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研究.pdf
多事京交 硕士学位论文 1 8 17 1 78 瘪 乞和 一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研究 T h e S t u d y o nS a f e t yM a n a g e m e n tt oT o w n s h i pC o a l M i n e si nY uL i nA r e a 作者王亮 导师兰哲 北京交通大学 2 0 1 0 年6 月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 授权北京交通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提供阅览服务,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翩躲础 签字日期西J o 年7 月f 日 签字日期≥∥年] 月/日 中图分类号C 9 3 Ⅵ C 学校代码1 0 0 0 4 密级公开 北京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研究 T h e S t u d y o nS a f e t yM a n a g e m e n tt oT o w n s h i pC o a l M i n e si nY uL i n A r e a 作者姓名王亮 导师姓名兰哲 学位类别管理学 学科专业安全管理与工程 学号0 8 1 2 0 7 9 1 职称副教授 学位级别硕士 研究方向安全经济与安全管理理论 致谢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兰哲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兰老师多次询问 我的论文进展,并对我的论文反复修改、校对,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兰哲教授 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在此衷心感谢两年 来兰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同时也感谢经管学院的老师们,是你们的无私教育 使我的学习能够进步、知识更加丰富。还有经管学院的同学们,感谢你们陪我度 过了丰富多彩的俩年研究生生活。 感谢父母多年来对我的养育和支持,他们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是我一路前行 的明灯。感谢亲人及朋友们对我的照顾和支持,使我能够在学校专心完成我的学 生k 。 北京交通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摘要 摘要 无论是从国家还是地方来讲,乡镇煤矿的数量都占到绝大多数。但是这些乡 镇煤矿因条件落后、管理不善导致事故屡屡发生。因此要想降低整个煤矿业的事 故发生率,必须从乡镇煤矿抓起。 此研究以煤炭资源富集地榆林地区的乡镇煤矿为研究点,旨在提高整个榆林 地区的煤矿发展水平,为榆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以往对煤矿事故的研究只局限在煤矿内部,此研究跳出这种固定框架,不但 从内部进行分析,而且从外部环境寻求原因,即政府管制方面,这将成为此研究 的一个创新点。此外,对于榆林地区乡镇煤矿的安全,目前还没有从管理角度进 行的系统、全面的研究,此研究填充这个空白,同时这也将成为此研究的另一个 创新点。 在分析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外部原因时,运用了P E S T 分析法,并着重 对其中的政府管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煤矿的市场准入、日常监管和事后处 理三个环节进行了探讨,揭示了政府管制目前存在的官煤勾结、管制人员的不作 为以及事后处罚力度太小等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引入行政问责制、加 大法律处罚力度、改革税收体制、壮大监察力量以及引入群众监督等解决对策。 对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内部原因进行分析时,建立了一个由人力资源、管理机 制以及安全文化组成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既包括煤矿管理者和经营者, 也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管理机制指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制度两方面; 对安全文化分析时,引入了G e e r tH o f s t e d e 的五维文化理论,以此为依据设计了 乡镇煤矿安全文化调查问卷。以往的五维文化理论基本被用于跨国文化的研究, 而此研究将其和煤矿安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成为研究最重要的创新点。最后提 出重视培训严把上岗关,提升煤矿技术力量;改进煤矿组织结构;完善安全管理 制度;提高煤矿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加强监督,加大法律对责任的追究力度;全 面进行安全文化建设等对策。 此研究的成果有 1 为榆林地区乡镇煤矿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措 施,为以后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2 证实了外部环境对煤矿事故 的发生同样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3 较为准确的揭示了榆林地区的乡镇煤矿安全 文化现状,可以推及到所有乡镇煤矿。 应该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此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希望能对 其它地区的乡镇煤矿发展起到借鉴作用,同时也能对以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 北 京交 通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参考意义。 