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采煤对岩溶区水环境的影响.pdf
大规模采煤对岩溶区水环境的影响 第六图书馆 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田面积6.18万km2,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探明储量达2048亿吨年开采量2亿吨以上,本世纪末将 达到3亿吨以上。山西的主要煤田大同煤田例外均开采石炭二叠系煤层,含煤地层覆盖于寒武,奥陶系岩溶化地层之上,即煤田与岩溶 泉域大都重叠,形成煤,水岩溶水共存系统,大规模采煤对岩溶水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已成为源基地建设与运营的制约因素。山西省 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煤田面积6.18万km2,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探明储量达2048亿吨年开采量2亿吨以上,本世纪末将达到 3亿吨以上。山西的主要煤田大同煤田例外均开采石炭二叠系煤层,含煤地层覆盖于寒武,奥陶系岩溶化地层之上,即煤田与岩溶泉域 大都重叠,形成煤,水岩溶水共存系统,大规模采煤对岩溶水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已成为源基地建设与运营的制约因素。采煤 岩 溶水 环境影响中国岩溶韩行瑞 高红波不详1994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 l 3卷 1 9 9 4年 6月 中 国岩 溶 CARS OLOGI CA S I NI CA 竹 } / 大规模采煤对岩溶区水环境的影响 / 韩 行瑞高 红 -皮梁永 平时坚 提要 山 西省 是拽 国最 大 的蠛 炭 能源 基 地 , 蠛 田面积 6 . 1 8万 k m - 占垒省 面积 的三分 之一 以上 。探 明储 量达 2 G 4 8亿 吨, 车 开采 量 2亿 吨 上 . 本 世 纪耒 将达到 3亿 吨 以上 . 山西 的主要蠛 田 大 同蠛 田倒 外 均开 采石 炭、 二圣 哥 ; 爆层 。 含蠛 地 层疆 盖 干寒 武 、 奥陶 系岩 溶化 地层 之上 , 即蠛 田与 岩溶 泉域 大 都 重圣 - 形成 蠛 、 水 岩 溶水 共 存 系统 。 大规 模栗蠛 对岩 溶木 环境 的影响 是 巨大 的, 已成为 能辣基 地建 设 与运 营 的制 约 因素 。 关键词 型 星盔; 至些垂堕 1 山西岩溶水环境类型的特征 9专 } 釉 / 山西高原是我国北方岩溶主要分布地区, 岩溶区面积 包括裸露岩溶、 覆盖岩溶 、 埋藏岩 溶 1 1 . 3万 k m , 占高原面积的 7 5 . 2 。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 8 0 0 m以上。全区年1唪水量介于 4 0 0 6 5 0 mm 之 间。本 区岩溶具有温带半干旱 区岩溶的特征 。地表岩溶形 态以常态 山、 干谷 为 主, 有莲续的山脊和完整的地表排水网。地下岩溶形态以溶隙和小型管道为主。 本区多形成大型岩溶水盆地及岩溶泉域, 其汇水面积可选数 n Xf 0 。 k m 。 每个泉域都是一 个独立的岩溶水环境系统。 在泉域内, 地表水、 第四系孔隙水 石炭二叠系裂 隙水和岩溶水形成 统 一的水循 环系统。根据 系统 结构特点 , 可以分 为下述类型 1 . 1 裸露山 区反倾单斜岩溶水环境系统 这 种类型分 布甚 广 , 如娘子关泉域、 辛安村泉域 、 三姑泉域 、 延河泉域等均属 此类 型 。山西 最大的论水煤田就分布在这几个泉域内, 其特征是 在构造上为向上游反倾的单斜构造, 下游 由于下伏的下奥陶统 自云岩层或下寒武统砂页岩 阻水 , 形 成泉 水 图 1 岩溶 化的寒武 、 奥陶 系可溶岩为主要含水层, 接受大气降水、 地表水、 第四系孔隙水及石炭、 二叠系裂隙水的补给, 组成统一的水循环系统。 在这种环境系统中. 煤系地层位于泉域的上游, 大规模采煤后, 直接破 坏了该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循 环状态 。 