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量可调度的矿井风量调节.pdf
第 4 2 卷 第 2期 2 0 1 6年 2月 工矿 自 动化 I n dus t r y an d M i ne Au t oma t i o n Vo 1 . 4 2 NO . 2 Fe b . 2 0 1 6 文章 编 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6 0 2 0 0 3 9 0 5 D O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1 x . 2 0 1 6 . 0 2 . 0 1 0 崔传波, 蒋曙光 , 王凯, 等. 基于风量可调度的矿井风量调节[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6 , 4 2 2 3 9 4 3 . 基于风量可调度的矿井风量调节 崔传 波 一, 蒋曙光 , 王凯 , 邵 昊 , 吴征艳 1 .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工程学 院, 江苏 徐州2 2 1 1 1 6 ; 2 .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 摘 要 由于通 风 网络 中分 支的风 量相 互影 响 , 针对 改 变分 支风 阻重新 分配风 量 的方 法会造 成风 量减 小较 快 的分 支风 量 不能 满足 最低 需风要 求 的 问题 , 基 于风 量调 节基 本理 论建 立 了风量 可调度模 型 , 提 出了基 于风 量可调度的矿井风量调节方法。该方法利用风网解算确定被调分支风 阻可调 范围, 进 而从定量角度求得 需 风分支风量可调度。利用该方法计算风量可调度便于选择最佳风阻调节分支以及确定风阻调节范围与风量 变化量 。 关键词 风量调节;灵敏度 ; 风 网解算;风量可调度 中图分类号 T D7 2 3 文献标志码 A 网络出版时间 2 0 1 6 0 1 2 6 1 5 4 5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P . 2 0 1 6 0 1 2 6 . 1 5 4 5 . 0 1 0 . h t ml Ad j u s t me n t o f mi n e a i r v o l u me b a s e d o n a i r v o l u me d i s p a t c h a b l e mo d e l CUI C h u a n b o 一。 J I ANG S h u g u a n g 一, W ANG Ka i 一, SHAO Ha o 一, W U Z h e n y a n ’ 1. Sc ho o l o f Sa f e t y Engi ne e r i ng,Chi n a U ni ve r s i t y o f M i ni n g a nd Te c hno l o gy,Xuz h ou 2 2 1 1 1 6,Ch i na 2. S t a t e Ke y La b o r a t o r y o f Co a l Re s o u r c e s a n d S a f e M i n i n g,Xu z h o u 2 2 1 1 1 6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Du e t o t h e a i r v o l u me o f b r a n c h o f v e n t i l a t i o n n e t wo r k i S i n f l u e n c e d b y e a c h o t h e r ,a n d t h e me t h o d o f c h a n g e b r a n c h wi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t o a i r f l o w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i l l b e c a u s e d t h e a i r v o l u me o f d e c r e a s e d f a s t e r b r a n c h a i r f l o w c a n n o t me e t t h e mi n i mu m r e q u i r e me n t s ,t h e a i r v o l u me d i s p a t c h a b l e mo d e 1 wa s s e t u p b a s e d o n a i r f l o w c o n d i t i o n t h e o r y , a n a d j u s t me n t me t h o d o f a i r v o l u me b a s e d o n a i r v o l u me d i s p a t c h a b l e mo d e 1 wa s p r o p o s e d .Th