关键词乡镇煤矿;安全管理;政府管制;五维文化理论 分类号 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 ACT A BS T R A C T W h e t h e rf r o mt h en a t i o n a lo rt h el o c a l ,t h en u m b e ro f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n ei St ot h e m a j o r i t y .B u tt h ec o a lm i n e s ’b a dc o n d i t i o na n dm a n a g e m e n tl e a dt om a n ya c c i d e n t s . T h e r e f o r e ,o n l ym a n a g i n g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n ew e l lC a nw er e d u c et h er a t eo fc o a lm i n e a c c i d e n t s . T h i ss t u d yi sf o c u so nt h e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n e so fY uL i na r e aw h i c hi sr i c ho f c o a l ,a i m e dt oi m p r o v et h em a n a g e m e n ta n dm a d es o m ec o n t r i b u t i o nt oY uL i na r e a . 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o fm i n i n ga c c i d e n t sa r el i m i t e di n s i d e ,t h i ss t u d yi so u to ft h e f r a m e w o r k ,n o to n l yl o o k i n gf o ri n t e r n a lr e a s o n s ,b u ta l s oe x t e r n a lo n e s ,w h i c ha r e m o r ei m p o r t a n t , s u c ha sg o v e m m e n tc o n t r o l ,a n dt h i sw i l lb ea ni n n o v a t i o nt ot h i s s t u d y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 r e ’Sn os t u d yt h a ta n a l y z e s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l l es a f e t yt oY uL i n a r e af r o mt h ea s p e c to fm a n a g e m e n t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t h i ss t u d yf i l l si ta n db e c o m e t h em o s ti m p o r t a n ti n n o v a t i o n . 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e x t e r n a lr e a s o n st o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n e si nY uL i na r e a ,t h e s t u d yu s e sP E S T ,f o c u s e so nt h eg o v e r n m e n tc o n t r o lw h i c hi so n eo fi t sf a c t o r s .A n d r e v e a l si t s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 s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o fm a r k e ta c c e s s ,d a i l y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 p o s t p r o c e s s i n g ,s u c ha sO f f i c e ra n dc o a lc o l l u s i o n ,t h eo f f i c e r ’Sn o n f e a s a n c ea n dl i g h t p u n i s h m e n t ,t h e nt h er e a s o n sa r ea n a l y z e d ,f m a i l yt h e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r ep r o p o s e d , w h i c ha r ei m p l e m e n t i n gt h ea c c o u n t a b i l i t ys y s t e m ,e n h a n c i n gp u n i s h m e n t ,r e f o r m i n g t a xs y s t e m ,e x p a n d i n gs u p e r v i s o r yp o w e r ,i n t r o d u c i n gt h ep o p u l a c et os u p e r v i s ea n dS O 0 n . O nt h ea n a l y s i so fi n t e r n a lr e a s o n st o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n e s ,t h es t u d ye s