第 一作者简介r 韩行瑞, 男, 5 6岁, 研究员, 1 9 6 1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蒹, 1 9 6 5年研 究生毕业 5 4 1 0 0 4 桂 林布七 星路 4 0号 .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9 6 中 国岩溶 第 1 3卷 回 一 目 团 固 固 团 圉 困 s I 圉 1 裸露山区反倾单斜岩溶水环境 系统 FS g. 1 A n t i di p mon o e l J nM k ar s t wa t e r e n,d r o n n t s s t e m 】 n e xp o s e d mou n t a i n l a nd 1 . 中奥 陶岩枣旨 木层 I 2 . 石擞, 二 叠秉媒 乖地 层I 3 . 下奥陶 白云岩 柯对 l iI 水晨 I 1 . 第 四摹寺 水屡} 5 岩枣 泉{ 6 . 裂 隙 采{ 7 . 地 下水位 I 8 地表 水 流 1 . 2 裸露山区顺倾单斜岩溶水环境系统 这种类型也分布很广, 如柳林泉域 、 洪山泉域、 晋祠泉域、 天桥泉域、 下马圈泉域和广胜寺 泉域等 山西 的西 山、 霍西 、 河东等大煤 田均分布在这些泉 域中 。 其特征是 在构造上一般为 向 下游顺倾 的单斜构造或断块构造 下游 由于上覆石炭 、 二叠系煤 系地层阻 水 , 形成泉水 。往往 处 于承压状态 , 与地表水 、 第四系孔隙水有 水力联系 图 2 由于煤 系地层位 于泉 域下游排泄 区及承压 区, 采煤后 将出现岩溶水顶托承 压突水 , 产生一系列水环境问题 。 1 . 3 混合 类型 的岩 溶水环境系统 这种类型组合了前述 A、 B两种系统的特征, 在泉域系统的补给区及泉 口下游均分布有石 炭 、 二叠纪煤系地层 , 该种类型主要见于汾 渭地堑的西北 侧 , 如 郭庄泉域 、 龙子 祠泉 域 、 神头泉 域等 2 采煤对岩溶水环境结构及水循环条件的影响 煤矿采煤主要分掘进和回采两大阶段 , 由于回采工作等的跨度远大于掘进巷道, 因而其相 应的矿山压力和工作面的变形或破 坏等 现象 十分强烈 , 当巷 道掘 进和回采后 , 采空区 围岩原应 力平衡被打破, 周围岩层发生矿 山压力现象 , 产生底板鼓起, 顶板及周围岩石变形以至断裂、 坍 塌等。 在煤系地层被影响破坏的同时, 该地区的水资源系统也直接受到破坏。 与天然条件下相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 2期 韩行 瑞 等 大规 模 采煤 对岩溶 区水 环境 的影 响 比 , 地表水 和地 下水的补给 、 径 流 、 储存与排泄条件均发 生了根本变化 。 这种变化的实质是使天 然状态 下的多含水层 , 以水平运 动为主的地下水 系统变 为以垂直运动 为主的“ 矿坑水化 系统 。 依照采煤 前后储 水介质 的特 征和地下 水的补给 、 径流 、 储存和排 泄条 件 , 原水资 源系统的五层 次结构 即地表水 ; 第 四系冲积层 孔 隙水 ; 石炭 、 二叠 系砂岩裂 隙水 ; 石 炭 系层间裂隙岩溶水和 奥陶 系岩溶裂 隙水变 为新的五 层次结构 , 即 地表 水 ; 第四系冲积层孔 隙水 ; 石炭 、 二 叠系碎屑 岩一 矿坑储水系统; 石炭系层间岩溶水一 矿坑储水系统和奥陶系岩溶裂隙水。 新的水资源系统五 个层次补给 、 径流 、 调 蓄 、 排泄条件与采煤 前也发 生了相应 变化 , 含水 层的补给主要通过破坏产 生的导水裂 隙带运移 , 补给径 流以垂向运动 为主, 排泄 以矿坑排水和井泉开采方式为主 。 同时, 大量矿坑水补给地表水 及地下水体 , 从而使各含水体逐渐呈现矿坑水的特征, 即水体 矿坑 水化” 。这种“ 矿坑水化” , 不仅表现在水循环过程中, 也表现在水质变化过程中, 即“ 矿坑水化” 对岩 溶水系统的循环条件 , 水资源 量分配及水质均产生 巨大影 响。 本文以娘子关泉域及 阳泉市 为例 , 加 以 论证 。 I I I I I 4 f I 4 I 固 雪 囤 , 团 固 目 困 图 2 裸 露 山区倾斜 单 斜岩 溶水 环境 系统 Fi g. 2 Ca t a c l i na l m o n o c l l na l h r n 阻 r e nv i r on me nt s y s t e m i n e xp O S e d m u un c n l a n d I . 