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垫封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掘进中的应用研究.pdf
第37卷第1期 2020年3月 Vo l . 37 No . 1 Ma r. 2020 bMg do i 10. 3963/j. issn . 1001 - 487 X. 2020.01.011 水垫封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掘进中的应用研究 1.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南宁530003 ;2,贵州新联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贵阳550002; 3.中国葛洲坝集团易普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401121 ;4,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摘要为解决隧道掘进过程中存在的爆破效果差、超挖现象凸显、围岩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利用水 垫封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参数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底部水袋高度在10-25 c m之间,顶部水袋高度 在20 -35 c m之间,水袋总高度在30 -7 0 c m之间时,随着底部水袋高度和水袋总高度的增加,半孔率总体 逐渐减小,炮孔利用率总体降低,爆破块度呈增大趋势,通风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利用优化实验结果对比常 规光面爆破进行分析,半孔率提高了 8.7,炮孔平均利用率增大10.1,通风时间减少 采取一定措施有效控制以上因素,对爆破施工要求 和爆破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龙勇使用光面护壁 爆破技术,有效减少了围岩的扰动和破坏,取得了良 好的光面爆破效果⑷。罗志光采用固液气三相爆 破技术,使半孔残留率到达95左右⑵。刘坚⑶、 李海港⑷、刘海波⑸、王振江等人利用水压爆破技 术,实现隧道爆破开挖成本低、掘进速度快和防尘减 震效果好同。水垫封光面爆破是指在炮孔底部增 设一定高度的水袋作为垫层,装药之后在炮孔顶部 利用水袋取代炮泥作为炮孔填塞物,中部通过空气 间隔,用这种方式进行光面爆破的技术。水垫封光 面爆破的使用具有很好的降尘作用,装入的水量越 多,其降尘效果越佳。但是,不同的底部和顶部的水 袋装入量却影响着单次进尺、爆破效果和围岩的平 整度,因此确定底部和顶部水袋的填塞高度尤为重 要。结合龙那1号隧道,利用水垫封光面爆破技术, 通过优化实验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参数进行施工, 解决爆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 借鉴。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工程简介 龙那1号隧道进口位于广西天等县福新乡隆昌 屯北西侧,出口位于广西天等县福新乡龙郡屯东南 侧,隧道设计分为左线和右线,分离式越岭隧道,属 长隧道。隧道区属丘陵及峰林地貌,地面线呈波状 起伏。峰林大致呈东西向延展,隧道岩层以石灰岩 为主,围岩级别有n i、iv级,隧道区岩溶发育一般,属 岩溶弱发育区,部分地段存在岩溶问题。隧道区山 体及山脚未发现地表水体,根据现地质调查,石灰岩 较深部位中赋存有裂隙水和岩溶水,裂隙水主要是 大气降水时沿岩石的风化裂隙下渗;岩溶水主要赋 存于石灰岩的溶隙及溶洞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 表水补给。 收稿日期2019-10-25 作者简介李继业1975 -,男,山东淄博人,路桥工程师,主要从事 高速公路技术管理工作,E-mail602574716 qq. com0 通讯作者何兴贵1991 男,贵州六枝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 事工程爆破及安全技术研究,E-mail 1175139942 qq. como 基金项目贵州省爆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能力提升平台建设一黔 科合高G字2015 4004;2017年创新型领军企业再支 持一黔科合成果[2017] 4774 1.2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采用常规的装药结构进行光面爆破时,隧道断 面完整性较差,超欠挖现象凸显见图1,存在围岩 径向裂缝,围岩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爆破施工安全得 不到保障。 图1常规光面爆破爆后效果 Fig. 1 Po st bl a st in g effec t o f c o n ven t io n a l smo o t h bl a st in g 2爆破设计 根据隧道洞身围岩的特点,n i级围岩开挖采用 光面爆破,W级围岩采用控制爆破。