e a d j u s t me n t me t h o d u s e s v e n t i l a t i o n n e t wo r k s o l u t i o n t o c a l c u l a t e a d j u s t a b l e r a n g e o f b r a n c h wi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 o b t a i n s t h e a i r v o l u me o f b r a n c h f r o m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g l e .Us i n g t h e me t h o d t o c a l c u l a t e a i r v o l u me i S c o n v e n i e n t t o c h o o s e t h e mo s t a d j u s t a b l e b r a n c h a n d c o n f i r m t h e wi n d r e s i s t a n c e a d j u s t me n t r a n g e a n d v a r i a t i o n o f a i r q u a n t i t y . Ke y wo r d s a i r v o l u me a d j u s t me n t ;s e n s i t i v i t y;v e n t i l a t i o n n e t wo r k s o l u t i o n;a i r v o l u me d i s p a t c h a b l e mo de l 0引 言 随着矿井的生产推进 , 矿井 的通风网络结构 、 阻 力分布 、 通风设施 、 通风动力等都会随之变化, 致使 通风系统网络的分支风量也发生变化 。当通风系 统网络分支风量的变化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引起瓦 斯积聚、 瓦斯超限等问题, 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为 了满足某一特定工作点的用风需求 , 需要对其他分 支进行 风 阻调节 。 近年来 ,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风阻调节展开了深 入研究 。 。 ] 。S h a mi r 等 在流体网络研究 中引入灵 敏度分析 , 将其与网络解算结合, 避免了某些参数变 化所引起 的不必要的迭代计算 ; 吴奉亮等_ 9 用灵敏 度优选矿井风量调节点及调节参数 ; 史东涛等口 叼引 收稿 E t 期 2 0 1 5 1 0 1 2 ; 修 回日期 2 0 1 5 1 1 1 9 ; 责任编辑 张强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青 年基 金资助项 目 5 1 4 0 4 2 6 3 ; 江苏省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 目 B K2 0 1 3 0 2 0 3 ,B K2 0 1 4 0 1 8 7 。 作者 简介 崔传波 1 9 9 0 一 , 男 , 山东泰 安人 , 硕 士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煤矿井下应急救援 、 矿井通风等 , E - ma i l c b c u i 1 9 9 9 1 6 3 . t o m。 4 0 工矿 自动化 2 0 1 6年 第 4 2卷 入灵敏度衰减率来研究风量调节的风阻临界值 。但 是 , 利 用风 量灵 敏度 分 析 法 只 能确 定 各 分 支 对某 个 分支的敏感程度, 通过调节需调分支 中敏感度较大 的分支风阻来 改变该分支风量 、 压力分配 , 没有 从定量的角度确定需调分支风阻调节范围以及调节 该分 支后 各分 支风量 变化 范 围 。 为此 , 笔 者 提 出 了基 于 风量 可 调 度 的矿 井 风量 调节 方法 , 以风 量调 节理 论为基 础 , 建立 风量 可调度 模型 , 利用风网解算确定被调分支风阻可调范围 , 进 而从定量角度求得需风分支风量可调度。 1风量调 节 矿 井 通 风 网 络 内风 量 调 节 过 程 是 按 照供 风 要 求 , 使网络内风流从不平衡 到平衡的过程。风量 调 节必 须遵循 网络风 流变化 的基 本规 律 。根据 风量 平 衡定律, 网络内任意节点处各风路风量 的代数和为 零 , 即 ∑ 一0 1 式 中 d q 为各风路 风 量 的变化量 。 对于风 压平 衡定 律 , 综 合考 虑 网络风 路风 阻 、 风 量的变化以及有无通风机等多种情况, 可得 ∑q ∑2 r iq d q ∑t g O i d g f 一0 2 式中 为网络 内风路风阻 ; t g 0 为通风机特性 曲 线 的斜率。 2风 量可 调度 模型 2 . 1风 量可调 度概 念 矿井通风系统局部风量调节过程 中, 为 了便 于 选择风量调节的最佳分支 , 引入风量可调度这一新 概 念来 量化 分 支 J风 阻 变 化 对 分 支 风 量 的 影 响 大小 。 