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多元分析法在隧道爆破参数优化中的应用.pdf
第34卷 第2期 2017年6月 爆 破 BLASTING Vol. 34 No. 2 Jun. 2017 doi10. 3963/ j. issn. 1001 -487X. 2017. 02. 012 模糊多元分析法在隧道爆破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戴 俊, 李传净 (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710054) 摘 要 为了优化爆破参数, 提高工程开挖的爆破效果, 运用模糊多元分析法对隧道爆破参数进行优化, 进 而借助LSDYNA模拟分析优化前后的爆破参数对爆破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爆破参数降低了装 药量, 单位炸药消耗量从1. 627 kg/ m3变为1. 020 kg/ m3降低了37. 3%; 模拟分析得知, 优化后的爆破参数 明显减弱了对围岩和衬砌的振动影响; 最后将优化后的爆破参数应用到具体工程实例中, 经统计得到炮眼利 用率达到92%, 眼痕率达到94%以上, 最大超欠挖值为50 mm, 与模糊多元分析法得到的超欠挖指标的输出 值45 mm基本相同, 各爆破效果指标均能满足该工程的实际要求。该工程实例能为其他相关类似工程提供 可靠的数据和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模糊多元分析;爆破;参数优化;隧道 中图分类号 U455.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487X(2017)02 -0063 -05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Fuzzy Multivariate Analysis Method in Tunnel Blasting Parameter Optimization DAI Jun,LI Chuanjing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blasting parameters and to improve the blasting effect,the blasting parameters were optimized by using fuzzy multivariate analysis method,and the influence of blasting parameters on the blasting vibration was analyzed by LSDYNA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blasting parameters reduce the charge amount,and the unit explosive consumption decreases from 1. 627 kg/ m3to 1. 020 kg/ m3,which is decreased by 37. 32%.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blasting parameters obviously reduce the vibration of sur rounding rock and lining. Finally,the optimized blasting parameters are applied to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re sults show tha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blasthole is 92%,the eyemark rate is above 94%,the maximum overun derdug value is 50 mm,and the overunderdigging index obtained by fuzz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output value of 45 mm is basically the same,but the blasting effect indicators can meet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The project example can provide reliable data an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other related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 fuzzy multivariate analysis;blasting;parameter optimization;tunnel 收稿日期2017 -01 -28 作者简介戴 俊(1964 -)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隧道工 程与爆破理论教学及科研工作, (Email)654578688@ qq. com。 