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pdf
第 42 卷第 1 期能 源 与 环 保 Vol. 42 No. 1 2020 年1 月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an. 2020 收稿日期 2019 - 07 - 30; 责任编辑 陈鑫源 DOI 10. 19389 / j. cnki. 1003 - 0506. 2020. 01. 015 作者简介 纵 帅( 1989-) , 男, 安徽淮北人, 工程师, 硕士, 2013 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 现从事数字化矿山方案设计及煤矿安全管理研究工作。 引用格式 纵帅.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J] . 能源与环保, 2020, 42( 1) 67- 70. Zong Shuai.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intrins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J] .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 tion, 2020, 42( 1) 67- 70.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纵 帅1, 2 ( 1. 中煤科工集团 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2. 南京业恒达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 为了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促进双重预防体系在煤矿企业的贯彻落实, 学者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 将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机制, 加入到本质安全内容中, 丰富了煤 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涵, 推动安全关口前移, 强化源头治理。从本质安全的概念引出本质安全体系建 设的意义, 展开叙述本质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 给出了煤炭企业应该如何建设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答 案, 研究出了一套煤炭企业建设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方法。 关键词 煤矿安全; 本质安全;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 TD7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0506( 2020) 01 - 0067 - 04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intrins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Zong Shuai1, 2 ( 1. Nanj 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 Ltd. , China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Nanj ing 210000, China; 2. Nanj ing Industry Hengda Intelligent System Co. , Ltd. , Nanj 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implementation of dual prevention system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search, scholars added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control and accident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to the content of intrinsic safety, enriched the connotation of intrinsic safety manage- ment of coal mines, pushed forward safety gateway and strengthened source control. From the concept of intrinsic safety, this paper intro- duced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of intrinsic safety system, described the main content of intrinsic safety research, obtained the an- swer of how to build intrins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al enterprises, and studied a set of methods of building intrins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al enterprises. Keywords coal mine safety; intrinsic safety; system construction 0 引言 “ 本质安全” 的概念源于煤矿的防爆电器, 本质 安全型防爆电器的电路从本质上是安全的, 也就是 电路在正常或故障状态下都不会引起爆炸混合物的 爆炸。随着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发展, 本质安全的 概念被拓展, 一些企业的专家学者开始把本质安全 的理念引入到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本质安全型企业 系指在存在安全隐患的环境条件下, 能够依靠内部 系统和组织, 采用一定的管理手段, 保证长效安全生 产。2004-2005 年煤矿企业安全形势严峻, 重特大 事故频发,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达到历史新高。正是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 团组织 6 家科研院所, 开始了适用于我国国情的煤 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理论研 究拉开了大幕。经过历时 2 年多的研究与发展, 煤 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并开始 在神东上湾煤矿和徐州权台煤矿试点推广, 笔者认 为此阶段为煤矿本质安全体系的 1. 0 阶段。随着科 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国家战略对于安全 76 万方数据 2020 年第 1 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2 卷 生产的重视度提高, 2016 年 10 月国务院安委办发 布了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 预防机制的意见 , 从此全国高危行业开始推行构 建双重预防机制, 煤矿企业也是在此背景下探索建 立双重预防机制, 笔者认为这是煤矿本质安全体系 建设的 2. 0 阶段。 1 本质安全体系建设意义 ( 1) 本质安全体系建设, 可以推动安全管理全 员参与, 更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生产管 理的过程中, 人既是主要的被管理者也是参与者, 通 过对企业本质安全体系的建设, 不仅可以增强员工 的安全意识, 同时还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做到人人懂安全、 人人敬安全[ 1- 3]。 ( 2) 本质安全体系建设, 能够实现危险源的全 面管控,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 生产的各个环节, 只有通过完善的安全体系建设, 全 面辨识与排查, 才能掌握危险因素的类型以及可能 造成的安全隐患, 对辨识的危险因素实施分级管控, 进而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 3) 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为智慧企业建设打下坚 实基础。安全生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企业通 过本质安全体系的建设, 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安全 生产的法律、 法规以及行业规范, 是企业今后安全管 理工作的总体章程, 为企业安全智能化管理打下基 础[ 4- 5]。 2 本安企业体系建设内容 2. 