灵敏度 d 用于表述分支 J的风阻 R 变化对分 支 风量 Q 的影 响程 度 , 风 量 可 调 度 与灵 敏 度 关 系为 一 。 。 A / 一 d / f 3 f 1 0 式 中 △ R R 一 R 为 分 支 的 风 阻 变 化 量 ; △ Q 一Q ~Q 为分支 i 的变化量, 即分支 相对于 分支 J的风量可调度。 2 . 2 风 量 可调度 的计 算 灵敏度衰 减率_ l n 表示通 风 网络灵敏度 随风 阻变化的情况 , 用 t 表示 . . 一 蔫一 4 由式 4 可知 , 在通风网络参数变化时, 风网工 作状态也会变化, 但是变化快慢程度不同。因此, 灵 敏度 d 随 风阻 R, 的改变 而变 化 。通 过 大量 通 风 网 络试验计算 和模 拟分析 发现, 灵敏度 d 和 风阻 R; 之间总是符合如下关系式 d a R f 6 0 5 式中 a , b , c 为常数 , 可通过数据分析拟合求得 。 由式 3 和式 5 可得 dt 4i a R f 6 n ,0一 、 一 d瓜 J 对分支 使用增阻调节法 , 则分支 的风量变 化量 由分支 的风阻调节范围决定。假设分支 J的 风阻可调范围为 R ∈[ , ] , 利用面积积分公 式对 式 6 两边 R 积分 , 可得 风量 可调 度为 r △ Q 一 l o R c d R, 7 J” 2 . 3风 阻调 节 范围的确 定 对分支 进行增阻调节时, 各个分支的风量 Q。 随风阻R 的变化而变化 。利用通风网络解算程序 , 分支 J风阻变化一次 , 就会获得一组各个分支的风 量 Q一[ q , q z , ⋯, q ] 。通过大量通风 网络试验计 算和模拟分析发现 , 风量 Q 和风阻 R 之间总是符 合如下关系式 Q 一 a R C 8 利用通风 网络解算程序 , 可以解得分支 J风阻 变化时各个 分支的风量 Q 。在 调节分支 的风阻 时, 整个通风网络的各个分支风量都会受到影响, 与 分支 J 处于并联或串联关系的分支 , 其风量随 R 的 改变变大或变小。为了满足各个分支的正常工作生 产要求, 风量随 R 变化而变小 的分支 , 其风量不能 低于最低需风量。因此 , 分支 的风阻 R 调节范围 [ “ , ] 主要取决于风量随 R 变化而变小的分支 。 3算例 分析 通风 网络 G一 , E 如 图 1所 示 , I f 一7 , l El 一1 1 , 风 阻 列 向量 R [ 1 - 3 7 3 4 , l - 4 7 1 5 , 1 .1 7 7 2, 0.9 81, 0.7 8 4 8, 2.9 43,0 .5 8 8 6, 3.92 4, 4 . 1 2 0 2 , 5 . 8 8 6 , 2 . 2 4 6 7 ] , 风 阻单 位 为 Ns / m。 。 分支 1 1 安装有通 风机 , 通风机风压特性 曲线 h t 一 1 0 4 6 . 3 5 q O . 8 5 。假设分支 8需要增加 2 / s 的风量 , 选择增阻法调节风阻, 使风路 8的用风地点 风量满足要求, 按照上述算法选择可调分支。 3 . 1 通风 网络 的解算 在 已知 各个分 支 风阻 和通 风机风 压 特性 曲线 的 2 0 1 6年 第 2期 崔 传 波等 基 于风 量 可调度 的矿 井风 量调 节 4 1 图 1通 风 网 络 前 提 下, 运 用 Ma t l a b编 程 解 算 通 风 网络 G一 V, E , 可得 此 时各 个 分 支 风 量 Q一 [ 8 .6 5 5 1 , 8 . 1 92 8, 4. 5 61 2, 5 .3 9 9 8, 7 .5 3 5 5, 2 .4 2 5 4, 1 1 . 6 2 9 5 , 5 . 2 1 8 4 , 4 . 0 9 3 9 , 2 . 7 9 3 0 , 1 6 . 8 4 6 8 3 , 单 位为 m。 / s 。 3 . 2 分 支 7风 阻调 节 范 围的确 定 选择最佳可调分支时, 以调节分支 7的风阻 R 为例 。随着分支 7的风阻 R 增大 , 其他各个分支的 风量 随之变化 , 利用 Ma t l a b进行风 网解算 , 求得不 同 R 下的其他各个分支 的风量 。随着分支 7风阻 增 大 , 各 个分 支 风量 增大 或减 小 , 如 图 2所 示 。 1 号分支 --0 - 2号分支 3号分支 4号分支 5 号分支 十 6号分支 7 号分支 --0 - 8 号分支 - I - - 9 号分支 o 一 1 O号分支 l 1 号 分支 O 5 l O l 5 2 O 2 5 R7 / Ns 0 m一 图 2 随风阻 R 增大 时的各 个分支风量变化 曲线 为 了满足 各个 分 支 的生 产 需 要 , 风量 减 小 的分 支其风 量不 能低 于最 低需 风量 。因此 , 在确 定分 支 7的风 阻调节范围时 , 主要考虑风量减小的分支 其风阻是否满足要求 , 其中随着分 支 7风阻增 大而 风量减小 的有分支 1 、 2 、 4 、 5 、 7 、 9 、 1 l 。由于分 支 3 受 分 支 7风 阻 变 化 影 响 很 小 , 故 不 予 考 虑 。运 用 Or i g i n画 出分 支 1 、 2 、 4 、 5 、 7 、 9 、 1 1的 风 量 随 分 支 7 的风 阻 R 增 大而 减小 的曲线 , 如 图 3 所 示 。 