通讯作者李传净(1990 -)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隧道工 程与爆破理论教学及科研工作, (Email)657758296@ qq. 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174159) 随着工程爆破的广泛应用, 如在隧道掘进、 洞室 开挖、 矿山开采等工程中的运用, 其优越性已普遍得 到了认同, 为了得到较好爆破效果, 需对爆破参数进 行优化设计, 然而爆破参数的选取受多方面的影响, 包括现场地质条件、 生产设备以及爆破器材的选择 等。为了选取合理的爆破参数, 国内外学者已做了万方数据 大量爆破参数优化研究, 如张建华为改善现阶段爆 破生产效果不佳, 成本偏高的情况, 建立了基于层次 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爆破效果评价模型[ 1], 得到很好的效果; 曹胜祥采用ANSYS / LSDYNA 软件对大直径深部爆破孔网参数和边界孔装药结构 进行模拟研究, 确定了不同孔径下最佳的孔网参数 和边界孔装药结构[ 2]; 韩新平和鲍学英等建立多层 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爆破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并 进行了试验验证[ 3,4]; 禹春辉对隧道爆破参数进行 了微粒群算法优化[ 5];Thierno Amadou Mouctar Sow 基于“pushingwall”机理对爆破参数进行了优化和 应用[ 6]; 邹宝平和王璞结合灰色理论和 BP神经网 络的特长对瓦斯隧道爆破参数进行了优选[ 7,8]; 龙 源应用灰色系统局势决策法和目标模糊决策法对洞 室爆破参数优化进行了研究[ 9]; 王常红运用层次分 析法(AHP)综合优化了爆破方案[ 10]。这些研究都 推动了爆破参数优化的发展。 隧道爆破的超欠挖及顶板破坏等一直是前线工 作者的难题, 其爆破效果及爆后工作量受爆破参数 设计的影响, 而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的大小又随岩 石性质和现场条件的不同而异, 表现为多样性和复 杂性, 用单一的线性关系来表示相当不易, 所以确定 具体的爆破参数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仍具有一定的 难度。以往学者只能确定爆破参数的经验范围值, 且只能定性描述之间的关系, 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本文借助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多元综合分析的方 法进行模糊分析[ 11], 通常情况下, 爆破效果与各参 数之间表现为多重复合映射关系, 且各参数的影响 程度亦有主次之分, 不尽相同。因此根据模糊多元 综合分析理论, 可为爆破参数的选取提供有利的 依据。 1 模糊多元分析法原理 模糊多元分析法是建立各爆破参数与各爆破效 果指标之间的模糊变换关系, 其中最佳爆破效果指 标可分为六个方面 超欠挖、 周边眼痕率、 炮眼利用 率、 爆破振动、 大块率和顶板破坏程度, 如图1所示。 图1 指标关系 Fig. 1 Index relationship 六个指标受多种爆破参数的影响, 而它们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模糊关系, 比如超欠挖和周边眼痕率 由周边孔装药量、 炮孔间距、 最小抵抗线、 不耦合系 数和微差时间等决定, 这些参数对二者的影响程度 不同, 而且不能同时满足二者的最佳效果。所以需 要找到一组同时使二者达到较好效果的爆破参数, 模糊多元分析法对各爆破参数赋予不同权重, 权重 取值由专家通过经验给出, 为实现各指标同时达到 较好效果提供了可能。其关系如图2所示, 其它关 系图略。 图2 关系分析 Fig. 2 Relationship analysis 假设C1、C2、 、Ck表示为爆破参数,U表示爆 破效果指标。根据已有实例数据资料, 将爆破参数 和效果指标在经验取值范围内划分几个级, 可得到 爆破参数及效果指标在经验范围上的模糊向量集。 U ={Y1,Y2,,Yn} ,C1={X1 1,X 1 2,,X 1 m} ,C2 = {X2 1, X2 2, , X2 m} , , Ck={Xk 1, Xk 2, , Xk m} , 其中n 和m分别代表效果指标数和爆破参数分级数。 定义由爆破参数到效果指标之间的模糊映射关 系为 C UμA(C,U) [μ(XA i, U) ]=[μij] mn (1) 式中,μij= wij ∑ m i =1 wij,wij为参数取i级条件 下, 指标出现j级的样本数, 则各爆破参数与效果指 标之间的映射关系为 C UμA(C,U)= μ(Xk1,U) μ(Xk2,U) μ(Xkm,U ) = μk11μk12μk1n μk21μk22μk2n μkm1μkm2μkm n (2) A =[a1,a2, ,ak] 表示爆破参数与效果指标之 间的模糊关系,ak=∑ n j =1 ∑ m i =1 S wij,S是反映爆破参 数与效果指标之间相关程度系数, 由下式进行确定 46爆 破 2017年6月 万方数据 i - j =0,S =1,i =1, ,m 爆破参数分级数 i - j =1,S =0.5,j =1, ,n 效果指标分级数 i - j =2,S =0. 