中奥 陶岩薄古 水 后} z . 石 炭、 二叠 系堞暮 地层 } 3 . 第 四幕寺 永层 ; 4 . 岩 蹿泉} 5 . 裂 隙泉} 6 地 下木 位 } 7 . 地表 永流 3 采煤对水资源量的影 响 阳泉 市 主要 分布 于娘子 关泉 域范 围内 , 所处岩 溶 水环境 为 A 类 型 , 全 市有大小煤矿 3 1 7 座 , 年产煤 3 0 0 0 万吨以上。随着采空区的扩大, 矿坑塌陷及地表裂隙不断增多, 对水资源破坏 日益严重 图 3 。 3 . 1 对地 表水的影响 大量采空塌陷使许多地表水的河床底板及河道周围基岩产生不同程度的裂隙, 前者使地 表水 与地 下水发生水 力联 系而 大量渗漏补给地下水 , 后 者使地表水 的基 岩裂 隙水 侧向补给减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9 8 中 国岩溶 第 l 3 卷 少 , 从而地表水年径流量 、 洪水流量 、 清水 流量 大量减 少。 表现在每年来本市流经矿 区的各主要 河流 桃河、 温河 、 南川河等 流量 大大减少 , 水质受到污染 。 大部分 河段仅汛 期有水流 过 , 枯水季 节仅有少量矿坑排水及其它污水 。 田 1 国 。 圈 团 固 s 母困 团 国 。 圉 3 采煤 后 的岩 溶木循环 状 态 F i g .3 Cy c l e s t a t e ol ka r s t W t e r a t e r ∞ m i ni n g 1 . 中奥 陶岩落古 永屡 F 2 矿 采空 区; 3 . 曳 陶白云岩相 对 隅水 层; 4 第四 末古 永层 5 岩 率泉 I 地下水 位 } 7地 表 流 ; 8 . 矿井涌 永I 9 . 石 巍 、 二 叠器摊 器地层 长期大面积采煤使采 空范 围逐 年扩大 , 造成采空塌陷裂 隙遍 布矿 区 据调查 , 矿 区 7 0 上煤矿盖山出现裂缝或地面塌陷现象, 主要发生在盖山鞍薄或回采面较大的巷道或采空区 , 因此地表水 流域在汇流 区及径流区水量漏 失严重 , 河 川径流量 明显减少 。 3 . 1 . 1 对 河川 径流 总 量 的 影 响 全市流经矿区的河流及其支流主要有 桃河 、 温河 、 南川河 、 阳胜河 、 秀水洞 等。 天 然状态下 全区河川径流量多年平均值 五、 六十年代 约为 1 . 3 2 9亿 m / a 。 进入七十年代以来 , 由于采煤 影响 , 河川 径流量减 为 0 . 4 6 3 9 4亿 m / a , 减 少量约为 0 . 8 6 5 0 6亿 m。 / a 本市年径 流量 7 0 ~8 4 年比 5 6 6 9 年减少 4 5 左右, 而降雨量仅减少 l 3 左右, 径流量的减少幅度远大于降雨量减 少幅度 桃河阳泉水文站 6 0 ~6 9年平均径流量 0 . 6 5 3 亿 m / a , 降雨量为 6 0 7 . 8 5 ram; 7 0 ~7 9 年平 均径流量为 0 . 4 5 3 5亿 m / a , 降雨 量 4 7 6 . 1 9 ram; 7 8 8 8年 平均径流量 0 . 3 2 1亿 m / a , 降 雨量 4 9 7 . 9 7 ra m。 可见 , 7 o ~7 9 年径流量 比 6 o ~6 9 年减少了 3 o . 1 , 而降雨量仅减少 2 o ; 8 0 ~ 8 8 年降雨量均值比 7 0 7 9 年降雨量均值增加 4 . 6 , 而年径流量却减少 2 9 。 河川径流量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 2期 韩行瑞等 大规模采煤对岩溶区水环境的影响 99 的减少 明显大于降雨量减少幅度 。 因此 , 矿区七十年 代以来河川径流量 的减少不仅仅是 由于降 雨量的减少 , 人类活动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其中采煤漏水影响是本地区径流量减少尤为重要的 超 因 图 4 。 .三l 二 0 圉 4 桃河阳泉水文站柽流总量与基漶量过程线 F i g . 4 Hy d r o g r a p h o f r u n o f 6 v o l , me a i I d b , s e fl o w n Yi n g q u a n Hy d t ,o w , e t r i S t l t i o n , Ta o h e 3 . L 2耐 洪水 流 量 的影 响 流经矿区的各主要河流均属于暴雨型 间歇性 河 流, 汛期l洪水径流量暴 涨暴落 , 而桔 水期河 道径流则往往 出现断流现象。