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pdf
第 4 2卷 第 1 1 期 2 0 1 6年 1 1 月 工矿 自 动化 I n d u s t r y a n d M i n e Au t o ma t i o n Vo 1 . 4 2 NO .1 1 NO V .2 0 1 6 文章编 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6 1 1 0 0 5 0 0 6 DO 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i x . 2 0 1 6 . 1 1 . 0 1 2 赵敏 , 尚鹏辉. 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r-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6 , 4 2 1 1 5 0 5 5 . 井下配电网屯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赵敏 , 尚鹏 辉 1 .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电子工程系 , 河南 鹤壁4 5 8 0 3 0 ; 2 . 河南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与 自动化学院,河南 焦作4 5 4 0 0 0 摘 要 为 了解决采 用传 统 经验模 态分 解的 电缆故 障 测距 方法存 在 的频 带混 叠问题 , 以及基 于总体 平均 经 验模态分解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受残留白噪声影响等问题 , 提 出了一种基 于补充总体 平均经验模 态分解的 井 下配 电 网电缆 故 障在 线双 端行 波 测距 方法 。该 方法通 过补 充 总体平 均 经验 模 态分 解提 取 双端 故障行 波 线 模分量的固有模 态函数, 利用基 于瞬时频率突变和模极大值的奇异性检测原理进行行波波头标定, 从而实现 故 障点 定位 。通过在 P S C AD/ E MTD C环境 下搭 建基 于频 变特 性 电缆 线路 的 6 k V 井 下 配 电 网模 型 并进行 仿 真 , 验 证 了该方 法测距 精度 高, 最大 测距误 差 不超过 4 。 关键 词 井 下配 电网 ;电缆故 障定位 ;电缆故 障测距 ;补充 总体 平均 经验模 态分解 ;行 波测距 中图分类 号 T D 6 0 文献 标 志码 A 网络 出版时 间 2 0 1 6 1 0 2 8 1 6 2 8 网络 出版地址 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P . 2 0 1 6 1 0 2 8 . 1 6 2 8 . 0 1 2 . h t ml Onl i ne c a b l e f a ul t r a n g i ng me t h o d b y d o u bl e e n d t r a v e l i n g wa v e f o r u nd e r g r o u n d d i s t r i bu t i o n n e t wo r k ZHA O M i n , SH ANG Pe n ghu i 1. De p a r t me n t of El e c t r o ni c Eng i ne e r i ng,H e b i Aut o mot i ve Eng i ne e r i ng Pr o f e s s i on a l Col l e ge, H e bi 45 8 0 3 0,Chi n a;2. Sc ho ol of El e c t r i c a l Eng i ne e r i ng a nd Au t o m a t i o n, He n a n P o l y t e c h n i c Un i v e r s i t y ,J i a o z u o 4 5 4 0 0 0,C h i n a Abs t r a c t I n or d e r t o s ol v e pr o bl e m s of b l oc k o v e r l a p o f f r e q u e nc y b a nd s i n c a b l e f a u l t r a n g i ng m e t ho d b a s e d o n e mp i r i c a l mo d e d e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e f f e c t o f r e s i d u a l wh i t e n o i s e i n t h e o n e b a s e d o n e n s e mb