总的设计思想 是拱部采用光面爆破,边墙采用预裂爆破,核心采用 控制爆破。主要采用水垫封光面爆破掘进作业,严 格控制超、欠挖,尽量减小扰动围岩。在施工中根据 光面爆破设计结合现场地质情况进行爆破试验,不 断修正爆破参数,达到最优爆破效果,采取边开挖边 初期支护。 2.1全断面爆破设计全断面爆破设计 对于隧道爆破开挖,爆破开挖方式和孔网参数 与隧道围岩等级、炸药种类、炮孔大小和断面大小等 有较大关系,而爆破效果的好坏则与掏槽方式、起爆 顺序、进尺、装药结构等有关⑵,爆破设计的合理性 将严重影响爆破施工进度和成本。龙那1号隧道爆 破开挖的掏槽眼、辅助眼及底板眼采用连续不耦合 装药装药,采用1、3、5、7、9、11、13、15段毫秒延期爆 破;周边眼采用轴向径向不耦合装药光面爆破,药卷 之间采用导爆索连接,采用二级复式楔形掏槽作为 掏槽方式,隧道断面炮孔设计图见图2,图中1、3、 5、7、9、11、13 和 15 分别代表 1、3、5、7、9、11、 13、15段别的延期导爆管雷管。 2.2孔网参数孔网参数 结合设备条件和要求设计光面爆破的爆破孔, 炮孔直径为42 mm,周边眼孔间距E是直接控制开 挖轮廓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E 10 15 d,d为炮孔直径,计算得到炮眼间距E设计范围 为420〜630 mm,取450 mm;最小抵抗线的大小应 76爆破2020年3月 以大于炮孔间距大小为原则,根据最小抵抗线计算 公式册E/r n, W为最小抵抗线,m为密集系数,m 取0.8,计算得到W 562. 5 mm,取560 mm。根据 现场实际施工条件,装药集中度g取0.2 k g/m,不 耦合系数D d /d炸1.4;以上参数随岩石性质 和具体的施工条件做适当调整,隧道全断面爆破参 数见表1。 图2隧道全断面炮孔设计图单位c m Fig. 2 Ful l sec t io n ho l e design dra win g o t un n el un it c m 3水垫封光面爆破技术 为了高效利用炸药爆炸能量,同时实现降尘的 目的,利用水垫封光面爆破关键技术,通过多个循环 爆破效果对比分析,优化炮眼中顶部和底部注水长 度与炮泥回填堵塞长度的最佳比例,对各部位炮眼 进行药量分配,其装药量按照递减的原则进行分配, 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 3.1装药技术装药技术 1 爆破器材 炸药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周边眼采用 e 25 mm药卷,炮孔内炸药通过导爆索连接,其它采 用直径032 mm标准药卷。连接管及孔内管均采 用非电毫秒雷管。 2 装药结构 周边眼装药结构采用轴向和径向不耦合装药, 药卷之间采用导爆索进行连接,紧邻药卷的底部和 顶部设置水袋,填塞物采用炮泥填塞,常规周边眼装 药结构图和水垫封光面爆破周边眼装药结构图分别 见图3和图4。 3 水袋 往炮眼中注水的方法为采用普通的塑料袋,直 接灌水并封口,要求水袋封口后不泄不漏、灌填饱 满,总的灌水量根据炮孔内对水袋填塞部分的高度 人要求进行调整,则灌水量为V M2/4O式中V 为灌水量;d为炮孔直径。 表1隧道断面钻爆参数 Table 1 Drilling and blasting parameters of tunnel section 部位 炮眼 数量 炮眼装药药卷单孔装合计装类管 名称深度/m系数/直径/mm药量/k g药量/k g段别 掏槽眼81.880321.058.40MS -1 掏槽眼82.780321.6513.20MS -1 上 掘进眼92.570321.358.10MS-3 断掘进眼132.570321.3517 .55MS-5 面 辅助眼202.560321.2024.00MS-5 周边眼372.540250.6022.20MS-7 底板眼122.570321.3516.20MS-9 小计107109.65 掏槽眼82.570321.3510.80MS -1 掏槽眼82.570321.3510.80MS-3 下 掘进眼82.570321.3510.80MS-5 断掘进眼82.570321.3510.80MS-5 面 辅助眼122.570321.3516.20MS-7 周边眼122.540250.607 .20MS-5 底板眼172.570321.3522.95MS-7 小计7389.55 第37卷第1期李继业,张剑兴,何兴贵,等水垫封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掘进中的应用研究77 图3常规光面爆破装药结构示意图 Fig. 3 A sc hema t ic dia gra m o f t he st ruc t ure o f c o n ven t io n a l l ight surfa c e bl a st in g 图4水垫封光面爆破装药结构示意图 Fig. 4 A sc hema t ic dia gra m o f t he st ruc t ure o f t he smo o t h bl a st in g o f wa t er c ushio n in g a n d sea l in g 4炮眼堵塞 每个作业面配1台炮泥机,现场加工炮泥,最小 堵塞长度不小于30 c m,要求堵塞密实,不能有空隙 或间断。 