洪水径流量不仅受暴雨强度控翩, 而且受下垫面等条件的制约。 区内采煤遣l成的大量塌陷和地面裂缝导致河道 内深水潜流增如 流域的表层蓄水量减少, _从而 使汛期径流量逐年减少, 洪水退水历时减短。 如表 1 所示. 桃河阻泉求文站 7 0 x . - 7 9 。年降雨量均 值要比 6 0 6 9 年年降雨量均值减少 2 O , 而洪水流量均值则减少 3 5 ; 8 0 8 8年年降雨量 均值 比 7 0 ~ g年年 降雨量均值增加 4 . 6 , 而洪 水流量砌减少 1 6 。矿区 内洪水径流量呈减 少趋势, 降雨量的城少是原因之一, 而采煤对流域下垫面条件的改变直接破坏 河川的产汇流 势态 , 使 本地废地表径流大量向深层转化 。 - 衰 1 阳泉市采媒| l 后地衰水资蕊情况对比表 亿 m / a 盂博杭l 盎 幕 蝉杭 寿 嚣\ 康 赤 基 巍 量 床 嚣 -t t i tl 桩 - 河 0 . 6 3 7 m 5 1 8 m 1 Z 5 2 0 . Z l 5 、O w 1 7 8 8 0 . 0 2 6 7 j |河 0 . 4 7 0 . 4 2 0 . 0 5 0 . 1 8 4 4 0 . 1 8 4 4 0 . 0 0 0 南 川河 0 . 1 3 5 0 . 0 9 9 0 . 0 3 6 0 . 0 3 5 0 . 0 2 5 0 . 0 0 0 太阳束 订 0 . 0 4 0 0 . 0 4 0 0 . 0 0 0 0 . 0 1 4 0 . 0 1 4 ’ 0 . 0 0 0 阴 山河 0 . 0 1 5 0 . 0 1 5 0 . 0 0 0 0 . 1 1 1 0 . 1 1 1 0 . 0 0 0 阳 胜河 0 . 0 3 8 0 . 0 3 2 0 . 0 0 0 m 0 1 1 0 . 0 1 1 0 . 0 0 0 告计 1 . 3 2 9 1 . 1 1 7 8 0 . 2 1 1 2 0 . 4 6 4 0 0 . 4 3 7 2 0 . 0 2 8 7 鲁注 指五 、 舟 十年代 琦位 精 现鞋曲桩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1 O 0 中国岩 溶 第 1 3 卷 3 . 1 . 3对基流 量的 影响 七十年代 以前 , 本市砂页岩 地区大 小泉水 出露多处 , 桃河 , 温河及其支流大都有清水流过 , 随着采煤 的发展 及 地下 水大 量开采 . 到 目前仅 桃河 上游部 分支流 有清 水流过外 , 其余基本 断 流, 如流经 市区的桃河枯水季节执 矿区赛鱼段基本上是矿坑 排水 , 往下逐渐 减少 。盂县矿 区温 池河贾家沟至温池地段原受地下水补给显著, 目前枯季仅有小股工矿企业废水流经, 葚吏流量 逐渐减少 , 目前清水 已基本断流 。表 1表 明 桃 河 阳泉水文站 多年 平均基流量 0 . 1亿 m。 / a , 6 0 ~6 9 年年平均羲疏量 0 . 1 2 5 2亿 m / a , 7 o ~7 9年年平均基流量 0 . 0 7 6 2 亿 m / a , 8 o ~8 8 年年 平均基 流量 0 . 0 3 2 8亿 m / a 。可见 . 从六十年代至今基流量是呈半递减 之势 。 上述成果汇计表 l , 即本市矿区天然状态下河川径流量约 1 . 3 2 9亿 珥 / a . 其中洪水径流量 约 1 . 1 1 7 8亿 m / a , 基流量约 0 . 2 1 1 2亿 m / a 。由于采煤等影响, 河川径流量减为 0 . 4 6 3 9亿 m / a , 即减少 0 . 8 6 5 0 6亿 m / a 。 其中洪流量减到 0 . 4 3 7 2 4亿 m / a . , 即减少 0 . 6 8 0 5 6亿 m ./ a ; 基 流量减 到 0 . 0 2 6 7亿 m / a , 即减少 0 . 1 8 4 5 m / a 。 3 . 2 对地 下水 的影响 。 3 . 2 . 1 对 第四 糸冲积层孔 隙水及 其循环 条件 的改 变 地表水量 的减少必然 会导 致第 四系河谷 冲积层孔 隙水的补给减少及周围基 岩裂隙水的侧 向补给减少 , 而大 部分第 四系冲积层含水层底板被采煤裂隙所波及 , 所以又增加了陵含 水层 向 下部基岩的垂直 入渗 , 因此采煤 对第四系} 申积层孔隙水起到了疏干作用 。 