地面土块等随冲击波信号打到传感器上所引起的 振荡导致;图4 b 信号发生振荡是由于冲击波信号 激起较低的测试系统的固有频率;图4 C 的正压作 用时间变长,是由于在建筑物内测试时,爆炸冲击波 首先受到墙壁或者其它物体的阻挡,将阻挡物摧毁 0 1 0 5 4 5 5 01 0 0 .0 9 00 8 00 7 O0 6 芒00 5 芝o0 4 趔 0 .0 3 馨0 .0 2 00 1 0 00 l - 00 2 一O0 2 4 5 4 5 5 3 22 0 l 之后,冲击波才开始衰减;图4 c 时程曲线中出现 多个冲击波信号,是由于反射冲击波在入射冲击波 衰减时到达所致。显然由于干扰信号的存在,所测 得的冲击波曲线难以直接判读,为提高测试的准确 度,有必要对毁伤冲击波压力测试过程中的各干扰 因素及奇异信号进行处理,并对毁伤工况下冲击波 压力测试系统进行动态校准旧7 ’2 8J 。 4 0 5 06 07 0 8 09 0 1 0 0 时间/m s b 图4 实验测得冲击波曲线 F i g .4E x p l o s i o ns h o c kw a v e s ;04 05 06 07 08 09 01 0 I 时间/m s c ∞ 舛 ∞ 吐 叭 。 叭 O 0 O O 0 0 芒堇培馨 万方数据 第3 2 卷第2 期李丽萍,孔德仁,苏建军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压力电测法综述 4 3 3 .3 存在的问题讨论 主要分析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组成的冲击波压力 测试系统,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压力测试存在的 问题包括四大方面 1 传感器自身动态特性的影响。一方面系统 的低频响应尤其是零频特性不够理想,这是由压电 传感器的固有特性造成的;另一方面由于传感器的 校准一般在实验室内进行,或直接采用出厂时的灵 敏度,一般仅考虑对传感器自身进行校准或标定,而 忽视了实际安装方式对系统灵敏度及频率特性的影 响,这必然导致传感器安装后系统灵敏度的变化,并 在测试时引入动态测量误差;此外测试结果还受到 “电缆效应”及测试系统高频模态的干扰因而导致 峰值压力出现畸变。 2 实际工况传感器安装之后校准方法的限 制。毁伤工况下冲击波压力测试传感器的安装方式 主要包括自由场测压安装结构、地表反射压测量安 装结构、靶标壁面安装结构等,目前还没有形成标准 的传感器系统校准方法,导致冲击波压力测试值的 可信度降低。 3 毁伤工况下复杂环境因素造成的寄生效应 的影响。火药或炸药在爆炸、燃烧过程中伴随有较 强的机械冲击及热冲击等寄生效应,给测量用传感 器、电缆线、测量设备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干扰。 毁伤工况下强烈的机械冲击包括地震波及传感 器安装平板的机械冲击‘2 9 ‘3 0 。,而目前使用的压电式 冲击波压力传感器都没有设计加速度补偿单元,实 验证明压电式冲击波压力传感器对这些机械冲击及 地震波特别敏感旧。,其输出值甚至会比真实的纯压 力激励下的输出值大,同时还会激发传感器系统的 高频模态,若不采取相应的防冲击及隔振措施必然 会导致测得的冲击波压力信号严重畸变。3 卜”。。另 一方面高温会导致测得的压力曲线产生漂移而影响 比冲量的计算。压电式冲击波压力传感器被爆炸场 气流加热导致压力曲线畸变的原因主要是①敏感 器件自身的热电效应;②前端膜片被加热引起敏感 器件产生额外的热应力。 为消除或减小热冲击对压电传感器的影响,有 时会采取热屏蔽措施,这些措施又将引入管道效应, 造成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恶化,同时采取措施后也必 然导致裸传感器原有的等效刚度、等效质量发生变 化,作为一个单自由度的传感器系统而言,其静态灵 敏度将发生显著变化∞4 ’35 。,这些因素均导致测试数 据不能正确反映武器系统的毁伤效能。因此有必要 对各类干扰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设计必要的抑制措 施及设计相应的屏弊装置,并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 获取有抑制措施和无抑制措施的冲击波压力测量系 统的输出量值范围,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4 比冲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目前还没 有专用的比冲量测试传感器,工程实践中获取比冲 量的方法一般通过对超压曲线进行数值积分得到, 而实际中存在相同试验、不同积分方法获得的比冲 量值相差很大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有①测试曲线本 身存在漂移;②数值计算方法本身的传递函数存在 零极点的问题。因此需要探索一种合适的数值积分 方法以获取正确的比冲量。 3 .4 其他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测试方法 毁伤工况条件下冲击波测试方法正日益深入,3 了以上介绍的电测法外,国内外也使用效应靶法、生 物试验法、高速摄影法等旧6 。3 引进行毁伤工况条件下 冲击波超压测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也在不断 的发展。 