3.2爆破实验爆破实验 1水垫封光面爆破优化实验 水垫封光面爆破主要是通过在孔底和药包以上 部分设置水袋,炸药爆炸后释放的能量作用于水袋 上,水袋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气化,从而发生“水楔” 效应,由于水具有不可压缩性,其破岩效果优于空气 的破岩作用,因此水垫封光面爆破效果较常规光面 爆破好,但是由于水袋的填塞高度影响炸药集中度, 也会由于炸药位置的不同而影响爆破效果,最后对 爆破后各指标造成影响。因此,采用设计方案参数 作为优化实验孔网参数,首先选择水袋高度作为变 量进行优化实验;底部水袋高度虹参数分别为 10 c m、15 c m、20 c m、25 c m,顶部水袋高度h2分别 为20 c m、25 c m、30 c m、35 c m,水袋总高度用h表 示,其中h hx 仏,利用以上参数进行正交实验, 具体优化实验参数和实验结果见表2。 表2水垫封光面爆破实验参数及结果 Table 2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and results of the smooth blasting of water cushioning and sealing 实验底部水袋顶部水袋平均炮孔平均通风时间/ 进尺/m 爆破 编号 高度屁/c m高度h2/cm 半孔率/利用率/min块度/c m 1102094.292.319.22.3225 2102593.890.517 .82.2926 3103093.191.216.72.3025 4103592.690.615.82.2724 5152093.590.221.32.2626 6152592.989.518.92.2527 7153092.289.117 .12.2726 8153591.588.616.42.2425 9202092.388.718.92.2128 10202591.888.216.82.2027 11203091.487 .615.92.1529 12203591.186.915.42.0927 13252092.486.418.22.1129 14252591.785.916.12.0228 15253091.185.215.51.9929 16253590.184.915.21.9630 2实验结果分析 1水袋总高度对平均半孔率的影响分析 水袋总高度对炮孔半孔率的影响主要是底部和 顶部水袋的高度变化改变了药包在炮孔内位置,使 炸药的能量分布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岩体不同程度 的损伤囘,从而使半孔率发生改变。为了分析顶部 水袋高度和底部水袋高度对平均半孔率的影响,选 取不同顶部水袋和底部水袋的总水量情况下,半孔 率的变化情况,水袋总高度和半孔率关系见图5。 由图5可知,在底部水袋高度屁确定的情况下,随 着水袋总高度h的增加,半孔率降低;随着底部水袋 高度的增加,半孔率总体逐渐减小。 2水袋总高度对炮孔平均利用率的影响分析 水垫封光面爆破主要是利用水袋替换空气作为 爆炸能量的传播介质,将“气楔”作用变为“水楔”作 用,但是由于爆炸应力波衰减速度较快,水袋高度较 大时,由于爆炸能量的衰减造成“水楔”作用降低, 同时受到夹滞作用的影响,炮孔利用率发生改变。 78爆破2020年3月 根据以上分析,采用底部水袋高度作为炮孔利用率 的影响因素,分析炮孔利用率的变化关系,炮孔利用 率随底部水袋高度变化关系见图6。由图6可知, 当底部水袋屁10 c m时,随着水袋总高度的增加, 炮孔利用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最后再减小的趋势; 当底部水袋高度屁>20 c m时,底部水袋高度一定 的情况下,随着水袋总高度增加,炮孔利用率逐渐降 低。水袋高度与进尺关系见图7所示。总体上来 看,随着底部水袋高度的增加,炮孔利用率总体 降低。 6 4 2 0 6 4 2 0 9 9 9 9 9 9 9 9 / * - * / * - * 方1 10 cm ♦方 115 cm ▲方]20 cm ---力125 cm 25 35 45 55 65 水袋总高度/cm 、、*-**-* 图5水袋总高度和半孔率变化关系 Fig. 5 The rel a t io n ship bet ween t he t o t a l height o f wa t er ba g a n d t he c ha n ge o f t he ha l f ho l e ra t e 84 ---------------1---------------1---------------1---------------1 25 35 45 55 65 水袋总高度/cm 图6水袋总高度和炮孔利用率变化关系 Fig. 6 The rel a t io n ship bet ween t he t o t a l h利用水垫封光面爆破 技术进行开挖,主要是通过用水量降低爆破粉尘 量E ,用水量的增加将增大降尘作用,从而减小通 风时间。但是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药量集中而使局 部岩石破坏程度增加,从而造成粉尘量的增加。因 此,不同的用水量对粉尘量具有很大的影响。采用 FCS -30型粉尘采样器对爆破粉尘浓度进行监测,每 次采样点距工作面相对位置及高度固定,当监测的 粉尘浓度降低为4 mg/m3时,记录其通风时间。根 据实验结果,水袋总高度与通风时间关系图见图8。 由图8可知,随着水袋总高度的增加,通风时间先增 大后减小,当屁25 c m时,整体通风时间较短。 