l e e m p i r i c a l mod e d e c ompo s i t i o n, a n on l i ne c a b l e f a u l t r a ng i n g me t ho d by d o ub l e e nd t r a v e l i n g wa v e f or u n d e r g r o u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o r k wa s p r o p o s e d wh i c h wa s b a s e d o n c o mp l e me n t a r y e n s e mb l e e mp i r i c a l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7 0 6 ; 修 回日期 2 0 1 6 0 9 2 4 ; 责任编辑 李明。 基金项 目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 目 1 5 2 1 O 2 2 1 O 1 9 8 。 作者简介 赵敏 1 9 8 3 一 , 女 , 河南鹤壁人 , 讲师 , 硕 士 , 主要研究方 向为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 E - ma i l z h a o mi n 0 3 9 2 1 2 6 . c o rn。 [6] [7 ] [8 ] [9 ] 王彦文 , 刘 文军 , 高彦 , 等. 基 于零序 电流 群体 比幅 比 相的选择性漏电保护新方案I- J ] . 煤炭学报, 2 0 1 0 , 3 5 3 5 1 5 - 5 1 9 . 任建文 , 丁浩 , 李 莎 , 等. 基 于负序 电流 的配电 网单相 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的研究E J ] . 华北 电力 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 , 2 0 1 3 , 4 0 1 2 4 2 9 . 倪广魁 , 鲍海 , 张利 , 等. 基于 零序 电流突 变量 的配 电 网单相故 障带 电定 位判 据 E J ] . 中国 电机工 程 学 报 , 2 O 1 0 3 1 l l 8 - 1 2 2 . 宋国兵 , 李广 , 于 叶云 , 等. 基 于相 电流突 变量 的配 电 网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定位E J ] . 电力 系统 自动化 , 2 0 1 1 [ 1 o ] [ 1 1 ] E 1 2 ] [ 1 3 ] 2I 84 90 . 郭清滔, 吴田.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 障选线方法综述 [ J ]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2 0 1 0 , 3 8 2 1 4 6 1 5 2 . 杜刚 , 刘迅 , 苏高峰. 基 于 F T U 和“ s ” 信号 注入法 的配 电网接地故障定位 技术 的研究 [ J ] . 电力 系统保 护与 控制 , 2 0 1 0 , 3 8 1 2 7 3 7 6 . 王凤 , 康怡. 基于 脉冲信号 注入法 的小 电流接地 选线 技术[ J ] . 电网技术 , 2 O O 8 1 5 9 0 9 3 . 陈奎 , 陈士军 , 唐轶. 矿 山电网漏 电保 护的研究 [ J ] . 电 工技术杂志 , 2 0 0 4 1 1 6 1 6 4 . 2 0 1 6 年 第 1 1 期 赵敏等 井下配电网电缆故障在线双端行波测距方法 5 1 mo de d e c ompo s i t i o n CEEM D.The m e t ho d e x t r a c t s i nt r i n s i c mod e f u nc t i o n o f l i ne mod e l c o m p on e n t s o f d ou bl e e n d f a ul t t r a ve l i ng wa v e by CEEM D, a n d us e s s i ng ul a r i t y d e t e c t i on p r i nc i pl e b a s e d o n i ns t a nt a ne ou s f r e q ue nc y mut a t i o n a nd mo dul u s m a x i ma t o d e ma r c a t e t he wa v e h e a d,S O a s t o r e a l i z e f a ul t l o c a t i o n .A 6 k V u n d e r g r o