煤矿井下各个用风地点的需风量不仅受瓦斯涌 出浓 度 的影 响 , 还 受 作 业 人 数 、 炸 药 量 、 机 械 设 备 的 影响。为 了满足 井下 各个 用风 地点 的需 风要 求 , 每个分支风量不能低于最低需风量 。计算得到的各 个分支最低需风量见表 1 。 1 8 1 6 1 4 1 2 1 0 8 6 4 2 1 号分支 一 2 号分支 4号分支 5 号分支 7 号分支 - * - - 9 号分支 一 1 1 号分支 0 5 l O 1 5 2 O 2 5 R7 / NS m一 图 3 随风阻 R 增大而分支风量减小 的曲线 表 1 各个分支最低需风量 分支 Q 最低需风量 分支 Qm i 0s s.s 1 6 . 51 3 2 5 5 . 2 1 3 7 2 6 . 8 09 7 7 7 . 9 2 1 l 3 3 . 3 5 6 5 9 3 . 2 5 7 7 4 4 . 1 0 0 6 1 1 1 3 . 3 2 2 9 从 图 3和表 1可以看出 , 随分支 7风阻增大 , 分 支 4 、 5 、 7 、 1 1的风量减小较快 , 且相比于其他分支最 先低于最低需风量 , 以分支 4 、 5 、 7 、 1 1的最低需风量 为横 实线 画 图 , 所 得 图形 如 图 4所示 。 - , , 一.. 一 ■ ⋯⋯ 蛾避 怒 4 号分支 5 号分支 ’ 一7 号分支 1 1 号分支 一 4 . 1 0 0 6 m3 / s 5 .21 3 7 m3 / s 7 .9 2 1 1m3 / s 1 3 . 3 2 2 9m3 / s O 5 1 O l 5 2 O 2 5 R7 / Ns m- 8 图 4最低需风量与分支风量 变化 曲线 由图 4可知, 各个分支的风量变化曲线与其最 低需风量 Q i 直线相交的交点 中, R 最小值是 分 支 5的 风 量 变 化 曲 线 与 其 最 低 需 风 量 Q 一 一 5 . 2 1 3 7 m。 / s的交 点。下 面确 定 交点 的风 阻值 。 随着分支 7的风阻增大 , 分支 5的风量减小 , 风量 Q 和风阻 R 之间总是满足式 8 。运用通风网络 解算程序 , 可得风量 Q 与灵敏度 d 随风阻 R 变 化的数据 , 见表 2 。 利用 Ma t l a b软件的 P o we r 幂函数拟合处理后 可得风量 Q 随风阻 R 变化的曲线, 如图 5 所示。 分支 5的风量 Q 与分支 7的风阻 R 的关系为 Q5一一 1 9 . 1 3 R争 0 7 5 9 2 2 6 . 0 2 9 8 6 4 2 0 8 6 4 2 一 ∞. [ Ⅲ 8 6 4 2 O 8 6 4 2 一 ∞ . c u | 、 4 2 工矿 自动化 2 0 1 6年 第 4 2卷 表 2 风量 Q 5 与灵敏度 d 随风 阻 R 变化的数据 图 5风 量 Q5随 风 阻 R 变 化 的 曲线 将分支 5的最低需风量 Q 5 . 2 1 3 7 1T I 。 / s 代人式 7 , 可得 R 一3 . 0 2 3 5 Ns / m , 即为 分 支 7 风阻的最大可调值 。R 初始值为 0 . 5 8 8 6 Ns 。 / m。 , 则分 支 7的风 阻 调 节 范 围 [ , ]一 [ 0 .5 8 8 6 , 3 . 0 2 3 5 1 。 3 . 3 分 支 7风量可调度的计算 在确定分支 7的风阻调节范围后 , 利用式 5 求 解风量可调度。运用 Ma t l a b编程求得灵敏度 d s 随 分 支 7的风 阻 R 变 化 的数据 表 2 。利 用 Ma t l a b 软件的 P o we r 幂函数拟合处理后可得灵敏度 d s 随 风阻 尺 变化的曲线 , 如图 6所示。 I 6 1 . 4 1 . 2 0 0 . 8 0. 6 0. 4 图 6 灵敏度 d s 随风阻 R 变化的曲线 灵 敏度 d 。 与 风阻 R 的关 系 为 d 8 7 2 . 5 9 2R_ 0 ’ 。 。 鲫 一 1 . 2 7 1 1 0 式 中 d 。 表示分支 7风阻改变对分支 8风量的影响。 通过确 定 的 分 支 7风 阻 调 节 范 围 [ , ]一 E o . 5 8 8 6 , 3 . 0 2 3 5 - ] , 利用式 5 、 式 8 求 出分支 8 的风量 可调 度 △ Q 一2 . 6 2 8 8 m。 / s , 由此 对 分 支 7 增 阻调 节 , 能使分 支 8 增 大 风量 为 2 . 6 2 8 8 m。 / s , 满 足分支 8增加风量 2 1 2 1 。 / s的要求 。因此 , 只要对分 支 7 增阻调节就可使分支 8的风量达到需风要求 。 4 结 语 基 于 风 量 可 调 度 的 矿 井 风 量 调 节 方 法 利 用 Ma t l a b编程 , 通过 风 网解算 求 出 各个 分 支 风量 。对 大量数据 模拟分 析和 实验研 究发 现 , 风量 可调 度 △ Q 与灵 敏 度 d 之 间 总 是 符 合 关 系 式 △ Q 一 d △ d 。该方法 从定量 的角 度直观 体现 出调节 分 支 J的风阻对分支 i的风量影响大小 , 便 于矿井井 下风量调节时可调分支的选择以及风阻调节范围的 确 定 。 参考 文献 黄元平. 矿井通 风E M] . 