0 5 0 5 0 5 0 5 2 1 1 2 1 1 0 1---------------1---------------1---------------1--------------- 25 35 45 55 65 水袋总高度/cm 图8水袋总高度和通风时间变化关系 Fig. 8 The rel a t io n ship bet ween t he t o t a l height o f wa t er ba g a n d t he c ha n ge o f ven t il a t io n t ime 爆破块度通常与线装药密度、孔网参数和地质 构造条件有关,相邻炮孔的合理间距影响爆破效果 的好坏⑴],对于合理的光面爆破孔网参数,线装药 密度和地质构造条件为影响爆破块度的主要因素。 在水垫封光面爆破过程中,水袋总高度影响药包之 间的距离,从而影响线装药密度,改变了块度分布情 况。因此,选取水袋总高度和块度变化值进行分析 得图9。由图9可知,随着水袋总高度的增加,爆破 块度总体呈现增大趋势,而底部水袋高度一定的情 况下,爆破块度变化较小。 m -sw m -sw 力]10 cm .力]15 cm 方]20 cm M方i25 cm 35 45 55 65 水袋总高度/cm 图9水袋总高度和块度变化关系 Fig. 9 The rel a t io n ship bet ween t he t o t a l h随着底部水袋高度的增 加,半孔率总体逐渐减小。 2 当底部水袋高度大于20 c m时,底部水袋 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水袋总高度增加,炮孔利用 率逐渐降低;总体上来看,随着底部水袋高度的增 加,炮孔利用率总体降低。 3 随着水袋总高度的增加,通风时间先增大 后减小,爆破块度总体呈现增大趋势,而底部水袋高 度一定的情况下,爆破块度变化较小。 当然,对于水垫封光面爆破,不同的孔网参数对 应不同的装药量,造成同一孔底水袋和顶部水袋高 度会产生不同的爆破效果;因此,在水袋高度参数的 选择应根据孔网参数进行优化,方能有效的提高爆 破效果。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龙勇,朱传贤,王明宽.长龙山抽蓄电站光面爆破技 术的应用[J].工程爆破,2017,234 75-77,81. [1 ] LONG Yo n g,ZHU Chua n -xia n, WANG Min g-k ua n . Ap p l i- c a t io n o smo o t h bl a st in g t ec hn o l o gy in Cha n gl o n gsha n p ump in g p o wer st a t io n [ J ]. En gin eerin g Bl a st in g, 2017 , 234 7 5-7 7 ,81. in Chin ese [2] 罗志光,张长亮,陈力华,等.公路隧道不耦合装药光 面爆破现场试验[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 13 S 2 578-584, [2 ] LUO Zhi-gua n g, ZHANG Cha n g-l ia n g, CHEN Li-hua, et 80爆破2020年3月 a l . Fiel d t ria l o f un c o up l ed c ha rge smo o t h bl a st in g fo r highwa y t un n el [ J ]. Chin ese Jo urn a l o Un dergro un d S p a c e a n d En gin eerin g,2017 ,13 S 2 57 8-584. in Chi n ese [3]刘 坚,李泽华,白和强,等.露天矿爆破粉尘排放量 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研究[J].爆破,2017 ,344169- 17 4. [3] LIU Jia n,LI Ze-hua,BAI He-q ia n g,et a l . Resea rc h o n in fl uen c e fa c t o rs o f bl a st in g dust emissio n o f o p en -p it min e [J]. Bl a st in g,2017 ,344 169-17 4. in Chin ese [4] 李海港,齐 宏,张蔚博.水压爆破在隧道施工中的应 用[J].公路,2016,616 280-283. [4 ] LI Ha i-ga n g, QI Ho n g, ZHANG Wei-bo . Ap p l ic a t io n o wa t er p ressure bl a st in g in t un n el c o n st ruc t io n [ J ]. High wa y ,2016,61 6 280-283. in Chin ese [5] 刘海波,白宗河,刘学攀,等.隧道掘进聚能水压光面 爆破新技术与应用[J]-X程爆破,2017 ,23181-84. [5] LIU Ha i-bo ,BAI Zo n g-he,LIU Xue-p a n,et a l . New t ec h n o l o gy a p p l ic a t io n o f t un n el exc a va t io n sha p ed hy dra ul ic smo o t h bl a st in g[ J]. En gin eerin g Bl a st in g,2017 ,23 1 81-84. in Chin ese [6] 王振江,刘其亮,朱俊虎.隧道水压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的经济性分析[J].