25 i - j =3,S =0 在已知爆破参数数据分别落入区间X1 1, X2 1, , xK 1时, 得到对应的综合模糊映射关系R。 R = μ(X11,U) μ(X21,U) μ(Xk1,U ) = r11r12r1n r21r22r2n rk1rk2r kn (3) 将模糊关系向量A与综合模糊关系R进行模 糊合成运算,得到效果指标各级上的输出值B。 A B = B [a1,a2, ,ak] r11r12r1n r21r22r2n rk1rk2r kn =[b1,b2, ,bn] (4) 对B =[b1,b2, ,bn]进行归一处理, 即得效果 指标y各级上的信息权系数B′ =[b′ 1, b′ 2, , b′ n] , 则 效果指标的输出值为Y =∑ n j =1 b′j[yj1,yj2]=[y1, y2]。通过调整爆破参数的取值范围, 得到最佳输 出值, 进而找到最佳爆破效果的参数组合。 2 模拟分析不同参数对爆破效果的影响 2. 1 工程概况 金峰隧道地处保康县城关镇, 为一座高速公路 分离式长隧道, 地形起伏较大, 植被较发育, 地层岩 性主要为灰质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夹页岩, 本文实例 选取隧道洞身ZK99 + 255 ~ ZK99 + 455段,长 200 m, 围岩级别为Ⅲ级。围岩为中风化灰岩夹页 岩, 薄中层状结构, 岩体较完整, 围岩稳定性较好, 无地表水体, 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通过试验可知, 岩石的点荷载强度指数大约为2. 29 MPa左右, 经过 点荷载换算的岩石单轴抗拉强度约为6. 01 MPa左 右, 换算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约为48. 09 MPa左右。 2. 2 优化过程 根据上述工程概况, 为建立优化模型, 对爆破参 数和效果指标进行分级, 以图2关系分析求取它们 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Y1、Y2、Y3分别代表超欠挖、 爆破振动和炮眼利用率,C1、C2、C3、C4、C5分别代表 周边孔装药量、 间距、 最小抵抗线、 不耦合系数和微 差时间, 优化作业如表1所示。 表1 优化作业表 Table 1 Optimize operation table 爆破 参数 效果指标 分级映射 关系 Y1 [0 ~200] y =100 Y2 [30 ~60] y =45 Y2 [65 ~95] y =80 模糊 关系 向量A C1 X135 ~39 X239 ~42 X342 ~45 2/3 1/5 0 1/3 3/5 1/3 0 1/5 2/3 0. 90 C2 X1350 ~500 X2500 ~600 X3600 ~700 2/2 1/2 0 0 1/2 2/6 0 0 4/6 0. 85 C3 X1500 ~600 X2600 ~700 X3700 ~800 2/3 0 0 1/3 5/5 0 0 0 2/2 0. 95 C4 X10. 7 ~0. 8 X20. 8 ~0. 9 X30. 9 ~1. 0 2/3 0 0 1/3 2/3 1/5 0 1/3 4/5 0. 95 C5 X10. 10 ~0. 15 X20. 15 ~0. 2 X30. 2 ~0. 3 2/2 1/5 0 0 3/5 0 0 1/5 2/2 0. 80 根据此隧道爆破的实际参数数据, 按分级标准 将其分别归类, 求取对应的单因素模糊变换, 将各单 因素对应的模糊变换进行合并, 即为综合模糊变换 R, 将模糊关系向量A与模糊变换R进行模糊合成 运算, 求取效果指标上的信息输出B, 以输出信息B′ 为权系数与对应的区间数向量合成运算(加权平 均) , 得到效果指标区间值输出, 区间中点值即为指 标点值。 爆破开挖的实际参数取值分别为C1≈40,C2≈ 400,C3≈600,C4≈0. 75,C5≈0. 12, 则综合模糊变换 R, 模糊关系向量A为 R = 1/31/30 2/200 2/31/30 2/31/30 2/ 200 , A =[0. 900. 850. 950. 950. 80] 由式(4) 可计算B′ =[0. 56 0. 44 0] , 从而得到 超欠挖指标的输出值Y1=45 mm。同理得到其他指 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和最佳输出值都能很好地满足工 程要求。 2. 3 计算模型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 对优化前后的爆破方案 的爆破参数进行爆破效果的比较, 根据圣维南原理, 由ANSYS/ LSDYNA建立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 有 限元模型尺寸为90 m 90 m 60 m( 沿隧道轴向长 56第34卷 第2期 戴 俊, 李传净 模糊多元分析法在隧道爆破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度为60 m, 其中开挖段长度为40 m) , 建立模型时, 按照药量等效的原则只在隧道中间建立一个药包, 并采用相同的装药形式,起爆位置设在药包中 间[ 12]。