徐 州 中 国矿业 大学 出版 社 , 19 9 0 4 7 - 7 9 . HOWARD L H,MUT A 卜 ; KY J M,R A A 】 I R V, e t a 1 .Mi n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a n d a i r c o n d i t i o n i n g M] . Ne w Yo r kW i l e y,19 97 35 40 . 周 心权 , 吴 兵 , 杜 红 兵.矿 井 通 风基 本 概 念 的理 论 基础分 析 [ J ] .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学 报 ,2 0 0 3 , 3 2 2 13 3 1 37 . 王 树刚 , 王继 仁 , 洪 林.矿井正 常和灾 变时期通 风 网 络解 算 的数 学 模 型 [ J ] . 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学 报 , 2 0 0 3 , 2 2 4 4 3 6 4 3 8 . 刘 惠德 , 连英立 , 艾婷. 基 于组件式 GI S的矿井通风安 全 管理 与 决 策 支 持 软 件 的开 发 E J ] . 工 矿 自动 化 , 2 0 0 8, 3 4 6 6 9 7 1 . ] ] ] ] ] 1 2 3 4 5 [ [ [ [ [ 第 4 2卷 第 2 期 2 0 1 6年 2月 工矿 自 动化 I ndu s t r y a nd M i ne Aut o mat i o n Vo 1 . 42 No . 2 Fe b .2 O1 6 文章 编 号 1 6 7 1 2 5 1 X 2 0 1 6 0 2 0 0 4 3 0 4 D0I 1 0 . 1 3 2 7 2 / j . i s s n . 1 6 7 1 2 5 1 X . 2 0 1 6 . 0 2 . 0 1 1 夏辉丽 , 郭亚男 , 余发军. 基于稀疏分类算法的矿物传送设备故障诊 断方法 [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1 6 , 4 2 2 4 3 46 . 基于稀疏分类算法的矿物传送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夏 辉 丽 , 郭 亚 男 , 余 发 军 1 . 中原工学院 信息商务学院,河南 郑州4 5 1 1 9 1 ; 2 . 武汉科技大学 冶金 自动化与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 中心 , 湖北 武汉4 3 0 0 8 1 摘要 针对现有基于特征频率识别的矿物传送设备故障诊 断方法存在 易受强噪声干扰的问题 , 提 出了基 于稀疏分类算法的矿物传送设备故障诊 断方法。首先 , 利用计算机测取设备 已知故障类型的振动信号, 并对 其进 行傅 里 叶 变换 ; 然后 , 以傅 里 叶 变换 系数构 造训 练 字典 , 将 待 测故 障 类 型的振 动 信 号傅 里 叶 变换 系数在 该训练字典上进行稀疏分解 , 求取稀疏系数 ; 最后, 利用重构信号最小误差判别故障类型。仿真和测试结果 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诊 断 出矿 物传送设备 中轴承的故障类型 , 为煤矿 传送设备的故障监测提供 了一种新 方 法 。 关键词 矿物传送设备 ;故障诊断;稀疏分类;傅里叶变换 中图分类号 T D6 7 文献标志码 A 网络 出版时间 2 0 1 6 0 1 2 6 1 5 4 6 网络 出版地 址 h t t p / / ww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3 2 . 1 6 2 7 . TP . 2 0 1 6 0 1 2 6 . 1 5 4 6 . 0 1 1 . h t ml Fa u l t d i a g no s i s me t ho d o f mi ne r a l t r a ns mi s s i o n e q ui p me n t ba s e d o n s pa r s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 m XI A Hu i l i , GUO Ya n a n , YU F a j u n ’ 1. Col l e ge of I nf or ma t i o n a nd Bus i ne s s, Zho ng yu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n ol o g y, Zhe ng z h ou 45 1 1 91, Ch i na; 2. Eng i ne e r i ng Re s e a r c h Ce n t e r o f M e t a l l ur gi c a l Aut o m a t i o n a nd M e a s u r e m e nt Te c h no l o gy of Mi n i s t r y o f Ed u c a t i o n, W u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 