矿坑大量涌水无疑会 使该地区河谷冲积层潜水减少或疏干 据 不完全统计 , 矿区约 1 8 0眼 第四系冲积层浅井 因采煤 影响而 干枯报废 , 约 1 6 3眼} 中积 层浅 井水位明显下降 , 使部分村庄人 畜吃水及 村办企业用 水困难 , 水源 紧缺 。 根据 上述情况可 以看 出 , 矿 区采煤塌陷裂缝使第 四系冲积 层孔 隙水的补给、 径流和排泄条 件受到破坏 , 从而使其水位普遍下降, 水量不断减少 。一些以冲积层潜水为开采对象的水源地 受到不同程度 的影响 , 甚 至某些水源地的供水量 也受到该 区煤 矿开采 动态的 控制 。 3 . 2 . 2对石炭 、 二叠 糸基 岩裂隙水 的影响 本市主要开采煤层 均位于该含水系统 内 , 尤 其以丈八煤 1 5 煤 为主 煤 层的开 采直接破 坏了含水层底板, 使该含水层隔水底板破裂而下漏 。 形成采煤条件下的降落漏斗。 层问岩溶水 含水系统也逐渐转变为以层间岩溶水一矿坑储水井存的新的含水系统。由于本区采空塌陷裂 缝沟涌 , 而与上 覆地 层含 水体 发生 水力联系 , 从而 大量疏 干 上覆 地层 含水层井汇 该含水 系 统, 使垂 向补给增 加。而大 量的矿坑排水 已成为该含水 系统的 主要 排泄方式 , 同时基 岩裂 隙水 也以水平运动为主转变为采矿条件下的垂直运动为主。 由此可见采煤条件下随着石炭、 二叠系 砂岩中导水裂隙增加而接受大气降水、 地表水以及第四系冲积层孔隙水的补给增加, 但同时其 下渗排 泄量也相 应增 加 , 排 泄量大于补给量 。 因此 , 采煤使碎屑岩裂隙含水层被琉干 , 水体 的运 移规律 受到影响破坏 。 矿 区石炭系层问裂 隙岩溶水水位普遍大幅度下 降 , 部分 区域含水层 已被疏干 。 据不完全统 计 , 本市矿 区共有石 炭 系管 井 2 3 5眼, 由于煤矿开 采增 加 , 管 井水位 普遍下 降 , 出水量 日趋 减 少 。目前 已有 9 8 管井水 位下 降 , 6 0 管井干枯无水 。 总之 , 本 市的石炭系层 间岩溶水含水层系统 已被基 本破坏 , 代之形成 了矿坑采空区储水系 统 。 据 1 9 9 0年采煤 对水资源影 响调查资料 , 全市煤矿 采空区面积 约为 2 1 1 . 3 4 k m , 其中孟县矿 区约为 2 3 . 1 6 4 k m , 平定 矿 区约为 3 9 . 0 9 k m , 市 郊矿区约为 1 4 8 . 3 6 4 k m 。煤矿采空 区的部分 老采空 区成 为贮 水 空 间 , 与 石 炭 系层 间岩 溶水 共 同构成 新 的石 炭 系含 水 系统 。而 全 市煤矿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 第 2 期 韩行瑞等 大规模采煤对岩溶区水环境的影响 1 0 1 1 9 8 8 年约有 2 4 8 3 . 9 3 万 m 的矿坑水排出地表, 其中年排水鼍大于 l 0 万 的矿坑有 5 8 座 , 孟县郊区 2 9 座, 平定矿区 1 4座, 市郊矿区 l 5 座 。大量石炭系层问岩溶水忙人矿坑采空区, 长 时间充分与煤系地层接触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 , 使地下水水质严重污染, 从而对石炭系水资 源造成极大 的破坏 。 3 . 2 . 3 对奥陶 系岩溶 水的影响 采煤对奥随系岩溶水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 当采煤深度在奥陶系岩溶地下水位以 上时, 其影嘀是间接的。从水量上看, 在原始情况下, 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主要补给奥陶系蚩溶地 F 水。由于 矿坑水化” 结果, 使地表水和拽层地下水多消耗于短途循环的蒸发过程中 使A渗补 给量大为减少, 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舆陶系岩溶地下水的补给。 据研究, 在天然情况下, 娘子关泉 补给的三分之一来 自上游煤系地层区的地表水及浅层地下水的补给, 由于近十年来。 矿坑水 化”日益 加剧 , 使娘子关泉水补给大为减 少 , 使区域地下 水位连续下 降 近十年来 , 区域水位下 降 1 0 “. 2 0 1 1 1 。 另一方面, 采煤形成的“ 矿坑水” 及相关的能源工业对奥陶系岩溶地下水的 染更是一个 重要 问题 4 采煤对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的影 响 煤矿大强度开采不仅疏千中浅层地下水, 减少河川径流, 使区域水资源虽发生改变 , 尤为 重要的是使区域地 下水和地表水受到污染 , 导致水质恶化 4 . 