控制两种不同参数, 观测爆破振动的效果, 循环进尺设为3 m。 图3 有限元模型 Fig. 3 Finite element model 2. 4 沿隧道轴向测点的振动速度分析 沿隧道轴向进行测点布置, 第一测点距离掌子 面2. 5 m, 各测点间隔5 m, 将各个轴向测点到掌子 面的距离和其所对应的峰值振速绘于如下图4中, 其中Q1优化前方案的单位炸药消耗量为 1. 627 kg/ m3、Q2模糊多元分析法得到的单位炸药 消耗量为1. 020 kg/ m3。 从图4中可以看出, 两条曲线走势大致相同, 单 位炸药消耗量减少为1. 020 kg/ m3时测点峰值振速 明显降低, 距掌子面越近, 测点峰值振速越大, 在掌 子面附近测点峰值振速衰减较快, 距离掌子面10 m 以后峰值振速的走势趋于平缓, 在距离掌子面25 m 以后质点的速度值均小于5 cm/ s, 且逐渐趋于稳 定。经过对比分分析可以看出, 优化后的爆破参数 相对于优化前方案既减少了装药量, 又减弱了对围 岩和衬砌的振动影响。 图4 轴向测点峰值振速走势图 Fig. 4 Peak velocity diagram of axis measuring point 2. 5 沿隧道环向测点的振动速度分析 由图5和图6(a) 、 (b) 可知, 衬砌等效应力的较 大值出现在起拱处和直墙段, 由于隧道结构、 施加荷 载和药包布置具有对称性, 故分析衬砌的环向速度 时, 只在隧道左半边的直墙段、 起拱处、 拱腰和拱顶 处提取四个测点, 分别定义为测点A、B、C、D, 且到 掌子面的距离为2. 5 m。图5即为距离掌子面d = 2. 5 m处沿隧道环向测点布置图。 图5 环向测点布置图 Fig. 5 Ring point layout diagram 图6 环向测点的振速时程曲线图(d =2. 5 m) Fig. 6 Timehistory curves of seismic velocity of circumferential measurement point(d =2. 5 m) 图6(a) 给出了单位炸药消耗量为1. 627 kg/ m3 (d =2. 5m) 时, 距离掌子面d =2. 5 m处隧道衬砌环 向测点的峰值震速曲线图。从图6(a)可以看出四 条曲线的波动趋势相同, 环向测点的最大震速出现 在B点, 即衬砌起拱处, 其峰值振速为40 cm/ s。图 6(b) 给出了单位炸药消耗量为1. 020 kg/ m3时, 距 离掌子面d = 2. 5m处隧道衬砌环向测点的振速时 66爆 破 2017年6月 万方数据 程曲线。从图6(b)可以看出环向测点的最大震速 也出现在起拱处, 最大振速为18. 9 cm/ s。与前者 相比, 两种工况下测点震速时程曲线的走势大致相 同; 但药量减少的同时, 震速降低了约52. 7%。与 等效应力的峰值位置相对应, 两种情况下测点震动 速度的最大值均出现在起拱位置; 且0. 04 s以后衬 砌的震动速度较小, 震动频率减慢。 3 工程应用实例 基于以上模糊多元分析法原理和两组爆破参数 对效果指标的影响, 可以把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工程 实例中, 以金峰公路隧道施工为依托, 验证此方法对 爆破参数优化的应用。本工程采用优化后的爆破参 数组合, 即C1≈40,C2≈400,C3≈600,C4≈0. 75, C5≈0. 12。根据施工方案,Ⅲ级围岩以下采用光面 爆破、 全断面开挖, 全站仪导向,气腿式风动凿岩机 钻孔, 非电毫秒雷管引爆, 乳胶或2号岩石炸药爆 破。设计每循环炮眼深度为3. 0 ~3. 5 m, 循环进尺 为3. 0 ~ 3. 2 m。得到的全断面钻爆设计图如图7 所示, 爆破参数如表2所示。 图7 全断面钻爆设计图 Fig. 7 Full face drilling and blasting design 表2 爆破装药参数表 Table 2 Blasting charge parameter table 炮眼 编号 炮眼 名称 炮眼深/ m 炮眼间距/ cm 炮眼 角度 炮眼 数/个 装药量/ kg 雷管数 /发 1掏槽眼3. 2509083. 41 89 2扩槽眼3. 0609082. 4 89 3辅助眼3. 010090292. 0 2931 4辅助眼3. 010090242. 0 2426 5辅助眼3. 010090112. 0 1112 6二圈眼3. 06590242. 2 2425 7周边眼3. 160外插3321. 435 3233 8底眼3. 180下插3152. 28 1516 合计141301. 8 根据现场统计得, 炮眼利用率达到92%, 缩短 了钻爆时间, 加快了施工进度。平均进尺2. 94 m, 平均每天3个循环, 平均日进尺约8. 82 m, 炮眼眼 痕率94%以上, 达到了预期目的。对围岩的扰动也 明显减弱, 最大超欠挖值为50 mm, 与模糊多元分析 法得到的超欠挖指标的输出值Y1=45 mm略大, 原 因是受施工过程误差所致, 但总体满足本工程的实 际要求。 4 结语 (1) 对于隧道爆破参数优化这一类非线性规划 问题, 传统的数学方法一般难以得到全局的最优解。 本文引入模糊多元分析法对爆破参数进行优化, 由 于模糊多元分析法考虑了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 此, 更符合工程实际。 (2)优化前后的单位炸药消耗量分别为 1. 627 kg/ m3、1. 020 kg/ m3。对优化前后的爆破参 数产生的爆破震动进行数值模拟, 分别得到了沿隧 道轴向测点的峰值振速走势图和环向测点的振速时 程曲线图。