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煤矿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主要包含 3 部分内容, 首先对煤矿管理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进行 全面辨识, 然后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最后确定风险管理责任人并提出具体管控措施。安 全风险辨识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对煤矿所有工作 任务进行梳理, 分工序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危险 源进行辨识。煤矿掘锚机更换截齿作业风险评估见 表 1。也可以对煤矿进行单元划分, 采用系统评估 法对煤矿各系统进行风险辨识, 煤矿安全生产标 准化考核定级办法( 试行) 中规定煤矿企业管理应 组织开展“ 1 + 4” 工作模式, 即 1 次年度辨识和 4 项 专项辨识[ 6- 8]。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对风险 进行管控, 因此煤矿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 针对安 全风险的特点, 从组织、 制度、 技术、 应急等方面对安 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煤矿要对安全风险分级、 分 层、 分类、 分专业进行管理, 逐一落实企业、 区队、 班 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对于重大的安全风险应制定 专门的管控方案, 管控责任明确, 人员、 资金有保障, 还应有针对性地跟踪重大风险措施落实情况, 发现 问题及时整改。 表 1 煤矿掘锚机更换截齿作业风险评估 Tab. 1 Risk assessment of windlass picks replacement in coal mine 序号工序危险源风险等级后果作业标准 分级管控 班组区队业务科室 管控措施 1准备工具 工具、 截齿不 完好 一般风险 工具不完好, 截齿安装不 到位飞出伤 人 专用工具( 卸截齿专 用工具、 手锤、 克丝钳、 尖嘴钳) 齐全完好; 截 齿规格型号符合要求; 佩戴防护眼镜 班长跟班队长 ①定期对全队的工具及劳 保用品进行检查; ②跟班队 长加强现场监督, 对违规作 业人员加以处罚 2退机 顶板及两帮 不完好 中等风险 破碎顶板及 两帮掉渣片 帮伤人 退机至顶板及两帮支 护完好, 无淋水、 底板 平整的地点 班长跟班队长生产科长 ①定期加强职工专业技能 的培训; ②跟班队长加强现 场监督, 对违规作业的掘锚 机司机加以处罚 3更换截齿 截齿安装不 牢固或者齿 套受损严重 未处理 一般风险 造成截齿飞 出伤人 ①缺少损坏截齿不超 过2 个, 不能自由转动 截齿不超过 5 个; ②专 用工具取出损坏截齿, 清理齿套孔污物; ③卡 子牢固, 能自由转动 班长跟班队长 ①掘锚队定期对掘锚机司 机进行操作规程培训及现 场操作考核; ②跟班队长不 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每发现 一次未按要求进行操作, 对 掘锚机司机进行相应处罚 2. 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失效的情况下, 风险 就会转化成隐患, 因此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等于给 企业本质安全加了一重保险。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是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登记、 治理实施全覆 盖、 全过程的管理。在事故隐患排查之前, 煤矿应在 风险辨识评估的基础上列出隐患排查清单, 然后根 据具体情况, 从清单中选取隐患排查内容。煤矿事 86 万方数据 2020 年第 1 期纵 帅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第 42 卷 故隐患排查应覆盖煤矿内各生产系统和各岗位, 应 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台账和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档案。 根据事故隐患排查结果实施分级治理, 不同等 级的事故隐患由相应层级的单位负责。对于一般事 故隐患,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治理; 对于重大 事故隐患, 应当由矿长组织制定治理方案, 事故隐患 治理应做到责任、 措施、 资金、 时限和预案“ 五落 实” 。 2. 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 完善的安全文 化建设主要包括 安全承诺、 行为规范与程序制定、 安全行为激励、 员工自主学习与改进等内容。煤矿 企业应建立矿长安全承诺机制, 设定安全生产红线, 公开承诺年度安全计划与指标, 煤矿企业员工也应 按照各岗位操作规范做出相关安全承诺。煤矿企业 应根据安全生产要求, 制定行为规范和一些程序性 文件, 从制度层面保障安全体系的建设, 让安全文化 建设有据可依。煤矿企业应建立安全行为的激励机 制, 通过对安全行为的激励, 让更多员工参与到企业 安全文化建设中, 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煤矿 企业应通过培训、 讲座等方式, 引导员工自主学习安 全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知识, 并结合生产实际对自 身行为进行改进[ 9- 11]。 3 本安企业体系建设流程 3. 1 体系建设准备 为保证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顺利有效 开展, 煤矿应在体系建立前期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 作, 主要工作包括领导决策、 成立工作组以及人员培 训等。 企业领导层要明白体系建设的意义, 明确体系 建设的目标,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做出决 策。决策过程和最终决议文件化, 并下发通知全体 员工。领导决策完成后, 系统建设需要成立相应的 组织机构用以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主要的工 作组包括 本安体系建设领导组、 风险分级管控组、 隐患排查治理组、 安全文化建设组、 体系文件编写 组、 信息管理组以及保障管理组, 各实施小组在体系 建设领导组的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本安体系建设 准备阶段还需要聘请专家对体系建设进行指导, 对 相关各层级员工进行专业培训。 3. 2 体系建设策划 体系建设策划是体系建设的基础, 也是决定体 系建设成败的关键,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一 套行之有效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具体内容主要包 括 体系建设的目标、 体系建设总体架构、 体系建设 的主要内容、 体系建设的技术路线以及体系建设的 保障措施。 3. 3 体系建设实施 企业应依据策划阶段形成的总体方案, 细化实 施方案的同时, 稳步推进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煤矿 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双重预防体系的 构建、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推行与评级申报、 本质安全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 制与管理以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建设过程 中, 应形成一系列的体系文件用以支撑本质安全体 系, 主要包括 管理手册 、 程序文件 、 风险管理 手册 、 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 、 体系运行评 价标准 以及各种管理制度的汇编等文件。 3. 4 体系评审改进 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采用 PDCA 的循 环模式, 评审改进是重要的一环, 通过体系建设的评 审改进, 形成了体系建设过程的动态闭环管理。在 这一阶段依据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价找出一个周期内 煤矿本质安全建设与目标和要求的差距, 在下一个 建设周期制定相应改进措施。体系建设模式如图 1 所示。 E -G 5N评F* /6 /6UF7 /6 F7 h5L f6pN QTW.1q QTJV XH 组l6构 {7保P lf5N * * * * * * * * 图 1 PDCA 流程 Fig. 1 PDCA process 4 应用实践 察哈素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隶属于国 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矿井初期设计生产能 力 1 500 万 t/ a, 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生产矿井。