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深部开采沿空巷道的围岩控制技术研究.pdf
油田、矿山、电力设备管理与技术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i q u e o f F u l l y - me c h a n i z e d To p c o a l C a v i n g Go b -- s i d e E n t r y i n De e p Co v e r 苗润田’ 周松江 1 . 山西潞安集团左权五里堠煤业公司 山西晋 中 0 3 2 6 0 0 ; 2 .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江苏徐,/ t {2 2 1 0 0 8 MI A O r u n . d a n Z H O U s o n g d i a n g / 1 ,W u l i h o u Mi n e Co mp a n y , L u ’a n Gr o u p , J i n z h o n g , 0 3 2 6 0 0 Ch i n a ;2 . c o l l e g e o f M i n i n g E n g i n e e n r i n g, C UMT , Xu z h o u, J i a n g s u 2 2 1 0 0 8 C h i n a 摘要 针对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稳 陆差、 变形大、 难支护的特点, 通过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和现场实验等方法, 从巷道支护方式和巷道断面 优化两方面讨论了 深部综放沿空巷道的控制技术。 研究结果表明 直墙半圆拱形断面、 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方式能够较好的控制深部综放沿空 巷道围 岩, 减少 巷道围岩变形, 增强其穗 性。 关键词 深部综放沿空巷道 半圆拱形 锚网索联合支护 断面 优化 A b s t r a c t B a s e do nt h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f e a t u r e s o f f u l l y - me c h a n i z e d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g o b - s id ee n try in d e e pc o v e r , s u c h a s wo r s e s t a b i l i t y , l a r g e r d e f o r ma t i o n an d d i f fi c u l t t o s u p p o r t . the s u p p o rt t y p e an d e n t r y s e c ti o n s h a p e h a v e b e e n s t u d i e d to c o n t r o l the f u l l y - me c h a n i z e d top c o al c a v i n g g o b s i d e e n t r y . Re s u l t s h o wstha t bo l t - p i l l ar- me s h - ca b l e s u p po r t t y p ea nd s e mi - c i r c l esec t i o n a I ee f f e c tiv et oc o n t r o l t h e s ur r o un di n g r o c ko f f u l l y - me c h a n i z ed t o p c o a l c a v i n g g o b- s i d e e n t r y , b ec a u s e t h o s e c a n o b v i o us ly de c r e a s e t h e a mo u nt of d e f o r ma tio n and i n c rea s e the s t a b i l i t y . Ke y wo r d s f ul l y - me c h a n i z e dt o p c o a l c a vi n gg o b s i d ee n t r yi nd e e pc o v e r S e mi - c i r c l e s e c ti o nb o l t - me s h - a n c bo r s u pp o r t s ec ti on s ha p eo p ti mi z a ti o n 1 . 引言 随着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加大, 我国矿山相 继进入深部开采。目 前, 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以每年8 -1 2 m的速度增 加, 而东部矿井更以每年1 0 - 2 5 m的速度增加, 预计未来2 0 年, 我国 很多煤矿将进入1 0 0 0 m-1 5 0 0 m的深度开采。 另一方面, 我国已探明 煤炭资源埋深在1 0 0 0 m以下的储量为2 .9 5 万亿吨, 约占煤炭资源总 量的5 3 %, 因此, 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 我国煤矿开采将逐渐转入 深部开采。 