t a b l i s h e sa m e c h a n i s mb y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 ,m a n a g e m e n t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a n de n t e r p r i s e c u l t u r e .H u m a nr e s o u r c e si n c l u d em a n a g e r s ,p r o p r i e t o r ,t e c h n i c a lp e r s o n n e la n d w o r k e r s ;m a n a g e m e n to r g a n i z a t i o ns y s t e mm e a n s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a n ds a f e t y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w h e na n a l y z i n gs a f e t yc u l t u r e ,as a f e t yc u l t u r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w h i c hi Sb a s e do nG e e r tH o f s t e d e ’Sc u l t u r a lm e a s u r em o d e li sd e s i g n e d .T h i sm o d e lw a s u s e dt os t u d y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u l t u r eb e f o r e ,b u tt h i sr e s e a r c hi n t e g r a t e si ta n dc o a lm i n e s a f e t y , b e c o m i n gt h i sr e s e a r c h ’Sm o s ti m p o r t a n ti n n o v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p u U i n gf o r w a r dt h e o n - j o bt r a i n i n gt oi n c r e a s et e c h n o l o g yf o r c e ;i m p r o v i n g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s t r u c t u r eo fc o a l ; p e r f e c t i n gs a f e t y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 ;i m p r o v i n g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o fc o a lm i n e s ; V 北京交通大学硕五学位论,文ABSTRAC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l a wf o r c et ot h ec r i m i n a l ;b u i l d i n ge n t e r p r i s ec u l t u r e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l y ,e t c . T h er e s u l t so ft h es t u d ya r e 1 p r o v i d e d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m a n a g e m e n tm e a s u r e s a n di d e a st or a i s em a n a g e m e n tf o rY uL i na r e a ’s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n e s ; 2 c o n f i r m e d e x t e r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a l s oh a si m p o r t a n te f f e c to nm i n em a n a g e m e n t ; 3 r e v e a l e dt h e t o w n s h i pe n t e r p r i s ec u l t u r em o r ea c c u r a t e l yi nY uL i na r e a ,c o a lm i n e st oa l lt h et o w n sc a l lb e g e n e r a l i z e d . I ns o m ew a y ,w h e t h e ri nt h e o r yo ri np r a c t i c e ,t h i ss t u d yh a sc e r t a i ns i g n i f i c a n c e . H o p e t oh a v ec e r t a i nr e f e r e n c ef u n c t i o nt oo t h e ra r e a s ’t o w n s h i pn 2 i n ea n df u t u r es i m i l a r s t u d i e s . K E Y W O R D S t o w n s h i pc o a lm i n e ;s a f e t ym a n a g e m e n t ;g o v e r n m e n tc o n t r o l ; f i v e d i m e n s i o n a lc u l t u r et h e o r y C L A S S N 0 北京交 通 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目录 目录 摘要⋯⋯⋯⋯⋯⋯⋯⋯⋯⋯⋯⋯⋯⋯⋯⋯⋯⋯⋯⋯i i i A B S T R A C T ...........⋯...;......................................