1 矿坑排水的水质特征 1 . p H 值 偏低 矿坑水中 p H值多有超标, 且均为酸性水。这是因为煤系地层中硫含量较高, 且有硫铁矿 伴煤分布. 在天然状态下含水层水体与煤系地层相隔 而在采煤破坏古水层后禽硫煤充分接触 水体 , 氧化成酸过 程 大大加快而形成酸性水 , 其反应过程为 2 Fe 岛 7 OI 2 H2 O ; 2 Fe S O 2 H, S O 、 . 1 F e S O 2 H2 O Fe OH 2 H2 S O2 2 4 F e OH O 2 2 H2 O一 4 F e OH s 3 ’ 2 . 硫酸根离子含量偏 高 由反应式 1 可以看 出, 硫铁矿在充分接触水体和空气后反应生 成硫酸及其化合物 , 从而使矿坑 水硫 酸根 离子的含量增高 。 3 . 硬度偏太 矿坑水在氧化成酸的过 程中对含水体凰岩不断溶蚀 . 使水体审 c a ”, Mg 离子的台量增加, 硬度增大。 , ; 4 . 矿 L Y i . 高 天然水的矿化度大都小于 1 0 0 0 m g / L 但矿坑水大量溶解煤 系地层中矿化 物, 有的可达 2 0 0 0 S 0 0 0 mg / L 。如平定锁 黄矿矿坑水的矿化度高达 5 8 8 ∞ g 。 5 . 铁 离子含量高 天然水中铁离子含量一般较低, 由反应式 1 可见, 采煤条件下堪幕地层 中当硫铁矿氧化形成铁的可溶化合物而加入矿坑水, 使铁离子的含量增高 6 . 毒理学戚分增高 酚类有机物在天然条件下转化困难 , 赦天j l蕞 状态下谋 系地层水体中很 少检出, 露不超标。而在开采条件下其有机反应加快, 矿坑水中酸含量增加, 匠内 9 o 以上矿 坑 水有酚检出 , 3 6 以上超标。 . . 汞在天然煤系地层中背景值偏高, 主要是煤系地层中黄铁矿与朱砂 Hg s 伴生。 在煤矿开 采破坏条件下 朱砂被加速氧化溶解丽使汞离子进入水体, 导致汞的超檬。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l 0 2 中 国岩溶 第 l 3卷 4 . 2 采煤对 地表水 及浅层地下水质 的影响 本市地表水水质近年来各 段均 不同程度 地受 到污染 , 主要污染物有氰化物 、 酚 、 氨氮 、 硫酸 苯、 有机物及病原体等 。 桃河干流除赛鱼以上的 8 . 4 k in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和环境二级标准外, 其余段仅符合农业灌溉用水标准。温河干流仅符合环境三级标准和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南川 河仅达农业 灌溉用水标准 。 本 市桃河 、 温河 、 南 川河等主要河 流均 属季节性河 流 , 夏秋季 出现 断流 , 冬春 季近千枯 , 因 而河水 的 自净能力很弱 。 在河水断流期 间 , 河道容 纳 的水几 乎全是污术 。大量的工业以l及 民用 污水大都未 经任何处理而 排入 河道 , 客观上河道 已变 成轻重不 一的污水沟 , 其中煤矿 排水所占 的比重最大。据垒市 1 9 8 5 年按行业分类污水排放量统计, 煤炭行业 含炼焦工业 总用水量为 3 . 0 2 4万 t / a, 总排污量 为 2 . 0 9 7 5万 t / d, 占全 市工业 污水 总排量 的 3 5 . 0 2 , 是各行业排 污百 分 比最高 的行 业。 此外 , 大量的原煤堆存和煤矸石 堆积也是地表水 污染的一 大固体污染源 。 原煤 和矸 石长期 堆积暴露于 地表 , 在充分接受 E l 晒、 雨淋 、 氧化和术解等 条件 下 , 其反 应速度和 对水的破 坏速度 与在煤 系地 层相 比更 为迅速 , 更为直接 。经降水和为 防止其 自燃而大量 浇水的淋滤和溶解 , 使 各 种成 分 的 毒物 汇 入地 表 水 。据 1 9 8 4年 统 计 资料 , 本 市矿 区 2 6 3座 矿 井总计 原煤 堆积 量 1 9 5 9 . 8 6万 吨 , 占地 2 8 0 . 4万 m , 煤矸石堆存量 3 3 0 7 . 2 9万吨 , 占地 g 6 8 . 3万 m 。因此原煤 堆 存和煤矸石 堆积对本 市水质污 染起 着很重要作用 。 