由于深部岩体所处的地球物理环境及其应力场的复杂性, 在浅 部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支护理论、 支护参数已难以适应深部 巷道支护设计和实践的需要。 深部综放沿空巷道, 作为一类较特殊 的回采巷道, 与普通的回采巷道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 1 综放沿空巷 道布置在靠近采空区的煤体中, 巷道围岩结构破碎 , 在掘进和回采 过程中, 巷道将发生较大的变形; 2 对于综放沿空巷道而言, 由于巷 道上方为顶煤, 上覆岩层运动波及的范围及影响程度相应地增大, 回 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将更加剧烈; 3 综放工作面年产量多在1 0 0 万t 左右, 开采强度大, 机械设备体积较大, 且所需风量剧增, 这就要求 巷道具有较大的断面; 4 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埋深大, 地应力相对较 大。由于以上原因, 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控制一直 是采矿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 本文主要从支护方式与参数、 巷 道断面优化等方面讨论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的控制技术。 2 . 综放沿空巷道断面的优化 由于施工简单, 易于成型等优点, 矩形和梯形断面形状是目 前 国内综放沿空煤巷的主要断面形状。 但根据弹性力学、 岩石力学知 道, 这两种巷道断面都容易在4 个拐角处产生应力集中, 不利于巷道 围岩的稳定性。 直墙半 圆拱形断面具有易于巷道顶板稳定、 易于施 工等优点, 目 前已经成为岩石巷道的主要形式; 但由于半圆拱形巷道 施工较复杂, 不易成型等缺点, 在煤巷中很少应用。 由于深部综放沿 空巷道的特殊性, 尤其是综合机械化掘进易于完成直墙半圆拱形断 面的开挖 , 因此, 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可优先应用于综掘施工的深部 综放沿空巷道中。 下面将通过数值计算件模拟这两种断面对浅部、 深部巷道围岩, 特别是对深部综放沿空巷道顶部煤岩体稳定性的影 响。 2 . 1 计算模型和方案 模拟以某矿9 3 0 2 S 作面上顺槽地质情况为背景, 9 3 0 2 S E 面上 巷为综放沿空巷道, 煤层厚度平均为5 . 2 m。 为了比较深埋与浅埋两 种情况下巷道断面对围岩应力应变的影响, 模拟埋深按3 0 0 m、 6 0 0 m 两种情 .计算。 模拟巷道断面为矩形和直墙半圆拱形两种, 主要参数如下 1 矩形断面为4 . 0 m 宽 3 . O m 高 l 2 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宽4 . 0 m, 高3 .0 m, 其中墙高1 . 0 m 。 根据模拟结果, 对比矩形、 半圆拱形巷道在埋深3 0 0 m、 6 0 0 m 情 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 可以找到适合于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 控制的巷道断面形式。 2 7 8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v e r v i e w 2 I2两种断面巷道的围岩应力位移的比较 图1 为埋深3 0 0 m、 图2 为埋深6 0 0 m条件下的矩形巷道、 直墙半 圆拱巷遭在掘进稳定期间的垂直应力等值线图, 图中应力单位为 M Pa 。 a 矩形巷道3 0 0 m埋深 b 半圆拱形巷道3 0 0 m 埋深 图1 埋深3 0 0 m巷道围岩垂直应力等值线图 a R e c t a n g le s e c t io n e n t r y 3 0 0 m c o v e r e d b S e mi c i r c l e s e c t ion en t r y 300 m c o v er ed F ig 1 T h e v e r t ic a l s t res s e q u iv a le n c e l in e o f e n t r y s u r r o u n d in g r o c k 3O 0m c ov er e d 由图l 可看出, 在埋深为3 0 0 m的情况下, 矩形断面巷道在顶底4 个拐角产生了应力集中, 垂直应力最大值为9 MP a ; 直墙半圆拱形断 面在底板2 个拐角处产生了 应力集中, 产生的应力集中程度与矩形巷 道基本相同, 但在拱顶的两侧 半圆拱与直墙的交界处 产生的应 力集中现象与矩形巷道相比要小的多, 并且直墙半圆拱形巷遭顶部 的应力变化相对较平缓; 直墙半圆拱形断面顶部垂直应力最大值为 8 MP a 。 在埋深为3 0 0 m时, 矩形与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的垂直应力相差 仅为1 MP a , 差别不明显。 a 矩形6 0 0 m埋深 b 半圆拱形6 0 0 m 埋深 图2 埋深6 0 0 m 巷道围岩垂直应力等值线图 a R e c t a n g l e s e c t i o n e n t r y 6 0 0 m c o v e r e d b S e m i - c i r c l e s e c t i o n e n t r y 6 0 0 m c o v e r e d F i g 2 The v e r t i c a l s t r e s s e qu i v a l e nc e l i ne of e n t r y s u r r o un di n g roc k 6 0 0 m c o v e r e d 由图2 可看出, 当埋深为6 0 0 m时, 与埋深为3 0 0 m, 矩形、 半 圆拱形巷道围岩的垂直应力分布特征基本不变, 但是两种断面巷道 围岩的垂直应力最大值差异增大, 最大垂直应力相差2 MP a 。 