、, 1 绪论⋯⋯..j ⋯⋯⋯⋯⋯⋯⋯⋯⋯⋯⋯⋯⋯⋯⋯⋯..1 1 .1 研究背景⋯..⋯⋯⋯⋯..⋯⋯⋯⋯⋯⋯⋯⋯⋯⋯.1 1 .2 研究意义⋯⋯⋯⋯⋯⋯⋯⋯⋯⋯⋯⋯⋯⋯⋯⋯..2 1 .2 .1 理论意义⋯⋯⋯⋯⋯⋯⋯⋯⋯⋯⋯⋯⋯⋯..2 1 .2 .2 现实意义⋯⋯⋯⋯⋯⋯⋯⋯⋯⋯⋯⋯⋯⋯..2 1 .3 研究思路与方法⋯⋯⋯⋯⋯⋯⋯⋯⋯⋯⋯⋯⋯⋯..3 1 .3 .1 研究思路⋯⋯.‘⋯⋯⋯⋯⋯⋯⋯⋯⋯⋯⋯⋯.3 1 .3 .2 研究方法⋯⋯⋯⋯⋯⋯⋯⋯⋯⋯⋯⋯⋯⋯..4 1 .4 拟创新之处⋯⋯⋯⋯⋯⋯⋯⋯⋯⋯⋯⋯⋯⋯⋯⋯4 1 .4 .1 以管理的视觉全面分析榆林地区乡镇煤矿问题⋯⋯⋯⋯4 1 .4 .2 跳出内部分析的固定框架.j ⋯⋯⋯⋯⋯⋯⋯⋯⋯.5 1 .4 .3 将五维文化理论与煤矿安全相结合⋯⋯⋯⋯⋯⋯⋯.5 1 .5 国内外研究综述⋯⋯⋯⋯⋯⋯⋯⋯⋯⋯⋯⋯⋯⋯..5 1 .5 .1 国外煤矿安全研究综述⋯⋯⋯⋯⋯⋯⋯⋯⋯⋯..5 1 .5 .2 国内煤矿安全研究综述⋯⋯⋯⋯⋯⋯⋯⋯⋯⋯..7 1 .5 .3 煤矿安全的综合类综述⋯⋯⋯⋯⋯⋯⋯⋯⋯⋯..8 2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1 0 2 .1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 0 2 .1 .1 伤亡现象严重⋯⋯⋯⋯⋯⋯⋯⋯⋯⋯⋯⋯⋯1 0 2 .1 .2 安全投入不足且超能力生产⋯⋯⋯⋯⋯⋯⋯⋯⋯1 1 2 .1 .3 资源大量浪费⋯⋯⋯⋯⋯⋯⋯⋯⋯⋯⋯⋯⋯1 2 2 .1 - 4 被赋予股票特性⋯⋯⋯⋯⋯⋯⋯⋯⋯⋯⋯⋯.1 2 2 .1 .5 安全监督和检查整改不到位⋯⋯⋯⋯⋯⋯⋯⋯⋯1 2 2 .2 管理因素在研究中的重要性⋯⋯⋯⋯⋯⋯⋯⋯⋯⋯⋯1 3 3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外部环境分析⋯⋯⋯⋯⋯⋯⋯⋯..1 4 3 .1P E S T 分析法⋯⋯⋯⋯⋯⋯⋯⋯⋯⋯⋯⋯⋯⋯⋯.1 4 3 .2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中实行政府管制的必要性⋯⋯⋯..1 5 3 .2 .1 政府管制的市场准入环节现状⋯⋯⋯⋯⋯⋯⋯⋯.1 5 北京交通大学 硕 士 学 位论文目 录 3 .2 .2 政府管制的日常监管环节现状⋯⋯⋯⋯⋯⋯⋯⋯.1 6 3 .2 .3 政府管制的事后处理环节现状⋯⋯⋯⋯⋯⋯⋯⋯.1 8 3 .3 政府管制的成因分析⋯⋯⋯⋯⋯⋯⋯⋯⋯⋯⋯⋯..1 9 3 .3 .1 市场准入环节的原因⋯⋯⋯⋯⋯⋯⋯⋯⋯⋯⋯1 9 3 .3 .2 日常监管环节的原因⋯.⋯⋯⋯⋯⋯⋯⋯⋯⋯⋯1 9 .3 .3 .3 事后处理环节的原因⋯⋯⋯⋯⋯⋯⋯⋯⋯⋯⋯1 9 3 .4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外部安全管理对策⋯⋯⋯⋯⋯⋯⋯⋯.2 0 3 .4 .1 引入行政问责制⋯⋯⋯⋯⋯⋯⋯⋯⋯⋯⋯⋯.2 0 3 .4 .2 改革税收体制⋯⋯⋯⋯⋯⋯⋯⋯.⋯⋯⋯一...2 0 3 .4 .3 增强管制力量⋯⋯⋯⋯⋯⋯⋯⋯⋯⋯⋯⋯⋯2 1 3 .4 .4 引入群众监督⋯⋯⋯⋯⋯⋯⋯⋯⋯⋯⋯⋯⋯2 l 4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内部环境分析⋯⋯⋯⋯⋯⋯⋯⋯..2 2 4 .1 煤矿管理系统的构成⋯⋯⋯⋯⋯⋯⋯⋯⋯⋯⋯⋯⋯2 2 4 .2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成因分析⋯⋯⋯⋯⋯⋯⋯⋯.2 3 4 .2 .1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人的因素分析⋯⋯⋯⋯⋯⋯⋯2 3 4 .2 .2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管理机制的分析⋯⋯⋯⋯⋯⋯.2 4 4 .2 .3 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安全文化的分析⋯⋯⋯⋯⋯⋯.2 5 4 .3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内部安全管理对策⋯⋯⋯⋯⋯⋯⋯⋯.3 2 4 .3 .1 重视培训严把上岗关⋯⋯⋯⋯⋯⋯⋯⋯⋯⋯⋯3 2 4 .3 .2 改进煤矿组织结构⋯⋯⋯⋯;⋯⋯⋯⋯⋯⋯⋯.3 3 4 .3 .3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3 4 4 .3 .4 提高煤矿企业制度的执行力⋯⋯⋯⋯⋯⋯⋯⋯⋯3 6 4 .3 .5 加强事前监督和事后处罚⋯⋯⋯⋯⋯⋯⋯⋯⋯..3 7 4 .3 .6 全面进行安全文化建设⋯⋯⋯⋯⋯⋯⋯⋯⋯⋯.3 7 5 结论与展望⋯⋯⋯⋯⋯⋯⋯⋯⋯⋯⋯⋯⋯⋯⋯⋯⋯.3 9 5 .1 结论⋯⋯⋯⋯⋯⋯⋯⋯⋯⋯⋯⋯⋯⋯⋯⋯⋯..3 9 5 .2 展望⋯⋯⋯⋯⋯⋯⋯⋯⋯⋯⋯⋯⋯⋯⋯⋯⋯..4 0 参考文献⋯⋯⋯⋯⋯⋯⋯⋯⋯⋯⋯⋯⋯⋯⋯⋯⋯⋯..4 l 附录⋯⋯⋯⋯⋯⋯⋯⋯⋯⋯⋯⋯⋯⋯⋯⋯⋯⋯⋯⋯4 3 作者简历⋯⋯⋯⋯⋯⋯⋯⋯⋯⋯⋯⋯⋯⋯⋯⋯⋯⋯..4 5 独创性声明⋯⋯⋯⋯.⋯⋯⋯⋯⋯⋯⋯⋯⋯⋯⋯⋯⋯..4 6 学位论文数据集⋯⋯⋯⋯⋯⋯⋯⋯⋯⋯⋯⋯⋯⋯⋯⋯..4 7 北 京交 通 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绪论 1 .1 研究背景 1 绪论 安全是煤矿生产最重要的问题,煤矿安全事关矿区社会稳定和广大职工的根 本利益,也是煤炭工业稳定、持续、高速发展的根本保证【1 1 ,同时随着人们经济基 础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他们对物质需求、精神文明以及安全与健康有了更高 的要求,对自己的生活以及人生有了新的追求,关注安全、珍惜生命、追求企业 的本质安全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是国家规划的大型煤炭建设基地之一。全市含煤面 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 4 %,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为2 7 1 4 亿吨,探明储量为1 4 6 0 亿吨, 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8 6 %,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 2 %。