u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n e t wo r k mo d e l wa s b u i l t i n PS C AD/ EMTDC s o f t wa r e wh i c h wa s b a s e d o n f r e q ue n c y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o f c a bl e l i n e. Th e s i m u l a t i o n r e s ul t s ho ws t he me t ho d h a s h i gh r a ng i ng p r e c i s i on,a nd t he m a x r a ng i ng e r r o r i s n o mo r e t h a n 4 . Ke y wo r d s und e r g r ou nd di s t r i b ut i on n e t wor k; c a bl e f a u l t l oc a t i o n; c a bl e f a u l t r a ng i ng; c o mpl e m e nt a r y e ns e mbl e e mpi r i c a l m o de d e c o m p os i t i on;t r a v e l i n g wa v e r a ng i ng 0 引言 井下配电网多为数段短电缆构成的干线式纵 向 网络 , 因井下环境恶劣 , 电缆在运行 中发生单相接地 故障的概率较大。而现有的低压脉 冲法、 闪络测试 法等井下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存在可靠性差 、 测距精 度低等问题 。 实 际应用 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大多为离线测 量 , 考虑到井下电力负荷多为一级 、 二级负荷 , 一般 不允许采用离线测量, 且离线法最大 的问题是部分 故障难以在高压冲击下再现 , 从而造成测距失败, 此 外 , 多次 注入 高 压 脉 冲 会 影 响 整 根 电缆 的 寿命 , 因 此 , 在线行波测距对于井下 电缆故障测距具有重要 的工程实用价值[ 】 ] 。行波测距的关键在于波头到达 时刻的准确标定和行波波速的确定 。目前主要采用 小波分析方法来提取故障行波波头_ 2 ] , 但小波分析 结果 受小 波基 种类 、 采 样 率 及 分 解 尺度 等 因素 的影 响, 理论上有无限多种小波基 , 如不能详尽分析其特 点并结合行波信号特征选取合适 的小波基 函数 , 就 难 以得 到满 意 的结 果 [ 7 ] 。经 验 模 态 分解 E mp i r i c a l Mo d e D e c o mp o s i t i o n , E MD 方 法 是 一 种 能 够 有 效 分析处理非平稳信号的 自适应分解算法 , 其将信号 分 解 成 若 干 个 固 有 模 态 函 数 I n t r i n s i c Mo d e F u n c t i o n ,I MF 分量 , 通过 分析 各分 量 的时频 特性 , 有效地对各频率成分进行分离 , 对非平稳 、 非线性信 号具 有 良好 的时频 聚集 性 。该方 法 能够克 服小 波分 析方 法需 要人 为选 取 小 波 基 及 分解 尺 度 的缺 点 , 在 非平稳 信 号 处 理 方 面得 到 了一 定 的应 用_ 8 ] 。但 E MD存在模态混叠 问题 , 即 1个 I MF分量 中包含 差异很大的特征时间尺度 , 或者相近的特征时间尺 度分布在不同的 I MF分量中。为 了抑制模态混叠 , 参考 文 献 [ 9 ]提 出 了 总 体 平 均 经 验 模 态 分 解 E n s e mb l e E MD, E E MD , 其是一种噪声辅助 的数 据分 析 方 法 , 能 够 很 好 地 还 原 信 号 的本 质 。但 E E MD方法无法将原信号添加的白噪声完全 中和 , 导致分 解 产生 的 I MF分量 残 留部分 白噪声 , 无 法 获 得纯净 的模态分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提高运算 效率 , 参考文献E l 0 1 1 1 提 出了补充总体平均经验模 态分解 C o mp l e me n t a r y E E MD,C E E MD , 该 方 法 能够有效解决 E MD分解存 在的模态混叠问题 , 并 且 几乎 消 除 了残 留 白噪声 的影 响 。 本文 提 出 了一 种 基 于 C E E MD 的 井 下 配 电 网 电缆 故 障 在 线 双 端 行 波 测 距 方 法 , 并 通 过 P S C AD 仿真模型验 证 了该 方法 可行 , 且具 有较 高 的定 位 精 度 。 1 CEE MD 原 理 E MD分解是将行波信号 £ t 为时 间 分解 为若干个 I MF分量 C £ 和余量 r £ 之和, 即 n 一 C r £ 1 i 1 式 中 为 I MF分量 个数 。 