综上所述,目前毁伤工况下冲击波压力测量方 法研究较多且使用较成熟的是引线电测法。随着大 量实测试验的开展和研究的深入,相同的试验不同 单位测试分析结果不一致的问题逐渐暴露,由于目 前还无统一的标准评判冲击波压力测试结果,这必 然导致武器弹药威力评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针对 毁伤工况下冲击波压力电测法还需开展大量研究 工作。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 针对毁伤工况下各种寄生效应的影响,为 提高冲击波压力测量精度需要设计相应的寄生效应 抑制措施,并逐步形成通用的行业标准。 2 针对目前获取冲击波比冲量的积分结果无 法收敛的问题,改进积分方法抑制常用数值积分方 法引起的漂移、研究利用消除直流分量和低频干扰 对比冲量计算的影响、进一步规范比冲量计算过程。 3 针对自由场、地表反射压、靶标壁面三种实 际工况安装条件下,冲击波测压系统动态特性较静 态校准时发生变化的问题,研究传感器系统灵敏度 标定的方法。如对毁伤工况条件下压力测量系统采 用准静态校准的方法获取冲击波超压测量系统的动 态特性、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 4 由于通过目前的校准方法获取的实际工况 下冲击波压力测量系统的动态模型仅反映了测量系 统的实际特性,用其测量毁伤工况下的冲击波显然 存在着严重的动态误差,故需要开展冲击波压力测 万方数据 爆破 2 0 1 5 年6 月 量系统动态特性研究、抑制动态误差的动态误差补 偿或修正技术研究,并建立对动态补偿模型进行评 估的准则函数。 5 针对爆炸场的复杂测试环境,根据冲击波 压力测量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特点,进一步分析 影响毁伤工况下冲击波测量系统压力测量不确定度 的因素,对这些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分量进行定量 评定,建立冲击波压力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模型。 [ 2 ] [ 3 ] [ 4 ] [ 5 ] [ 5 ] [ 6 ] [ 6 ] [ 7 ] [ 8 ] 参考文献 R e f e r e n c e s 宁瑞峰,张世平.小波包分析在爆破震动信号能量衰 减规律中的应用[ J ] .爆破,2 0 1 4 ,3 1 1 1 .4 . N I N GRF ,Z H A N GS HP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w a v e l e tp a c k e t a n a l y s i si nb l a s t i n gv i b r a t i o ns i g n a le n e r g ya t t e n u a t i o nl a w [ J ] .B l a s t i n g ,2 0 1 4 ,3 1 1 1 4 . i nC h i n e s e S O C H E TI ,G A R D E B A SD ,C A L D E R A R AS ,e ta 1 .B l a s t w a v ep a r a m e t e r sf o rs p h e r i c a le x p l o s i v e sd e t o n a t i o ni nf r e e a i r [ J ] .O p e nJ o u r n a lo fS a f e t y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1 ,1 2 3 1 4 2 . S C I L L YNF .M e a s u r e m e n to ft h ee x p l o s i v e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h i g he x p l o s i v e s [ J ] .J o u r n a lo fL o s sP r e v e n t i o ni nt h e P r o c e s sI n d u s t r i e s ,1 9 9 5 ,8 5 2 6 5 - 2 7 3 . L IZ .Z H E NW .Z H IZ .S o l v i n gs h o c kw a v ew i t hd i s c o n t i n u i t yb ye n h a n c e dd i f f e r e n t i a lt r a n s f o r mm e t h o d E D T M [ J ] .A p p l i e dM a t h e m a t i c s a n d M e c h a n i c s ,2 0 1 2 , 3 3 1 2 1 5 6 9 1 5 8 2 . 蒋玲莉,刘义伦,李学军,等.小波包去噪与改进H H T 的微弱信号特征提取[ J ] .振动、测试与诊断,2 0 1 0 , 3 0 5 5 1 0 - 5 1 3 . J I A N GLL ,L I UYL ,L IXJ ,e ta 1 .F e a t u r ee x t r a c t i o no f w e a ks i g n a lu s i n gw a v e l e tp a c k e td e n o i s i n ga n di m p r o v e d H i l b e r t H u a n g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J ] .J o u r n a lo fv i b r a t i o n , M e a s u r e m e n t D i a g n o s i s ,2 0 1 0 ,3 0 5 5 1 0 - 5 1 3 . i n C h i n e s e 李燕杰,祖静,杜红棉.