榆林地区行政区域内目前共 有各类矿井4 0 5 处,产煤区域主要集中在榆阳区和神木县、府谷县、横山县。其 中国有重点和地方共2 8 处,乡镇煤矿3 7 7 处,已形成8 0 0 0 万吨的原煤生产能 力。“八五“ 以来,煤炭工业产值一直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实现 税费也占到全市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特别是进入2 0 0 0 年以来,全市煤炭产量连 续五年实现千万吨跨越,创全国、全省同行业的历史最好水平,榆林己成为名副 其实的全国产煤大市。煤炭行业是我市发展最快、贡献最大的龙头支柱产业,在 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曙1 。可见榆林地区煤矿数量之多,对全 市发展重要性之大,但存在的问题是战线长、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代表中国先 进生产力和世界领先水平的神华煤炭集团,更多的是乡镇、个体小煤矿。这些小 煤矿多数是8 0 年代初建成的,先天装备不足、后天管理不善,再加上2 0 多年的 开采,煤矿井下千疮百孔,由于开采带来的隐患日益严重,采空区悬空顶板大面 积冒落、井下煤层自然发火等隐患非常突出,存在着基础薄弱,管理粗放,生产 者大部分为农民工,文化知识浅薄,劳动技能低下,自我防范能力差且事故发生 率较高的现状。 榆林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当前正处在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煤炭既 是榆林的龙头产业,又是榆林经济的快速增长点,同时它带动了当地的很多产业, 如汽车运输业、汽车销售部、车俩维修部以及加油站等。所以以上煤矿的安全现 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情况,找出其存在的真正原因, 然后对症下药,提高关乎榆林地区经济命脉的煤矿的发展。因此,研究榆林地区 北 京交 通 大学硕 士 学位论 文 绪论 煤矿,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乡镇煤矿的安全管理就显得迫在眉睫。在这样的背景 下,此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榆林地区乡镇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 改进思路和方法。. 1 .2 研究意义 1 .2 .1 理论意义 以往对煤矿的安全管理研究只针对煤矿内部,从煤矿内部找原因,但事实表 明事故还是一如既往的发生,事故的发生问题没有被真正解决。实际上,作为一 种存在于社会的经济组织,企业管理内部出现的任何问题都不单纯是企业内部的 原因,而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尤其当事故不仅仅是发生在某 一个或某一些企业,而是发生在某一行业时,这时就应该跳出单个企业,而与经 济问题、社会问题等外界环境因素联系起来进行考虑,进而找出事故发生的本质 原因啪。 因此,此研究将从煤矿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全面地、系统地来讨论 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不力的深层次原因,然后由此再来分别设计煤矿企业 的安全管理措施,应该说,这一研究将会改进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就事论 事的现状。 1 .2 .2 现实意义 此研究通过分析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以 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即通过管理的视角对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问题进 行审视,以提高所在地区的煤矿经营管理水平,让事故降下来,珍爱生命,为更 多的煤矿工作人员谋取福利,为榆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希望对其它地区 乡镇煤矿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北 京交‘通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绪论 1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3 .1 研究思路 此研究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及以往对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 管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了创新点。然后 分析了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其中问题分为外部问题 和内部问题。在阐述外部问题时运用了P E S T 分析方法,并着重对其中的政府管制 因素进行了探讨;在阐述内部问题时建立了煤炭企业管理系统,即从人力资源、 管理机制及安全文化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内外部解决措施。 最后给出总结和展望。