E E MD实质是在原始信号上叠加高斯 白噪声 , 进行多次 E MD, 取 I MF分量的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该方法利用高斯 白噪声 的统计特性 , 使得加入噪声 后的信号在不 同频率尺度上具有连续性 , 有效解决 了 E MD的模态混叠 问题 。C E E MD通过向原信号 成 对添 加 符 号 相 异 的 白噪 声 , 再 对 添 加 白 噪 声 的 2组信号分别执行 E MD, 以抑制模态混叠和残留白 噪声的影响口 。C E E MD具体步骤如下。 1 在 原 始 行 波 信 号 z 中加 入 模 值 相 等 的 正、 负 2 组 白噪声序列 N 与一N £ , 得 z 1 一 z N 2 z 2 一 z £ 一 N 3 式中 z , 5 C £ 分别为加入 了正、 负 白噪声 后的 信号 。 2 对 z £ , X 。 分 别 进行 E MD, 得 到 分解 后 的模 态 函数序 列 C 汁 , c 。 3 重复 步 骤 1 、 步 骤 2 M M 一2 0 0 次 , 并 进行 集 总平均 , 得 £ , 分 解 后 的 I MF分 量 均值分别为 5 2 工矿 自动化 2 0 1 6年 第 4 2卷 s 4 s 一 妻 ∽ 5 则 z 分解后的 I MF分量均值为 s £ 一 I S 1 S 2 £ 一∑c p r 6 式中 C 。 为 I MF分量; m为 I MF分量个数。 2 基于 C E E MD的 电缆故 障双 端行 波测 距原 理 电缆发生故障时产生广域频带 的暂态信 号, 故 障行波含有丰富的高频分量 ; 不同模量 、 不同频率的 行波信号传播速度不一 , 导致行波波头在传播过程 中发生 畸变 , 影 响波 头 的精 确标 定 。本 文 采 用 色 散 较小的行波线模分量进行行波波头检测_ 1 。 2 . 1行 波线模 分量 的提取 电缆三相之间存在复杂的电磁耦合关系, 因此 , 需对提取的故障行波信号进行解耦。本文采用凯伦 贝尔变换实现故障行波信号解耦 。解耦过程 l l E s 3 I 1 7 l I pJ 1 1 1 1 ] E s 3 一寺I 11 0 l 8 。 l 1 o 一1 j 式中 工 。 , I , I 分别为解耦后的零模电流 、 a模 电流 和 模 电流分量 ; , , I 为线 路三 相 电流 。 a模和 模分量称为线模分量。进一步可得 出 行 波 在不 同模量 下 的波速方 程 f 。 一 j / L O C 0 9 f 一 l √ L1 C1 式中 。 , 分 别为行 波 的零模 波速 和线模 波速 ; L 。 , C 。为电缆线路 的零 模参数 ; L , C 为 电缆线路 的线 模参 数 。 2 . 2行 波 波头到 达 时刻的标 定 由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到达测量端 时, 行波 电压 和电流都将发生尖锐变化 , 行波波头在时频 图中表 现为高频突变 , 突变点即为波头位置_ 1 。为了进行 对 比, 本文采用 2种算法进行波头标定 。算法 1 基 于瞬时频率突变的奇异性检测算法 对行波线模分 量进行 C E E MD分解 , 提取第 1次分解得到的 I MF 分量均值进行 Hi l b e r t 变换 , 得到其时频 图, 则时频 图上第 1个频率突变点位置即为故障行波波头到达 时刻 。算法 2 基于模极大值 的奇异性检测算法 对行波线模分量进行 C E E MD分解 , 取其第 1次分 解得到的 I MF分量均值 , 求取该分量相邻的极大值 点和极小值点的幅值差 的绝对值 , 以及相邻极大值 点与极小值点的时间间隔, 则 幅值差的绝对值最大 且极值点时间间隔最小处定为信号奇异值点 , 即为 波头 到达 位置 。 2 . 3 双 端 行 波 测 距 双端行波测距方法具有原理简单 、 定位精度高 等优点。其原理如图 1 所示 。 M 图 1 双端行 波测 距原 理 N 图 1中, F为故障点, t , t 。 分别为故障行波到 达 M 端 和 N 端 的 时间 , z 为 电缆 全 长 , z为 M 端 与 故障点距离。设 为行波波速 , 则 电缆故障测距方 程 为 z一 二 1 o Z 一 _ ■ 一 上 U 3仿真 分析 3 . 1 仿 真 建模 采用 P S C AD / E MT DC软件 搭 建 井 下 6 k V 配 电网模型。选用具有依频 特性 的分布参数 电缆模 型 , 具 体 参 数 土 壤 电阻 率 为 1 0 0 Q/ m, 温 度 为 2 O℃ , 3根 电 缆呈 三 角形 排 列 , 轴 心距 为 0 . 4 m; 导 体 电 阻 率 为 1 .7 8 1 0 ~ i 2 / m, 实 际 截 面 积 为 0 . 0 0 0 3 3 2 m。 , 外径为 0 . 0 2 0 9 m, 相对磁导率为 1 护套 电阻 率 为 1 . 7 81 0 Q/ m, 实 际 截 面积 为 0 . 