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优化后的爆破参数既 减少了装药量, 又明显减弱了对围岩以及衬砌的振 动影响。 (3) 将优化后的爆破参数运用到金峰隧道工程 实际中, 其爆破效果总体令人满意。超欠挖得到了 显著地控制, 其最大超欠挖值为50 mm, 与模糊多元 分析法得到的超欠挖输出值相符; 孔痕率得到了显 著地提高; 对围岩的扰动也明显减弱。最终验证了 模糊多元分析法对爆破参数优化是切实可行的。 (下转第73页) 76第34卷 第2期 戴 俊, 李传净 模糊多元分析法在隧道爆破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model[J]. Blasting,2013,1(30) 122125.(in Chi nese) [4] 郭英杰, 璩世杰, 胡光球.基于BP神经网络的露天采 场爆破振速预测[J].现代矿业,2016(1) 1316. [4] GUO Yingjie,QU Shijie,HU Guangqiu. Prediction of blasting vibration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in openpit mine[J]. Modern Mining,2016(1) 1316.(in Chinese) [5] 张立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M].上海 复旦 大学出版社,1992. [6] 张德丰. MATLAB神经网络应用设计[M].保定 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9. [7] 王 涛, 张建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微差爆破震动预 测研究[J].爆破,2015,2(32) 141143. [7] WANG Tao,ZHANG Jianhua. Millisecond blasting vibra tion prediction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J]. Blasting, 2015,2(32) 140143.(in Chinese) [8] 段宝鹏, 张 猛, 李俊猛.逐孔起爆震动参数预报的BP 神经网络模型[J].爆炸与冲击,2010,4(30) 401 406. [8] DUAN Baofu,ZHANG Meng,LI Junmeng. A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for forecasting of vibration parameters form holebyhole detonation[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10,4(30) 401406.(in Chinese) [9] DUAN Baofu,WANG Xuguang,SONG Jinquan. An op timizing selection model in preparation of PEE[J]. Jour 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11(1) 14. (上接第67页)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建华, 王 琪, 黄其冲.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分析法 的爆破参数优化[J].爆破,2014,31(4) 7275. [1] ZHANG Jianhua,WANG Qi,HUANG Jichong. Optimi zation of blas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J]. Blas ting,2014,31(4) 7275.(in Chinese) [2] 曹胜祥, 邱贤阳, 史秀志.大直径深孔爆破参数优化研 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5,5(1) 160164. [2] CAO Shengxiang,QIU Xianyang,SHI Xiuzhi. Optimiza tion of largediameter deep hole blasting parameters[J]. Nonferrous Metal Engineering,2015,5(1) 160164.(in Chinese) [3] 韩新平, 李世丰.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露天矿爆破方案 模糊综合优选[J].爆破,2015,32(4) 6468. [3] HAN Xinping,LI Shifeng. Fuzzy comprehensive optimi zation of openpit blasting scheme based on AHP[J]. Blasting,2015,32(4) 6468.(in Chinese) [4] 鲍学英, 王起才, 宫文昌.