具体框架为 北京交‘通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 绪论 1 .3 .2 研究方法 1 .3 .2 .1P E S T 分析法 即从政治P p o l i t i c s 、经济E e c o n o m y 、社会S s o c i e t y 、技术T t e c h n o l o g y 四个外部因素,分别来阐述对榆林地区乡镇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 1 .3 .2 .2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认真研究、讨论,以G e e r tH o f s t e d e 的五维文化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乡 镇煤矿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在榆林地区乡镇煤矿中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调查 结果进行了统计技术处理,以实际数据检验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从而保证了调 查问卷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 1 .3 .2 .3 比较分析法 这种比较既有榆林地区和整个陕西省的横向对比,也有榆林地区几个年度的 纵向发展对比。通过对比,更清晰、直观地说明了榆林地区的乡镇煤矿安全发展 现状。 1 .3 .2 .4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一些实际的困难,有些数据无法准确获得,因此将进行定性的分析,通 过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的分析,更准确地揭示一些现象,从而更容易地找到解决 问题的办法。 1 .4 拟创新之处 1 .4 .1 以管理的视觉全面分析榆林地区乡镇煤矿问题 以管理的视觉对榆林地区乡镇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榆林地区 乡镇煤矿的研究有2 0 0 4 年张恩强的 , 但他的研究是根据榆林地区煤炭资源赋存和开发特点,分析了现阶段在煤炭开采 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改进开采技术等方面进行解决。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 采设计研究分院的陈佩佩进行了 研究, 她在对榆林地区煤炭开采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侧重研究了煤炭开采对环境造 成的影响,并提出通过开采方法的变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可见这些都是针对煤 矿开采及对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的研究。截止目前,还没有对榆林地区乡镇煤矿 安全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应采取措施的系统研究,尤其是从管理层面进行 4 北京交 通 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绪论 的系统研究。这就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研究空间,也将成为此研究的一个创新点。 1 .4 .2 跳出内部分析的固定框架 以往对煤矿事故的研究只局限于煤矿内部,很少从煤矿外部找原因。实际上, 作为一个存在于社会中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此研究 跳出这种固定框架,开始从外部环境寻求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揭示出事故发生 的全面原因,真正将事故发生率降下来。 1 .4 .3 将五维文化理论与煤矿安全相结合 研究引入G e mH o f s t c d c 的五维文化理论,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乡镇煤矿的安 全文化调查问卷。五维文化理论以往基本被用于跨国文化的研究,而此研究将其 和煤矿安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对榆林地区乡镇煤矿的安全文化进行了测量和分 析,成为此研究最重要的创新点。 1 .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5 .1 国外煤矿安全研究 国外对煤矿安全的研究在上个世界六十年代就开始了,最早的是对安全评价 方法的研究,然后有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立法的研究、整个煤矿宏观层 面的研究、对矿工个人行为的研究和对安全文化的研究等。对安全评价研究提出 的最早方法是1 9 6 4 年美国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在此方法推出之后,各 国、各行业的研究者沿着“指数法”和“概率风险评价’’这两个方向开发出了许 多的评价方法。 JF u l l e rL u m i n i c o 公司 1 9 9 7 分别介绍并评价了美国、新南威尔士州、加拿 大、南非以及西澳大利业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矿山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立法情况。 R i c kD a v i s 和J i m J o y 1 9 9 7 研究了新南威尔士州颁布的危险管理规章制度 的实施效果。新南威尔士矿山委员会委托澳大利业永远安全与健康咨询公司 A l w a y sS a f e t ya n dH e a l t hP t yL t d ,2 0 0 1 ,对澳大利业昆士兰州1 9 9 9 年煤矿 5 北 京交 通 大学 硕士 学位论 文 绪 论 安全与健康法案进行了分析,以帮助矿山委员会与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讨论煤矿安 全法的改革问题。 对整个煤矿宏观层面的研究有 美国在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的落后,也曾经事故频发。 