0 0 0 1 6 9 m2 , 内径为 0 . 0 6 5 8 m, 外 径 为 0 . 0 6 9 8 m, 相对磁导率为 1 ; 内绝缘层内径为 0 . 0 2 3 3 m, 外径为 0 . 0 6 0 6 m, 相对介 电常数 为 2 . 3 ; 外绝缘层 内径为 0 . 0 6 9 8 m, 外径为 0 . 0 7 7 8 m, 相对介电常数为 2 . 2 5 。 根据以上参数并参考文献[ 1 5 ] , 可计算出该模 型中行波线模波速 一1 9 8 . 2 6 m/ t L s 。 3 . 2 算例仿 真 设电缆长度 为 1 k m, 分别在距首端 0 . 1 , 0 . 2 , 0 . 5 , 0 . 8 , 0 . 9 k m处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设置不 同过 渡电阻进行仿真分析, 仿真时长为 0 . 0 5 s , 在 0 . 0 2 S 发生故障, 采样频率为 1 MHz 。 2 0 1 6年 第 1 1期 赵敏 等 井下 配 电网 电缆 故 障在 线 双端行 波 测距 方法 5 3 对故障点距首端 0 . 2 k m 处、 过渡电阻为 1 O Q 的算例进行具体仿真分析 , 步骤如下 。 1 运行仿 真模 型 , 得 到 A 相 发 生 接地 故 障 时 电流波形 , 其 中首 端 电流波形 如 图 2 所 示 。 a 三相电流波形 0 .0 1 98 0 删0 0 脚2 n0 2 0 4 0 删6 0 .0 2 08【 l 0 2 1 0 0 .0 l 2 时间/ s b 故 障 电流 局 部 放 大 渡 形 图 2 A相接地 时电缆 首端电流波形 2 分 别 对 双 端 采 样 的三 相 电流 进 行 相 模 变 换 , 求 出其 口模 分量 , 提取 一0 . 0 1 9 8 ~O . 0 2 0 4 S 的 电流行 波 a模 分量 进行 分析 。双端 行 波线模 分 量 如 图 3所 示 。 图 3双 端 行 波 线 模 分 量 3 对 提 取 的 双 端 行 波 线 模 分 量 分 别 进 行 C E E MD, 其中末 端行波线模 分量 分解结 果如 图 4 所 示 , 其 中 I MF p为第 P p一 1 , 2 , ⋯ , 6 个 I MF分 量 均值 。 4 对 于双 端行 波线 模分 量分 解后 的首 个 I MF 分量均值 , 利用 Hi l b e r t 变换法求取其时频图, 通过 瞬时频率的突变点标定波头到达时刻 算法 1 。首 末两端的波头到达时刻标定结果如图 5 所示 。 从 图 5可看 出, 首端检测到的波头到达时刻为 第 2 1 1 个采样点, 末端检测到的波 头到达时刻为第 2 4 1 个采样点。可计算出故 障点距首端 2 0 2 . 6 1 1 T I , 相对 误差 为 1 . 3 0 5 。 麴[ 一 室 _ 0 . 二二二 二二 堇 二土 二 堇 笆 二 圣 二 塞 一 。 . 。 I ~ I I 一 I I 一0 .0 。 5卜~ n a ~ a n 一 a n 采样点 a 首端波头 到达点标定 b 末 端 渡 头 到达 点 标 定 图 5 波头标定算法 1 标定结果 5 对 于双 端行 波线模 分量 分解 后 的首个 I MF 分量均值 , 利用基于模极大值原理的检测方法 算法 2 进行波头标定 , 其第 1个模极大值点即为波头到 达 时刻 。首末 两端 的波 头到 达 时刻 标 定 结果 如 图 6 所示 。 从 图 6 可 看 出 , 首端 检 测 到 的 波 头 到达 时刻 为 第 2 1 2 个采样点 , 末 端检测到 的波头到达 时刻为第 2 4 2个采样点 , 计算 得故障点距离 首端 2 0 2 . 6 1 m, 与算 法 1结果 一致 。 为 了进一 步验证本 文方 法的有效性和测距精 度 , 对不 同过渡电阻和不同故障位置的情况, 分别利 用 2种波头标定算法 进行 电缆故障测距仿真计算 , 结 果见 表 1 。 \ 爆删 \ 媾 5 4 工矿 自动化 2 0 1 6年 第 4 2卷 2 0 0 . 0 2 0 O . O1 5 趔 0 l01 o j 翻 5 0 .0 0 5 1 0 0 2 0 o 3 0 0 4 O 0 5 0 0 6 0 0 采样点 a 首端波头到达点标 定 / 、 I / / J . ⋯ 一 . 0 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采样点 b 末端波头到达点标定 图 6 波头标定算法 2标定结果 表 1 故障测距结 果 从 表 1可看 出 , 本 文 提 出 的 电缆 故 障 在 线双 端 行波测距方法基本不受故 障电阻影响, 且最大相对 误差不超过 4 , 无论故障靠近首端、 中点 、 末端 , 均 能准确定位 , 且具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 为了对 比分析本文方法较传统 E MD方法的优 势 , 对不同过渡电阻和不同故障位置的情况 , 分别采 用本文方法和基于传统 E MD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 进行仿真计算 , 结果见表 2 。 