本市矿区地表水污染严重 , 其中主要是矿坑排水的污染 , 因此受其直接补给的第四系j巾积 层孔隙水也受到污染。 第四系河谷冲积层孔隙水术质特征与地表水水质特征相一致, 说明其污 染物主要来 自矿坑水 。 一 4 . 3 采煤 对岩溶地 下水质的影响 前面的 1 、 2 、 3 反应 式基本反映了酸性 水的形成过程 。 但实际情况要 较复杂一些 。因 煤层中除了硫铁矿外 , 还含有 其他矿物。硫铁矿 被氧化形成的硫酸极为 活泼 极易与 其他矿物 形成硫酸盐类 。本 区煤系地层 中的主要含水层为石灰 岩夹层 , 地下水 中的钙 、 镁含量较 高 。因 此多形成钙 、 镁 硫酸盐 , 它 们有较高 的溶解度 , 故矿坑排水 中的硫酸根含量及 硬度 均较 大 , 反应 式如下 H2 S O. C a C O3 C a S O 一 CO2 H2 O 4 在这个反应式 中, 产生了 C O 。这 种溶于水 盼 C O 形成碳酸溶液 H2 CO Ca COa Ca 2 HCO 3 - 5 重碳酸根的 出现 , 又使矿 坑水呈现碱性 。 根 据上面的反应过程 , 矿坑 水可以是酸性 的 , 也可 以是 碱性 的。 调查表明 对于 那些捧 水不 善的老矿或旧废矿井, 地下水长期与煤层中的硫铁矿接触, 处于封闭、 半封阿状态, 则形成酸性 水; 而对那些排水量较大, 循环较快的矿坑水 , 由于往往来 自石灰岩层问台水层 , 富含钙 、 镁 , 往 往与硫酸 反应 , 最餐形成碱性术 。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 本区煤矿无论是酸性术还是碱性水, 其形成均与煤层中硫铁矿的氧化有关 。 2 煤矿酸性术 的特征是 p H7 , 铁含量低 , 硫酸根 含量 高 , 硬度大 。 3 . 煤矿酸性水与碱性术 的形成取决 于矿坑术所 处的具体环境 、 循环条件 、 排术 条件 。 排水 不畅的矿 坑或老窖之 中往往 形成酸性术 。而涌水量较大 , 排水较快 , 循环条件较好则往往形成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第 2期 韩行瑞等t 大规模采煤对岩溶 区水环境的影响 1 0 3 碱性水 。本 区矿坑 酸性 水与碱性水是 同一过 程的两个阶段 矿 坑水排出地表后进 入大 片的灰 岩 区 , 最终形成碱性水 。 4 . 无论是生成酸性水还是碱性水 , 其共同的结果是地 下水中硫酸根离子和硬度不断增 加。 虽然硫铁矿 氧化最终结 果主要表现在 岩溶地下水 中硫 酸根含 量 以及硬度 的增高 , 但 由于 本 区奥陶系岩溶含水层 中夹有石膏层 , 因此 , 目前奥陶系岩溶地下水及娘子关泉水 中的硫 酸根 及硬度 的高含量 , 并不都是煤矿的酸 、 碱性 水引起的 。这就要求设法 区分开岩溶地下水 中的硫 酸根有 多少是煤 矿酸 、 碱性 水引起的 为此 , 张之捡 、 刘 再华 都对岩溶地下水硫 同位素进行 了研 究 表 2和 表 3 根据下式求出水 中来 自石膏层溶解的硫酸根含量所占的比例 螈 麓舞 O 0 式中 肘 - 泉水中来 自石膏的硫酸根 含量 比例 ; s 泉水 中硫 同位素组份 ; s t t r 硫铁 矿硫 中同位索组份 ; 石膏层中硫同位素组份 。 表 2 娘子关泉域硫同位素瑶 I 定结果 7 8年, 张之淦 1a b. 2 Re s ul t s of s u l f u r i s o t op e M㈣n 1 i a Ni a ng q u a a s p r i n g d r a J g e 排 沾区 定 结果 水 帝滑 寨 l 2 5, 苇泽关 寨 l 8 . 7. 五 屯泉 l 7 . 7 表 3 娘子关皋水硫周位素涮定结果 1 9 8 7年, 刘再华 Ta b .3 f s u i t s o f s u l f ur i s ot o p e 眦 Ⅲ e r r 咖 t i n N a n g fiq u a n s p n g B 忙 取样 时间 ,8 7年 1 o . 定单 位 。 桂林 地质矿产 研 究院实 验 窒 由表 4 , 硫铁 矿产 生硫 酸根离子对泉 水的 影响是很 大的 , 可 以分 为两种情 况 一种 是程家 泉及城西泉等 这些泉位置较高, 动态变化较大, 矿化度较低 , 一般认为是浅循环的泉水 , 其硫 酸根中有 5 2 来 自上游煤矿 中的硫铁矿 , 这是因为这些泉的补给及运移途径远 , 循环深度较 大 。 