特别是1 9 0 7 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3 2 4 2 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其中西弗吉 尼业州一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死亡3 6 2 人。当年美国百万吨死亡率高达8 .3 7 0 。 W i l l J a m G r a e b n e r 1 9 7 6 在其荣获特纳奖的美国2 0 世纪初的煤矿安全研究中,研究 了这段历史,揭示了为什么煤矿会付出血的代价而政府却对此无能为力。他超越 陈规,将安全立法斗争中的各个利益团体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从多个角度 分析了各个利益团体在煤矿安全问题中的不同行为动机,认为多个因素组合在一 起,才造成了美国煤矿的悲剧H 1 。不过他只是原原本本地记录了这段历史,没有清 晰地表述和阐明如何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联邦管制是否应该介入以及介入的程 度如何。但他对煤矿安全问题中的各个相关个体的行为动机的分析对此研究有很 好的借鉴意义。 K a r l e n eH .R o b e r t s ,R o b e r tB e a 和D e a nL .B a t t l e s 2 0 0 1 提出要建立一 个高可靠性组织,通过这个高可靠性组织来预防和避免常规事故的发生。管理者 应该做到二点,一是积极地寻求、了解他们未知的情况,设计奖金和激励制度以 识别失败的成本和可靠的收益;二是和每一个人进行沟通。 N e i lB R 工D G E ,B o bF E R G U S O N ,R o b e r tM c G R A T H 2 0 0 2 提出一个安全改进 计划。这个计划目前在澳大利亚煤矿实行,且被各个煤矿联盟广泛支持。它通过 员工的广泛参与和承诺,更好地实现了对工作场所的风险控制。 J .C .G r o o m b r i d g e 2 0 0 3 提出煤矿应该借鉴石油行业的做法,实行一种安 全案例模式来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并阐述了安全案例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实施要 点。他认为安全案例模式为准备符合政府核定标准的安全管理计划提供了一个可 靠的基础,由于每一个煤矿所面临的风险都是不同的,因此技术安全就是最好的 自我管制模式,一个结构良好的安全案例模式能够使危险管理正式化并使适当的 行动优先。 C h a u l y a ,S .K . 2 0 0 4 在探讨了印度的小型矿山的环境、安全与健康管理问 题之后,指出开采矿产必须基于正确的计划和可靠的技术,尤其对于生态敏感和 脆弱的地区,必须采用适当的温和的开采方法。 J u s t i n eE v e s s o n 2 0 0 4 主要分析了合同制和承包制在煤矿行业的运用情况 以及对安全管理的实质影响。 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 2 0 0 4 回顾了其成立2 5 年 1 9 7 8 2 0 0 3 以 6 北京交通大学硕 士 学位论文绪论 来的成就并介绍了美国煤矿成功的经验,包括建立安全的文化、不断地改进技术、 重视安全培训以及注意借鉴国外的经验等等。此外要求美国的矿山经营者实施 S L A M 即S t o p - L o o k - A n a l y z e - M a n a g e 的危险管理技术来加强美国矿山的安全管 理,以尽可能地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 对矿工个人行为的研究有 D a v i dL a u r e n c e 2 0 0 2 对于矿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 查研究,根据调查中所采用的标准和各个煤矿相应的安全业绩资料建立了一个安 全行为模型,并构造了一个安全行为轮状图来说明管理环境、矿山专用规则和工 人相应的安全行为这二个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个模型还处于初始阶段, 但已在安全行为和安全业绩之间建立了一种关联,为经营者和管理者制定更好的 规则和规章提供了指导嵋,。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局 2 0 0 3 建议矿工注意个人安全防护,如要求工人穿戴 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以便在意外事件发生时保护自己,提醒矿工在开始工作前 注意检查、在工作时保持必要的警惕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安全培训以锻炼自己 2 0 0 5 等等。 L e nP e a r s o n 2 0 0 2 、N ic kM a b b o t t 2 0 0 3 、B r a dS t r a h a n 2 0 0 3 对矿工 的疲劳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提出,通过开发积极的疲劳管理系统或实施疲劳风 险管理战略,针对每一个矿工采取不同且适合的管理对策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他 们对煤矿企业安全问题的研究思路正说明了当煤炭行业事故多发时,需要侧重于 制度环境的研究,而当其整体行业已经处于健康运行和转向安全的前提下,而且 外部约束机制良好的情况下,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获得更好的安全 管理效果,就需要强调对个体因素的研究,通过个人不安全行为的控制减少甚至 消灭伤亡事故的发生肺1 。 . 1 .5 .2 国内煤矿安全研究 国内对煤矿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范围也较窄。主要有对人为因素的 研究,包括人的安全意识与安全心理,还有对煤矿安全监察方面的研究稍有涉及。 尹贻勤 2 0 0 0 、土俊林 2 0 0 4 认为人为因素是导致中国各类煤矿安全事故屡 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为了寻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