从表 2可看出, 本文方法较基 于 E MD 的电缆 故障测距方法在测距精度上有了较大改进 , 在不同 过渡电阻、 不同故障位置下均能实现更准确的定位 。 表 2 2 种方法 的测距结果对 比 4 结 语 为了抑制传统 E MD频带混叠及 E E MD分解 的 I MF分量 残 留 白噪 声等 问题 , 采用 C E E MD对 行 波线模分量进行分解 , 并利用基于瞬时频率突变和 模 极 大值 的奇异 性 检测 原 理 进 行 行 波 波头 标 定 , 提 出了一种基于 C E E MD的井下配 电网电缆故障在 线 双端 行波 测距 方法 。考 虑 电缆 线路 参数 频变 特性 对行波传播特性 的影 响, 采用 P S C AD / E MT DC软 件建立了基 于频 变 电缆模型 的 6 k V 井下 配电模 型, 对不同故障位置、 不同过渡电阻的单相接地故障 进行了仿真计算 。仿真结果表 明, 本文方法能有效 提取到行波信号 的奇异性特征 , 精确地标定波头到 达时 刻 , 且 不受 故 障点过 渡 电阻影 响 , 最大 定位误 差 不超 过 4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洋 , 曹云东 , 侯春光. 基 于经验模 态分解及 维格纳威 尔分 布的电缆双端 故 障定位算 法[ J ] . 中国 电机工程 学报 , 2 O 1 5 , 3 5 1 6 4 0 8 6 4 0 9 3 . [2] 覃剑 , 黄震 , 邱 宇峰 , 等. 基 于小波变 换 的同杆并 架双 回线双端行波 故障测 距E J ] . 电力系 统 自动 化 , 2 0 0 4 , 2 8 5 5 1 - 5 5 . 第 4 2 卷 第 1 1期 2 0 1 6年 1 1月 工矿 自 动化 I n d u s t r y a n d M i n e Au t o ma t i o n Vo 1 . 4 2 NO . 1 1 NO V . 2 O1 6 文 章编 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6 1 1 0 0 5 5 0 4 D O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l x . 2 0 1 6 . 1 1 . 0 1 3 阮文韬. 煤矿电动机应急调速系统设计[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6 , 4 2 1 1 5 5 5 8 . 煤矿电动机应急调速系统设计 阮 文 韬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 1 1 7 3 1 摘要 针对变频器发生故障时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 的问题, 设计 了煤矿 电动机应急调速 系 统 。该 系统采 用应 急 变频装 置替代 故 障 的原 始 变频 器 来控 制 电动 机 当原 始 变频 器发 生 故 障 时 , P L C 主控 单元 根据 电动 机和 变频 器的故 障状 态实时控 制应 急 变频 装置 ; 当应 急 变频 装 置的 输 出达 到 电动机 的 运行 条 件时, 切换装置立即动作 , 从而实现应急变频装置对电动机转速的稳定控制。仿真 结果表 明, 该 系统在原 始 变频器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接入应急变频装置 , 具有较好的调速性能。 关键 词 电动机 ; 应 急调 速 ; 应 急 变频 装 置 中图分类号 TD 6 1 4 文献标志码 A 网络出版时问 2 0 1 6 1 0 2 8 1 6 2 8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 P . 2 0 1 6 1 0 2 8 . 1 6 2 8 . 0 1 3 . h t ml De s i gn o f e me r g e nc y s pe e d r e gu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c o a l mi n e mo t e r RUAN W e n t a o S c h o o l o f El e c t r i c a l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Ch e n g d u Te x t i l e Co l l e g e ,Ch e n g d u 6 1 1 7 3 1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v i e w o f p r ob l e m t ha t i t i s d i f f i c u l t t o r e c o ve r no r ma l o pe r a t i o n i n a s ho r t t i me whe n 收稿 日期 2 0 1 6 0 6 0 6 ; 修回 日期 2 0 1 6 - 0 9 2 6 ; 责任编辑 胡娴 。 