表 4 娘子共泉水硫酸根来源l殛其所占百分比 Ta b .4 So u r of s u J f a t a nd t h or pe r c e n t a g e N i a ng z l q u a n p r i ng 维普资讯 第六图书馆 第六图书馆 1 0 4 中 国岩溶 第 l a 卷 考虑 到奥陶系岩溶 含水层 中的石 膏溶解是 一个较 为固定的地 质因素 , 而煤 层中硫铁 矿的 氧化作 用将 随着 本 区采煤 活动面 的增 加而增加 , 对岩溶地 下水质 的影响也必 将呈 现增加 的趋 势 。 阳泉市 1 9 9 0年煤炭 产量达到 3 4 7 5万 吨 , 比 1 9 8 5年增 加了 l O 。1 9 9 5年煤炭 产量将达到 3 6 5 0万吨 , 年增 长 1 。表 5也可 以看 出这种趋势 。 另外 , 由于近年来 泉水流 量不断衰减 , 地下水稀释 能力 减弱 , 则更会加快 硫酸 根离子浓度 的增高 。 综合本市“ 八 五” 及 2 0 0 0年规划 , 预计本市到 2 0 0 0年煤 产量将达到 3 9 3 O万 吨。煤 田面积 将增 加到 1 7 0 0 k m。 , 在现有煤 田面积 1 1 0 8 k m 的基础 上 , 平昔 区 包括五矿 将连接昔 阳 和l 、 左权部分煤田, 面积达 2 4 4 . 5 k m ; 西部及西北部寿阳区及远景 区面积达 4 6 2 、 3 k m 煤矿采掘 最大深度将达到海拔标高 4 7 0 m左右。这使本市的地表水及第四系河谷 冲积层孔隙水更进一 步被疏 干破坏 , 因而 奥陶系岩溶水的补给水源也就相应减少 。 这无疑 会对 娘子关泉域构成更大 的破坏和 威胁 裹 5 媳子关各枭点硫酸报变化表 Ta b . 5 Cha n g e o f s ul f a t e f o r s p r i ng pa i nt s o f Ni a n gz iqu a n 车毒 \ 名 程 jjf 泉 埴 西 豪 五 龙 豪 木 审 {罔 豪 葶 泽 羌 豪 7 8车 mg / L B 7卑 r ag / L 0 0车 mg / L 1 3 . 45 6 7. 2 4 1 51 24 . 5 l2 6 ’ 8 0 1 7 2 1 8 8. 3 2 0 6 .5 3 2 0 8 2 0 6 . 5 3 21 4 、 21 22 5 2 01 .7 8 2 0 8. 4 5 23 0 同时 , 伴 随石 炭 系以上 含水 层和 奥陶系岩溶水水量受到影响破坏 , 含水 层水质也 将相 应受 到更严 重的污染 。 不 仅石 炭系以上 含水层被疏干汇入矿坑储水 系统而“ 矿坑 水化” ; 而且作为直 接补给奥陶系岩溶水来源之一的地表水和第四系河谷冲积层孔瞒 c 水也将被大量的矿坑水完全 污染 , 因而 奥陶系岩溶 水也会同样被 矿坑水所污染。 如对矿坑 污水不加控翩 与处 理 , 长此 以往 , 必将导致本 市深 层岩 溶水水质的恶化 。 THE EFFECT OF LARGE s CALE COAL M I NI NG ON KARS T W ATER ENVI RONM ENT Ha n X i g r u i G a o Ho n g p o n g Yo n g p l n g S h l J i a n I n gl t u o / 州G e o g y , Mi n i m- y Ge o Z o g y州 R“帆 bs t r a e t S h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i s t h e l a r g e s t c o a l e n e r g e r e s o t l r t e a b a s e i n Ch i n a, t h e c o a l f i e l d a r e a i s 6 1 . 8 t h o u s a n d k m a n d c o v e r s o v e r o n e-- t h i r d o f t h e a r e a o f S h a nx i Pr o v i n c e 、Th e p r o v e d r e s e r v e s h a v e r e a c h e d 20 4 8 00 r a i I l i o n t o n s . Th e wor k a b l e r e s e r v e s a r e o v e r 20 0 mi l l i o n t o n s f o r a y e a r. a n d i t wi