施工技术,2016,45S 1 512-514. [6] WANG Zhen -jia n g, LIU Qi-l ia n g, ZHU Jun -hu. Ec o n o mic a n a l y sis o n t un n el hy dra ul ic p ressure smo o t h bl a st in g c o n st ruc t io n t ec hn o l o gy [ J ]. Co n st ruc t io n Tec hn o l o gy, 2016, 45S 1 512-514. in Chin ese [7 ] 满 轲,刘晓丽,王锡勇,等.掏槽方式对光面爆破效 果的影响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17 1992- 98. [7 ] MAN Ke,LIU Xia o -11,WANG Xi-y o n g,et a l . S t udy o n t he in fl uen c e o f c ut t in g mo de o n t he bl a st in g effec t o f l ight surfa c e[ J ]. S c ien c e Tec hn o l o gy a n d En gin eerin g, 2017 , 17 19 92-98. in Chin ese [8] 李健锤,蒲传金,陈贵新,等.不同位置间隔装药爆破 损伤实验[J].金属矿山,2017 1221-27 . [8 ] LI Jia n -y u, PU Chua n -jin, CHEN Gui-xin , et a l . Exp eri men t s o f dec k c ha rgin g bl a st in g da ma ge a t differen t p o si t io n s [J]. Met a l Min e,2017 12 21-27 . in Chin ese [9] 张 昭,佟彦军,李泽华,等.露天矿山台阶爆破爆炸 水雾降尘实验[J].X程爆破,2017 ,2357 1-7 5. [9] ZHANG Zha o, TONG Ya n -jun, LI Ze-hua, et a l . The ex p erimen t o f usin g exp l o sio n wa t er mist reduc e dust in t he ben c h bl a st in g o f o p en -p it min e [ J ]. En gin eerin g Bl a s t in g,2017 ,235 7 1-7 5. in Chin ese [10] 郝成磊,李宏伟,俞正洪,等.露天台阶爆破水雾降尘 技术及效果评价[J].爆破器材,2018,471 59-64, [10] HAO Chen g-l ei, LI Ho n g-wei, YU Zhen g-ho n g, et a l . Dust sup p ressio n t ec hn o l o gy by bl a st in g sp ra y a n d it s ef fec t in o p en bea c h bl a st in g [ J ]. Exp l o sive Ma t eria l s, 2018,47 1 59-64. in Chin ese [11] 戴 俊,李传净,陈哲浩,等光面爆破相邻炮孔裂纹 扩展模拟[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17 18193- 197 . [11 ] DAI Jun, LI Chua n -jin g, CHEN Zhe-ha o, et a l . S imul a t io n o f c ra c k p ro p a ga t io n in a dja c en t bl a st in g ho l es in smo o t h bl a st in g [ J ]. S c ien c e Tec hn o l o gy a n d En gin eer in g,2017 ,17 18 193-197 . in Chin ese 英文编辑黄刚 科技论丈关键词後用小知识 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凡期刊文章的文献标识 码为A、B、C三类者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有英文摘要者应同时给出英文关键词。中、英文关 键词应一一对应。一般每篇文章可选3 8个关键词,如有可能,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 表提供的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以及文章题名中的人名、地名 也可以作为关键词标出。多个关键词应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关键词之间应以分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并以显 著的字符排在同种语言摘要的下方。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英文关键词前冠以 “Key wo rds“作为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