预计随 着深度的继续增加, 矩形断面与半圆拱形断面的垂直应力差别将随 油田、矿山、电力设备管理与技术 之增大。 浅埋和深埋下不同断面的围岩位移差别与应力特征相似 , 矩形 巷道顶部煤岩体垂直位移量明显大干半圆拱形巷道的垂直位移量。 由此可看出, 随着埋深的增大, 直墙半圆拱巷道在控制巷道顶部的 煤岩体变形方面比矩形巷道效果好。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与矩形巷道相比, 尽管直墙半圆拱形断面 施工较复杂, 但是其有利于缓解沿空巷道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 能 够有效地减少巷道顶部煤岩体的位移, 减小巷道围岩的变形 ; 特别 是随着埋深的不断增加, 直墙半圆拱形断面这一优点将愈加突出。 因此 , 在埋深较大的巷道断面的选取上 , 应选用直墙半圆拱形断 面。 与钻眼放炮掘进工艺相比, 综合机械化掘进工艺对巷道围岩的 破坏损伤程度较小, 并且易于保证巷道的拱形断面成型, 有利于深 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的稳定。 3 . 深部综放沿空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 传统的回采巷道支护方式包括棚式支护和锚杆支护。 常用的棚 式支护主要有工字钢支架、 u 型钢可缩性拱形支架和环形支架等, 棚 式支护一般属 “ 被动支护” , 基本不具初撑力, 只是在围岩变形后, 随围岩变形的增加, 支架支护阻力才逐渐增长 。 锚杆支护属 “ 主动支 护”, 与棚式支护相比, 锚杆支护由于具有技术成熟, 施工简单, 经济 效益明显等优点, 已逐渐成为回采巷道的主要支护方式。 由于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具有留设顶煤、 沿煤层底板和相邻采 空区布置、 断面大、 经历采掘影响等特点, 仅仅采用锚杆支护综放沿 空巷道, 往往不能有效控制围岩, 特别是顶煤的离层, 为此, 需采用 “ 锚杆锚索金属网” 联合支护形式, 以保证生产的安全。 综放沿空巷道的长度一般较长, 短者数百米 , 长的可达1 -2 千 米。 在如此长的巷道中, 只有当巷道围岩条件基本相同时, 同一种支 护形式和参数才可能适用于整条巷道。 旦巷道围岩发生了明显的 变化, 或者出现了地质构造 例如出现断层, 向斜或背斜的轴部等 , 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 则需对支护形式和参数进行调整, 才能适应 新的围岩条件和地质情况。 例如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由完整状态 变为破碎状态时, 可增大锚杆的长度及支护密度; 当巷道接近断层、 向斜或背斜的轴部等地质构造时, 可采用 “ 锚网索金属梁” 支护方 式, 甚至是“ 锚梁网索 金属支架” 联合支护方式才能有效控制该特 殊地段的巷道围岩, 以防止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出现支护失效导致的 顶板事故。 对于采用锚网索支护的深部综放沿空巷道而言, 增大锚杆或 锚索的直径、 长度, 减小锚杆或锚索的间排距, 都能明显提高支护强 度, 降低巷道围岩的变形量。 4 , 应用实例 实验 地点 为某 矿9 3 0 2 综放 工作面上巷 沿空巷道 , 埋深 达7 2 0 m, 煤层厚度为5 . 2 m。 采用直墙半圆拱形断面, 综合机械化 掘进, 锚网 锚索联 合支护方 式。 采用锚网索钢筋托梁支护 锚 杆为由 2 0 mmx L 2 . 2 m无纵筋左旋螺纹锚杆, 锚 杆的间排 距为 7 0 0 X 7 0 0 mm, 铺设菱形金属网I 锚索为q 1 8 mm钢铰线, 长6 . O m, 间 距2 . O m, 排距2 . O m, 钢筋梁由两根由 1 2 m m的圆钢焊接成梯子形。 在上巷围岩条件的正常段内, 锚网 锚索联合支护方式能够有 效支护巷道的围岩。 但当巷道接近一 向斜轴部时, 顶板 出现淋水现 象, 已支护区顶板发生明显离层, 局部顶板和锚杆一同冒落, 对正常 生产和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对现场地厨隋况进行勘查, 发现这 一 区域正处于向斜轴部 , 并且区内断层较多、 裂隙发育, 顶板以层状 砂、 页岩为主并伴有较多淋水 , 原支护方式已不能有效控制巷道围 岩变形, 需采取其它支护方式。 经研究分析后, 决定在出现离层的原 锚网支护的巷道中, 增设1 2 号矿用工字钢梯形棚, 新掘进的巷道采用 工字钢梯形棚支护, 直到远离向斜轴部2 0 m以外再采取原锚网索 钢筋粱的支护方式。 施工后的巷道, 满足了掘进期间和回采期 间的 安全、 生产的要求。 通过矿压观测, 得到掘进、 回采期间的巷道矿压显现规律。 掘 进期间9 3 0 2 3 巷的两帮移近量和顶底移近量较小, 一般仅为5 0 - 6 0 mm。 回采期间, 巷道两帮移近速度略大干顶底移近速度, 累计两 帮移近量最大为8 9 0 mm, 顶底移近量最大达7 8 0 ra m。 9 3 0 2 上巷矿压观测表明, 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和锚网素联合支护方 式对于深部综放沿空巷道是合适的, 并且能够控制埋深较大的9 3 0 2 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的变形, 保证了工作面回采的高产高效。 