煤 矿领导高度重视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 贯彻国电集 96 万方数据 2020 年第 1 期 能 源 与 环 保第 42 卷 团公司的安全生产指导思想, 积极推进煤矿本质安 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煤矿在原有安全管理体系的 基础上, 优化安全生产作业规程, 制定安全奖惩制 度, 在各个岗位全面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制定分 级管控措施, 形成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安全屏障; 矿领 导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区队、 班组每天开展 岗位自纠自查工作, 形成安全生产第二道安全屏障。 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核心, 兼顾企业 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在察哈素煤 矿初见成效,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来, 没有发生 一起死亡事故, 真正实现了煤矿的本质安全。在察 哈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 管理者积 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同时注重加强对员工的安 全生产培训, 现在煤矿上下已经形成良好的安全生 产氛围, 人人懂安全、 敬安全, 从思想上做到主动安 全。 5 结论 煤矿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高危行业, 如何建立 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是众多专家学者一直在 钻研的课题。通过对煤矿企业事故发生机理的研 究, 建设本质安全型管理体系是煤矿安全发展的必 由之路。建立煤矿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 推动安全 生产关口前移, 从源头治理安全隐患。安全文化建 设从文化的高度加快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提 升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 从“ 要我安全” 的被动安 全, 转变为“ 我要安全” 的主动安全。体系建设采用 的 PDCA 建设模式, 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的动态闭 环, 有利于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提升管理水平。本 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 要领导的重视。广大员工的全力参与, 建设内容上 还需要逐步完善, 需要科研机构与生产企业的共同 努力。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1] 吴同性. 基于文化塑造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研究[ D] .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12. [ 2] 张建平, 王珍, 路聚堂. 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 J] . 煤矿安全, 2012, 43( 1) 190- 192. Zhang Jianping, Wang Zhen, Lu Juta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fine coal mine, China[ J] . Safety in Coal M ines, 2012, 43( 1) 190- 192. [ 3] 田水承, 郭彬彬, 李树砖.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压力个体 因素与不安全行为的关系[ J] . 煤矿安全, 2011, 42( 9) 189- 192. Tian Shuicheng, Guo Binbin, Li Shuzhua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factors of work stress and unsafe behavior of coal mine underground workers, China[ J] . Safety in Coal M ines, 2011, 42 ( 9) 189- 192. [ 4] 高晓旭. 基于 4M理论的煤矿本质安全研究[ D] . 西安 西安科 技大学, 2010. [ 5] 李新娟.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与基本模式研究[ J] . 煤矿安 全, 2009, 40( 12) 115- 119. Li Xinjuan. Research on coal mine safety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sic model, China[ J] . Safety in Coal M ines, 2009, 40( 12) 115- 119. [ 6] 李新春, 宋学锋.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J] . 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5( 2) 65- 69. Li Xinchun, Song Xuefeng. Research on intrinsic safety manage- ment system of coal mine, China[ J]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 2008, 35( 2) 65- 69. [ 7] 郝贵. 关于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J] . 管 理世界, 2008( 1) 2- 8. Hao Gui.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intrinsic safety manage- ment system of coal mines in China[ J] . M anagement World, 2008 ( 1) 2- 8. [ 8] 许正权, 宋学锋, 吴志刚.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基础 本质安全的 诠释[ J] . 煤矿安全, 2007( 9) 75- 78. Xu Zhengquan, Song Xuefeng, Wu Zhiga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trinsic safety managementan intrinsic safety interpretation, Chi- na[ J] . Safety in Coal M ines, 2007( 9) 75- 78. [ 9] 陈维民. 以风险预控为基础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 J] . 中国 安全科学学报, 2007( 7) 59- 62. Chen Weimin. Coal mine intrinsic safety management based on risk pre- control, China[ J]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7) 59- 62. [ 10] 刘海滨, 李光荣, 黄辉. 煤矿本质安全特征及管理方法研究 [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4) 67- 72, 179. Liu Haibin, Li Guangrong, Huang Hui.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mines intrinsic safety and strategies management, China[ J]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4) 67- 72, 179. [ 11] 欧晓英, 杨胜强, 孙仁科, 等. 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体系建立及 其应用的探讨[ J]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 76- 80, 177. Ou Xiaoying, Yang Shengqiang, Sun Renke, et al. Establishment of intrinsic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al mine and its applica- tion, China[ J] .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 1) 76- 80, 177. 07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