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铁 工程施工安全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9(1) 136139. [4] BAO Xueying,WANG Qicai,GONG Wenchang. Study on safety assessments of metro constructions using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3,9(1) 136139.(in Chinese) [5] 禹春辉, 朱传云, 翟立新.微粒群算法在隧道爆破参数 优化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7(3) 3033. [5] YU Chunhui,ZHU Chuanyun,ZHAI Lixin. Application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o tunnel blasting parame ters optimization[J].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rchi tectural Engineering,2009,7(3) 3033.(in Chinese) [6] THIERNO Amadou Mouctar Sow. Optimization and appli cation of blas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the“Pushingwall” mechanism[J]. Springer,2012,19(10) 879885. [7] 邹宝平, 杨建辉, 王建秀, 等.基于灰色理论与BP神经 网络的特长瓦斯隧道爆破参数优选[J].铁道标准设 计,2015,59(8) 131135. [7] ZOU Baoping,YANG Jianhui,WANG Jianxiu,et al. Optimization of gas tunnel blas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gray theory and BP neural network[J]. Railway Standard Design,2015,59(8) 131135.(in Chinese) [8] 王 璞, 王维锋, 徐海波. BP神经网络在台阶爆破参数 优化中的应用[J].露天采矿技术,2012(3) 99106. [8] WANG Pu,WANG Weifeng,XU Haibo. Application of BP neural network in bench blasting parameter optimiza tion[J]. Opencast Mining Technology,2012(3) 99106. (in Chinese) [9] 龙 源, 林吓平, 刘 强.灰色系统局势决策法在洞室 爆破参数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爆破,1997, 3(1) 14. [9] LONG Yuan,LIN Heping,LIU Jiang. Application of gray system situation decision making method in parameter optimization of cavern blasting[J]. Engineering Blasting, 1997,3(1) 14.(in Chinese) [10] 王常红, 朱传云, 舒大强, 等.层次分析法在爆破方案 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爆破,2000,17(2) 59. [10] WANG Changhong,ZHU Chuanyun,SHU Dajiang,et al. 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n blasting scheme optimization[J]. Blasting,2000,17(2) 59.(in Chinese) [11] 和多田淳三.模糊多元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M].陈 国范, 等, 译.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12] 孟海利.隧道分区爆破振动传播规律试验研究[J]. 铁道建筑,2015(4) 5054. [12] MENG Haili.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pagation law of blasting vibration in tunnel[J]. Railway Engineering, 2015(4) 5054.(in Chinese) 37第34卷 第2期 李玉能, 马建军, 池恩安, 等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含水岩石爆破震动参数预报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