W u h a n 4 3 0 0 8 1 ,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I n vi e w o f t he pr o bl e m t h a t t he e x i s t i ng f a u l t d i a g no s i s me t ho ds ba s e d on f e a t u r e f r e qu e n c y i de n t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m i ne r a l t r a n s mi s s i o n e q ui p m e nt s a r e s u s c e pt i b l e t o s t r on g no i s e,a n e w f au l t di a gn o s i s me t h od b as e d o n s pa r s e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l g o r i t hm f o r m i n e r a l t r a n s mi s s i o n e qu i p m e nt wa s p r o po s e d.Fi r s t l y, v i b r a t i o n s i g n a l s f o r t h e k n o wn f a u l t t y p e s o f e q u i p me n t a r e c o l l e c t e d b y c o mp u t e r a n d t r a n s f o r me d b y Fou r i e r t r a n s f or ma t i o n.The n, t he Fo ur i e r t r a ns f o r m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ve c t or s of t e s t v i b r a t i o n s i gn a l a r e s pa r s e l y c o de d o n a di c t i o na r y, whi c h i s c o ns t r uc t e d by m e r g i n g t he Fou r i e r t r a ns f o r m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 收稿 日期 2 0 1 5 1 0 2 1 ; 修回 日期 2 0 1 5 1 1 2 4 ; 责任编辑 张强 。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6 1 1 7 4 1 0 6 ; 河南 省高等学校科研 重点项 目 1 5 B5 1 0 0 1 7 。 作者简介 夏辉丽 1 9 8 o 一 , 女 , 河南 舞钢人 , 讲 师, 主要研 究方向为计 算机技 术应用 、 信息处理技术等 , E - ma i l 2 7 2 7 6 1 6 8 5 7 q q . c o rn。 [6] WAN G Y J .S o l v i n g mi n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n e t wo r k s w i t h f i x e d a n d n o n - f i x e d b r a n c h e s [ J ] . Mi n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 1 9 9 0, 4 2 1 2 1 3 4 2 1 3 4 6 . [ 7] 曲素荣 , 贾燕 茹.矿井 主通 风机变频 调速系 统技术改 造 I- J ] . 工矿 自动化 , 2 0 0 9 , 3 5 8 8 6 8 8 . r 8] SHAMI R U,H0WARD C D D.Wa t e r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y s t e ms a n a l y s i s I- J ] .J o u r n a l o f Hy d r a u l i c s D i v i s i o n [ 9] E l O ] [ 1 1 ] As c e , 1 9 6 8 , 9 4 1 2 l 9 2 3 4 . 吴奉 亮.用灵 敏度 优选矿 井风量 调节点 及调 节参数 I- J ] . 矿业 安全与环保 , 2 0 1 1 , 3 8 5 1 3 . 史东涛. 基于灵敏度的风量异常与风量调节的分析研 究 E D ] . 西安 西安科技大学 , 2 0 0 8 . 贾进章 , 刘 剑 , 倪 景峰.通风 系统 可靠性稳 定性及 灵 敏性数 学 模 型 [ J ] . 辽 宁 工 程技 术 大 学 学 报 , 2 0 0 3 , 2 2 6 7 2 5 7 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