冲击波测试中振动噪声的产 生与去噪[ J ] .传感器与微系统,2 0 1 0 ,2 9 8 7 1 - 7 3 . L IYJ 。Z UJ .D UHM .G e n e r a t i o na n dd e n o i s i n go ft h e v i b r a t i o nn o i s ed u r i n gs h o c kw a v et e s t [ J ] .T r a n s d u c e r a n dM i c r os y s t e m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0 ,2 9 8 7 1 - 7 3 . i n C h i n e s e Z H IMQ .S t u d ya n da n a l y s i so fs h o c kw a v ep r o p a g a t i o ni n e x c a v a t i o nl a n e w a yd u r i n gm e t h a n ee x p l o s i o n [ J ] .K e y 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t e r i a l s ,2 0 1 0 ,4 3 9 1 4 5 0 1 4 5 5 . N E T H E R T O NMD ,S T E W A R TMG .T h ee f f e c t so fe x p l o s i v eb l a s tl o a dv a r i a b i l i t yo ns a f e t yh a z a r d a n dd a m a g e r i s k s f o rm o n o l i t h i cw i n d o wg l a z i n g [ J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o fI m p a c t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9 ,3 6 1 2 1 3 4 6 1 3 5 4 . [ 9 ] [ 1 0 ] [ 1 1 ] [ 1 2 ] [ 1 3 ] [ 1 3 ] [ 1 4 ] [ 1 4 ] [ 1 5 ] [ 1 6 ] [ 1 6 ] [ 1 7 ] [ 1 8 ] [ 1 9 ] [ 1 9 ] [ 2 0 ] G H A F A R IAS ,A L A S T YA .D e s i g na n dr e a l t i m ee x p e r i m e n t a l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g a i ns c h e d u l i n gP I Df u z z yc o n t r o l l e rf o rh y b r i ds t e p p e rm o t o ri nm i c r o s t e po p e r a t i o n [ C ] ∥P r o c e e d i n g so ft h eI E E EI n t e r a c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 o nM e c h a t r o n i c s ,2 0 0 4 4 2 1 4 2 6 . R U D R O F FMEJ ,L O D E SA ,C U R R YRD ,e ta 1 .T h e g e n e r a t i o no ft r i g g e r e ds h o c k - - w a v e si ns h o c k - t u b e sw i t h e x p l o d i n gw i r e s [ C ] ∥P u l s e dP o w e rC o n f e r e n c e ,2 0 11 I E E E ,2 0 11 1 0 7 2 1 0 7 6 . MK o j i m a ,MH a n a z a w a ,YY a m a s h i r o ,e ta 1 .A c u t eO C U l a ri n j u r i e sc a u s e db y6 0G H zm i l l i m e t e r w a v ee x p o s u r e JI .H e a l t hP h y s ,2 0 0 9 2 1 2 2 1 8 . W A N GDH .S O N GLL .Z H A N GZJ .Ap r e s s u r em e a s u r e m e n ts y s t e mb a s e do ns t o r e dm e a s u r e m e n tt h e o r yf o r e x p l o s i o ns h o c kw a v e [ j ] .1 S P A C S ,2 0 1 0 1 5 6 3 1 5 6 9 . 李跃波,张守保,刘峰,等.常规武器爆炸工程效应 试验测试中值得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