基金项 目 四川省教育厅重 点项 目 1 3 Z A0 1 0 0 。 作者简介 阮文韬 1 9 8 2 一 , 女 , 四川乐 山人 , 讲师 , 硕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检测技术 与 自动化装置 , E - ma i l 9 2 8 4 7 2 1 7 8 q q . c o m。 [3] [4] [5] [6 ] [7 ] [8 ] [9] 周淙 , 卢毅 , 廖瑞 金 , 等. 基 于小波 包提取 算法 和相关 分析 的电缆双端行波测距 I- J ] . 电力系统保 护与控制 , 2 0 1 2 , 4 O 1 1 - 4 . 王敏 , 王磊 , 陈平. 基于行波原理的 1 0 k V电缆单环网 故障测 距 研 究 [ J ] .电力 系统 保 护 与控 制 , 2 0 1 3 , 4 1 6 3 8 4 2 . 周淙 , 卢 毅 , 李剑 , 等. 小波包 提取算 法 和相关 分析用 于 电缆双端行 波测 距I- J ] . 高 电压技 术 , 2 0 1 1 , 3 7 7 16 95 16 9 9. 覃剑 , 陈祥训 , 郑 健超 , 等. 利用小 波变换 的双 端行波 测距新 方 法 I- J 5 . 中 国 电机 工 程 学 报 , 2 0 0 0 , 2 0 8 7 1 1. 黄子俊 , 陈允 平. 行 波故 障定位 中小 波基 的选择 [ J ] . 电力系统 自动化 , 2 0 0 6 , 3 0 3 6 1 6 4 . 王述仲. 基 于快 速本征 模态分解 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 预测 [ J ] . 中 国 电机 工 程 学 报 , 2 0 1 3 , 3 3 增 刊 1 79 8 4. W U Z H 。 HUANG N E. En s e mb l e e mp i r i c a l mo d e d e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o i s e a s s i s t e d d a t a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I- J ] . Ad v a n c e s i n Ad a p t i v e D a t a An a l y s i s , 2 0 1 1 , 1 1 1 41 . YEH J R, S HI EH J S,N0RDEN E,e t a 1 . C o mp l e me n t a r y e n s e mb l e e mp i r i c a l mo d e d e c o mpo s i t i o n a no i s e e nha n c e d d a t a a na l ys i s met hod [ J ] . Ad v a n c e s i n Ad a p t i v e D a t a A n a l y s i s , 2 0 1 2 , 2 2 1 35 15 6 . 唐贵基 , 王 晓龙 . 基 于 E E MD降噪和 1 . 5维能量谱 的 滚动轴 承 故 障 诊 断 研 究 [ J ] . 振 动 与 冲 击 , 2 0 1 4 , 3 3 1 6 - 1 0 . HU ANG N E。 W U Z .A r e v i e w o n H i l b e r t Hu a n g t r a n s f o r m M e t h o d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t O g e o p h y s i c a l s t u d i e s [ J ] .R e v i e ws o f G e o p h y s i c s , 2 0 0 8 , 4 6 2 2 O O8 . 束洪 春 , 孙 涛. 电缆 一架空 线混合 线路 故 障行 波 测距 新方 法I- j ] . 电力 自动化设备 , 2 0 0 8 , 2 8 1 0 1 - 7 . 张小 丽, 曾祥 君 , 马洪 江 , 等. 基 于 Hi l b e r t Hu a n g变 换的电网故 障 行波 定位 方 法 E J ] . 电力 系 统 自动 化 , 2 0 0 8, 3 2 8 6 4 - 6 8 . 束洪 春 , 田鑫萃 , 董 俊 , 等. 利用故 障特 征频 带和 TT 变换的电 缆单 端行 波 测距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