5 . 结语 根据深部综放沿空巷道的特点, 从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 巷道断 面优化两方面讨论了 综放沿空巷道的控制技术, 主要结论如下 1 矩形断面巷道容易在顶底拐角处产生应力集中, 而且集中程 度大, 不利于巷道的稳定, 矩形断面巷道这一缺点随着埋深增大表 现的愈加突出。 与矩形巷道相比, 尽管半圆拱形巷道施工较复杂, 成 型较难等缺点, 但直墙半圆拱形巷道集中程度远小于矩形巷道, 能 够有效降低深部综放沿空巷道顶部煤岩体的变形, 利于巷道围岩的 稳定。 为此, 对于维护深部综放沿空巷道顶板的稳定来说, 直墙半圆 拱形断面应为首选。 2 深部综放沿空巷道围岩结构特殊, 采动影响剧烈, 巷道围岩 变形量大, 稳定性维护较困难, 应采用锚梁网索联合支护方式, 一些 地质构造地段, 可采用锚网索 金属支架复合支护方式。 参考文献 [ 1 ] 何满潮. 深部开采工程岩石力 学的现状及其 展望[ A ] .第/ \ - 次全国岩 石力学与 工 程学 术大会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 版社, 2 0 0 4 , 8 8 - 9 4 . 【 2 】 何满潮,谢和平, 彭苏萍 等. 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 J 】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 报,2 0 0 5 , 2 4 1 6 ;I 2 8 0 5 -2 8 1 1 . [ 3 ] 徐志纶弹性力学[ MI . 北京 高 等教育出 版社, 1 9 9 0 , 8 5 - 9 0 . [ 4 ] 蔡美峰主编.岩石力学 与工程 v I 】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 2 0 0 2 3 0 7 - 3 3 5 . [5 】 沈荣喜, 刘 长友锚网 索联合支护在深井综放沿空 巷道中的 应用田.煤炭科学 技术,2 0 0 4 ,3 2 1 0 4 -6 . [句 候朝 炯I 鄣 励生 , 勾 攀峰等著煤巷锚忏 支护 中 国 矿业 大学出 版池1 9 9 9 9 6 - 9 作者简介 ’ 苗润田 1 9 6 1 一 , 男, 山 西潞城入, 高级工程师, 2 O o 3 年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 生毕业, 现任山 西潞安集团 五里堠煤业 有限公司总 经理, 长期从事煤矿安 全管 理工作, 曾 发表多 篇论文。 o O o上接2 7 6 页 2 重新测量已测过的控制点在R T K 初始化完成后,首先重测已 有的控制点,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碎部点测量。这样可防止各种校 正参数、投影参数等指标的设置失误,提高测量速度和质量。 2 .3 R T K I] 量技术的优点 1 作业效率高。在一般情况下 ,设站 1 次即可完成约5 k m 径 范围内的矿业权开拓工程平面图测量,大大减少了控制测量的作 业量和常规测量的移动测站次数 ,提高 了劳动效率。 2 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 ,没有误差积累。只要满足 R T K 的基本工作条件 ,在一定的作业半径范围内,R T K的测量精 度均能满足矿业权核查技术要求。 3 降低作业条件要求。R T K技术受通视条件、能见度、气 候、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小 ,能快速进行高精度定位作业。 4 操作简便,数据处理能力强。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设 置,就可以同步获得测量成果,数据输入存储、处理、转换和输 出能力强,能方便快捷地与计算机通信。 3 .结语 通过以上对GP S I] 量技术应用的分析,可以看出G P S 技术在 矿业权实地核查 中具有传统测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 的不足之处。 1 受卫星状况限制 。需进行矿业权实地核查的矿山,部分所 在地段植被发育,卫星信号被遮挡时间往往较长 ,使得作业时 间 受到限制,且易产生假值 。 2 空中环境影响。中午卫星信号受 电 离层干扰大,共用卫星数少,因而初始化时间长甚至有时不能初 始化,也就无法测量 。 3 数据链传输受干扰和限制 ,作业半径比 标称距离小。R T K数据链传输易受到障碍物和各种高频信号源的 干扰,传输过程中衰减严重,影响作业精度和作业半径。因此,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G P S J 量技术。 参考文献 【 1 】 徐绍铨张 华海, 杨志强,王泽民.G P s 测量原理与 应用. [2 】 周忠漠, 易 杰军 _G P S 卫星测量原理与 应用. [ 3 ] 张凤录胨品 祥.G P S R T K 在城市导线测量中 的应 用研究. 【4 】 吕 和平 , 关向阳 .南京市基础控制网的 建立以及 映 速定位的实 现. C h i n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O v e r v i e w 2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